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液压传动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表2 I/O端子分配表
输 入
输 入 设 备
输入端子
输 出 输 出负 载 输 出 端 子
SAl SA2 FR1
10.O 10.1 10-2
KM 1 KM2 l(=M3
QO.O Q0.1 QO.2
FR2 SB1 SB2
10-3 10.4 10.5
YV1 YV2 YV3
及软件设计 ,提供了主要的硬件 原理图和软件 程序 。
关键 词 : 可编程序控 制器 ;组合机床 ;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 :TP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09—01 34(201 2)06(下)一0064—03
Doi:1 0.3969/J.issn.1 009-01 34.201 2.6(下 ).22
(1.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 机 电工程系 。郑州 451150;2.济源职业技术学 院 电气系 。济源 454650) 摘 要 : 本文设计 了一种以德国西 门子公司的微型可编 程序控制器 (PLC)为核心 的控制系统 ,以替
代组合机床 上原有的继 电控 制线路 ,实现 了对组合机床控 制系统的改造 。分 析了系统 的硬 件
I1 4
SQ8 回 KP2
I1.5
Q0.7
一 __= /一 — I1.6
L+ 1M
2M M
24V .
2L l
I
FU2
图 3 PLC的 I/O端 子 接 线 图
第34卷 第6期 2012—6(下 ) [651
务l 匐 化
网络 1Q0 . 1
白凸白 换 得 到 ,转 换 过 程 中应 注 意 以
图2 左 右 动 力 头 的 工 作 循 环 示 意 图
基于PLC的液压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液压机控制系统设计刘俊,李文(大连交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辽宁大连116028)摘 要:针对传统液压机控制系统的不足,为使其拥有更好的性能和人性化操作界面,构建了基于PLC与工业触摸屏的电气控制系统整体结构,设计采用三菱FX1N PLC作为主控核心,实现的功能分别为与上位机的数据交换,对液压机外围硬件电路以及内部阀体控制和对压力、位移、温度的数据检测。
并给出相应的PLC程序及部分上位机界面设计。
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设计相比,该系统既可以实现自动优化运行,又可以满足手动控制的操作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应用。
关键词:液压控制;电气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检测;人机界面中图分类号:TH137;TM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 5276(2011)01 0157 04Control Syste m Design of Hydraulic Press Based on PLCL I U Jun,L IW en(E l e ctrica l and Infor m a tion I nstit u t e,Da lian Jiao t ong Un ive rsity,Da li a n116028,Ch ina)Abstrac t:To m ake up f or t he short age in t he traditional control sys t e m f or hydr auli c pr ess,t his paper constructs t he overall s truc t ure of e l e ctrical contr o l sys t e m based on PL C and indus trial touch screen.I n or der t o m ake t his sys t e m has bett er perf or mance and hu manized operati o n int erf ace,M it sub i s hi FX1N PLC is used as the core t o rea lize its f unction data exchange w ith PC,t he contro l of the peripheral hard w ar e c ircuits and int ernal valves,and t he data de t ec tion i n t he pressure,displace ment and t e mperat ure.And ita lso of f ers the des i g n o f t he corr espond i n g PL C procedure and part o f t he PC int erf ace des ign.Runn i n g result sho w s that co m pared w ith t he trad iti o nal des ign,the syst em not on l y can r eali z e the aut omatic op tm i al oper a ti o n,but also can mee t t he perf or mance require ment s f or manual contr o l and m i prove work effi c iency.This is a typica l appli c ati o n ofmechanical and elec trica l int egrati o n.K ey word s:hydraulic contr o;l e l e ctrical contro;l PL C;dat a det ecti o n;HM I(H u manM achine Int erf ace)0 引言转向架可以说是铁道车辆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承载车体质量,保证车辆顺利通过曲线。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一、课程设计要求1. 设计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
