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自动监测复习题2007
6-1空气自动监测

六、空气和水质自动监测(一)空气自动监测一、填空题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原理通常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所谓干法即(______ )原理,所谓湿法即( _______ )原理。
2、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 _______ )度,周围无(_______ )并避开树木及建筑物,采样口水平面应有(_______ )度以上自由空间。
3、监测点采样高度一般为(________ )米,以(_______ )米为宜,自动测尘仪的采样口与基础面有( ______ )米以上的相对高度,以减少扬尘的影响。
4、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是指,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 _______ )、(______ )的过程。
5、自动监测仪器主要有点式监测仪器和开放式监测仪器,其中开放式监测仪器是指采用从( ______ )发射光束经(_________ )到(________ )的方法测定该光束光程上平均空气污染物浓度的仪器。
6、自动监测仪器性能审核是指对自动监测仪器进行( _____ )和(_______ )的审核过程。
7、自动监测系统采样管路,除PM10监测仪器单独采样外,其他多台仪器一般可共用一套多支路集中采样装置进行样品采集。
总管内径选择在(______ )之间,采样总管内的气流应保持( ______ )状态,采样气体在总管内的滞留时间应小( _________ )。
8、为了防止因室内外空气温度的差异而致使采样总管中水分在内壁(______ )对监测物质吸附,需要对总管和影响较大的管线外壁加装保温套或加热器,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 ______ )。
9、在监测子站中,虽然PM10单独采样,但为防止颗粒物沉积于采样管管壁,采样管应( ______ ),并尽量( ________ )采样管长度。
10、站房供电建议采用(_______ )供电,分相使用,站房监测仪器供电线路应(________ )走线。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复习试题

答:该方法工作原理可简述为,利用Beta射线衰减量测试采样期间增加地颗粒物质量,环境空气由采样泵吸入采样管,经过滤膜后排出,颗粒物沉淀在采样滤膜上,当Beta线通过沉积着颗粒物地滤膜时射线能量衰减,通过衰减量地测定计算出颗粒物地浓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什么叫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答: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地样品采集、处理、分析过程.
计算机指令定时或随时向中心计算机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一、填空题(空分,共分)
、我国将标准物质分为两级,即和.
答案:一级标准物质二级标准物质
、监测仪地标准气源有和.
答案:渗透管、标准钢瓶气
答案::
、用塑料袋采集和存放空气样品,有两种损失比较明显,一是,二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案:样品通过袋壁地渗透袋壁地吸附
、准确度是反映方法误差和误差地综合指标.
答案:系统随机
、计量仪器、器皿要定期,以保证量值地准确度.
答案:校验、标定
、《环境空气总烃地测定气相色谱法》()测总烃时,气相色谱仪所需地氢气和空气,需要用装有硅胶和净化管净化;氮气用净化管净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点地数值)称为零点漂移.
、怎样对单机零点及跨度漂移进行测试?
