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

合集下载

扬州环境治理计划方案

扬州环境治理计划方案

扬州环境治理计划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扬州市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扬州环境治理计划方案。

本方案旨在全面分析扬州市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2. 环境问题分析2.1 大气污染扬州市的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带来了大量的废气排放,尤其是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2.2 水污染扬州市的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废水排放和非法倾倒造成了河流和湖泊的水质严重下降,影响了水生态系统和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2.3 垃圾处理扬州市的垃圾处理存在着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

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率低,导致垃圾填埋场的容量快速满足。

2.4 生态破坏城市扩张和农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土地开发和植被破坏,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丧失了平衡。

这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 环境治理方案为了解决扬州市的环境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环境治理方案:3.1 大气污染治理3.1.1 加强工业排放控制。

对于高污染企业,要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推行新的污染物减排技术。

同时,加大对污染源的监测和执法力度,对超标企业进行处罚。

3.1.2 提升交通尾气治理水平。

通过推广新能源车辆和车辆尾气净化设备,减少尾气排放的污染物。

3.1.3 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与邻近城市建立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3.2 水污染治理3.2.1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

对于涉及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严格执行废水排放标准,加大监测力度,强化执法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使用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3.2.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农业面源污染。

3.2.3 完善水体监测和管理体系。

建立水污染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3.3 垃圾处理3.3.1 推行分类投放制度。

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与控制对策

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与控制对策

类 ;含氮化合物在无氧的条件下 ,可分解成氨 、硫化氢 、乙烯 等 。 醇 、甲胺、三甲胺等恶臭气体。这些恶臭气体会对周 围的空气造 2 造成畜禽养殖污染的原 因 成 污染 ,且 恶 臭气 体 的污 染是 呈 空 间性 和立 体性 的 ,从 某种 意义 畜禽 养 殖场 排放 的粪便 、污水 和 恶臭气 体 对 大气 、水 体 、土 上 讲 ,养殖 业 的空 气 污染 对环 境 的影 响要 超 过 固体粪 便 和污 水 的 壤 、动 物 与人体 健 康 以及 生态 系 统都 产生 了直 接 或 间接 的影 响 。
1 畜禽养殖业 的环境污染现状
套 的粪 污 处理 、污水 排放 等场 地 和设 施 ;没 有注 意 避开 人 口聚居 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殖业 主若 不 按规 定 执行 休药 期 ,就 会导 致畜 禽 体 内 的药 物 残 留 区 、生 态 功能 区 和畜牧 养 殖小 区 ,造 成畜 禽粪 便 还 田 比例低 、危 超标 。 害 直接 。 1 . 4 . 5 有毒有害物质在饲料 中残留 1 . 2 畜禽 的尿 液 及 冲 洗 圈 合 的 污 水 对 水 质 的 污 染 农药 在 饲料 中的残 留 、霉 菌毒 素在 饲 料 中的残 留 、重 金属 在 畜禽的尿液及冲洗圈舍 的污水 中含有大量 的氮、磷及重金属 饲料 中的残 留、工 业 “ 三废 ”在 饲料 中 的残 留 ,畜禽 长期 食 用这
提 出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 ,旨在促进畜禽养殖业与生 想 。 态 环境 的协调 发展 。 1 . 4 . 3 非法使 用违 禁 药物 为促进肌肉增长 ,抑制脂肪合成 ,使肉猪体型丰满 ,使用违 1 . 1 选 址 建 场不 科 学 禁药 物 盐 酸克伦 特 罗 ,从 而造 成猪 肉中有 毒有 害 物质 残 留 ,直接 畜 禽养 殖 场 的选址 建 场不 科学 ,大多 数 畜禽 养殖 场 分布 在城 危 害人体 的健 康 。 郊 结合 部 、城 镇 ,这些 地 方没 有 足够 的耕 地 、农 田、园林 、鱼塘 1 . 4 . 4 不执行 休 药期 消 纳 畜禽 粪便 。 大多 数 的畜禽 养 殖场 没有 进 行环 境影 响 评价 ;没 畜禽 出栏前不执行休药期 ,导致药物残留严重超标 ,畜禽产 有 根据 评价 确 定规 模 和布 局 ;没有 注 意 同时设 计 与养 殖 规模 相配 品质量 不合 格 ,如抗 菌促 生 长 的喹 乙醇 预 混剂 ,休 药 期是 3 5 d ,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范文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范文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满足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然而,畜禽养殖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如畜禽粪便、养殖废水等排放,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制定一套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措施,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量、改善废水质量、提高环境质量的目标。

2. 原则:(1)科学规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养殖场的布局和规模,避免过度集中和规模过大。

(2)生态化养殖:推行生态循环、无害化养殖方式,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3)资源节约:提倡养殖场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4)可持续发展:在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三、主要措施1. 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畜禽养殖业的环保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分工。

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实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制度,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养殖场进行责任追究。

2. 优化养殖结构:鼓励养殖场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倡导适度分散和综合利用模式,减少养殖污染的集中度和规模。

3. 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循环养殖方式,例如养殖与种植相结合、循环利用养殖废弃物等。

同时,加大对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提升养殖场的生态环境质量。

4. 进行污染物减排: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粪便和废水的排放量。

鼓励养殖场建设生物气体发酵设施,将畜禽粪便转化为生物肥料;建设养殖废水处理设施,减少废水污染。

5.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和养殖场业主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环保意识。

