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五)14压强图像分析专题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图像分析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专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图像分析专题1.(2019株洲,6)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这种物质()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2.(2019自贡,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3.(2019年郴州,8)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C.海波的熔点是50℃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4.(2019苏州,10)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 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C. 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 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5.(2019鄂州,2)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B. 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 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D. 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6.(2019临沂,17)右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可知该物质()A. 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minB. 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C. 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 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7.(2019淄博,4)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完整版)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一附答案.doc

耐思教育压强计算专题一【压强思维导图】i.基础引入: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 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4)压强变化范围(1)压强变化量(2)液体压强:抽倒加物( h、 m)(3)固体压强:压强变化类计算(5)v、 n取值范围(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切割叠放( h、v、m)七大题型(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压强的估值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开放性试题压强可能是多少?三个实心正方体水平切割固体压强叠放竖直切割F切去相同质量ps切割切去相同高度p gh压强变化分析切去相同厚度p gh施压竖直向上p' p原p竖直向下p' p原p液体压强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相同质量p F s相同深度倒入p gh相同体积ii. 例题讲解1、如图12 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 牛, A 的边长为 0.25 米, B 的边长为0.4 米。
①求正方体 A 的密度ρA。
②求正方体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③若在正方体 A、B 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 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 ′和 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
p⑴ρA= m A = G A = 980牛 3 千克 / 米 3 ( 3 分)V 3 = 6.4 × 10A V A g 9.8牛 / 千克(0.25米)( ρB= mB = G B =1.5625 ×103千克 / 米3) B V B V B g A⑵ p B=FB=GB=980牛/(0.4米)2 = 6.125 × 103帕。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分类:14压强图像分析专题

压强图像分析专题1.(2019宁夏,14)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
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________ρ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19重庆B卷,8)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ρ甲 >ρ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Δh,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Δh的关系是3.(2019盐城,11)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
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
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则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A. 等于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B. 小于10-1pa时,隔热效果变差C. 在10-1~102pa时,隔热效果最好D. 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好4.(2019衡阳,17)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B. 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 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D. 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5.(2019呼和浩特,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强,密度一定时,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用甲图表示B. 水平面上静止的质量均匀、形状为正方体的物体,其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其接触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乙图表示C. 对于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其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可以用丙图表示D. 流体产生的压强,其压强与流速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丁图表示6.(2019福建,33)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
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o饮料出口的横截面积S1=0.8cm2,饮料流出的速度v=50cm/s,杯高H=10cm,杯底面积S2=30cm2,g取10N/kg o(1)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多大?(2)饮料的密度为多大?(3)设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也为S2,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多大?7.(2019重庆A卷,21)小杨选择了两个高度分别为10 cm和6 cm,底面积S A:S B= 1:3的实心均匀的圆柱体A、B进行工艺品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专题(参考答案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专题一、选择题1.(2019年郴州,15)A、B是两个不溶于水的物块,用一根细线连接在一起,先后以两种不同方式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处于如图甲、乙所示的静止状态。
试判断两种情况下,烧杯中水面的高度h甲、h乙的大小关系为( )A.h甲<h乙B.h甲>h乙C.h甲=h乙D.无法判断【答案】C。
2.(2019北京,14)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于M受到的浮力B.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C.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D.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
3.(2019无锡,12)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已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为深潜器提供浮力,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固体浮力材料的核心是“微球”(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
若用质量为60g,密度为2.4g/cm3的玻璃制成“微球”后和粘合剂黏合制成一块固体浮力材料,其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
粘剂的密度为1.2g/cm3,粘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的20%,制成后的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0.48g/c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球”能承受很大的压强B.这块固体浮力材料能漂浮在水面上C.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粘合剂的质量为24gD.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75cm3【答案】C。
4.(2019黄石,10)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用木棒的一端缠绕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不同的液体中,会呈竖直漂浮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棒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密度计的重力等于水对其浮力B.木棒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说明该液体密度越小C.读数时需用手扶住密度计D.木棒越细,测量误差越小【答案】C。
5.(2019菏泽,10)人们常用“生沉熟浮”来判断饺子是否煮熟,煮熟后的饺子会漂起来的原因是( )A.饺子的重力减小了B.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增大了C.饺子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D.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减小了【答案】C6.(2019玉林,)如图所示,是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蛟龙”AG600,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飞行时,机翼下表面气流流速大于上表面气流流速B.飞行时,机翼下表面气流流速等于上表面气流流速C.航行时,速度越大受到水的浮力越大D.航行时,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答案】D二、填空题1.(2019福建,21)如图,气球下面用细线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
初中物理压强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p 表示圆柱体
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F 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 t 变化的大致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分析】 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圆柱体露出水面
前,二是露出水面后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
【详解】
AB、由于圆柱体被匀速提起,故而深度 h 与时间 t 成一次函数关系,由 p=ρgh可得:圆柱
F=G=mg)相等; A 的底面积大,根据
p
F
可知
S
p 甲 1< p 乙 1,当两容器中分别注入相等高度的甲、乙两种液体后即
h 甲=h 乙、且 ρ甲< ρ乙 ,根
据 p=ρgh可知,甲增加的压强小于乙增加的压强,即△
p 甲<△ p 乙,由于加入液体后各自容
器底部的压强为 p 甲=p 甲 1 +△ p 甲 ;p 乙=p 乙 1+△ p 乙,所以, p 甲< p 乙。
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 B.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故 A 正确;
(1)增大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利用大气压的知识分析即可判断;( 4)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
的体积变大,利用 F浮 水 gV排 ,来分析受到的浮力情况。
2020年上海16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五)——压强计算题(word版含答案)

