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研究

合集下载

资本、权力与地方_成都市文化空间生产研究

资本、权力与地方_成都市文化空间生产研究

资本、权力与地方_成都市文化空间生产研究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与塑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成都市文化空间的生产过程中,资本、权力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这些关系对成都市文化空间的塑造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文化空间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资本与成都市文化空间的相互作用1. 资本的介入与文化空间的塑造资本对于文化空间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成都市的文化空间塑造过程中,大量的资本投入被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并对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城市运营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资本对于商业区、购物中心等城市空间的塑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引进高端品牌和打造商业地标,进一步促进了成都市的经济发展和品牌形象的建立。

2. 资本驱动下的社区文化演变资本的介入也引发了成都社区文化的演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利用的变革,原有的社区文化面临着转型和挑战。

高楼大厦的兴建和购物中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街巷格局和商业模式,也对社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压力。

然而,资本的引入也催生了街区文化、主题社区等新兴文化形态,推动了社区文化的变迁和多元化发展。

二、权力与成都市文化空间的博弈1. 城市规划与文化空间权力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成都市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决策都由权力机构主导,他们通过规划、拆迁和用地政策等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利益追求。

然而,权力的行使也会对文化空间的产生和转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不合理的规划和过度开发可能导致城市的文化空间失去特色和个性,破坏了历史街区、老房子等传统文化资源,甚至造成公共空间的匮乏,使城市的文化生态遭受损失。

2. 社会参与与文化空间营造权力与社会参与在文化空间的塑造中形成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

在过去,城市规划和决策往往缺乏民众参与,导致了很多项目的失败和反对。

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化创意产业园定义为一个有明确地理区域和空间限制的,由文化企业和创意个体组成的集群,旨在促进文化产业的生产、消费和运用,提供艺术活动和艺术组织所需的条件,同时也提供多项使用功能,包括工作、休闲、居住等。

该园区还应该具备完善的组织和标示,提供夜间活动和延长地区使用时间,以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游客。

在这个园区中,文化产业和设施应该高度集中,鼓励生产和消费的集中,同时也鼓励文化企业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互补。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该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位于某市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表演、文化展览、休闲娱乐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园区。

该园区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吸引各类文化企业和创意个体入驻,同时也提供艺术表演、文化展览等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二)市场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的不断升级,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值不断攀升。

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本项目所在地区的文化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市场潜力巨大。

三)投资分析本项目总投资约为1亿元,其中包括土地购置、建设投资、运营资金等多个方面。

项目预计年均收入约为5000万元,年均净利润约为1500万元。

根据市场调研和财务分析,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盈利前景和投资回报率,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四)风险分析本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

其中市场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因素,但是根据市场调研和前期策划,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

同时,项目管理团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有效应对其他风险因素。

五)可行性结论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投资回报率,同时也符合国家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成都文化创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成都文化创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成都文化创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为了进一步加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供更多的创意产品和服务,成都市决定启动并实施“成都文化创意三年行动”。

本次行动的目标是通过三年的时间,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具创意活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行动计划1. 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拟在成都市规划新建两个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供创意企业的孵化、办公、展示、交流等公共服务设施。

(2)提供土地和政策支持,吸引优秀企业进驻园区。

(3)引导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

2. 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活动(1)每年举办成都文化创意周,展示当地优秀的文化创意项目和产品。

(2)组织文化创意主题展览、设计大赛、论坛等活动,促进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3)支持企业发展文化创意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 建设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1)建立和完善专业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

(2)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创意人才。

(3)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提高文化创意人才的专业水平。

4. 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1)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改革创新等支持。

(2)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创意项目的研发和推广。

(3)整合金融资源,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参加国内外的行业展览和交流活动。

(2)促进成都与其他城市、国家的文化创意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引进国际优秀文化创意项目和人才,提升成都的国际影响力。

三、实施保障1. 成立文化创意三年行动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行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动的顺利实施。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总部基地的策划与设计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总部基地的策划与设计

