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落地七个步骤资料
社群运营最全实操SOP!

社群运营最全实操SOP!首选明确几点:1-本文不讲深奥理论和听不懂的名词,如果是想看高大上方法论恐怕让你失望了(听了那么多理论,还做不好运营)2-本文只讲干货实操,无保留分享sop和相关资料文件,所以尽量写的很简单(干,就对了)3-本文所涉及案例都是实操过或正在实操中,有结果的人分享的东西,不掺水(我把我唱给你听)4-本文所有出发点,默认你已经想清楚为什么做社群,只是做什么样的,怎么做不是很清楚(想清楚挺难的)5-本文最重要的不是那些拿来就能用的流程模板,而是对底层的逻辑的反复思考(技术的提升才能带来认知的提升,不要搞反了)6-本文所有分享的规划、流程、话术、sop等都有源文件分享,扫码交个朋友,加:zzfang007,即可获得!一、社群,总运营个寂寞!作为社群运营人员,你是否面临以下问题:辛辛苦苦拉起来的社群,前7天还很热闹,后面就越来越冷清,直到沦为广告群、死群;运营付费用户群,成员个个如同大爷,你只能忙前忙后小心伺候,心力体力都很憔悴;想做训练营社群转化正价产品,兢兢业业按照sop模板走完整套社群流程,转换时寥寥无几,自己和水军演了一场寂寞!10个社群9个死,到底TM是什么导致的?是我们运营能力不行还是社群本身就是这副德行?关于社群,你要知道,有几种必然的结果:不理解社群运营的底层逻辑,一味照葫芦画瓢,必死!用户不分层,一个群鱼龙混杂大杂烩般的运营,必死!没有产品体系的瞎热闹,对应输出和转化后继乏力,必死!没有用户成长体系,天花板被人为设计的很低,必死!社群内大大小小的事,总亲力亲为,无法规模化复制,累死!接下来进入像素级干货部分,文章虽长,但有可能是你目前能看到的关于社群运营最落地、底层逻辑梳理最清晰的社群实操手册了,值得你打赏、点赞、分享、收藏,仔细多读几遍,然后学会了就开干,祝你以后做运社群运营,从尴尬的寂寞到无敌的寂寞。
二、社群入门第一步:先分类社群运营不好的第一大原因,就是社群分类多样,但你的运营方法只有一样。
社群运营标准化流程:吸粉、养粉、用粉

社群运营标准化流程:吸粉、养粉、用粉社群取代公司和店铺成为企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社群管理要比传统企业管理更加简单有效。
一、吸粉、养粉、用粉传统企业管理是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中心,而社群运营是以人为中心,是通过吸粉、养粉、用粉,创造价值共享利润1、吸粉:分享社群价值内容(直播、视频和图文)到本地的网络平台,或者请网红大V转发。
有能力可以组织线下健康饮食产品体验招商会。
2、养粉:感兴趣的客户加到自己朋友圈,每天分享价值内容和自己产品体验小视频、图片培养客户兴趣,邀请参加体验活动!3、用粉:参加拼团吃健康饮食餐,免费得自己想要的产品活动,加入社群后可以自己组团零成本创业!二、社群运营是社交电商的关键能力如果没有社群运营就没有持续消费,社交电商和传统电商没有区别。
饮食是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最赚钱不是利润最高而是消费频次最多的)人每天都要吃饭,外卖已经成了年轻人最主要的饮食方式,通过每天在社群分享健康饮食知识、健康饮食产品生产流程和刚需创造必需零成本创业案例,帮助别人通过健康饮食实现创业就业,所以在社交电商,你不用担心自己能不能赚到钱,你只担心自己能不能帮助足够多的人解决健康饮食和没钱消费的问题就可以了!传统生意是损人利己,社交电商是互助互利;社交电商是超越商业,直达人性!商业就是买卖,社交电商是健康饮食,互助互利,免费产品和零成本创业,是激发人性中最美好最柔软部分,这就是社群运营。
三、社交电商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健康饮食为入口,以社交电商+共享厨房(合作餐厅)为平台,以产品和大数据为抓手,以机器人管家精准匹配供需关系为目标,通过消费定制生产,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社交电商和合作伙伴努力,共同打造从价值内容-健康饮食产品-社交电商-机器人执行的产业链,完成从社交电商创造消费-共享厨房(合作餐厅)协作化生产-共享农庄定制生产-乡村车间标准化加工-共享消费创新消费-共享工厂(淘工厂)智能制造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优觉云:我们专业为企业提供新零售系统,B2B2C系统,B2C系统,B2B批发订货系统,门店O2O系统,分销系统,微店系统, 知识付费内容系统,经销代理系统以及微信小程序APP系统定制开发服务!。
社群运营工作流程

社群运营工作流程社群运营是指通过对社群进行管理和运营来达到目标的一种工作方式。
