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题集锦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2025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精选《岳阳楼记》

2025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精选《岳阳楼记》

2025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精选《岳阳楼记》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①,寓居城下。

晏殊请掌.府学。

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

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

往往潜至斋舍诇②.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③云:“适疲倦,暂就枕耳。

”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

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

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④,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⑤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注】①母忧:母亲的丧事。

②诇(xiòng):刺探、察看。

③绐(dài):撒谎。

④辐辏:车轴辏集于毂上,比喻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

⑤场屋:科举考场。

1.解释句子中加点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微.斯人(3)晏公请掌.府学2.选出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往往潜至.斋舍诇之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旨也(《虽有佳肴》)B.其.人亦妄对其.真无马邪(《马说》)C.出题使.诸生作赋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D.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3.翻译句子。

(1)仲淹即取书问之。

其人不能对,乃罚之。

(2)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

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见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5.【甲】【乙】两文让我们看到了范仲淹在“为官”和“掌学”上的共同点:甲文能体现范仲淹为官特点;乙文能表现范仲淹“掌学”特点。

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岳阳楼记》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1. 《岳阳楼记》选自 《范文正公集》,作者是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 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 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 岳阳楼 与武汉的 黄鹤楼、南昌的 滕王阁 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淫(y in )雨霏霏(f e i ) 薄暮冥冥(m ing )• • • • •宠辱偕(xi e )忘 潜行(qi a n )• ・属 (zh U 同“嘱”)予作文以记之2 .乃/重修岳阳楼。

4 .属予/作文/以记之。

6 .若夫/霪雨霏霏。

&而或/长烟一空。

1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四、重点字词解释:1.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2 .政通人和: 政事通顺,百姓和乐。

3. 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具:通“俱”,全、皆。

兴:兴办。

• •4 .属:同“嘱”,嘱托。

5. 胜状:胜景,美好景色。

• •6.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涯:边。

际涯:边际。

• • •7 .朝晖夕阴 晖:日光。

8.大观:雄伟的景象。

• •9 .迁客:被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 •10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 给加点的字注音:谪(zh e )守朝晖(hu i )夕阴 • • 心旷神怡(y i ) 皓(h ao )月 • ・ 浩浩汤汤 (sh a ng ) 潇(xi )湘 • • ・ 三、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停顿: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5 .前人之述/备矣。

7 .至若/春和景明。

10. 骚人:诗人。

• •11 .开:放晴。

12. 曜:光辉。

13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冥冥:昏暗的样子。

• • •14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京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去:离开。

15 .春和景明春和:春风和煦。

中考语文文言专项复习之《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大汇编

中考语文文言专项复习之《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大汇编

中考语文文言专项复习之《岳阳楼记》中考试题大汇编四、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消失属.引凄异延续A. B.群响毕绝.消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类.景明和暧把酒临.风面对C. D.地利不如人和.和顺临.溪而渔靠近答[A] 1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那么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可是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答[D]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14.甲选区文第○2段和乙选文○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甲选文第○2段: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乙选文第○2段: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1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1分)(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岳阳楼记知识点集锦》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岳阳楼记知识点集锦》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1)了解文体特点。

本文虽名为“记”,却不拘泥于唐代亭台楼阁记以记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的体式,而是吸收了对偶的句式特点,强化了议论、抒情色彩。

(2)体会音韵之美。

文中多用四字句,具有音韵协调、语气呼应、语意互补、整齐流畅的特点。

诵读时,可以找出文中的韵脚字,体会其珠圆玉润的美感。

如形、明、惊、顷、青等,清脆而悠长;江、汤、湘、忘、洋等,绵长而嘹亮。

(3)注意语词特点。

本文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如“潇湘”“隐曜”“满目”“游泳”(以上双声),“远山”“长江”“万千”“静影”“锦鳞”(以上叠韵),形成了极强的视听冲击;大量同义词的使用,如衔—吞、际—涯、通—极、隐—潜、啸—啼、心—神等,使表意更加精细准确,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大量反义词的使用,如废—兴、朝—夕、宠—辱、喜—悲、进—退、忧—乐等,在对比和衬托中,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

故事复述庆历六年,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写下《岳阳楼记》,文中描写了岳阳楼的景色,也蕴含着作者的政治抱负。