鼓励农民参加环境保护培训课程,提高环保技能和意识。

6. 建立监测站点:在重点养殖区域建立畜禽养殖环境监测站点,定期对养殖场周边环境的水质、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污染源。

7. 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增加环保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

扬州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2023年修正)

扬州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2023年修正)

扬州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2023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18•【字号】扬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03号•【施行日期】2023.12.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食品安全正文扬州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2018年10月10日扬州市人民政府第93号令发布 2023年10月18日根据《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扬州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活禽交易管理,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保护公众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中心城区和县(市)中心城区的活禽交易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活禽是指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可以人工养殖供食用的禽类动物,包括鸡、鸭、鹅、鸽、鹌鹑等传统禽类和依法可以食用的特种禽类。

本办法所称活禽交易包括活禽销售、售后宰杀行为。

本办法所称活禽交易场所包括经营活禽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以下统称活禽交易市场)以及零售店铺等。

第三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活禽交易管理工作,具体履行下列职责:(一)建立活禽交易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解决活禽交易管理相关重大事项;(二)健全重大活禽疫情防控与处理应急预案体系;(三)制定政策措施,支持推动冷鲜禽供应体系建设;(四)统筹推进活禽交易市场达标提升改造工作;(五)将活禽交易管理纳入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考核体系,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六)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好本区域内的活禽交易管理工作。

第四条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管理委员会、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要求,明确承担活禽交易管理工作的机构与人员,协同做好活禽交易管理相关工作。

