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习题集

(完整版)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习题集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高考习题高乃群1.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 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 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 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L形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 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 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A. 3B. 4C. 5D. 6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 16 m;悬挂20 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 18 m,则弹簧的原长L原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A. L原=0. 02 m k=500 N/mB. L原=0. 10 m k=500 N/mC. L原=0. 02 m k=250 N/mD. L原=0. 10 m k=250 N/m4.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 0 kg的物体. 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 9 N. 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 8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方向沿斜面向上C.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N,方向竖直向上D.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5.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始终减小,始终增大B. 始终减小,始终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始终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6.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A. G和GB. G和GC. G和GD. G和G7.一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 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质量为()A. 2B. M-C. 2M-D. 08.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和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C.>>D.>>9.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 则物块()A. 仍处于静止状态B. 沿斜面加速下滑C.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10.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A. B. C. mg tan α D. mg cot α11.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1B. 2-C. -D. 1-12.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一定小于GB. 与大小相等C. 与是一对平衡力D.与大小之和等于G13.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 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A. 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 θ,滑块将下滑B. 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 θ,滑块将减速下滑C. 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2mg sin θD. 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mg sin θ14.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 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A. mg和mgB. mg和mgC. mg和μmgD. mg和μmg16.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 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F=B. F=mg tan θC. F N=D. F N=mg tan θ17.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 则物体所受摩擦力()A. 等于零B. 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下C. 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D. 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18.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 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A. mgB. mgC. mgD. mg19.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 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始终等高,则()A. 变小B. 不变C. 变小D. 变大20.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A. 等于零B. 不为零,方向向右C. 不为零,方向向左D. 不为零,较大时方向向左,较小时方向向右2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地面,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 则所受支持力N 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A. N=g+g-F sin θB. N=g+g-F cos θC. f=F cos θD. f=F sin θ22.两刚性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和、直径分别为和(>). 将a、b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径为d(<d<+)的平底圆筒内,如图所示. 设a、b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和,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所有接触都是光滑的,则()A. F=(+)g,=B. F=(+)g,≠C. g<F<(+)g,=D. g<F<(+)g,≠23.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B对A的作用力为,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 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 保持不变,缓慢增大B. 缓慢增大,保持不变C. 缓慢增大,缓慢增大D. 缓慢增大,保持不变24.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 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0,b所受摩擦力=0. 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大小不变B. 方向改变C. 仍然为零D. 方向向右25. 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体b,b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已知楔形物体b静止时,a静止在b的斜面上,现给a和b一个共同的向左的初速度,与a和b都静止时相比,此时可能()A. a与b之间的压力减少,且a相对b向下滑动B. 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 向上滑动C. 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静止不动D. b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且a相对b向上滑动26.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 质量为70. 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 0 kg的建筑材料以0. 500 m/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A. 510 NB. 490 NC. 890 ND. 910 N27.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 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 向右做加速运动B. 向右做减速运动C. 向左做加速运动D. 向左做减速运动28.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 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A.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 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29.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30. 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则()A. 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 0~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 0~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31.)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 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 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B. 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C. 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D. 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32.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 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A. F先减小后增大B. F一直增大C. F的功率减小D. F的功率不变33.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剪断轻绳后A 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A. 速率的变化量不同B. 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C.