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角与直角

?
一样大
一样大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越小。
直角的初步认识
一、抽象直角
练习本
直角
1
2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折一折
拿一张不规则的纸折 一个直角,摸一摸,说 说有什么感觉和发现。
吩咐奴才。”“也没有什么大事情。是这样,我虽然枉为这个院子的主子,却是什么经验也没有,而且我又不得爷的宠,大伙 儿跟着我不但没有沾上什么光,还净让大家跟着我这个没用的主子受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苦,我很过意不去。自从我来这里后, 方公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无以为谢,这是壹点点东西,不成敬意,还请公公笑纳!”“侧福晋您可真是折杀奴才了!这些 本都是奴才应该做的,奴才受之有愧!”“方公公,您要是不收下,我可就没脸面了!”被冰凝逼到这个份上,小柱子只好恭 敬不如从命,收下了侧福晋递过来的壹个羊脂玉的把件。小柱子收了东西,心里直觉得不好意思:当初跟侧福晋说了赏罚分明 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为了自己讨赏赐,而是完完全全地为了侧福晋着想,几位福晋、格格都是精明极了的人,本是初来乍到, 又小小年纪,如果不使些手段,怎么才能笼络住人心?而且这壹院子的奴才,从哪个地方来的都有,除了爷那里没有派人过来, 其它各院主子都明里暗里塞了各自的人进来,都是像福晋那样,想了解这院子里的情况罢了。只是怡然居里居然没有朗吟阁派 来的人,这个情况也充分表明了王爷根本就没有将新娶的侧福晋放在心上,她在这王府中的地位自是不言而喻:人轻言微,可 有可无。第壹卷 第132章 家信小柱子受了福晋的提携,天上掉馅饼地当上了怡然居的总管太监,当然应该算是福晋的心腹 之人!而事实上对于福晋的每壹次问话,他也都是壹五壹十地如实禀报,因此怡然居里的壹举壹动对于福晋而言没有什么秘密。 只是因为小柱子是大太监,是管事,所以他了解的情况比其它下人都要多很多。其它那些人,因为不是近身伺候,冰凝又几乎 不怎么使唤她们,想得到点儿消息确实也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自己是福晋的人,但是看着这个比自己妹妹还小的主子, 小柱子的恻隐之心从第壹天见到侧福晋之时,就从来没有断过。人长得这么漂亮,又不会对下人呼来呵去,却不得爷的宠,看 着实在是让人心疼:唉,福晋那里还得壹如既往地递消息,侧福晋主子这里,能护着多少就护多少吧。经过这次重罚事件,冰 凝壹举完成了两个主要任务:护好自己的陪嫁丫环,初步得到壹个忠心的王府奴才。接下来的第三个和第四个计划目标:讨好 福晋姐姐和了解王爷的情况,都是细水长流的事情,不在乎这壹时半会儿,只能是见机行事而已。听到秦顺儿的禀报,得知福 晋采纳了他的主意,将吟雪和月影那两个奴才罚去佛堂跪了两个时辰,特别是想象着事发当时,那个年氏痛哭流涕地给福晋跪 下求情也无济于事的样子,以及事发之后,怡然居里人仰马翻、奴才捉肘见襟的狼狈景象,王爷终于狠狠地出了这口憋闷在胸 中很久的恶气。这口恶气
《角的初步认识——认识直角、锐角、钝角》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知识梳理
【小练习】 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
【参考答案】
(1)
(2)
锐角
钝角
课堂练习
1.说一说,什么是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2.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在钟面上画时针和分针表示。
返回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3.下面的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或钝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直角
锐角
返回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4.照样子把直角标出来。
哪些图形的四 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长方形
( 直)角 ( 锐)角 ( 直)角 ( 钝 )角
课后习题
3.标出下面图形中的直角。
┐
┐ ┐
┐
【参考答案】如图所示。
4.标出图形中角的名称,是直角的标上直角符号。
(直 )角
( 钝)角
( 直)角 ┐
(锐 )角
课后习题
5.数一数,填一填。
图中有( 10 )个锐角;( 2 )个钝角;( 4 )个直角。 6.动手试一试:把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知识梳理
【小练习】用三角尺画出两个直角,并标上直角符号。
【参考答案】
┐
(1)
(2)
知识点2:认识钝角和锐角: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比
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例】下面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知识梳理
(1)
【数学教案-角、直角的初步认识】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数学教案-角、直角的初步认识】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摘要: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优角、周角……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的演示课件“角的初步认识”】1.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习过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几何图形?2.等同学做出回答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形3.教师质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角)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5.教师指出:这个同学指出的并不是一个角,究竟哪儿是角呢,该怎样来指出一个角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新授.1.初步感知角.(1)教师演示指角的全过程: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出发,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演示课件“指角的方法”】(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4)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5)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6)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2.折角.(1)教师取一张不规则的纸,经过两次对折,折出一个小于180度的角.问:老师折出的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形状不限),也经过两次对折(任意的去折),教师从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贴在黑板上(尽可能的包含直角、锐角、钝角、平角).(3)问: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这些图形,大家说都叫角,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直的线)(4)教师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演示课件“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从众多的角中,任选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延长,指名一名学生板书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5)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要求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6)讨论.