2. 列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和液压元件的选型计算书。
3. 进行机床的控制系统设计及编写控制程序。
二、机床结构简介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是一种多功能机床,可钻、攻丝、铰孔、铣槽、半圆弧等复合工艺操作,适广泛用于水泵、汽车、空气压缩机、发电机、电机、气动工具及家具等行业的生产制造。
机床结构主要由床身、主轴箱、工作台、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等组成。
其中,床身用于支撑整机,主轴箱用于装配主轴及各个传动装置,工作台用于夹持工件及执行传动。
注:本设计仅涉及液压系统部分的工作原理图和液压元件的选型。
三、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液压系统主要用于机床的升降、夹紧、进给等控制操作。
下面的工作原理图展示了该机床的主要液压系统结构。
液压油泵为双联泵,分别提供高压和低压液压油,高压系统主要用于机床的动力传输和工作台的升降,低压系统则用于工作台和主轴箱的夹持、进给和径向递进。
四、液压元件的选型计算本文中设计的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油泵、液压缸、液压阀、液压滤清器、液压压力表等液压元件。
针对所需控制的液压作用,根据相应的公式和数据手册,进行液压元件的选型计算。
液压元件选型计算书如下:五、控制系统设计本设计中,机床的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制器、触摸屏、传感器、执行器和电磁阀等组成,通过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机床的高效稳定运行。
液压系统的控制程序中主要包括如下控制命令:1. 单向液压缸的伸出和缩回控制命令。
2. 双向液压缸的伸出和缩回控制命令。
3. 液压油泵的控制启停命令。
4. 电磁阀的开关控制命令。
5. 液压滤清器的定期清洗命令。
通过不同的控制命令组合,可以实现机床的不同运动状态和操作需求,从而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六、总结本文对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和液压元件的选型计算书,同时简要讲述了机床的控制系统设计流程和控制命令。
毕业设计(论文)-双柱液压式汽车举升机液压系统设计

目录1绪论 (1)2液压举升机概述概述 (4)2.1举升机的介绍 (4)2.2举升机的作用 (4)2.3举升机的种类 (5)3液压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及优缺点 (6)3.1液压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6)3.2液压系统的优点 (7)4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与要求 (8)4.1设计步骤 (8)4.2设计要求 (8)5制定基本方案和绘制液压系统图 (9)5.1基本方案 (9)5.1.1调速方案的选择 (9)5.1.2压力控制方案 (9)5.1.3顺序动作方案 (9)5.1.4选择液压动力源 (10)5.2绘制液压系统图 (11)6双柱液压式汽车举升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特点 (12)6.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2)6.2液压系统的工作特点 (13)7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及工况分析 (14)7.1升降机的工艺参数 (14)7.2工况分析 (14)8 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计算 (14)8.1初步估算系统工作压力 (14)8.2 液压执行元件的主要参数 (15)8.2.1液压缸的作用力 (15)8.2.2缸筒内径的确定 (15)8.2.3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16)8.2.4液压缸壁厚的确定 (18)8.2.5液压缸的流量 (18)8.3速度和载荷计算 (19)8.3.1执行元件类型、数量和安装位置 (19)8.3.2速度计算及速度变化规律 (19)8.3.3执行元件的载荷计算及变化规律 (20)9液压元件的选择及计算 (22)9.1液压泵的选择 (22)9.1.1泵的额定流量 (22)9.1.2泵的最高工作压力 (23)9.1.3确定驱动液压泵的功率 (23)9.2选择电机 (25)9.3连轴器的选用 (25)9.4 控制阀的选用 (26)9.4.1 压力控制阀 (26)9.4.2 流量控制阀 (27)9.4.3 方向控制阀 (27)9.5 管路,过滤器选择计算 (28)9.5.1 管路 (28)9.5.2 过滤器的选择 (29)9.6 辅件的选择 (30)9.6.1温度计的选择 (30)9.6.2压力表选择 (30)9.6.3油箱 (30)10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31)10.1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31)10.2 计算液压系统的发热功率 (32)总结 (34)致谢 (34)参考文献 (35)1 绪论本次毕业设计是根据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而编写的。
