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能源消耗报告的数据分析方法

能源消耗报告的数据分析方法

能源消耗报告的数据分析方法引言:能源消耗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准确、有效地分析能源消耗数据成为了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关注的议题。

本文将介绍能源消耗报告的数据分析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方法来优化能源消耗。

一、数据采集与清洗1. 采集数据:从能源供应商、政府统计机构或者企业自身建立的能源数据库中获取能源消耗数据,包括能源来源、消耗量、消耗时间等信息。

2.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筛选、去重、补充缺失值等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能源消耗趋势分析1. 历史数据分析:通过对历史能源消耗数据的统计和可视化分析,探究能源消耗的变化趋势,并在时间维度上寻找规律。

2. 对比分析:将不同时间段、地区或部门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和规律,进而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策略。

三、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分析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能源消耗模型,将能源消耗量作为因变量,将可能影响能源消耗的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回归分析找出重要的影响因素。

2. 相关性分析: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分析能源消耗与各个影响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气候变化等)之间的关系,找出关键影响因素。

四、区域能源消耗热点识别1. 各区域能源消耗对比: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耗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能源消耗较高的地区,探讨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能源节约措施。

2. 空间分布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能源消耗数据可视化为地图,通过热点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识别出能源消耗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区域能源规划提供支持。

五、能源消耗预测与优化1. 时间序列分析:利用能源消耗历史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的能源消耗趋势,为能源规划提供依据。

2. 能源消耗优化:结合能源消耗模型和优化算法,制定能源消耗优化方案,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改变生产工艺等。

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1. 数据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促进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合作,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工程能耗分析方案

工程能耗分析方案

工程能耗分析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能耗分析在工程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能耗分析,工程师可以准确评估能源消耗情况,发现和解决能耗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本文将就工程能耗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进行探讨,以期对工程领域中的能耗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能耗分析基本概念1. 能耗概念能耗是指在工程建设、运行和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总量。

能源消耗是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现象,但过度的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能量的消耗进行合理分析、评估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2. 能耗分析概念能耗分析是指通过对工程系统中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主要特点和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成本提供依据的一种管理手段。

三、工程能耗分析方法1. 能耗数据收集能耗数据收集是能耗分析的首要步骤,只有获得准确可靠的能耗数据,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能耗数据来源包括设备传感器采集、计量器具测量、设备手动记录、能源供应商提供的数据等。

在能耗数据收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突出关键的能耗参数。

2. 能耗调查分析在获得足够的能耗数据后,进行能耗调查分析是能耗分析的第二步。

通过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主要特点和规律,识别能源消耗的问题和瓶颈,为下一步的优化提供依据。

3. 能耗模型建立能耗模型是能耗分析的核心工作之一,它是将工程系统的能源消耗规律建立成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

能耗模型可对工程系统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可用于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方案评估和应急管理等。

4. 能耗评价分析能耗评价分析是对工程系统的能源消耗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能耗评价分析主要包括能源消耗的效率分析、能耗成本分析、能源消耗的环境影响分析等内容。

通过能耗评价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工程系统的能源消耗情况,找出能源消耗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节能分析方案

节能分析方案

节能分析方案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节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节能分析方案,以帮助企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能措施。

1. 能耗分析能耗分析是对企业用能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的各种能源的消耗情况,并通过分析,找出节能改进的途径和措施。

能耗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1 能源消耗量的计算能源消耗量的计算是能耗分析的基础。

首先需要确定各种能源的计量单位,并将其转换为标准单位。

然后通过对各种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统计不同时间段的能源消耗量,最终得出能源总消耗量。

1.2 能源消耗结构的分析能源消耗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能源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

通过对各种能源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各种能源在能耗中的比例,了解能源消耗结构以及各种能源消耗的趋势,为后续的节能改进提供参考。

1.3 能耗影响因素分析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是通过对能耗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导致能耗问题的各种因素,并通过模型分析、仿真等方法进行评估,寻找节能改进的途径和措施。

2. 能源管理方案能源管理方案是针对企业用能实际情况所制定的节能方案,旨在通过优化和管理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能源管理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2.1 能源消耗量的监测能源消耗量的监测是能源管理方案的基础。

通过安装各种能源监测设备,对企业各种能源的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收集能耗数据,为后续的能源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

2.2 能源管理制度的建立能源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确立能源管理目标和任务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健全的能源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流程,实行动态管理和长效机制,以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2.3 能源管理措施的实施能源管理措施是指针对能耗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建筑物能耗分析与优化方法