社群是由一群具有相同兴趣、目标或需求的人组成的,社群运营旨在通过有效的运营管理方式来发展社群,并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
下面是社群运营的基本工作流程:1.社群定位:确定社群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
首先要明确社群的定位,了解目标群体和他们的需求,然后制定社群的发展目标,并确定社群的发展方向。
3.社群招募:吸引目标用户加入社群。
社群运营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招募目标用户加入社群。
可以通过线下活动宣传、朋友推荐、线上广告等方式来吸引用户加入。
4.社群运营:进行社群日常管理和运营。
社群运营的核心工作是管理社群的运营活动,包括策划和组织线上线下的活动,提供给社群成员有价值的内容,维护社群的秩序和氛围等。
5.社群互动:促进社群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社群的核心是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社群运营需要积极促进社群成员之间的互动,提供各种交流互动的方式,如线上论坛、线下活动等。
6.社群管理:规范社群成员的行为和活动。
社群管理是社群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建立一套社群管理制度、规范社群成员的行为,管理社群的活动,并及时处理社群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
7.社群分析:监测和分析社群的运营效果。
社群运营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监测社群的运营效果,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来进行调整和改进社群的运营策略。
8.社群发展:持续改进社群运营策略和提升社群价值。
社群运营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持续改进运营策略,提升社群的价值,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黏性。
以上是社群运营的基本工作流程,实际的工作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社群的特点和目标来进行具体的操作。
通过有效的社群运营,可以促进社群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社群的活跃度和价值,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
做好社群运营的八个思路及方法

做好社群运营的八个思路及方法一、明确社群定位社群运营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社群的定位。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社群,都需要明确社群的目标、定位以及受众群体。
在明确社群定位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运营策略,并更好地吸引目标用户。
二、培养社群氛围社群运营需要注重培养社群氛围。
一个好的社群氛围可以让用户更加愿意参与到社群中来,增加用户的粘性。
要培养社群氛围,可以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定期举办话题讨论、设置专属的社群规则等方法来增加社群的活跃度。
三、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在社群运营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而所谓的有价值的内容,并不是简单地转发一些文章或者是图文,而是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一些专业的知识、实用的技能和私人经验。
只有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社群中来。
四、建立用户互动建立用户互动是社群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用户之间的互动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增加社群的凝聚力。
