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及答案1

合集下载

生物试题 人教版必修2同步检测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训练练习题

生物试题 人教版必修2同步检测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训练练习题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D )①体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③次级卵母细胞④精子⑤精原细胞⑥受精卵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⑤⑥[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次级性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因此次级性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性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也就没有同源染色体。

2.(2018·湖北十堰市高二期末)已知黄色小鼠与黄色小鼠交配,子代出现黄色∶黑色=2∶1的性状分离比;黄色小鼠与黑色小鼠交配,子代出现黄色:黑色=1∶1的性状分离比。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黄色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2个黄色基因B.黄色小鼠的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1个黄色基因C.黑色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4个黑色基因D.黑色小鼠的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2个黑色基因[解析]黄色小鼠与黄色小鼠交配,子代出现黄色∶黑色=2∶1的性状分离比,黄色小鼠与黑色小鼠交配,子代出现黄色∶黑色=1∶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黄色对黑色为显性,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黄色基因纯合致死,并且该黄色小鼠为杂合子。

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已经完成复制,所以黄色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2个黄色基因,A正确;由于黄色基因和黑色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着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所以黄色小鼠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或0个黄色基因,B错误;黑色小鼠的精原细胞含有两个黑色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 完成复制后,其初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4个黑色基因,C正确;4个黑色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着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所以黑色小鼠的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2个黑色基因,D正确。

3.如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该细胞( D )A.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B.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C.含有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D.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型是Ab或ab[解析]分析题图,可确定其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像,由于该细胞的细胞质分裂不均等,因此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根据图中A、a所在的染色体及题干分析,该细胞最可能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错误;该细胞中构成四分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已分离开,因此不存在四分体,C错误;根据卵细胞形成的特点,该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Ab或ab,D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标要求(一)、能力要求1、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及其应用,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判断、分析比较能力。

(二)、内容要求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知识网络体系一、减数分裂的概念概念:从初级精(卵)母细胞发展到精(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_1__次,而染色体只复制___2__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结果: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_____3______。

二、相关概念①.____4____: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②.__5____: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③.___6____: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 分子,四条染色单体) (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三、精子的形成1、形成场所:精巢2、形成过程(见课本)滋长 变形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 (2N ) 复制 (2N )(N )(N )4个精子(N )3、各时期特点 42n 2n染色体 n n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母细胞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附:有丝分裂中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四、卵细胞的形成1、形成场所:卵巢2、形成过程(见课本)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1个极体 2个极体滋长 (2N ) (N ) 3个极体 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 )(2N ) 复制 (2N ) 1个次级母细胞(N ) 1个卵细胞(N )五、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六、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个体 精子发育减数分裂受精卵(2n) 新个体(2n )♀个体 卵细胞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对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

【红对勾】2015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时作业

【红对勾】2015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1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解析:两性生殖细胞成熟以后,精子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在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精子和卵细胞,但不是各占一半。

因为精细胞在变形为精子过程中大部分细胞质都丢弃了,细胞质里也有遗传物质,因此受精卵中遗传物质大部分来自卵细胞。

答案:A2.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相比()A.基因型相同B.染色体组数相同C.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D.DNA数目相同解析: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有丝分裂中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为2N,DNA数为4N,同源染色体数为N对,基因型为AAaaBBb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N,DNA数为2N,基因型为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答案:B3.若观察到一个动物细胞中正处于染色体两两配对。

你认为正确的判断是()A.这个细胞可能来自肝脏B.此时细胞的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C.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均为体细胞的二倍D.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解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此时由于复制的每一条染色体都含有2条染色单体,但是染色体的数量没有改变。

此时的细胞是初级性母细胞,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那时的细胞是次级性母细胞。

答案:B4.(2014·广东珠海质检)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也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例如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化;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试题(含解析)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试题(含解析)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遗传的基本规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判断正误)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 )2.只有原始生殖细胞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时才进行减数分裂。

