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真题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8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8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卷)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三大题,21小题及附加题2小题。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书写(5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

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

“横.眉冷对千夫指,(fǔ)▲首甘为孺子牛。

”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

刀砍不断,石砸不破,量。

(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èi)▲骨(fǔ)▲(2)给文中加点宇“横”选择正确的读音。

(▲)A.héng B.hèng(3(▲)A.融 B.熔2.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

(10分)(1)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滁州西涧》)(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晓雾将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

(6)杜甫《春望》一诗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7)在美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美景。

(《饮酒》其五)3.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6分)(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①居:▲②将:▲③策:▲④食:▲⑤作:▲⑥再:▲三、阅读(57分)(一)名著阅读(7分)4.小明在复习自己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时,发现一张掉落的插图(见下)。

绍兴市第一中学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绍兴市第一中学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诗歌鉴赏(共25题,总计0分)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①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②。

(注)①掬(jū):双手捧起。

②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8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破题,总揽全诗。

既交代了节令、时间和地点,又点明了“赏玩忘归”的原因--“春山多胜事”。

B.颔联上句将明月与泉水合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下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C.颈联“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特别珍惜山中的一花一草的感情。

D.尾联运用了以动衬静(反衬)的手法,以远处楼台的钟鸣之音表现出山中月下的幽静。

82.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诗歌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甲)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寄扬州韩绰判官①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②明月夜,玉人③何处教吹箫。

(注)①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

②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③玉人:貌美之人。

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

174.下面对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雨寄北》是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亲友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此诗构思新巧,言浅意深。

B.《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一句中可以看出此诗描写的是深秋时节的景色,可以入画,给人遐想。

C.《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

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

“漏做题”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

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

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

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

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可以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

如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

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历年中考真题含解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历年中考真题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朝花夕拾》历年中考真题含解析1.(2018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根,《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百自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答案】(1). 朝花夕拾阿长(长妈妈)(2)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对名著《朝花夕拾》阅读的考查。

在阅读名著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

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

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1)本题解答依据文本内容推断出名著——《朝花夕拾》,再依据识记的常识知识作答即可。

(2)《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借此表达的是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无常》中借“无常”这个形象,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据此,答案为B.2.(2018年连云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名著阅读简答题。

(2)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答案参考示例】: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感激歉疚思念)。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图文,根据语境填空。

:看我做的《绍兴地名有文化》(上图),有发现吗?有些地方以地理特征命名。

近水之地,如“①________、________”等,地名就含与水有关的字。

:有些地名能显示与山水的位置关系呢,如“岭南”位于马家曲岭的南面,古地名“山阴”就表示这个地方位于会稽山的②________面。

:有些地方以功能命名,如“驿亭”因古道驿站得名。

:对,谢安后人集资修筑了防水长dī③________,他们的居住地就名“谢塘”。

:有些地方以美好愿望、精神追求命名,如“福全”寄托着万福俱全的愿望;“崇仁”展现了当地崇shàng④________仁义的民风。

:“齐贤”语出“见贤思齐”,其精神追求与《论语·述而》中“⑤________,________”相近。

二、选择题2.文学作品中的名字往往含有作者的匠心。

选出以下解读合理的一项()A.《西游记》中“鹰愁涧”“乌鸡国”“盘丝洞”等地名,暗示了这些地方妖怪的原形。

B.《红岩》中市委将刊物定名为“挺进报”,展现了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斗争精神。

C.《骆驼祥子》中刘四车厂名“人和”,表明刘四本性善良,希望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D.《儒林外史》中“周进”“范进”等人名,肯定了读书人努力求取功名的远大理想。

三、名著阅读3.以下作品任选其一....,从主要人物的角度再拟一个书名并结合作品内容简要阐释。

A.《西游记》孙悟空B.《水浒传》宋江C.《平凡的世界》孙少安示例:从简·爱的角度,我给《简·爱》拟名为“独立人生”。

她在盖茨海德,不盲目顺从,坚持自己的想法;在洛伍德,克服一切困难学习,努力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在桑菲尔德,追求平等的爱情,拒绝依赖婚姻去生活。

这个书名,能强调出简·爱在生活、工作和爱情中始终保持独立的形象特征,引导读者思考对待人生的态度。

中考文言文试题 中考 文言文阅读

中考文言文试题 中考 文言文阅读

中考文言文试题中考文言文阅读【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涉园记》,完成小题。

涉园记【明】陈洪绶①涉园者,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②请名之者也。

庚午构堂一、亭一、穿池二,余乐记之。

予忆先生名时,众以为仅取诸“日涉成趣”③之义也已。

予能广其意,当不是乎止也。

忆余十岁,兄十五岁时,读书园之前搴霞阔④中,日爱园有七樟树,经纬之以桑柘,绮绾⑤之以蔬果,幽旷若谋而成,高下咸得其所,谋为亭馆以居之。

遂因其地势之幽旷高下,择其华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异卉不树也。

一日而涉焉,或树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树一花木。

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

至于其先必以为咸宜不改而植之,历十余年,枝干荣茂而可观,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树之去之,务与其地之相宜而止。