液压机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四柱液压机由主机及控制机构两大部分组成。
液压机主机部分包括液压缸、横梁、立柱及充液装置等。
动力机构由油箱、高压泵、控制系统、电动机、压力阀、方向阀等组成。
液压机采用PLC控制系统,通过泵和油缸及各种液压阀实现能量的转换,调节和输送,完成各种工艺动作的循环。
该系列液压机具有独立的动力机构和电气系统,并采用按钮集中控制,可实现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方式。
该液压机结构紧凑,动作灵敏可靠,速度快,能耗小,噪音低,压力和行程可在规定的范围内任意调节,操作简单。
在本设计中,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设计了液压缸的尺寸,拟订了液压原理图。
按压力和流量的大小选择了液压泵,电动机,控制阀,过滤器等液压元件和辅助元件。
关键词:四柱;液压机;PLC联系QQ:598120552有全套资料含CAD图纸目录第1章绪论 (4)1.1概述 (4)1.2发展趋势 (6)第2章液压机本体结构设计 (8)2.1 液压机基本技术参数 (8)2.2 液压缸的基本结构设计 (9)2.2.1 液压缸的类型 (9)2.2.2 钢筒的连接结构 (9)2.2.3 缸口部分结构 (9)2.2.4 缸底结构 (9)2.2.5 油缸放气装置 (10)2.2.6 缓冲装置 (11)2.3 缸体结构的基本参数确定 (11)2.3.1 主缸参数 (11)2.3.2 各缸动作时的流量: (12)2.3.3 上缸的设计计算 (14)2.3.4 下缸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确定快速空程的供液方式、油泵规格和电动机功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快速空程时的供油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确定液压泵流量和规格型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液压传动答案

液压传动答案液压概述1.液压传动系统有哪⼏个典型组成部分?其作⽤分别是什么?能源装置:把机械能转化为油液的液压能.执⾏装置:把油液的液压能装化成机械能.控制调节装置:对系统中油液压⼒,流量,流动⽅向进⾏控制或调节.辅助装置:其他保证系统正常⼯作的必要装置2.液压传动与液⼒传动有什么不同?液压传动是通过油液的液压能传递能量,液⼒传动是通过油液的动能传递能量3.举例说明你所了解的液压传动应⽤的实例.⾃卸车,机床⾃动进给,冲压机,⽕炮制退器,炮塔转向机4.你认为液压传动技术具有哪些主要优缺点?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向是什么?优点:○1功率密度⼤,结构紧凑○2运⾏较平稳,⽆机械冲击○3可实现⼤范围⽆级调速○4易于对压⼒,流量,⽅向进⾏调控.与电⽓电⼦控制结合易于⾃动化○5易于实现过载保护○6标准化,系列化,通⽤化优势,系统的设计,制造,使⽤⽅便○7实现指向运动⽐机械传动简单缺点:○1⼯作中能量损失较多○2对温度变化敏感,不宜在低温⾼温下⼯作○3对油液污染敏感,精度⾼,造价昂贵○4出现故障时不易找到原因5.液压传动有哪⼏种控制形式?按⾃动程度分为:⼿动,半⾃动,全⾃动按控制原理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6.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国内有哪些主要液压元件⽣产⼚商?并对其主要产品作介绍.⼭西榆次,⼤连,北京,上海;美国.⽇本.德国.台产,韩产7.国内外主要液压元件品牌介绍液压油和流体⼒学基础1.油液在液压系统中的作⽤是什么?传递动⼒和信号的介质,运动件间的润滑剂,防锈和冷却2.什么是液体的体积压缩系数?体积弹性模量?()3.液压油液的粘度有哪⼏种表⽰⽅法?绝对粘度(动⼒粘度),运动粘度(ISO标准),相对粘度4.液压系统对油液有哪些要求?○1流动性:合适的黏度 ,较好的粘温特性○2润滑性:润滑性能好○3纯净性:质地纯净,杂质少○4相容性:对⾦属和密封件有良好相容性○5稳定性:对热,氧化,⽔解,剪切有良好稳定性○6抗泡沫性好,抗乳化性好,腐蚀性⼩,防锈性好○7体积膨胀系数⼩,⽐热容⼤○8流动点和凝固点低,闪点,燃点低○9对⼈体⽆毒害,成本低5.如何选⽤液压油液?从两⽅⾯考虑:⼯作压⼒,环境温度,⼯作部件的运动速度,液压泵的类型,经济性.主要考虑粘度品种和粘度粘度⼤-压⼒损失和发热增⼤;粘度⼩-泄露增⼤经过四个步骤:○1列出系统对油液性能变化范围的要求:粘度,密度,体积模量,饱和蒸汽压,空⽓溶解度,温度界限,压⼒界限, 阻燃性,润滑性,相容性,污染性等○2查阅产品说明书,选出符合要求的油液品种○3进⾏综合权衡,调整要求和参数○4与⼚商联系,最终决定采⽤的合适液压油6.液压油液被污染后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油液被污染?危害:○1固体颗粒:加速元件磨损,堵塞⼩孔缝隙过滤器,使泵阀性能下降,产⽣噪声○2⽔:加速油液氧化,与添加剂反应产⽣粘性胶质,堵塞滤芯○3空⽓:降低体积弹性模量,引起⽓蚀,降低润滑性○4溶剂,表⾯活性化合物:使⾦属腐蚀○5微⽣物:是油液变质,减低润滑性,加速元件腐蚀防⽌措施:○1严格清洗○2防⽌外界侵⼊污染物○3采⽤⾼性能过滤器○4控制油液温度○5保持各部位良好密封性○6定期检查更换7.什么是空⽓分离压?什么是⽓⽳现象?在⼀定温度下,当液体压⼒低于某值时,溶解在液体中的⽓体会突然地迅速从液体中分离出来,产⽣⼤量⽓泡,这个压⼒称为液体在该温度下的空⽓分离压液流流经节流⼝时,压⼒低于液压液⼯作温度下的空⽓分离压,溶解在液压液中的空⽓迅速⼤量分离出来,变成⽓泡,产⽣⽓⽳现象.8.液压系统中发⽣⽓⽳现象有什么危害?○1液流的流动特性变坏,造成流量不稳,噪声骤增○2产⽣局部⾼温和冲击压⼒,使⾦属疲劳,液压油变质,对⾦属产⽣化学腐蚀.损伤元件表⾯,缩短使⽤寿命9.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液压系统中⽓⽳现象的发⽣?