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及防控策略

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及防控策略

700㊀㊀2024年第65卷第3期收稿日期:2023-03-12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合作项目(2019YFE0103900)作者简介:邓惠丹(1999 ),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E-mail:huidanvilhelm@㊂通信作者:吉小凤(1974 ),女,河北滦县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E-mail:jixiaofeng@;杨华(1972 ),男,浙江绍兴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E-mail:yanghua@㊂文献著录格式:邓惠丹,肖英平,杨伟康,等.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及防控策略[J].浙江农业科学,2024,65(3):700-705.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262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及防控策略邓惠丹1,2,肖英平1,杨伟康3,汪雯1,熊丽娜4,吕文涛1,夏强2,吉小凤1∗,杨华1∗(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浙江杭州㊀310021;2.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浙江宁波㊀315211;3.扬州方广食品有限公司,江苏扬州㊀225008;4.贝因美(杭州)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㊀310021)㊀㊀摘㊀要:随着畜禽动物养殖集约化㊁规模化的发展,畜禽产品的生产量㊁销售量也逐年增长,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㊂畜禽动物养殖过程中,兽药是重要投入品,主要用来预防㊁治疗动物疾病㊂如若兽药使用不合理易造成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会直接影响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健康,进而可能会威胁到消费者的人体健康㊂基于此,文章综述了兽药残留的危害,兽药残留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兽药残留防控策略,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持㊂关键词:畜禽产品;兽药残留;防控策略中图分类号:S859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4)03-0700-06Hazard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veterinarydrug residue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sDENG Huidan 1,2,XIAO Yingping 1,YANG Weikang 3,WANG Wen 1,XIONG Lina 4,LYU Wentao 1,XIA Qiang 2,JI Xiaofeng 1∗,YANG Hua 1∗(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Safety and Nutrition,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hzhou 310021,Zhejiang;2.College of Food and Pharmacy,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Zhejiang;3.Yangzhou Fangguang Food Co.,Ltd.,Yangzhou 225008,Jiangsu;4.Beinmei (Hangzhou)Food Research InstituteCo.,Ltd.,Hangzhou 310021,Zhejiang)㊀㊀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nsive and large-scale animal husbandry,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volume of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s have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The problem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livestock andpoultry product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whole society.Veterinary drug is an important input inthe process of animal husbandry,mainly used to prevent and treat animal diseases.If the use of veterinary drugs is unreasonable,it is easy to cause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s,which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quality,safety,and ecological health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s,and may then threaten the human health of consumers.Based on this,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hazards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the main causes of veterinary drugresidues,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for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providi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ensuring thequality and safety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s.Keywords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s;veterinary drug residues;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㊀㊀随着人口增长㊁人均收入增加以及城市化加速发展,畜禽产品及衍生制品的需求一直在增长[1]㊂到2050年,全球肉类年消费量预计将增长70%[2]㊂但近年来,因兽药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如瘦肉精羊肉㊁喹诺酮蜂蜜㊁喹乙醇兔肉等事件㊂兽药残留是指食品动物用药后蓄积或存留于机体内或产品(如鸡蛋㊁奶品㊁肉品等)中的原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㊂目前,畜禽产品中易检出的兽药残留主要有磺胺类㊁氟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等抗菌药物,四环素类㊁大环内酯类㊁氯霉素类等抗生素药物,其中抗生素类药物中以恩诺沙星㊁环丙沙星㊁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等药物残留检出较多[3]㊂兽药残留问题直接影响到动物性食品安全,而且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很难通过加工㊁贮藏等方式清除掉,兽药残留问题显著威胁到消费者的人体健康,如人体肠道菌群失调㊁致畸形㊁致癌等潜在风险㊂因此,本文对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的危害和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防控措施,以期为保障我国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持㊂1㊀兽药残留的危害1.1㊀细菌耐药性㊀㊀养殖过程中,畜禽动物若长时间接触某种抗菌药物,易产生相应的耐药菌株,从而对致病菌的敏感性下降,导致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逐渐变差㊂据文献报道,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对全世界公共卫生构成了巨大威胁[4]㊂残留的抗菌药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损伤人体的内脏器官,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幼儿㊂同时,动物食品中存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可能会扩散至人类,导致人体感染致病菌后临床治疗效果降低[5]㊂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约有6亿人感染抗生素耐药性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42万人死亡,大部分都是儿童[6]㊂细菌耐药性可能会产生无药可治的多重耐药性,导致无药可用,造成传染病的疫情,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所以细菌耐药问题不容忽视㊂1.2㊀急㊁慢性中毒㊀㊀大部分兽药对动物和人类均具有毒性作用,若长期㊁大量摄入含有兽药残留的动物源食品可能会造成急㊁慢性中毒㊂例如,国家严禁使用的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毒性较强,而且不容易分解,如果一次性喂养量过高会导致动物死亡[7]㊂人体若摄入含大量盐酸克伦特罗的食品,短时间内即发病,症状有肌肉震颤㊁心律失常㊁四肢无力,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8]㊂Barbosa等[9]报道了一起因食用含有盐酸克仑特罗残留的羊肉和牛肉而发生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者涉及50余人㊂Lee等[10]报道了几种兽药通过与性激素受体的结合亲和性表现出内分泌干扰作用㊂1.3㊀过敏反应㊀㊀过敏反应是人接触过敏原后导致的过度免疫反应,抗菌药如磺胺类㊁青霉素㊁四环素㊁氨基糖苷类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11]㊂人体长期食用兽药残留污染的食品会刺激免疫器官产生相应的菌素抗体形成过敏反应㊂如果一次性食用含有大量抗菌类药物残留的动物制品后很容易引发休克㊁喉头水肿㊁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威胁人体健康㊂例如,磺胺类药物通常被养殖主体用作治疗奶牛乳腺炎症,如果使用不当或不遵照休药期规定,导致牛乳中磺胺类药物残留超标,人们食用这样的奶类制品可能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㊁麻疹㊁发热㊁关节肿痛等[12]㊂1.4㊀ 