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设计说明
医院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医院建筑设计说明范文咱来唠唠这个医院建筑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这医院啊,就像一个守护健康的城堡。
咱的设计理念首先得以人为本,不管是患者、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得在这个建筑里感觉舒适、方便。
对于患者来说,医院常常是个充满担忧和不安的地方,所以咱得让这个建筑给他们一种安心的感觉,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在病痛的海洋里。
对于医护人员呢,得给他们打造一个高效工作的环境。
想象一下,医护人员就像超级英雄,他们在这个建筑里得能迅速地“飞檐走壁”(其实就是快速到达各个需要的地方啦),去拯救那些被病痛折磨的患者。
二、总体布局。
1. 功能分区。
医院的功能分区那可得清清楚楚。
门诊区域就像是医院的前台接待大厅,这里要宽敞明亮,患者一进来就能轻松找到各个科室的挂号处、诊室啥的。
候诊区要有足够的座位,最好还能有一些绿色植物,让患者在等待的时候心情能舒畅点,别太焦躁。
住院部呢,就像是一个个小的“健康恢复社区”。
病房得保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患者躺在病床上要是能看到外面的阳光和风景,那对康复肯定有好处。
而且病房的布局要合理,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看患者的情况,就像一个贴心的管家随时能照顾到每一位客人。
手术区就更特殊啦,那是个超级精密的地方。
得和其他区域有明确的区分,保证无菌环境。
就像一个神秘的高科技实验室,只有经过严格消毒和培训的人才能进入。
2. 交通流线。
交通流线在医院里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重要。
咱得把患者流线、医护人员流线和物资流线分得明明白白的。
患者和家属呢,他们的路线要简单易懂,从进入医院到找到要去的地方,最好一路都有清晰的指示牌,就像在迷宫里有个贴心的导游。
医护人员的流线要快捷高效,能让他们迅速地在各个功能区之间穿梭,节省每一分一秒去抢救生命。
物资流线也不能乱,药品、设备啥的得能顺利地到达需要的地方,就像快递能准确无误地送到收件人手中。
三、建筑外观。
医院的外观可不能太沉闷,虽然它是个严肃的治病救人的地方,但咱也可以让它有点活力。
可以采用一些柔和的色彩,比如说米白色、淡蓝色之类的,让人一看就觉得舒服。
医院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工程概况福建省立医院、医技综合楼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建筑。
设计依据福建省立医院装饰工程相关建筑设计图纸;《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规范》( JGJ7391 )《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国家及武汉市颁发的现行有关建筑技术标准、规范、规定。
设计思想以超前并具时代感的前瞻性眼光,注重内空间的和谐统一,应用现代设计语言与表现手法;精心打造一个现代、品味高雅的医疗建筑;根据不同用途的空间,统一设计风格却又彰显个性,并精心设计配置相关设施;严格依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充分理解和尊重业主的意向。
风格定位简洁大方:简洁不是简单,简洁中追求细节处理上的精致、形体结构的明晰、色彩与光影的变化、材质的组合与对比,更能令空间产生丰富的单元组合效果。
品味格调:轻盈不失庄重,素朴不失高贵。
以人为本:空间与建筑的整体是围绕人的使用来进行的,以人的活动空间和流线、尺度感和自然体验为依据的设计是体现人性化空间设计的空间。
技术创意充分应用工业设计理念和高技术制作手段,强调材质的工艺美、结构美,提升现场制作与安装水准,让人们体味现代科技带来的舒适、优美和高效。
设计方法空间规划:原建筑设计又对各功能空间进行了合理的划分,本次室内设计在此基础上充分尊重原有的划分,不随意更改墙体分隔、色彩分布及空间使用功能;设计总结:材料:利用设计师对建筑装饰材料的理解,结合先过的施工工艺,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空间形态被界定后,不同的先材、不同的材料质感与色彩,反映了不同的形象特征,它是体现精神取向的重要因素。
