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专题练习:传染病和免疫(解析版)
中考科学生物(传染和免疫)专项训练

1.(每空1分,共3分)自1 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达1 00万。
阅读下面有关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构简单,它是由物质组成的。
(2)艾滋病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它具特点。
(3)通过上表数据的分析,你认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2.(2008常德)(7分)今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夺走了不少学生的生命。
人们在惊恐地震无情的同时,也反映出个别学校存在着地震应急安全教育的缺失。
目前,震区的卫生防疫、健康教育问题正摆在人们的面前。
假如你是一名救灾现场的志愿者,遇到下列现实问题,你能正确解答吗?(1)如果发现某人上臂肱动脉受伤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近心端、远心端)止血;(2)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分析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的,绝对不能盲目用药;(3)当遇到紧急情况,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人工方法使病人的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功能。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等。
(4)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传染病的发生。
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有、和。
3.(2008泰安)珍爱生命,增进健康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是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试结合下列具体实例,回答有关问题:(4分)(1)自安徽阜阳3月份出现首例手足口病至今,全国手足口病患者已累计超过万人。
手足口病主要经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为了防止手足口病的继续蔓延,专家建议:“要尽量避免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对于发现的病例或感染者要严格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2)自5.12汶川地震以来,卫生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灾区儿童进行了甲肝、乙脑等疫苗的强化接种。
其目的是强化儿童对相应传染病的,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初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1.(4分)近年来,福州市行人被“流浪犬”咬伤的事件呈上升趋势,狂犬病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致死率百分之百。
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福州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大力整顿“流浪犬、病犬”。
(1)狂犬病的病原体是,它的个体比细菌还小,没有结构。
(2)福州市大力整顿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3)人被犬咬伤后,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从免疫的特点来看,这种免疫属于。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答案】(1)狂犬病毒细胞(2)A (3)特异性免疫。
【解析】传染病是指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传染病发生的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任何一个环节中断传染病不会发生。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是控制染源,将患病的人、感染者、携带者等人进行严格的隔离,防止病原体的扩散;病原体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接触、土壤及蚊蝇等可以传播,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用消毒液进行严格的消毒,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有效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免疫接种等是保护易人群。
人体的免疫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形成的,对所有的病原体具有保护作用,没有选择性;特异性免疫是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特定的病原体有作用,具有选择性,如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传染病。
(1)传染病发生要有病原体,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等,病毒个体微小,结构极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毒,它的个体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
(2)福州市大力整顿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控制伟源源。
(3)人被犬咬伤后,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5岁以下儿童容易感染此病,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
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人,还可通过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
(8分)(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EV71)是_____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看,5岁以下儿童属于____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对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是切断_______。
(3)患过手足口病的入不易再感染肠道病毒(EV71),这是因为人体产生了一种特殊蛋白质的叫_______(“抗原”或“抗体”)。
从免疫角度讲,机体获得_______性免疫。
(4)手足口病是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性的特点,请你写出一条预防措施______________【答案】(1)病原体,蛋白质(2)易感人群,传播途径(3)抗体,特异(4)流行,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解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肠道病毒能引起手足口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5岁以下儿童属于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对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是切断传播途径。
(3)、患过手足口病的人不易再感染肠道病毒(EV71),这是因为人体产生了一种特殊蛋白质的叫抗体,这种抗体只能消灭肠道病毒(EV71),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4)、手足口病是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要注意预防,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如: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
生物中考试题汇编—人类的传染病和免疫

材料二:近几年,新闻媒体接连报到了“毒奶粉”、“地沟油”、“毒花椒”、“健美猪”、“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加大检测、加大处罚、净化食品市场的同时,提醒老百姓学会鉴别、学会自我保护。
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B.第二道防线、特异性
C.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
59.在震区会有很多人受伤。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流出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的输血原则是▲。
A.动脉、输同型血B.动脉、输同型异型血皆可
C.静脉、输同型血D.静脉,输同型异型血皆可
56.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A.只要具有传染源B.只要具有传播途径
C.需要同时具有传染源和易感人群D.同时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57.上述资料中提到要“对灾区进行大范围消毒”。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58.注射疫苗可以利用人体的▲建立起▲免疫。
(1)按时吃早餐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根据下列提供的食品,请你搭配一份既健康又营养均衡的早餐:
A馒头B泡面C可乐D牛奶E炸薯条F鸡蛋G苹果
(2)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可能导致____分泌不足,诱发糖尿病。
(3)吸烟是一个慢性致病的过程,它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