2020年上海16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五)——压强计算题1.(2020年宝山一模)如图12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盛有体积为3×10-3米3的水。
⑴求水的质量m 水。
⑵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水。
⑶现有质量为3千克的柱状物体,其底面积是容器的三分之二。
若通过两种方法增大地面受到的压强,并测出压强的变化量,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的信息,通过计算判断将物体放入容器时是否有水溢出,若有水溢出请求出溢出水的重力ΔG 水;若无水溢出请说明理由。
【答案】(1)m 水=ρ水V 水=1.0×103千克/米3⨯3×10-3米3=3千克。
(2)p水=ρ水gh水=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
(3)Δp 1=(G 水+ G 物)/S 物- G 水/ S 容器=2 G 水/(2S 容器/3)- G 水/ S 容器=2 G 水/ S 容器∴S 容器=2 G 水/Δp 2=2×(3千克⨯9.8牛/千克)/2940帕=0.02米2。
假设将物体放入容器中时,有ΔG 水溢出则Δp 2=(2G 水- ΔG 水)/S 容器- G 水/ S 容器∴ΔG 水=G 水-(Δp 1/ S 容器)=(3千克⨯9.8牛/千克)-(1225帕× 0.02米2)=4.9牛。
∵ΔG水>0 ∴假设成立。
即有4.9牛的水溢出。
2.(2020年崇明一模)如图9(a)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底面积为2S ,容器高0.2米,内盛0.15米深的水。
①若容器的底面积为22410-⨯米,求容器中水的质量m ; ②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③现有密度为6ρ水的圆柱体乙,如图9(b)所示,将乙竖放入容器甲中.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ρ水最大,求乙的底面积的最小值S 乙小。
【答案】① m =ρV =103千克/米3×4×10-2米2×0.15米=6千克 ② p =ρ gh =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图12(公式、代入、结果各1分,共3分)③V缺水=V柱体2 S×(0.2米-0.15米)=S乙小×0.2米S乙小=0.5 S3.(2020年奉贤一模)如图13所示,圆柱形木块甲与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甲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高为0.3米、底面积为2×10-2米2的乙容器内盛有0.2米深的水。
专题14 浮力压强计算示数差法问题-决战中考物理压轴题、高频题、高分值题解题技巧(解析版)

考点扫描☆名师点拨一、考点解析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浮力压强的计算问题所占比例较高,试题分值也很高,作为压轴题、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此类题目结合实际,还经常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和物体沉浮相结合,难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浮力应用与计算方面。
近三年来在中考中分值保持在12—20分之间,由此可以看出,压强和浮力在中考中所占比例高,也是考查重点。
压强和浮力主要考查的内容有:根据生活实例辨识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如何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用有关压强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大气压强的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利用浮力知识设计实验,实例辨识连通器(出现概率较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算等。
对本部分的考查,一是考查应用技能,如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浮力的计算等,二是对探究式实验的考查。
浮力与压强的计算有填空题、选择题和综合计算题,综合计算题以压轴题出现较多,分值也高。
浮力与压强是教材的重点,也是考题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抽象,题型复杂,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因此很多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出现问题,现就解答技巧做如下分析。
利用示数差进行计算此类考题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弹簧测力计示数差,找出有关力之间的关系、大小,利用所学知识和概念进行计算的题型。
解这类题型时,首先要看清弹簧测力计两次或多次的读数,知道测量的力属于什么性质,找出此读数与待求量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类型是不用弹簧测力计,给出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体积差等。
此类考题出现在综合计算题、实验探究题中较多,有的属于压轴题。
例如:(2017·泰安)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
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 ;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111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 ,已知ρ酒精=0.8×103kg/m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有关液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

