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硫酸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工业硫酸铜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DOC

工业硫酸铜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DOC

制定工业硫酸铜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 任务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工信厅科[2014]236号文《关于印发2014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于2015年至2016年完成制定《工业硫酸铜》化工行业标准。

计划编号:2014-1142T-HG。

该标准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等单位负责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技术归口。

2 产品概况2.1 产品性质及用途本产品为亮蓝色不对称三斜晶系结晶或粉末。

相对密度2.284,易溶于水(0℃时31.6g/100mL水,100℃时203.3g/100mL水),微溶于甲醇,不溶于无水乙醇。

在45℃失去两个结晶水,110℃失去四个结晶水,250℃以上将失去全部结晶水则形成白色强烈吸湿性无水硫酸铜粉末。

加热到650℃分解成为氧化铜(CuO)和三氧化硫。

在干燥空气中慢慢风化,表面变为白色粉状物。

有毒。

硫酸铜在化学工业中用于制造其它铜盐如氰化亚铜、氯化亚铜、氧化亚铜等产品。

染料工业用作生产含铜单偶氮染料如活性艳蓝、活性紫、酞菁蓝等铜络合剂。

也是有机合成、香料和染料中间体的催化剂。

医药工业常直接或间接地用作收敛剂和生产异烟肼、乙胺嘧啶的辅助原料。

涂料工业用于油酸铜作为船底防污漆的毒害剂。

食品级用作搞微生物剂,营养增补剂。

农业上用作杀虫剂及含铜农药。

2.2 生产工艺(1) 硫酸法将铜粉在600~700℃下进行焙烧,使其氧化制成氧化铜,再经硫酸分解、澄清除去不溶杂质,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制得硫酸铜成品。

其反应式如下: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2) 电解液回收废电解液(含Cu50~60g/L,H2SO4180~200g/L)与经焙烧处理的铜泥制成细铜粉(其组成为Cu65~70g/L,CuO20~30g/L,并含少量Cu2O等)进行反应,反应液经分离沉降、清液经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制得硫酸铜。

(3) 回收法铜污是氮肥厂合成氨原料气铜洗塔中醋酸铜氨液中的铜化合物沉淀物,在700℃焙烧后,经氧化成氧化铜后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硫酸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硫酸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本部分根据中国菱镁行业协会标准《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CMMA/T 1-2015整理:1 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要求1.1 外观质量白色或无色结晶颗粒或粉末。

1.2 气味无明显觉察的异味。

1.3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化学成分2 硫酸镁主要指标分析方法2.1 外观质量在自然光下目测。

2.2 气味取大约100mL水,置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50g硫酸镁搅拌至完全溶解,用一只手手持三角瓶,放在离鼻子约20cm的前方,用另一只手将瓶口的气体往鼻子方向煽动,若无明显觉察的异味,则将烧瓶内硫酸镁溶液加热至开始沸腾,立即取下烧瓶,稍冷后按上面的方法嗅气味。

2.3 硫酸镁(MgSO4)含量(灼烧后)的测定2.3.1 容量法2.3.1.1 方法提要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三价铁、铝等离子,加入PH≈1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钙镁总量。

在试验溶液PH≈12.5的条件下,以钙示剂羧酸钠盐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钙。

从钙镁总量中减去钙含量,从而计算出硫酸镁含量。

2.3.1.2 试剂1)氨水溶液:1+2;2)三乙醇胺溶液:1+3;3)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PH≈10): 20g NH4Cl(A.R.)溶于水,加入80ml 25%NH3·H2O (A.R.)溶液,再用水稀释至1L,摇匀;4)氢氧化钠溶液:50g/L;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 ≈0.05mol/L;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 ≈0.02mol/L;7)铬黑T指示剂;8)钙示剂羧酸钠盐指示剂。

2.3.1.3 分析步骤1)试验溶液的制备称取约10g硫酸镁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水溶解。

硫酸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酸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达旦黄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 呼吸系统防护:
硫酸镁安全技术说明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硫酸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说明书目录 第九部分 第十部分
第十一部分 第十二部分 第十三部分 第十四部分 第十五部分 第十六部分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 吸入:
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氧化镁。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 应急处理: 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硫酸镁 化学品英文名称: epsomsalts 技术说明书编码: 2531
化学品俗 泻盐
名: 英文名称:
CASNo.: 7487-88-9
有害物成分 硫酸镁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含量
CASNo. 7487-88-9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修订工业氢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修订工业氢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修订工业氢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5]739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5 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5 年~2006 年内完成HG/T 3607—2000《工业氢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