Absr T e con tuct farsan l e san i poran t ofb ies oder t lact h sr i o t d cut i on ur m t tpor usn sofm n cies. l al d c eat e idu tes i cut ur an r i n sr ’dedi i o t e iyar v i cat on t h ct e
王少斌
Wa g h o i n S a bn
中图分类 号
文献 标识码
T 8 .4 U9 41

图1 区位图
文章 编号


10 — 3 X ( 0 0)1~ 0 2 0 03 79 2 1 2 0 3— 3
要 文化 艺术 建设是 现 代城 市经 营的 重要 组成部 分 ,文 化创 意产 业 不仅 为城 市带 来经 济上 的收入 ,更重要 的是 丰 富 现 代城 市 的文化 形 象 。 当今 文 艺创意 产 园 区的 规 划大 叮
n y on t n otonl he icom e o h econ fte om y an d,mor m por t ,en chi h cut r m age ofm odem t . y n ei t an l y d ng t e lual i cies B ow , i peopl s esu ual an t l pl he gar y den of cut r d t t r luaI an ari i c eat i sn wased pl tses,butbecaus t l f m ,sr sc i t u ig vy t an i t e ofi bui or s t t uct r and equpm enti t ue i oo out s dat ed d back an war n a ens d,j s e t es idsofpl ni h e kn an ng con no tadaptt he us ghen oups T er or t o t e ofhi — d gr . h ef e, he adopt he r i oft egul i h des on at on oft e i of”h t 。 Ar"whi si gn t e ci s k, ch i n y Chen gdu ci , o i a am ed “ t pr vde an i y de n bas ofh e eadqu fe ̄”f h c eat e i af or e r t i v ndusr tal i par,h dea it rect d he n kt e i he pe f s i an t eed t on o add h it g on t e exsi n l ou h eat ay tof e cr t i i ve ndu ti sr par ea. al kar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 术机构 介绍 ・ 学
文化 创意产 业研 究中心
“ 华 大 学 文 化 创 意产 业 研 究 中心 ” 西
( CUL TURAL CRE I I AT VE NDUS TRY
R E S E A R C O X I U A C H ENTER F H
UNI RSIY )的 前 身 是 西 华 大 学 艺 术 学 院 VE T
“ 术 与 设 计 发 展 研 究 中 心 ” ,正 式 更 名 于 艺
2 0 年 1 月 ,是 一 个 以 深 入 开 展 文化 创 意产 09 2
业 理 论 研 究 、广 泛 承 接 省 内外 文 化 产 业 项 目 为 主 要 宗 旨的 “ 学研 一体 化 ”研 发 机 构 。 产
级 项 目7 、 成 都 及 郫 县 等 地 方 政 府 和 企 业 项
委 托 项 目8 。 项
中 心 部 分研 究 成 果
中心成 员与 学 员讨论成 都 市委托 的 动漫研 究项 目
中心 下 设 “ 业 设 计 研 究 所 ” 、 “ 画 工 动 研 究所 ” 、 “ 境 艺 术 设 计 研 究 所 ” 、 “ 环 音 乐 研 究 所 ” 、 “ 业 插 画研 究 所 ” 、 “ 南 商 西
中心成 员在 四川 长虹调 研
民 族 民 间 美 术 研 究所 ” 等 科 研 机 构 。 中心 现 有 专 兼 职 研 究 人 员 1 人 , 其 中 教 6
《四 川 戏 剧 》、 《电影 艺 术 》 、 《民 族 艺 术 研 究 》等 学 术 刊物 上 发 表 文 章 数 十篇 。 目
前 ,中 心 正 在 承 担 教 育 部 和 四川 省 下 达 的省
部 级 厅 项
中 心 成 员调 研 南 京 家 具 产 业

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中,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备受重视。

四川省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在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本文将对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四川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自2012年起,四川省开始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目前,四川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已经初具规模。

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1.3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动漫游戏、数字影像等数字文化产业是四川省的主要文化创意产业,占到了产业总量的70%以上。

此外,文化旅游、文化传媒等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是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四川省用互联网思维拓展创意产业链,建设了以成都为核心的一批文创、动漫基地和众多原创品牌。