初中物理中考常见题型有关液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知识积累】1、产生原因:液体由于受重力的作用,所以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壁产生压强。
2、特点:(1)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计算公式:P=ρgh,其中ρ代表液体密度,单位为kg/m3,h代表液体深度,单位为m,P代表液体压强,单位为Pa,g=9.8N/kg。
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容器形状无关。
4、注意事项:三种形状的容器设三种容器中加入水的重力相同,即为G,那么在三种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是什么关系呢?<G甲图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G乙图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乙>G丙图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丙注意:当求液体对不规则容器(如甲、丙)底部压力时,先根据P=ρgh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因为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在根据F=PS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典型习题】1、如图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探究活动中(U形管所装液体是水)。
(1)甲图中的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_________的大小;(2)小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_________________;(3)仪器调试好后进行实验,得到乙、丙、丁图的结果,由图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4)比较丁图和戊图,说明同一深度,液体压强还与_________有关;(5)在戊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h=5cm,则压强计所测之处的液体压强是_________Pa。
2、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质量为0.4kg,底面积为20cm2的茶壶中盛有0.6kg的水,将茶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茶壶内水的深度为15cm,则水的重力是______N,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是______Pa,茶壶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图像分析专题
1.(2019宁夏,14)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
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________ρ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19重庆B卷,8)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ρ甲 >ρ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Δh,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Δh的关系是
3.(2019盐城,11)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
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
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则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
A. 等于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
B. 小于10-1pa时,隔热效果变差
C. 在10-1~102pa时,隔热效果最好
D. 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好
4.(2019衡阳,17)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B. 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 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D. 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5.(2019呼和浩特,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强,密度一定时,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用甲图表示
B. 水平面上静止的质量均匀、形状为正方体的物体,其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其接触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乙图表示
C. 对于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其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可以用丙图表示
D. 流体产生的压强,其压强与流速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丁图表示
6.(2019福建,33)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
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o饮料出口的横截面积S1=0.8cm2,饮料流出的速度v=50cm/s,杯高H=10cm,杯底面积S2=30cm2,g取10N/kg o
(1)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多大?
(2)饮料的密度为多大?
(3)设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也为S2,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多大?
7.(2019重庆A卷,21)小杨选择了两个高度分别为10 cm和6 cm,底面积S A:S B= 1:3的实心均匀的圆柱体A、B进行工艺品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
他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则AB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求:
(1)圆柱体A的密度;
(2)从A截取h=6cm的圆柱块平放在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3)图2中a的值。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压强图像分析专题答案
1.(2019宁夏,14)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
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________ρ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大于
2.(2019重庆B卷,8)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ρ甲 >ρ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Δh,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Δh的关系是
【答案】D
3.(2019盐城,11)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
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
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则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
A. 等于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
B. 小于10-1pa时,隔热效果变差
C. 在10-1~102pa时,隔热效果最好
D. 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好
【答案】D
4.(2019衡阳,17)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B. 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 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D. 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答案】AD
5.(2019呼和浩特,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强,密度一定时,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用甲图表示
B. 水平面上静止的质量均匀、形状为正方体的物体,其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其接触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乙图表示
C. 对于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其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可以用丙图表示
D. 流体产生的压强,其压强与流速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丁图表示
【答案】C
6.(2019福建,33)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
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o饮料出口的横截面积S1=0.8cm2,饮料流出的速度v=50cm/s,杯高H=10cm,杯底面积S2=30cm2,g取10N/kg o
(1)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多大?
(2)饮料的密度为多大?
(3)设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也为S2,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多大?
解:(1)由图可知空杯对杯座的压力:F0=0.9N;
装满饮料时,杯对杯座的压力:F1=4.5N;
因杯子为平底薄壁直圆筒状,
所以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F=F1﹣F0=4.5N﹣0.9N=3.6N。
(2)饮料的质量:m====0.36kg;
杯中饮料的体积:V=S2H=30cm2×10cm=300cm3=3×10﹣4 m3;
则饮料的密度:ρ===1.2×103kg/m3;
(3)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则流入杯中饮料的质量:
m1=ρS1vt=1.2×103kg/m3×0.8×10﹣4 m2×0.5m/s×5s=0.24kg;
此时饮料对杯底的压力:F2=m1g=0.24kg×10N/kg=2.4N,
此时杯对杯座的压强:p===1.1×103Pa。
答:(1)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3.6N;
(2)饮料的密度为1.2×103kg/m3;
(3)设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也为S2,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1.1×103Pa。
7.(2019重庆A卷,21)小杨选择了两个高度分别为10 cm和6 cm,底面积S A:S B= 1:3的实心均匀的圆柱体A、B进行工艺品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
他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则AB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求:
(1)圆柱体A 的密度;
(2)从A 截取h =6cm 的圆柱块平放在B 的中央,B 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3)图2中a 的值。
解:(1)从A 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 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 的中央,则A 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减小,B 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加,可以判断A 的最初压强是2000Pa ,由于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是p=ρgh ,所以,圆柱体A 的密度是:
A A 2000Pa 10N/kg 0.1m
p gh ρ=
=⨯ =2×103 kg/m 3
; (2)从A 截取h =6cm 的圆柱块的重力是:△G A =ρA g △h A S A ,由于S A :S B =1:3,所以,将圆柱块平放在B 的中央时,B 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是:
32A A A A B B B B 210kg 10N/kg 610m 3
G g h S F p S S S ρ-∆∆∆⨯⨯⨯⨯∆==== =400Pa ;
(3)由图象知道,B 的最初压强是1200Pa ,所以,由p=ρgh 知道圆柱体B 的密度是:
120010/0.06B B B p Pa gh N kg m
ρ=
=⨯ =2×103 kg/m 3 , 由图象知道,截取高度a ,剩下部分A 和截取后叠加B 的压强相等,即p A '=p B ',所以ρA g (0.1m-a )= ,又因为ρA =ρB ,S A :S B =1:3(即S B =3S A ),所以化简代入数据解得:
a =0.03m=3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