建筑物能耗分析与优化方法

建筑物能耗分析与优化方法建筑物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其能耗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物能耗分析和优化方法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能耗分析与优化方法,以期改善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一、建筑物能耗分析首先,了解建筑物的能耗情况是实现能耗优化的前提。

建筑物的能耗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进行:1. 能源消耗分类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用电、用气、用水等。

通过对建筑物的各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建筑物能源的利用情况,针对性地开展能耗优化。

2. 能耗数据采集能耗数据采集是评估建筑物能源消耗的关键。

目前可以采用传感器技术、智能电表等技术手段,对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和数据采集。

3. 能耗分析与评估通过对采集到的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识别出建筑物能耗的优势和劣势方面,并通过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能耗利用效率,实现能耗优化。

二、建筑物能耗优化方法建筑物能耗优化有许多方法和措施,这里仅列举几种较为常见的:1. 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是指利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来实现建筑物能耗的优化。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避免能源的浪费和损耗。

2. 节能设备分析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后,需要斟酌使用哪些节能设备。

节能设备是指用于减少建筑物能耗的各种设备和装置,例如节能灯具、节能空调等。

通过使用节能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3. 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物设计时,可以考虑对建筑物的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例如建筑物的墙体、窗户和屋顶等,以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损耗。

通过良好的建筑结构设计,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4. 能源管理经过能耗分析和评估后,需要进行有效的能源管理。

能源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对建筑物能源使用的全面监管和控制。

通过科学的能源管理,可以做到科学决策、规划、监控和调整,实现建筑物能耗的优化。

能源消耗数据分析

能源消耗数据分析

能源消耗数据分析能源消耗数据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旨在通过对能源消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揭示能源消耗的趋势和模式,为能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能源消耗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探讨,并以实际案例来说明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一、能源消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源消耗数据的收集是能源消耗数据分析的基础。

通常,能源消耗数据可以从能源供应部门、能源使用单位和相关统计机构等渠道获得。

这些数据包括能源类型、消耗量、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的缺失和错误。

收集到的能源消耗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可以根据能源类型、行业领域、地理位置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重复值,确保数据的质量。

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的方法1. 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识别出能源消耗的趋势和周期性变化。

这有助于预测未来的能源消耗情况,为制定能源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趋势分析法可以使用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对能源消耗与时间、经济发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预测未来的能源消耗趋势。

2. 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不同地区、行业或时间段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和规律。

这有助于揭示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和潜在问题,为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提供指导。

比较分析法可以使用统计学中的差异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

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和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能源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

3. 预测分析法预测分析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未来能源消耗进行预测和评估。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能源规划和管理措施,提前应对能源供需的变化。

预测分析法可以使用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建模和拟合,可以预测未来能源消耗的趋势和规模,并评估不同政策和措施的影响。

什么是建筑能耗评估,如何进行能耗分析?

什么是建筑能耗评估,如何进行能耗分析?

什么是建筑能耗评估,如何进行能耗分析?
建筑能耗评估是对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评估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情况、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进行建筑能耗评估时,需要进行能耗分析,即对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以评估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节能潜力。

要进行能耗分析,首先需要对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数据进行采集。

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的基本信息、室内外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和能源消耗量等。

采集的数据需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建筑物的实际能源使用情况。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和整理,以消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

分析则包括对能耗数据的分类、统计和对比,以找出能源使用的瓶颈和节能潜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

最后,根据能耗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节能措施和方案。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改进维护和保养方式、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等。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总之,建筑能耗评估和能耗分析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估和分析,可以了解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节能潜力,制定相应的节能方案并实施,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能耗状况分析报告

能耗状况分析报告

能耗状况分析报告引言能耗状况分析报告是对一个特定系统或设备的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文档。

通过对能耗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该系统或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本报告旨在对某个特定系统的能耗状况进行分析,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结论,以帮助相关机构或个人制定优化能源消耗的策略。

背景系统描述本次能耗状况分析报告的对象是某个具体系统(或设备)的能源消耗状况。

该系统(或设备)所处的环境和用途将直接影响其能源消耗情况。

数据收集方法为了进行能耗状况分析,我们采用了以下数据收集方法:1.直接观察法:通过观察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设备的使用,记录能源消耗情况。