三致 作用㊀㊀致畸㊁致癌㊁致突变简称 三致 ㊂医学研究表明,兽药会引起人体细胞结构的异化,损伤染色体和基因,从而增加畸形和癌症的发生率㊂具有良好抗菌作用的氯霉素被广泛使用在畜禽养殖当中,氯霉素会严重损害人体造血系统,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别对新生儿㊁早产儿㊁老年人等肝肾功能不全的群体影响更大[13]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31650.1 2022)规定氯霉素不得检出[14]㊂兽医临床研究证实,硝基呋喃类兽药中呋喃唑酮能减少精子的数量和胚胎的成活率,而且是直接致突变剂,不需要激活系统即能引起细菌突变㊂1.5㊀生态环境污染㊀㊀在畜禽动物养殖过程中,如不按规定使用兽药或滥用兽药,药物随着动物的排泄物进入环境,动物产品加工的废弃物若没有经过妥善处理随意丢弃,就会造成兽药污染环境的问题㊂动物排泄物中的残留抗生素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在各种环境中传播,如河流㊁土壤㊁空气等[15-17]㊂这些物质被传播到土壤生态系统中,致使土壤微生物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负荷增加,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18]㊂Wang等[19]通过测定土壤㊁地下水和蔬菜中抗生素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演化,发现氨基糖苷类和土霉素等抗菌剂可直接或间接通过给动物喂食被污染的植物进入食物链㊂此外,前期研究表明,环境中的兽药残留对其他生物种群造成一定影响,如真菌㊁纤维分解菌等有益微生物的菌落构成[20]㊂2㊀兽药残留产生的主要原因2.1㊀休药期难落实㊀㊀休药期指畜禽最后一次用药,到该畜禽许可屠702㊀㊀2024年第65卷第3期宰或其产品(乳㊁蛋)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根据最后一剂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规律制定㊂每种兽药适用于不同动物的休药期有具体规定㊂市面上的兽药外包装一般都标注休药期,但实际应用中,存在实际休药期与标准不符的情况,因此,为保证出售的肉产品符合兽药残留的相关规定,企业必须自测休药期,而小型养殖户往往不具备这样的知识和财力,只讲求药物疗效,忽视了耐药性和休药期的实际情况㊂Fernandes等[21]研究发现,在停药期28d后,羔羊肌肉㊁肝脏和脂肪中仍然检测出了超过最大残留限量要求的莫昔克丁(moxidectin)㊂2.2㊀滥用兽药㊀㊀畜禽养殖过程中,养殖主体存在滥用兽药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养殖主体为促进畜禽健康生长,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的发生,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过量或非法使用兽药㊂二是养殖主体长期存在不科学添加药物的现象,不顾药物种类和规定,重复使用商品名不同但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导致兽药超量使用,从而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㊂三是兽药生产厂家过度追求利益,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在兽药中加入禁用物质,生产出不合格㊁劣质兽药推销给不知情的养殖主体,造成兽药残留量超标现象屡禁不止㊂2.3㊀加工过程浓缩㊀㊀畜禽肉类食品种类丰富多样,除火腿㊁腌渍㊁酱卤等常见制品,还包括许多适合特殊人群的产品,如肉粉㊁肉松等㊂肉粉加工工艺根据具体原料而定,一般分为5个部分,物料预处理;灭菌;浓缩㊁过滤;干燥;粉碎和包装,每一部分包括几项单元工序[22]㊂Jiang等[23]认为,干燥或挤压等加工步骤,会由于浓缩效应导致加工食品中残留物的增加㊂肉粉加工的浓缩步骤中,水分含量急剧下降或造成兽药浓缩,导致终产品兽药含量超标㊂此外,在一些情况下,热处理加工也会将食品中的残留物转化成毒性更大的代谢物[24]㊂2.4㊀加工环境污染㊀㊀食物原料从养殖场,通过生产㊁加工㊁包装走向餐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㊂据国家质检局统计,目前我国上百万家食品生产企业,超半数都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生产环境基础差㊁卫生条件不合格成为食品生产面临的严峻问题[25]㊂兽药长期滥用导致养殖区域受到污染,进而引起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兽药污染㊂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养殖行业使用的兽药通过风扩散和水汽循环传播到空气㊁土壤和地下水,靠近养殖场的水源受到兽药污染,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食品接触被污染的水,食品安全性将受到威胁[16,26]㊂2.5㊀储运过程污染㊀㊀食品原料或成品储存㊁运输和包装过程中,若与农兽药一起存放,或使用非法抗生素灭菌来达到延长食品保藏期的目的,也会导致药物残留进入食品[27-28]㊂据报道,非法或意外使用有害化学药剂污染食品在中国㊁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曾报道过严重的案例[29]㊂在欧盟,由于食品加工后分配和储存时有意或无意接触化学品,食品中的化学污染和药物残留也有过案例发生[30]㊂2.6㊀制度不完善㊀㊀我国兽药药品检查所规定了兽药休药期检测,且兽药注册必须通过该检测,但实际生产中,规模较小的兽药企业会出现不规范操作的现象㊂根据调查显示,部分兽药休药期检测可长达一年,日常监控中不可能每一批药物都检测,使得畜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威胁㊂2010年至2030年,全球兽用抗生素消费量预计将增加67%,这是牲畜生产系统严重依赖抗生素的结果,但许多国家无法有效跟踪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监管制度普遍存在缺陷和漏洞[31-32]㊂2.7㊀标准不健全㊀㊀市场上食品种类多样,尤其是肉类食品,但随之而来的是药物残留的标准盲区㊂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婴幼儿辅食,我国婴幼儿食品标准中并未对兽药残留限量作出明确规定,只要求食品原料质量符合国家规定,婴幼儿食品加工原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31650.1 2022)[14]㊂而对于含肉婴幼儿辅食的进口,海关总署也没有出台相关法规规范进口㊂其次,存在标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如市面上名为 宝宝肉松 宝宝鱼泥 等特供婴幼儿食用的产品,其执行标准却仍然按照普通肉制品,以及标注1岁以下肉粥的产品,其质量并不符合国家婴幼儿辅食标准,企业误导消费者的同时,对婴幼儿健康存在风险隐患[33]㊂2.8㊀执法力度不足㊀㊀目前,大部分地方基层食品安全体系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量有待提升㊂一方面,养殖主体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准确领悟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㊂同时,相关部门没有做好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对长久存在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本低 的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㊂另一方面,我国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对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能力不足,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很难做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预测和评估[34],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无法从根源上解决㊂3㊀兽药残留防控策略3.1㊀养殖环节兽药残留污染控制3.1.1㊀推行抗菌药减量化㊀㊀兽药使用应按照产品说明操作,处方药应按照兽医出具的处方执行㊂不得使用过期药物和人用药品,且不得直接将原料药品用于畜禽㊂建立兽药采购记录和临床用药记录,以便于开展关于兽药质量的评价[35]㊂其次,应采取科学养殖,优化动物生长环境,定期杀菌㊁通风,提高动物免疫力,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兽药的使用[36]㊂最后,加大力度研发㊁推广和使用无污染㊁无残留的饲料添加物和抗生素替代品,如用中草药㊁低聚果糖㊁微生物制剂等替代抗生素,具有疗效稳定㊁毒副作用小等优点㊂3.1.2㊀加强技术培训㊀㊀畜禽产品兽药残留超标主要发生在中小养殖户,因此,需要加强用药安全宣传,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掌握畜禽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辨别违法兽药的能力㊂另一方面,