说一说身边的角.3.演示活动角.(1)问:再观察黑板上贴的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2)问:通过观察,谁能说说,哪个角大些,哪个角小些?再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3)问:角确实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该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4)教师让每个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活动角,把它张开制成一个角,并边指边说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两条边.相邻的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5)师:以自己刚才做的角为标准,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为标准,做一个比它小的角.(6)提问:通过你们自己操作活动角,你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得大小有关)【演示课件“角的大小”】(7)教学画角的方法.①【演示课件“画角的方法”】全体观察画角的过程,然后请同学总结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教师范文吧旗下教案网画角的方法.②教师再次与学生一起回忆画角的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③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是否正确.三、归纳提高.1.问: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一个角有1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2.练习.四.质疑交流.1.问:除去老师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根据学生说和问的情况,酌情补充下面的内容)(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优角、周角……(2)趣味知识:放大镜能够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却不能放大角的度数.(详见扩展资料“放大镜不能放大角”)(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装修时,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的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2.自由交流.五、布置作业(略)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本教案是关于“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一个教学设计。
《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直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和教案(四篇)

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直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教科书在本课时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3从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直角。
例4主要是教学三角板上的直角的用法:可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也可以用它来画直角。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下学期认识锐角和钝角也是一个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他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直角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发现能力,因此对于直角并不陌生。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受图形的美、数学的美。
激发学生了解数学的愿望,乐于探索的积极心态。
教学重点:认识、辨别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难点: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四、说教法、学法: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找到数学模型,通过动手参与、体验来获取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
通过对教材的认识与分析,我打算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程序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根据这一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为四大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导入在开始新课之前,先向学生提出了上节课学过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做好了心理准备。
出示活动角。
第二环节:引导体验这一环节分三个层次来进行。
《直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PPT课件二

一、抽象直角
练习本
直角
2 1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 去比一比。
折一折
拿一张不规则的纸折 一个直角,摸一摸,说 说有什么感觉和发现。
二、量直角
是
不是
不是
下面的角,哪个是直角?哪几个角比直角小? 哪几个角比直角大?
1
2
3
45大 是 小源自 是三、画直角画一画
①
②
⑤ ⑥
④
③ ⑦
谁聪明谁来猜
?
谁聪明谁来猜
谁聪明谁来猜
?
谁聪明谁来猜
直角
谁聪明谁来猜
?
谁聪明谁来猜
谁聪明谁来猜
?
谁聪明谁来猜
谁聪明谁来猜
?
谁聪明谁来猜
谁聪明谁来猜
?
谁聪明谁来猜
直角
判断下面哪些角是直角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直 角了吗?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意义来论“孤独”说,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 性情可说是来自禽兽而不是来自人类。——培根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要做哪些事来改善它。 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我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 林斯 有人能让你痛苦,说明你的修行还不够。 你被拒绝的越多,你就成长得越快;你学的越多,就越能成功。 女人,不需要倾国倾城,只需要一个男人为她倾尽一生。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直角的初步认识
学习目标:
《直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PPT课件

谁聪明谁来猜
谁聪明谁来猜
?
