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分析方法课件
酒店能耗分析课件

监测与调整
实施节能措施后,持续监测能 耗数据,对措施效果进行分析 和调整,确保节能目标的实现 。
培训与意识提升
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酒店员 工节能意识和参与度,促进节
能措施的落地实施。
03
酒店能耗管理与节能措 施
能源管理策略与制度
制定能源管理计划
明确酒店能耗目标、指标和实施 方案,确保节能工作的有序开展
04
酒店能耗案例研究
某五星级酒店能耗分析案例
案例概述
某五星级酒店位于市中心,拥有各类客房、会议室、餐厅等设施。近 年来,酒店面临能耗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问题。
能耗分析
通过对酒店能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酒店能耗主要集中在 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等方面,其中空调能耗占比最大。
节能措施
针对分析结果,酒店采取了多项节能措施,如采用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优化照明系统、推广节能宣传等。
标考核体系。
B
C
D
倡导绿色低碳文化
酒店应积极倡导绿色低碳文化,通过举办 相关活动和宣传,提高员工和客户的环保 意识。
合作与创新
酒店应加强与其他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共同研发新的节能技术和解决方案,同 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意见和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手动记录
通过人工记录酒店各区域 的能耗数据,如水、电、 气等。
智能仪表
安装智能仪表,实时监测 和记录能耗数据。
能源管理系统
利用能源管理系统(EMS )进行数据收集,整合酒 店各区域的能耗数据。
数据分析技术与方法
对比分析
将实际能耗数据与设计值 、历史数据等进行对比, 找出能耗偏高的区域或时 间段。
实施过程
能耗分析方法

SCL与室外干球温度T之间存在如下线性关系:
SCL (SCL7 SCL1 )(T Tph ) /(Tpc Tph ) SCL1
式中:Tpc-高峰冷负荷温度,℃;Tph-高峰热负荷温度,℃;
2 传导负荷 传导负荷由两部分组成: (a)通过屋面、墙体、玻璃窗由温差引起的稳定传热部分,可根据式进 行计算: n
Q=Kt+C
式中:Q K C t 为某时刻的建筑冷负荷,W/m2; 为常数,即建筑冷负荷与室外干球温度线性关系的斜率; 为常数; 为室外干球温度,℃。
当假设室外干球温度为t1时,建筑冷负荷为Q1;室外干球温 度为t2时,建筑冷负荷为Q2。可得方程组: Q1=Kt1+C Q2=Kt2+C
由上述方程组可解出常数K 和C ,并带 入式中,得出建筑冷负荷与室外干球温度的 线性函数.
(b)通过屋面、墙体由日射引起的不稳定传热部分,可根据式进行计算:
TSCL
• • •
(A K
i 1 i
n
i
CLTDS KC FPS ) / Af
式中:TSCL-日射形成的传导负荷,7月份和1月份分别记作TSCL7和TSCL1, W/m2; CLTDS-日射形成的墙体冷负荷温差,℃; KC-墙体外表面颜色修正系数;
夏季工况总负荷
• 该地区夏季制冷室外计算温度为33.4℃,对于选定建筑, 其冷负荷为Qr=481.2 kW,当室外温度高于22℃时开始供 冷,冷负荷与室外温度成线性关系,则室外温度为t℃时 建筑物冷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
• 以t=31℃为例,当t=31℃时,按上式计算,Qr31=379.89 kW,将Qr31乘以t=31℃时出现的小时数T31=228h,可得t= 31℃时的总冷负荷: • Q31=Qr31×T31=379.89×228=86615.95kWh
能耗管理系统PPT幻灯片课件

-可按基站、区域、时间段等进行日、月、季度 、年用电数据的查询
6.能耗排名
- 可按基站、区域、时间段、基站配置等进行能 耗排名
16
功能一、能耗分析(续1)
用电异常分析
用电占比分析
17
功能一、能耗分析(续2)