除了这些形象上的作用外,材料还具多方面的实用机能,不同的材料对声音有不同的吸收、反射、隔间等效果。
在公共走道需要特别满足医疗空间对抗菌技术的要求,此外,对环保、防火、耐用、防潮、易清洁、易保养等要求在先材时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色彩:以暖色调和中性色调为主,局部为木色,海波绿色,体现空间科技与现代之感。
医院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医院建筑设计说明范文一、项目概述。
咱们这个医院建筑设计啊,就像是在打造一个能给人健康希望的超级城堡。
这个医院位于[具体地点],周边交通得方便,不管是开车来的、坐公交来的还是被救护车拉来的,都能麻溜儿地到达。
医院规划的用地面积是[X]平方米,总的建筑面积大概是[X]平方米。
咱得在这有限的地盘上,合理安排好每个功能区,就像玩拼图一样,得让每一块都恰到好处。
二、设计理念。
咱这设计理念呢,就是要以患者为中心,让每一个走进医院的人都能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想象一下,生病的人本来就心情不太好,如果走进一个冰冷、乱糟糟的医院,那得多难受啊。
所以我们要打造一个像家一样舒适,但又具备专业医疗功能的地方。
从外观上看,医院的建筑风格不能太沉闷,也不能过于花哨。
要有现代感,同时又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
就像一个穿着得体的医生,看着就靠谱。
而且呢,建筑的外观线条要简洁流畅,这样既美观又能减少积尘的角落,方便清洁维护。
三、功能分区。
# (一)门诊部。
门诊部就像是医院的大门面,也是患者进入医院最先接触到的地方。
1. 挂号收费处。
这个地方得显眼,患者一进门就能看到。
窗口要足够多,这样排队的时候就不会排成长龙,让人等得心烦意乱。
旁边还得设置一些自助挂号缴费机,方便那些熟悉操作的年轻人,提高效率嘛。
2. 候诊区。
候诊区要宽敞明亮,有舒适的座椅。
椅子的排列不能太拥挤,得给患者和家属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
这里还可以摆放一些绿植,既能净化空气,又能让人心旷神怡。
墙上可以挂一些健康知识宣传画或者艺术画,让患者在等待的时候不会太无聊。
3. 诊室。
诊室要按照不同的科室进行合理分布。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等,每个科室的诊室都要有明确的标识。
诊室内部要保证足够的空间,让医生和患者交流起来比较自在。
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医疗设备的摆放也要方便医生使用。
# (二)住院部。
住院部是患者在医院的“家”,所以要格外用心设计。
1. 病房。
病房有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
综合医院装修设计理念

综合医院装修设计理念一、设计概述医院位于市中心,与康复中心为一幢大楼。
康复中心位于前面,为11层主楼。
综合医院在后面,为5层的裙楼。
综合医院建筑面积2300平米米,实地面积11000平方米,204个床位,床位所占面积为54平方米,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大于7平方米。
临床科室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
医技科室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属二级综合医院。
二、设计总则医院的环境设计应该本着“以患者为本”的原则,装修出融洽、轻松的氛围。
让患者来到医院不再紧张、消沉,而是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院的治疗。
现代化医院的建筑设计和装备是由多方面体现的,诸如建筑选址、设计风格、硬体布局、医疗流程环境绿化、色调装饰、照明噪音、空气斗净度、车辆管理、通讯抢救、现代化医疗设备和管理设施等。
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温馨、方便环境。
医院的装修设计,应从人性化、智能化、实用性、装饰性、经济性上作全面考虑。
追求快捷、方便、舒适、简洁、生态、环保、美观、时尚、温馨的效果。
1、人性化:▲大厅设有服务台、磁卡电话,备有担架、轮椅,墙上挂有装饰画,地面摆放鲜花,使病人感受到在一个倍受尊重方便舒适的环境中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病人的心态情绪得到一种特有的欣慰;▲面积400平方米,高8米的中庭大厅,既满足二级医院的标准,又保证空气流通,便于人员流动的需要;▲各个空间均敷设自来水管,净化设备,制作纯净水。