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D. 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34.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图所示的简单模型. 图中、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B.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C.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D. 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改变40.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 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a的原长比b的长B.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 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41.如图所示, 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吊起. 该同学对绳的竖直拉力为F1, 对地面的压力为F2, 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 则在重物缓慢上升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44.如图所示, 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有一个固定竖直挡板, 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球, 球对斜面和挡板的压力大小分别为()A. mg cos θ和mg sin θB. mg sin θ和mg cos θC. /和mg tan θD. mg cot θ和mg cos θ45.两物体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 如图放置, 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 物体M的重力大小为20 N, M、m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A. 绳OA对M的拉力大小为10NB. 绳OB对M的拉力大小为10 NC. 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10ND. 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46.如图所示, 质量为2m的物体B放置于斜面体上, 斜面倾角为30°, 物体A质量为m, 通过轻绳跨过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斜面体, 使斜面体缓慢向左移动, 直至轻绳与斜面平行, 此过程中物体B始终相对斜面体静止. 则物体B受到的斜面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的变化情况为()A. F N增大, F f减小B. F N减小, F f增大C. F N增大, F f先减小后增大D. F N减小, F1先增大后减小47.如图所示, 三个物块A、B、C叠放在斜面上, 用方向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作用在B上, 使三个物块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 设物块C对A的摩擦力为f A, 对B的摩擦力为f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斜面光滑, f A与f B方向相同, 且f A>f BB. 如果斜面光滑, f A与f B方向相反, 且f A<f BC. 如果斜面粗糙, f A与f B方向相同, 且f A>f BD. 如果斜面粗糙, f A与f B方向相反, 且f A<f B48.如图所示, 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物体质量m=20 kg, B物体质量M=30 kg. 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 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 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其劲度系数为250 N/m, 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 5. 现有一水平推力F 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地向墙壁移动, 当移动0. 2 m时, 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g取10m/s2)()A. 350 NB. 300 NC. 250 ND. 200 N49.如图所示, 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足够长的木板B, 其上放着木块A, A、B接触面粗糙, 现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在B上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 用f1代表B对A的摩擦力, f2代表A对B 的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F做的功一定等于A、B系统动能的增加量B. 力F做的功一定小于A、B动能的增加量C. 力f1对A做的功等于A动能的增加量D. 力F、f2对B做的功之和等于B动能的增加量50.如图甲所示, 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 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 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当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 下列关于物块与斜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定增大B. 可能一直减小C. 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 不可能一直增大51.如图, 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 斜面处于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 一劲度系数为k的绝缘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 整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q>0)的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为s0处静止释放, 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保持不变, 设滑块与弹簧接触后粘在一起不分离且没有机械能损失, 滑块刚好返回到s0段中点, 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上端接触瞬间所经历的时间为t1=B. 滑块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等于(mg sin θ+qE)[(mg sin θ/k)+s0]C.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 sin θ+qE)s0D. 运动过程中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和电势能总和始终变小52.如图所示, 两根等长且不可伸长的细线结于O点, A端固定在水平杆上, B端系在轻质圆环上, 圆环套在竖直光滑杆上, C端挂一重物, 重物质量为m. 开始时用手握住轻圆环, 使其紧靠D端, AD等于OA段绳长, 当重物静止时如图所示. 现释放圆环, 圆环在竖直光滑杆上自由滑动, 当重物再次静止时OA绳拉力为F A, OB绳拉力为F B, 则()A. F A<mg F B>mgB. F A=mg F B=0C. F A=mg F B=mgD. F A>mg F B=mg54.(2011辽宁大连期末)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拴接, 静置于水平地面上, 如图(a)所示. 现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拉动木块, 使木块A由静止向上做直线运动, 如图(b)所示, 当木块A运动到最高点时, 木块B恰好没离开地面. 在这一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且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A. 木块A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 弹簧原长时A的动能最大D. 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56.两根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原长相同, 分别将它们的一端固定, 用大小相同的力F分别拉两根弹簧的另一端, 平衡时两根弹簧的长度差为Δx;改变力F的大小, 则长度差Dx与力F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弹簧的拉伸均在弹性限度内)()57.(2012河南适应性测试)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 则物块()A. 将加速下滑B. 继续匀速下滑C. 受到的摩擦力增大D. 受到的合力增大59.(2012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测,15)如图所示,同一竖直面内有上下两条用相同材料做成的水平轨道MN、PQ,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放置在两轨道上,A在B物块正上方,A、B之间用一细线相连。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一固定的细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5°,一个质量忽略不计的小轻环C套在直杆上,一根轻质细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上的A、B两点,细线依次穿过小环甲、小轻环C和小环乙,且小环甲和小环乙分居在小轻环C的两侧.调节A、B间细线的长度,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β=45°.不计一切摩擦.设小环甲的质量为m1,小环乙的质量为m2,则m1∶m2等于( )A.tan 15°B.tan 30°C.tan 60°D.tan 7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球C为轻环,重力不计,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C环与乙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C环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A点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乙环与B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根据平衡条件,对甲环:,对乙环有:,得,故选C.【名师点睛】小球C为轻环,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得到A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然后分别对甲环和乙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力的合成和分解列式求解.考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弹力.2.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m和2m的物块A、B,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B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