(4)流感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流感痤前作为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免疫。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章 认识生物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章+认识生物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广东)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2.(2016•玉林)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嵩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青嵩素是从植物黄花嵩中提取的.下列关于黄花嵩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B.不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能进行呼吸作用D.属于原核生物3.(2016•绥化)下列描述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防风固沙B.滴水穿石C.大雁南飞D.潮涨潮落4.(2016•长沙)教学楼外,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A.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C.能生长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2016•上海)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是…()A.能生长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繁殖D.要呼吸6.(2016•海南)如图,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端液滴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根据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A.进行呼吸B.进行运动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2016•广东)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木马病毒B.烤乳猪C.蘑菇D.珊瑚8.(2016•衡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大肠杆菌B.珊瑚C.塞卡病毒D.樟树9.(2016•贺州)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活需要营养10.(2016•邵阳)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1.(2016•东营)生物圈中的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能进行活动B.能繁殖后代C.能进行发射D.能呼吸并消耗氧气12.(2016•咸宁)花生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3.(2016•东营)下面是“美丽乡村”摄影展上的四幅作品,它们的名称标注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A.好大一朵花B.嘘,小声点,家燕的繁殖行为C.银杏果实熟了D.这边风景独好!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14.(2016•黑龙江)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钟乳石C.珊瑚礁D.生石花15.(2016•青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A.①② B.③① C.③④ D.③②16.(2016•绵阳)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C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A.是否耗能B.能否运动C.能否说话D.能否生殖17.(2016•舟山)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更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C.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18.(2016•娄底)下列各句中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特征不同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群C.虎父无犬子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19.(2016•盐城)“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是()A.需要营养B.能生长C.能呼吸D.能排泄废物20.(2016•赤峰)“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的生物特性是()A.生长B.需要营养物质C.遗传和变异D.能排出体内废物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1章+认识生物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广东)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分析】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观察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调查法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验对象和目的来确定.【解答】解: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资料收集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故选:A.【点评】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2016•玉林)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嵩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青嵩素是从植物黄花嵩中提取的.下列关于黄花嵩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B.不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能进行呼吸作用D.属于原核生物【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BC、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黄花嵩属于草本的被子植物,因此具有细胞结构,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进行呼吸作用.故AB错误,C 正确;D、黄花嵩属于草本的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因此属于真核生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2016•绥化)下列描述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防风固沙B.滴水穿石C.大雁南飞D.潮涨潮落【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防风固沙,是保护环境的措施,不属于生命现象;B、滴水穿石,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C、大雁南飞,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D、潮涨潮落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具有生命现象,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4.(2016•长沙)教学楼外,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A.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C.能生长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5.(2016•上海)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是…()A.能生长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繁殖D.要呼吸【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故选:B.【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6.(2016•海南)如图,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端液滴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根据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A.进行呼吸B.进行运动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端液滴连通.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滴一滴肉汁后,观察到草履虫纷纷从左侧培养液转移到右侧培养液,说明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7.(2016•广东)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木马病毒B.烤乳猪C.蘑菇D.珊瑚【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解答】解:ABD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生物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8.(2016•衡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大肠杆菌B.珊瑚C.塞卡病毒D.樟树【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C、D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珊瑚是珊瑚虫的尸体、排泄物等堆积而成,珊瑚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所以不属于生物.故选:A、C、D【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生物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9.(2016•贺州)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活需要营养【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是花卉对光的刺激的反应,说明生物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故选:A.【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0.(2016•邵阳)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据分析可见:A、B、C都属于生物的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1.(2016•东营)生物圈中的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能进行活动B.能繁殖后代C.能进行发射D.能呼吸并消耗氧气【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能进行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不符合题意;B、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生物都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符合题意;C、反射是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因此较高级生物才有反射,低等的生物不能形成反射;如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不属于反射.