筛选出当日、当月(或任意时间段)最耗电的设备和基站
用电排名分析
18
功能二、成本管理
频率:
0.5%(45~60Hz)
电能:
1.0%(0.5L/0.5C)
采样数量: 支持18路单相(6路三相)电表
互感器方式: 外置开口互感器
采集器
功能描述 供电:AC 220V / DC 48V 提供18路电表接入 提供智能设备接口 提供温度传感器接入(可选) 传输方式 IP/CDMA/GPRS/SMS
决策依据 节能评估 用电告警 远程抄表
对节能措施进行评估,为后期大规模推广和应用提供决策。
通过分析基站设备耗电量,可得到哪些设备效率高、 更省电,为设备采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用电量异常报警,分析设备是否故障或存在供电 线路用电异常方面的问题。
通过远程自动抄表,解决了传统手工抄表方式 中数据时效性、准确性及后期数据操作性问题。
油机发电量
发电机
负载用电量 空调用电量 风机用电量 照明用电量
8
开关电源
空调 智能通风 照明 其他
智能电表
测量范围:
电压: 电流:
30~600V(线电压) 0~50A(可选配)
精度
电流:
1%(10A~50A)
电压:
0.5%(20~400V);线电压:1.0%
功率:
1.0%(相对于U*I)
能耗分析方法

能耗分析方法常见空调系统全年(或季节)能耗分析方法简介度日法度日法通常用来计算采暖期总的累计采暖耗能量度日,是指每日平均温度与规定的标准参考温度(或称温度基准)的离差因此,某日的度日数,就是该日平均温度与标准参考温度的实际离差即:(HDD)=TB–T式中(HDD)某日度日数(DD),当TTB时,则(HDD)=TB标准参考温度(℃),我国一般取℃国外取℃度日法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从长期平均的观点来看当室外温度等于某一基准温度时太阳辐射和室内得热刚好可以弥补建筑物的热损失因此某一温度下的热负荷可以近似地认为正比于室外温度与这一基准温度的差值。
T某日平均温度(℃),我国气象部门统一规定每天观测记录(,,和时)室外空气温度,故:采暖期总度日数是采暖期每日度日数的总和为了使统计出的度日数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一般应统计十年以上的气象资料,表是统计~年气象数据后整理出的我国部分城市的度日数采暖期总度日数n采暖期天数或计算天数Ti第i天的室外日平均温度℃。
度日法采暖耗能量用下式计算:式中Qs采暖期耗能量,(KJ)q建筑物总的设计耗热量,(KJh)(HDD)采暖期度日数,(DD)CD修正系数,考虑间歇采暖对连续采暖的修正,可按表取tNW室内外设计温差,(℃) 表 修正系数根据《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可以找到供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和采暖度日数从而可以计算出整个冬季总热量为ΣQs。
同样还有空调度日数指在供冷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基数的度数之和即:我国一般取TB=℃。
TB取值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因为并不是说室外气温低于TB 便马上开启采暖,很多情况下室内发热量(如照明、人体和设备)和日得热量足以抵消热损失,而室内设定温度也不一定是℃,因此为了计算精确还定义了以平衡温度Tbal对于某个室内设定温度Ti当温度达到Tbal时得热qgain正好等于热损失。
式中:Ktot建筑的总热损失系数W℃。
《节能设计标准》中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限值中的耗冷量指标(qc)和空调年耗电量(Ec)是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制冷度日数(CDD)确定的。
能耗分析PPt模板

水消耗差异率指标分析
2011年12月用水3742m³ ,单位收入用 水量31.2m³/万元。 与今年11月比较,减少3.2m³/万元,下降了 9.3%; 与上年同期比较,减少9.1m³/万元,下降了 22.5%。 与2010年平均数比较,减少12.5 m³/万元, 下降了28.6%。
水消耗差异率指标分析表
2011年12月 年 月
能源消耗情况