其中,四川动漫产业集群、成都游戏产业园等规模较大、品牌较有知名度的文创园区在业内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川省也针对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制订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例如保障知识产权、鼓励国内外企业进入四川等。

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四川省拥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点,因此在文化创意领域也是蓬勃发展。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都江堰、泸沽湖等红色旅游景点和科技馆、音乐会、戏剧等文化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省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

二、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1.文化资源丰富四川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

这为四川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基础设施完善四川省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各大城市内部互联互通,交通便捷。

文化设施也比较齐全,有很多艺术团体、文化企业等,同时亦吸引了一些全国著名的文化创意公司落户四川省。

成都文创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文创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成都文创产品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成都作为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成都的文创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关注。

本报告将对成都文创产品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析和建议。

2. 文创产品市场现状目前,成都的文创产品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手工艺品、创意设计、文化衍生品等。

成都的文创产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和喜爱。

同时,成都的文创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成都的文创产品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

许多文创产品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无法与其他地方的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其次,营销渠道有限,很多小型文创创业者面临着销售和推广的难题。

再者,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很多人对文创产品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

3. 市场发展趋势尽管面临着一些问题,成都的文创产品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以下是市场发展的几个趋势:3.1 创意设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创意设计的重要性,成都的设计师们也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和独特性。

这为成都文创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3.2 旅游市场的增长成都是一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这些游客对于文化和纪念品的需求促进了文创产品市场的增长。

3.3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这为文创创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3.4 文化传承与传统工艺的保护成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工艺,对于文创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提高。

同时,文创产品的推广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机会。

4. 解析与建议针对成都文创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本报告提出以下解析与建议:4.1 产品创新和差异化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都的文创创业者需要注重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培育策略研究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培育策略研究
享 、 流 动 和 新 资 源 生 长 ,从 而 不 断 提 升 园 区 的 优
成 都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园 区培 育 策 略 x J , I - 究
四川 大 学公 共 管理 学 院课题 组
[ 摘要] 当前 , 文化 创 意产 业 已经成 为一 个 国家或城 市经 济社 会发 展 的 战略 重 点 , 深入 探 索科 学的 文化创 意产 业 园 区的培 育路 径越 来越 受到 关 注。通过 分析 影 响文化 创意 产业 园 区生存 与发
[ 关键词] 成都 市 ; 文化创 意 产业 园; 文化产 业 ; 文化创 意
[ 中图分 类号 ) G 1 2 7 . 7 1 1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 9 1 8 7一( 2 0 1 3 ) 0 2— 意产 业 的现状
然 而 成 都 市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的 发 展 也 存 在 诸 多
[ 基 金项 目] 2 0 1 2年成 都 市哲 学社 会科 学 规划 研 究项 目“ 基 于核 心 能力 的成 都 文化创 意产 业 园 区培 育策 略研 究”
( Z S R 1 2—0 5 )
( 作者简介】 课 题 负责人 : 杨斌 , 四川大 学公 共管理 学 院副教授 、 硕 士 生导 师 ; 课 题组 成 员 : 彭峰 , 四川大 学管理 科 学与工 程专 业博 士研 究生 ;
了以 园区化 、 楼 宇化 为 模 式 , 以 重 大 产 业 项 目为 带
动, 以骨 干 企 业 为 支 撑 , 传媒 、 文博 旅游 、 创意设 计 、
演 艺娱 乐 、 文学 与艺 术 品原 创 、 动 漫 游 戏 和 出 版 发 行 等 行 业 快 速 发 展 的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发 展 格 局 。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发 展 已初 具 规 模 , 形成 “ 四片 两 区一 带 多点” 的 空 间格 局 ( 如 图 1 ) 。据 统 计 , 2 0 0 4 年 到 2 0 0 8年 , 成都 市 文 化创 意 产 业 营 业 收 入从 2 3 2 . 5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研究————————————————————————————————作者:————————————————————————————————日期: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浅析——以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为例(中文1301 叶思恒31307179)【摘要】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政策扶持,在此基础上,传媒类机构的不断崛起,为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引入了全新的动力。

本文通过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东郊记忆”进行梳理和分析,从其定位的转型、创意的特色、新媒体传播三方面探讨了“东郊记忆”的发展现状。