○1减⼩阀⼝前后压差,⼀般希望其压⼒⽐○2正确设计和使⽤液压泵站○3液压系统各元部件的连接处要密封可靠,严防空⽓侵⼊○4采⽤抗腐蚀能⼒强的⾦属材料,提⾼零件的机械强度,减⼩零件表⾯粗糙度值10.写出孔⼝流量公式,并对各项作解释.C由节流⼝形状,液体流态,油液性质等因素决定的系数⼩孔通流截⾯积⼩孔前后压差x由节流⼝形状决定的节流阀指数,其值在0.5~1.0之间.液压缸1.典型液压缸⼀般有哪些主要构成部件?缸体组件:缸体,前后端盖;活塞组件:活塞.活塞杆;密封装置:密封环.密封圈等;缓冲装置;排⽓装置2.缸筒与缸盖有哪⼏种连接形式?简图⽰之.法兰连接半环连接螺纹连接拉杆连接焊接3.活塞与活塞杆有哪⼏种连接形式?简图⽰之.⼀体式连接螺纹连接半环连接锥销连接4.液压缸的哪些地⽅需要密封?简图⽰之.○1缸筒与活塞○2缸盖与活塞杆○3活塞与活塞杆○4缸筒与缸盖5.常见的缓冲结构有哪些?简图⽰之.反抛物线式. 阶梯圆柱式.节流⼝变化式.单圆柱式. 环形缝隙式.圆锥台式6.液压缸的排⽓装置的作⽤是什么?排除积聚在液压缸内的空⽓,油液中混⼊的空⽓或液压缸长期不⽤时外界侵⼊的空⽓都积聚在缸内最⾼部位处,影响液压缸运动的平稳性泵1(概述,齿轮泵)1.泵和马达在液压系统中起什么作⽤?泵:把驱动电动机的机械能()转化成输到系统中去的油液压⼒能()马达:把输⼊油液的压⼒能()转化成机械能()使主机⼯作部件克服负载及阻⼒⽽产⽣运动2.什么是泵的⼯作压⼒?额定压⼒?排量?流量?理论流量?⼯作压⼒:泵实际⼯作时的压⼒.额定压⼒:泵在正常⼯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的连续运转的最⾼压⼒排量:泵轴每转⼀周岂密封容积⼏何尺⼨变化所得的排出的液体体积流量:泵在单位时间内由其密封容积⼏何尺⼨变化计算⽽得出的排出液体体积额定流量:泵在正常⼯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必须保证的流量,亦即额定转速和额定压⼒下由泵输出的流量3.泵的功率损失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容积损失,机械损失4.泵的容积损失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内泄漏,⽓⽳,油液压缩5.外啮合齿轮泵的齿数和流量脉动之间有什么关系?齿数越多,脉动越⼩,运⾏越平稳6.解释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如何解决?困油:齿轮泵运⾏时轮齿啮合形成的密封容积随转动容积减⼩,以后⼜逐渐增⼤.其中容积减⼩时,液压油受挤压⽽产⽣⾼压并从缝隙被挤出,导致油液发热,机件承受额外载荷.容积增⼤时,造成局部真空,产⽣⽓⽳现象.使泵噪声增⼤.措施:在泵两侧盖板上开泄荷槽,⼀些异型槽效果更佳7.齿轮泵的内泄漏途径有哪些?哪个途径的泄漏最严重?齿轮侧⾯与端盖间的轴向缝隙,泵体内孔与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齿轮啮合线8.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是怎么产⽣的?有什么危害?如何防⽌?原因:由于齿轮泵从压油腔经过泵体内孔和齿顶圆的径向间隙向吸油腔泄漏的油液的压⼒随径向位置⽽不同⽽产⽣的危害:会使轴受到很⼤的不平衡⼒,使轴弯曲,使齿顶和壳体内表⾯产⽣摩擦.缩短轴的寿命措施:开平衡槽,缩⼩压油⼝9.齿轮泵有哪些优缺点?优点:结构简单,尺⼨⼩,制造⽅便,价格低廉,⼯作可靠,⾃吸能⼒强,对油液污染不敏感,易维护缺点:⼀些机件承受不平衡径向⼒,磨损严重,泄漏⼤,输出流量脉动⼤,压⼒脉动和噪声较⼤10.画出○1定量泵.○2变量泵.○3双作⽤定量泵.○4双作⽤变量泵的符号.○5定量马达.○6变量马达.○7双作⽤定量马达.○8双作⽤变量马达的符号.○1○2○3○4○5○6○7○8泵2(叶⽚泵柱塞泵)1.叶⽚泵的单作⽤和双作⽤是什么概念?叶⽚泵每旋转⼀周,每个密封⼯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过程次数1次为单作⽤,2次为双作⽤2.叶⽚泵是变量泵吗?为什么?齿轮泵是变量泵吗?叶⽚泵是变量泵,由于叶⽚泵定⼦与转⼦之间存在有偏⼼,改变偏⼼距即可调节泵的排量.齿轮泵不是变量泵3.单作⽤叶⽚泵与双作⽤叶⽚泵的叶⽚根部导⼊的压⼒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为了提⾼泵的压⼒,必须使叶⽚紧紧贴向定⼦内表⾯,单作⽤叶⽚泵叶⽚在吸油腔⼀侧的叶⽚底部压⼒油与吸油腔相通,在压油腔⼀侧叶⽚底部压⼒油与压油腔相通.⽽双作⽤叶⽚泵在叶⽚处于低压腔时,根部也是通⼊⾼压油的因为双作⽤泵中,由于定⼦内表⾯弧⾯的影响,仅靠离⼼⼒是不够的,4.变量叶⽚泵的“变量”是指泵的什么性能参数的改变?是指改变泵的排量,是通过改变泵转⼦定⼦的偏⼼距实现的5.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泵适⽤于什么⼯况?适⽤于机床液压系统中要求执⾏元件有快慢速和保压阶段的场合6.柱塞泵有哪⼏种结构形式?轴向柱塞泵,径向柱塞泵7.柱塞泵是否是变量泵?为什么?柱塞泵是变量泵,柱塞泵可以通过调节斜盘或斜轴相对于缸体轴线的夹⾓来调节流量8.轴向柱塞泵有什么结构特点(优缺点)?优点:○1结构紧凑,径向尺⼨⼩,重量轻○2转动惯量⼩,易变量○3容积效率⾼,压⼒⾼,可达30MPa缺点:对油液污染较敏感9.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滑靴结构设计的⽬的是什么?由于柱塞头部和斜盘为点接触(⾼副),接触应⼒⼤,设置滑靴结构使缸体中的压⼒油经柱塞头部中间⼩孔流⼊滑靴油室,使滑靴和斜盘间形成液体润滑,改善了柱塞头部和斜盘的接触.10.如何区分轴向柱塞泵是斜盘式还是斜轴式?传动轴中⼼线平⾏于缸体中⼼线的是斜盘式柱塞泵,传动轴中⼼线与缸体中⼼线倾斜⼀个⾓度的是斜轴是柱塞泵.泵3(总结)1.液压马达在液压系统中是什么功能元件?能实现什么运动是执⾏元件,可以实现连续转动和往复回转运动2.液压泵中为何会发⽣⽓⽳现象?液压泵吸油过程中,吸油腔中的绝对压⼒会低于⼤⽓压.如果液压泵离油⾯很⾼, 吸油⼝处过滤器和管道阻⼒⼤,油液粘度过⼤,则液压泵吸油腔内的压⼒就很容易低于空⽓分离压,从⽽产⽣⽓⽳.3.