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卷]2019秋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七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泰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泰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历史学者的论述B.《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C.《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D.遗址中发现了骨针和装饰品2.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的变化,也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转变,下列关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发展顺序正确的是()A.定居生活—群体生活—集体生活B.群体生活—定居生活—集体生活C.集体生活—定居生活—群体生活D.群体生活—集体生活—定居生活3.《史记》记载,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
这种推举首领的办法是我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
材料中推举首领的原则是()A.推举自己的亲人B.推举有才能的人C.推举贤德的人D.推举实力强大的人4.“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这段出土于陕西临潼某一青铜器中的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青铜器是A.B.C.D.5.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的是()①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②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③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6.《史记》中记载:楚庄王经过长期的斗争,凭借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周围的一些小国,于是来到洛河,耀武扬威的在周朝的疆界内检阅军队。
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A.王室衰微,分封破坏B.礼法破坏,百家争鸣C.王室内讧,等级不再D.尊王攘夷,走向统一7.下列是对某工程维护的介绍:“古代竹笼结构的堰体在岷江急流冲击之下并不稳固,而且内江河道尽管有排沙机制但仍不能避免淤积。
……岁修时修整堰体,深淘河道。
”该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长城D.秦始皇陵8.习在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泰州市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1)

泰州市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1)一、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黄巾起义 D.楚汉之争2.“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B.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C.这一时期全国大部分时间处于统一状态D.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加强3.“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
”这说明东晋南朝时期A.南方社会秩序比较安定B.江南自然地理条件优越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4.下列政权定都洛阳的是()①西汉②东汉③魏国④西晋⑤东晋A.①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5.公元200年,在我国北方的官渡发生了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一方号称十万大军,另一方却仅有三四万人,力量悬殊。
但弱方却采取火烧对方粮草,使对方军心动摇,从而取得以少胜多的胜利。
那么作战双方是A.刘备与孙权B.袁术与袁绍C.董卓与孙权D.袁绍与曹操6.“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故谓之实录”。
这是史学家班固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评价。
下列史实在这部通史中有记载的是A.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B.刘秀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7.古代下列商品中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的是A.丝织品B.漆器C.玻璃D.铁器8.东汉年间有童谣讽刺当时的政治黑暗,说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政治原因是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军阀割据C.农民起义不断D.自然灾害严重9.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成果突出,下列成果中属于魏晋时期民族融合成果的是①胡乐、胡舞受到汉族人民喜爱②民族关系趋于缓和③“胡”“汉”思想感情难以沟通④汉语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以下关于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与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有关B.这一政策具有轻徭薄赋、勤俭惠民的特点C.到汉武帝时代这一政策都仍然得到推行D.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使汉初经济得以恢复11.原始农耕时期的到来,促使远古人民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江苏省泰兴市2018-2019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一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泰兴市2018—2019年第一学期初一历史期末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1.半坡原始居民开始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如石铲、石刀等工具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决定他们种植粟的根本因素( )A .自然条件B .劳动技术C .饮食习惯D .劳动工具2.某同学参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处文化遗址,在这里他看到了碳化 稻谷和复原的干栏式房屋。
他参观的是右图中________处。
A .A B .B C .C D .D3.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环境时写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这就决定了北京人要( )A .过着群居生活B .住在山洞里C .学会制造工具D .懂得用火 4.战国时期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的是( ) A .墨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5.右图显示了商朝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这件文物是( )A .四羊方尊B .司母戊鼎C .象尊D .毛公鼎 6.以下是某同学选取的课本中的四个成语典故,请帮助他按照相关史实 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正确的排列( )①草木皆兵 ②三顾茅庐 ③问鼎中原 ④纸上谈兵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④①②③D .③④②①7.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康乾盛世 8.下列古代帝王以“节俭”著称的是( )A .周武王B .秦始皇C .汉文帝D .汉武帝9.为了巩固和稳定社会局势,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的政策为( ) A .严刑峻法 B .休养生息 C .以商为本 D .大兴土木10.“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 实行的统治政策。
A .秦始皇 B .秦穆公 C .秦孝公 D .齐桓公11.“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这首诗描述的 是( )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淝水之战D .澶州之战12.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今天的台湾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大陆与台湾交住的史实。
2019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版)

2019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黔东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
”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2.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种植粟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A. 半坡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大汶口遗址D. 城头山遗址3.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A. 黄帝B. 炎帝C. 舜D. 禹4.《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反映了()A. 禅让制开始出现B. 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C. 分封制开始出现D. 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5.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其中的“诸侯”产生于()A. 奴隶制B. 世袭制C. 禅让制D. 分封制6.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A. 奴隶制开始瓦解B. 封建制度确立C. 生产力飞速发展D. 诸侯兼并争霸7.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哪些人能够受到政府的奖励?()①勤奋苦读的人②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③军功卓著的人④经商致富的人。