例如,记录设备的运行时间、能源类型和消耗量等。

2.数据记录仪:设置数据记录仪来自动记录能源的消耗情况。

数据记录仪可以直接连接到系统或设备上,实时记录能源的消耗数据。

3.调查问卷:向系统或设备使用者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他们对能耗情况的评估和意见。

问卷可以包括对于能源消耗的感知、使用行为和意识等方面的问题。

能耗状况分析能耗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对系统的能耗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能耗类型:分析系统的能源消耗类型,例如电力、燃气或其他能源。

了解能源类型对于制定节能措施和改进方案非常重要。

2.能耗趋势:对系统的能耗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观察能耗的变化趋势。

判断能耗是否存在季节性或周期性变化,为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3.能效评估:根据能耗数据计算系统的能效指标。

通过能效评估,我们可以了解系统的能耗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而评估能源使用的合理性。

4.能耗结构分析:对系统能耗进行结构分析,确定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

分析能耗结构有助于确定优化能耗的方向。

问题与挑战分析在能耗状况分析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和挑战包括但不限于:1.数据收集的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能耗状况分析至关重要。

能源消耗评估方法

能源消耗评估方法

能源消耗评估方法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评估能源消耗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准确评估能源消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能源资源,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能源消耗评估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能源消耗评估的第一种方法是生命周期评估(LCA)。

生命周期评估是指对一个产品、过程或服务从资源获取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综合评估。

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从材料生产、加工、制造、运输、使用阶段到废弃处置的所有环节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生命周期评估的优点在于能够全面、系统地评估能源消耗,并考虑了不同阶段的影响。

然而,生命周期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和时间,且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受到数据可获得性和数据的有效性等因素的限制。

另一种常见的能源消耗评估方法是能耗管理评估(EnMS)。

能耗管理评估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能源消耗进行定量评估和管理。

该方法通过收集、监测和分析能源使用数据,确定能耗状况和消耗模式,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能源管理措施,从而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

能耗管理评估的优点在于能够帮助企业或组织实现能源节约和成本降低,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缺点则在于需要对能源消耗进行大量的监测和数据分析,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

此外,能源消耗评估还可以通过能源绩效指标来进行。

能源绩效指标是一种以能源消耗和经济效益为基础的评估指标,用于衡量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能源绩效指标的评估,可以确定出能源消耗的瓶颈和改进的潜力。

能源绩效指标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能源政策和管理措施,推动能源消耗的减少和能源效率的提高。

然而,能源绩效指标的评估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对能源、经济和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且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也相对困难。

在评估能源消耗时,我们还可以借鉴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生态足迹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和量化一个个体(如国家、城市、企业或个人)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负荷,来评估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耗分析方法常见空调系统全年(或季节)能耗分析方法简介度日法度日法通常用来计算采暖期总的累计采暖耗能量度日,是指每日平均温度与规定的标准参考温度(或称温度基准)的离差因此,某日的度日数,就是该日平均温度与标准参考温度的实际离差即:(HDD)=TB–T式中(HDD)某日度日数(DD),当TTB时,则(HDD)=TB标准参考温度(℃),我国一般取℃国外取℃度日法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从长期平均的观点来看当室外温度等于某一基准温度时太阳辐射和室内得热刚好可以弥补建筑物的热损失因此某一温度下的热负荷可以近似地认为正比于室外温度与这一基准温度的差值。

T某日平均温度(℃),我国气象部门统一规定每天观测记录(,,和时)室外空气温度,故:采暖期总度日数是采暖期每日度日数的总和为了使统计出的度日数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一般应统计十年以上的气象资料,表是统计~年气象数据后整理出的我国部分城市的度日数采暖期总度日数n采暖期天数或计算天数Ti第i天的室外日平均温度℃。

度日法采暖耗能量用下式计算:式中Qs采暖期耗能量,(KJ)q建筑物总的设计耗热量,(KJh)(HDD)采暖期度日数,(DD)CD修正系数,考虑间歇采暖对连续采暖的修正,可按表取tNW室内外设计温差,(℃) 表 修正系数根据《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可以找到供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和采暖度日数从而可以计算出整个冬季总热量为ΣQs。

同样还有空调度日数指在供冷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基数的度数之和即:我国一般取TB=℃。

TB取值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因为并不是说室外气温低于TB 便马上开启采暖,很多情况下室内发热量(如照明、人体和设备)和日得热量足以抵消热损失,而室内设定温度也不一定是℃,因此为了计算精确还定义了以平衡温度Tbal对于某个室内设定温度Ti当温度达到Tbal时得热qgain正好等于热损失。

