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思考题1

合集下载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课后答案主编:习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 思考题:<1-4> 解:在上液面下取A 点,设该点压强为A p ,在下液面内取B 点,设该点压强为B p 。

对上液面应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A A R p p γ20=- 对下液面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BB 02R p p γ=- 又因为 gh p p ρ+=A B 将三式联立求解可得 ⎪⎪⎭⎫ ⎝⎛-=B A 112R R g h ργ<1-5> 答:根据对毛细现象的物理分析可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越高。

在白天,由于日照的原因,土壤表面的温度较高,土壤表面的水分一方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水会因温度升高而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土壤表层变得干燥。

相反,在夜间,土壤表面的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不大,使得土壤颗粒间的毛细水上升;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凝结,从而使得清晨时土壤表层变得较为湿润。

<1-6> 答:连续性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出的,连续性原理要求流体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并且不可压缩。

伯努利方程是根据功能原理推出的,它的使用条件是不考虑流体的黏滞性和可压缩性,同时,还要求流动是定常流动。

如果流体具有黏滞性,伯努利方程不能使用,需要加以修正。

<1-8> 答:泊肃叶公式适用于圆形管道中的定常流动,并且流体具有黏滞性。

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球形物体在黏滞流体中运动速度不太大的情况。

练习题:<1-6> 解:设以水坝底部作为高度起点,水坝任一点至底部的距离为h 。

在h 基础上取微元d h ,与之对应的水坝侧面面积元d S (图中阴影面积)应为坡长d m 与坝长l 的乘积。

练习题1-6用图d h d F由图可知 osin60d sin d d hh m ==θ 水坝侧面的面积元d S 为 d d d sin 60hS l m l °== 该面积元上所受的水压力为 0d d d [(5)]sin 60hF p S p ρg h l°==+-水坝所受的总压力为 ()[]N)(103.760sin d 5d 855o0⨯=-+==⎰⎰h l h g p F F ρ(注:若以水坝的上顶点作为高度起点亦可,则新定义的高度5h h ¢=-,高度微元取法不变,即d d h h ¢=,将h ¢与d h ¢带入水坝压力积分公式,同样可解出水坝所受压力大小。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汇总(1)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汇总(1)

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1.为什么要在温度和千分表稳定的时候读数?测定固体的线性膨胀系数时,温度会逐渐上升,并超越你设定的温度值,再继续等待,温度会降低,直至温度稳定至千分表10秒钟不转动一格,再读数,能减小系统误差。

2.隔热棒的作用是什么?与被测物接触的一端为什么是尖的?隔热和力的传递作用,做成尖的,接触面积最小民间小样品与千分表的热传递。

隔热和力的传递作用。

一端是尖的,是减少样品与测量设备(千分尺)的热传递,保证千分尺测试到的就是样品的受热伸长量.3.为什么被测物体与千分表探头需保持在同一直线?只有受力在同一直线,千分表才能测出样品的真实伸长量,否则只是伸长量的分量。

4.两根材料相同,粗细、长度不同的金属棒,在同样的温度变化范围内,他们的线膨胀系数是否相同?线膨胀系数是材料的属性,只要是同一材料就一样。

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量1.斯托克斯公式的应用条件是什么?本实验是怎样去满足这些条件的?又如何进行修正的?无限宽广的液体,无涡流,液体静止,小球刚性,表面光滑,恒温条件,无初速度下落,匀速过程满足该公式;本实验采用刚性小球,使小球的半径远小于液面,体积可忽略不计,放入小球时尽量轻来满足公式适用条件;修正:d/2R。

前乘修正系数2.4;d/2h前乘修正系数3.3.2.在特定的液体中,如果钢珠直径增大一些,测量结果如何变化?如果钢珠从高处掷下,测量结果如何变化?钢珠直径增大,测量结果变大,钢珠从高处掷下,测量结果变小。

3.讨论本实验造成不确定度增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改进?小球受容器体积限制,使小球尽可能在中央下落;小球有初速度,释放小球尽量轻。