电消耗差异率指标分析
2011年12月用电92573Kwh,单位收入 用电量774Kwh/万元。 与今年11月比较,增加261.4Kwh/万元,上 升50.9%; 与上年同期比较,增加48Kwh/万元,上升 6.6%; 与2010年平均数比较,减少12Kwh/万元,下 降1.5%;
电耗差异率指标分析图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基期 2011年 12月 年 月
+50.9% -1.5% +6.6%
单位: 单位:kwh/万元 /
2011年 11月 年 月 512.6 774
2010年 12月 年 月 726 774
2010年平均 年平均 786 774
电消耗差异率指标分析表
2011年 12月
万元收入用电 量(Kwh/万 元) 2011年10月 与之比较增减 绝对数 (Kwh/万元) 2011年10月 与之比较增减 百分数
பைடு நூலகம்
2011年 11月
2010年 12月
2010年 平均数
774
512.6
726
786 -12 -1.5%
+261.4 +48 +50.9 ﹪ +6.6﹪
2011年 12月
空调能耗分析PPT课件

第11页/共29页
方案3 设备表
空调年运行能耗分析
名称
参数
数量 电功率
总功率
单价
总价
备注
制冷1935kw 地源热泵机
组 制热2017kw
(KW)
309 3
477
(KW) 926
1430
(万元)
(万元)
116
地埋管井 80米深
993
0.8
换热量
钛扳换热器 1035kw
2
25
332m3/h,
102
空调循环泵
自控系统
总计
电力增容费(900元/KW)
煤气增容费(900元/m3)
管道及安装费用(机房设备费20%)
总计
30 66 102 66 135
399
第8页/共29页
16.5
49.5
2
6
0.7
2.1
2.7
8.1
25 757 36 45 151 989
夏季用 夏季用 冬季用 夏季用
方案2
空调年运行能耗分析
水量:25 m3/h
24
海水(钛扳) 换热器
流量 200m3/h
1
15
90
2
48
余压回灌
78
78 24/28℃-26/30℃
井水换热器
流量 200m3/h
2
245m3/h,
空调循环泵
3
35m H2O
26
52 15/28℃-17/30℃
87
29
1.7
5.2 冬季运行2台
67m3/h,
深井水泵 45m H2O
注:天然气低位发热值按36000 KJ/ Nm 3计算,天然气发电效率按55%计算。标准煤发热量 29270KJ/kg。
电力用户能耗分析..

1、正比于电流平方的配电线路电缆导线和变压器、 调压器、电抗器、阻波器和消弧线圈、电动机等用电设备 绕组中的电能损失,也称负载损失。 2、与运行电压有关的变压器损失和电容、电缆的绝 缘介质损失,电能表电压线圈及其它附件的损耗,调压 器、电抗器、消弧线圈、互感器铁芯损耗,电动机、整流 照明等感性用电设备铁芯损耗等,绝缘子漏电损耗、也称 空载损失。 二、设计、使用的因素 1、 工厂供电系统中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和电 机的选用密切相关。由于设计时,设备上配用的电机备用 系数大,致使变压器的容量和实际负荷差别悬殊。设计时 变压器容量可按负荷率为70%的经济负荷运行。 2、电力拖动用电动机与拖动设备不能合理配套,存 在“大马拉小车”现象。设计时,可按1.05-1.2倍的机械功 率 运行。
§4 大型可控整流、变频器等电力电子装 置对电网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大型可控整流设备、变频器等电力 电子装置在企业的广泛利用,引起供电系统中电压、电流 出现高次谐波,其造成的危害和损耗也日趋严重。这种高 次谐波产生的谐波压降,使发电机的端电压波形畸变,增 加附加损耗,促使绝缘老化,从而使维护管理工作量增 加,对工厂用户产生严重影响。例如,由于高次谐波电流 使电网电流有效值增加,电阻也因集肤效应的影响而相应 增大,致使网路中产生附加的功率及能量损失,造成对电 网的污染。高次谐波电流加大了旋转电机、变压器、电缆 等电气元件中绝缘介质的电离过程,使其发热量增加,寿 命降低。特别是对静电电容器,高频电流使其发热量超过 正常值,绝缘老化过程加速。例如,5%的高次谐波电流, 使介质损失角Tgδ,1年增加到两倍左右,由于消弧线圈 不能全部补偿系统中的电容电流,元件绝缘的老化,使单 相接地比较容易发展成为两相接地,降低用户供电的可靠