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畜牧养殖管理技术,例如,欧盟拥有农牧混合的现代养殖技术,且畜禽养殖管理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㊂同时可参考欧盟一系列政策法规和管理规定,如动物福利㊁环境生态和食品质量安全等方面[37]㊂3.2㊀生产过程兽药残留污染控制3.2.1㊀严格筛选原材料㊀㊀食品加工企业采购的原材料种类较多,供应商参差不齐,如果缺少信息收集,缺少对供应商的筛选和监督,原材料质量不合格,会直接导致生产的产品不合格㊂因此,动物源性食品加工企业应做好原料供应商评价工作,自设专业质检部门,提高对原材料的抽检密度,严格控制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从源头杜绝药物超标的不合格动物源性食品进入生产线㊂3.2.2㊀避免生产过程污染㊀㊀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加工企业也应关注生产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兽药残留污染问题㊂首先,食品生产企业应选择环境㊁卫生达标的区域建立加工厂㊂其次,加工过程中若涉及到浓缩作用,考虑到兽药残留风险,应进行风险评估和预判,必要时改进工艺来缩减兽药的残留危害发生的可能性㊂最后,贮藏过程中,加工半成品或成品应按照要求存放,并尽快进入下一环节,隔绝环境中危害因子,防止造成交叉污染㊂3.3㊀市场环节兽药残留污染控制3.3.1㊀完善检测体系㊀㊀现阶段,我国地市或乡镇存在兽药残留检测设备㊁经费和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检测难以全方位覆盖,因此,政府应加大财政力度,进一步把动物源性食品监管㊁检测和分析落实到畜禽产品生产㊁加工㊁贮藏㊁销售的各个生产环节㊂同时,科研人员应深耕检测技术,如兽药残留非定向筛查技术,复杂基质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以及产地环境中兽药残留风险评估技术等㊂Jia等[38]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四极杆轨道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婴幼儿食品中333种农兽药残留,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93种婴儿食品样品中农兽药的筛选㊂3.3.2㊀提高检测水平㊀㊀近十年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被广泛应用检测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例如,Belal等[39]建立了一种新型检测鸡肉组织中5种球虫类药物简单的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所有分析物所需的时间不超过14min,该方法在0.5~100μg㊃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8,检出限为0.02~ 0.07μg㊃mL-1,已成功应用于粉末制剂㊁饲料预混料㊁婴儿食品㊁鸡组织和肝脏样品的分析,回收率为97%~101%㊂Wang等[40]提出一种绿色高效的氯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Cl-RGO)的合成方法,用来测定牛乳㊁牛血浆中残留的氯霉素,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1μmol㊃L-1(S/N=3),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㊁重现性(102.4%~103.0%)和稳定性㊂王楠等[41]采用CharmⅡ放射免疫分析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检测动物体内四环素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具有快速㊁简单㊁高效的特点,不仅为国内养殖场和对外贸易畜产品四环素残留提供检测技术支持,而且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检测成本㊂所以,新兴检测设备㊁检测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精准检测和分析㊂3.3.3㊀健全执法体系㊀㊀食品安全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规㊂针对兽药的生产和经营,需要有进一步完善的标准,开展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如704㊀㊀2024年第65卷第3期瘦肉精 盐酸克伦特罗等㊂参考美国㊁澳大利亚等域外食品兽药残留治理经验,集中力量联合执法,科学惩治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杜绝兽药残留超标的畜禽产品流通市场㊂4㊀结论㊀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明显增强,防控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迫在眉睫,尤其是婴幼儿食品㊂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防控是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责任和义务㊂国家应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㊂养殖主体应加强兽药残留安全意识,不滥用兽药,遵守休药期㊂食品加工企业应注意原材料采购㊁环境污染及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等问题㊂监管部门应加强畜禽产品全链条监管和监督,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㊂技术人员应深入研发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为兽药残留精准检测和分析提供技术支撑㊂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需要各个层面集中力量共同努力,从而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㊂参考文献:[1]㊀YANG Y F,ZHANG H,ZHOU G Y,et al.Risk assessment of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pork on the market in the Peopleᶄsrepublic of China[J].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2022,85(5):815-827.[2]㊀HOCQUETTE J F,ELLIES-OURY M P,LHERM M,et al.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beef production inEurope:a review[J].Asian-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Sciences,2018,31(7):1017-1035.[3]㊀吉小凤,叶方伟,丁向英,等.鸡蛋质量安全问题与风险防控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2):226-228,233.[4]㊀EUROPEAN AUTHORITY,EUROPEAN CENTRE FOR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The EuropeanUnion Summary Report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zoonoticand indicator bacteria from humans,animals and food in2019-2020[J].EFSA Journal,2022,20(3):e07209. [5]㊀VERCELLI C,GAMBINO G,AMADORI M,et al.Implications of veterinary medicine in the comprehension andstewardship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henomenon.From theorigin till nowadays[J].Veterinary and Animal Science,2022,16:100249.[6]㊀中国农业网.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问题的 潜在杀手[J].新农村(黑龙江),2016(4):150-151. [7]㊀黄文斌,梁敏.动物源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及危害[J].现代食品,2019(13):19-21.[8]㊀陈秋玲,聂婉,伍晓红,等.浅谈动物源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及危害[J].江西饲料,2016(2):27-29.[9]㊀BARBOSA J,CRUZ C,MARTINS J,et al.Food poisoningby clenbuterol in Portugal[J].Food Additives andContaminants,2005,22(6):563-566.[10]㊀LEE H S,KIM N Y,SONG Y,et al.Assessment of humanestrogen receptor agonistic/antagonistic effects of veterinarydrugs used for livestock and farmed fish by OECD in vitro stablytransfected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assays[J].Toxicology inVitro,2019,58:256-263.[11]㊀王磊,钱坤,王敬.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安全影响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4):2. [12]㊀马燕红,王妍,李志刚,等.动物源性食品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检测[J].食品科学,2018,39(24):317-321.[13]㊀宋媛.