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在上一课时中,我们学习了《日月潭》这篇美丽的游记。
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领略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挖掘课文内容,进一步感受日月潭的美丽,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一、教学内容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讲述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4. 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讲述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2. 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能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讲述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通过复习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并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
(3)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学习。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讲述日月潭的美丽景色,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4. 分析课文写作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景物描写。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日月潭美丽景色生字词:太阳、月亮、湖水、山峦、翠绿、金光、碧波、倒映写作方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第【1】篇〗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央、丽、展、现”4个生字。
2.学习第2-5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美。
3.学会利用关键词背诵课文的方法,指导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习第二—五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美。
2.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日月潭湖水碧绿群山环绕茂盛周围名胜古迹中央光华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2.复习文意:回想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介绍了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它的位置以及周围的景色。
(板书:日月潭)3.导入新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第一自然段内容的回顾,对本课继续学习的内容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第2—5自然段,结合关键词语,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
2.探究过程(1)学习第2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3.探究活动(1)学习第2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数一数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提取关键词。
预设1:这个自然段共有2句话。
预设2:第一句:湖水碧绿。
(出示日月潭的,理解“湖水碧绿”的意思)。
(板书:湖水碧绿)第二句:日潭、月潭。
(板书:日潭、月潭)②思考:为什么一边叫日潭?一边叫月潭?预设: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一面像圆圆的太阳,所以叫“日潭”,一面像弯弯的月亮,所以叫“月潭”。
③选出每一句的关键词,填写下面的表格:名字的来历第一句湖水碧绿第二句日潭、月潭引导:看表格中的关键词,回想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

日月潭旅游攻略第三步(细读美文赏美景)
自由朗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风景美的句子画出来,并读一读。和小伙伴分享美景。
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
(一)清晨美景(课件出示图片)
1、清晨的日月潭美在哪里?
2、找出具体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薄雾、晨星、灯光、隐隐约约)理解词语,训练朗读。说一说“隐隐约约”这样的词语。
3、“薄雾、隐隐约约”读得轻一些。赛读、评价。
(二)中午美景(图片)
1、你看到图上的哪些美景?(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理解词语。
拓展介绍名胜古迹:潭北山腰有座文武庙,从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南面青龙山有玄奘寺,供奉着唐代高僧玄奘的灵骨。
2、这一切在太阳的高照下,都显得那么——清晰。
3、指导朗读:我们的心情就像太阳一样,也放晴了,不知不觉声音也响了一些。
4、多种形式朗读感受。
(三)雨中美景(图片)
小组读,哪些词让你感受到日月潭另一种美?(轻纱、朦胧、仙境)根据图片理解词语,想象说话。
四、达标练习,评价反馈。
1、日月潭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美丽,文中哪个词的意思是说日月潭的风景十分美丽?
2、“风光秀丽”,理解词语,练习造句。
3、读一读这个词,正是因为风光秀丽,所以才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二、读议结合,品味感悟。
日月潭旅游攻略第二步(了解“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1、读课题,请仔细想想这三个字的意思,猜猜看,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日月潭?
2、出示文中的段落,学生.
(1)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
1、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课文《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

课文《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什么地方?对了,这就是我们的祖国。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瓜果飘香,名扬中外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有人如水,车如潮的首都北京。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继续感受我们祖国壮美的山河,那就是------日月潭(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过渡:现在就请你打开课本第37页,认真的读一读,等会儿,老师还要请大家当小导游,来向我介绍介绍日月潭。
)2、检查自读情况。
⑴多种方式认读生词,生字。
⑵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明确位置及得名原因。
1、现在你们是小导游,假如一个外国游客想去日月潭旅游,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们有信心回答吗?1)、日月潭在哪里?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2、请小导游介绍日月潭(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3、朋友,日月潭正是你们所介绍那样吗?看(出示课件)。
4、师介绍:这就是光华岛,一座小小的山,却长满树,绿绿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颗绿珠,把湖水分成两半。
我们看着图一起来介绍(出示卫星图,演示)。
师简笔画,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口述: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叫();南边像(),叫()。
5、比较句子,说说哪个句子好。
⑴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⑵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第二句写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形状,语言更准确。
)6、小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
”四、学习第三——五自然段,感受日月潭的.美(过渡: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
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一)、清晨1、(出示图片)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课文部分段落。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用具:课件、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要到台湾岛去,看看那里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幻灯2)出现日月潭的全景图,让学生观看,然后,(教师板书课题)。
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1、请大家观看大屏幕,看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出示图片)2、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
自读课文,读准音,读通顺,读不通的地方做标记。
并标出自然段。
3、汇报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品读第一段:你喜欢哪个句子,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品读第二段1、自由小声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手画一画日月潭的样子。
)2、汇报读课文。
(找重点词)3、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
自读自悟三四段1、听师范读,你想到了什么?2、自读,交流: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3、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
(第四段中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
)学习第五段1、齐读课文第五段,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日月潭的美景吗/?2、通过学习课文,你从哪儿看出“日月潭风光秀丽”?(群山环绕、潭深水绿、飘着薄雾、清晰展现、一片朦胧)四、抒发感受,启发爱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了,至今还没有回归。
台湾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台湾的小朋友也在向往早日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此时,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五、作业设计收集资料写一段导游词,介绍台湾。
六、板书设计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日月潭名字的由来(风光秀丽)清晨—薄薄的雾—隐隐约约(热爱祖国)太阳高照—清晰(热爱日月潭)蒙蒙细雨—朦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第【1】篇〗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胜、迹”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3个词语的意思。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1.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3个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1.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3个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日月潭。
引导体会:里的景色美不美?你想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就是日月潭,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课文。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引导认识“潭”字:提问:日月潭是一个湖的名字,在这个题目中有一个字代表湖,猜猜是哪个字?预设:潭。
提问:对。
“潭”的意思是深的水池。
李白曾经在《赠汪伦》中提到了“潭”,是哪一句呢?预设:桃花潭水深千尺。
3.导入新课:你们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日月潭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读读课文,去欣赏她的美丽吧。
设计意图:利用景色优美的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
结合古诗句理解课题中关键字的含义,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1.听读任务出示听读要求:认真听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2.随文识字tán wān hú rào mào shèng wéi sh èng日月潭台湾省湖环绕茂盛周围名胜古迹yāng dǎo shā tóng jìng yǐn kè中央小岛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点拨:(1)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①强调“绕”的读音,不要读成rǎo。
②强调“胜”是后鼻音。
(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0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今天我要上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日月潭》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描写我国台湾美景的文章,通过描绘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大好河山。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以及民间传说。
课文第二章至第五章,详细描述了日月潭的景色及传说。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日月潭的美丽和神秘。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以及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第一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二章至第五章,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试着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然后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丽和神秘。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通过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朗读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使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所学,加深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日月潭板书内容:第二章:山清水秀第三章:明月高挂第四章:夕阳如金第五章:民间传说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3. 画一画你心中的日月潭,并写上几句描述的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达到了预期目标。
但在生字词的掌握上,部分学生还存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教案