谁聪明谁来猜
谁聪明谁来猜
?
谁聪明谁来猜
这是直角.
这个角比 直角小.
这个角比 直角大.
2、在方格纸上画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6、照下图的样子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
画一画,数一数
把下图中的长方形去掉一个角, 还剩下几个角?
还剩下5个角
还剩下4个角
还剩下3个角
直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有( 1 )个顶点,( 2 )条边。
(边 ) ( 顶点)
(边 )
直角
上面三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有 4个直角。
长方形有 4个直角。
三角尺有 1个直角。
顶点
边
边
你能在教室里找到更多的直角吗?
你能用一张像这样的纸 折出一个直角吗?
1、上下对折 2、左右对折
再试一试 圆形纸
1、上下对折 2、左右对折
直角都一样 大.
比一比
你能用这个方法找出其它直角吗?
这些角是直角吗?
是直角
不是直角
不是直角
练一练 3.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
不是直角
不是直角
不是直角
是直角
画角
谁聪明谁来猜
?
谁聪明谁来猜
谁聪明谁来猜
?
谁聪明谁来猜
谁聪明谁来谁来猜
?
在运动场上,角还 带给我们力与美的 震撼
艺 术 体 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76、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78、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79、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80、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81、偶尔,只需要一个鼓励的微笑,就可以说服自己继续坚强下去。 82、年轻是本钱,但不努力就不值钱。 83、一时的忍耐是为了更广阔的自由,一时的纪律约束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84、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85、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86、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翱翔,满天乌云又能怎样,穿越过就是阳光。 87、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88、钕人总是把男人的谎言当作誓言去信守。 8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0、要战胜恐惧,而不是退缩。
角、直角的初步认识

[角、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的演示课件“角的初步认识”】 1.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习过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几何图形? 2.等同学做出回答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形 3.教师质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 5.教师指出:这个同学指出的并不是一个角,究竟哪儿是角呢,该怎样来指出一个角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1)教师演示指角的全过程: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出发,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演示课件“指角的方法”】(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4)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5)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6)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 2.折角.(1)教师取一张不规则的纸,经过两次对折,折出一个小于180度的角.问:老师折出的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形状不限),也经过两次对折(任意的去折),教师从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贴在黑板上(尽可能的包含直角、锐角、钝角、平角).(3)问: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这些图形,大家说都叫角,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直的线)(4)教师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演示课件“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从众多的角中,任选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延长,指名一名学生板书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5)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要求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6)讨论.说一说身边的角. 3.演示活动角.(1)问:再观察黑板上贴的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2)问:通过观察,谁能说说,哪个角大些,哪个角小些?再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3)问:角确实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该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4)教师让每个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活动角,把它张开制成一个角,并边指边说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两条边.相邻的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5)师:以自己刚才做的角为标准,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为标准,做一个比它小的角.(6)提问:通过你们自己操作活动角,你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得大小有关)【演示课件“角的大小”】(7)教学画角的方法.①【演示课件“画角的方法”】全体观察画角的过程,然后请同学总结画角的方法.②教师再次与学生一起回忆画角的方法:先画顶(板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③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是否正确.三、归纳提高. 1.问: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一个角有1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 2.练习.四.质疑交流. 1.问:除去老师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根据学生说和问的情况,酌情补充下面的内容)(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优角、周角……(2)趣味知识:放大镜能够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却不能放大角的度数.(详见扩展资料“放大镜不能放大角”)(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装修时,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的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 2.自由交流.五、布置作业(略)板书设计教案点评: 本教案是关于“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一个教学设计,角、直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数学教案《角、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新课前,通过演示动画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的双重功效。
