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提纲3】

合集下载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005版
一、古代美洲文明
1.产生条件
(1)印第安人的辛勤劳动 (2)农业和贸易的发展
一、古代美洲文明
2.玛雅文明(4-10世纪繁荣)
①发展农业,建立城市国家。 ②阶级分化:统治阶级和平民 ③艺术科学显著进步,发明表意文字
波 南 帕 克 壁 画
一、古代美洲文明
3.阿兹特克文明(14世纪)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尝试概括作者阐述的问题。
历史环境影响文明的发展
如何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源性?
美洲海岸没有阻碍登陆的沙洲,其锯齿形海岸线上的港口 也常常要比非洲平直的海岸线上的港口更易进入。
尝试概括作者阐述的问题。
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发展
探讨影响文明发展的因素。
材料 然而非洲并未完全与外界隔绝,纵横交错的商路联通着 非洲的各个地区,它们还穿越红海、地中海及印度洋将非洲与 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在很早的时期非洲就建立了比较高级的社 会、政治和经济组织。它们有效地控制着贸易、商路和市场, 并在大多数时候使潜在的入侵者不敢轻举妄动。 材料 西班牙轻易取胜的原因最终应归结于美洲的与世隔绝: 不仅美洲印第安文明同其他大陆各文明没有形成相互影响和相 互促进的局面,而且各印第安文明彼此之间也在很大程度上互 不往来。
11世纪末,建立津巴布 韦国家。14—15世纪, 进入鼎盛时期
大 津 巴 布 韦 遗 址
一、古代非洲文明
1.产生的条件
2.古代东非文明(城市国家) 3.古代西非文明(统一、文化) 4.古代南非文明(建筑先进)
伊斯兰教影响
一、古代非洲文明
然而非洲并未完全与外界隔绝,纵 横交错的商路联通着非洲的各个地 区,它们还穿越红海、地中海及印 度洋将非洲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5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材内容分析中古时期,欧亚文明作为中古文明的核心区,交流相对频繁。

而非洲和美洲则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出独特的文明。

它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创造了适应当时当地需要的国家管理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为世界史及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

本课共有两个子目:古代非洲文明与古代美洲文明。

两个子目呈现明显的地区性,要明确两洲文明历史时空框架。

子目间的逻辑关系是非洲和美洲作为两个独立的大陆,历史上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交往。

故而两个子目的内容按地理位置进行讲述。

本课的重点是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成就,难点是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特点。

虽然两种文明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但都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对自然进行改造,发展出独特的国家治理制度。

这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导入新课非洲与美洲这两块大陆在我们的印象中颇为神秘。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自此揭开了美洲大陆的神秘面纱。

而与亚欧毗邻的非洲,因为有撒哈拉沙漠的阻隔,人们对它的了解长期局限在北非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才为世人所了解的。

今天,就让我们变身为大航海时代的探险者,去探索非洲、美洲这两块神秘大陆的奥秘。

精彩课堂主题一古代非洲文明(课件展示图片)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贵妇喂食黑人小女孩”的图片小女孩是刚果人,直到二战后刚果地区的土著依然被关入栅栏,被当作动物一样供欧洲人参观甚至投喂。

三角贸易时期黑人被视为会说话的动物,作为奴隶被大量贩卖至美洲。

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视为是落后的。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否存在文明?这曾是学界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请大家阅读以下材料,指出学界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认为促进其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什么?(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们从来就是这样”“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

教学设计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学设计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目标1. 能在地图中指出中古时期非洲、美洲主要国家(文明)的地理位置,了解其大致时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能够对同类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综合,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2. 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回答相关问题,多角度把握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主要成果和特点,认识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3. 概述中古时期非洲和美洲社会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理解并尊重世界各区域文明,培养唯物史观。

4. 能够初步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建立多方面联系,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成就教学难点:初步探讨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20年的春天对全球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我国遭遇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美国的流感死亡人数过千,世界的其他地区也不太平。

我们一起看两则新闻。

【联合国粮农组织再发警告:东非蝗灾严重威胁粮食安全】近几个月来,非洲东部多国遭受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

联合国粮农组织25号再次发出警告称,东非地区的蝗灾仍处于"极其令人担忧"的状态,蝗灾将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央视新闻)【原标题:阻挡中美洲移民奔赴美国,墨西哥军队拦下1500人】据“中央社”报道,墨西哥军队18日阻挡大约1500名中美洲移民入境,这些移民试图从危地马拉强行进入墨西哥,希望长途跋涉前往美国。

