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社团教案
课外阅读社团教案15篇

课外阅读社团教案15篇篇一一、活动目的:为了活跃我校校园文化,发挥“快乐阅读”的宣传阵地,为了进一步深化“快乐阅读”教研课题的研究,促进孩子快乐读书,为了丰富我校的素质教育内涵,培养快乐读书的“小明星”。
为了让校园中快乐读书的文化气息更加浓郁,在课余时间里兴趣小组把对阅读有特别爱好的同学集中在一起学习。
让兴趣做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爱读书,广读书,会读书,快乐读书,读整本书,做小书迷。
二、活动内容:本小组将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包括名人名言、小故事大智慧、名家名作赏析、指导学生阅读和阅读小游戏等等。
三、活动对象: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4:00----5:00五、活动地点:四二班教室六、主要措施:1、指导孩子读书:比比谁读得多,争当小书迷。
2、懂得合作,读书小组协作阅读、创作,布置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写作。
3、玩一些积极有益的游戏,丰富学生的体验,收获成功,感受快乐,学习与活动结合,让学生在“乐”中学。
4、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多创新,学会欣赏名篇佳作,会运用一些好词佳句。
七、活动安排每星期阅读一篇佳作并交流。
穿插名人名言、开心小故事。
制作多种形式的读书小报。
玩一些关于阅读方面的积极有益的游戏。
多积累多背诵。
篇二一、指导思想:著名的作家斯蒂夫曾说过:“名著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
”而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读名著,诵经典,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
通过开展以读书为内容的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名著陪伴学生的成长,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快乐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
同时形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诵读经典”的校园读书氛围。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爱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他们的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多动笔,从而感悟文学的内涵和人生的哲理,放飞思维,陶冶情操。
阅读社团教案范文大全

阅读社团教案范文大全教案标题:阅读社团教案范文大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适用对象:中学生教材和资源:1. 阅读材料:包括新闻报道、非小说类文章、小说片段等。
2. 录音设备(如CD机)。
3. 具备多媒体功能的电脑和投影仪。
4. 乐于分享和交流的阅读社团成员。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本精美的书籍封面或一个引人入胜的阅读题目,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和阅读体验。
活动一:个人阅读时间(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一篇短文。
2. 引导学生使用阅读技巧,如扫读、略读和详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记笔记或标记关键信息。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1.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阅读的短文,并互相交流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并向小组成员提供反馈和建议。
活动三:文本分析和讨论(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篇幅适中的文章,提供背景信息,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和作者意图,并提出问题引导深入思考。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讨论,鼓励学生就文本内容和观点进行辩论。
活动四:读者分享(15分钟)1. 邀请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段读后感。
2.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书面展示或多媒体形式进行分享。
3. 鼓励学生交流彼此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并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2. 鼓励学生形成阅读习惯,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推荐书目。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社团的活动,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
教学评估:1. 学生在个人阅读时间中的表现:能否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和策略,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初中阅读写作社团教案

初中阅读写作社团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散文、诗歌等。
2. 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
三、教学安排1. 每周一次社团活动,每次活动时长为2小时。
2. 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阅读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阅读: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分享。
2. 写作: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模仿和创新。
五、教学评价1. 阅读评价:通过课堂讨论、读书笔记和阅读测试等方式进行。
2. 写作评价:通过作品展示、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
六、教学步骤第一部分:阅读(1小时)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指定材料,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材料,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分享: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或发表见解。
5. 总结:教师对本次阅读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和技巧。
第二部分:写作(1小时)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写作任务和要求。
2. 写作: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素材或题目进行写作。
3.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个别指导,提供建议和修改意见。
4. 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写作修改。
5.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七、教学资源1. 阅读材料: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散文、诗歌等。
2. 写作素材:各类文体的写作题目和案例。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和写作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教师要充分准备教学材料,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计划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阅读社团教案