食品中氯霉素测定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导刊,2021(12):176.[14]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31650.1 202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2.[15]㊀KIM D W,CHA C J.Antibiotic resistome from the one-healthperspective: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ling antimicrobialresistance transmission[J].Experimental&MolecularMedicine,2021,53(3):301-309.[16]㊀ZHU G B,WANG X M,YANG T,et al.Air pollution coulddrive global dissemina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J].The ISME Journal,2021,15(1):270-281. [17]㊀WANG F,FU Y H,SHENG H J,et al.Antibiotic resistance inthe soil ecosystem:a one health perspective[J].Current Opinionin Environmental Science&Health,2021,20:100230. [18]㊀LIU W B,CHENG Y F,GUO J J,et al.Long-term manureinputs induce a deep selection on agroecosystem soil antibioticresistome[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2,436:129163.[19]㊀WANG M,REN P,LIU H,et al.Investigating antibiotics,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soil,groundwater and vegetablesin relation to agricultural field-applicated with lincomycinmycelial residues compost[J].The Science of the TotalEnvironment,2021,777:146066.[20]㊀蒋磊,苏绍辉.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1(5):10-11.[21]㊀FERNANDES M,GILAVERTE S,BIANCHI M D,et al.Moxidectin residues in tissues of lambs submitted to threeendoparasite control programs[J].Research in VeterinaryScience,2017,114:406-411.[22]㊀LONG J M,MOHAN A.Development of meat powder from beefbyproduct as value-added food ingredient[J].LWT,2021,146:111460.[23]㊀JIANG Y P,SHIBAMOTO T,LI Y J,et al.Effect ofhousehold and commercial processing on acetamiprid,azoxystrobin and methidathion residues during crude rapeseed oilproduction[J].Food Additives&Contaminants Part A,Chemistry,Analysis,Control,Exposure&Risk Assessment,2013,30(7):1279-1286.[24]㊀HUAN Z B,XU Z,JIANG W,et al.Effect of Chinesetraditional cooking on eight pesticides residue during cowpeaprocessing[J].Food Chemistry,2015,170:118-122. [25]㊀苏航.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安全监管研究:以广东省G市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22.[26]㊀李婧.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22(8):13-15.[27]㊀AWATA H,LINDER S,MITCHELL L E,et al.Associationof dietary intake and biomarker levels of arsenic,cadmium,lead,and mercury among Asian populations in the UnitedStates:NHANES2011-2012[J].Environmental HealthPerspectives,2017,125(3):314-323.[28]㊀NAIDU R,BISWAS B,WILLETT I R,et al.Chemicalpollution:a growing peril and potential catastrophic risk tohumanity[J].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21,156:106616.[29]㊀HANDFORD C E,CAMPBELL K,ELLIOTT C T.Impacts ofmilk fraud on 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developing countries[J].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Science and Food Safety,2016,15(1):130-142. [30]㊀SILANO M,SILANO V.Food and feed chemical contaminantsin the European Union:regulatory,scientific,and technicalissues concerning chemical contaminants occurrence,riskassessment,and risk manage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J].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17,57(10):2162-2217.[31]㊀PATEL S J,WELLINGTON M,SHAH R M,et al.Antibioticstewardship in food-producing animals:challenges,progress,and opportunities[J].Clinical Therapeutics,2020,42(9):1649-1658.[32]㊀KIRCHHELLE C.Pharming animals:a global history ofantibiotics in food production(1935-2017)[J].Palgrave㊀㊀㊀㊀㊀㊀Communications,2018,4:96.[33]㊀韩军花.我国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现状㊁问题及展望[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7,35(5):7-11. [34]㊀张天一.中国食品安全的法律治理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2.[35]㊀张钧杰.河南省规模化肉鸡场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22. [36]㊀周芳.我国畜产品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以及防控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4):104-105. [37]㊀PEARCE D.Environmental policies for agricultural pollutioncontrol[J].Waste Management,2002,22(6):689-690.[38]㊀JIA W,CHU X G,LING Y,et al.High-throughput screeningof pesticide and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baby food by liquid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quadrupole orbitrap massspectrometr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14,1347:122-128.[39]㊀BELAL F,EL-RAZEQ S A,FOUAD M,et al.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 of five coccidiostats in veterinary powders,feedpremixes,and baby food by micellar electrokineticchromatography:application to chicken tissues and liver[J].Food Analytical Methods,2018(12):3531-3541. [40]㊀WANG K P,ZHANG Y C,ZHANG X,et al.Greenpreparation of chlorine-doped graphe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chloramphenicol detection[J].SNApplied Sciences,2019,1(2):157.[41]㊀王楠,苏明明,张晓声,等.动物血清中四环素类残留的快速检测:放射免疫法[J].中兽医学杂志,2021(10):7-9.(责任编辑:董宇飞)。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范文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有效防治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环境管理1.建立健全畜禽养殖业污染监测系统,定期对畜禽养殖场进行检测,确保达标排放。