1 、Mg(OH)2 58.34 白色固体粉末,结晶或无定形粉末。

难溶于水,不溶于碱性溶液,易溶于稀酸和铵盐溶液。

受热分解为氧化镁和水,初始分解温度为340℃,430℃时分解速度最快,到490℃时分解完全。

2 经过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作为优良阻燃剂和填充剂可以应用于 EVA、PP、PVC、PS、HIPS、ABS 塑料中,也可用于不饱和聚脂、油漆和涂料中。

环保工程用作无污染的中和剂,造纸工业中的填充剂,气体净化、锅炉排烟与废油的脱硫剂;还用于镁盐制造、砂糖精制、制药、牙粉、保温材料、电线电缆、运输带、导风筒、电气器材、新型建材、玻璃钢制品、油漆以及作为土壤改良剂等。

采用一般合成法制得的普通型氢氧化镁,表面极性大,粒子之间集聚成团性强,在塑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都很差,故用于制造镁盐、保温材料、烟气脱硫等。

采用特殊工艺过程制得阻燃性氢氧化镁,具有比表面积小,成团性差,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易分散的优点。

可以用作塑料的优良阻燃剂和填充剂。

3 3.1 根据碳酸钙和碳酸镁分解温度不同,在白云石煅烧时,将温度控制在 750℃以下,得到白云灰,经消化,除渣及固液分离、干燥等制得产品。

该法适用于大量生产含氢氧化镁稍低的产品。

3.2 以含有氯化镁的卤水为原料与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钙、氨水、氢氧化钠等)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而制得产品。

本法适用于生产含氢氧化镁稍高的产品。

3.3 卤水经过精制,除去杂质,送往电解槽,经电解获得氢氧化镁沉淀物,分离、干燥制得产品。

电解卤水法适用于制造产量较大的含氢氧化镁较高的氢氧化镁。

但能耗较高,不适于电力较紧张地区。

硫酸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硫酸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硫酸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 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硫酸镁- 化学名称:硫酸镁- 化学式:MgSO4- CAS号:7487-88-92. 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硫酸镁(MgSO4)- 其他成分:无3. 危险性概述- 急性毒性:低毒- 刺激性:无刺激性- 慢性毒性:无慢性毒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无明显危害4. 急救措施-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休息,如有不适,立即就医。

- 眼部接触:立即冲洗受影响的眼睛,持续冲洗15分钟,并及时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受影响的皮肤区域,如有不适,就医。

- 摄入:立即给患者大量饮水,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 燃烧特性:硫酸镁不易燃烧。

- 灭火方法:可用水、二氧化碳、泡沫和干粉进行灭火。

避免使用直接水流。

- 避免的灭火剂:避免使用油类灭火剂。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 环境防护措施:避免将硫酸镁泄漏物排入水源或下水道。

- 泄漏清理方法:用干燥的工具将硫酸镁收集,并转移到密闭容器中,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受影响的区域。

7. 储存和运输- 储存要求: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 包装要求:使用耐酸碱的密封容器进行包装。

- 运输注意事项:避免与酸、碱、氧化剂等混合运输。

8. 操作注意事项和个人防护-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与酸、碱等物质接触。

- 个人防护装备: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9. 法规信息- 法规依据:符合国家相关法规。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 可燃性:不可燃。

- 避免的条件:避免与酸、碱等物质接触。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LD50(大鼠经口)为5000 mg/kg。

- 致敏性:无致敏性。

12. 生态学信息- 环境影响:对环境无明显危害。

13.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处理方法: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

14. 运输信息- 运输分类:非危险品。

- 包装标志:无。

- 包装方法:按照运输规定进行包装。

硫酸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酸镁安全技术说明书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pH:
熔点(℃):
1124(分解)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子式:
MgSO4
分子量:
主要成分: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甘油。
主要用途:
医药上用作泻剂。也用于制革、炸药、肥料、造纸、瓷器、印染料等工业。
其它理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氧化镁。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硫酸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硫酸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本部分根据中国菱镁行业协会标准《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CMMA/T 1-2015整理:1 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硫酸镁要求外观质量白色或无色结晶颗粒或粉末。

气味无明显觉察的异味。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化学成分2 硫酸镁主要指标分析方法外观质量在自然光下目测。

气味取大约100mL水,置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50g硫酸镁搅拌至完全溶解,用一只手手持三角瓶,放在离鼻子约20cm的前方,用另一只手将瓶口的气体往鼻子方向煽动,若无明显觉察的异味,则将烧瓶内硫酸镁溶液加热至开始沸腾,立即取下烧瓶,稍冷后按上面的方法嗅气味。

硫酸镁(MgSO4)含量(灼烧后)的测定容量法方法提要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三价铁、铝等离子,加入PH≈1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钙镁总量。