而要建立用户互动,就需要社群管理员不断地引导用户参与到互动中来,可以设置一些话题讨论、投票活动、共享活动等方法来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
五、定期活动策划定期的活动策划是社群运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社群管理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线上或者线下的活动,增加社群的活跃度,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
而且,在活动中也可以增加用户之间的互动,增加用户的参与感,从而提高社群的凝聚力。
六、关注用户反馈社群运营中,关注用户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
用户的反馈可以帮助社群管理员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社群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社群运营策略。
关注用户反馈也能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使用户更加愿意留在社群中。
七、打造个人品牌社群运营不仅仅是为了社群本身,还可以通过社群运营来打造个人品牌。
社群管理员可以通过在社群中共享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者是个人经验,从而提升自己在社群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八、持续优化社群运营策略社群运营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社群管理员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优化社群运营策略。
社群建立流程

社群建立流程介绍如下:第一步,确定好群定位。
我们要知道我们做社群的目的是什么,社群的定位一定是要一个共同的目的,这才能让社群里的人都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
比如说我是卖护肤品的那么我们建群的目的是想让大家跟着我一起变美,我是卖水果的是想让大家每天都能吃到新鲜便捷的水果。
确定好社群定位再开始建群。
第二步,群内的内容规划。
第一点,建立好群规范。
在建群的一开始确定好基本管理规范是一个社群良性发展的必备基础,因为我们在建群的时候一开始就做经常性地重复,这样后期成员就会养成习惯主动地去维护。
可以设置机器人只要有新人进群就@新人自动发送。
第二点,内容输出。
我们以护肤产品为例,我们可以在群内每周最少进行一次护肤知识分享,比如说敏感肌怎么防护、痘痘怎么治、怎么补水、脂肪粒怎么消除、防晒怎么做等等可以引出家居清洁类产品。
社群的内容输出主要基于产品去产生内容是大方向,以用户的需求痛点为突破点。
切忌不要刻意去分享,擅长什么就分享什么。
第三点,产品输出。
群内的产品推送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团购、秒杀、好物种草等形式来进行产品的售卖,能够以自用型来分享效果会更好,展现形式可以文字+图片+视频。
输出产品重要的是要充分的了解产品,分享产品能够出镜以真实体验去分享转化会更好。
第四点,价值观输出。
一个好的社群是要有社群文化输出的,比如说我们可以树立女性正向的价值观,一手带娃一手赚钱,精神物质双重独立,能变美能赚钱能养家等等。
第五点,互动内容。
可以不定期地在群内进行一些互动,比如说女性话题或者小游戏等等。
给大家举个例子,前期的话我们可以进行小游戏互动,比如拍卖等加上分享闲置物品、唠家常,谈公婆关系等形式打消陌生感;中期可以组织打卡活动,面膜打卡、胶原打卡、铁原打卡、读书打卡等等增加社群中客户的黏性。
第六点,服务。
我们可以在群内提供肌肤一对一诊断,产品推荐,售后问题处理等。
可以在群内不定期发放红包,像是一些广告红包、反馈红包、节日红包等都可以发,以及一些好的使用反馈,好的反馈是销售转化最重要的因素。
社群运营全流程

社群运营的四个模块
社群定位
l 目标用户是谁 l 目标用户属性 l 用户关注什么 l 进群什么目的 l 我建群的目的
社群管理
l 群规群名设置 l 社群管理角色 l 社群玩法设计 l 社群价值输出 l 社群管理工具
引流及裂变
l 微信粉丝分类 l 平台粉丝导流 l 全网平台引流 l 裂变流程设计 l 裂变海报文案
老乡群
英语学习的知识星球
明星的粉丝群
制图 | 袁欣(yuanxin651617)
什么是社群?
社群应该具备的三要素
明确的共同目标
学习成长 链接资源 拓展人脉
......
制图 | 袁欣(yuanxin651617)
相同的属性标签
爱美的女性 考研的学生 新媒体从业人员
......