答:零点漂移测试:仪器开机后将零点校为零,仪器连续通零气工作,用数据记录仪记录其零漂数值,将最大值与考核指标比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零点漂移测试完成后仪器进行一次满量程%地跨度校准,然后仪器连续通满量程%以上体积分数地标气工作,用数据记录仪记录其跨度漂移数值,与跨度漂移附录中地相应指标比较.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复习试题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复习试题一、填空题1、在监测子站中,应对______单独采样,但为防止_______沉积于采样管管壁,采样管应_______,为防止采样管内冷凝结露,可采取加温措施,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
答案:PM、颗粒物、垂直、30~50℃102、监测子站的监测仪器设备每年至少进行_______预防性检修。
答案:1次3、为使监测仪器正常工作,自动监测站点的室内应配有______设备、_____设备。
答案:空调;除湿。
4、采样总管内径选择在______之间,采样总管内的气流应保持 _____状态,采样气体在总管的滞留时间应小于______。
答案: 1.5~15cm、20S。
5、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和在监测分析仪器零点漂移技术指标范围内的_____,取监测仪器最低检出限的_____数值,作为监测结果参加统计。
答案:负值、1/2二、判断题1、在大气自动监测系统中,为防止电噪声的相互干扰,宜采用二相供电,分相使用。
()答案:(×)2、几乎所有的监测分析仪器输出的都是电压信号。
( )答案:(√)3、若监测仪器的零点和跨度飘移超过仪器的调节控制限,但小于飘移控制限,则应对仪器进行校准。
( )答案:(×)4、应定其检查零气发生器的温度控制和压力是否正常,气路是否漏气。
( √ )三、选择题1、通常连接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和采气管的材质为______。
A、玻璃;B、聚四氟乙烯;C、橡胶管;D、氯乙烯管。
答案:B2、大气自动监测仪器断电应首先检查______。
A、电源接头、插头、保险丝和开关;B、内部是否有短路;C、内部器件失效。
答案:A四、问答题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的主要项目是什么 ?答:SO2、NO2、O3、CO、PM10。
2、监测子站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按中心计算机指令定时或随时向中心计算机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空气监测理论培训测试题

空气监测理论培训测试题一、填空题1、由污染源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且未发生化学变化的污染物质叫,由污染源排放出的一次污染物进入空气中,在物理、化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了另一种污染物质,叫。
答案: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2、大气降尘是指在空气环境条件下,靠自身的重量即可较快到地面上的颗粒物,叫降尘。
答案:沉降3、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颗粒物的总称,叫总悬浮颗粒物,以TSP表示。
答案:l00μm4、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的颗粒物,以PM10表示。
它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上、下呼吸道,故又名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10μm5、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mg/m3时,使吸收液略显红色,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干扰。
答案:负6、采样后应尽快测量样品的吸光度,若不能及时分析,应将样品于存放。
答案:低温暗处7、环境空气指、、和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答案:人群植物动物建筑物8、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会改变大气特别是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这种情况称为大气污染。
答案:超过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答案: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10、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法法和法。
答案:溶液吸收填充柱采样低温冷凝浓缩11、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答案:流量时间12、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答案:风速风向温度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 kPa.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
答案:6.0 0.6 无气泡逸出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样品时,取两支内装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 ml酸性高猛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80mm),以 L/min的流量采气 L。