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D. ②③④8.在某一博物馆中,讲解员在讲解如图器物时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A. 四羊方尊B. 编钟C. 青铜立人像D. 司母戊鼎9.春秋时期有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开创了儒家学派,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A B C D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值:50分 时间:政史合场100分钟)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20分)选择题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表格中上相应的方框内。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41.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42.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43.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 .公元前138年 B .公元前127年 C .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 44.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 .临洮—咸阳B .临洮一辽东C .陇西一辽东D .临洮一函谷关 45.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46.被齐桓公任用改革内政的人物是A .姜尚B .商鞅C .吴起D .管仲 47.后代把商称殷,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A .商汤B .盘庚C .商纣D .周幽王48.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留下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长城的社会公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
”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白渠 49.“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 .春秋 B .战国 C .秦 D .东汉 50.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 食盐。
初一上半期期末历史题带参考答案(2023年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

选择题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 王国B. 侯国C. 郡D. 县【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采取推恩令,让王国的国王将自己王国的疆土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形成侯国,而侯国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使王国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选择题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A. 行政事务B. 军事管理C. 监察事务D. 财政管理【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时期,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置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
所以C项符合题意,故选C。
选择题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 孟子B. 韩非C. 主父偃D. 董仲舒【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D选项符合题意;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A选项不符合题意;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B选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选择题2015年被视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战略决策落地实施的关键年。
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张骞B.西域的葡萄、石榴等作物经此通道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C.其路线是从西汉的首都洛阳出发,直达西亚、非洲D.这条通道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答案】C【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外交往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泰兴市黄桥初中2019年秋学期期终测试七年级历史试卷注意: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26-45题,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上,所有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26、国民党主席连战曾为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赠书法作品:“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A.尧和舜B.舜和禹C.黄帝和炎帝D.周文王和周武王27.他被称为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
“他”是指A.黄帝B.尧C.舜D.禹28、春秋时期,诸侯纷争,首先实现霸主美梦的是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孝公29.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楚 B.齐 C.秦 D.燕30.“孔子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就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这则材料反映孔子的教育思想是A.“温故而知新”B.“有教无类”C.“当仁不让于师”D.“因材施教”31.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410多所。
当年传教士翻译的那本书是A.《离骚》B.《论语》C.《孙子兵法》D.《道德经》32.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付。
” B.“兼爱”“非攻”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33.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适合担当《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的是A.孔子B.墨子C.孟子D.韩非子34.使得成都平原从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的伟大工程是A.郑国渠B.灵渠 C.都江堰D.京杭大运河35.皇帝是我国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是A.黄帝B.商汤C.周武王D.嬴政36.对右边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B.春秋争霸战争C.汉武帝的大一统 D.唐朝的建立图片一图片二37.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2019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测试卷附答案详析

23.(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
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在全国设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材料二
材料三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大一统局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鼓励耕织、严明法度之外,还有哪些措
但是可能因此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这表明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对
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要从正反两方思考问题。
( 2)孔 子 是 我 国 古 代 的 大 思 想 家 、教 育 家 ,儒 家 学 派 的 创 始 人 ,是 我 国 古 代 文 化 最 重 要 的 代
表人物。
(3)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等。
题号 答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本部分 5 个大题,共 60 分)
2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
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
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
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秋学期黄桥东区域七年级期末测试