大工业电力用户 供用电网络用电管理 与能耗分析
第四部分 建筑设备能耗分析PPT课件

这些能耗指标,如CEC、DEC、SEC指标虽然是 考虑到各种因素对建筑的能耗水平作出的判断, 但需要计算假想建筑的能耗或构造建筑,计算相 对复杂。
计算CEC指标需要大量的气象资料,而我国缺少 一些相应的气象资料。
运用DEC、SEC指标需要使用计算软件模拟,而 模拟计算与实际有较大偏差。
综上,有必要构建简便、实用又可以反映耗能设 备及系统能耗能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6
建筑能效的评价指标——围护结构的总传 热值(OTTV):
通过不透明围护结构的导热Qwgs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可表示为:
OTTV Q
对某一外墙
OTT Q VwcQgcQgs A A
外墙的总传热值一般表示为:
O T A w U T w T V e D qA f U f D A T f S S C F A i
如此多的能源利用率,在实际工程中如何 进行应用
能效评价指标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评价指标的要求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系统性原则:
目的性、整体性、层次结构性、相关性和适用 性等
4.2
2.4
>1163 4.7
溴化锂吸收式
形式 单效型
双效型 10
额定工况
性能指标
加热源 冷水出口温 冷却水进口 名义制冷量 单位制冷量 单位制冷量
蒸汽压力 度℃
温度℃ 范围(kW) 冷却水流量 蒸汽耗量
0.10
7
2.35
0.25
13
7 0.40
10
7 0.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 R = τER /TR
,∑ H = τEH /TH
或τER =∑ R *TR
,τEH =∑H*TH
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与建筑物的功能、性质、空调系统采用的节能方式等因素 有关。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见下表:
? 在得到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和负荷率这两个基本数据后就 可以进行空调全年总耗能量的计算了.设备耗能量的计算 见表
? 度日数反映了各地区的寒冷与炎热情况,供热与过渡季节 空调系统工况转建筑的围护结构负荷、新风负荷与室外气象参数有关 ,但室内热源引起的空调负荷仅与室内热源有关,并且占了 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制冷季室内开空调的时间不仅仅受室 外气象参数18℃, 26℃的制约,还受建筑功能制约。导致 实际制冷空调能耗大于按度日数计算的空调能耗。
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τE ) : 全年空调冷负荷(或热
负荷)的总和QR (或QH )与冷(或热)源最大出力qR (或qB )比值 , 称为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 即:
? ER
?
QER qER
或
? EH
?
QEH q EH
式中?? τER, τER — 夏、冬季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 ( h) ;
— ?? ?? ?? QR, QH 全年空调冷热负荷, (K J/a) ;
据集》,可以找到供暖期室外日平均温
(HDD) —采暖期度日数, ( D. D );
度和采暖度日数,从而可以计算出整个 冬季总热量为Σ Qs。
CD — 修正系数, 考虑间歇采暖对连续采暖的修正, 可按表2取;
tN -W — 室内外设计温差, (℃ ) .??
?
表2?? 修正系数
? 同样还有空调度日数,指在供冷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 高于室内温度基数的度数之和,即 :
采暖期总度日数
n
HDD ? ? ?TB ? Ti ? i
n—采暖期天数或计算天数,
Ti—第i 天的室外日平均温 度,℃。
度日法采暖耗能量用下式计算 :
Qs
?