明确的运营制度
社群的规则 价值的输出
社群运营·实战训练营
课程时间:3月13日-3月19日
社群管理
做高质量的社群
Day 06
March 18th
制图 | 袁欣(yuanxin651617)
正确看待社群的生命周期和活跃度
1. 任何社群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没有永远活跃、永不衰亡的社群 2. 不是所有的社群都需要活跃度,不同的社群有其各自不同的使命 3. 活跃度不是衡量一个社群运营质量的唯一标准,也不是唯一目的
制图 | 袁欣(yuanxin651617)
社群运营·实战训练营
课程时间:3月13日-3月19日
社群定位
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社群
Day 02
March 14th
什么是社群 | 建群目的 | 用户是谁 | 用户属性 | 进群目的
社群营销研究

社群营销研究目录第一篇:企业如何做好社群营销? (2)概论 (2)社群时代的营销观 (3)第二篇“社群+”落地:从构建到运营只需七步 (5)构建社群五步骤 (6)社群运营一步骤 (10)社群变现:完成从产品到品牌,再从品牌到产品的三级进化 (11)第三篇:成本最低“社群营销”的三大步骤 (12)第一:定位,定位又需要细分为两大定位 (13)第二运营,所谓的运营就是我们定好客户和选好产品后,如何做才能够让顾客购买。
(13)第三步:推广,推广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推广渠道。
(14)第四篇社群营销启动阶段最重要 (14)第一步:维护核心粉丝群 (14)第二步:发展第一个社群群 (15)第五篇何快速引爆社群营销 (15)1、产品型社群 (16)2.自媒体社群 (17)3.女性自组织社群 (17)4.学习型社群 (18)5.构建社群 (18)第六篇大社群营销成功案例 (20)罗辑思维 (20)小米 (21)星巴克 (21)第一篇:企业如何做好社群营销?概论2009年美国互联网专家查克·布莱默ChuckBrymer在《互联网营销的本质——点亮社群》中指出:必须认识到,社群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的资源,要做到把用户和企业联系起来。
如今,互联网营销已经盛嚣尘上,正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思维也正逐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方式,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大发展下,让人们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变的更加紧密,让消费者的社群性、社群意识变的更强,企业在传播上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寻找那些合适的能够影响社群的爆炸点,以此来取得企业形象提升、品牌增值等。
小米手机营销模式大家都不陌生,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小米手机在推向市场之前,先在论坛里通过制造参与感发展忠实粉丝,然后通过这些少数的忠实粉丝再去影响发展更多的粉丝,在这个过程中,小米都让粉丝们参与到小米手机的开发设计中来。
在等到粉丝数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小米手机适时推出,运用饥饿营销的方法,一下子打开了市场,不仅取得了口碑,还赢得了消费者的心。
从0到1,如何构建你的第一个社群?

从0到1,如何构建你的第一个社群?社群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到处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或许你随便找一个其他行业的朋友谈起社群这个话题,都能聊上几句话!群,相对于其它渠道来说成本是较低的,同时又有着精准营销、高效转播的优势。
近几年,社群已经成为各大中小企业模式得以突破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相对来说较经济、门槛和风险也较低的一种方式。
但想做好社群运营不是个容易的活,在创建之前我们先应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WHY:你的建群目标是什么?每个微信群都需要具备自身定位与标签。
因此,在建群之前,你要问自己,建群要达到什么目标?打个比方,一个水果门店想建立社群,也许有人会说,那目标就是多卖货咯?假设你的目标是纯卖货,那么商家不断在群里发布促销信息和新品上架信息,把你换做消费者,你不嫌烦吗?时代在变,消费者的观念也变了。
仅靠硬推广告,消费者是不会买单的。
社群建立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卖货,而是你的微信群能够为用户提供什么价值?一个社群不单单是一群人的集合,社群还承载了这群人共同的需求、利益点、价值观等等内容,只有击中了用户的“G点”,用户才能青睐你的群,并为你的群做持续的贡献。