(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次数和细胞分裂次数是相同的。

( )4.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数目减少一半。

( )5.精原细胞的形成过程为减数分裂。

( )答案: 1.√ 2.√ 3. × 4.√5.×提示:精原细胞的形成过程为有丝分裂,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减数分裂。

◎想一想:减数分裂发生在动、植物的什么器官?提示:动物的精巢和卵巢,植物的花药和胚囊中。

二、减数分裂过程1.精子形成的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连线)。

答案:1.①-b—Ⅰ②—c—Ⅱ③—a—Ⅲ④—f—Ⅳ⑤—d—Ⅴ⑥—e—Ⅵ提示:遗传的两大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卵细胞形成与精子形成的区别(判断正误)。

(1)卵细胞形成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开的。

( )(2)卵细胞一经形成,不需要变形。

( )(3)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能形成4个精子细胞。

( )(4)精子形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不同。

( )答案:2.(1) ×(2)√(3)√(4) ×三、受精作用1.概念:__________相互识别、融合成为________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________与卵细胞的________融合。

3.结果:受精卵中__________与体细胞相同,其中一半来自__________,另一半来自__________。

答案:1.卵细胞和精子受精卵2.细胞核细胞核3.染色体数目父方(精子) 母方(卵细胞)4.判断正误。

(1)受精作用过程涉及到细胞膜功能之一——信息传递,并体现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人教版试题试卷人教新课标必修2课堂同步优化训练: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人教版试题试卷人教新课标必修2课堂同步优化训练: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对同源染色体的正确描述是()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 间期复制的染色体C.联会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D.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解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未必就大小和形态相同,未必就是同源染色体。

答案:C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期和___________期。

解析: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不复制。

答案:间第一次分裂间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出现的特殊的行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对于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的形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得细胞两极各有整套非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形成的次级精(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为初级精(卵)母细胞的一半等行为。

上述过程可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这样再通过受精作用,就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遗传的稳定性;还可以使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多样,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答案: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的形成、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保护遗传的稳定性、增加生物的变异。

有利于生物的进化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经典回放)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A.蓖麻子种仁B.洋葱根尖C.菠菜幼叶D.蝗虫的精巢解析:体细胞主要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所以A、B、C中均没有四分体。

蝗虫的精巢是产生精子的部位,产生的精子进行减数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能够观察到四分体。

202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含解析

202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含解析

第二章第一节A组基础题组一、单选题1.(2020·湖南师大附中)同源染色体是指(B)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解析]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作联会,所以减数分裂过程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项正确;形态特征基本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项错误;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3号染色体,D项错误。

2.(2020·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高一月考)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①过程细胞核中均存在DNA的加倍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③过程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④过程均存在胞质分裂,核DNA数减半D.若受精卵中有12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分裂过程形成12个四分体[解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①过程细胞核中均发生DNA的复制,结果使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③过程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④过程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均存在胞质分裂,核DNA数减半,C 正确;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形成四分体,D错误。

3.(2020·山东省潍坊四中高一月考)一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 A.4、8、8B.2、4、8C.8、16、16D.8、0、8[解析]次级精母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未分裂,所以染色体数为4,染色单体数和DNA数都为8。

2022-2021学年成才之路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022-2021学年成才之路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其次章第1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12200103()A.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B.在人的肌细胞中没有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C.在人的精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答案] A[解析]必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第一是来源,必需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其次是形态大小,除性染色体外,形态大小肯定相同;第三是功能方面,相同位置上携带的是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

对于多数生物的体细胞来说肯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精原细胞属于特殊的体细胞,联会的两条染色体肯定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只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才有联会现象。

2.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导学号 12200104()A.卵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卵细胞[答案] C[解析]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奇数,同时又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应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下列关于雄果蝇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与小雄果蝇的生长过程中的细胞分裂方式的相同之处,叙述错误的是导学号 12200105()A.分裂开头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头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结束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答案] D[解析]雄果蝇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小雄果蝇的生长过程中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是n;有丝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n。

