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除法

合集下载

北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第4课时 猴子的烦恼

北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第4课时 猴子的烦恼
生:一个桃子也没有,那每只猴子都没有分到桃子,也就是分到了0个桃子,哦,我想到按前两次平均分的方法计算,就是0÷3=0个。
师:同学们真棒,都会推理了,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不管分给几只猴子,每只猴子都只能分到0个。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师:小猴子们一看这颗树上没有桃子了,就去寻找桃林,终于让它们找到了,并且摘了306个桃子。这次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20÷3计算结果是140,880÷4计算结果03,同学们,都算对了吗?商中间或者末尾的0很重要,不能忘记啊。
4.森林医生。
生:240÷2,商应该是3位数,这道题错在,商末尾的0忘记写了,正确结果是120;702÷3,商是3位数,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十位上的0没有落下来,直接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了,所以计算错误。要从高位起一位一位的进行计算,正确结果是234;804÷4,商应该是3位数,十位上的0÷4商0,忘记写在商的上面,正确结果是201。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了,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竖式的算理,引导学生说一说竖式的每一步意思,再说的过程中既能促进学生思考,又能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教学策略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商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算法。
缺点:在讲“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这一知识点时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很紧张,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有很多同学在做题前还是不能很好的估算,一遇到题马上就列竖式进行计算,估算意识不强,这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的,要对学生强调估算的重要性,不断培养他们的估算意识。
改进措施:在做计算题时,先让学生估算商是几位数,然后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进行对比,自己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同时着重强调0的占位作用,绝对不可以漏写。最后出几道同一类型的题进行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除法算式》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除法算式》说课稿

《认识除法算式》说课稿一【分析教材】本节内容是在乘法和“分一分”的基础上正式学习除法,除法在实际应用中就是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

由于在分一分中,学生对“平均分”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内容继续以分东西为背景引导学生着重理解除法的含义,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除法做好铺垫。

说学习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本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对本节课制定以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除法算式及理解其含义。

过程与方法: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总结出除法算式,并认识除法算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起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除法算式以及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4根小棒,8个小圆片等。

利用多媒体教学,呈现生动直观的画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二【说教法】1.在教学思想上,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在教学活动中。

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法、尝试教学法、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方法。

三【说学法】学生在“圈一圈”“分一分”“填一填”等活动和游戏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通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手脑并用,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说导学设计】为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根据本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本节课的导学设计分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旧知重温,铺路搭桥1.做乘法口诀对口令的游戏。

2.平均分准备的6根小棒,边摆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分法。

环节二:自主探究,实践操作(一)教学例1:认识除法算式和除号出示课件:把8个桃平均分给4只猴子,每只猴子分()个。

用算式怎样表示这种平均分?活动一:摆圆片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实际分一分,并用算式表示出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老师引导学生把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由乘法算式变为除法算式,引导学生认识除号,正确读除法算式,并理解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然后小组内交流。

北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第4课时 分草莓

北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第4课时 分草莓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试商,合理估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
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时分草莓。
师:看,草莓熟了,小猴兄弟摘了一些新鲜的草莓,它们想把这些草莓分给其它小动物们,但是它们在将草莓放到盘子里时,却遇到了难题,那我们一起去帮帮它们吧!
三、达标检测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刚才学习的知识吧。
师:请看,下面算的对吗?想一想,说一说。
生:第一个算式56比被除数数大了,所以算错了。应该商是7,余数6.
生:第二个算式余数7比除数6大了,所以算错了。应该商是9,余数应该是1。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非常正确,掌声送给你。
师:那练一练中的第1题,你可以自己完成吗?请自己读题并做一做。
2.试商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在探索中不断前进。要让学生体会到利用乘法口诀试商时,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又要比被除数小的这个方法不是一晚而就的,而是要经过学生亲身实践、逐步练习才积累形成的。

缺点:
1、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体验试商的过程
56比55大,都超过55了,不行。那再试试比7小的,六八四十八,48最接近55,而且比55小,那商6,六八四十八,55减48等于7,余数7比除数8小,所以55除以8等于6余7。答:平均每盘放6个,还剩7个。我们对比来看,无论是摆一摆还是竖式算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用竖式比较简单。
师:那根据刚才的估算的过程,想一想,应该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二下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第一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本P7~12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人教版二下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人教版二下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8题。
上面一共有多少张风筝图片?(24张)
如果每6张画片做一个风筝,可以做多少个?(可以做4个)
五、课堂小结:
1、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
设计
第二单元练习二
1、教材“练习二”的第3题。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读题。
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用你自己的方法分一分。
(2)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3)算式:6÷2=3
除号
读作:6除以2等于3.
四、课堂检测:
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1)完成第1题。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里放几条?
提醒:先分一分,再列式。
引导:怎样列除法算式?
要分的鱼是15条,除号前面写15;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除号后面写5;每个盘子分3条,等号后面写3。15÷5=3
教学重点
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设计
教学环节反思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1)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2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
(2)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4个,可以分给()只猴子吃。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学习重点: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二、小组讨论课前小研究
1、教材“练习二”的第3题:把12个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教材“练习二”的第4题。

锦州市XX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4课时 除法1教案 新人教版

锦州市XX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4课时 除法1教案 新人教版

第4课时除法(1)【教学内容】除法的含义和读写法(教材第13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通过“熊猫分竹笋”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1.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2.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情景导入】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谁知道我们的动物国宝是什么?生:大熊猫。