空气监测试题及答案

空气监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空气中的哪种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氮气答案:C2. 以下哪种污染物不属于颗粒物污染?A. PM2.5B. PM10C. 臭氧D. 黑碳答案:C3. 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QI),以下哪个范围表示空气质量为优?A. 0-50B. 51-100C. 101-150D. 151-200答案:A4. 空气质量监测中,通常不包括以下哪种污染物的监测?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碳C. 氮氧化物D. 一氧化碳答案:B5. 室内空气污染中,以下哪种物质通常不被认为是污染物?A. 甲醛B. 苯C. 氡D. 氧气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空气质量?A. 工业排放B. 交通尾气C. 森林砍伐D. 气象条件答案:A、B、D2. 空气质量监测站通常监测哪些主要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臭氧C. 颗粒物D. 重金属答案:A、B、C3.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A. 减少汽车使用B. 增加绿化C. 使用清洁能源D. 减少工业排放答案:A、B、C、D4.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可能包括:A. 建筑材料B. 家具C. 室外空气污染D. 吸烟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空气质量监测的常用方法?A. 化学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质谱分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空气质量指数(AQI)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答案:错误2. 臭氧层破坏与空气质量无关。
答案:错误3. 颗粒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交通排放。
答案:正确4. 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空气污染更容易引起健康问题。
答案:错误5. 空气质量监测站通常位于城市中心。
答案:错误6. 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计算只考虑颗粒物污染。
答案:错误7. 空气质量监测站的数据可以实时更新。
答案:正确8. 空气质量监测站的设置与地理位置无关。
空气自动监测试题

空气自动监测试题————————————————————————————————作者:————————————————————————————————日期:ﻩ空气自动监测1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由采样装置、校准设备、分析仪器、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组成。
( 1)2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点式连续监测系统采样装置的多台点式分析仪器可共用一套多支路采样装置进行样品采集。
采样装置的材料和安装应不影响仪器测量。
(1 )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各监测项目均可以采用点式分析仪器和开放光程分析仪器。
(2)CO只能采用点式分析仪器。
4.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用于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并能按中心计算机指令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1)5.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开放光程连续监测系统由开放的测量光路、分析仪器、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等组成。
(2 )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开放光程连续监测系统由开放的测量光路、校准单元、分析仪器、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等组成。
6. 开放光程连续监测系统校准单元是运用等效浓度原理,通过在测量光路上架设不同长度的校准池,来等效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以完成校准工作。
(1 )7. 点式连续监测系统采样装置应连接紧密,避免漏气。
采样装置总管入口应防止雨水和粗大的颗粒物进入,同时应避免鸟类、小动物和大型昆虫进入。
采样头的设计应保证采样气流不受风向影响,稳定进入采样总管。
( 1)8. 点式连续监测系统采样装置的制作材料,应选用不与被监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有干扰物质的材料。
只能选用以聚四氟乙烯或硼硅酸盐玻璃等为制作材料。
(2 )点式连续监测系统采样装置的制作材料,应选用不与被监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有干扰物质的材料。
一般以聚四氟乙烯或硼硅酸盐玻璃等为制作材料。