如何判断液压泵中是否会发⽣⽓⽳现象?通过计算吸⼊压⼒头NSPH的值来确定液压泵是否会产⽣⽓⽳现象当时,不会产⽣⽓⽳现象.4.液压泵的噪声来源有哪些?如何降噪原因:○1泵的流量脉动引起压⼒脉动○2泵在⼯作期间,吸油容积与压油容积突然接通时,产⽣流量与压⼒的突变○3⽓⽳现象○4泵内流道具有突然扩⼤,收缩,急拐弯,通道⾯积过⼩⽽导致油液湍流,漩涡产⽣噪声○5泵转动部分不平衡,轴承振动产⽣噪声○6管道,⽀架的机械连接部分因谐振⽽产⽣噪声措施:○1吸收泵的流量压⼒脉动-在泵出⼝处安装蓄能器或消声器○2消除泵内液压急剧变化-在配油盘吸压油⼝开三⾓形阻尼槽○3装在油箱上的电动机和泵适⽤橡胶垫减振,安装时电动机轴和泵轴同轴度要好,要采⽤弹性联轴器,或采⽤泵电动机组件○4压油管的某⼀段采⽤橡胶管,对泵和管路的连接进⾏隔振○5防⽌⽓⽳现象和油中掺混空⽓现象5.哪些液压泵可以作为变量泵使⽤?限压式变量叶⽚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6.把所了解的液压泵按压⼒⾼低排序柱塞泵,螺杆泵,叶⽚泵,齿轮泵7.填表:种类定⼦转⼦挤⼦齿轮泵壳体.侧板齿轮齿轮叶⽚泵壳体,配油盘转⼦体叶⽚柱塞泵壳体,斜盘缸体柱塞阀1(概述,⽅向控制阀)1.液压阀按机能分有哪⼏⼤类?⽅向阀,压⼒阀,流量阀2.液压阀⼀般有哪些基本的组成零(部)件?阀体,阀⼼,驱动阀⼼的元部件(电磁铁,弹簧等)3.你认为理想的液压阀应满⾜哪些基本要求?○1动作灵敏,适⽤可靠,⼯作时冲击和振动⼩○2油液流过时压⼒损失⼩○3密封性能好○4结构紧凑,安装,调整,适⽤,维护⽅便,通⽤性⼤4.解释液压卡紧⼒.稳态液动⼒.瞬态液动⼒的概念.滑阀副的⼏何形状误差和同⼼度变化引起的径向不均衡液压⼒阀⼼移动完毕,开⼝固定之后,液流流过罚扣时因动量变化⽽作⽤在阀⼼上的⼒滑阀在移动过程当中,阀腔中的液流因加速或减速⽽作⽤在阀⼼上的⼒5.衡量单向阀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有哪些○1通油⽅向阻⼒应尽可能⼩,不通油⽅向应有良好密封○2动作灵敏,⼯作时⽆撞击和噪声6.画出你所学过的⽅向控制阀的符号.7.换向阀哪有⼏种操纵⽅式?⼿动机动液/⽓动电动8.液压阀的安装⽅式有⼏种?板式管式叠加插装9.电磁换向球阀与滑阀相⽐有哪些优点密封性更好,泄露少.不会受到液压卡紧⼒阀2(压⼒控制阀)1.画出你学过的所有压⼒控制阀的符号.2.举例说明导控型溢流阀的应⽤.○1作溢流阀,当溢流阀在系统⼯作中始终打开时,可维持阀进⼝,即系统的压⼒恒定○2作安全阀,系统正常⼯作时,溢流阀关闭,当系统超载时溢流阀开启,对系统起锅在保护作⽤○3可以⽤来实现对系统的远程跳压或使系统泄荷 3.哪些压⼒阀必须有单独的泄油⼝L?为什么?导控型减压阀,导控型顺序阀必须有单独泄油⼝L,这是因为这两种阀有单独的不与其它腔体不相通的弹簧腔(泄油腔),必须有单独泄油⼝泄油.以保证减压阀出⼝压⼒调定值恒定 4.溢流阀和安全阀有什么区别?5.⽐较先导式减压阀和导控型溢流阀.阀3(流量控制阀)1.画出你学过的所有流量控制阀的符号.2.与普通节流阀相⽐,调速阀和溢流节流阀有什么优点? 调速阀和溢流节流阀流量稳定不随负载改变⽽变化3.流量控制阀的主要作⽤是什么?通过调节通过阀的流量达到控制执⾏元件运动速度的⽬的阀4(⽐例阀伺服阀)1.解释电液伺服阀.电液⽐例阀的原理;电液伺服阀:变电⽓信号为液压信号以实现流量或压⼒控制的转换装置电液⽐例阀:⽐例阀是⼀种按输⼊的电⽓信号连续地,按⽐例地对液压油液的压⼒,流量或溢流阀安全阀在系统⼯作时⼀直开启正常⼯作时关闭,过载时开启保证系统压⼒恒定保证系统压⼒不超过预定值先导式减压阀导控型溢流阀不⼯作时,进出⼝互通不⼯作时,进出⼝不互通保证阀出⼝处的压⼒恒定保证阀⼊⼝处的压⼒恒定有单独泄油⼝L⽆单独泄油⼝⽅向进⾏控制的阀2.⽐较电液伺服阀与电液⽐例阀;3.画出电磁⽐例溢流阀.电磁⽐例减压阀.三位四通M型电液伺服换向阀的符号.4.解释电液数字阀,叠加阀,⼆通插装阀的原理及概念电液数字阀:⼀种可直接与计算机接⼝的阀,不需数模转换器.使⽤步进电机作电-机械转换器.采⽤增量控制法.叠加阀:是液压系统集成化的⼀种⽅式,叠加系统中各单元叠加阀间⽆需管道和其他形式的连接,直接叠加在⼀起,利⽤内部流道实现各种功能.使⽤⽐较⽅便⼆通插装阀:是液压系统集成化的⼀种⽅式,⼏个插装单元可组合成符合阀.通流能⼒⼤. 5.数字阀有哪两种控制⽅式?说明控制原理增量(脉数调制)式:在信号中,使每个采样周期的脉冲数在前⾯⼀个采样周期的脉冲数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些脉冲数,从⽽达到需要的幅值.脉宽调制式:是对脉宽占空⽐(脉宽时间对采样周期的⽐)进⾏调节.先⽤脉宽信号对连续信号进⾏调制,将连续信号转化为脉宽信号. 6.数字阀,叠加阀,插装阀各有什么突出优点?数字阀:结构简单,⼯艺性好,成本低,抗污染能⼒强,重复性好,⼯作稳定可靠,功耗⼩,可直接接⼝计算机,不需D/A 转换器叠加阀:结构紧凑,⽅便更改和构建系统插装阀:采⽤锥阀⼼,内阻⼩,响应快,密封好,泄漏少.机能多,集成度⾼.通流能⼒⼤.结构简单.7.⽤插装阀构建两位四通换向阀,泄荷阀,节流阀,画出符号图,并说明⼯作原理⽐例阀伺服阀功能压⼒控制,流量控制,⽅向控制多为四通阀,同时控制⽅向和流量电-位移转换器功率教⼤(约50W)的⽐例电磁铁,⽤来直接驱动阀⼼或压缩弹簧功率较⼩(约0.1~0.3W)的⼒矩马达,⽤来带动喷嘴-挡板或射流管放⼤器.其先导级输出功率越为100W过滤精度 -/16/13~-/18/14 普通阀发展⽽来的,没有特殊要求 -/13/9~-/15/11为了保护滑阀或喷嘴-挡板粳⽶通流截⾯,要求进⼝过滤线形度在低压降(0.8MPa)下⼯作,通过较⼤流量时,阀体内部阻⼒对线形度有影响(饱和)在⾼压降(7MPa)下⼯作,阀体内部的阻⼒对线形度影响不⼤遮盖 20%⼀般精度,可以互换 0极⾼精度,单件配作响应时间 40~60ms 5~10ms频率响应 10~150Hz 100~500Hz电⼦控制电⼦控制板与阀⼀起供应,⽐较简单电⼦电路针对应⽤场合专门设计,包括整个闭环电路应⽤领域执⾏元件开环或闭环控制执⾏元件闭环控制价格约为普通阀的3~6倍约为普通阀的10倍以上(6-49.50.41)辅助装置1.液压辅助元件有哪些?画出它们的符号,并说明它们的⽤途.油箱:○1贮存供系统循环所需油液○2散发系统⼯作时产⽣的热量○3释放出混在油液中的⽓体○4为系统中的元件提供安装的位置滤油器:过滤混在液压油液中的杂质,使进到系统中油液的污染度降低,保证系统正常⼯作蓄能器:○1在短时间内供应⼤量油液○2维持系统压⼒○3减⼩液压冲击或压⼒脉动换热器:维持液压系统的正常⼯作温度,液压系统的⼯作温度⼀般希望维持在30~500C 之间,最⾼不超过65C,最低不低于15C管件:连接2.液压油箱上⼀般安装哪些附件?空⽓过滤器,注油器,隔板,堵塞,过滤器,液位/温度计3.如何确定油箱的容积?与压⼒有关的经验数据,低压系统⼀般为2~4;中压系统⼀般为5~7;⾼压系统⼀般为10~12.4.液压系统哪些地⽅需要安装滤油器.冷却器?滤油器:○1液压泵⼊⼝处,过滤精度低的⽹式滤油器○2液压油回流⼊油箱之前○3精密仪器之前○4独⽴的不间断过滤回路冷却器:○1主溢流⼝○2主回油路○3独⽴的冷却回路4.安装⽪囊式蓄能器应注意什么?原则上垂直安装(油⼝向下),只有在空间位置受限时才考虑倾斜或⽔平安装。