在试验溶液PH≈的条件下,以钙示剂羧酸钠盐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钙。

从钙镁总量中减去钙含量,从而计算出硫酸镁含量。

试剂1)氨水溶液:1+2;2)三乙醇胺溶液:1+3;3)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PH≈10): 20g NH4Cl(.)溶于水,加入80ml 25%NH3·H2O(.)溶液,再用水稀释至1L,摇匀;4)氢氧化钠溶液:50g/L;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 ≈L;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 ≈L;7)铬黑T指示剂;8)钙示剂羧酸钠盐指示剂。

分析步骤1)试验溶液的制备称取约10g硫酸镁试样,精确至,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 水溶解。

全部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必要时干过滤,此溶液为溶液A,用于钙镁含量、钙含量、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2)测定①镁合量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10ml溶液A,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水、5ml三乙醇胺溶液,用氨水调PH为7~8,加入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及少量铬黑T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

硫酸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酸镁安全技术说明书
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
pH:
熔点(℃): 1124(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66
沸点(℃):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无资料
=1):
分子式: MgSO4 主要成分:
分子量: 120.37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LD50:645mg/kg(小鼠皮下) 急性毒性: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 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氧化镁。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 应急处理: 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储存注意事项: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2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订《工业硫酸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工信厅科[2014]236号《关于印发2014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将于2016年完成《工业硫酸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计划编号为:2014-1842T-HG,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要起草单位有: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公司、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升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淮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重庆大学、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2 目的意义
工业硫酸镁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印染细薄的棉纱布,作棉、丝的加重剂,木棉制品的填料。

还用于制革、肥料、瓷器、颜料、火柴、炸药、放火材料的制造等。

在医药上用作泻盐。

《工业硫酸镁》HG/T 2680—2009化工行业标准标龄已超过5年。

随着国内硫酸镁行业工艺技术革新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原标准中的指标设置及指标参数,已不能完全反映产品的性状,在节能、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很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其劣势越来越凸现出来,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更不利于产品的出口,因此对现行标准进行修订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修订,遵循“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按照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修订化工行业标准《工业硫酸镁》HG/T 2680-2009,修订规格分类,提高指标要求,增加重金属、灼烧失量等指标参数,使产品质量更优,适用性更加广泛,品质更能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真正起到统一和规范市场的作用,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出口的效果,对国内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3 产品概况
3.1产品名称:工业硫酸镁英文名:Magnesium sulfate for industrial use
3.2 分子式:MgSO4 相对分子质量:120.36(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MgSO4·H2O 138.38(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MgSO4·7H2O 246.47(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MgSO4·n H2O(n是水合作用的平均值,为2~6之间整数)
3.3 产品性质
工业硫酸镁分为无水硫酸镁(MgSO4)、一水硫酸镁(MgSO4·H2O)、硫酸镁干燥品(MgSO4·n H2O)和七水硫酸镁(MgSO4·7H2O),无水硫酸镁、一水硫酸镁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或灰白色固体颗粒或粉末;硫酸镁干燥品和七水硫酸镁为白色或无色结晶颗粒或粉末。

属斜方晶系或单斜晶系。

无嗅,味苦,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3.4 产品用途
工业硫酸镁主要用于化工、工业脱水、制革、印染、催化剂、造纸、防火涂料、塑料及肥料等。

3.5 生产工艺
(1)硫酸法将硫酸与氧化镁、氢氧化镁或碳酸镁中和反应后,经过滤、保温、结晶、分离、干燥即得。

(2)气相法用氢氧化镁浆液吸收二氧化硫后,在催化剂存在下,于50 ℃~60 ℃用空气将亚硫酸镁溶液氧化而得。

(3)碳化法用二氧化碳碳化氧化镁及石膏的水悬浮液而制得。

(4)硼镁石用硫酸分解制取硼酸时的副产物——硼镁矿Mg(BO2)OH用硫酸分解时,生成H3BO3和MgSO4,当冷却到25 ℃时,便析出硼酸,母液蒸发后再冷却时,便析出硫酸镁和H3BO3的混合晶体,可用浮选法将两者分离,而得到纯度不高的硫酸镁。

(5)海水晒盐苦卤法海盐苦卤中每升含有65 g以上的MgSO4,约占总盐量的20 %,可以利用来制取MgSO4·7H2O或MgSO4。

3.6 生产厂、产量
目前国内生产工业硫酸镁的厂家主要有: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国内4万吨,国外16万吨)
南风化工集团 3.6万吨/年
4 制标原则
4.1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
4.2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的原则;
4.3 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4.4 符合用户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对外贸易的原则;
4.5遵循科学性、先进性、统一性的原则。

