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速记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笔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笔记一、第一单元。
1. 作者简介。
- 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 字词积累。
- 生字:元勋(xūn)、奠基(diàn)、选聘(pìn)、谣言(yáo)、背诵(sòng)、昼夜(zhòu)、昆仑(lún)、挚友(zhì)。
- 词语: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3. 文章内容。
- 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从不同方面展现了邓稼先的伟大贡献和优秀品质。
-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将邓稼先的贡献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
- 第二部分“两弹元勋”,直接点明邓稼先的身份,概括他的杰出贡献。
- 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通过对比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突出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的性格特点。
- 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写出了邓稼先在面临是否回国的抉择时,坚定地选择了回国,体现他的爱国情怀。
- 第五部分“‘我不能走’”,通过描述邓稼先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坚持工作,表现他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 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和赞扬之情。
1. 作者简介。
2. 字词积累。
- 生字:地壳(qiào)、仰之弥高(mí)、锲而不舍(qiè)、炯炯目光(ji ǒng)、兀兀穷年(wù)、沥尽心血(lì)、群蚁排衙(yá)、校补(jiào)、函寄(hán)、赫然(hè)、潜心贯注(qián)。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记诵手册)(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记诵手册1.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诗集有《五月花》,收录了长诗《屈原》、组诗《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
2.陆定一(1906—1996年),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1925年,陆定一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起他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
长征途中他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79年后,他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3.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毕业于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现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代表作:长篇小说《东方》、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
4.通讯是报刊上常用的一种体裁。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
通讯和消息相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不仅要写事,还往往要写人;不仅用叙述的方式,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方式。
即:它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完整。
《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样一篇佳作。
5.端木蕻良(1912~1996),满族,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
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等。
6.《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7.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
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哺(bǔ)育屏(pínɡ)障宛转(zhuǎn)气魄(pò) 臂(bì)膀浊(zhuó)流澎pài(湃) 狂lán(澜) 高山之diān(巅)惊惶(huáng) 攀(pān)谈督(dū)促欺侮(wǔ)峭(qiào)壁骨碌(gū lu)苛(kē)捐杂税hān(酣)然入梦蜷(quán)起来缀(zhuì)着 矗(chù)立 不可捉mō(摸) guàn(灌)输 放纵(zòng) 隐隐(yǐn)约约 坚韧(rèn) 犁(lí)耙 淳(chún)朴 谦逊(qiān xùn) 覆(fù)灭 zhì(掷)下 fēng(蜂)拥 bāi(掰)断 huò(豁)亮 过瘾(yǐn) 挚(zhì)痛 镐(gǎo)头 怪诞(dàn) 亘(ɡèn )古 默契(qì) 田垄(lǒnɡ) 蚱(zhà)蜢 污秽(huì) háo(嗥)鸣 斑lán(斓) lán(谰)语 唧(jī)唧 机杼(zhù) 可汗(kè__hán) 鸣溅(jiān )溅 燕(yān)山 鸣啾(jiū)啾 朔(shuò)气 策勋(xūn )ān jiān(鞍鞯) p .èi(辔)头 r .óng(戎)机金tuò(柝)阿zǐ(姊) 红zhuāng(妆) 云bìn(鬓) 霍(huò )霍屏⎩⎪⎨⎪⎧píng (屏障)bǐng (屏气) 曲⎩⎪⎨⎪⎧qū(九曲连环)qǔ(歌曲)强 ⎩⎪⎨⎪⎧qi áng (坚强)qi ǎng (强迫)ji àn ɡ(倔强) 朝⎩⎪⎨⎪⎧ch áo (朝廷)zh āo (一朝一夕)落⎩⎪⎨⎪⎧là(丢三落四)luò(落后) 嚼⎩⎪⎨⎪⎧jué(咀嚼)jiáo (细嚼慢咽) 咽⎩⎪⎨⎪⎧yè(呜咽)yān (咽喉)yàn (吞咽) 宿⎩⎪⎨⎪⎧sù(宿营)xiǔ(半宿)xiù(星宿)奔⎩⎪⎨⎪⎧bēn (奔波)bèn (投奔) 召⎩⎪⎨⎪⎧zhào (召唤)shào (姓召)血⎩⎪⎨⎪⎧xiě(血淋淋)xuè(热血)⎩⎪⎨⎪⎧澜(lán )狂澜斓(lán )斑斓 ⎩⎪⎨⎪⎧哺(bǔ)哺育辅(fǔ)辅导捕(bǔ)捕捉⎩⎪⎨⎪⎧歉(qiàn )道歉谦(qiān )谦虚 ⎩⎪⎨⎪⎧搀(chān )搀扶馋(chán )馋嘴⎩⎪⎨⎪⎧缴(jiǎo )缴纳檄(xí)檄文 ⎩⎪⎨⎪⎧缀(zhuì)连缀辍(chuò)辍学⎩⎪⎨⎪⎧隅(yú)偏安一隅偶(ǒu )偶然遇(yù)遇见愚(yú)愚昧 ⎩⎪⎨⎪⎧谦(qiān )谦逊赚(zhuàn )赚钱嫌(xián )嫌弃兼(jiān )兼职⎩⎪⎨⎪⎧斓(lán )斑斓谰(lán )谰语澜(lán )波澜 ⎩⎪⎨⎪⎧涌(yǒng )涌现俑(yǒng )陶俑踊(yǒng )踊跃⎩⎪⎨⎪⎧绕(rào )缠绕饶(ráo )丰饶娆(ráo )妖娆 ⎩⎪⎨⎪⎧契(qì)默契锲(qiè)锲而不舍挈(qiè)提纲挈领气魄:气势;魄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记诵手册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记诵手册1.宗璞,本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其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三松堂断忆》等。