杨氏模量的测定1.本实验中必须满足哪些实验条件?金属丝必须材质和尺寸均均匀;韧性要好,能够承重一定规格的钩码;金属丝长度要足够,一般要求两米左右。

2.为什么要使钢丝处于伸直状态?因为拉直后才能保证加力后正确测出钢丝伸长量。

3.如何判断在整个加减砝码过程中钢丝是弹性形变?在增砝码过程和减砝码过程中,相同质量砝码的情况,前后两次测得金属丝的长度没有很大差别,说明金属丝进行的是弹性形变。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1第一章答案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1第一章答案

习题11.1选择题(1)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A)dtdr (B)dtr d (C)dtr d || (D)22)()(dtdy dt dx +答案:(D)。

(2)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s m v /2=,瞬时加速度2/2s m 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A)等于零(B)等于-2m/s (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答案:(D)。

(3)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A)t R t R ππ2,2(B)tRπ2,0(C)0,0(D)0,2tRπ答案:(B)。

(4)质点作曲线运动,r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τ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①a t = d /d v ,②v =t r d /d ,③v =t S d /d ,④τa t =d /d v.(A)只有①、④是对的.(B)只有②、④是对的.(C)只有②是对的.(D)只有③是对的.答案:(D)。

(5)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瞬时速率为υ,某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平均速率为v ,它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A)vv v,v == (B)v v v,v =≠ (C)vv v,v ≠≠ (D)vv v,v ≠= 答案:(D)。

1.2填空题(1)一质点,以1-⋅s m π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 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 内,位移的大小是;经过的路程是。

答案:10m;5πm。

(2)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如果初始时刻质点的速度v 0为5m ·s -1,则当t 为3s 时,质点的速度v=。

答案:23m·s -1.(3)一质点从静止出发沿半径R=1m 的圆周运动,其角加速度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是α=12t 2-6t (SI),则质点的角速度ω=__________________;切向加速度τa =_________________.答案:4t 3-3t 2(rad/s),12t 2-6t (m/s 2)(4)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坐标x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如题1.2(4)图所示.则该质点在第___秒瞬时速度为零;在第秒至第秒间速度与加速度同方向.题1.2(4)图答案:3,36;(5)一质点其速率表示式为v s =+12,则在任一位置处其切向加速度a τ为。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1)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1)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1)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7级黄栋1.补充实验设计—挥发性液体样品燃烧焓的测定取一只预先称好重量的玻璃小球(直径约6mm),用注射器将样品装进小球,再在煤气灯上把小球的玻璃管口封死。

玻璃小球在装样前后重量之差就是液体样品的重量。

再取一片预先压好的带有点火丝的标准样品(如苯甲酸〉,称重后系在氧弹的点火电极上,将装好样品的玻璃小球放在此样品片下面(如图所示),充氧气后,点火,标准样品先燃烧,放出的热使玻璃小球裂开,此时液体样品被点燃,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其余操作方法与固体样品燃烧热的测定基本类似。

氧弹中样品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固体标准样品、液体样品以及点火丝燃烧放热之总和。

由于固体标准样品及点火丝的燃烧热是已知的,所以很容易计算出液体样品的燃烧热。

中和焓——试分析影响本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系统保温效果要好,保温装置要充分干燥,电流电压值不要太高或者太低,即引入系统热量不要太高太低,同时升温速度不易太快,酸碱要充分快速混合2.本实验用的是电热法标定反应体系C,能否改用其他方法?请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来。

测定量热计热容C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化学标定法和电热标定法。

前者是将已知热效应的标准样品放在量热计中反应。

方案:将已知热效应的标准溶液HCl和过量的NaOH溶液放在量热计中反应,使之放出一定热量,根据在体系中实际测得的温度升高值(ΔT),由下式计算出量热计热容C。

n(HCl)·△r Hmθ+(Vρc+C)ΔT=0 (2)【式中n(HCl)为参加反应溶液的物质的量;V为反应体系中溶液的总体积,单位为L;ρ为溶液的密度;c 为溶液的比热容,即每千克溶液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单位为kJ·L-1·kg-1。

一般当溶液的密度不是太大或太小的情况下,溶液的密度与比热容的乘积可视为常数。

因此实验中如果控制反应物体积相同,则 (Vρc+C)亦为一常数,它就是反应体系(包括反应液和量热器)的总热容,以C’表示。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

