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1-2022完整实施方案模板]

医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1-2022完整实施方案模板]
医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1-2022完整实施方案模板]

医院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方案资料标准汇编

编号:Q/RAH-001b-2021

2021-2022版

发布日期:2021-X-X 实施日期:2021-X-X

XX人民医院

目录

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7)

第1章总则 (8)

1.1 编者按 (8)

1.2 适用范围 (9)

1.3 编制依据 (9)

1.3.1 相关法规及规定 (9)

1.3.2 部门规章 (10)

1.3.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1)

1.3.4 标准和规范 (12)

1.4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14)

1.5 术语和定义 (15)

1.5.1 风险 (15)

1.5.2 危险源 (16)

1.5.3 风险点 (16)

1.5.4 风险辨识 (16)

1.5.5 风险评估/评价 (16)

1.5.6 风险分级 (17)

1.5.7 风险管控 (17)

1.5.8 风险信息 (17)

1.5.9 重大风险 (18)

1.5.10 重大危险源 (18)

第2章工作机制 (19)

2.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9)

2.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20)

2.2.1 目的 (20)

2.2.2 范围 (20)

2.2.3 频次 (20)

2.2.4 依据 (20)

2.2.5 原则 (21)

2.2.6 工作程序 (21)

2.2.7 风险管控方法 (22)

2.2.8 风险管控准则 (27)

2.2.9 风险的控制 (30)

2.2.10 风险分级管控 (31)

2.2.11 风险告知 (31)

2.2.12 文件管理 (31)

2.2.13 风险信息的更新和持续改进 (32)

2.2.14 相关文件 (32)

2.2.15 相关记录资料 (32)

第3章风险点识别方法 (33)

3.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 (33)

3.2 风险点识别方法 (33)

3.3 风险评价方法 (33)

3.4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33)

3.5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34)

3.6 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34)

第4章风险点分类标准 (35)

4.1 物的不安全状态 (35)

4.2 人的不安全行为 (36)

4.3 作业环境的缺陷 (38)

4.4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39)

第5章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 (44)

第6章危险源辨识 (45)

6.1 医院危险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45)

6.2 医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日常管理类) (46)

6.3 医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场所场地类) (49)

6.4 医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医疗设备类) (52)

6.5 医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辅助设施类) (55)

6.6 医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作业活动类) (60)

6.6.1 综合办公室 (60)

6.6.2 内一科 (61)

6.6.3 内二科 (62)

6.6.4 外科 (62)

6.6.5 妇产科 (63)

6.6.6 儿科 (64)

6.6.7 麻醉手术科 (65)

6.6.8 内三科 (65)

6.6.9 中医科 (66)

6.6.10 急诊科 (66)

6.6.11 五官科 (68)

6.6.12 体检中心 (69)

6.6.13 放射科 (69)

6.6.14 检验科实验室 (70)

6.6.15 药剂科 (72)

6.6.16 功能检查科 (73)

6.6.17 供应室 (74)

6.6.18 门诊大厅、走廊、诊室 (75)

6.6.19 护理部 (76)

6.6.20 人事劳资科 (77)

6.6.21 总务科 (78)

6.6.22 医务科 (78)

6.6.23 质控科 (79)

6.6.24 财务科 (80)

6.6.25 后勤服务科 (80)

6.6.26 康复中心 (86)

6.7 医院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通用作业类) (87)

第7章风险分级管控建设成果 (91)

7.1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91)

7.2 设备设施清单 (91)

7.3 作业活动清单 (92)

7.4 医院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日常管理类) (124)

7.5 医院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场所场地类) (131)

7.6 医院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医疗设备类) (138)

7.7 医院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辅助设施类) (146)

7.8 医院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作业活动类) (157)

7.8.1 综合办公室 (157)

7.8.2 内一科 (158)

7.8.3 内二科 (160)

7.8.4 外科 (161)

7.8.5 妇产科 (163)

7.8.6 儿科 (164)

7.8.7 麻醉手术科 (166)

7.8.8 内三科 (169)

7.8.9 中医科 (170)

7.8.10 急诊科 (171)

7.8.11 五官科 (174)

7.8.12 体检中心 (175)

7.8.13 放射科 (177)

7.8.14 检验科实验室 (178)

7.8.15 药剂科 (180)

7.8.16 功能检查科 (182)

7.8.17 供应室 (183)

7.8.18 门诊大厅、走廊、诊室 (185)

7.8.19 护理部 (186)

7.8.20 人事劳资科 (188)

7.8.21 总务科 (189)

7.8.22 医务科 (191)

7.8.23 质控科 (192)

7.8.24 财务科 (194)

7.8.25 后勤服务科 (195)

7.8.26 康复中心 (200)

7.9 医院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通用作业类) (202)

7.10 作业岗位风险告知卡(样例) (211)

第8章附表 (267)

8.1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专项培训计划表 (267)

8.2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1) (268)

8.3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2) (269)

8.4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3) (270)

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72)

1.1 编制目的 (273)

1.2 术语及定义 (273)

1.3 编制依据 (274)

1.3.1 健全机构 (277)

1.3.2 完善制度 (277)

1.3.3 组织培训 (277)

1.3.4 落实责任 (277)

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278)

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78)