历史试卷
(分值:50分时间:政史合场:100分钟)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20分)
注
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1.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A.秦始皇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隋文帝杨坚 D.宋太祖赵匡胤
2.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临洮—咸阳B.临洮一辽东C.陇西一辽东D.临洮一函谷关
3.秦朝刚统一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A.隶书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4.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
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右边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A B C D
5.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6.《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绥绶,掌副丞相……”
材料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百官B.掌管军事C.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管理全国宗教事务
7.新版电视剧《三国》中的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精彩的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参与兵力之庞大、人物关系之复杂、政治影响之深远都是非常惊人的。
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曹操和袁绍
B.曹操和孙刘联军
C.孙权和刘备
D.袁绍和孙刘联军
8.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陆续出土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这主要反映出
A.西汉开始出现丝织品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新疆在汉代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D.汉代新疆人主要穿丝绸衣服
9.秦朝统一中国的时间
A.公元前2070年B.221年C.公元前221年D.589年
10.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11.孔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A.丝织技术B.活字印刷术C.雕版印刷术D.造纸术
12.关于三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刘备定都成都,国号蜀
B.三国的分裂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C.曹操在洛阳称帝,建立魏
D.孙权于222年称王
13.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其表现有
①普遍实行麦稻兼作②纺织业上蜀锦全国有名③发明了灌钢法
④青瓷烧制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⑤建唐人口达到百万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4.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
祖冲之最杰出的贡献是在
A.数学领域
B.建筑领域
C.医学领域
D.文学领域
15.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都不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兰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水经注》
16.《齐民要术》的作者
A.贾思勰B.祖逖C.袁绍D.张骞
17.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时间是
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19年C.公元前60年 D 公元60年
18.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又编制了
如图所示医学体操的著名医学家是
A.张仲景B.华佗
C.李时珍D.宋应星
19.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C.实物资料 D.影像资料
20.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
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史书记载B.注重史料考证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0分)
21.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同学们现在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后也要像汉武帝那样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汉武帝的有关知识。
(10分)
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材料二:右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从其形制来看,
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
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实现思想上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1分)此措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1分)
(2)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汉武帝是怎样解决王国问题的?(1分)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1分)
(3)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和地方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采取了什么行动?(1分)
(6)请简要评价汉武帝。
(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恺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及贵妇人都惊叹不已,认为恺撒大帝的长袍美妙绝伦,于是穿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材料二:下面是古代著名的中西陆上交通图:
(1)材料一中当时中国所处的朝代可能是哪朝?(1分)
(2)请回答:恺撒大帝的丝绸长袍是通过材料二的这条通道得到的,请说出这条通道的名称。
(1分)写
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和终点(2分)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1分)
(3)这条通道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还有价值吗?请说出你的理由(2分)
2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右图)
(1)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3分)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
(2)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_____________ (1分)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
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
“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写出三点得5分)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4)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并简述孝文帝改革的
作用。
(3分)
(5)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什么?(1分)
初一历史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1-5ABDCB 6-10ABBCA 11-15DCDAA 16-20ACBAB
21.(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统治思想
(2)颁布“推恩令”,不费一兵、不损一土削弱王国势力
(3)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
(4)派张骞出使西域
(5)围绕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进巩固了大一统局面阐述
22.西汉
丝绸之路、长安、欧洲、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有;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亚欧
大桥路桥的组成部分
23.(1)①魏国②蜀国③吴国
(2)赤壁之战
(3)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
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
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1分。
答出一条即可)
(4)迁都洛阳。
(1分)
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1分)
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壮大了自己国家,同时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推动了社会进步。
(1分)
(5)政权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