比如,遇见礼现运营的几个社群里,有售后群、咨询群及通信、烟草行业的客户方粉丝群,我们在运营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有价值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让用户认同我们的价值观,进而认可我们的产品。
WHO:你的群受众是哪些人?你的目标用户是谁,决定了社群的招募方式,以及日常运营的思路。
同时,用户的选取还需要与社群的组建目的相切合。
社群“调性”与用户的特点匹配度越高,用户在群内的归属感越强,越容易和群运营人员产生有效互动。
因此选取用户的时候,运营人员可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用户是否认同自己的产品;2、用户之间是否有共性点,是否可以在某些维度产生共鸣;HOW:怎么做引流?第一步:洞察需求利用已有可触达的用户渠道,低姿态引入,针对性一对一深入沟通,并做了用户问卷调查,了解核心人群的需求;第二步:外部引流精选外部渠道,投放广告,利用社群提供的服务作为噱头,留下群二维码或个人号,吸引目标人群主动加入;第三步:精筛用户考虑到广告党或泛意向人群的存在,人为筛选并洗群,沟通的过程中既要达到筛选目的,又要建立彼此间信任,将精准用户拉入最终的群,这一拨成为早期最忠实的种子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社群+”落地:从构建到运营只需七步社群被高密度的喊了快两年,但至今为止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与成型的方法论,似盲人摸象,各言所是,到底社群应该如何玩?第一步做什么,怎么做,接下来做什么?在潜心深研很多咖们的互联网+ 思想观点后,如易观国际认为传统企业互联网化三大战役“卖货、聚粉、建平台”,中欧商学院李善友教授七字诀“产品、社群、自组织”等。
集百家之长顺势推出整合版的社群方法论。
任何事物要想不被繁杂的表象所干扰,就必须对原始定义有清晰的界定。
社群也不例外,组织行为学认为,社会成员要构成一个群体,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群体成员需以一定纽带联系起来(2)成员之间有共同目标和持续的相互交往(3)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通过对社群原始定义的系统解构,我认为社群+ 落地粗略的可分为七步。
一、构建社群第 1 步:重新定义目标用户群体,确立产品定位首先就是要设计联系群体成员的纽带,不论是产品、内容还是工具。
社群必须要有一个载体作为入口,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
如小米的载体是手机,大三湘的载体是山茶油。
在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整个商业逻辑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先有产品后有用户,但现在可以先有用户后生产产品。
因此,对企业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重新定义目标用户,根据用户画像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最小化可行产品,就是所谓的MVP。
为什么那些曾经在去年热火朝天的所谓社群今年销声匿迹了。
因为情怀不宜久藏,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你还是的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实实在在替用户解决问题,不然就是耍流氓。
“为发烧而生”定位没错,但如果总是出问题,长期以往,士可忍孰不可忍。
产品才是凝结群成员关系的媒介和群成员需求的解决方案,社群的调性、价值观标签固然可以把群成员快速圈起来,但如果没有产品把大家的痛处抚平,标签就会陷入然并卵的窘境。
目前来看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受到各大厂家的青睐,另外目标用户定位必须精准,不能说你的用户是年轻的白领女性,而是如下图般细致入微。
“社群+”落地:从构建到运营只需七步目标用户定位明晰后,接下来就是产品,在这个物品过剩、物欲横流、认知盈余的时代,产品功能已远不能满足用户诉求,还必须肩负起用户展示自我以及与外界互动的使命,这就使得产品人格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同时还有符合“平民的价格、贵族的气质”才可能打动中产,产品或服务要惊艳到让粉丝引以为傲,逢人就赞不绝口主动分享、推荐,让用户有炫耀的资本和自传播的动力。
第 2 步:寻找100 位KOL 进行产品封测无论是小米还是其他产品型社群,他们的发展轨迹都是首先从万千潜在用户中筛选100 位KOL,那么这些KOL 从哪里找?需要符合哪些条件?第一批KOL 只能靠创始人的人脉资源来定向邀请,或从垂直论坛找大咖、达人,这些人名气不一定大,但在细分领域有绝对话语权和影响力,还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力,当然能幽默风趣那就再好不过了。