A与B间、B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物块A、B刚好要滑动,则μ的值为()A.13B.14C.15D.16【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两物块刚好滑动,对A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沿斜面方向,A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1cos 45f N mg μμ==︒根据平衡条件可知sin 45cos45T mg mg μ=︒+︒对B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沿斜面方向,B 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3cos 45f N mg μμ='=⋅︒根据平衡条件可知2sin 45cos453cos45mg T mg mg μμ︒=+︒+⋅︒两式相加,可得2sin 45sin 45cos45cos453cos45mg mg mg mg mg μμμ︒=︒+︒+︒+⋅︒解得15μ=故选C 。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B。

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C。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2.在世界壮汉大赛上有拉汽车前进的一项比赛,如图1是某壮汉正通过绳索拉汽车运动。

则汽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A。

壮汉、汽车;B。

壮汉、绳索;C。

绳索、汽车;3.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在下列情形下要发生变化的有:A。

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

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

把它从地面上浸入水中;4.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

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

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5.关于如图2所示的两个力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1=F2,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B。

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度大于表示F2的标度;C。

F1<F2,因为F1只有两个标度,而F2有三个标度;8.如果一切物体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将会发生的情况有:A。

天不会下雨,也不会刮风;B。

一切物体都没有质量;C。

河水不会流动;9.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时称得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将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G′,则G>G′。

10.当将一根直木棒的中点推出桌边时,是否会翻倒?11.在图5中,如何表示分别用150N和20N的力施加在木箱P和木块Q上?12.如图6所示,分别画出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3.(1) 当将一条长为L的匀质链条向上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会升高多少?重心位置会升高L/2.2) 当边长为L的匀质立方体绕bc棱边翻倒,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时,它的重心位置会升高多少?。

牛顿第三定律必过知识点和经典例题和习题(含答案)

牛顿第三定律必过知识点和经典例题和习题(含答案)

牛顿第三定律必过知识点和经典例题和习题(含答案)第二模块——必过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理解要点:(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

(5)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

2.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别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3.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

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即F=mg+ma.;(2)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

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 N=mg-ma,当a=g时,F N=0,即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4、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3)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

【物理】物理高考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解析

【物理】物理高考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解析

【物理】物理高考物理相互作用练习题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长方体平台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以平台外侧的一边为x 轴,在平台表面建有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其坐标原点O 与平台右侧距离为d=1.2m 。

平台足够宽,高为h=0.8m ,长为L=3.3m 。

一个质量m 1=0.2kg 的小球以v0=3m/s 的速度沿x 轴运动,到达O 点时,给小球施加一个沿y 轴正方向的水平力F 1,且F 1=5y (N )。

经一段时间,小球到达平台上坐标为(1.2m ,0.8m )的P 点时,撤去外力F1。

在小球到达P 点的同时,平台与地面相交处最内侧的M 点,一个质量m2=0.2kg 的滑块以速度v 在水平地面上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要保证滑块做匀速运动需要给滑块一个外力F2,最终小球落在N 点时恰好与滑块相遇,小球、滑块均视为质点, 210/g m s =, sin370.6cos370.8︒=︒=,。