开水,凉水免费供应;▲每个病房都有热水沐浴;▲各门诊室外、检查室外、取药处、走道上,都设有座椅,供人等候休息;▲设置厨房餐厅,方便病人及陪护人员就餐;▲配备开水房、备餐室、卫生间,24小时供应热水开水;▲从隔音、遮光、保暖方面考虑墙体、门窗、窗帘的设计和选择;▲慎重选择装修材料,要求环保与生态,确保无甲醛、苯、放射性物质的产生;▲应用科技手段,减少病人候诊、交费、取药时间;▲各病区根据入住人员的不同特点,选择色彩、色性、色调,从视觉和心理上配合治疗;▲卫生间设置通风管,走道和大厅设置新风,使空气流通清新;▲走道、卫生间地面选择防滑材料,防止人员摔倒;▲急诊、门诊、病房、体检布局合理,尽量减少人员绕行;▲标志清晰醒目,位置高低合适,方便识别;▲交叉通道设护士站、咨询点,方便问讯;▲楼梯应设双导线扶手,以方便成人和儿童。
医院初步设计说明

1 总阐明1.1设计根据1.1.1国家有关规范、原则《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原则》建设部、计委建标(1996)547号告知《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 0333-202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23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J-621-2023(地方原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23《都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23其他有关国家、地措施规规范。
1.1.2国家□□管理局国□□计[□□] □号有关某医院可行性研究汇报旳批复。
1.1.3□□市都市规划管理局(□□)规管字□号某医院规划条件告知单。
1.1.4□□市规划管理局对某医院总体规划旳批复。
1.1.5医院筹建处□□□□年□月编制旳“医院工程规划设计任务书”。
1.1.6□□市都市勘测处□年□月编绘旳“院区地形图”(1:2023)。
1.1.7□□市都市规划管理局□年□月核发旳“钉桩坐标成果告知单”。
1.1.8□□市路口规划管理处意见单。
1.1.9□□部勘察设计总院编制“某医院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汇报”。
1.1.10某医院与我院□□□□年□月签订旳设计协议□设第□□□号。
1.2院区工程概况1.2.1院区位置某医院为一新建医院。
院区位于□□市某区一号小区旳西南。
院区东侧与某中心南院相邻,西侧为某研究所,南侧是都市规划路,北侧为小区道路。
1.2.2院区范围与现实状况院区用地南北长140m,东西长165m,呈长方形院区内东北角原有一座煤气调压站,以于保留。
整个院区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自然地形最低标高61.48m,最高标高62.72m。
1.2.3院区建设场地地质、气候条件当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4.6℃,最热月平均温度25.8℃;整年主导风向北西北,夏季平均风速1.9m/s,冬季平均风速2.8m/s;日最大降雨量244.2mm,平均年总降雨量627.6mm;最大积雪深度24mm,最大冻土深度850mm。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1. 引言综合医院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人们身体健康需求的医疗机构,其建筑设计应符合一系列规范,以确保医院能够有效地提供医疗服务并满足患者及工作人员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综合医院建筑设计的规范要求,包括建筑布局、功能区划、空间设计以及设备配置等方面。
2. 建筑布局综合医院的建筑布局应充分考虑医疗流程、患者通行和工作人员的便捷性,同时也要满足环境卫生、隐私保护和紧急疏散的要求。
•基本原则:–分区分层:将医院建成多个功能区,如医疗区、行政区、后勤区等,并合理布置各楼层的功能分区。
–流线分明:医院内部的流动通道应合理设计,方便患者、工作人员和医疗设备的流动,避免交叉干扰。
–安全疏散:需要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并配置明显的疏散标识,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医疗区域:–门诊部:门诊部应设在医院的首层,方便患者的就诊和流动,并有明确的导引标示。
