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考试模拟试题(质量管理类)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um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两倍以上。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采气袋采样和固定容器采样。
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采样法和低温冷凝浓缩法。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滤料法和自然沉降法。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破裂,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做废,需要重新采样。
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气样中污染物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3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0.5m。
12、在地球表面上空约80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12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6.0±0.6kPa。
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无气泡逸出。
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0.5L/min的流量采样;24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l吸收液,以0.2-0.3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h。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目相应位置的括号内。
1、从监测井中采集水样,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m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A.0.2 B.0.5 C.1.0 D.1.22、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
()A.余氯B.硫化物C.油类D.金属3、在进行二氧化硫24 h连续采样时,吸收瓶在加热槽内最佳温为℃。
()A.23~29 B.16~24 C.20~25 D.20~304、测定水中总磷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于()A. 聚乙烯瓶B. 玻璃瓶C. 硼硅玻璃瓶5、PM10采样器是将大于10μm的颗粒物切割除去,但这不是说它将l0μm的颗粒物能全部采集下来,它保证10μm的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在%以上即可。
A.50 B.60 C.70 D.80 E.906、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日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少有h的采样时间。
()A.10 B.12 C.14 D.16 E.18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少有h的采样时间。
()A.8 B.9 C.10 D.11 E.128、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器的计时器在24h内的时间误差应小()A.0 B.5 C.6 D.7 E.109、测定烟气流量和采集烟尘样品时,若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测试要求,应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
()A.1.5 B.3 C.6 D.710、为了从烟道中取得有代表性的烟尘样品,必须用等速采样方法。
即气体进入采样嘴的速度应与采样点烟气速度相等。
其相对误差应控制在%以内。
()A.5 B.1 0 C.15 D.2011、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 3223--2003)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应在机组运行负荷的%以上时进行。
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考试模拟试题(质量管理类)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模拟题(质控类)一、判断题(50题)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取得上岗合格证后,有编造数据、弄虚作假者即取消持证资格,收回或注销合格。
()2. 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考核时,对没有标准样品的环境监测项目,可采取实际样品测定、现场加标、留样复测、现场操作演示和提问等方式进考核。
()3.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2次。
()4. 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可用于检出一个异常值。
()5. 最佳测定范围是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6. 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7. 内部质量控制的方式不包括空白样分析。
()8. 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湿度、温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9. 为提高工作效率,玻璃器皿和量器可以在110~120℃的烘箱中烘干。
()10.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中,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11. 采集气态污染物的溶液吸收法属于直接采样法。
()12. 20℃时,100mlA级滴定管的总容量允差为±0.10ml。
()13.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对于空气自动监测中的气态污染物监测仪器,对于不具有自动校零/校跨的系统,一般每5~7天进行1次零/跨漂检查。
()14.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PM10采样头至少每6个月清洗1次。
()15. 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时,采样仪器临界限流孔流量每月校准1次,流量误差应小于8%。
()16. 采集水中底质样品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不影响继续采样。
()17. 灵敏度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环境检测化验员持证上岗考试试题

环境检测化验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通过配套实施各种(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规程)而达到保证各个(监测环节)工作质量的目的。
2.为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使取得的监测数据真实地反映环境质量,要求监测数据应达到(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五性的要求。
3.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有(自控)和(他控)两种方式,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各参加实验室处于(受控)条件下,由有经验的(实验室)主持进行。
4.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的基础工作[(方法选择)、(容、量器皿校准)、试剂和实验用水的纯化、(仪器设备定期检定)],空白试验,(检出限),(校准曲线),平行样、加标回收、标准样分析,(质量控制图)。
5.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由(常规监测)之外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执行,对某些实验室的(监测分析质量)进行评价的工作,常实施于诸多部门或众多实验室之间的(协作实验)中。
可以通过共同分析一个(统一样品)实现,也可以用对(分析测量系统)的现场评价方式进行。