求:(1)小球到达P 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M 、N 两点间的距离s 和滑块速度v 的大小; (3)外力F 2最小值的大小(结果可用根式表示)【答案】(1)5m/s 方向与x 轴正方向成53°(2)1.5m ;3.75m/s (325N 【解析】(1)小球在平台上做曲线运动,可分解为沿x 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y 轴方向的变加速运动,设小球在P 点受到p v 与x 轴夹角为α 从O 点到P 点,变力1F 做功50.80.8 1.62p y J J ⨯=⨯= 根据动能定理有221101122P W m v m v =-,解得5/p v m s = 根据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有0cos p v v α=,得53α=︒,小球到达P 点时速度与x 轴正方向成53︒(2)小球离开P 点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212h gt =,解得t=0.4s 小球位移在水平面内投影2p l v t m ==设P 点在地面的投影为P ',则 2.5P P M L y m ='=-由几何关系可得2222cos s P M l l P M θ=+-⋅⋅'',解得s=1.5m滑块要与小球相遇,必须沿MN 连线运动,由s vt =,得 3.75/v m s = (3)设外力2F 的方向与滑块运动方向(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根据平衡条件 水平方向有: 2cos F f β=,其中f N μ=,竖直方向有22sin N F m g β+= 联立解得22cos sin m gF μβμβ=+由数学知识可得()2221sin F μβθ=++,其最小值22min 2251F N μ==+。

初级药士-专业实践能力-药物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详解(14页)

初级药士-专业实践能力-药物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详解(14页)

药物治疗学第四节药物相互作用一、A11、青霉素与某些药物合用会引起药效降低,该药物是A、丙磺舒B、阿司匹林C、吲哚美辛D、保泰松E、红霉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奥美拉唑不影响保泰松在胃液中的吸收B、碳酸氢钠可抑制氨茶碱吸收C、合用多潘立酮可增加药物的吸收D、甲氨蝶呤和新霉素合用可使甲氨蝶呤毒性降低E、四环素类药物和无机盐类抗酸药合用抗菌效果减弱3、当一位帕金森患者正用左旋多巴进行有效治疗时,突然该药的所有药效消失了。