空气自动监测中心机房试题报省站2007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中心机房考试题一.填空题:1.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从功能上分类:由(采样系统)、(监测仪器)、(计算机及通信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组成。
2.SO2、NOX、PM10的监测(分析)方法分别是(脉冲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和(β射线法)。
3.监测子站包括以下设备仪器:(采样管路)、(监测仪器)、(子站微机)、(通讯设备)、(质控仪器)和(气路系统)。
4.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采样可采用(集中采样)和(单机分别采样)两种方式。
5.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从空间上分类由(监测子站)、(中心机房)和(通信线路)组成。
6.一个城市的自动监测点位是通过(优化布点)来确定的。
7、重点城市向总站每日上报的预报数据库文件内容为:(城市编码)、(城市名称)、(预报时间)、(点位编码)、(点位名称)和(各监测点位SO2、NO2、PM10的浓度预报值)。
8.环境空气小时平均值采样至少有(45分钟)采集时间,日平均值气态污染物采样每天不少于(18小时)采集时间,颗粒物每天不少于(12小时)采集时间。
9、污染指数的计算结果(不保留小数),小数点后出现(任何大于0)的数值时,污染指数值加1。
10、郑州监测站预报分辨率(3km×3km),预报完成时间(3小时内完成),预报要素(未来72小时SO2、NO2、PM10逐时浓度),采用的预报模式为(数值预报模式)。
11.环境标准包括(基础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分析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
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值的二级标准SO2是(0.15)、NO2是(0.10)、TSP 是(0.30) 、PM10是(0.15)mg/标m3。
13、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是(1972)年确定的。
14、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的在于取得(正确可靠)的监测结果,监测结果的质量应达到五性的要求,即(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空气自动监测复习题Word版

空气自动监测理论复习题2007一、填空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4部分组成。
2.采样气体在总管内的滞留时间应小于(20s),总管进口至抽气风机出口之间的(压降)要小,所采集气体样品的压力应接近(大气压)。
3.监测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应选用与被监测污染物不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干扰物质)的材料。
4.为了防止采样总管内壁结露对监测物质吸附,需要对总管和影响较大的管线外壁加装保温套或加热器,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30~50℃)。
5.监测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长度不能超过(3m),同时应避免空调机的出风直接吹向(采样总管)和(与仪器连接的支管线路)。
6.为防止灰尘落入监测分析仪器,应在监测仪器的采样入口与支管气路的结合部之间,安装孔径不大于(5µm)聚四氟乙烯过滤膜。
7.监测仪器气路连接要注意(密封),所用的气路管道要用(乙醇)或(甲醇)清洗。
8.子站站房内应安装温湿度控制设备,使站房内温度在(25℃±5℃),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9.为使监测仪器正常工作,自动监测站点的室内应配有(空调)设备和(除湿)设备。
10. 氮氧化物监测仪在正常工作时,在反应室内臭氧浓度是(过量的),气相滴定系统臭氧与NO反应时,臭氧浓度是(偏低的)。
11.非正常情况每日气态污染物不少于(18)个有效小时平均值,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个有效小时平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有效日均值。
12.自动监测系统中监测仪器所有的外部连接气路管道都应是(不锈钢)管或(聚四氟乙烯)管。
13.为保护自动监测仪器,子站内应配有(断电)、(过压)保护装置。
14.自动监测仪器每天零点校准时间应避开当地污染物浓度的(高峰)时间,最好在(午夜)进行。
15. 气态污染物仪器内部流量采用(限流孔)控制。
16.监测仪器经修理或重新安装后,最主要的操作是(检漏)、(零点)和(跨度)校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自动监测理论复习题2007一、填空1.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4部分组成。
2.采样气体在总管内的滞留时间应小于(20s),总管进口至抽气风机出口之间的(压降)要小,所采集气体样品的压力应接近(大气压)。
3.监测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应选用与被监测污染物不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干扰物质)的材料。
4.为了防止采样总管内壁结露对监测物质吸附,需要对总管和影响较大的管线外壁加装保温套或加热器,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30~50℃)。