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278)

2.3 隐患排查 (279)

2.4 隐患排查治理程序 (282)

2.5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282)

2.5.1 隐患分级 (282)

2.5.2 隐患的判定标准 (283)

2.5.3 隐患级别的确定 (283)

2.5.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284)

2.6 隐患分级治理 (284)

2.6.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284)

2.6.2 一般隐患的整改 (284)

2.6.3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284)

2.6.4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285)

2.6.5 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85)

2.6.6 隐患治理验收 (289)

2.7 制度管理 (289)

2.8 档案管理 (291)

2.9 评审与更新 (291)

第3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治理管理制度 (293)

3.1 目的 (293)

3.2 适用范围 (293)

3.3 依据 (293)

3.4 定义 (293)

3.5 职责 (294)

3.6 基本要求 (295)

3.7 事故隐患排查方式、频次 (297)

3.8 事故隐患排查内容 (297)

3.9 隐患建档 (298)

3.10 隐患治理与上报 (298)

3.11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301)

第4章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303)

4.1 基础管理类 (304)

4.2 生产现场类 (312)

5.1 隐患排查台账 (322)

5.2 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331)

5.3 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台账 (332)

5.5 医院自查记录表 (334)

5.6 医院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清单 (339)

5.7 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 (375)

5.8 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查) (376)

5.9 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 (377)

第6章附录样表 (379)

6.1 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379)

6.2 表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381)

6.3 表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382)

6.4 表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384)

6.5 表5: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386)

6.6 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388)

6.7 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 (391)

6.8 各专业隐患排查表 (392)

6.8.1 安全基础管理隐患排查表 (392)

6.8.2 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隐患排查表 (400)

6.8.3 工艺隐患排查表 (403)

6.8.4 设备隐患排查表 (407)

6.8.5 电气系统隐患排查表 (410)

6.8.6 仪表隐患排查表 (413)

6.8.7 危险化学品管理隐患排查表 (416)

6.8.8 储运系统隐患排查表 (418)

6.8.9 公用工程隐患排查表 (425)

6.8.10 消防系统隐患排查表 (426)

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第1章总则

1.1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稳健上升的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那么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如何做到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除了考虑企业战略规划之外,安全生产,无疑是重中之重。

安全,是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国家对于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管控,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严格。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再到企业安全培训、综合应急预案,整个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生产起到了全方位的保驾护航。然而,安全生产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往往发生事故之后,在有关部门的调查结论上总能看到本不该出现的过失,最终导致了不可逆转的悲剧。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2019年3月31日,盐城响水发生化工厂特大爆炸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XXX事故调查组最终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长期违法贮存危险废物导致自燃进而引发爆炸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2020年3月7日晚,全国上下一心共抗重大传染病的关键时期,作为当地政府指定的重要嗝离点的福建省泉州市某酒店,发生楼体坍塌事故,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据有关部门调查组调查,该项目存在非法建设、违规改造等严重问题,对于安全隐患长期心存侥幸、违规冒险经营;同时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利,流于形式,最终酿成惨烈事故。

笔者认为,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部分企业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淡薄,对于安全生产心存侥幸、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当成儿戏,刀尖上踩高跷,贪图一时之利。其次,相关职能部门部分公务人员监管不利,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流于形式、疏于管理,最终对于企业安全隐患无法给出正确的指示和指导;第三,国民对于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发现隐患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无法正确的做出判断和决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做,最终星星之火,酿成大祸。

综上,笔者认为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企业

应当切实担负起安全责任,以人为本,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于首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不抱有任何一丝侥幸;第二,地方相关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杜绝形式主义,更应杜绝违规开绿灯的行为,切实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第三,国家和社会应当逐步培养安全忧患意识,b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才能让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1.2适用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XX医院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1.3编制依据

1.3.1相关法规及规定

1.3.2部门规章

1.3.3地方法规及文件

1.3.4标准和规范

1.4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为了建立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防范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点)监控,规范我院的危险源(点)管理,保证生产的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制定本方案,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暂行规定》的精神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生产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识别、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生产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建设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双重体系运行情况实施动态、精准监管,提升生产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在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岗位作业风险、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环境条件基础上,综合考虑生产作业岗位风险等级、安全管理风险等级、环境管理等级的

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通过在生产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推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有效促进露天矿企业实现信息化管控,在山东省范围内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遏制事故的发生,我院决定在建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并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生产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升生产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通过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推进落实主体责任。

1.5术语和定义

1.5.1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风险(R)=可能性(L) ×后果(C)。

1.5.2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危险源的构成:

--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

1.5.3风险点

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

1.5.4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1.5.5风险评估/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1.5.6风险分级

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我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蓝色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

蓝色风险\4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院、部室应引起关注。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校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1.5.7风险管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医疗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

1.5.8风险信息

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

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5.9重大风险

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

1.5.10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第2章工作机制

2.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安全指挥中心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模式。

2、工作目标:根据《医院安全建设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并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建设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建设财产安全。

3、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导、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三级责任。

4、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设在安全指挥中心,主任由院长担任,安全指挥中心负责对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监督管理及考核。

2.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2.2.1目的

为辨识医院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一般和重大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2.2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2.2.3频次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管控的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2.2.4依据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