以下最可能解释这一现象的用药史是A、患者忘记了要用药二次B、增加过苯海索C、有时用过制酸剂D、冬季因预防感冒曾用过多种维生素制剂E、患者有时喝点洒4、丙磺舒口服使青霉素和头孢类药效增强,其原因是丙磺舒有如下作用A、抑制两者在肝脏的代谢B、促进两者的吸收C、减少两者自肾小管排泄D、抑制乙酰化酶E、减少两者的血浆蛋白结合5、不宜与金属离子合用的药物是A、磺胺甲唑B、四环素C、甲氧苄啶D、呋喃唑酮E、呋喃妥因6、不因尿液pH变化而发生排泄量改变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巴比妥类C、磺胺嘧啶D、氯霉素E、青霉素7、以下所列药物中,有酶诱导作用的是A、氯霉素B、甲硝唑C、苯巴比妥D、环丙沙星E、西咪替丁8、以下有关酶诱导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苯妥英合用利福平,结果癫痫发作B、氨茶碱合用利福平,结果哮喘发作C、服用喷他唑辛,吸烟致镇痛作用降低D、抗凝血药合用巴比妥类,抗凝作用增强E、口服避孕药者服用卡马西平,结果作用降低,可致突破性出血和避孕失败9、属于食物影响药物吸收的是A、抗胆碱药阻碍四环素的吸收B、考来烯胺减少了地高辛的吸收C、多潘立酮减少了核黄素的吸收D、氢氧化钙减少了青霉胺的吸收E、螺内酯同早餐同服吸收量增加10、在药物分布方面,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是A、药物的分布容积B、药物的肾清除率C、药物的半衰期D、药物的受体结合量E、药物与血浆蛋白亲和力的强弱11、苯妥英钠与双香豆素合用,后者作用A、增强B、减弱C、起效快D、吸收增加E、作用时间长12、尿液pH影响药物排泄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A、水溶性B、脂溶性C、pKaD、解离度E、溶解度13、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C、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D、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E、排泄速度不变14、苯巴比妥中毒患者输入碳酸氢钠等药物碱化尿液将A、影响药物在肝脏的代谢B、影响体内的电解质平衡C、干扰药物从肾小管分泌D、减少药物从肾小管重吸收E、影响药物吸收15、下列药物能抑制肝药酶对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合用易引起低血糖反应的是A、长效磺胺类B、水杨酸类C、呋塞米D、普萘洛尔E、氯霉素16、以下酶抑制作用最强的药物是A、苯巴比妥B、水合氯醛C、氯霉素D、苯妥英钠E、利福平17、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D、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E、排泄速度不变18、下列药物中不能与含金属离子药物合用的药物是A、青霉素钠B、氧氟沙星C、呋喃唑酮D、甲氧苄啶E、呋喃妥因19、下列药物中肝药酶抑制作用最强的是A、卡马西平B、水合氯醛C、酮康唑D、苯妥英钠E、苯巴比妥20、下列药物能抑制肝药酶对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合用引起低血糖休克的是A、磺胺类B、糖皮质激素C、苯巴比妥D、对乙酰氨基酚E、氯霉素21、与对乙酰氨基酚联用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吸收加快的药物是A、维生素EB、甲氧氯普胺C、维生素B6D、奥硝唑E、维生素A22、去甲肾上腺素可在肝脏中减少利多卡因的分布量,原因是A、竞争蛋白结合部位B、改变组织血流量C、改变组织结合位点上的竞争置换D、酶诱导作用E、酶抑制作用23、服用奥美拉唑后会对下列哪个药物的吸收产生影响A、水杨酸B、伊曲康唑C、土霉素D、两性霉素BE、灰黄霉素24、与对乙酰氨基酚联用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吸收减少的药物是A、维生素CB、溴丙胺太林C、维生素B6D、奥硝唑E、维生素A25、硝酸甘油与某些药物合用会引起药效降低,该类药物是A、抗胆碱药B、广谱抗生素C、抗组胺药D、胰岛素E、镇静催眠药26、甲氧氯普胺的应用使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速率加快,原因是A、胃肠道pH的影响B、胃肠运动的影响C、络合作用的影响D、吸附作用的影响E、肠道菌群改变的影响27、糖尿病患者同服甲苯磺丁脲与保泰松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是A、低血糖B、出血C、白细胞减少症D、出汗、血压升高E、高血糖28、考来烯胺对下列哪个药物亲和力最小A、阿司匹林B、保泰松C、地高辛D、氨茶碱E、华法林29、口服抗凝药与某药合用后导致抗凝作用减弱,该药是A、氯丙嗪B、西咪替丁C、红霉素D、环丙沙星E、苯巴比妥30、在药动学的药物相互作用中,能促进代谢,使药效降低的作用是A、酶诱导作用B、酶抑作用C、协同作用D、拮抗作用E、敏感化现象31、下列哪一种是药酶抑制剂A、苯巴比妥B、利福平C、苯妥英钠D、保泰松E、氯霉素32、吗啡过量中毒可用A、纳洛酮B、新斯的明C、毛果芸香碱D、呋塞米E、阿托品二、B1、A.干扰药物从肾小管分泌B.改变药物从肾小管重吸收C.影响体内的电解质平衡D.影响药物吸收E.影响药物在肝脏的代谢下列药物相互作用属以上哪种<1> 、同时配伍碳酸氢钠,使胃液pH升高A B C D E<2> 、口服丙磺舒减少青霉素的排泄A B C D E<3> 、苯巴比妥中毒患者输入碳酸氢钠等药物碱化尿A B C D E2、A.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B.消化道中吸附减少药物吸收C.消化道中螯合,减少药物吸收D.消化道pH改变影响药物吸收E.胃肠动力变化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吸收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1> 、脂溶性强的药物(抗生素的酯化物、灰黄霉素等)在食后,尤其是油脂餐后吸收良好A B C D E<2> 、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康唑类等需要酸性条件。