门诊部要合理划分等候区、挂号处、诊室等功能区域。
–住院部:住院部应设在医院的较高楼层,以避免低层被容易传染的疾病影响。
住院区域应划分为普通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手术室等不同区域。
•行政区域:–医务行政区:包括医务处、护士站、会诊室等,应位于医院中心位置,以保证医院行政工作的高效运转。
–行政办公区:包括行政办公室、会议室等,应位于医院的相对安静区域,方便行政人员的工作。
3. 功能区划综合医院的功能区划应根据不同的部门和服务需求进行合理划分,以确保医疗服务的高效运作和患者的舒适度。
•门诊区:包括接诊区、候诊区、检查区和药房等功能区域。
–接诊区:由医生、护士组成,进行初步接诊和简单的诊疗工作。
–候诊区:供患者等待就诊,应提供舒适的座位和有足够的空间以及公共设施。
–检查区:进行患者病情检查和诊断,应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
–药房:药房应有合理的存储、配药和发药流程,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取得所需药物。
•住院区:包括病房、护理站、手术室和特殊治疗室等功能区域。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2)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1. 引言综合医院是一个重要的公共设施,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救治患者。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旨在确保医院的建筑设计符合医疗要求和安全标准,提供高效、舒适和安全的医疗环境。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要点和指导原则。
2. 建筑功能分区设计要求综合医院的建筑功能分区设计是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筑功能分区设计的要求:2.1 临床区• 2.1.1 为了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临床区应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和客流通道,与其他区域相互隔离。
• 2.1.2 临床区内应设置各种临床科室,如门诊、急诊、住院部等,并在设计中考虑到不同科室之间的功能关联性和便利性。
• 2.1.3 临床区的设计应注重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可访问性,如候诊区、走廊、电梯等。
2.2 行政区• 2.2.1 行政区应设置在综合医院的中心位置,便于管理和监督医院的运营。
• 2.2.2 行政区的设计应合理安排办公室、会议室等功能空间,方便行政人员的工作和交流。
• 2.2.3 行政区的设计还应考虑到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如医务科室、护理部门等。
2.3 医技区• 2.3.1 医技区包括放射科、检验科、手术室等,应设置在综合医院的便利位置,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使用。
• 2.3.2 医技区的设计应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提供必要的设备和防护措施。
• 2.3.3 医技区的通风和排水系统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无菌和无污染的工作环境。
3. 建筑安全设计要求综合医院的建筑安全设计对于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筑安全设计的要求:3.1 防火安全设计• 3.1.1 综合医院的建筑材料和构造应符合防火标准,以减少火灾和火灾蔓延的风险。
• 3.1.2 综合医院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3.1.3 综合医院的建筑布局应合理,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紧急疏散。
3.2 地震安全设计• 3.2.1 综合医院的建筑应符合地震安全设计标准,经得起一定程度的地震振动。