2.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他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北农村的变革,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代表作品有《废都》《满月儿》《秦腔》《白夜》等。
3.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
他用诗歌来抨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两次被流放,也曾身陷囹圄,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
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4.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作品有《波士顿以北》《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5.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唐代文学家。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
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和《登幽州台歌》。
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6.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
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5黄河颂(背记手册)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5 黄河颂文学常识作者,光未然,生卒年,1913—2002,原名,张光年籍贯,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评价,诗人、文学评论家代表作品,组诗《黄河大合唱》,诗集《五月花》,论文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等。
重点字词句生难字哺.(bǔ)育 屏.(pínɡ)障 宛转.(zhuǎn) 气魄.(pò) 臂.(bì)膀 浊.(zhuó)流 澎pài(湃)狂lán(澜)高山之diān(巅)多音字 屏⎩⎪⎨⎪⎧píng(屏障)bǐng(屏气) 强⎩⎪⎨⎪⎧qiáng(坚强)qiǎng(强迫)jiànɡ(倔强)曲⎩⎪⎨⎪⎧qū(九曲连环)qǔ(歌曲) 形近字⎩⎪⎨⎪⎧澜(lán)狂澜斓(lán)斑斓阑(lán)阑珊 ⎩⎪⎨⎪⎧哺(bǔ)哺育辅(fǔ)辅导捕(bǔ)捕捉重点词【巅】山顶。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也比喻培养。
【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九曲连环】本义指黄河的地理、自然特征。
现在多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
【榜样】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
精彩句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赏析】诗人于热烈的赞颂中,表现了黄河的英雄形象。
这里,由黄河的雄姿,追溯祖国的文化,由景物的铺写,转入对民族精神的颂扬,艺术构思向前发展了,词调笔锋也发生了转折。
这正体现了歌词艺术的流贯和变化两大特性。
流贯使主题单一、纯清;变化,则使内容丰富、生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记诵手册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记诵手册1.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河北香河人,学者、散文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出版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等。
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2.彭荆风,1929年生,江西萍乡人,作家。
195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
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与《芦笙恋歌》,“文革”后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
3.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
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4.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5.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
理学开创者之一。
有《周元公集》行世。
丁卯(mǎo)年 朦(mén ɡ)胧 商酌(zhuó)诲(huì)人不倦 譬(pì)如 累赘(zhui) 喷(pèn)香 菌(jùn)子麂(jǐ)子撵(niǎn)走 修qì(葺) 晶yíng(莹) bì(避)风yì(驿)路 竹miè(篾) 火táng(塘) 打rǎo(扰) 香气四yì(溢) 揽(lǎn) 契(qì)约监督(dū) 如释(shì)重负 xiè(卸)却 悲天mǐn(悯)人鸿儒(rú) 甚蕃(fán) 噫(yī) 鲜(xiǎn )有闻清涟(lián)西shǔ(蜀) 德xīn(馨) 案dú(牍) zhuó(濯) xiè(亵) 拖沓(tà)和⎩⎪⎨⎪⎧hú(和牌)hé(和平)huó(和面)hè(唱和)huò(和稀泥)帖⎩⎪⎨⎪⎧tiē (妥帖)tiě (请帖)tiè (碑帖)空⎩⎪⎨⎪⎧kōnɡ(空洞)kòn ɡ(空白) 露⎩⎪⎨⎪⎧lòu (露面)lù(露宿)⎩⎪⎨⎪⎧譬(pì)譬如霹(pī)霹雳壁(bì)壁纸璧(bì)白璧无瑕⎩⎪⎨⎪⎧赘(zhuì)赘言骜(ào )桀骜不驯獒(áo )藏獒 ⎩⎪⎨⎪⎧陡(dǒu )陡峭徒(tú)徒步徙(xǐ)迁徙⎩⎪⎨⎪⎧驿(yì)驿站泽(zé)沼泽铎(duó)木铎择(zé)抉择⎩⎪⎨⎪⎧卸(xiè)卸车御(yù)抵御 ⎩⎪⎨⎪⎧揽(lǎn )包揽榄(lǎn )橄榄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背记手册 第6单元 语文基础知识

反映人物喜、怒、哀、乐的神态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
描写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感情变化、性格品质。
环境
描写
社会环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揭示主题。
自然环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空间、场景等;②渲染环境气氛;③烘托人物形象或心情,表现人物性格;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突出、深化主题。
续表
表达方式
叙述
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人物
描写
外貌描写
对人物容貌、衣着、神情、体态等进行描写,表现人物的身份、感情、性格等。
语言描写