为屋则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凡数十改易,务与其树之相宜而始定。

凿池则倏东倏西,随开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相宜而后成。

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夫园,细事也,能作园,末技也,不日涉则弗能为,良学固可弗日涉乎哉?故日涉经史、涉古今,予愿从兄坐此园也。

深惟⑥其涉之之义,而细察其涉之之效,种德乐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择迁改,动与时宜之为善也。

然非日涉经史、日涉古今,能乎哉?予愿从兄坐此园也。

【注释】①陈洪绶:绍兴诸壁人,明末画家。

②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我哥哥己未年请槎庵来先生喝酒。

己未,古代以干支纪年,下文“庚午”同。

槎(chá)庵来先生,陈洪绶岳父来斯行,字槎庵。

③日涉成趣: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每天到园中散步,成为乐趣。

④搴(qiān)霞阁:阁名。

⑤绮绾:交错盘绕。

⑥惟:思,考虑。

1.根据语境推敲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能广其意()②历十余年()③务与其地之相宜而止()④凡数十改易()2.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断三处)。

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3.“涉园”的建设过程中,哪些事反复多次才得以完成?请简要概括。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语文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四大题,22小题(另设附加题)。

满分150分(另设附加题5分。

全卷得分上限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积累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这里,鸣响着史前的风铃,流淌着远古的诗情,滋润着世事的沉浮;这里,有和畅(huì)风、镜湖月影,有竞秀千岩、廊桥遗梦;这里,有枕河人家、黛瓦粉墙,有运河蜿蜒、鸟篷咿呀……这里,一半是水,一半是岸,错落有(zhì)地镶嵌在华夏东南之隅,宛若一幅诗意浓郁的江南水墨,透达出她那深邃而□远的掌故逸事。

她,就是蠡城绍兴。

(节选自《蠡城物语·序》)(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和畅huì______风错落有(zhì)______(2)给文中□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A.幽B.悠【答案】 (1). (1)惠 (2). 致 (3). (2)B【解析】【详解】(1)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惠风”:柔和的风,比喻仁爱。

注意据义定形。

再如“致”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幽远:深远,幽深。

悠远:长久;久远。

语境反映的是“掌故逸事”的久远。

所以选“悠远”。

选B。

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故园难舍。

有的人,马蹄未远泪沾襟,那是岑参《逢入京使》时“故园东望路漫漫,(1)________”的凝噎;有的人,江河迢迢意难平,那是崔颢《黄鹤楼》上“(2)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遥望;有的人,身远心近情切切,那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3)________”的惦念。

也有的人,乡关路断痛难言,那是李清照《武陵春》中“(4)________,欲语泪先流”的睹物伤情;还有人,丘山林月皆桑梓,那是王维《竹里馆》内“(5)________,________”的天人相知……上下千年,在往圣先贤憧憬里,还有一个他们从未抵达的理想家园:“大道之行也,(6)________。

最新2020中考语文复习:《朝花夕拾》三年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汇总

最新2020中考语文复习:《朝花夕拾》三年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汇总

专题02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朝花夕拾》历年中考真题1.【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6.名著阅读(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 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里。

(2)《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

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1)迎神赛会《五猖会》(2)示例:《琐记》:衍太太怂恿“我”去偷母亲的手饰变卖,“我” 并没有听从,然而却出现了关于“我”偷家里家东西卖钱的流言,“我”心里十分恼怒,这件事表现出衍太太是一个表里不一、用心阴险的人。

【解析】 (1)题中,从“生重病”“扮犯人”等词语中可看出所选篇目为《五猖会》。

那么“盛事”就是迎神赛会。

(2)题中衍太太的形象主要表现在表里不一、用心阴险、狡猾奸诈等。

结合其体事例分析即可。

2. 【2019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6.名著阅读(1)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A.《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

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的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C.《昆虫记》书中,法布尔用生动话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重。

D.《昆虫记》中法布尔没采用解剖法,而是采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

(2)《朝花夕拾》里除了有对人和事的领扬,还有冷静的批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

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

“横.眉冷对千夫指,(fǔ)首甘为孺子牛。

”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

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水浸不透,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èi)____骨(fǔ)____(2)给文中加点宇“横”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A.héng B.hèng(3)给文中画括号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____)A.融 B.熔【答案】(1)媚俯(2)A(3)B【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字形,需要结合语境作答。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此题注意“媚”不要写成“嵋”,“俯”不要写成“抚”。

(2)本题考查的是字音,需要结合语境作答。

“横”是一个多音字,可以据义定音,“横眉冷对”的意思是怒目而视且冷静对待。

当“横”的意思是“斜视”时,读音应是“héng”。

(3)本题考查的是字形的辨析,辨析的是同音异形的“融”和“熔”。

“融”和“熔”都有化开的意思,但“融”的使用对象常为自然现象及生活用品,如冰雪、蜡烛等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融化。