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医院建筑方案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医院功能需求、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以及提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舒适感。
以下是本次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的说明:一、医院类型与规模本次设计是为了建设一所综合性医院,总占地面积约为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x平方米。
医院将提供各种医疗服务,包括门诊、住院、手术室、急诊等。
二、功能与布局医院建筑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医院的各项功能需求,使得各个部门能够顺利协作,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各功能区的布局计划:1. 门诊区:设计一个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配备充足的候诊座位和服务区域,以提高患者的等候体验。
门诊区还应设立多个医生诊室,以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2. 住院区:将住院区分为全科病房、特需病房和VIP病房。
全科病房应设置相对较大的单人病房,以确保患者的隐私和舒适。
特需病房和VIP病房应提供更加高级的设施和服务,以满足高端患者的需求。
3. 手术室区:手术室应设置在医院核心区域,方便各科室之间的协作。
手术室应具备先进的设备,并符合安全、洁净的标准,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4. 急诊区:急诊区应设在医院的入口处,方便患者及时就诊。
急诊区应配备完善的检查设备和紧急救护设施,以提供快速、高效的急救服务。
5. 辅助设施:医院还应配备配药室、实验室、影像诊断室、餐厅、咖啡馆、休息区等辅助设施,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
三、空间设计在医院建筑的空间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绿化与景观:在医院的门诊大厅、住院区和其他公共空间设置绿化景观,以提供宜人的就诊环境和提升患者和员工的舒适感。
2. 光照与通风: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以减少使用人工照明和空调的需求。
各个功能区应设计合理的窗户和通道,以确保足够的光照和自然通风。
3. 地面和墙面材料:地面和墙面材料应选择易于清洁和消毒的材质,以确保医院的卫生和洁净。
4. 行走和导航标识:在医院内应设置明确的行走和导航标识,以确保患者和员工能够迅速找到各个功能区和服务设施,减少迷路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市立医院规划建筑设计目录一、效果表现篇1、总平面图2、效果图二、分析构思篇1、区位分析2、项目概况3、基地现状分析4、设计目标和理念5、方案构思三、规划设计篇1、功能布局2、交通组织3、消防组织4、功能流线5、停车设施规划6、绿地景观规划7、景观设计意向8、无障碍系统设计9、可持续发展10、日照通风分析四、建筑设计篇1、各功能建筑平面2、建筑内部流线分析3、立面、剖面(造型设计)4、人性化设计五、环保节能篇六、文字说明篇(各专业说明,技术指标,投资估算)方案设计说明一、区位分析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
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
是全国十强市,十强县双十强城市。
也是全国著名的全球纺织城与世界纺织品贸易中心。
绍兴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
东西长130.03公里,南北宽116.86公里,海岸线长40公里,总面积为8256平方公里。
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00′、东经120°35′,总面积36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为82.08平方公里。