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

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B)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2.恒温槽中的水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用是:(B)A.既作测温使用,又作控温使用;B.只能用作控温;C.只能用于测温;D.控制加热器的功率。

3.恒温槽在某温度下恒温,如果用80V加热电压下测得其灵敏度曲线如下图A,则在200V加热电压下的灵敏度曲线最有可能是:(C)4.恒温槽中水银接点温度计的作用是:(B)A.既作测温使用,又作控温使用;B.用于控温;C.用于测温;D.用于测温差。

物理思考题与答案

物理思考题与答案

3.37×102J。
3-2 理想气体经历可逆循环过程1→2→3→1,熵变ΔS = 0 ,内能增量
ΔE = 0 。其中:1→2是等温过程;2→3是等压过程;3→1是等
容过程。
V
O
P
A
B
a
题3-3图
d
b
c
3-3 A、B两个卡诺循环画在同一个P-V图上,它们所包围的面积相等,都
作为卡诺热机时,哪一个热效率大? B;都作为卡诺致冷机时, 哪一个致冷系数大? A 。(注:abcda为两循环共有部分)
后:。
8-7 沿x轴传播的平面谐波,波速为u,波源的振动方程为y=Acos (ωt+φ),
距波源b处的振动方程为 y=Acos [ω(t-b/u)+φ。]
8-8 在简谐振动中,谐振子动能最小时,其势能 最大 ;在波动过程
中,空间某处媒质元动能最小时,其势能 最小 。
二、选择题
8-9 如果作谐振动的质点初相φ=0, 周期为T,最少经过多长时间质点速 度才能达到正的最大? C A T/8 B T/4 C 3T/4 D T/2
大学物理思考题
第一章 连续体力学
一、填空题
1-1 理想流体是指 无粘滞性 、不可压缩 的流体。
1-2 描述理想流体稳定流动的两个基本方程是伯努利方程 和 连续性方程

1-3伯努利方程成立的三个条件是 理想流体、 同一流管 、_稳定流动_。
1-4在水平流管中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流体,截面积大的地方流速__小
8-10 谐振子位移恰为振幅的一半时,振动势能EP 与动能 EK之比为 C 。 A 1﹕1 B 1﹕2 C 1﹕3 D 1﹕4
8-11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振子,一个拉伸10cm,另一个压缩5cm,两个振 动质点将在 C ___处相遇。(拉伸方向为X轴正方向,平衡位置为 X轴原点) A X = 2.5 cm B X = 5 cm C X = 0 D X = -2.5cm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完整版。。。.(1)..doc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完整版。。。.(1)..doc
为CH1.与CH2输入的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信号,它们的位相差难以保持恒定,所以得不到 长时间的稳定波形。(3)假定在示波器的Y轴输入一个正弦信号,所用的水平扫描频
率为120Hz,在荧光屏上出现三个稳定完整的正弦波形,那么输入信号的频率是什么?这是 否是测量信号频率的好方法?为何?答:输入信号信频率.是360Hz。这种方法不是测量信 号频率的好方法,因为用此方法测量的频率精确度低。(4)不波器的扫描频率远大于
实验四电热法测量热功当量
1.该实验所必须的实验条件与采用的实验基木方法各是什么?系统误差的来源可能有哪
答:实验条件是系统与外界没有较大的热交换,并且系统(即水)应尽可能处于准静态变 化过程。实验方法是电热法。系统误差的最主要来源是系统的热量散失,而终温修正往往不 能完全弥补热量散失对测量的影响。其他来源可能有①水的温度不均匀,用局部温度代替整 体温度。②水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异较大,从而给终温的修正带来误差。③温度,质量及电 功率等物理量的测量误差。
3.三线摆在摆动中受空气阻尼,振幅越来越小,它的周期是否会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大 吗?为什么?
答:周期减小,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因为本实验测量的时间比较短。
实验2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量
1.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的灵敏度?
答:优点是:E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提高放大倍数即适当地增大标尺距离D或适当 地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可以提高灵敏度,因为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D/b°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1 ) 2008-10-17 12:30 |(分类:默认分类)
1.电桥山哪儿部分组成?电桥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答:由电源、开关、检流计桥臂电阻组成。
平衡条件是Rx=(Ri/R2)R3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思考题部分答案(周岚)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思考题部分答案(周岚)