试论基于PLC的液压传动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试论基于PLC的液压传动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在我国生产当中,组合机床是较为核心的机械设备,详细通过相应的专用部件和通用部件将加工工件的专用机床完成。
由于生产传动组合机床要依据特有的生产工序完成,所以应用自动化掌握系统能够进行主要的掌握管理,以此来将劳动效率提升。
然而PLC是拥有优质性能的掌握装置,具备着较强的抗干扰性和牢靠性,同时具备着较为完善的技术,广泛的应用在了不同的工业生产范畴中。
本文基于PLC 的液压传动组合机床电气掌握系统设计方法为基本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PLC掌握系统的设计原则1.1.进展性原则由于飞速的工业进展模式,要不断的更新工业生产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
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的探究扩展力度,以此来确保与工业进展需求相符的设计。
1.2.经济性原则经济性所指的是PLC掌握系统肯定要符合合理经济的条件,要力求满意操作管理的便利性,从而让较多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清楚的了解PLC掌握系统。
1.3.牢靠性原则牢靠性所指的就是确保牢靠稳定形势的自动化掌握系统,避开由于性能的不稳定而造成的进度特别。
1.4.完整性原则完整性也就是在较大的限度上确保生产机械的整体性条件下开展的必要设计,PLC掌握系统需要满意于工业生产的需求,也就是工业生产针对掌握系统所提出的需求要和PLC掌握系统设计模式相符。
设计PLC掌握系统的主要步骤2.1.调试程序调试程序基本包含两大阶段,其一为模拟调试;其二为现场调试。
程序的模拟调试主要指的是,用便捷的模拟形式构成现场的实际状态,可以将程序运行放在首位而设置出肯定的环境状态。
根据现场信号的产生方式,模拟的调试包含软件模拟和硬件模拟两种方法。
2.2.应用程序的编写编写应用程序方面是能够让自动化掌握管理被PLC掌握系统实现的主要过程。
全部的掌握动作都要依据编程来开展。
所以,在编写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将编写作用在工业生产要求的条件下,要明确不同工序当中的掌握功能都可以充分的达成。
机电一体化——电液控制系统设计

6.电液控制系统设计6.1概述电液控制系统是常用机电一体化系统之一。
它是将计算机电控和液压传动结合在一起,既发挥了计算机控制或电控制技术的灵活性,又体现了液压传动的优势,充分显示出大功率机电控制技术的优越性。
电液控制系统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而每一种分类方法都代表一定的特征:1)根据输入信号的形式和信号处理手段可人为数字控制系统、模拟控制系统、直流控制系统、电液开关控制系统。
2)根据输入信号的形式和信号处理手段可分为数字控制系统、模拟控制系统、直流控制系统、交流控制系统、振幅控制系统、相位控制系统。
3)根据被控量的物理量的名称可分为置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系统、力或压力控制系统等。
4)根据动力元件的控制方式可分为阀控系统和泵控系统。
5)根据所采用的反馈形式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和半闭环控制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电液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元件,系统数字模型以及系统的设计。
6.2电液控制元件电液控制元件主要包括电液伺服阀、电液比例阀、电液数字阀以及由数字阀组成的电液步进缸、步进马达、步进泵等。
它胶是电液控制系统中的电-液能量转换元件,也是功率放大元件,它能够将小功率的电信号输入转换为大功率的液压能(流量与压力)或机械能的输出。
在电液控制系统中,将电气部分与液压部分连接起来,实现电液信号的转换与放大,主要有电液伺服阀、电液比例阀、电液数字阀以及各种电磁开关阀等。
电液控制阀是电液控制系统的核心,为了正确地设计和使用电液控制系统,就必须掌握不同类型电液控制阀的原理和性能。
6.2.1控制元件的驱动6.2.1.1电气—机械转换器电气—机械转换器有“力电机(马达)”、“力矩电机(马达)”以及直流伺服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等,它将输入的电信号(电流或电压)转换为力或力矩输出,去操纵阀动作,推行一个小位移。
因此,电气-机械转换器是电液控制阀中的驱动装置,其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在电液控制阀的设计和性能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专业电气自动化课题名称液压传动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赵蕊蕊指导老师秦立芳杨利电气工程系2009年3月内容摘要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