5 国内外标准情况
到目前为止,未收集到的工业硫酸镁相关的国外标准,国内有《工业硫酸镁》HG/T 2680—2009化工行业标准。

6 修标依据
6.1 《工业硫酸镁》(HG/T 2680—2009);
6.2 生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
6.3 用户要求;
6.4 生产厂家质量月报(见附表1);
6.5 生产厂家累积试验数据(见附表2)。

7 简要编制过程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接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工信厅科[2014]236号《关于印发2014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后,即展开了《工业硫酸镁》化工行业标准修订的前期准备工作,向各有关生产厂家发修标调查函,查阅相关资料,广泛征求企业、用户的意见。

然后对收到的回执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了制定《工业硫酸镁》化工行业标准文献小结。

2013年11月23~26日,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在天津市召开了制定标准工作方案会,在会上制标工作小组对《工业硫酸镁》化工行业标准的制定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讨论,确定了标准的指标参数、试验分析方法以及工作进度和工作内容。

具体工作安排为:2015年11月~2016年2月底,生产企业提供连续二年的质量月报数据;2016年3月~5月中旬,起草单位按照确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累积试验,并提供15批实验数据,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研究设计院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8 标准内容说明
到目前为止,未收集到的工业硫酸镁相关的国外标准,国内有《工业硫酸镁》HG/T 2680—2009化工行业标准。

本次修标根据国内工业硫酸镁的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从规范行业行为、促进行业发展角度出发,参考工业硫酸镁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及用户要求,对《工业硫酸镁》HG/T 2680—2009进行修订,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增加Ⅲ类无水硫酸镁(MgSO4)和Ⅳ类硫酸镁干燥品(MgSO4·n H2O);
——修改了等级;
——删除水分指标,增加重金属、灼烧失量及pH指标;
——修改了氯化物试验方法;
——修改批量,由“150 t”改为“200 t”。

HG/T2680—2009技术要求、本次修订技术要求分别见表1、表2,试验方法不做修改,见表3。

表2 本次修标技术要求
表3 工业硫酸镁试验方法
各指标项目的测定方法如下:
硫酸镁含量测定
硫酸镁含量的测定采用EDTA络合滴定,计算中把钙镁合量全部换算为主含量,再减去钙含量,得出硫酸镁含量。

此法经过相关企业多年分析测试实践,方法科学、数据准确、可靠,本次修标仍采用此法。

氯化物含量测定
氯化物(以Cl计)含量测定,《工业硫酸镁》HG/T 2680—2009采用《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GB/T 3051—2000)中规定的方法。

由于汞量法使用的硝酸汞有毒,必须小心处理,否则将对人造成伤害,产生的废液要进行处理,否则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本次修标将不采用此法,采用氯化银限量比浊法,此法经典、简便、直观、快捷,适合氯化物的日常分析,被生产企业、检测机构等广泛使用。

汞量法和限量比浊法试验数据见表4。

表4 汞量法和限量比浊法试验数据
铁含量测定
铁(Fe)含量的测定采用《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 3049—2006)中规定的方法,此法科学、经典、准确、可靠,多用于无机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

本次修标仍采用此法。

水不溶物含量测定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量法,即:称取一定量试样,用水溶解。

用已于105 ℃±2 ℃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玻璃砂坩埚过滤,用水洗涤滤渣至无SO42-(用氯化钡溶液检验),将玻璃砂坩埚和水不溶物置于
105 ℃±2 ℃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干燥至质量恒定,根据烘干后残留物的量,确定水不溶物的含量。

此法科学、经典、准确、可靠,一直被企业使用,本次修标仍采用此法。

重金属含量测定
重金属指标为本次修标新增指标项目,采用限量比色法测定重金属含量,即:试样溶解后,在弱酸介质(pH≈3.5)中,负二价硫离子与试验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生成棕褐色沉淀,与同法处理的铅标准比色溶液比对。

pH测定
pH指标为本次修标新增指标项目,采用pH计测定试样pH,即:将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50 g/L 的溶液中,构成一原电池,其电位与溶液的pH有关,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位即可得出溶液的pH。

灼烧失量测定
灼烧失量指标为本次修标新增指标项目,采用重量法测定灼烧失量,即:称取一定量的试样,置于在450 ℃±25 ℃下质量恒定的瓷坩埚中,于105 ℃±2 ℃电热恒温干燥箱中烘2 h,再移入450 ℃±25 ℃的高温炉中灼烧至质量恒定,根据试样灼烧前后质量减少量,确定灼烧失量。

9 标准属性
本标准为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

10标准水平分析
本次修标准按照国内实际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指标设置合理,分析方法均采用经典、常用的分析方法,可操作性强,从而使结果更加稳定、精确、可靠。

综合分析,本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附表1 生产厂家质量月报
附表2 生产厂家累积实验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