不符合题意;D、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细菌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如厌气杆菌.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2.(2016•咸宁)花生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花生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通过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此题关键是弄清花生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的原因.13.(2016•东营)下面是“美丽乡村”摄影展上的四幅作品,它们的名称标注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A.好大一朵花B.嘘,小声点,家燕的繁殖行为C.银杏果实熟了D.这边风景独好!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图中是向日葵的头状花序,不是一朵花,故A不符合生物学事实;B、家燕正在给小燕子喂食,属于繁殖行为,故B符合生物学事实;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实包被,不能形成果实,故C不符合生物学事实;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提供粮食等)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因此,这边风景独好!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观赏价值,即直接使用价值.故D不符合生物学事实;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4.(2016•黑龙江)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钟乳石C.珊瑚礁D.生石花【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BC、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礁不具有生物的特征,都不属于生物;D、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D.【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5.(2016•青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A.①② B.③① C.③④ D.③②【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解答】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现象,即题中的③②两项特征.故选:D.【点评】理解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16.(2016•绵阳)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C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A.是否耗能B.能否运动C.能否说话D.能否生殖【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汽车奔跑需要耗能,但是汽车不属于生物,所以耗能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A不符合题意;B、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B不符合题意;C、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C不符合题意;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生殖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7.(2016•舟山)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更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B.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C.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是由于吸水造成的,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A符合题意;BCD、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内,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都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故BC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记忆生物的特征,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进行比较记忆.18.(2016•娄底)下列各句中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特征不同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群C.虎父无犬子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解答】解:“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题干中A、C、D都属于遗传现象;B 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群属于变异现象.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遗传和变异的概念.19.(2016•盐城)“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是()A.需要营养B.能生长C.能呼吸D.能排泄废物【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述了初春小草的生长特点.因此,“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能够生长的特征.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0.(2016•赤峰)“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的生物特性是()A.生长B.需要营养物质C.遗传和变异D.能排出体内废物【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初中生物复习专题八传染病与免疫专题复习含答案

专题八安康地生活一、传染病和免疫[学问网络构造]:1、传染人体的三道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及人之间或人及动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传染病流行的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限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传染源:可以散播病原体的人 传播途径:病原体分开传染源到达安康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简[课标考点解读]:本章要可以识别传染病,并说出传染病的特点;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说出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其作用;2、免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特异性免疫:人诞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免疫类免疫功能:①防卫感染;②自身稳定;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抗抗体: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能反抗病原体的方案免疫:有方案地进展预防接种。
〔爱护易理解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知道方案免疫在预防传染病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传染病和免疫的学问及日常生活亲密相关,因此在考试中常和生活实际联络在一起。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和针对这三个根本环节所实行的预防措施常作为考察的重点,要做到针对详细的实例可以会分析。
在免疫部分,概念较多,简单混淆。
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要做到可以正确地区分和推断。
在常见的命题中对相关概念的区分性考题比较常见。
[经典例题剖析]:例1: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A、病原体、抗原B、病原体、抗体C、抗原、抗体D、传染源、病原体[解析]天花是一种传染性,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天花病毒对人体是一种病原体。
从免疫的角度来看,天花病毒可使人产生反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因此天花病毒属于抗原。
[答案]A例2:以下各项中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的是〔〕A.遗传病 B.佝偻病 C.侏儒症 D.传染病[解析]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的变更引起的,佝偻病是由于缺乏钙或者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侏儒症是由于缺乏生长激素。
16年生物中考卷和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结构是植物细胞特有的?()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2. 下列哪个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A. 草履虫B. 酵母菌C. 蚯蚓D. 青蛙3. 下列哪个过程表示光合作用?()A.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B.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C. 氨 + 酸→ 蛋白质D. 糖类→ 脂肪4. 下列哪种生物分类单位最小?()A. 门B. 纲C. 目D. 科5. 下列哪个是人体第二道防线?()A. 皮肤和粘膜B. 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C.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D. 抗体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 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循环的。