式中:Ktot建筑的总热损失系数W℃。

《节能设计标准》中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限值中的耗冷量指标(qc)和空调年耗电量(Ec)是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制冷度日数(CDD)确定的。

其值为一年中当某天的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C时将高于℃的度数乘以天再将每一天的此乘积累加。

其单位为℃·d。

度日数反映了各地区的寒冷与炎热情况,供热与过渡季节空调系统工况转换温度为℃,过渡季节与制冷工况的转换温度为℃。

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负荷、新风负荷与室外气象参数有关,但室内热源引起的空调负荷仅与室内热源有关,并且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制冷季室内开空调的时间不仅仅受室外气象参数℃,℃的制约,还受建筑功能制约。

导致实际制冷空调能耗大于按度日数计算的空调能耗。

上表推荐的度日数与实际度日数有所区别。

写字楼与办公楼春节期间不办公,室内热源可以抵消一部分热负荷以及抑制能源使用,因此写字楼实际供热空调能耗远远小于按度日数计算的空调能耗度日法计算的制冷耗冷量小于实际耗冷量的主要原因是空调系统实际供冷度日数远远大于推荐的度日数。

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适用于空调或采暖设备的能耗计算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τE):全年空调冷负荷(或热负荷)的总和QR(或QH)与冷(或热)源最大出力qR(或qB)比值,称为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即:式中 τER,τER夏、冬季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h) QR,QH全年空调冷热负荷,(KJa) qR,qH冷热源的最大出力,(KJh)负荷率(∑):全年空调冷负荷(或热负荷)与冷(或热)源在累计运行时间内总的最大出力之和的比例,称为负荷率∑,即式中 TR,TH夏冬季设备累计运行时间,(h)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与建筑物的功能、性质、空调系统采用的节能方式等因素有关。

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见下表:在得到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和负荷率这两个基本数据后就可以进行空调全年总耗能量的计算了设备耗能量的计算见表燃料消耗量的计算见表注:qfHN 锅炉额定出力时的燃料耗量(mh)(th)耗水量的计算见表负荷频率法又为BINmethod这种方法是建立在空调负荷与室内外温差大致成比例这一假设基础上的该方法根据计算地点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出现的年频率数(用于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或季节频率数(用于季节性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全年或季节运行工况计算出不同室外空气状态下的加热量和冷却量。

假设某个时刻的建筑冷负荷Q与室外空气温度t存在下列关系:Q=KtC式中:Q为某时刻的建筑冷负荷WmK为常数即建筑冷负荷与室外干球温度线性关系的斜率C为常数t为室外干球温度℃。

Q=KtCQ=KtC当假设室外干球温度为t时建筑冷负荷为Q室外干球温度为t时建筑冷负荷为Q。

可得方程组:由上述方程组可解出常数K和C并带入式中得出建筑冷负荷与室外干球温度的线性函数该方法根据计算地点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出现的年频率数(用于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或季节频率数(用于季节性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全年或季节运行工况计算出不同室外空气状态下的加热量和冷却量季节冷负荷或热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Q=∑K(tWXtN)fX式中Q建筑物季节冷负荷或热负荷(KJ) K 建筑物综合传热系数(KJh℃) tWX某一时刻室外空气的干球温度(℃) tN室内设计状态的干球温度(℃) fX某一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值的年(或季节)小时频率值(h)假设室外温度为t时不需要开启空调系统则此时建筑冷负荷Q取则上式可简化为上海地区的BIN参数上海地区的BIN参数(一班制:~:)某建筑为商住楼室内环境要求较为严格。

假设机组小时连续正常运行。

某地区冬季供热室外计算温度为℃此时建筑物热负荷Qh=kW。

当室外温度低于℃时开始供热。

假定热负荷与室外温度成线性关系则室外温度为t℃时建筑物热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以t=℃为例按上式计算则Qh=kW。

将Qh乘以t=℃出现的小时数T=h可得t=℃时供热季总热负荷:Q=Qh×T=×=kWh以此类推可得到每一温度下的供热季负荷将其累加即可得供热季年总热负荷∑Qht=kWh冬季工况总负荷该地区夏季制冷室外计算温度为℃对于选定建筑其冷负荷为Qr=kW当室外温度高于℃时开始供冷冷负荷与室外温度成线性关系则室外温度为t℃时建筑物冷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以t=℃为例当t=℃时按上式计算Qr=kW将Qr乘以t=℃时出现的小时数T=h可得t=℃时的总冷负荷:Q=Qr×T=×=kWh可得制冷季总冷负荷∑Qrt=kWh夏季工况总负荷BIN法能耗模拟数学模型在改进的BIN法中空调负荷由太阳辐射负荷、传导负荷、内部负荷和新风负荷四部分组成。