从而找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以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东郊记忆现状面对不断变化的传媒生态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各大报业集团的发展受到传统媒体日渐式微的影响,势必需要全力推进产业扩张,拓展传媒蓝海。

而文化创意产业也正在成为城市的战略发展重点,它的绿色低碳非常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东郊记忆——原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集合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工业遗址主题旅游地,艺术文化展演聚落,文艺创作交流园区,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东郊记忆座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环东外侧建设南支路4号,占地205亩,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

东郊记忆是在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现代文化产业新型园区,2011年9月29日正式开园运营。

2012年11月1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正式升级更名为东郊记忆。

东郊记忆被称为“中国的伦敦西区”,是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园区。

成都传媒集团在2009年5月与中国移动集团四川公司,在原本废弃的旧工业厂房原址上,按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和工业遗址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修建了“东郊音乐公园”,到2011年9月29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正式开园,形成了工业遗存保护和文化创业相结合,以音乐为主题的多元文化园区,成都传媒集团利用自身优势,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并逐步实现对外营销。

本文从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更名为“东郊记忆”这个过程中,它定位的转变带来传播策略的升级,东郊记忆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区域性特色传播策略,以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整合资源传播策略三方面对“东郊记忆”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探讨现今“东郊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做出相应调整的必要性,从中总结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更名“东郊记忆”的定位与传播升级1、更名前后的定位更名前的“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定位精准,是以音乐为主题的“音乐产业聚集园和体验园”。

成传集团精准的地抓住了成都本地在“超女”热后打下的音乐基础及丰富的音乐资源,融合人们的现实需求,并融入“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力图将其打造成为“数字音乐产业园区”和“音乐互动体验园区”。

“园区的产业龙头无疑是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吸引了一批文化消费类企业聚集,并带动了大量数字音乐内容服务商和渠道服务商入驻。

同时,园区还有很多配套资源,有酒店、酒吧,还有档次相对较高的餐饮、比较有新意和创意的零售、装修及风格都较新颖的电影院、办公等业态。

”音乐公园在更名后变更成“东郊记忆”,名字更具有文化气息,定位改成为“一基地,多名片”,也给了“东郊记忆”的游客更大的想象空间,感觉也更具有创造力。

其中,“一基地”即音乐产业基地。

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继续与园区加大合作,强强联合打造“中国数字音乐科技园”。

“东郊记忆”力争融合多种文化艺术元素,除了“音乐名片”外有了多重的定位,是多种艺术的聚集地,以达到它的“多名片”功能。

2、定位转变与传播升级更名为“东郊记忆”之后,其所涉及的领域已由原来的“音乐产业聚集园和音乐文化体验园”演变为集合了“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

这个转变也使得原本的数字音乐公园变成为城市建筑与城市强势业态中的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相结合所创造出的创意文化园区,成都传媒集团构建“东郊记忆”,在满足自身扩张产业链的同时,也促成了传媒促进城市发展的全新样本。

在传播学框架中,学者们将城市传播定义为:传播的主体是城市的一种传播活动,其目的在于打造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品牌。

也有人认为,城市传播就是一种在城市中利用大众媒介或其他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

这就要求“东郊记忆”在加强自身建设,实现文化、艺术传播功能的同时,融入“城市传播”的理念,丰富城市的内涵,成为成都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二、凸显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在“东郊记忆”,经常有各类活动举行,这些活动大部分可以免费参观和参加,囊括了绘画、历史、音乐等。

同时,园区里有近百家商家,以经营为目的,以影音为主的有MINILIV音乐现场、播客乐流行、体验舱、影立方电影院等;还有特别以表演为主的如爵士沙龙等,饮食业大多独具特色,如东郊食堂、好多苹果时尚餐厅、食画花园餐厅、锦荣一号等定位是中高档的餐饮,还有创意制品1899个人电影工厂、Jiongboxg创意盒子,以及迎合年轻人的游戏馆如密室等,还有绘画等类别。