2.加强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的投入,加强畜禽养殖场环境监督管理。

二、提高污染治理效率1.推动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

2.通过政策激励和扶持措施加大对环保设备和技术的支持力度,鼓励畜禽养殖场引进先进的环保设备。

3.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环保技术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环保技术水平,确保污染治理效果。

三、加强监督管理1.建立畜禽养殖场环境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加强对污染源头的监督和管理。

2.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环保行为的检查和评估,对存在环保问题的畜禽养殖场及时进行整改。

3.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社会监督,推动畜禽养殖业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政策支持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完善畜禽养殖业的环保政策体系,强化环保执法力度。

2.依法惩治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法治化环保管理格局。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畜禽养殖场改善环保设施、引进环保技术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协作,才能有效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范文(二)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民提供了可靠的收入来源。

然而,长期以来,畜禽养殖业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制定和实施适当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是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2024年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二篇)

2024年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二篇)

2024年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畜禽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和管理不力, 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尤其是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所, 排放出的废水、废气和粪便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改善和保护环境质量, 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综合整治势在必行。

二、整治目标1.到2024年底, 建成100个标准化的畜禽养殖生态示范基地, 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生态畜牧业发展。

2.到2024年底, 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畜禽粪污的减排控制, 使畜禽养殖废物处理合规率达到90%以上。

3.到2024年底,实现畜禽养殖废水治理设施的全覆盖,使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80%以上。

4.到2024年底,大规模畜禽养殖场所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与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三、整治措施1.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建立健全畜禽养殖行业的环境管理制度, 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殖企业进行整改或关闭。

2.加大对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的投入力度, 推广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和方法, 鼓励企业实施生物有机肥料、沼气发电和废弃物焚烧发电等资源化利用措施。

3.加强对畜禽养殖废水排放的监管, 建立畜禽养殖废水排放的水质监测体系, 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畜禽养殖场所进行处罚, 并在一定时间内要求其达到排放标准。

4.推动畜禽养殖场所的规范化建设, 强化对养殖场所的经营许可和环境审核制度, 对不符合要求的畜禽养殖场所进行整改或关闭。

5.加强对畜禽养殖废气排放的管理, 建立监测体系, 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畜禽养殖场所进行处罚, 并在一定时间内要求其达到排放标准。

6.加强对大规模畜禽养殖场所周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确保其不对周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

7.加大对畜禽养殖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畜禽养殖业的生产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2024年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文稿

2024年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文稿

2024年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文稿一、总体目标我们得明确目标。

2024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的全面整治,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这不仅仅是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养殖场,每一个环节。

二、具体措施1.加强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整治工作的关键。

我们要从源头开始,严格审查养殖场的环评报告,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

同时,加大对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质量监管力度,防止污染物质进入养殖环节。

2.提升养殖技术养殖技术的提升是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推广清洁养殖技术,比如发酵床、生物降解等技术,减少粪便和废水的排放。

同时,鼓励养殖户使用环保型饲料和兽药,减少药物残留。

3.完善收集处理设施养殖场的粪便和废水处理设施是整治工作的重点。

我们要督促养殖场完善粪便和废水的收集、处理设施,确保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对于小型养殖场,可以采取集中处理的方式,降低成本。

4.强化监管执法监管执法是整治工作的保障。

我们要加强对养殖场的日常监管,对违法排污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同时,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5.推广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引导养殖场向循环经济转型,比如利用粪便生产有机肥,废水处理后回用等。

这样既能减少污染,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三、实施步骤1.调查摸底要对辖区内的养殖场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了解养殖场的规模、污染情况、治理设施等,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摸底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任务分工等。

3.组织实施实施方案的关键在于落实。

我们要组织专门的整治小组,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整治工作。

4.监督检查整治过程中,我们要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四、注意事项1.加强宣传引导整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养殖户和公众的环保意识。

2.注重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整治工作的有力保障。

我们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整治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扬州市环境保护局扬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二○○九年六月扬州市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委托单位:扬州市环境保护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规划编制技术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项目承担单位:扬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叶振国主要编制人员:主要参加人员:前言近年来,扬州市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养殖逐渐成为我市各县区的重要产业,先后建成了数百家畜禽养殖场,但均以中、小型规模为主,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且大多在建设初期均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由于当前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措施的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各县区的环境质量逐步恶化。

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保护水体和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市区环境质量,实现畜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市环保局决定委托扬州市环科所编制“扬州市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在“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下,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措施的建设。

目录1总则 (1)1.1 规划背景 (1)1.2 规划指导思想 (1)1.3 规划编制的依据 (1)1.4 规划范围和期限 (2)1.5规划编制原则 (2)1.6 规划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2)1.7 规划目标 (3)1.8 规划技术路线 (3)2项目区域基本情况 (4)2.1 区域自然状况 (4)2.2 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 (6)2.3 区域环境状况 (8)3 扬州市畜禽养殖现状 (9)3.1 畜禽养殖基本情况 (9)3.2 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情况 (16)3.3 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现状 (19)4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 (23)4.1 畜禽养殖区域划分 (23)4.2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计划 (24)4.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 (26)5项目实施 (28)5.1 建设工期 (28)5.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8)5.3 项目管理 (29)5.4 规划的中期评价 (29)6项目概算与资金筹措 (30)6.1 投资估算 (30)6.2 资金筹措 (30)6.3 资金使用计划 (30)7保障措施 (31)7.1 管理保障措施 (31)7.2 技术保障措施 (31)7.3社会保障措施 (33)1总则1.1 规划背景近年来,我市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既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蓝子,又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

但是,由于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滞后,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显突出,为遏制畜禽养殖业污染不断加剧的趋势,促进改善我市环境质量,必须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力度。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苏环发[2008]31号)要求,我市多县(市)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分别组织开展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

受扬州市环保局委托,扬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主持组织编制了“扬州市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