为简化计算,假设围护结构负荷(日射得热和温差传热)和新风负荷与室外干球温度存在线性关系。

太阳辐射负荷式中:SCL-平均日射负荷月份和月份分别记作SCL和SCLWmn-建筑物朝向数MSHGFi-朝向i的最大日射得热系数WmAGi-朝向i的窗子总面积mSCi-朝向i的遮阳系数CLFTi-朝向i的小时日射冷负荷系数之和FPS-月平均日照率t-空调系统运行小时数hAf-建筑物空调面积m。

SCL与室外干球温度T之间存在如下线性关系:式中:Tpc-高峰冷负荷温度℃Tph-高峰热负荷温度℃传导负荷传导负荷由两部分组成:(a)通过屋面、墙体、玻璃窗由温差引起的稳定传热部分可根据式进行计算:式中:TCL、THL-分别为夏季、冬季由温差引起的传导负荷Wmn-建筑物热传导表面数Ai-第i个表面的面积mKi-第i个表面的传热系数Wm·℃T-室外干球温度℃Ti-室内设定温度℃。

(b)通过屋面、墙体由日射引起的不稳定传热部分可根据式进行计算:式中:TSCL-日射形成的传导负荷月份和月份分别记作TSCL 和TSCLWmCLTDS-日射形成的墙体冷负荷温差℃KC-墙体外表面颜色修正系数TSCL与室外干球温度T之间存在如下线性关系:内部负荷内部负荷根据式进行计算:式中:CLI-内部负荷WmAU-同时使用系数CLImax-照明、发热设备的最大负荷和房间内最大人数时的人体散热W。

新风负荷新风负荷包括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分别根据下式进行计算:式中:V-新风量mhd-室外空气含湿量gkgdi-室内设计要求的空气含湿量gkg。

对温频(BIN)法的改进日射负荷包括透过玻璃窗的日射负荷和通过屋面、外墙的不稳定传热负荷其中透过玻璃窗的日射负荷占的比重最大。

原有温频(BIN)法假设透过玻璃窗的日射负荷与室外干球温度有着一定的线性关系这样处理与实际情况不符。

根据现有的计算透过玻璃窗的日射负荷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不改变原温频(BIN)法的思路。

单位空调面积日射负荷为:CL(Ti)=F*Cz*Cf(Ti)Ar(Wm空调面积)式中Ar空调面积F玻璃窗面积Cz玻璃窗综合遮挡系数Cf(Ti)Ti温度下的日射负荷因数。

计算出各温度下负荷之后,乘以相应的频数ti得该温度下的能耗:CL(Ti)×ti(W·hm空调面积)。

玻璃窗逐时日射负荷因数Cf表示意义是单位玻璃窗净面积,标准玻璃情况下的日射负荷。

对某一朝向,用最大日射得热因数DJmax乘以该朝向逐时冷负荷系数得透过玻璃窗逐时日射负荷因数Cf。

有逐时温度的情况下,逐时温度和逐时日射负荷在时间上是对应的,这样就得到了逐时温度Ti与透过玻璃窗逐时日射负荷因数Cf(Ti)关系。

为得到负荷计算可以使用的TiCf(Ti)透过玻璃窗逐时日射因数的一般统计关系,将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应的日射负荷因数取平均,所取温度范围的中点温度对应这一平均值。

逐时日射负荷因数Cf的确定计算步骤:)按上述计算出负荷)确定冷(热)机组在此工况下的运行机制(台数控制等))据机组在不同负荷率下的输入功率(性能表或性能曲线)计算出冷(热)机组及附属设备的能耗)将此能耗与该工况下的温度频率度(BIN数)相乘再累加计算出冷(热)源设备供冷热季总能耗。

空调系统能耗的分析与比较度日法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从长期平均的观点来看当室外温度等于某一基准温度时太阳辐射和室内得热刚好可以弥补建筑物的热损失因此某一温度下的热负荷可以近似地认为正比于室外温度与这一基准温度的差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