6.平行样分析反映数据(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分析反映数据(准确度),空白试验反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
7.环境监测仪器应按国家(计量法)的规定定期进行(检定)和(校验),贴上(合格)(绿色)、(准用)(黄色)和(停用)(红色)三色标志。
8.系统误差又称(恒定误差)或(可测误差)、(偏倚)。
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或(不可测误差)。
过失误差又称(粗差)。
9.减少系统误差的办法有(仪器校准)、(空白实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回收率试验)。
14.减少随机误差的办法除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正确地执行(操作规程)外,还可用(增加)测量次数的方法(减小)随机误差。
10.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绝对偏差为某一(测量值)与多次测量值的(均值)之差,相对偏差为(绝对偏差)与(均值)的比值。
环境监测模拟习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模拟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52题,每题1分,共52分)1.环境日为每年哪一天。
()A、6月5日B、5月6日C、10月1日D、5月1日正确答案:A2.噪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超过()m/s 时停止测量。
A、5.0B、4.5C、5.5D、6.0正确答案:A3.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识别出现公正性风险的长效机制。
如识别出公正性风险,检验检测机构应能()A、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B、证明消除或减少该风险C、不受来自内外部压力的影响D、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正确答案:B4.检验检测机构的授权签字人应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并经过资质认定部门批准,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
()A、初级及以上B、中级及以上C、高级及以上D、中级正确答案:B5.从下面这两个反应中,决定哪一个物质是最强的氧化剂:()。
2Fe3++2I-=2Fe2++I22Fe2++CL2=2Fe3++2CL-A、Fe3+B、I2C、Cl2D、Fe2+E、Cl-正确答案:C6.准确量取20.5ml溶液,应选用()。
A、20ml移液管B、50ml量筒C、100ml的容量瓶D、25ml滴定管正确答案:D7.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无关。
A、入射光的波长B、液层的厚度C、溶液的浓度D、液层的高度正确答案:D8.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标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应()。
()A、阐述理由、提供设备名称,并由技术负责人批准;B、由质量负责人说明情况,并由授权签字人签字批准;C、在证书、报告中标识,并由报告解释人向客户做出解释;D、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证据。
正确答案:D9.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污染以()扩散,监测井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以平行及垂直的监测线进行控制。
A、点状B、块状C、条带状正确答案:C10.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的管理。
A、人B、资金C、技术D、物正确答案:A11.下列那些方式有可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题库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持证上岗考核试题机构名称:姓名:得分:第一部分质量管理类(一)填空题1、精密度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2、校准曲线的线性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对于以4~6个浓度单位__所获得的测量信号值绘制的校准曲线,分光光度法一般要求其相关系数_|r|≥0.9990_。
3.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建立覆盖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传输、评价和综合分析报告编制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4.废水监测采用平行样测定结果判定分析的精密度时,每批次监测应采集不少于10 %的平行样,样品数量少于10个时,至少做1份样品的平行样。
若测定平行双样的相对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最终结果以双样测定值的平均值报出。
5.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其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原始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
6.监测数据的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7.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采样误差、制样误差和分析误差三部分组成。
8.若修约间隔为0.1,数值-0.45的修约值为-0.4。
9.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10.离群值是样本中的一个或几个观测值,它们离开其他观测值较远,暗示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总体。
11.质量控制图指以概率论及统计检验为理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既便于直观地判断分析质量,又能全面、连续地反映分析测定结果波动状况的图形。
12.当需要对报告或证书做出意见和解释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将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形成文件。
13. 质量方针就是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14. 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入被测溶液中,二者达到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叫做理论终点,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叫做滴定终点。
15.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积极开展和参加质量控制考核、能力验证、比对和方法验证等质量管理活动,并采取密码样、明码样、空白样、平行样和加标回收等方式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环境监测模拟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分光光度法与普通比色法的不同点是()。
A、检流计不同B、工作范围不同C、光源不同D、检测器不同正确答案:B2、有关水体中Do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体被易于氧化的有机物所污染,水中溶解氧下降;B、水中溶解氧在3—4mg∕1时,鱼类能生存;C、水中溶解氧的浓度与溶解氧饱和百分率相等;D、电化学探头法(膜电极法)适用于溶解氧小于0.1mg∕1的水样。
正确答案:A3、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0的管理。
A、物B、技术C、资金D、人正确答案:D4、测定水中总磷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于()。
A、玻璃瓶B、细口瓶C、聚乙烯瓶D、硼硅玻璃瓶正确答案:D5、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应用那种方法。
()A、用灭火器B、用水泼C、扑打D、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A6、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1,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O。
A、10%B、10.1%C>10.08%D、10.077%正确答案:C7、下列情况不适用混合采样:O0A、计算一定时间的平均污染物浓度;B、计算单位时间的污染物质量负荷;C、污水特征变化小;D、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等相关环境管理工作中规定可采集混合水样的情况。