实验十三 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扬氏弹性摸量【预习题】1.如何根据几何光学的原理来调节望远镜、光杠杆和标尺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调节望远镜?答:(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两步调节望远镜、光杠杆和标尺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一步:调节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和经光杠杆镜面的反射光线所构成的平面大致水平。

具体做法如下:①用目测法调节望远镜和光杠杆大致等高。

②用目测法调节望远镜下的高低调节螺钉,使望远镜大致水平;调节光杠杆镜面的仰俯使光杠杆镜面大致铅直;调节标尺的位置,使其大致铅直;调节望远镜上方的瞄准系统使望远镜的光轴垂直光杠杆镜面。

第二步:调节入射角(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与光杠杆镜面法线间的夹角)和反射角(经光杠杆镜面反射进入望远镜的反射光与光杠杆镜面法线间的夹角)大致相等。

具体做法如下:沿望远镜筒方向观察光杠杆镜面,在镜面中若看到标尺的像和观察者的眼睛,则入射角与反射角大致相等。

如果看不到标尺的像和观察者的眼睛,可微调望远镜标尺组的左右位置,使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经光杠杆镜面反射后,其反射光线能射入望远镜内。

(2)望远镜的调节:首先调节目镜看清十字叉丝,然后物镜对标尺的像(光杠杆面镜后面2D 处)调焦,直至在目镜中看到标尺清晰的像。

2.在砝码盘上加载时为什么采用正反向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答:因为金属丝弹性形变有滞后效应,从而带来系统误差。

【思考题】1.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答:(1)直观 、简便、精度高。

(2)因为D x b L 2∆=∆,即bD L x 2=∆∆,所以要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L x ∆∆,应尽可能减小光杠杆长度b (光杠杆后支点到两个前支点连线的垂直距离),或适当增大D (光杠杆小镜子到标尺的距离为D )。

2.如果实验中操作无误,得到的数据前一两个偏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避免?答:可能是因为金属丝有弯曲。

避免的方法是先加一两个发码将金属丝的弯曲拉直。

3.如何避免测量过程中标尺读数超出望远镜范围?答:开始实验时,应调节标尺的高低,使标尺的下端大致与望远镜光轴等高,这样未加砝码时从望远镜当中看到的标尺读数接近标尺的下端,逐渐加砝码的过程中看到标尺读数向上端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作业
1.1(1)求轨道方程
2
2
2
2
2192
1922x t x x y =
∴=-=-
(2)求11s t =和22s t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
2
12,
12,
122(192)21741124244844r ti t j
r i j
r i j v r i j
v i j
v i j a v j
a a a j
=+-=+=+==-=-=-==-===-
1.2 (1)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
,222
2
22
22
222cos sin sin cos cos sin (2)cos ,sin cos ,sin 1,,r a ti b tj
v r a t b tj a v a t b t
x a t y b t x y t t a b x y a b
a r a r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 ⎪⎝⎭⎝⎭+==-
又即方向相反,所以加速度指向圆心。

1.10 求B 轮的角速度
1122
1121
22/6018024018.84237.686020
A B AB v v R R R n R rad
s R ωωωωππωω==∴==⨯==⨯=⨯= 两轮由皮带带动,所以v 又
1.11 汽车的法相加速度和总加速度
22
10010.2540040.250.2n v m a s R a n t
=====+
1.12 求A 机相对于B 机的速度
设坐标方向
00
1000()
800cos30800sin 30400600A B AB A B km v j h v i j j v v v j
==+=+=-=-+
填空题
物理模型是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高度抽象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理想物体。

一般我们把研究的物体看作是一个具有________而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理想物体,称为质点。

物理模型是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高度抽象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理想物体。

一般我们把研究的物体看作是一个具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现状的理想物体,称为 。

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只涉及________,只有用分隔物体法,才可以使内力转化为外力,这是这个方法最大的优点和最本质的内容。