2024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以及美丽风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观察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
•培养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美丽风光的喜爱之情,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珍惜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和名称由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体会文中的优美词句。
•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资源•中国地图,突出显示台湾省及日月潭的位置。
•日月潭的风光图片或视频资料。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等辅助教学资源。
五、第一课时教学结构设计5.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与风景相关的课文,引出新课。
•展示中国地图,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并简单介绍台湾。
•创设情境,展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5.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不认识的生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并讲解其意义。
•学生跟读课文录音,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和流畅。
5.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日月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并概括段意,理清课文层次。
•小组讨论,交流对日月潭美丽风光的初步感受。
5.4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生字新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日月潭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日月潭》第一课时课题:《日月潭》生字新词:[列出本课生字新词]课文内容:•日月潭的位置与由来•清晨与中午的美景情感体会:美丽的日月潭,祖国的宝岛台湾七、课后反思(此部分需要在课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课堂效果进行填写)•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朗读能力的提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二、导入新课
出示以下生字词:附近、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节课交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
)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展示了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和资料,这一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并且解决上一节课我们质疑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好吗?齐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的问题:日月潭在什么地方?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三、探究新知
(一)朗读感悟、自主参与。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轻声读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哪些能解
决、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哪些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和同学交流讨论。
2.小组合作读书、交流讨论质疑提出来的三个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自读感悟的成果:
(1)日月潭的位置: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师:谁通过读书知道了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指名汇报读有关句子)(评价:聪明!一下子就答对了)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
(指名汇报)
4.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同样是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两句话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用词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5.鼓励积累:喜欢这句话吗?咱们把它画下来,课后把它积累到我们的"好词佳句本"中好吗?
(二)日月潭的美景:
1.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美吗?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指名汇报)
2.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3.师: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描写你喜欢的景色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你觉得日月潭这个时候的景色怎么样?
自由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特点。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感悟景色的特点,并进行朗读指导:
①、汇报"清晨的景色":
A、谁喜欢"清晨"的景色?(指名读)
B、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不清,蒙蒙胧胧的)
C、除了飘着薄雾的日月潭以外,你还看到什么?(灯光、晨星)(板书:隐隐约约)
D、字词训练、调动积累: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像"隐隐约约"这种形式的四字词语,能说一说吗?
E、看到"隐隐约约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能把这个早晨的日月潭读出来吗?(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薄的"、"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F、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G、鼓励积累:清晨的日月潭真美呀!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吧,咱们课后再把它积累到"好词佳句本中"。
(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②、汇报中午太阳高照的景色:
A、谁喜欢"晴天"的景色?(指名读)
B、想看看"艳阳当空"的日月潭吗?现在看到的日月潭,一切都很清晰。
(板书、理解"清晰")
C、看到太阳底下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指导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
D、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找伙伴读---师生合作齐读。
E、鼓励积累:你喜欢哪些词句?把你喜欢的画吧下来。
(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③、汇报日月潭蒙蒙细雨的景色:
A、谁喜欢"雨天"的景色?(指名读)
B、想看看"细雨蒙蒙"的日月潭吗?(理解并板书"蒙蒙胧胧")
C、对比理解"清晰和朦胧",鼓励学生积累这一对反义词。
D、看到蒙蒙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E、指名读---师生评读---相机示范读---指名小组赛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
F、鼓励积累:你喜欢哪些词句?把你喜欢的画吧下来。
(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4.读思结合、加深体验。
师:日月潭的风光实在太美了,老师真想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赞美一下日月潭的风光,该用什么词语好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景色优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景色宜人、美不胜收、山河壮美、湖光山色"等,待有学生回答"风光秀丽"一词时,马上切入课文)
师: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5.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话:示范读---赛读---生生评读---齐读。
(突出"风光秀丽"和"许许多多")
6.引导背诵。
四、当堂练习
出示"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隐隐约约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蒙蒙细雨风光秀丽点点灯光湖水
碧绿太阳高照许许多多
五、归纳总结
1.师: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你喜欢吗?你最喜欢课文的哪部分?把你们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可以的话把它背下来。
2.试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