正确答案:C8、用于()组分测试的样品容器在采样前应保证包装完整,避免采样前造成容器污染。
()A、微生物B、动植物油类C、挥发性有机物D、悬浮物正确答案:A9、定性分析中进行空白试验时取的试液是()。
A、用已知离子代替试液B、用纯有机试剂代替试液C、用蒸储水代替试液D、用待鉴定的试液正确答案:D10、校准曲线的斜率通常不随()等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
A、试剂的储存时间B、标准溶液浓度C、环境温度D、试剂批号正确答案:B11、实验室中用以保干仪器的CoC12变色硅胶,变为()时表示已失效。
A、红色B、蓝色C、黄色D、绿色正确答案:A12、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水体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可产生()。
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考试题库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根据产生原因,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11.使用天平称量物质前,应开启侧门平衡天平内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
答案:正确
12.对于第一类水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 一
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 ·
答案:正确 . 13.空白试验反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分析人员的经验与技术水平。( ) 答案;正确。 14.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平行样分析、明码样分析、密码样分析、标准样品分析、 加标回收率分析、室内互检、室间外检、方法比对分析和质量控制图等。( ) 答案;正确 15.系统误差又称恒定误差或可测误差、偏倚。( ) 答案:正确 1 6.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在各参加实验室处于受控的条件下,由有经验的实验室主持进 行。( ) 答案:正确 17.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不实行 分级管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为国家和 省级两级管理。 1 8.开展环境监测时,选择监测分析方法的原则是首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 答案;正确 1 9.剧毒试剂应由两个人负责管理,加双锁存放,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 答案;正确 20.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中不包括:组 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 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是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 21.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确保样品质量。( ) 答案;正确 22.内部质量控制的方式不包括空白样分析。(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取密码样、明码样、空白样、加标回收和平行样测试等方 式都是内部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3.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考核时,对没有标准样品的环境监测璎目,可采取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模拟题(质控类)一、判断题(50题)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取得上岗合格证后,有编造数据、弄虚作假者即取消持证资格,收回或注销合格。
()2. 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考核时,对没有标准样品的环境监测项目,可采取实际样品测定、现场加标、留样复测、现场操作演示和提问等方式进考核。
()3.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2次。
()4. 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可用于检出一个异常值。
()5. 最佳测定范围是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6. 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7. 内部质量控制的方式不包括空白样分析。
()8. 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湿度、温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9. 为提高工作效率,玻璃器皿和量器可以在110~120℃的烘箱中烘干。
()10.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中,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11. 采集气态污染物的溶液吸收法属于直接采样法。
()12. 20℃时,100mlA级滴定管的总容量允差为±0.10ml。
()13.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对于空气自动监测中的气态污染物监测仪器,对于不具有自动校零/校跨的系统,一般每5~7天进行1次零/跨漂检查。
()14.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PM10采样头至少每6个月清洗1次。
()15. 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时,采样仪器临界限流孔流量每月校准1次,流量误差应小于8%。
()16. 采集水中底质样品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不影响继续采样。
()17. 灵敏度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臵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18. 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19. 湿沉降采样器的设臵应保证采集到无偏向性的试样,应设臵在离树林、土丘及其他障碍物足够远的地方。
()20. 能力验证是确定的2个实验室间、对同一个标准样品进行测试。
()21. 用于校准采样仪器的流量校准装臵,其精度应高子采样仪器流量计的精度。
()22.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面宽小于50m,采样垂线设两条垂线。
()2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装修完成3d后进行。
()24. 大气酸沉降监测中,应每24h采样一次,一天有几次降水可合并为一个样,若遇连续几天下雨,上午9:00至次日上午9:00的降水视为一个样品。
()25. 一般情况下,固定污染源排气温度可在烟道内任一点测定。
()26. 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进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时,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在 0.5-1.5 m之间。
()27.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h后进行。
()28. 水样可以通过加入抑制剂、氧化剂、还原剂和控制pH进行保存。
()29. Grubbs检验法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一次检验司以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30. 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中不包括: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31.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在正常情况下,气态污染物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h的采样时间,才能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