5.监测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长度不能超过(3m),同时应避免空调机的出风直接吹向(采样总管)和(与仪器连接的支管线路)。
6.为防止灰尘落入监测分析仪器,应在监测仪器的采样入口与支管气路的结合部之间,安装孔径不大于(5µm)聚四氟乙烯过滤膜。
7.监测仪器气路连接要注意(密封),所用的气路管道要用(乙醇)或(甲醇)清洗。
8.子站站房内应安装温湿度控制设备,使站房内温度在(25℃±5℃),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9.为使监测仪器正常工作,自动监测站点的室内应配有(空调)设备和(除湿)设备。
10. 氮氧化物监测仪在正常工作时,在反应室内臭氧浓度是(过量的),气相滴定系统臭氧与NO反应时,臭氧浓度是(偏低的)。
11.非正常情况每日气态污染物不少于(18)个有效小时平均值,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个有效小时平均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有效日均值。
12.自动监测系统中监测仪器所有的外部连接气路管道都应是(不锈钢)管或(聚四氟乙烯)管。
13.为保护自动监测仪器,子站内应配有(断电)、(过压)保护装置。
14.自动监测仪器每天零点校准时间应避开当地污染物浓度的(高峰)时间,最好在(午夜)进行。
15. 气态污染物仪器内部流量采用(限流孔)控制。
16.监测仪器经修理或重新安装后,最主要的操作是(检漏)、(零点)和(跨度)校准。
分析仪响应时间应小于(5)分钟。
17.紫外荧光法SO218.紫外荧光、化学发光分析仪输出均为(直流电压)信号。
19.零背景信号主要是由于(电路上的偏移)、(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和(散射光)的影响等综合作用所引起的。
20. SO2监测仪校标时显示值响应慢的原因:(反应室脏)、(气路脏)、(标准气源不纯)。
21. 二氧化硫监测仪采用除烃器去除空气中(炭氢化合物)对测量数据带来的干扰。
22. 二氧化硫监测仪紫外灯光源的强度是由(光电检测器)检测的。
23. 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激发SO2分子产生荧光反应,由(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压/频率转换板)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送CPU进行数据处理。
24.当使用光学测试LED(发光二极管)检查紫外灯强度时,紫外灯应处于(关闭)状态。
25. 光电倍增管温度及反应室温度超出范围都会引起(光电倍增管输出)的漂移。
26.零气一般是除去空气中的(O3)、(SO2)、(H2S)、(NO)、(HC化合物)等。
27.荧光法分析的缺点是荧光强度取决于(入射)激发光的强度,而且(温度)的影响大。
28.正常情况下,空气自动监测每天应监测(24)个小时值。
29.化学发光法NOX 仪,把气样中的NOX转变为NO的装置称为(钼转化炉)。
30.自动监测仪器的零点漂移,漂移控制限度如果大于(±5%)监测数据(无效),仪器需进行维修和校准。
31.仪器零点漂移(±2%)满量程时,应检查和调节仪器;跨度漂移(±10%)满量程时,数据无效,应对仪器进行维修和校准。
32.“技术规定”中要求NO2、SO2监测仪进行标气多点校准时,校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5)、斜率为(0.85-1.15)、截距(±3%满量程)。
33.“技术规定”中要求动态校准仪每年进行(2次)流量(多点)校准、校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斜率为(0.99-1.01)、截距为(±1%满量程)。
34.“技术规定”中要求NO2、SO2监测仪每周手动校零(2次)、每周单点校标(1次)、每年多点校标(2次)、每年校准流量(2次)。
35.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和在监测分析仪器零点漂移技术指标范围内的负值,取(监测仪器最低检出浓度的1/2)数值,作为监测结果参加统计。
36.日报的内容包括(城市名称)、(监测时段)、(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二、选择1.通常连接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和采气管的材质为(②)①玻璃②聚四氟乙烯③橡胶管④氯乙烯管2.大气自动监测仪器流量降低原因为(③)①电压降低②湿度降低③限流孔堵塞④污染物浓度高3.审核监测仪器得出的校准曲线中的截距反映了被审仪器的(②)①跨度漂移②零点漂移③响应值的准确程度4.致使化学发光NOX 仪中O3变压器短路及烧坏的原因为(①)①潮湿空气②使用时间长5.下列哪些选项超出范围容易引起PMT输出的漂移。
(①②)① PMT的控制温度②反应室温度③反应室压力④背景浓度6.紫外灯光发出的紫外线激发SO2分子产生荧光反应,由①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③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送CPU进行数据处理。
①光电倍增管②前置放大板③电压频率转换板④反应室7.自动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地面高度要求为②米。
① 1~2 ② 3~15 ③ 5~20 ④ 2~58. 气态污染物仪器内部流量采用①控制。
①限流孔②质量流量控制器③抽力泵④反应室压力9. 仪器零点漂移①满量程时,应检查和调节仪器;跨度漂移④满量程时,数据无效,应对仪器进行维修和校准。
①±2%②±5%③±5%④±10%10. 监测仪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长度要求不超过①米。
① 3 ② 2 ③ 5 ④ 811. PM10浓度检测系统是根据β射线吸收原理设计的,β射线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其衰减量的大小仅与吸收物质的①有关。