二、项目概况拟建绍兴市立医院是一所核定床位数位1000张(包括感染病区),开放床位1200张,日门诊量为3000-4000人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0000平方米,建设控制规模11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计划投资约4.7亿,新院建设成一家功能齐全,建筑新颖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项目位于绍兴城南中兴南路与玉屏路交叉口东南侧,东为河道,西至中兴南路,南为河道,北至规划玉屏路。
该地段交通便捷,距绍诸高速出口约3.5公里,服务半径内人口密度大,前景乐观。
三、基地现状分析项目基地西侧为连接绍诸高速的中兴南路,地块西侧中兴南路设有公交站台,为就诊人流和员工提供了便捷的公共交通。
由于中兴南路是连接绍诸高速的重要干道,因此对基地西侧界面有较大的视觉和噪音干扰,隔南侧河道的远处现状为山地墓地,虽然中间有建筑物遮挡,但视觉景观以及心理感受方面对本项目规划有影响。
东、南侧的河道,现状的河流景观保持较好,是基地内外优美的生态景观资源,在整个医院规划布局中应当充分加以利用。
北侧为规划玉屏路。
整个基地与西侧中兴南路有 1.2-1.5米的高差,同时靠近中兴南路一侧有10千伏的高压线通过。
纵观整个基地现状出入口只能在中兴南路及北侧规划玉屏路上布置,同时要充分利用基地与城市道路之间的高差,回避西侧高压线及南侧山地墓地,充分利用东、南侧自然河流景观。
四、设计依据1、《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9、国家及绍兴市相关规定、标准和规范10、绍兴市城市规划管理与技术规定。
11、基地cad地形图和控规图纸12、招标文件五、设计目标、原则及理念设计目标:按照环境生态化、建筑艺术化、设施现代化、服务人文化、管理智能化、技术卓越化、交流国际化、理念领率化的“八化”标准,将绍兴市立医院建成为三级甲等的综合现代化医疗服务中心。
设计原则:设计伊始,我们脑海里却经常闪现这样的就诊体验:交叉的人流嘈杂的室内环境拥挤的就诊空间迷宫式的寻诊路线没有自然采光和通风的暗房间迷惘的表情、烦躁不安的情绪在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绍兴市立医院的方案设计中应着重把握以下三方面:第一:突破传统医院布局模式中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的布置方式带来的种种弊端,塑造一个高效率运作的诊疗环境。
第二:将绍兴的本土文化意蕴融入到现代医院的设计中,塑造清新典雅、亲切宜人的整体格调和特色。
第三:在诊疗环节的各个层面实现实实在在的人性化设计。
设计理念:突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合理的功能布局,清晰的流线,鲜明的风格,优美的环境,人性化的智能设施来体现绍兴市立医院人文关怀的形象。
病人就诊流程科学合理,清晰便捷,建成以具备全方位多功能“医疗中心”为单元,组合成若干分区,通过综合医疗区与传染病医疗区合理布局,最终形成“院中院”式新型综合医院城。
绿色安全,严格的洁污分区和流线规划,完备的自身防灾体系,用节地、节能、控噪、净气等环保节能措施,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六、方案构思立意——心手相连,健康相伴地处绍兴城南的绍兴市立医院是一个大型的综合医院,科学合理的布局和功能流线固然是整个项目的立足点,但是如何体现地域特色和市立医院内涵也是本项目的关键点。
由此我们提出“心手相连,健康相伴”做为我们本案的立意,通过这样的立意构思,我们希望未来的绍兴市立医院通过过硬的医疗技术与病人能心手相连,能够处处“以病人为中心”这样的人文关怀形象托起一条健康生活之路。
●总体布局构思绍兴市立医院文化内涵解读:绍兴市立医院的前身是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该医院历史悠久,是绍兴地区唯一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
伴随着现代医院的发展,原有功能已不能满足病人就医,而绍兴市城南片区没有大型医院,在此情况下绍兴市立医院的建设也迫在眉睫,而新建医院将具有综合型医院与传染病医院的双重医院,也就是我们设计理念当中提到的“院中院”的概念,基地周边现状条件解读:动静分区:通过对基地现状和规划条件分析,交通界面主要为西、北两侧,景观界面主要在东、南两侧。
对本项目而言整个用地由此可分为“动静”两区。
西北区域为“动”区,可布置外来人流集中,交通量大的功能用房,如门急疹、传染病区等。
东南区域为“静”区,可布置住院、行政后勤、等对环境要求高,内部人流及少量外来人流为主的功能用房。
基地布局构想:“东引,南避,西展,北进”。
“东引”:基地东侧为河流,具有良好景观绿化带,东西向布置少量建筑群,形成通透的建筑空间。