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相互作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质量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的小球B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当为多大时,使球和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拉力最小?【答案】(1)30°(2)μ=(3)α=arctan.【解析】【详解】(1)对小球B进行受力分析,设细绳对N的拉力为T由平衡条件可得:Fcos30°=TcosθFsin30°+Tsinθ=mg代入数据解得:T=10,tanθ=,即:θ=30°(2)对M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F N=Tsinθ+Mgf=Tcosθf=μF N解得:μ=(3)对M、N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F N+Fsinα=(M+m)gf=Fcosα=μF N联立得:Fcosα=μ(M+m)g-μFsinα解得:F=令:sinβ=,cosβ=,即:tanβ=则:所以:当α+β=90°时F有最小值.所以:tanα=μ=时F的值最小.即:α=arctan【点睛】本题为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选择好合适的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后应用平衡条件求解即可,难点在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应用数学方法讨论拉力F的最小值,难度不小,需要细细品味.2.如图所示,轻杆BC的C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点通过水平细绳AB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B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质量m=30 kg,人的质量M=50kg,g取10 m/s2.试求:(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2)轻杆BC所受力的大小.【答案】(1)200N(2)4003N和2003N【解析】试题分析:(1)对人而言:.(2)对结点B:滑轮对B点的拉力,由平衡条件知:考点:此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平行四边形法则.3.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0.2m,长为2d,d=0.5m,上半段d导轨光滑,下半段d导轨的动摩擦因素为3μ=,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0°.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5T,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0.2kg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粗糙的下半段一直做匀速运动,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为R=3Ω,导体棒的电阻为r=1Ω,其他部分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导体棒到达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导体棒进入粗糙轨道前,通过电阻R上的电量q;(3)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Q.【答案】(1)2m/s(2)0.125C(3)0.2625J【解析】试题分析:(1)导体棒在粗糙轨道上受力平衡:mgsin θ="μmgcos" θ+BILE=BLv解得:v=2m/s(2)进入粗糙导轨前:解得:q=0.125C(3)由动能定理得: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物体的平衡;动能定理【名师点睛】本题实质是力学的共点力平衡与电磁感应的综合,都要求正确分析受力情况,运用平衡条件列方程,关键要正确推导出安培力与速度的关系式,分析出能量是怎样转化的.4.如图所示,质量M=10 kg、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的足够长木板在F="5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5 m/s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质量m =5kg 的物体在2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恰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改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力推物体,仍要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动,所需推力应为多大?(g =10N/kg ,sin37°=0.6,cos37°=0.8)【答案】35.7N ; 【解析】解:用水平力拉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滑动摩擦力, 根据平衡条件,有:f mg μ= 解得:200.450f mg μ=== 改用水平力推物体时,对物块受力分析,并建正交坐标系如图:由0X F =得:cos F f θ= ① 由0Y F =得:sin N mg F θ=+ ② 其中:f N μ= ③ 解以上各式得:35.7F N =【点睛】本题关键是两次对物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注意摩擦力是不同的,不变的是动摩擦因数.2.随着摩天大楼高度的增加,钢索电梯的制造难度越来越大。