更关键的是这些KOL 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分享,晒个不停。
“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此第一批进入者必须高度认可社群发起人,高度认可群文化和群目标,某种程度上用金钱来投票是甄别是否为同路人很管用的方法。
金钱既是一定的门槛,同时愿意为一个社群付出金钱的人,也愿意付出时间,愿意为社群投入时间的人才是真正的铁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社群都要用金钱来投票,但是加入必须有门槛,无门槛的社群,只是一味地拉人头追求数量,最终只是一个人群而已,跟牛群、羊群没任何区别!“社群+”落地:从构建到运营只需七步第 3 步:策划社群活动,强化身份认同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社群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聚集与连接,线下活动是保持社群生命力和活跃度最为重要的保障。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只有在高频互动中才能强化成员彼此的链接,增加成员的归属感。
《大连接》的作者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认为参与(即重复的合作性互动)能够建立信任并增加关系的价值。
互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互动。
线上聊一百次不如线下见一面,通过移动互联网的连接很容易找到价值观相近的伙伴,但若没有见面机会,彼此很难产生信赖。
目前很多活动内容聚焦在新产品体验或邀请铁杆会员参观工厂、观摩生产流程等。
很多社群不重视用户之间的交流,而在意活动的影响力或规模。
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用户彼此的交流,而非活动本身,更不是形式上在一起。
据统计小米平均每个月举办21 场活动,米粉节、同城会等等,从中可以看出高频次活动对社群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社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内聚拢成员,强化成员关系,对外宣扬社群核心价值,吸引新成员加入,同时不断的向外界宣告社群存在。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如果人们一周看不到企业的消息,很容易就被人们遗忘。
为什么那么多EMBA 同学喜欢参加玄奘之路,一方面是活动本身带给人们刻骨铭心的体验和人生感悟,最重要就是人们在一起徒步穿越戈壁途中凝结而成的一生情谊。
第 4 步:构建一套极客文化体系,提升成员专业认知雷军曾说过一句比较矫情的话,他说“看不懂的人以为我们是手机公司,看懂一点的人以为我们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其实都不是,我们是一家品牌公司、文化公司”。
文化是社群的灵魂,文化体系回答了构建社群的目的是什么?社群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社群文化体系至少包括社群目标、价值观、社群公约。
社群成员必须要一起做一些事才能加深和固化彼此的感情,也就是常说的“扛过枪、下过乡”。
优秀社群的基础在于:让对的人在一起做对的事。
这里“对的事”就是共同的目标,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或者说共同的任务。
有了共同的任务、持续的活动,社群才有活力,也才可持续。
共同目标和价值观可以增加成员之间的情感连接,让弱关系升级为强关系,社群目标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潜能,也是吸引新成员加入的关键要素。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除了应该遵循“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法则外,还要有利他的文化基因。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讲人类社会早期,是混乱的,个人放弃部分权力和自由,共同来维护集体的权力,以集体的力量来帮助每个人,这就是社会契约,这样社群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
其中关键是精神的认同,思想的引导。
因此,对文化的认同是一切关系的开始,创造共同的认知和价值后,追随是必然的行为。
社群只有源源不断的带给群成员归属感和优越感,成员才会留下来,并自发传播社群文化。
对于产品型社群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打造一套极客文化体系,塑造极客文化氛围,类似小米的“为发烧而生”。
当社群目标定位为中产阶级后,那么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社群调性,都应宣扬一种极客的价值文化主张。