4.某同学在观看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时,发觉一个动物细胞中消灭了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12200106()A.此细胞的染色体上具有染色单体B.这种组织可能来自肝脏C.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与母细胞保持全都D.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体细胞的一倍[答案] A[解析]联会(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的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A对。

2.1.1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2.1.1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第1讲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选择题1.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 )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C.有纺锤丝的牵引D.着丝点的分裂【解析】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

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答案】 B2.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1(C 、2)C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2(S 、2)S 。

比较1C 与2C 、1S 与2S 细胞核中DNA 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DNA 数目1C 与2C 相同1S ,与2S 不同 B.遗传信息1C 与2C 相同1S ,与2S 不同 C.DNA 数目1C 与2C 不同1S ,与2S 相同 D.遗传信息1C 与2C 不同1S ,与2S 相同【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亲代细胞的DNA 复制后,会精确地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1C 与2C 的核DNA 数目相同,遗传信息也相同。

1S 与2S 是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二者核DNA 数相同,但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所以1S 与2S 贮存的遗传信息不同。

【答案】 B3.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 )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解析】 基因突变概率的高低与生物的生殖类型无关,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故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后代的核DNA 从双亲中各获得一半,而质DNA来自于母本,即来自母本的DNA大于1/2。

【答案】D4.某动物(2N=12)的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存在四分体的细胞是(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解析】只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能产生四分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标要求(一)、能力要求1、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及其应用,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判断、分析比较能力。

(二)、内容要求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知识网络体系一、减数分裂的概念概念:从初级精(卵)母细胞发展到精(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_1__次,而染色体只复制___2__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结果: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_____3______。

二、相关概念①.____4____: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②.__5____: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③.___6____: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 分子,四条染色单体) (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三、精子的形成1、形成场所:精巢2、形成过程(见课本)滋长 变形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 (2N ) 复制 (2N )(N )(N )4个精子(N )3、各时期特点 42n 2n染色体 n n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母细胞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附:有丝分裂中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四、卵细胞的形成1、形成场所:卵巢2、形成过程(见课本)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1个极体 2个极体滋长 (2N ) (N ) 3个极体 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 )(2N ) 复制 (2N ) 1个次级母细胞(N ) 1个卵细胞(N )五、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六、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个体 精子发育减数分裂受精卵(2n) 新个体(2n )♀个体 卵细胞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对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

八、相关问题:1、同源染色体分离说明:①.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同源染色体间不受干扰,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必定分离。

②.染色体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同源的两条染色体各移向哪一级是随机的,即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2、判断生殖细胞的种类: 可能的种类:2n (n 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实际的种类:2种 3、产生变异的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4、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极体、极核答案:1、两 2、一 3、减少一半 4、同源染色体 5、联会 6、四分体 7、1精原细胞 8、1初级精母细胞 9、2次级精母细胞 10、4精子细胞 11、1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4个精子12、1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重难热点归纳本节讲述了细胞的减数分裂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运动的规律性变化是减数分裂的显著特征,是维持物种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细胞学基础,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热点主要是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识图与绘图。

复习策略本章节在历年高考中试题分量相对比较重,是常考内容之一。

复习重点主要是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识图与绘图。

从题型方面:多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而综合几个知识点的内容如减数分裂过程中涉及基因,染色体变化规律多以识图作答形式考查。

本章节的高考命题会将单元知识与遗传变异的知识相联系;细胞分裂图像与染色体变化曲线图相联系;另外生殖规律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运用及当前生殖工程技术的进展,如无性生殖保持亲本优良性状、克隆技术、细胞组织培养技术、“试管婴儿”都是高考命题素材。

经典例题剖析1、(04上海)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 42,84,84B.84,42,84C. 84,42,42D. 42,42,84解析: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DNA分子已经复制,这时的每一个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