利用直流电机模式获得电磁驱动力的磁动力电梯研发成功。

磁动力电梯的轿厢上安装了永久磁铁,电梯的井壁上铺设了电线圈。

这些线圈采取了分段式相继通电,生成一个移动的磁场,从而带动电梯上升或者下降。

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下情景。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根很长的平行竖直轨道,轨道间有垂直轨道平面、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均为;电梯轿厢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一个匝金属框内(电梯轿厢在图中未画出),并且与之绝缘,金属框的边长为,两磁场的竖直宽度与金属框边的长度相同且均为,金属框整个回路的总电阻为;电梯所受阻力大小恒为;电梯空载时的总质量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1)两磁场以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电梯在图示位置由静止启动的瞬间,金属线框内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2)两磁场以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来启动处于静止状态的电梯,运载乘客的总质量应满足什么条件;(3)两磁场以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启动处于静止状态下空载的电梯,最后电梯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求在电梯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外界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总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互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2.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3.一条轻绳承受的拉力达到1 000 N时就会断,若用此绳进行拔河比赛,两边的拉力大小都是600 N时,则绳子()A.一定会断B.一定不会断C.可能断,也可能不断D.只要绳子两边的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合力总为0,绳子永远不会断4.某同学从台阶向下跳到地面的软垫上。

从接触软垫到停下来的过程中,该同学的受力是()A.重力B.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垫子的压力C.重力、垫子的支持力D.重力、垫子的支持力、垫子对该同学的冲击力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0 N,向左B.6 N,向右C.2 N,向左D.零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力把物体向上抛出,物体上升过程中仍受到向上的力B.一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直接接触到它并且施加了这种作用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7.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A .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B .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C .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D .两个分力的夹角 θ 在 0° 到 180° 之间变化时,θ 角越小,合力越大8.已知3个分力的大小依次为3 N 、5 N 、9 N ,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 A .0 NB .1 NC .5 ND .18 N9.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在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 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则重力G 与静摩擦力F f 的合力方向是( )A .向上偏右B .向下偏左C .竖直向上D .水平向右10.一个人用与水平面成 θ 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 拉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箱子,箱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若箱子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A .μ M gB .μ F sin θC .μ(M g -F sin θ )D .F cos θ11.如图所示物体从斜面上的Q 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P 点。

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再把物块放到Q 点自由滑下,那么( )A .它仍落在P 点B .它将落在P 点左边C .它将落在P 点右边D .它可能落不到地面上F fFPQ12.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的( )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 .大小可能等于零D .大小可能等于F13.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

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物体的速度为0,然后被弹簧弹回。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从A 下落到B 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减小 B .物体从A 下落到B 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增大C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减小D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受到弹簧的弹力不断增大 二、填空、画图题14.甲地和乙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别是9.81 m/s 2 和9.79 m/s 2 ,将同一个物体分别在甲、乙两地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量,读数相差0.1 N 。

如果改用天平称量这个物体,在甲地称量的结果为______kg ,在乙地称量的结果为_______kg 。

15.一弹簧受到100 N 的拉力时,它的长度是11 cm ;当它受的拉力再增大50 N ,达到150 N 时,弹簧长度是13 c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弹簧的原长是,如用两手握住它的两端,分别用100 N 的力向两边拉,则这弹簧伸长。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若物块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沿竖直墙面加速下滑,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17.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A BFF(6)A 与电梯一起匀速运动(1)拿在手中的瓶子A (3)拉起手刹,汽车A 停在斜坡上(5)A 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18.下列图中物体A 是否受到摩擦力?若受,请画出它受摩擦力的示意图(各接触面粗糙)。

三、实验题19.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在悬挂的弹簧下面加挂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以下的数据。

根据数据在坐标中画出图象。

由此得到结论:。

弹簧的劲度系数k =N / m 。

(取两位有效数字)钩码个数 1 2 3 4 5 6 弹簧弹力F (N )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弹簧伸长x (cm ) 1.202.403.604.766.107.10(2)货物A 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匀速运动A(4)A 坐在桌子上,一人对桌子施一向右的水平推力,但桌子没动 Av2.0 4.0F /N 0 1.02.0x /cm3.01.0 3.0 5.06.07.020.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步骤如下: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2)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 点,另一端连接两根绳套。

(3)通过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来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点O ,并记录O 点的位置。

(4)此时需记录下、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1、F 2。

(5)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长到后,再记录下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