再通过绿地景观设计,将东面河流景观绿地引入基地内部,融入整个医院绿地景观体系中。
“南避”:南侧隔河能看到南侧山地墓地,医院住院治疗用房视线可通过偏向、遮挡等方法尽量避免直视南侧墓地。
“西展”:西侧为连接绍诸高速的中兴南路,同时此路也是绍兴市南北主要通道,因此西侧的建筑界面将是整个医院的形象展示界面,通过对建筑群的合理布置,加强西侧建筑界面的完整与大气,树立整个医院的形象标识。
“北进”:北侧规划玉屏路设置医院就诊人流的主入口和综合广场,作为进入医院的主要界面。
医疗区功能模块和流线构思模块化生长式结构:综合医疗区住院、医技、门诊、三大功能区,采用功能模块单元平行式布置,形成可以生长、发展的结构形式。
同时也使大型综合医院的就诊流线最高效、最便捷。
同时传染病医疗区自成一体,与综合医疗区的医技部分相邻,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医技的部分设施。
航空港式医疗街;引入“航空港”树干状候机厅和树枝状登机楼的组织模式,将综合医疗区的住院、医技、门诊三大功能模块用宽敞明亮的医疗街组织起来,形成完全公共区域、相对公共区域和诊疗区域等不同层面的公共空间,避免大型医院迷宫式的寻诊路径。
高效清晰的流线:利用入口大厅、医疗街、住院入口及干枝式通道,高效清晰地组织门诊、急诊、员工、住院等高频率使用的流线。
●方案比较方案一:优点:入口广场完整大气,门诊、医技、病房的关系明确,建筑形体优美富有动感;缺点:弧线建筑利用率低,住院楼入口太靠后,行政后勤与医院关系混杂,住院楼正对墓地对病人有不良心理暗示;方案二:优点:住院楼沿街布置,不仅沿街形象好,而且对于墓地做出了有效避让,东西向医疗内街使医院功能紧凑合理;缺点:行政楼与医院关系混杂,整个建筑出入口过多,多块功能的结合导致交通面积太多,并对通风采光产生影响;方案三:优点:中心对称,构图完整,门诊楼均为南北向布置;缺点:门诊医技功能均位于住院楼北面阴影区,急诊与病房楼距离过长,行政后勤楼外露,沿街形象较差;方案四:结合前述方案的优点,将道路交叉口节点放大,将主入口与广场布置在玉屏路,并将门诊、医技、病房3块功能的关系最优化,既便于联系又相互独立。
住院楼有效避让墓地,门急诊沿医疗外街布置,医技通过医疗内街的设置与门急诊有效分离又距离最近,后勤和行政独立布置。
整体构图完整,形象简洁大气,并在中兴南路上横竖向尺度最大化,强化了项目的标识形象。
传染病院院落式布置,留出用地规划景观绿地和发展用地。
七、规划设计●总体布局:依据对医院内涵和基地现状的分析,按照医患活动区域相对分区,传染医疗与综合医疗适度分区,内外功能合理分区,减少交叉感染的思路进行总体布局。
地块西侧主要布置主入口综合广场、综合医疗区、行政后勤楼、住院楼,地块东侧从北向南依次为医院发展用地、传染病医疗区、突发疫情烈性传染病预留发展用地。
医院主入口综合广场布置在基地北侧,东西向展开,主要布置多功能广场、景观绿化和生态停车场。
综合医疗区主要由门急诊、医技部、和住院部组成。
三大功能区以医疗街为中心,从北到南平行布置。
其中门诊部,采用院落式布局。
急诊区域布置在中兴南路与玉屏路转角区域,成弧形布置,急诊区域通过对道路的退让,在道路交叉口区域形成广场,可以起到对城市转角的缓冲作用,同时也可以成为急诊部分的入口广场,此曲线型的建筑形态,在空间上还起到引导中兴南路人流进入入口广场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整个医院在中兴南路的城市形象。
住院部沿南侧河道偏西布置,一方面回避南侧山地墓地及西侧传染医疗区,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滨河绿地景观。
行政后勤楼沿南侧河道居中布置,与医技、住院、传染医疗区相邻,方便与之联系,同时又有景观院落空间与之相隔,并能更好享受到南侧河流自然景观。
传染医疗区布置在基地东侧,与门诊区、医技区有必要的交通联系。
在传染病区北侧预留8亩左右的发展用地,南侧预留10亩左右的突发疫情烈性传染病发展用地。
●交通组织:医院主入口设置在玉屏路,次入口设置在中兴南路,污物出入口设置在基地东北角。
综合医疗区沿医疗街和建筑群外围,分别设置门诊主入口、急诊入口、住院部入口、医技入口。
行政后勤入口设在北侧区内道路上。
传染医疗区外围设置传染区门诊入口、医生入口。
整个基地用7m宽环行道路连通,以满足各种车流、人流和消防需求。
在地块内部结合景观花园和广场,设置步行道,方便各功能区块间联系。
●消防组织:基地内各组功能建筑外围均有机动车道直接通达,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高层建筑均设置消防等高面。
●功能流线:按内外有别,避免交叉的思路,结合功能布局和出入口设置,形成了门诊流线、急诊流线、住院流线、探视流线、传染病区流线、行政后勤流线、污物流线等各种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