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第二讲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1.1 固体废物的定义1.2 固体废物的分类1.3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特点1.4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影响第二章: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2.1 固体废物的物理处理技术2.2 固体废物的化学处理技术2.3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2.4 其他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第三章: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3.1 固体废物回收的意义与重要性3.2 固体废物的回收技术3.3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3.4 固体废物的再利用与循环经济第四章: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处理4.1 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意义与重要性4.2 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技术4.3 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4.4 固体废物的焚烧与填埋处理第五章:固体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5.1 固体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5.2 固体废物管理的政策与措施5.3 固体废物环境监管的实践与案例5.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六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技术发展趋势6.1 新型固废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6.2 固废处理技术的创新与优化6.3 固废处理技术的经济性与可行性分析6.4 固废处理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第七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7.1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7.2 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7.3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环境风险评估7.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八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与管理8.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成本分析8.2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融资机制8.3 固体废物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8.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信息化管理第九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国际经验与启示9.1 发达国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政策与实践9.2 发展中国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挑战与机遇9.3 国际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交流与合作9.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全球治理与发展趋势第十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成功案例10.2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失败案例10.3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10.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经验与启示重点解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重点: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来源与特点,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影响。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讲义+笔记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讲义+笔记目录(1)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讲义+笔记(2)专题一绪论(3)专题二固体废物的收集和运输(8)专题三固体废物的预处理(18)专题四固体废物的热化学处理(30)专题五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64)专题六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技术(81)专题七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99)第1 页共106 页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讲义+笔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讲义+笔记第2 页共106 页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讲义+笔记专题一绪论固体废物的定义和来源一、固体废物(Solid Waste)的定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生产建设泛指国民经济建设大范围中的生产建设活动,包括基本建设、工农业,以及矿山、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各种工矿企业的生产建设活动;日常生活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以及为保障居家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及设施,如商业、医疗、园林等;其它活动包括国家各级事业及管理机关、各级学校、各种研究机构等非生产性单位的日常活动。
学术界:固体废物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相当于占有者来说一般不具有原有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赋存的物质。
资源学家:固体废物是时空上错位的资源。
除固态、半固态废弃物外,不能排入水体和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的气态废物,因其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在我国被归入固体废物进行管理。
2 特征⑴兼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性;⑵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⑶所含有害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小;⑷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二、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固体废物来源于工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进入市场后在流通过程或使用消费过程。