1.2 规划指导思想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9号令)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规划我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逐步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以实现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间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1.3 规划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5、《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7、《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8、《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2003年2月28日第31号令)9、《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0、《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苏环然[2008]31号)11、《关于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环办[2008]41号)12、《扬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13、《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14、《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区域规划》(2009)1.4 规划范围和期限本次规划的范围包括扬州市区19个乡镇(街道)。

具体包括:广陵区2个乡镇(湾头镇、汤汪乡);维扬区3个乡镇(西湖镇、平山乡、城北乡),1个街道(甘泉街道);邗江区11个乡镇(头桥镇、李典镇、沙头镇、泰安镇、杭集镇、瓜洲镇、杨庙镇、杨寿镇、槐泗镇、方巷镇、公道镇),2个街道(汊河街道、蒋王街道)和开发区。

本规划时限为12年。

规划基准年:2008年,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1.5规划编制原则1、根据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结合各区域功能区划目标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率。

2、坚持发展与污染防治相结合,提高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按照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推广生态养殖,鼓励废物综合利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4、分步实施,坚持环境法制与提高生态意识相结合。

5、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原则。

6、谁污染,谁治理原则。

7、点面结合、疏堵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1.6规划编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2008年市区畜禽养殖业现状的全面调查并结合未来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基础上,根据《扬州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相关法规,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非禁养区,按区域环境容量合理调整和优化畜禽养殖业结构、布局和规模,按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和规划定点要求规范畜禽养殖场建设,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环境管理,促进我市畜禽养殖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本规划的编制有利于加强对市区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监管和工作指导,建立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体系,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纳入本地区环境保护规划中,对违反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有利于在制定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时,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使规模化养殖场基本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有利于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推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畜禽养殖管理和污染防治水平;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7 规划目标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的总体目标:以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规划为基础、依据和引导,大力倡导发展生态养殖业,因地制宜地建设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从而促进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近期目标和指标逐步完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收集、处置系统,加快高效生态养殖业的建设,逐步实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2)远期目标和指标使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能得以妥善的处理与排放,保护水体和环境卫生,逐步使污染物的处理率达到90%以上。

1.8 规划技术路线本次规划以技术路线为指导,收集了较为详实的基础资料,在十分细致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扬州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图1.1-1 扬州市区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调查及规划工作的技术路线2项目区域基本情况2.1 区域自然状况2.1.1地理位置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

现辖区域在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32°15′至33°25′之间。

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安、盐城接壤,东和盐城、泰州毗连,西与南京、淮安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

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仪征、江都、邗江2市1区;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4湖,汇入长江,全长143.3公里。

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

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980平方公里。

规划建成区面积420平方公里。

扬州地理位置图见图2-1所示。

图2-1 扬州市地理位置图2.1.2土壤植被状况扬州市境内土壤分为水稻土、潮土、黄棕壤及沼泽土4个土类、11个亚类、27个土属、101个土种。

全市耕地约有70%的面积砂粘适中,20%偏砂,10偏粘。

本地区总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88%,其中大于4%面积占1.96%,3~4%的面积占7.96%,2~3%的面积占29.54%,1~2%的面积占46.72%,0.6~1.0%的面积占12.73%,小于0.6%的面积占1.09%。

扬州市境内生物资源丰富,现有木本植物54科,203种,草本植物45科,220种,水生植物26科、56种。

有阔叶类树种如麻栎、栓皮栎、白栎、刺槐等。

针叶树种马尾松、黑松、杉木。

灌木类有算盘珠、山胡椒、继木。

草丛植物狗牙根、白茅、黄背草。

沼泽和水生植物有芦苇、蒲草、杏菜、金鱼藻。

森林植被大多分布在仪征、邗江和高邮以西丘陵地带和沿江滩地。

沼生和水生植被大多分布在高邮、宝应、邗江、邵伯一带。

竹林和经济林分布在沿江腹地,邗江一带,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

2.1.3气候特征扬州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主要特点:受季风环流影响较大,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

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

冬季偏长,达4个月之多;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为2个多月。

年平均气温14.8℃,冬冷夏热较为突出。

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30.7℃。

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9℃。

全市极端高温39.5℃,极端低温-17.7℃。

无霜期平均306天。

年均日照2176.7小时,年平均气压1015.9百帕,年平均相对湿度80%。

年平均降水量1030毫米,夏季约占45%,冬季约占9.5%,春秋季降水量相近。

常年梅雨期约23天,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平均梅雨量231毫米。

干旱、雨涝、低温、阴雨、台风、冰雹等灾害间有出现,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台风一般最早出现于6月,最迟11月,以8、9月居多。

2.1.4水文地质及流域概况扬州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地跨江淮两大水系。

宁通高速公路(扬泰段)以北属淮河流域,以南属长江流域。

扬州南临长江,岸线长80.5公里。

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宝应、高邮、邵伯4湖,汇入长江,全长143.3公里。

扬州市位于江淮两大水系的交汇处,长江通过古运河、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的邵伯湖、高邮湖等水体相通。

境内水网密集、湖荡众多,蓄水能力较强,河、湖水位的涨速及涨幅变化较小。

由于境内地势平坦,全市各河流流速较小,河床稳定。

高邮湖面积538平方公里,是江苏第三大湖。

境内长江岸线80.5公里,其中-10米深水岸线40多公里。

市域为淮河下游主要通道,水流经入江水道进高邮湖区,复经万福、芒稻诸闸,下泄入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