(中新网1月19日电)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走在了小康路上,而非洲和中、南美洲大部分国家仍然处于动乱、落后的状态,历史上非洲、美洲先民也曾创造了先进的文明,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非洲和美洲。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一书中把非洲分成三部分:非洲本土、欧洲的非洲、亚洲的非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都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1.本课立意本课介绍古代非洲和美洲的文明,说明人类文明可以在独立的条件下产生,并且会创造出相应的制度。

2.子目间逻辑关系本课包括两个子目:第一子目是“古代非洲文明”,第二子目是“古代美洲文明”。

两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非洲和美洲作为两个独立的大陆,历史上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交往,因此本课按照地理位置和文明产生的顺序,先讲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明,接着讲述古代美洲文明。

3.内容取舍的考虑两个子目同样重要。

古代非洲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各有特点,虽然自然环境相当不同,但都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发展出了独特的国家治理制度。

4.关键内容表述的说明第一,具体说明非洲文明产生的条件和特点。

这里所说的非洲,实际不包括埃及所在的东北非洲,主要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班图人的称呼出自班图语,班图语是与尼日尔一刚果语系相关语言的一种。

最古老的班图人居住在今尼日利亚东部和喀麦隆的南部地带,他们自称“班图”,引进苏丹的农作物,饲养山羊和珍珠鸡。

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进入西非森林地带;公元前2000年,他们开始东迁,逐步推进,到公元11世纪,他们已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主要居民。

其他居民或者被同化,或者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随着班图人的迁移,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由于非洲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相当大,文明产生的时间以及特点也非常不同。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与埃及相邻的努比亚进入文明的时间虽较埃及稍晚,但仍较其他地区早得多。

努比亚指埃及阿斯旺水坝以南的尼罗河河谷地区,希腊人称其为“埃塞俄比亚”,意为“深褐色皮肤的人”。

约公元前2000年,努比亚南部兴起了库施王国。

埃及新王国一度征服了库施,并且设官治理,修建埃及式的神庙,崇奉埃及人的神灵。

公元前2千纪末年,埃及走向衰落,库施重获独立。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精品资料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精品资料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目标1.知道古代非洲及美洲文明,理解非洲文明和美洲印第安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认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文明多元性和文明在交流中发展的道理。

重点与难点重点:古代东非文明和西非文明的特点;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主要特征。

难点: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发展缓慢原因;美洲印第安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Gumbo 非洲奴隶引入水稻种植 非洲羊角豆(ki ngombo ) 美洲海鲜贝类 一、古代非洲文明(一)政治文明古代非洲示意图观察图片,指出古代非洲国家的空间分布特点。

1. 东非: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达到鼎盛2. 东非沿海:一系列城市国家 10-15世纪兴起3. 南非:大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兴起,14-15世纪达到鼎盛4.西非:加纳—马里—桑海 8-15世纪相继兴起(二)经济文明非洲文明的开创——班图人1. 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非洲文明的经济基础)2. 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3. 冶铁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时间 重大史实约公元700年 加纳帝国崛起13世纪前期 马里帝国征服加纳公元1300年 马里征服加奥(桑海人王国)公元1469年 加奥王国扩张成桑海帝国随着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东非出现了一系列国家,西非的马里和桑海一度强大。

班图人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主要居民,并将这些生产技术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宋元时期中非航线图观察图片,指出古代东非贸易的区域范围,并结合所学,推测贸易的内容。

范围:环印度洋贸易发达内容: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通过阿拉伯商运输人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到(东)非洲,(东)非洲又通过阿拉伯商人运输黄金、象牙和奴隶到印度、波斯等地。

10-16世纪非洲的商贸路线非洲自然资源和环境图位于尼日尔河三角洲中部地区的廷巴克图,是骆驼商队从北非通往南方的水陆必经之地,也是南来北往(尤其是盐巴)交易的集散之地。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二.古代美洲文明
区域 文明 时间 政治形态
成就
中美 南美
玛雅 前10C文明 15C
阿兹 14-16C 特克 文明
印加 12-16C 文明
农业:玉米为主;手工业:精 城市国家 美陶器;建筑:金字塔庙宇;
文化:20进位制、表意文字、
历法纪年
结构松散 的王国