2 分类发达国家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矿业、农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四类。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三类;农、林、牧业和水产业废物多产生于城郊以外,一般就地加以综合利用,或作沤肥,或作燃料处理,但近年该类问题已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如秸秆焚烧问题。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2)(可编辑修改word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学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课教师:郭斌周保华授课专业:环境工程课程学分: 1.5 学分课程总学时: 30 学时课程周学时: 2 学时2006 年 8 月第 1 次课1~2 学时上次课复习:新开课!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掌握固体废物概况;(2)了解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鉴别重点:固体废物概况及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鉴别难点: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鉴别教学手段及教具: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固体废物的概述•第二节固体废物的性质共2 课时,讲授课后作业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其性质,如何鉴别?参考资料北京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编著,国外城市固体废物处理(第一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程正康、石青等译,国外固体废物法规选(第一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第一节固体废物的概述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residue),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refuse)。
“固体废物”实际上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
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比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他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行业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
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1.工业固体废物2.矿业固体废物3.城市固体废物4.农业固体废物5.放射性固体废物6.有害固体废物三、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固体废物固然有可资源化的一面,但其对人类环境的危害是严重的,且是多方面的,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废水与废气。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分类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固体废物的产生与处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和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原则和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三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概念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四章: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和安全要求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五章:固体废物管理政策与法规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六章: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再利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方法和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七章: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八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技术发展趋势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发展趋势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九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案例分析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十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与应用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和应用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解析: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是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础。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第二讲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第二讲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第二讲第二章固体废物特性、分析与采样{大纲要求}熟悉危险废物的特性和鉴别2.1 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固体废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感官性能。
感官性能可以直接判断。
2.1.1固体废物的物理特性(1)物理组成: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工业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我国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
(2)粒径:决定了使用设备规格与容量,以粒径分布表示,通过筛网的网目代表其大小。
(3)含水率:固体废物在105度温度下烘干一定时间至恒重后所失去的水分量。
(4)容积密度:容重。
决定运输或储存容积的重要参数。
各组分平均值。
2.1.2固体废物的化学特性三成分;四成分七项代表指标(1)挥发分:ASTM法(2)灰分:三种形态测定方法:分类—干燥—灼烧—干燥—称重—计算(3)固定碳:除去水分、挥发性物质及灰分后的可燃烧物(4)闪火点与燃点:定义、区别(5)热值:表示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用以计算焚烧炉的能量平衡及估算辅助燃料所需量。
HHV-LHV直接测量或按元素组成计算(6)热灼减量:检测焚烧后灰渣的品质,与灰分及焚烧炉的燃烧性能有关(7)元素成分:起多方面作用2.2 固体废物的采样是从大量废物中取出少量代表性样品,通过测定分析此部分所得到的数据,推测出整体的性质。
代表性样品的定义。
2.2.1 采样的代表性数理统计中的常用参数7个2.2.2 固体废物采样方法1.从群体中取得适当数量的样品2.取得最大物理量的样品根据废弃物储存方式和储存容器的不同,采用(1)单一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2)分层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3)系统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4)阶段式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5)权威性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6)混合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综合可得:无任何或很少相关污染物分布的资料时,最好采用单一随机采样型:若有较详细相关资料时,则考虑采用分层随机采样型或系统随机采样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全套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 1 次课1~2 学时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第一节固体废物的概述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residue),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refuse)。
“固体废物”实际上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
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比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他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行业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
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1.工业固体废物2.矿业固体废物3.城市固体废物4.农业固体废物5.放射性固体废物6.有害固体废物三、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固体废物固然有可资源化的一面,但其对人类环境的危害是严重的,且是多方面的,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废水与废气。