知识梳理1一、重点字词1. 通假字(1)百废具兴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 (2)属予作文以记之2017、2011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2.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忧谗.畏讥原意为:谗言、坏话,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原意为:时间上在前面,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 原意为:时间上在后面,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3)形容词作名词①百废.具兴F2原意为:荒废,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原意为:贤明,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3. 一词多义(1)通:①政通.人和__________②然则北通.巫峡F __________③中通.外直(《爱莲说》) __________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__________⑤才通.人(《桃花源记》) __________⑥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__________⑦通.计一舟(《核舟记》) __________(2)和:①政通人和. __________②至若春和.景明F __________③必能使行阵和.睦(《出师表》) __________④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3)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F __________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013 __________3③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__________(4)阴:①朝晖夕阴. __________②阴.风怒号F __________③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__________(5)极:①南极.潇湘 __________②感极.而悲者矣F __________③此乐何极. __________④初极.狭(《桃花源记》) __________(6)空:①浊浪排空. __________②而或长烟一空. __________③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7)一:①在洞庭一.湖F __________②一.碧万顷 __________③而或长烟一.空 __________④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__________4. 重点实词4(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守:____________(2)越.明年越:______________(3)乃重修.岳阳楼修F:____________2014(4)增其旧制.制:_____________(5)予.观夫巴陵胜状..予F:____________2015胜:_____________2011状:______________(6)横.无际涯..横:______________际涯:____________(7)朝晖.夕阴晖:______________(8)前人之述备..矣述:______________备:______________(9)迁.客骚人迁:______________(10)得无异.乎异:______________(11)若夫淫雨霏霏....淫雨:____________霏霏:____________ (12)连月不开.开:______________5(13)浊浪排空..排空:____________排:______________(14)日星隐曜..隐:______________曜:______________(15)山岳潜.形潜:______________(16)樯倾.楫摧.倾:______________摧:______________(17)薄暮冥冥....薄暮:____________薄:______________冥冥:____________(18)则有去国..怀乡去:______________国:______________(19)至若春和景.明景:______________(20)波澜不惊.惊:______________(21)沙鸥翔集.集:______________(22)锦鳞..游泳锦鳞:____________鳞:______________6(23)岸芷汀..兰芷:______________汀:______________(24)郁郁..青青郁郁:____________(25)静影沉璧.璧:______________(26)宠辱偕...忘宠:______________辱:______________偕:_____________ (27)把.酒临.风把:______________临:______________(2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F:_____________求:______________(29)不以物.喜物:______________(3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______________庙堂:_____________忧F:_____________(31)是进亦.忧亦F:_____________(32)后天下之乐.而乐乐:______________7(33)微斯..人,吾谁与归.微:______________斯:______________归:______________5. 文言虚词(1)乃.重修岳阳楼①增其.旧制______________(2)其②其.必曰______________(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______________①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4)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8______________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④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①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5)以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_(6)则②然则.北通巫峡______________③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019 ______________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9______________(7)也②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①得无异乎______________(8)乎②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______________(9)若.夫淫雨霏霏______________①满目萧然.2011 ______________(10)然②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______①感极而.悲者矣______________(11)而②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10③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______①感极而悲者.矣______________(12)者②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______①而或.长烟一空2011 ______________(13)或②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______①此乐何.极______________(14)何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011 ______________③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______(15)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______11(16)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完整版)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题集锦

(完整版)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题集锦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题1、“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2 分)答:答:“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通俗一点就是说在朝廷上做官。

“退”是指处江湖之远,通俗一点即是说不在朝廷上做官,隐退江湖。

2、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3 分)答:“忧谗畏讥”和“宠辱偕忘”二者之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或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②③两段对第④段的作用。

(3 分)答:○2○3段紧扣上文的“异”字细致地描绘了“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这阴晴两种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忧、喜两种览物之情。

这两段描写为第○4段的议论奠定基础。

4、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2分)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

用湖的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景物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答:“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分,答“相同”同样给分)。

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必须分开答“范仲淹”和“欧阳修”,各0.5分,共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1分)6、《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忧”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醉与乐的情怀。

岳阳楼记中考集锦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集锦及答案

《岳阳楼记》复习一、2010年长沙市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薄暮冥冥()(2)多会于此()(3)春和景明()(4)不以物喜()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10.《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11.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12.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2分)1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1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