(6)用铅笔和刻度尺从力的作用点O 沿两绳套的方向画直线。

选好标度,按F 1、F 2的大小做两个力的图示。

用三角板做平行四边形,求得合力F 。

(7)比较一下,力F ′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四、计算题21.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a 把物体挂起来,再用另一根水平的绳子b 把物体拉向一旁固定起来。

物体的重力是40 N ,绳子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37°,绳子a 与b 对物体的拉力分别是多大?(sin 37° = 0.6,cos 37° = 0.8)22.重为40 N的物体与竖直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4,若用斜向上的推力F = 50 N支撑住物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牛?要使物体匀速下滑,推力的方向不变,则大小应变为多大?(sin 37° = 0.6,cos 37° = 0.8)23.如图,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向右滑动,木板不动。

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1,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2。

求:(1)木板受物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木板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如果物块相对木板向右滑动时,木板被物块带动也向右滑动,求木板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vmM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D 解析:如汽车启动时,车上的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货物的运动方向相同,所以A错误。

如果手指捏着杯子水平移动,摩擦力与运动方向垂直,B错。

3.B 4.C 5.D 解析:不撤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 N。

撤去力后的摩擦力为2 N,物体不会滑动,合力始终为零。

6.C 解析:出手后物体上升是由于惯性;重力、电场力等的作用不需要物体的接触;对应一个力一定能够找出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7.CD 8.BC 解析:合力的最大值为17 N,合力的最小值为1 N。

9.B 解析:重力G与静摩擦力F f的合力与拉力F的方向相反。

10.CD解析:箱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四个力平衡。

根据平衡条件,摩擦力等于拉力的水平分力,所以D正确。

根据滑动摩擦力F f =μF N公式,而竖直方向上F N = Mg -F sinθ,所以C也正确。

11.A 解析:以地面为参考系,当传送带静止或逆时针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滑动速度无关,经过相同的位移,物体离开传送带时,对地面的速度相同。

12.ABCD 13.BC解析:弹簧的弹力由形变决定,与运动状态无关。

从A到B,形变不断加大,弹力变大,B正确。

从B到A,形变不断减小,弹力变小,C正确。

二、填空、画图题14.5;5 15.2 500 N/m;0.07 m;0.04 m 解析:弹簧的劲度系数还可以用增加的弹力50 N与增加的形变(13 cm-11 cm = 2 cm)的比值来算,得2 500 N/m。

16.mg;μF解析:静止时,可根据平衡条件,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相对运动时,可根据公式F f =μF N来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17.答: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而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如右图,A物体的运动方向向右,但相对B的运动方向是向左,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A、B均向右运动,v A<v B 18.答:判断静摩擦力需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等帮助分析。

(6)A 与电梯一起匀速运动,不受摩擦力。

(1)拿在手中的瓶子 A 。

(5)A 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

三、实验题19.(1)弹簧的弹力与伸长成正比; (2)42或43;20.(4)F 1的方向;F 2的方向; (5)O 点的位置;F ′ 的方向。

四、计算题21.解析:物体受重力,绳a 、b 的拉力。

沿水平、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

F T a sin 37° = F T b F T a cos 37° = mgF T a = 50 N F T b = 30 N此题还可以利用三角形法或图解法求解。

(2)货物A 与传送带一起水平匀速运动,不受摩擦力。

A (4)A 坐在桌子上,一人对桌子施一向右的水平推力,但桌子没动。

A 不受摩擦力。

(3)汽车静止在斜坡。

2.0 4.0F /N 0 1.02.0x /cm3.01.0 3.0 5.06.0AAv得22.10 N ;43.5 N解析:静止时,物体受重力、推力、支持力,还可能受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方向要看竖直方向受力情况。

沿水平、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推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F sin 37° 与重力的合力为10 N ,向下。

所以摩擦力大小为10 N ,方向向上。

匀速下滑时,物体受重力、推力、支持力、摩擦力这四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