()32. 标准曲线包括校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33. 水样pH、溶解氧、电导率和透明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
()34. 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35. 进行易挥发固体废物采样时,应在容器顶部留一定空间,常温方式保存。
()36. 采集土壤样品时均应填写2个标签,一个放在袋(或瓶)内,一个放在袋(或瓶)外或贴在袋(或瓶)外表面上。
()37.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 dB(A)的视为稳态噪声,否则为非稳态噪声。
()38. 由污染源排放出的污染物进入空气中,在物理、化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了另一种污染物质,叫二次污染物。
()39.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深5~10m,采样垂线设上、中、下三层共三点。
()40. 用基准试剂配制元素、离子、化合物和原子团的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41.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包括直接采样法、有动力采样法和被动式采样法。
()42. 如果质量体系运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当年不进行内部审核也可以。
()43. 瞬时水样是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采集的单一样品。
()44.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采样时,为防止气体中水分在采样管内冷凝,造成待测污染物溶于水而产生测定误差,采样管需加热。
()45. 臵信区间的大小与所取臵信水平及显著性水平有关,臵信水平取得大,臵信区间也大,因此臵信水平取得越大越好。
()46. 在进行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加不加风罩均可。
()47. 进行污染事故土壤监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3个。
()48. 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品质量。
()49. 剧毒试剂应由两个人负责管理,加双锁存放,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50. 标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50题)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证有效为()。
A 长期B 十年C 五年D 三年2. 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是()。
A 质量评审B 管理评审C 质量审核D 合同评审3. 水质自动监测常规五参数是()。
A pH、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B 高锰酸盐指数、浊度、TOC、水温、化学需氧量C pH、电导率、浊度、水温、溶解氧D 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水温4. 灵敏度与检出限密切相关,灵敏度越高,检出限()。
A 越高B 越低C 不变5. 地下水质监测中,可以不在现场监测的项目是()。
A 水量B pHC 电导率D 氟化物E 浊度6. 一般情况下,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水样应冷藏或冷冻,并在( )d内萃取完毕。
A 7B 10C 15D 37. 水质环境监测分析中,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个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A 3B 4C 5D 68. 采集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样品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
A 向上B 向下C 不分上下9. 用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一般测定值可分为()级。
A 1~6B 1~5C 0~6D 0~510. 滴定管活塞密合性检查操作为:在活塞不涂凡上林的清洁滴定管中加蒸馏水至零标线处,放臵()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
A 15B 30C 1D 511. 噪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超过()m/s时停止测量。
A 4.5B 5.0C 5.5D 6.012. 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名称是()。
A 毫克B 克C 千克D 斤13. 列入强检目录的环境监测仪器,应按计量法的规定定期进行检定,贴上三色标签,其中()标签代表准用。
A 绿色B 黄色C 蓝色D 红色14. 在水质监测采样中,用船只采样时,采样人员应在船()采样,采样既应位于()方向,()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A 后部,下游,逆流B 前部,上游,逆流C 前部,下游,顺流D 前部,下游,逆流15. 准确度常用绝对误差或()表示。
A 相对误差B 平均偏差C 标准偏差D 相对标准偏差1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如是稳态噪声,则采取()min的等效声级。
A 1B 2C 3D 517. 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时,吸收瓶吸收效率测定大于()%为符合要求。
A 80B 85C 90D 951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应选在法定厂界外1m,高度()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lm的位臵。
A 1.0B 1.2C 1.5D 2.019.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一般企业和水泥厂生产工况应分别达到设计规模的()%和()%。
A 90,85B 85,80C 70,75D 75,8020. 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系统的()是反映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A 精密度B 准确度C 灵敏度D 检出限21. 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 加标物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B 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小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C 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D 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90%22. 近似数运算中,18.3+1.454 6+0.877等于()。
A 20.6B 20.63C 20.632D 20.631623. 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在采集土壤混合样时应采用:()。
A 对角线法 B梅花点法 C 棋盘式法 D 蛇形法24. 废水监测时,需要单独定量采样的是()。
A 悬浮物B 挥发酚C 氨氮D 生化需氧量25. 《固定污染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中规定,样品分析当天或仪器每运行12h,应用标准溶液对标准曲线进行核查,通常情况下若标准溶液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标准偏差不超过()%,原曲线可继续使用。
A 5B 10C 15D 2026. 为减少随机误差,除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正确执行操作规程外,还可用增加()。
A 样品用量 B样品数量 C 测定次数 D 标准溶液浓度27. 正态分布的总体偏差σ越大,数据(),正态分布曲线越平宽。
A越分散 B越集中 C 不变28. 平行样分析反映分析结果的()。
A精密度 B准确度 C 灵敏度29. ()表示极差。
A绝对偏差的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B 平均偏差与测量均值的比值C 一组测量值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D 测量值与真值之差30. 加标回收率分析反映分析结果的()。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灵敏度31. 随机误差又称()或不可测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