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3分)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百废具.兴()(2)连月不开.()(3)去.国怀乡()(4)宠辱偕.忘()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4、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5.用原文语句填空。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一)课文第一、二段1.请概括第1段的内容要点:答案:滕子京谪守的时间、政绩(重修的背景)和作者作记的缘由。

2.表明滕子京的政绩的文字是:“,。

”答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第2段描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①照应文题;②为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铺垫。

4.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2分)答案:壮阔、浩渺5.“前人之述”指的是“”。

作者不详细写岳阳楼景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①“前人之述备矣”,不用多写;②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写景,而是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进而引出自己的胸襟和伟大抱负。

6.作者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为了引出古代仁人志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从而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2分)(二)课文第三、四段1.两个画面景物的特点分别是、,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或“给人的感受”或“抒发的情”)。

(都用四字回答)答案:阴晦萧索、晴朗明丽悲凉低沉、喜悦昂扬2.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2分)①;②。

答案:个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触发(以物喜)3.这两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3分)答案:对比悲喜(每空l分,共3分)4.作者写不同景色产生不同感情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①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博大胸襟)”的思想感情。

②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抱负)”。

5.《岳阳楼记》虽然表现了登楼者的两种不同的情感,但是产生的原因相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登楼者产生悲喜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徐州中考题型(附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徐州中考题型(附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古文阅读】一〔甲〕嗟夫!….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自是.数年之后()8.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2)安用重法邪?译句:1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3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的忧乐观。

(1分)(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1分)(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二(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甲文】嗟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①再适,改嫁。

②饘(zhā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

③昃(zè),太阳偏西。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或异二者之为.()②去.之南都入学舍()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题集锦《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题1、“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2 分)答:答:“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通俗一点就是说在朝廷上做官。

“退”是指处江湖之远,通俗一点即是说不在朝廷上做官,隐退江湖。

2、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3 分)答:“忧谗畏讥”和“宠辱偕忘”二者之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或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②③两段对第④段的作用。

(3 分)答:○2○3段紧扣上文的“异”字细致地描绘了“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这阴晴两种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忧、喜两种览物之情。

这两段描写为第○4段的议论奠定基础。

4、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2分)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

用湖的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景物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精品资料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答:“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分,答“相同”同样给分)。

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必须分开答“范仲淹”和“欧阳修”,各0.5分,共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

(1分)6、《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忧”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醉与乐的情怀。

7、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先天……后天……[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精品资料[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8、[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9、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

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②[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③[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甲)若夫霪雨霏霏,……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0.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分)文段写景抒情精品资料甲一段霪雨霏霏悲二段春和景明喜乙先写山间之朝暮乐再写山间之四时(甲)予观夫巴陵胜状,……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醉翁亭记》)11、(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

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3分).①(甲)文是写水景,(乙)文是写山景};②(甲)文写了朝暮之景,(乙)文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③(甲)文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文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对1点给1.5分,答对2点给满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12.“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冬季。

“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13.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精品资料答: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

14.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

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

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基本意思对即可。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yǐ)。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5、[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

(2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乙]:而乐亦无穷也(或“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6、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完成下表。

(3分)甲登楼所见水景朝暮之景写景突出阔大壮观精品资料乙登山所见山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写景突出秀美多变17、《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

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与民同乐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

18、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答: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20、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3分)答: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

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精品资料21、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迁客骚人形成了对比。

(2分)22、“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分)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1分)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1分)。

23、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24、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精品资料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参考译文:黄冈一带竹子很多,大的像椽子那么粗。

竹匠把它破开,用来代替陶瓦。

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因为它既便宜又省工。

我因此建造了两间小竹楼,与月波楼相连。

登楼远望群山,风光尽收眼底,景色无法一一描绘出来。

夏天,最适宜听急雨,有如瀑布飞溅的声响;冬天,最适宜听大雪,有如碎玉撒落的声响。

这里适宜鼓琴,琴声和谐悠扬;适宜吟诗,诗韵清新绝妙;适宜下围棋,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丁丁的声音。

这一切都是竹楼所给予的。

我在办完公事的闲暇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

水色山光之外,只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罢了。

等到酒醒之后,茶品完了,香烧尽了,送走夕阳,迎来明月,这也是贬居生活中的佳境啊。

25.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气象万千;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心旷神怡。

精品资料26.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示例:醉翁亭清幽秀美桃花源恬静优美小石潭凄清幽邃(抓住景物特点,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27.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