阅读社团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二、教学内容1.阅读材料: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阅读水平的英文原版小说或故事集;2.阅读方式:小组阅读和个人阅读;3.阅读任务:根据阅读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
三、教学过程1. 组建阅读社团1.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社团的意义和目的;2.学生自愿报名参加阅读社团;3.教师根据报名情况,组建阅读社团。
2. 阅读材料选择1.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选取适合的英文原版小说或故事集;2.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和主题。
3. 阅读任务分配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5人;2.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篇幅和难度,将阅读任务分配给各小组;3.阅读任务包括:分析主题、角色、情节等内容,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 阅读过程1.小组阅读: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阅读,讨论和分析阅读材料;2.个人阅读:学生在家中或课余时间进行个人阅读,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5. 阅读总结1.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在一定时间内,讨论和总结阅读材料的主题、角色、情节等内容;2.个人总结:学生在个人笔记本上,总结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6. 阅读分享1.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总结;2.个人分享:学生可以选择在班级或阅读社团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1.学生阅读笔记:学生在个人笔记本上,记录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总结;2.小组讨论记录:每个小组在讨论和总结阅读材料时,记录自己的讨论过程和结论;3.阅读分享评价:教师和同学对学生的阅读分享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反思阅读社团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阅读材料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2.阅读任务的分配应该合理,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3.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阅读分享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分享中得到成长和提高。
五年级阅读社团活动教案(一)

五年级阅读社团活动教案(一)五年级阅读社团活动教案活动主题:发现读书的快乐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热爱;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1.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负责人,其他成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进行阅读和讨论。
负责人记录每次讨论的内容和每个成员的发言。
2.分享交流:每个小组在阅读和讨论完一本书后,进行总结和分享。
负责人汇总组员的讨论内容,进行PPT或口头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和交流。
3.创意展示:每个小组根据一本书的内容,进行创意展示,可以是小剧场、手抄报、海报等形式。
4.阅读推广: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创意展示,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推荐分享给其他同学和家长,让更多人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时间:共计4周时间,每周两节阅读社团课,每节课45分钟。
教学资源:1.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提供阅读材料;2.PPT演示模板和海报制作模板等创意展示工具。
活动评估:1.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2.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责任心表现;3.活动的创意展示效果和推广效果。
教学建议:1.在组建小组时,尽量让学生之前不太熟悉的同学组成,加强沟通和交流;2.在活动中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和激励学生的参与和表现;3.针对阅读和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额外安排一对一指导和辅导。
教学步骤:第一周1.介绍阅读社团活动的主题、目的和内容;2.随机分组,并选出小组负责人;3.小组成员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开始阅读;4.负责人记录小组成员的阅读进展和讨论内容。
第二周1.小组讨论自己所选的书,汇总每个成员的看法和思考;2.负责人根据讨论内容写出总结报告,包括每位成员的发言;3.小组间相互分享分享各自讨论的书籍,进行点评和交流。
第三周1.小组根据自己所读的书籍进行创意展示,展示内容可以是小剧场、手抄报、海报等形式;2.负责人协调小组成员完成展示的制作和排练;3.小组间进行展示和观摩,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和交流。
阅读社团活动教案

阅读社团活动教案介绍阅读社团活动教案旨在通过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通过积极参与各种阅读活动,学生将能够扩大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关键阅读技巧和策略活动准备-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书籍和材料- 准备相关问题和讨论主题- 创建小组讨论的环境活动形式1. 读书分享会- 学生选择一本书进行阅读,并在活动中与其他学生分享书中的故事情节和感受。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展开讨论。
- 导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帮助,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读书比赛-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本书进行集体阅读比赛。
- 比赛结束后,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对书籍的理解和创意。
- 导师评估每个小组的表现并提供反馈和奖励。
3. 阅读讲座- 邀请专业人士或作家来给学生进行阅读讲座。
- 讲座内容可以包括阅读技巧、阅读理解和文学解析等。
- 学生可以提问并与讲座嘉宾进行互动。
4. 阅读挑战- 设定阅读挑战目标,例如每个学生每月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或文章。
- 学生提交阅读报告,包括书籍名称、关键内容和个人感受。
- 导师进行评估并奖励达成挑战目标的学生。
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阅读成果,以及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导师可以对阅读社团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结论阅读社团活动教案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这些活动提供了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交流能力。
通过持续的评估和改进,阅读社团活动将成为学生学习阅读的重要平台。
初中阅读社团课教案