因此,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的某生物,在该时期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分别为84、42、84答案:B2、(2004年湖南师大附中第五次月考题)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下列情况中,预料有多少条染色体a.初级精母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c.精原细胞d.极体A.a:46,b:23,c:23,d:46B.a:23,b:46,c:23,d:23C.a:46,b:23,c:46,d:23D.a:23,b:23,c:46,d:23解析:初级精母细胞是由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着丝点没有分开,染色体条数仍为46条,次级精母细胞只是初级精母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极体由次级卵母细胞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细胞形成,含23条染色体。

答案:C3、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

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B.1∶2C.1∶3D.0∶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精子形成过程的特点。

但出题角度较新,因而也是对考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

题干中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是干扰信息,与解题无关。

原始生殖细胞经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分别形成两个精细胞。

若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产生了两个异常的精细胞,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两个正常的精细胞,因此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1∶1。

答案:A4.西瓜的瓜子壳、西瓜的两片仁及大豆的豆荚壳,分别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A.珠被、基细胞、子房壁B.子房壁、顶细胞、子房壁C.珠被、顶细胞、子房壁D.子房壁、基细胞、珠被解析:①明确被子植物花的结构与果实形成的关系。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受精卵经一次分裂形成的顶细胞→球状胚体→胚;形成的基细胞→胚柄。

②掌握西瓜子是西瓜的种子,西瓜子壳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西瓜两片仁是子叶,由顶细胞发育而来,大豆的豆荚是果实,豆荚壳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答案:C5、(2004年上海高考题,38)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请据图回答:每条染色体含量图1甲乙丙图2 (1)图1中AB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期。

图1中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 段,图2中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 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 分子数之比为_____,该细胞处于____分裂的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过具体图表,考查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能力要求B 。

题目给出的图像和我们平日训练时的图像基本相同,但该题的关键是图1中的纵坐标代表每条染色体DNA含量而不是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含量。

从图1中可以看出,A→B段,染色体含量增加,这是由于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C→D段染色体含量减半,这是由于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为两条染色体的缘故。

图2中的乙、丙,其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未分开,相当于图1中的AB段,甲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相当于DE段。

乙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其染色体∶DNA=1∶2,由于细胞是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分别叫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答案:(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S 着丝点分裂(2)乙、丙甲(3)8 1∶2 减数第一次后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基础试题训练(题量45分,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复制—联会—四分体B.复制—四分体—联会C.联会—四分体—复制D.联会—复制—四分体2.观察四分体最好的材料是A.幼嫩的种子B.幼嫩的果实C.幼嫩的花药D.幼嫩的柱头3.一条复制过的染色体,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A.2,2,4 B.1,2,2 C.1,4,4 D.2,2,2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B.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不分裂C.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分裂D.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着丝点不分裂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C.精子细胞形成时D.精子形成时6.人的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四分体是A.46个B.92个C.184个D.23个7.若精子中DNA含量为a,则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DNA含量分别是A.2a和a B.4a和2a C.a和2a D.2a和4a8.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确切的是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成的两条染色体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C.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染色体9.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体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10.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是A.2对B.4对C.1对D.0对1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而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A.染色体复制B.同源染色体分开C.染色单体分开D.细胞质分裂12.某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4条染色体,那么该生物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应是A.12条B.48条C.24条D.36条1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A.减Ⅰ后期B.减Ⅱ后期C.减Ⅱ前期D.分裂间期14.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四分体数目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A.1∶2 B.1∶4 C.2∶1 D.4∶115.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A.染色体自我复制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个染色单体分开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16.家兔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22个四分体,则形成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A.11条B.22条C.33条D.44条17.DNA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精子B.受精卵C.次级精母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18.在生殖细胞成熟时会分裂出极体的生物是A.荠菜B.变形虫C.工蜂D.雄蛙19.某种生物的体细胞有四对同源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仅含有父方染色体的配子占总数的A.1/4 B.1/8 C.1/2 D.1/1620.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