角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案:角、直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认识角和直角的概念。
2.学会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掌握用角的名称表示角的大小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直尺、量角器、黑板、彩色粉笔。
2.学生准备:练习册、铅笔、橡皮擦。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新知识1.教师在黑板上画两条相交的直线段,让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看见了什么图形?这种图形有什么特点?3.引出角的概念:当两条线段相交时,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由两条射线组成,射线的起始点叫做角的顶点。
4.教师画出几个不同的角,并让学生观察,找出它们的特点。
步骤二:认识直角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并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角有什么特点?”2.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直角的特点:直角是一个顶点为直线的中点的角,即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的角。
3.教师画出一些直角,让学生观察并找出直角。
步骤三:测量角的大小1.教师出示一个量角器,并讲解如何使用:将量角器的一个边缘放在角的顶点上,另一边缘沿着一条射线对齐,然后读取刻度线上的数值,即为角的大小。
2.教师让学生自己尝试用量角器测量几个角的大小,并与同桌交流结果。
步骤四:角的命名1.教师告诉学生角的命名方法:以顶点为起点,逆时针方向命名。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并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
3.教师画出一些角,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四、巩固与拓展:1.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角和直角的练习题。
2.学生自主寻找环境中存在的角和直角,并用量角器测量并命名。
3.学生们分组进行游戏,出题、测量、命名,加深对角和直角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并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通过亲自操作测量和命名,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角的概念和命名方法。
通过与同桌合作和小组游戏,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第一篇:《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看《在游戏中拥抱数学》课堂实录的感受莫卫玲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拜读了东莞市长安镇霄边小学钟晓宇老师的《在游戏中拥抱数学》课堂设计与教学反思,让我感到如沐春风,受益非浅。
《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个内容是三年级公开课的热门内容,本人虽然没有上过,但已经听过几位老师的课,但钟晓宇老师的教学设计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
虽然钟老师自己已经进行了教学反思,但本人想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对主题图的应用合理新颖。
对新教材中主题图的应用,老师们经常会存在这样的疑问:主题图是不是一定要用?怎样用?什么时候用最合适?其实,主题图的应用应该是什么时候最需要用就什么时候用,钟老师的这节《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就给我们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说明。
以前的老师大多数都是把主题图放在上课开始导入时运用,一般都是这样设计的: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我们的校园去玩玩(出示主题图),大家看,我们的校园漂亮吗?我们的校园里有什么呢?(学生回答略)你能发现其实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角,谁能把你的发现在告诉同学们?(学生回答)但钟老师没有完全按前人的做法,她是首先在课前游戏中与学生一起先复习学过的图形,再在图形中找角和判断图形中是否有角,让学生在玩中领会到角的知识不是老师一下子变出来的,而是从他们熟知的数学知识中产生出来的。
再引导学生说出在家中找到的角和角的知识,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角,让学生明白到角也是来源于生活的。
在以上两个基础上,钟老师才以童话形式引导出主题图,让学生在角公主的家里把角公主找出来。
这样应用主题图,改变了以往一开始就出现主题图的单一方法,而且是在做好充分铺垫的基础上出现,让学生先在心目中形成数学意识和生活意识的角,才引导学生学习角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过渡,让学生在玩中愉快接受。
二、创设了一个童话式的数学世界钟老师这节数学课,给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童话式的数学世界,让听课的人感到不是在上课,不是在学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而是在听钟老师讲一个关于“角公主”的童话,从而使学生充分融入到童话世界中,在听童话故事的同时,把数学知识也融会贯通了。
这种做法非常符合低年级的同学爱听童话故事的特点。
三、游戏贯穿课堂整节课,钟老师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创设了多个游戏,让游戏贯穿课堂的始终。
从课前的小游戏,让学生根据要求判断,然后做出拍拍手,跺跺脚,握手祝贺,刮鼻子等动作,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爱玩爱动的特点,让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去。
在教授新课时钟老师也设计了“与角公主一起游戏”,“寻找教室里的直角将军”等游戏,用游戏来应用新学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中玩。
在练习巩固运用新知时,钟老师更是设计了多样的游戏,如:和学生一起做“快乐课中操”,让学生在做操过程中领会到身体中也有角,人的不同动作形成大小不同的角;“聪明小判官”就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脑筋想办法判别两个角的大小,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空间想象画”、“名画欣赏”、“摆一摆、比一比”、“聪明题”、“彩色图画——心中的角王国”等游戏活动,让学生知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创新。
四、德育和学科教育很好地结合和渗透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无时、无处不在的,钟老师的这节数学课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本节课中,钟老师充分挖掘本节课的德育资源,充分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如:1、(电脑演示例题3)问:国旗、椅子和运动员身上有角吗?它们都是什么角?2、我们的国旗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我们要尊敬、爱护国旗。
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生1:我会对它说:国旗,国旗,我爱你!我一定会好好学习。
生2:国旗,你是我们的骄傲!你看见了吧,我是一个好孩子,是妈妈的骄傲。
就能结合国旗中有直角的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尊敬、爱护国旗的教育,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钟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课的容量非常大,但钟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童话的数学世界,带领学生在玩数学中学习新知,学生一点也不觉得累和烦,而是在开心快乐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新知。