初中阅读社团课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学作品。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写作手法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阅读社团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心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理解分析(15分钟)1. 教师分发选取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写作手法等。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讨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2. 各小组根据阅读理解分析的结果,讨论作品的亮点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3. 组长负责整理小组讨论的成果,准备向全班分享。
四、分享讨论成果(15分钟)1. 各小组组长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可随时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观点,对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思考。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讨论,撰写一篇不低于300字的读后感。
2.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说明推荐理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理解分析环节,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分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表达交流能力。
但同时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社团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社团教案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社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阅读技巧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 自我介绍,讲述阅读的重要性。
- 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经验。
2. 阅读技巧讲解(15 分钟)
- 介绍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预测、概括、推理等。
-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
3. 小组讨论(15 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最近阅读的一本书。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4. 阅读实践(20 分钟)
- 提供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
-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记录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5. 分享与总结(15 分钟)
-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笔记和理解。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学生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6. 布置作业(5 分钟)
- 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下次活动中分享。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五、教学总结:
本次阅读社团活动通过讲解阅读技巧、小组讨论、阅读实践等环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后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小结
在观看过程中概括此影片要表达的历史意义
其实啊,这个“趣”字,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它
童年时的探索、发现、刨根问底,虽然稚气可爱,可反映了你希望了解外界奥秘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意趣”。童年时的你,天真可爱,极富情感,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同样很有趣,是一种“情趣”。童年与欢乐应该连在一起。爱玩、寻开心是你的特点,所以常会有许多寻开心的“乐趣”。你常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也往往最能反映你纯真的心。
2.学生习作举例。
(1)《我的烦恼》
作文题材雷同:作业多、个子矮、限制看电视、双休日上兴趣班
(2)《今天,我真》
报流水账、没有具体事例,描写不具体,不生动
(3)《我喜欢的游戏——贴鼻子》
有过程,但是过程中缺少真切的体验、真实的感受。
活动小结
一方面是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亲身感受,没有真切体验,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无法写出富有表现力的作文。
活动时间
活动准备
多媒体影音
活
动
过
程
一、影片背景
二、影片内容
三、观看影片
总结:再次总结次影片所要表达的意义。
作业:谈谈自己的观后感
活动小结
在观看过程中概括此影片要表达的含义
活动内容
欣赏电影《公主日记》
活动形式
讲授练习
活动目标
在观看过程中概括此影片要表达的历史意义
活动时间
活动准备
多媒体影音
活
动
过
程
1.观看《公主日记》
二、交流指导
我们可以交流什么(秋天树叶的变化,采集到树叶的颜色、形状、气味、触感,由树叶产生的联想,秋叶作品,活动的收获……)
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
全班指名交流,通过追问,点拨,相机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细致、描绘生动,见解深刻。
三、练写片段
为了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语句更生动,我们要练写一个重点片段,写什么(我最喜欢的一片秋叶,我的秋叶作品)
1、出示习作要求: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情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你看,那会飞的梦,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你的童年也一定有许多情趣,请你选择一两件最有趣的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根据所写的内容,定一个题目,作文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2、指导理解“趣”。
2.师生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3.小组交流。
4.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活动内容
我树叶
活动形式
讲授练习
活动目标
学习状物的写法,写出树叶形状、色彩的变化
活动时间
活动准备
采集叶,制作标本、贴画、串链等叶作品。
活
动
过
程
一、导入激趣