液压系统利用液压泵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液体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经过各种控制阀和管路的传递,借助于液压执行元件(缸或马达)把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工作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和回转运动而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
由于液压执行结构尺寸小,反应速度快,调节性能好,传递的力和扭矩较大,操纵、控制、调节比较方便,容易实现功率放大和过载保护,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工程机械、农业、汽车、航空、船舶、轻纺等行业。
近年来,又被应用于太空跟踪系统,海浪模拟装置,宇航环境模拟火箭发射助飞装置。
在机械加工中,例如组合机床加工长孔,为满足其技术要求并达到相应的自动化水平,加工前,应按工艺工程进行可行性模拟加工试验。
本方案即为满足液压试验装置设计电气控制和自动控制。
本课题属于典型的机电技术结合项目,通过对课题的设计,研究和制作过程可达到综合利用自动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综合操作技能,提高分析、组织能力,拓展学科领域的目的,并为机械加工生产技术改革提供试验操作平台。
常用词;液压装置、电器控制、PLC可编程控制器致谢:在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了众多老师的帮助,在此表示忠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这三年来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帮助的所有老师!目录第1章设计对象及基本要求 (4)1.1 设计对象1.2 基本要求1.3 技术要求第2章电气线路的设计 (5)2.1 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2.2 绘制原理图2.3 元器件的选择2.4 元器件的分布图第3章柜体内电气线路的安全 (11)第4章电气控制柜的通电试验 (15)4.1 通电前的检查4.2 电气控制柜的调试第5章按给定实验项目进行的调试 (15)5.1 用PLC可编程控制项目进行编程设计第6章使用说明书 (18)第7章结果分析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设计对象及基本要求1.1 设计对象如下图所示装置为液压传动实验装置,要求按照实验装置的功能要求设计一个电气控制系统。
1.2 基本要求1、正确选用低压配电和低压控制电器。
2、电器原理线路设计合理、美观。
3、最大限度实现生产机械加工和工艺电气控制要求。
4、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使控制线路简单、经济。
5、保证电气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
6、使操作、维护、检修方便。
1.3 技术要求1、供电要求:380V三相交流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
2、主电路要求:单个按钮启动、停止。
2台1.1KW的电机,熔断器作短路保护,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
3、控制电路的要求:通过万能转换开关实现手动~自动切换。
第二章电气线路的设计2.1线路设计基本原理2.1.1主电路的设计由液压传动装置可知,液压元件主要有电磁阀、溢流阀、减压阀、压力继电器等。
电磁阀吸合需要24V的直流电源,这就需要一台可控变压器和硅桥整流。
2台1.1千瓦油泵,用按钮实现启或停。
2个交流接触器、2个热继电器作为过载保护,从而完成电路的设计。
2.1.2 控制电路的设计根据要求要实现手动与自动控制,需要一个万能转换开关。
由于中间环节比较多,需增加多个不同型号的中间继电器来进行信号传递,利用继电器的触点和转换开关的切换来实现手动控制。
用一台松下PLC来实现对系统的自动控制。
2.2 绘制原理图2.3 元器件的选择:2.3.1 断路器的选择:断路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大于或等于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
对于电路来说还要注意是对电源端保护还是负载端保护,电源端电压比负载端电压高5%左右。
因此根据三相异步电机所给的额定电流判断出此电气柜短路器的选择范围是1A-2A.2.3.2 熔断器的选择:熔断器的选择应根据电器的设计要求及使用场合进行选择。
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必须等于或高于熔断器工作的电压。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根据被保护的电路及设备的额定负载电流选择。
熔断器的电流必须等于或高于所装熔体的额定电流。
熔断器的额定分析能力必须大于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故障电流。
因此根据三相异步电机所给的额定电流计算出电气柜熔断器的选择范围应是:0.51-0.68A.2.3.3 热继电器的选择(1) 额定电流选大一级的.(2) 额定值一般为电动机电流的1.7-2 倍。
2.3.4 中间继电器选择中间继电器结构上是一个电压继电器,但它的触点多,容量大,是用来转换控制信号的中间元件,在此选用JZC1-44 型和HHP5型。