从认知到行为,从文化符号到仪式展演,由内而外全方位提升成员的专业认知,为社群建立品牌护城河。
通常采用的手段就是提供一套鉴别方法,与友商PK 各个指标、参数突显自身产品的独一无二。
试想一个新产品如何迅速从山头林立的市场脱颖而出,目前来看除了找那些已成名的品牌过招外,再没有第二个方法。
无论是小米、滴滴还是钉钉,无一例外都是拉着友商围绕各种指标、参数撕逼,这不仅赢得了更多成员的拥护与垂青,而且为成员创造了对外炫耀的资本和内容。
第 5 步:社群裂变,培植自组织,布局线下体验场景社群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裂变,裂变的前提是社群已经形成一套成形的亚文化体系和运营机制。
社群裂变并不是由社群领袖主导,而是依靠社群内的核心成员主动发起。
今年很多图谋长远发展的社群,都不约而同的布局线下,为线下成员提供聚会、活动的固定场所。
社群场景化极大的增强了社群成员的仪式感和体验感。
社群需要通过仪式来宣告它的存在,弘扬社群的价值主张。
通过举行仪式可以强化社群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从而增强成员间的凝聚力。
仪式感的塑造统一化和符号化,无论是语录体系还是外在的衣着、行为,成员统一整齐的行动带给心灵的震撼是产品无法比拟的。
闻名天下的禅宗祖庭柏林禅寺,30年前,万佛楼开光时净慧老和尚提出“大众认同、大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的生活禅。
最近越琢磨越觉得这个理念用来指导社群运营再恰当不过,深深被老和尚的般若大智所摄服。
后来这句话被海航董事局主席陈峰同志看到,一字未改直接收录在海航文化手册,成为海航人的共同追求。
二、社群运营社群的价值在于运营。
运营需要专业的执行团队,至少承担四个职能,内容生产、活动策划、新媒体运营、客服。
当然还要有一套群管理软件、微信群、QQ 群、贴吧、APP 等。
第 6 步:建章立制,健全社群运营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会员积分体系一个群体是变得更聪明,还是更愚蠢,取决于互动的时空环境与机制等,而不是互动这个动作本身。
因此,要想让成员的连接与汇聚产生群体智慧,更重要的是改善连接与汇聚的机制。
社群有自已共同价值观和责任,同时构建社群的规范,通过制度、层级和角色来进行区分成员,并通过权利和权益的不同分配、激励的干预和惩罚措施等影响和控制社群的集体行动,提升社群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如何激发成员的群体智慧和能量?需要制定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
由于社群不同于企业组织,可以单纯的依靠利益来驱动。
社群还有其他多成分如人文情怀、使命追求、愿景,因此,社群运营除了常规的利益奖惩之外,还需要一套全新的运营机制。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游戏化升级思维是个不错的体系,其核心就是PK,充分利用了人性中的攀比心。
对于评价机制而言主要参照两个指标,参与度、贡献值。
激励包括利益激励、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
群体激励的几个关键因素,(1)给出简单而清晰的目标,逐级实现。
社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定要将社群的成员按照贡献度与影响力划分会员层级,不同的成员等级、权限也不同,像游戏打怪升级一样设置任务、点数、关卡、徽章、排行榜等激励体系。
(2)每个人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并去完成它。
三、社群变现:完成从产品到品牌,再从品牌到产品的三级进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所研究的强有力的部落群体必须具备三个特征:相似的文化、频繁的互动以及共同的利益。
由此可得社群要想持续发展除了文化和互动之外,就是必须要有共同的利益。
第7 步:设计“社群+”商业模式:产品/ 内容/ 工具+ 社群+ 众筹+ 共享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任正非也认为华为的执行力,得益于它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所以要想让成员持续为社群贡献价值,离不开商业利益的输出与供给,那么社群的商业利益来自哪里?众所周知,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社群不能简单的依靠卖货赚钱,这就倒逼社群必须跨界找到新的利润来源。
目前来看市面上常见的四种变现方式,第一卖广告位,第二卖产品(做电商),第三卖服务(收会费),第四股权众筹或者产品众筹。
前三种依然是把社群作为一个销售渠道或者平台。
可社群的价值如果仅仅是用来卖货的话,不亚于买椟还珠。
那么社群的商业模式到底该如何设计?个人认为社群的商业模式应该是通过社群成就一个品牌,使社群品牌成为一种文化价值的承载物和表达体,然后通过品牌延伸来构建社群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