其危害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万面:(一)占据大量土地由于大量固体废物的产生与积累,已有大片土地被堆占。
随着时间的延续,固体废物的堆积量还将不断的增加。
这对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较少的我国而言,将是极大威胁。
(二)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键康固体废物是多种污染物的集合体,在大量露天堆置条件下,经长期降水的淋溶、地表径流的渗沥,其中各类污染物质随水流扩散至土壤、地下水与地表水源中,通过食物链与饮用水危害人体健康。
并可导致土地盐碱化等危害。
(三)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固体废物在自然环境中堆置,可通过气象作用产生的飞尘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恶臭、以及化学反应产生的有害气体等污染大气。
此外,废物的堆置亦为蚊、蝇与寄生虫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场所,有导致传染疾病的潜在威胁。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件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与

①机械装车
每一收集行程时间用下式表示:
容器设置数量
容器设置数量对费用影响很大,应事 先进行规划和估算。某地段需配置多少容器 ,主要应考虑的因素为服务范围内居民人数 、垃圾人均产量、垃圾容重、容器大小和收 集次数等。
容器设置数量
我国规定容器设置数量按以下方法计算。首先, 按下式求出容器服务范围内的垃圾日产生量:
式中:
W = RCA1A2
(=52.2) 每周所需要的工作时间为: DW= tW Thcs = 53×0.8 = 42.4 h/周
⑵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法
是指用垃圾车到各容器集装点装载垃 圾,容器倒空后固定在原地不动,车辆满后运 往转运站或处理处置场。固定容器收集法的 一次行程中,装车时间是关键因素。装车有 机械操作和人工操作之分,故计算方法也略 有不同。
(2-1)
W——垃圾日产生量,t/d;
R——服务范围内居住人口数,人;
C——实测的垃圾单位产生量,t/(人•d)
A1 ——垃圾日产量不均系数,取1.1~1.15; A2 ——居住人口变动系数,取1.02~1.05。
容器设置数量
然后,按式(2-2)及式(2-3)折合垃圾日产生体积:
Vave W (2 2) A3Dave
⑴移动容器操作方法
是指将某集装点装满的垃圾连同容器 一起运往中转站或处理处置场,卸空后再将 空容器送回原处或下一个集装点,其中前者 称为一般操作法(即简便模式),后一种将 容器送到下一个集装点的称为修改工作法( 即交换模式)。如图所示。
收集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收集时间长 短,因此对收集操作过程的不同单元时间 进行分析,可以建立设计数据和关系式, 求出某区域垃圾收集耗费的人力物力,从 而计算收集成本。
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讲解学习

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废弃物分为液态废物、气态废物、固态与半固态废物三类。
其中,液态废物包括废水,属于水环境管理体系,气态废物指废气,属于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固体废物属于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固体废物的产生与污染固体废物的概念固体废物(solid waste ):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废渣(residue):生产过程中产生垃圾(refuse):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一)来源1、生产废物: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2、生活废物:产品进入市场后在流动过程中或使用消费后产生的固体废物。
(二)分类1、按化学组成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2、按危害性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性固体废物;3、按形状分为:固体废物(粉状、粒状、块状)和泥状废物(污泥);4、按来源分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三) 三种废物的基本内容与特性1.3.1 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城市固体废物,它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成分:厨余物、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碎片、砖瓦渣土、粪便,以及废家用什具、废旧电器、庭园废物等。
主要特点: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
影响其成分的主要因素:居民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季节、气候等。
所含化学元素:绝大部分为碳,其次为氧、氢、氮、硫等。
根据其组分的不同,含有不等量的灰分。
1.3.2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按行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冶金工业固体废物; (2)能源工业固体废物;(3)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4)矿业固体废物;(5)轻工业固体废物;(6)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1.3.3 危险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第二讲
第二章固体废物特性、分析与采样
{大纲要求}熟悉危险废物的特性和鉴别
2.1 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特性
固体废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感官性能。
感官性能可以直接判断。
2.1.1固体废物的物理特性
(1)物理组成: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工业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我国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
(2)粒径:决定了使用设备规格与容量,以粒径分布表示,通过筛网的网目代表其大小。
(3)含水率:固体废物在105度温度下烘干一定时间至恒重后所失去的水分量。
(4)容积密度:容重。
决定运输或储存容积的重要参数。
各组分平均值。
2.1.2固体废物的化学特性
三成分;四成分
七项代表指标
(1)挥发分:ASTM法
(2)灰分:三种形态
测定方法:分类—干燥—灼烧—干燥—称重—计算
(3)固定碳:除去水分、挥发性物质及灰分后的可燃烧物
(4)闪火点与燃点:定义、区别
(5)热值:表示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用以计算焚烧炉的能量平衡及估算辅助燃料所需量。
HHV-LHV
直接测量或按元素组成计算
(6)热灼减量:检测焚烧后灰渣的品质,与灰分及焚烧炉的燃烧性能有关(7)元素成分:起多方面作用
2.2 固体废物的采样
是从大量废物中取出少量代表性样品,通过测定分析此部分所得到的数据,推测出整体的性质。
代表性样品的定义。
2.2.1 采样的代表性
数理统计中的常用参数7个
2.2.2 固体废物采样方法
1.从群体中取得适当数量的样品
2.取得最大物理量的样品
根据废弃物储存方式和储存容器的不同,采用
(1)单一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2)分层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3)系统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4)阶段式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5)权威性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6)混合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综合可得:无任何或很少相关污染物分布的资料时,最好采用单一随机采样型:若有较详细相关资料时,则考虑采用分层随机采样型或系统随机采样型。
2.2.3 不同废物储存形态的采样方法
1.大型容器采样法
基本原则:为了取得容器内每一点的样品
(1)三度空间单一随机采样
(2)二度空间单一随机采样
2.敞开车辆采样法
3.储槽内废物采样法
(1)开放式储槽
(2)开放式储槽,且已知或已假设废物组成的分布
(3)采样口受限制的储槽
(4)采样口受限制,且废物内成分分布情况未知的储槽
4.废物堆采样法
5.填埋场采样法
2.3 危险废物的特性和鉴别试验方法(重点)
2.3.1 危险废物的特性
定义、反映特性的特征指标、所依据的主要参数2.3.2 危险特性的鉴别试验方法
1. 急性毒性
2. 易燃性
3. 腐蚀性
4. 反应性
5. 感染性
6. 浸出毒性
其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