“熔”指用高温使固体物质转变为液态,使用对象常为金属,如熔断、熔炉等。

结合语境中的“火烧”,应该选“熔”。

2. 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

(1)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2)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____,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晓雾将歇,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

(6)杜甫《春望》一诗中,“____,____”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7)在美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____,____”的田园美景。

(《饮酒》其五)【答案】 (1)上有黄鹂深树鸣 (2) 衡阳雁去无留意 (3)谁见幽人独往来 (4)猿鸟乱鸣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3.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①居:____ ②将:____ ③策:____ ④食:____ ⑤作:____ ⑥再:____【答案】①居:经过②将:带领③策:用鞭子打④食:通“饲”,喂⑤作:振作⑥再:第二次二、阅读(一)名著阅读4. 小明在复习自己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时,发现一张掉落的插图(见下)。

根据画面内容,他应将此页放回《(1)____》一书中去,理由是(2)____。

【答案】 (1)《海底两万里》 (2)“鹦鹉螺号”尼摩船长把金锭装在小箱子里,用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5.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体现作家的匠心。

它们或体现了人物性格,或暗示了人物命运,或寄寓了作者态度,或暗示了文章主旨。

下列小说中的人物姓名有哪些深意?请参考示例(不要求仿照),选择其中一个,结合小说有关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鲁达(《水浒》)翠翠(《边城》)祥子(《骆驼祥子》)【示例】香菱(《红楼梦》):“香”昭示了她的美丽温柔,诗心才情;“菱”是一种浮水水生植物,随波逐流,无所归依,暗示了她的命运——从小被拐,后来被卖,最后被弃,一生悲惨。

她的本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寄寓了这位女子悲惨的人生际遇,表明了作者对她的怜惜。

我选(______):____【答案】 (1) 鲁达:“鲁”,鲁莽,他生性粗豪爽快,如会为素不相识的金翠莲三拳打死镇关西。

“达”,通达,他生性豁达不拘,如提辖的官位,一声不响就扔下了;他的法号“智深”,智慧深沉之意,如野猪林救林冲,理智冷静。

(2)祥子:吉祥如意之子,但他的一生总是与“不祥”联系在一起。

他事业不顺,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三次买车,但都以失败告终;他生活悲惨,妻子虎妞难产而死,真爱小福子上吊自尽,最后变成一个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在他身上,寄托了作者对劳苦人民的深深同情。

(二)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飘逝的风筝徐国平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

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

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

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

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

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

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

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

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

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

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

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

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

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

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

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

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你玩一下,就知道了。

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

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

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

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

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

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

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6. 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7. 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请任选一句作答)(1)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

)(2)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孙子的影子。

(结合加点.....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词揣摩人物心理。

)我选________句:________8. 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9. 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6. 鹞爷是一个扎风筝技艺精湛、淡泊名利、固守传统技艺、渴望亲情、对农村前景深感忧虑的民间老艺人。

7.选(1):“蚕食”形象地写出了现代化进程中挖掘机一步步摧毁村庄院落的过程,传达出鹞爷对农村美好家园渐渐消逝的痛心与无奈。

选(2):写出鹞爷此刻复杂的内心:对儿孙的想念,对美好往事的眷恋,对儿孙不在身边的失落,对风筝技艺后继无人的痛心。

8. 这一情节照应了“飘逝的风筝”这一题目;表现鹞爷复杂的内心,丰富人物形象;促人思考“根”是什么,深化小说主题。

9. 回答“飘逝的不仅仅是风筝”。

飘逝的是乡村文明的生机和活力。

由于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不愿学习如扎风筝一般费事的传统技艺,他们纷纷进城。

美丽乡村日渐荒芜,老人孤单留守,传统技艺面临消失。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两封信,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人际交往”的两封信【甲】青春热线编辑:你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很不自信。

我很怕别人忽略我、讨厌我。

每当我和别人打打闹闹或者开玩笑时都很开心,但是之后我又在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太疯了?有时我会遇到心眼儿多、圆滑的人,他们其实只是占了点小便宜,但我总感觉他们要害我。

我有时也会怀疑,是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但就是始终无法放下戒备心。

和别人接触我总是提心吊胆,把他们说过的话翻来覆去地想。

我害怕与别人接触。

接触过后我又很自卑,怕别人讨厌我,我总感觉我的性格有问题,但是我的好朋友都说我的性格很好,我又觉得他们在骗我。

我好恐惧,好焦虑,你能帮帮我吗?沉思【乙】沉思:你好!认真读完你的来信,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你在与人交往时内心的纠结和困扰。

这样的矛盾情绪让你感到很恐惧、很焦虑,也很迷茫、很无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