师:对,真聪明!出示教材第13页例4情景图。

师:这只熊猫叫欢欢。

这只可爱的熊猫十分好客,今天它要请朋友们来它家做客。

于是一大早,欢欢就起床去园子里挖了许多新鲜的竹笋,它要把这美味的竹笋分给它的朋友们吃,每个朋友分一盘。

瞧!它的朋友华华、盼盼、亮亮和晶晶来了。

【新课讲授】1.自主探究(教学教材第13页例4)。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生: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同样多。

师:对,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棒!你愿意帮小欢欢分一分吗?学生活动:分一分,说一说。

(1)用小棒代替竹笋,请分一分。

(2)让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3)指名汇报。

演示: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师:谁和他的分法不一样?(提问2名学生)。

小结: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地分。

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生:每个盘子里放的都是3个。

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2.引入除法。

(1)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助小欢欢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我可以告诉大家,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除法)(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的同样多,是平均分吗?生:是。

师:对,那么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部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部备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单元,是小学二年级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

对于除法,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除法的相关概念,为计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时,要立足于除法概念本质的建立,进行多次的对比与辨析,突出对除法概念本质的认识。

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概念。

经过科学分析,建议用10课时进行教学,安排如下:第1课时:平均分(一)第2课时:平均分(二)第3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第4课时: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第5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第6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第7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第8课时: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9课时: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课第10课时: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例1、例2【环节一:情境导入】1.情境导入,建立“平均分”概念。

师: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我们来把这些东西分一分吧!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请动手把糖果一分。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1)各小组动手操作:边分边记录(2)各小组汇报情况。

生1:我第一份和第二份各分1个,第三份分4个。

生2:我第一份分1个,第二份分2个,第三份分3个。

生3:我们是这样分的,三份各分到2个。

教师板书。

2.对比分的结果,认识“平均分”(1)师: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并汇报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说,引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生:我喜欢第三种分法,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样更公平(2)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学生给这样公平的分法取不同的名字。

3.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取的名称都很好,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课时 除法ppt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课时 除法ppt课件
读作:12除以4等于3。
除号
15÷3=5
读作: 15除以3等于5。 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条。 3
3
一共几条鱼?平均放在几个盘中?每个盘里放 几条?
2.读一读。
8÷4=2 15÷5=3 18÷3=6 16÷8=2
除法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 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 法的符号是“”。
÷
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 点要对齐。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 3 12÷4=3
八除以四等于二 十五除以五等于三 十八除以三等于六 十六除以八等于二
12÷3=4 45÷9=5 36÷6=6 7÷7=1
十二除以三等于四 四十五除以九等于五 三十六除以六等于六 七除以七等于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6 ÷2
3 =3
4.先分一分,然后写出算式。
10÷5=2
9÷3=3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权利 意识, 遵守权 利界限 。 2、能力目标: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利,也 尊重他 人的合 法权利 。 3、知识目标: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 知道权 利是有 界限的 ,不滥 用自己 的权利 。 4.体验国庆节日的欢乐气氛,感受人 们欢度 国庆的 喜悦之 情。 5.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 强热爱 祖国之 情。 6.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选 择自己 喜欢的 方式表 达对祖 国的热 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3)个。
除法算式:12÷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提示:除号“÷”中,横线上下是小圆点,不是小圆圈。

12÷4表示什么? 12表示什么? 4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你能在图中找一 找吗?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3)个。 除法算式:12÷4=3
请你试着分一分,并思考问题: (1)可以怎样分竹笋? (2)到底每盘应放几个?
“平均”是什么意思?
能把刚才分竹笋的 情况和结果用一个 算式来表示吗?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3)个。
除法算式:12÷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可以用除法表示。
点击播放动画
除号的由来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代数》 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 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除法(一):
除法算式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1.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 法计算。 2. 除法算式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夯实基础
1.分一分,填一填。 (1)
把12朵花平均放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放( 4 )朵花。 12÷3= 4
(2)
每只小猫分得同样多的鱼,每只小猫分 3 ( 9 3÷ 3 =
2
表内除法(一)
第 4 课时
除法(一)
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
( )
( √ )
( )
1
课堂探究点
除法算式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除法算式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同学们好!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 请你帮我分一分。
辨析:读除法算式5~16页练习三第1题、第2题、
第3题、第4题、第5题。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你能自主解决吗?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所表示的含义。
除法算式: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 6)个。 12÷2=6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4)个。 12÷3=4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 2)个。 12÷6=2
归纳总结:
除法算式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1.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计算。
2. 除法算式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教材P13做一做)
1.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3 )条。
15÷5= 3
2.分一分,填一填。
(1)把10根
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根。
10÷ 2 = 5 (2)把10根 平均分成5份,每份( 2)根。 10÷ 5 = 2
)条。
(3)
把( 8 )个梨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2 )个。
8 ÷4 = 2
2.看图写算式。
6 ÷3= 2
10 ÷ 5 = 2
易错辨析
3.读出下列各算式。 10÷2=5 读作: 10除以2等于5 21÷3=7 读作: 21除以3等于7 18÷3=6 读作: 18除以3等于6
24÷8=3 读作: 24除以8等于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