一质点以半径R 作匀速圆周运动,以圆心为坐标原点,质点运动半个周期内,
其位矢大小的增量=∆r ________,其位移大小=∆r
________ 。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 ,只有当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a m F = 才成立。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 的基本规律。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突破了_____ _ 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爱因斯坦突破了牛顿的_______ 时空观的束缚,在相对时空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力 i t F
2=作用在质量为kg m 2=的物体上,使物体由原点从静止开始运动,
头3秒内该力的冲量____________,3秒末物体的速度___________
dt v m d F )
( =
y 粒子B 的质量是粒子A 质量的4倍,开始时粒子A 的速度为)43(j i +m/s ,粒子B 的速度为)72(j i -m/s ,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无其他作用力)粒子A 的速度变为)47(j i -m/s ,此时粒子B 的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为kg 2的质点,其运动学方程是j t t i t r
)133()16(2+++-=,则质点所受到
的力=F
__________________,
动量=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为m 的物体悬挂在弹簧上,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t A y ωsin =,其中ω,A 均为常量,则物体的速度v =____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
a =___________________,动量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块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往下滑动,取如图所示的坐标,写出木块的运动方程:
x(t)=_____________,
y(t)=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哪一条正确?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x = x (t ),y = y
(t ),则r =,下列正确的是( )
(A )dr v dt = (B
)v = (C )22d r a dt = (D
)a =
如图,A ,B 两轮上套有皮带,A 轮的半径为R 1,角速度为ω1,B 轮用皮带转动,
其半径为R 2,求B 轮的角速度ω2为 ( )
(A )ω1 (B )R 1ω1/R 2 (C )R 2ω1/R 1 (D )R 1 /R 2ω1
.粒子B 的质量是粒子A 质量的4倍,开始时粒子A 的速度为)43(j i +m/s ,粒子B 的速度为)72(j i -m/s ,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无其他作用力)粒子A 的速度变为
)47(j i
-m/s ,此时粒子B 的速度等于 ( )
(A ))5(j i -m/s (B ))72(j i -m/s (C )0 (D ))35(j i
-m/s
对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种?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C )若物体做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做匀速率运动,其切向加速度必为零。

[ ]
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 ,以下哪种说法a m F = 才成立。

(A) 速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B) 质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C) 速度、质量都随时间发生变化。

(D) 速度、速度都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 ]
惯性参照系是牛顿定律严格成立的参照系。

以下几种说法: 1)相对于惯性参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也是惯性系。

2) 相对于惯性参照系做加速运动的参照系也是惯性系。

3)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与参考系无关。

dt v m d F )( =
正确的是
(A)(1) 、(3) (B)(2)(C)(2)、(3) (D)(1)、(2) (E)(1) (F)(3)
[ ]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是
(A)方向一定相同(B)方向不一定相同
(C)方向一定没有夹角(D)方向可能有夹角
[ ]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A)它指物体本身具有保持其运动速度不变的性质
(B)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外力来维持
(D)物体的运动需要外力来维持
[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系是
(A)同时出现同时消失(B)作用于同一物体
(C)作用于不同物体(D)是一个瞬时关系式
[ ]
. 对质点系有以下几种说法:
(1)质点组总动能的改变与内力无关;
(2)质点组机械能的改变与内力无关;
(3)质点组总动量的改变与内力无关;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1)、(2) (B)(1)、(3)(C)(2)、(3) (D)(1)
(E)(2) (F)(3)
[ ]
图示质点m 在水平面上作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 ,从A 点逆时针运动到B 点的半圆周内,小球的动量变化
(A ) 0 (B )j mv
(C ) j m v
2 (D )j mv 2
[ ]
在水平冰面上以一定速度向东行驶的炮车,向东南(斜向上)方向发射一炮弹,对于炮车和炮弹这一系统,在此过程中(忽略冰面摩擦力及空气阻力) (A) 总动量守恒. (B) 总动量在炮身前进的方向上的分量守恒,其它方向动量不守恒. (C) 总动量在水平面上任意方向的分量守恒,竖直方向分量不守恒. (D) 总动量在任何方向的分量均不守恒.
[ ]
.如图所示,一质点从A 点开始下滑,假设因为存在摩擦,质点作匀速率运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质点的加速度为0 (B ) 质点所受合力为0
(C ) 质点所受合力的大小不变,但方向在改变 (D ) 质点所受合力不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