秋前天班会课,我们开展了“走进自然看叶”的活动,这两天,我们又让大家走进田野,自由采集叶,仔细观察,精心制作叶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收获很多,把你们的收获拿出来,把你们的发现、思考、感想说出来,我们开展自由的交流。
活动目标
通过答题技巧的指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时间
活动准备
多媒体资料
活
动
过
程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到问题所在。
二、加强审题训练,在练中悟,在悟中提高。
三、将方法技巧归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以中考题为材料,使训练更科学。
五、涉及本土文化,并提醒学生关注生活。
活动小结
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从文中体会种语言文化的审美能力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
2、同桌讨论,交流:读了“习作要点提示”后,我明白了什么
3、教师引导归纳,明确写法。
二、运用写法,进行试说
1、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确定中心,拟定文题。
2、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你们的同龄人中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和别人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爱好、精神品质、性格特征等方面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喜欢)那么你们想不想写童话故事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编一编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作家。请大家张开想像的翅膀一起走进童话王国。
二、交流学法
1、确定人物
2、师生共同回忆,共同交流
三、自主习作
活动小结
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激发学生编写故事的兴趣。
活动内容
仿句专训
活动形式
讲授练习
要把所选的两件是写的具体,写的生动
活动时间
活动准备
活
动
过
程
评点学生习作,提示要点。
1、选取事例时,不但要考虑能否充分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而且要注意事例尽可能富有新意。
2、要把所选的两件是写的具体,写的生动,就要把人物当时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神态有什么变化写清楚,特别是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着重描写。
二、学生畅谈自己的烦恼,我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1、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过哪些烦恼
2、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
四、书写烦恼。
活动小结
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
活动内容
想象作文
活动形式
讲授练习
活动目标
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激发学生编写故事的兴趣。
活动时间
活动准备
活
动
过
程
一、激趣导思
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观察体验
1.说一说。
你喜欢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活动内容
欣赏电影《珍珠港》
活动形式
讲授练习
活动目标
在观看过程中概括此影片要表达的历史意义
活动时间
活动准备
多媒体影音
活
动
过
程
一、介绍背景
二、观看影片
三、总结:再次总结次影片所要表达的意义。
活动小结
在观看过程中概括此影片要表达的历史意义
活动内容
欣赏电影《阿甘正传》
活动形式
讲授练习
活动目标
在观看过程中概括此影片要表达的含义
给你一段时间,看谁写得精彩
指名朗读几个不同内容的片段,进行指导和评析。
四、顺序点拨
给我们这篇作文起个什么题目
写的时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五、完成草稿
活动小结
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野外采风活动培养收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
活动内容
写童年趣事
活动形式
讲授练习
活动目标
清楚地记叙事情经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中心明确
爱好方面喜欢画画、跳舞、爱提问题等
特别的地方精神品质方面工作负责关心他人热爱集体
性格特征方面活泼乐观稳重大方
3、让学生说说本班级同学的典型事例。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活动小结
学生能明确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和注重细节描写的意义和方法。写一篇表现人物特点的文章
活动内容
第一个熟悉的人(二)
活动形式
讲授练习
活动目标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并不曾发生过如此震撼人心的事情,但亲情却无时无刻不洋溢在你的身边。我们的父母也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还记得起父母的一声声唠叨,一次次重复的细节,一个个期盼的眼神,一个个轻轻的爱抚,一声声责备,这也是爱啊。同学们,你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吗你想到了爸爸、妈妈为你所做的事吗你当时怎么想的你父母知道你的想法吗此时你最想对父母说些什么
活动小结
能把所选的两件是写的具体,写的生动,就要把人物当时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神态有什么变化写清楚,特别是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着重描写。
活动内容
我喜欢的小动物
活动形式
讲授练习
活动目标
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活动时间
活动准备
活
动
过
程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活动时间
活动准备
活
动
过
程
一、启发谈话,打开思路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是会飞的梦,是一串串有趣的笑声,是一次次发现的快乐……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童年中有意思的事。
2、教师提示:想一想,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3、教师激励:比一比,看谁说的事情有趣。
二、明确要求,简要指导
(1)写人物的神态和外貌不能千人一面,要富有个性特征。
(2)写人物言语要防止“成人化”和“理想化”。
(3)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并不在于是不是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对这些动作的表述是不是清楚、连贯。
(4)要学会在写人叙事过程中捕捉一两点动人的细节描写。
(5)叙述时,要注意两件事之间的过渡衔接,使习作前后连贯
板书:感谢
三、习作抒情
同学们,你们也有许多话要对父母说,那就请你拿起笔给父母写封感谢信吧。板书:信
生写信、师巡视
活动小结
学生能感悟亲情,书写真情
活动内容
成长的烦恼
活动形式
讲授练习
活动目标
训练学生“说”、“写”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