()5.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的特征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______、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______。
3. 人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
4.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和______证据。
5.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______、易感人群。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 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3. 简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4. 简述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原理。
5. 简述反射弧的组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生态系统中有草、兔、鹰三种生物,请构建一个简单的食物链。
2. 请列举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 请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 请解释为什么说人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16年生物中考卷和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A. 蛋白质B. 脂肪C. 糖类D. ATP2. 下列哪种细胞器含有DNA?()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溶酶体3. 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生命形式是()。
A. 原核生物B. 真核生物C. 多细胞生物D. 病毒4.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分解者?()A. 草B. 兔C. 细菌D. 狼5. 下列哪个过程表示水的光解?()A. 2H₂O → 4[H] + O₂B. CO₂ + 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₆O₃C. 6O₂ + C₆H₁₂O₆ → 6CO₂ + 6H₂OD. 4[H] + O₂ → 2H₂O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细胞壁。
()3. 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4.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循环的。
()5.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有关。
2. 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3.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4.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5.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什么是呼吸作用?它有什么意义?3. 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4. 请解释什么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5.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计算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比例。
2. 描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中考生物试题专题练习:传染病和免疫1、(2016•玉林)艾滋病被称作世纪癌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破坏人体的()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运动系统D.免疫系统【考点】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解答】解: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故选;D2、(2016•十堰)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和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B.艾滋病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体液传播C.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HIV由一个细胞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考点】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按其英文字音(AIDS)译为“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近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解答】解:A、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A正确.B、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汗等体液传播,B正确.C、HIV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C正确.D、HIV病毒无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D3、(2016•云南)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噬菌体属于病毒B.所有病毒都会使人类患病C.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解答】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正确.B、并不是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如利用噬菌体可以治疗烧伤病人,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疫苗,从而预防病毒性疾病等,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正确.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正确.故选:B4、(2016•烟台)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引起的.A.炭疽杆菌B.噬菌体C.HIV病毒D.H7N9病毒【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传染病”,是由感染(HIV病毒)引起的.故选:C5、(2016•荆门)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B.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C.李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过,但没有患流感,说明李华对流感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D.给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计划免疫【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及其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解答】解:A、艾滋病(AIDS)的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正确.B、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错误.C、李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过,但没有患流感,说明李华对流感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病,属于计划免疫,错误.故选:A6、(2016•丽水)寨卡病素是一种能通过蚊虫和母婴传播的病毒.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属于()A.抗体B.传染源C.易感人群D.传播途径【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解答】解: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故选:B7、(2016•淄博)疟疾由浸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块、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疟原虫是澶染病疟疾的传染源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疟原虫是澶染病疟疾的病原体,错误.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正确;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正确;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正确.故选:A8、(2016•南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三项都是【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故选:D9、(2016•内江)关于传染病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呆小症和贫血病是传染病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染源【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解答】解:A、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呆小症也不属于传染病,错误;B、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不会传染,错误;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正确.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播途径,错误.故选:C10、(2016•孝感)调查显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吸毒人群经常共用餐具B.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针头C.吸毒人群经常在同一水池游泳D.吸毒人群经常在同房间吸食毒品【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 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进行一般的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针头.故选:B11、(2016•赤峰)下列不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A.