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表现人物的感情变化、性格品质。
动作描写
描写人物在某种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表现人物的感情变化、性格品质。
知识梳理一 记叙文阅读知识
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线索
物线:以某一件具体的(或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事线: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人线:以人物为线索。地线:以地点变换为线索。时线:以时间为线索。感情线:以情感变化为线索。
补叙
叙事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作用:有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物或事件;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人称
第一人称
便于抒情,真切自然,能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
第三单元(知识记诵手册)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记诵手册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树人。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 918年5月首次使用“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2.《山海经》,书名,十八卷。
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
作者不详,各卷撰成年代无定论。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相关文献。
《山海经》中保存了许多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3.杨绛,生于1911年,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女作家、翻译家。
剧本有《称心如意》《风絮》等;小说有《倒影集》《洗澡》;散文集有《将饮茶》《干校六记》等;译作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回忆录有《我们仨》。
4.李森祥,生于1956年,浙江衢州人。
1986年在《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1991年调到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著有小说《传世之鼓》《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
5.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6.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记诵手册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记诵手册1.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2.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等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
人物传记是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1929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诗人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月刊和《创造诗丛》,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诗集有《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4.闻一多(1899—1946年)本名家骅,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1932年闻一多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
他的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
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
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他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5.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著名女作家。
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今属哈尔滨)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速记手册
一、语文基础知识
1. 文言文:汉字的正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书写形式,包括古代的正式文体、书信、日记、碑文等。
2. 白话文:口语化、现代化、实用化、通俗化的中文表达方式。
3. 拼音:用拉丁字母和音标来标示汉字的发音的文字系统。
4. 声韵母:汉字发音的基本单位,包括声母和韵母。
5. 字形、字义、字音、字讹:汉字的四种基本属性。
6. 词语:能够单独使用,具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可以分为单音词、多音词、同音多义词、异音同义词、反义词、词组等。
7. 语句:由词语构成的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8. 句子成分:句子中的语言单位,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二、课文注释
1. 生僻字注音:生僻字是指用法罕见的汉字,注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软件翻译:利用计算机翻译软件对生词和长难句进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
3. 名词、动词、形容词注释:标注每个词语的性质和含义,说明其在课文中的作用。
4. 课文理解提问: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设计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5. 课文解析:对于重要句子、难点句子进行分析解释,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作文技能
1. 作文结构:作文要有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各个部分之间要有过渡,表达要条理清晰。
2. 作文主题:要根据作文题目确定一个主题,全文围绕主题进行展开。
3. 作文材料:作文中要有充分的材料支撑,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描写人物、场景、事件等。
4. 作文语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和简洁性,注意褒贬用词的准确性。
5. 作文修改:完成初稿后要进行修改,检查文章是否通顺、准确、有条理,是否符合语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