①质量②形状③颜色④分散度12. 零背景信号主要是由于①②③的影响等综合作用所引起的。
①电路上的偏移②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③散射光④跨度校准13.二氧化硫监测仪样气流量不正常的原因有:(①②③)①限流孔堵塞②泵的抽力下降③漏气④紫外灯老化14.紫外灯读数不稳定的原因有:(②③)①光电倍增管老化②紫外灯老化③电源输出不稳定15.大气自动监测仪器断电应首先检查(①)。
①电源接头、插头、保险丝和开关②内部是否有短路③内部部件失效16.大气自动监测仪器检漏时首先应检查(③)。
①流量控制器②泵和仪器出口连接处③仪器内部气样过滤器、反应室和流量计④外部管道和所有接头17.自动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基础地面高度要求为①米。
① 1~2 ② 3~15 ③ 5~20 ④ 2~518.二级标准物质应具有(②)的准确度。
①1%~5% ②1%~3% ③0.5%~1%19.若大气自动监测仪器的零点和跨度漂移全都小于所示的仪器调节控制限制则(①)。
①不用对仪器进行任何调节②应对仪器进行调节③应对仪器进行校准20.当监测仪的零点或早春度漂移超出控制限时,数据的有效性判定为(①)。
①无效值②调整后有效值③校准后有效值21.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和在监测分析仪器零点漂移技术指标范围内的负值,数据处理时可将其看成(⑷)。
⑴最低检出浓度不参与时均值运算⑵未检出值不参与时均值运算⑶零值参与时均值运算⑷最低检出限的1/2数值参与时均值运算22.大气自动监测仪器性能审核,其截距参考标准(⑴)评价为满意。
⑴≤±3%(仪器满量程)⑵>+3%(满量程)⑶>-3% (满量程)⑷≥±3%(仪器满量程)23.在正常运行下,O3发生器突然无O3发生的常见故障为(⑴)。
⑴仪器保险丝断或变压器烧坏⑵气路堵塞24.一级标准物质应具有(④)的准确度。
①1%~5% ②1%~3% ③0.5%~1% ④0.3%~1%三、判断1. 大气自动监测系统中,为防止电噪声的相互干扰,宜采用两相供电,分相使用。
(×)2.一天内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日出之后到10点这段时间。
(√)3. 样气通过钼炉转化器后再进入反应室,此时自动监测仪测定的是空气中的NO的浓度。
(×)4. 氮氧化物监测仪的臭氧发生器所需的气体必须是干燥的。
(√)5.在校准仪器和监测仪器之间通常要连接一个不锈钢三通接头,保证将多余的气体排到子站外面,使仪器的采样压力尽量接近大气压。
(√)6. 二级标准物质应具有1%-3%的准确度。
(√)7.几乎所有的监测分析仪响应输出的都是电压信号。
(√)8.紫外荧光法SO2分析仪响应时间应<5min。
(√)9.若监测仪器的零点和跨度漂移超过仪器的调节控制限,但小于漂移控制限,则应对仪器进行校准。
(×)10.大气自动干法监测仪信号接收通常采用光电倍增管。
(√)四、简答1.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定义?答案: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理、分析的过程。
2.什么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答: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3.监测点位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具有代表性,布局上尽可能分布均匀,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的环境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同一城市各监测点位的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3)环境空气质量对照点应设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不受城市污染影响的位置。
(4)在划定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地区,每类功能区至少应有1个监测点,同时监测点应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4.监测点位设置的环境要求答:(1)在监测点周围50米范围内不能有炉窑和锅炉烟囱等明显的污染源。
(2)监测点采样口周围不能有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它障碍物阻碍空气流通。
从采样口到最近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应大于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高度的两倍。
采样口周围(水平面)至少应有270°自由空间。
(3)监测点应建在能长期连续使用,且周围环境相对稳定的位置。
(4)监测点位附近无强大的电磁波干扰,有稳定的电源,通讯线路有保障。
5.简述紫外荧光法测定大气中SO2的原理。
答:二氧化硫吸收短波长的紫外线光即为激发状态的SO2而发出荧光,光学滤波器选择聚焦,再经光电倍增管放大,测定荧光强度,从而可求出大气中SO2的浓度。
6.测定可吸入颗粒物的β射线计数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β射线通过介质时,β粒子与介质中的电子相互碰撞损失能量而被吸收,在低能条件下,吸收程度取决于介质的质量,与颗粒物的粒径、成分、颜色及分散状态等无关。
7.NO2监测仪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空气中的NO和O3反应生成激发态的NO2,激发态的NO2不稳定,在回到低能态时放出光子,光子强度与NO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光子强度可以测出空气中NO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