不安全性行为B.饮食和接触C.输入含HIV的血液制品D.已感染HIV的妇女哺乳婴儿【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ACD、不安全性行为、输入含HIV的血液制品、已感染HIV的妇女哺乳婴儿,都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B、饮食和接触不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所以不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饮食和接触.故选:B12、(2016•沧州)2015年,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蔓延.该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母亲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致胎儿小头畸形.以下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寨卡病毒结构简单,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寨卡病毒属于传染源C.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体D.消灭蚊子可以切断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解答】解:A、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病毒在传染病流行环节中属于病原体,而不是传染源,B错误;C、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原,C错误;D、消灭蚊子可以切断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正确.故选:D13、(2016•柳州)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B.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D.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解答】解: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故选:C14、(2016•邵阳)人类的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A. B.C.D.【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解答】解:ABC、不洁性交、注射毒品、母婴,都能传播艾滋病;D、握手不会传播艾滋病.所以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D.故选:D15、(2016•长沙)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A.病原体B.传染病C.传播途径D.易感者【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天花病毒能引起动物患天花,因此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病原体.故选:A16、(2016•娄底)最近,部分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传染病-中东呼吸综合征.下列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建议广大民众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是切断传播途径,A不正确;B、许多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努力研制对该病的疫苗,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是切断传播途径,B不正确;C、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检查、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不是切断传播途径,C不正确;D、对医院、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严格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故选:D.17、(2016•日照)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者 D.探究病毒结构【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解答】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可以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使其具备抗病能力.所以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18、(2016•济宁)我市某校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健身倡议,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促进抗体产生【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的目的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19、(2016•青岛)近期美洲出现了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虫媒病,病原体为塞卡病毒(Zika Virus).我国科学家现已证明,塞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直接关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B.塞卡病毒属于细菌病毒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患者和塞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解答】解:A、抗生素主要是杀菌,而这种虫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错误;B、塞卡病毒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内,因此属于动物病毒,而不是属于细菌病毒,错误;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不是保护易感人群,错误;D、患者和塞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正确.故选:D20、(2016•威海)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B.加强体育锻炼C.为儿童注射疫苗D.隔离传染病患者【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类比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A、“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是防止通过器具传播病原体,因此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减少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为儿童注射疫苗”目的是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隔离传染病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所以,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对病人用过的器具消毒”.故选:A.21、(2016•宜兴市)5月初我市发现一位同学患上肺结核,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A.把该名同学送到医院的呼吸道科与其他病人一起住院治疗B.向市疾控中心汇报C.对与该同学有接触的人员进行检查与跟踪观察D.对所处教室、宿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全身疲乏、失眠、盗汗、午后潮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解答】解:A、把该名同学送到医院的呼吸道科与其他病人一起住院治疗,可能会传染其他病人,因此应该隔离治疗,错误;BCD、“向市疾控中心汇报”、“对与该同学有接触的人员进行检查与跟踪观察”、“对所处教室、宿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都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措施,都正确.故选:A.22、(2016•宁夏)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和研制的青蒿素可有效降低疟疾这一传染病的死亡率.从传染病的预防描述分析,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A.消灭病原体 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解答】解:“疟疾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对疟疾患者进行了及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故选:D.23、(2016•石家庄)《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热播,中国人更需要“舌尖上的安全”.下列有关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错误的是()A.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B.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以使用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所以我们要避免与艾滋病患者接触D.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应适当多吃鱼、肉、奶、蛋等食品【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分析】食品安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今人们应该注意的问题,生活中我们应该多注意.【解答】解:A、桶装水与外界隔绝,细菌不能进入.而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A叙述正确;B、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里含有微生物代谢的终产物(毒素),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以食用.B叙述正确;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正常接触不会感染.C 叙述错误;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应适当多吃鱼、肉、奶、蛋等含蛋白质等食品.D叙述正确.故选:C24、(2016•石家庄)学校经常进行卫生大扫除,清洁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卫生大扫除最主要的作用是()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A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