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学习资源,这正是我们数学老师所要学习的和提高的,这也更有待我们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第二篇:教案角、直角的初步认识角、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的演示课件“角的初步认识”】1.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习过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几何图形?2.等同学做出回答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形3.教师质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角)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5.教师指出:这个同学指出的并不是一个角,究竟哪儿是角呢,该怎样来指出一个角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新授.1.初步感知角.(1)教师演示指角的全过程: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出发,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演示课件“指角的方法”】(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4)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5)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6)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2.折角.(1)教师取一张不规则的纸,经过两次对折,折出一个小于180度的角.问:老师折出的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形状不限),也经过两次对折(任意的去折),教师从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贴在黑板上(尽可能的包含直角、锐角、钝角、平角).(3)问: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这些图形,大家说都叫角,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直的线)(4)教师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演示课件“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从众多的角中,任选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延长,指名一名学生板书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5)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要求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6)讨论.说一说身边的角.3.演示活动角.(1)问:再观察黑板上贴的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2)问:通过观察,谁能说说,哪个角大些,哪个角小些?再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3)问:角确实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该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4)教师让每个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活动角,把它张开制成一个角,并边指边说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两条边.相邻的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5)师:以自己刚才做的角为标准,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为标准,做一个比它小的角.(6)提问:通过你们自己操作活动角,你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得大小有关)【演示课件“角的大小”】(7)教学画角的方法.① 【演示课件“画角的方法”】全体观察画角的过程,然后请同学总结画角的方法.② 教师再次与学生一起回忆画角的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③ 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是否正确.三、归纳提高.1.问: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一个角有1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2.练习.四.质疑交流.1.问:除去老师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根据学生说和问的情况,酌情补充下面的内容)(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优角、周角……(2)趣味知识:放大镜能够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却不能放大角的度数.(详见扩展资料“放大镜不能放大角”)(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装修时,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的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2.自由交流.五、布置作业第三篇:直角的初步认识《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授课人:熊君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对角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直角的直观形状,学会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为今后学习其他几何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知识目标:1、通过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会用三角尺判断和画直角。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不规则纸一张、活动角。
学具准备:三角板、纸一张、活动角。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同学们,在角的乐园里,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呢?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说出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二、新知引入: 1.、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让学生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几个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使学生发现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师指出的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
教师:“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样的,这样的角叫做直角。
我们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
”教师在直角上画出直角的符号。
通常用这样的符号表示。
你们看,形成了什么图形?(学生凭直观感觉像小长方形、小正方形、小方格等)教师强调:当确认一个角是直角时,可以标出直角符号。
教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看一看,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拿出纸,仿照书上的方法折出直角。
2.寻找生活中的直角教师:直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能找到直角?(学生分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三、动手操作,深化表象。
1、折直角:师出示圆形纸,提问:这张纸上有没有直角?(学生齐答)教师启发:你能不能动脑、动手折出一个直角?学生动手折出直角,然后展示所折的直角,并交流折直角的方法。
2、找三角板上的直角:(1)教师出示大三角板提问:三角板上也有一个直角,谁能指出来?(指名完成)教师转动三角板再让学生指出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