2.3.5 交流接触器的选择(1) 选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电流40A(2) 接触器主触点的额定电压选择应大于或定于负载的额定电压(3) 接触器吸引线圈电压的选择,一般选380V或220V。
由于控制电路比较复杂,使用的电器又比较多,为安全起见,线圈的额定电压可选的低一些。
2.3.6 万能转换开关的选择(1) 按额定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选用合适系列。
(2) 按操作需要选定手柄形式和适位特征。
(3) 按控制要求参照万能开关样本确定触头数量和接线编号。
选择面板形式及标志,在此选HZ5-20/4 型。
2.3.7 按钮的选择分别用两个绿按钮和红按钮实现启动停动控制,另有11个绿按钮对PLC进行输入控制。
电气元件表2.4系统操作台的平面图:第三章柜体内电气线路的安装3.1 安装的准备工作首先了解柜体的造型和设计电器原理图及其主要组成部件,熟练掌握电气原理图对顺利安装、检查调试和故障检修有很大的帮助。
准备好安装工具和检查仪表。
3.2 电器控制柜的安装3.2.1 安装电器元件(1) 按产品说明书和电器原理图进行电器元件的安装,做到安全可靠,排列整齐。
(2) 电器元件之间的导线连结,接线是按照电器安装接线图的要求,结合电器原理图中的导线编号及配线要求进行。
导线的标志:保护导线采用黄绿双色;动力电路、中性线和中间线采用浅蓝色;交直流动力线采用黑色;交流控制电路采用红色;直流控制电路采用蓝色。
导线的线号标志与电器原理图和电器安装接线图相符合,且在每一个由连接的导线的接近端子处套有标明导线线号的套管。
导线的连接步骤:<1> 了解电器元件之间导线连接的走向和路径。
<2> 根据导线连接的走向和路径及连接点之间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导线长度,并将导线的转弯处弯成90度。
<3> 用电工工具剥除导线端子处的绝缘层,套上导线的标志套管,将剥除绝缘层的导线,按电器安装接线端子上的压紧螺钉并拧紧。
<4> 所有导线连接完毕之后进行整理。
做到横平竖直,导线之间没有交叉、重叠且相互平行。
3.2.2 主要元器件的安装1.接触器的安装(1) 安装前先检查接触器线圈的电压,然后检查接触器各触头,经过检查其电压与控制电源的电压相符,各触头接触良好没有卡阻现象,最后将铁心及面上的防锈油擦净。
(2) 安装时,接触器的底面与安装面平行,倾斜度应小于50 °。
(3) 安装过程中,不能使螺钉、垫圈等零件落入接触器内,以免造成机械卡阻和短路。
2.热继电器的安装(1) 先检查其性能,结果正常。
(2) 安装实现擦净触头面的尘污,以免影响热继电器的性能。
(3) 热继电器出线端的连接导线按规定要求选配。
3.中间继电器的安装(1) 安装前线检查继电器线圈的电压,然后检查继电器各触头,经过检查其电压与控制电源的电压相符,各触头接触良好没有卡阻现象。
最后将铁心及面上的防锈油擦净。
(2) 安装时,接触器的底面与安装面平行,倾斜度应小于50°。
(3) 安装过程中,不能使螺钉、垫圈等零件落入接触器内,以免造成机械卡阻和短路。
3.3 电器控制柜的安装配线电器控制柜的配线有柜内配线和柜外两种。
柜内配线有明配和暗配、线槽配线等。
柜外有线管配线等。
这里主要采用柜内配线的线槽配线。
3.3.1 柜内配线这种配线方式综合了明配线和暗配线的优点。
适用线路较复杂、电器元件较多的系统。
不仅安装、检查维修方便,且整个板面整齐美观,它是目前使用较广的一种接线方法。
一般采用能从正面修改配线的方法,如板前槽配线或板前明线配线,较少采用板后配线的方法.采用线槽配线时,线槽装线不要超过容移的70%, 以便安装和维修.线槽外部的配线,对装在可拆卸门上的电器接线必须采用互连端子板或连接器,他们必须牢固固定在框架,控制箱或门上。
从外部控制,信号电路进行控制箱内的导线超过10根,必须接到端子板或连接器2过度,但动力电路和测量电路的导线可以直接街道电器的端子上。
3.3.2 导线选择的基本要求(1)导线的颜色标志保护导线(PE)必须采用黄绿双色;动力电路的中线(N)和中间线(M)必须是浅蓝色的;交流或直流电路应采用黑色;交流控制电路采用红色;直流控制电路采用蓝色;用作控制电路连锁的导线,如果是与外边控制电路的连接,而且当电源开关断开仍带电时,应采用橘黄色,与保护导线连接的电路采用白色。
(2)导线的线号标志导线线号的标志应与原理图和接线图相符合。
在每一跟连接导线的线头上必须套上标有线号的套管。
位置应接近端子处,线号的编制方法如下:1、主电路三相电源按相序自上而下标号为L1、L2、L3;经过电源开关后,在出线端子上按相序依次编号为U11、V11、W11。
主电路中各支路的编号,应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每经过一个电气元件的线桩后,编号要递增,如U11、V11、W11……单台三相交流电动机(或设备的三根引出线按相序依次编为U、V、W(或用U1、V1、W1表示)多台电动机引出线的编号为了不致引起误解和混淆,可在字母前冠以数字来区别,如1U、1V、1W……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字母后应可能避免采用双数字,如单台电动机的引出线采用U、V、W的线号标志时,三相电源开关后的出线端编号可为U1、V1、W1。
当电路编号与电动机线端标志相同时,应三相同时跳过一个编号来避免重复。
2控制电路与照明、指示电路应从上至下、从左至右,逐行用数字依次编号,每经过一个电气元件的接线端子,编号的起始数字,除控制电路必须从阿拉伯数字一开始外,其他辅助电路依次递增一百作起始数字,如照明电路编号从101开始;型号电路编号从201开始。
3.3.3 配线的基本要求(1) 配线之前应先了解电器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器安装接线图,作到心中有数。
(2)硬线只能用在固定安装于不动部件之间,且导线的截面积应小于0.5㎜2。
若在有可能出现振动的场合或导线的截面积在大于等于0.5㎜2时必须用软线。
电源开关的负载侧可采用裸导线,但必须是直径大于3㎜的圆导线或者是厚度大于2㎜的扁导线,并应有预防直接接触的保护措施(如绝缘、间距、屏护)(3)导线必须绝缘良好,并应具有化学腐蚀能力,在特殊条件工作的导线,必须同时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