政治:上层垄断、部落自治; 农业:浮动园地; 城市建设:特诺奇蒂特兰城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和美洲)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 区(非洲和美洲)的多元面貌。
基本内容 一、古代非洲文明 二、古代美洲文明
一、古代非洲文明
1、非洲文明的开创者—班图人
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欧洲: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基本特征是封君 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 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由东罗马发展而来的拜占庭帝国一度 繁荣,俄罗斯在反抗 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亚洲: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 厥人在印度建立 了德里苏丹国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 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 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 先后兴起。 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 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 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 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
①甜高粱 ②棉花 ③西瓜 ④茶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3一、、非古洲代非的洲对文外明交往
(1)中非交流源远流长
郑和曾到非洲 东海岸和红海

教学设计1: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学设计1: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标分析】课标内容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亚洲这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面貌课标分析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

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

【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及内容分析本单元介绍了中古时期(5-14世纪)的世界历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古代非洲历史,古代非洲发展出带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在农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在东非出现阿克苏姆王国和摩加迪沙等文明古国,在西非先后崛起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大国,着重介绍了东非沿海国家和西非等国在文明进程中深受对外贸易的影响,在南非则简要介绍了大津巴布韦国家。

教材第二部分围绕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展开。

先后介绍了玛雅文明在农业、建筑、文字、数学等方面的成就;阿兹特克文明在农业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印加文明在帝国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成就。

通过对古代非洲与美洲丰富文明的介绍,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教学过程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由浅入深。

教材内容较多但对学生而言阅读难度不大,但如何提炼各文明特点,如何把握各文明中诸多表现之间的历史关联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课堂可做适当铺垫以供学生探究。

【教学目标】运用时空定位,以地图为依托,知道非洲和美洲古文明中心的区域范围。

在概括非洲和美洲古文明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感悟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文明具有多样性;初步掌握运用列表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

通过史料分析,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影响非洲和美洲古文明进程的因素;感受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古代非洲与美洲的特点及成因;认识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

【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法:讲授法、讲读法、图示法、演示法2.学法:听课法、阅读教材法、探究问题法、记忆法、练习法3.教具:黑板、多媒体、地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展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两幅图谈谈对古代非洲与美洲的认识。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知识提纲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知识提纲

第五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知识结构要点一:古代非洲文明1. 非洲班图人:(1)简介: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班图”意为人或人民,班图人因说班图语而得名),又称班图尼格罗人,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少部分信仰基督教。

(2)贡献: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冶铁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7—9世纪,班图人将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 东非地区文明:(1)阿克苏姆王国:尼罗河上游地区曾深受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埃及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

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2)10—15世纪的东非国家:● 兴起条件:位置:非洲东海岸,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宗教:伊斯兰教的传入。

● 经济状况:广泛使用奴隶劳动;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与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进行交换);城市繁荣。

3. 西非地区文明:(1)时间:8—15世纪。

(2)代表国家:加纳、马里、桑海三大帝国。

①表现: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

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②发展过程:● 加纳帝国:前身为古加纳王国,720年建立加纳帝国,1240年为马里帝国吞并。

● 马里帝国:13世纪初至17世纪,后被桑海帝国取代;马里帝国的强盛: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

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 桑海帝国:15世纪至16世纪,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摩洛哥军队入侵逐渐衰落。

4. 南非地区文明:大津巴布韦的发展过程在南部非洲,4—5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第5课古代非洲和美洲
(一)知识梳理:
一、古代非洲文明
1.西非居民班图人是古代非洲文明的创造者,他们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

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东非)4世纪,兴起于今埃塞俄比亚地区的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10—15世纪,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是桑给巴尔、蒙巴莎和摩加迪沙。

这些国家在经济上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3.(西非)8—15世纪,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成为西非强国。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

马里的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4.(南非)14—15世纪,班图人建立的津巴布韦国家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二、古代美洲文明
(一)文明的创造者——印第安人
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

(二)古代美洲文明
(三)西非桑海帝国和美洲印加帝国比较
(四)印第安文明的相关知识点
1、美洲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其对印第安文明发展进程可能产生的影响。

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远离欧亚大陆。

印第安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
亚大陆缺乏交流的状况。

美洲三大文明中心多处于热带雨林、热带高原气候的高原、峡谷、盆地地带,三大文明之间也几乎没有交流,因此印第安文明发展相对缓慢。

2、印第安文明对现代人类生活的影响。

印第安人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40多种农作物,奎宁等药物至今仍在医药领域广泛应用。

这一切都大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同时,印第安人修建的金字塔、神庙、城市等建筑今天也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3、美洲印第安文明衰亡的原因有哪些?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疾病瘟疫等灾害的破坏;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内部之间的交流也几乎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