24 q ( HDD )C D ? tN?W
式中Qs — 采暖期耗能量, (KJ);
根据《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
q —建筑物总的设计耗热量, (KJ/h);
n
CDD ? ? ?Ti ? TB ? i
? 我国一般取TB=26℃。TB 取值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因为 并不是说室外气温低于TB便马上开启采暖,很多情况下室 内发热量(如照明、人体和设备)和日得热量足以抵消热损 失,而室内设定温度也不一定是18℃,因此为了计算精确,
还定义了以平衡温度Tbal,对于某个室内设定温度Ti,当 温度达到Tbal时,得热qgain正好等于热损失。
— ?? ?? ?? qR, qH 冷热源的最大出力, ( K J/h) ;
? 负荷率( ∑ ) : 全年空调冷负荷(或热负荷)与冷(或热)源在累
计运行时间内总的最大出力之和的比例, 称为负荷率∑ , 即
?R
?
QR q RTR
或
?H
?
QH q H TH
式中?? TR, TH — 夏冬季设备累计运行时间, ( h) .
假设室外温度为t1时,不需要开启空调系统,则此时建筑冷负
荷Q1取0,则上式可简化为
t1 -t Q = —— Q2
t1-t2
该方法根据计算地点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出现的年频率数(
常见空调系统全年(或季节)
能耗分析方法简介
1.度日法 度日法通常用来计算采暖期总的累计采暖耗能量. 度日, 是指每日平均温度与规定的标准参考温度(或称温
度基准)的离差. 因此, 某日的度日数, 就是该日平均温度与 标准参考温度的实际离差. 即:
(HDD) = T B –T
式中(HDD) —某日度日数( D. D) , 当T > TB 时, 则( HDD) = 0; TB — 标准参考温度( ℃), 我国一般取18℃; 国外取18.3℃
T —某日平均温度(℃ ), 我国气象部门统一规定每天观测记 录( 2, 8, 14和20时)室外空气温度, 故:
T ? T2 ? T8 ? T14 ? T20 4
采暖期总度日数是采暖期每日度日数的总和. 为了使统计出的度日数具有足够 的代表性, 一般应统计十年以上的气象资料, 表1是统计15~ 17年气象数据后整理出 的我国部分城市的度日数.
燃料消耗量的计算见表
注: qfHN — 锅炉额定出力时的燃料耗量( m3 /h) ( t /h)
耗水量的计算见表
3.负荷频率法,又为BIN method
这种方法是建立在空调负荷与室内外温差大致成比例这一 假设基础上的. 该方法根据计算地点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出现的 年频率数(用于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或季节频率数(用于季节 性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全年或季节运行工况计算出不同室 外空气状态下的加热量和冷却量。假设某个时刻的建筑冷负荷 Q 与室外空气温度t 存在下列关系:
? 上表推荐的度日数与实际度日数有所区别。 ? 写字楼与办公楼春节期间不办公,室内热源可以抵消一部
分热负荷以及抑制能源使用,因此写字楼实际供热空调能 耗远远小于按度日数计算的空调能耗 ; ? 度日法计算的制冷耗冷量小于实际耗冷量的主要原因是空 调系统实际供冷度日数远远大于推荐的度日数。
2.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适用于空调或采暖设备的能耗计算
Q=Kt+C
式中:Q 为某时刻的建筑冷负荷,W/m2; K 为常数,即建筑冷负荷与室外干球温度线性关系的斜率; C 为常数; t 为室外干球温度,℃。
当假设室外干球温度为t1时,建筑冷负荷为Q1;室外干球温 度为t2时,建筑冷负荷为Q2。可得方程组:
Q1=Kt1+C Q2=Kt2+C
由上述方程组可解出常数K 和C ,并带 入式中,得出建筑冷负荷与室外干球温度的 线性函数.
Tbal
?
Ti
?
qgain Ktot
式中: Ktot—建筑的总热损失 系数,W/℃。
《节能设计标准》中,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限值中 的耗冷量指标( qc)和空调年耗电量( Ec)是根据 建筑物所在地的制冷度日数( CDD26 )确定的。其 值为一年中当某天的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 26°C时, 将高于 26 ℃的度数乘以 1天,再将每一天的此乘积 累加。其单位为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