这些商家在其经营的形式上与内容上都与“东郊记忆”的定位较为一致。

在如今的消费社会中,与以往有区别的是,人们更多地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

这种消费文化现象在传媒领域也愈见鲜明。

文化消费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活动。

它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所满足的是消费主体的精神需要,使主体感到愉悦、满足;另一方面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主要是精神文化产品或精神文化活动,如美丽的风景和感人的艺术品。

在上述消费业中,就置身于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而言,有一些缺乏区域性特色文化。

成都作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纵观园区内现有单位,对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还挖掘不够、整合不够、包装不到位,创意不足,没有将成都文化优势融人,所以区域性特色不足,在全国影响力甚微。

我们正迎来本世纪头20年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经济的发展,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基本小康,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前置条件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国外的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社会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带来服务业层次的提升和社会文化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

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文化消费的潜力将更多地积蓄和更大地释放出来。

在成都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创意产园区,要深入去挖掘自身的各类优势资,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三国、巴蜀、生态、宗教、诗歌、川西民俗等各种特色资源进行整合、并加大改造和提升,形成成型的产业链,构筑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三、新媒体环境下“东效记忆”的传播策略1、“东郊记忆”的新媒体传播现状与问题“东郊记忆”的官网风格也是非常有活力的,能凸显文化和创意主题。

在点击进入官网时还加入了弹窗,有官网的二维码弹出提示受众加“东郊记忆”的公众微信号,官网的首页上主要设置了以下项目:“首页”、“记忆载体”、“展演聚落”、“特色街区”、“产业基地”、“招商引资”、“关于我们”。

其中“首页”展现了园区的大体情况,有园区照片和精简介绍等;“记忆载体”项目下主要是回顾“东郊记忆”作为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的初期成长;“展演聚落”刊登的是“东郊记忆”的场馆介绍和活动动态;“特色街区”下分类介绍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酒店、剧场六项;“产业基地”刊登了“东郊记忆”作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多元文化聚焦平台,拥有创意办公、艺术培训、文化人物平台等多功能的介绍;“招商引资”刊登的是其招商引资的具体项目和联系方式;“关于我们”则包括了“东郊记忆”的项目简介、项目历史、项目地图等。

就目前“东郊记忆”的官网看,其提供的信息数量少,出现许多项目内容缺失、图片未上传的现象;信息形式单一,都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没有音视频文件,缺乏传播文本应有的生动性、灵活性和互动性;网站更新缓慢、维护不足,信息内容陈旧、网站的建设不是很完善,并且浮于表面,并没有真正做到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并根据互动的反馈来改善园区自身的不足,所以形式大于内容,传播效果不是很明显。

“东郊记忆”的官方微博粉丝截止至2015年6月有四万,每天平均有三条左右的更新,截止6月有10000条左右的微博,微博形式都是文配图,微博内容有“快讯”、还有“早安东郊”,“东郊记忆摄影基地”等确定的栏目,还有不定期更新的“商家活动预告”和“影立方影讯”、“东郊记忆、明星商家”等。

囊括的话题包括了园区的大小活动,商家的折扣和活动、成都市热门的活动和新闻,更新速度比较快,但是评论数和点赞转发比较少,平均10条左右的评论转发点赞。

2、“东郊记忆”的新媒体传播方向在全媒体时代,人们被各式各样的信息符号包围,主要还是通过媒介来认识文化创意园区及其主题。

在信息传播的内容方面,要利用新媒体及时高效的互动性,通过信息的传播,不仅提高“东郊记忆”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而且要试图提高在受众中关于“东郊记忆”的“口耳相传”。

这种传播模式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的蓬勃发展下,传播速度与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其信息传播形式方面,要背靠成都传媒集团自身的资源优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关联,也要有区别,要根据不同的传播目的来确定使用的媒体,还要根据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营销策略来选不同的平台,高效高速的整合媒体资源,进行文化品牌的塑造。

同时注意利用慈善活动、公益宣传、品牌告知等形式获得受众的持续关注。

总之,对于不同的传播目的,媒体策略是不同的,适时选择传播媒体,开发特色创意,才能成就让传媒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全新样本。

成都文化产业的现状1.文化体制成都市于2004年提出“文化强市”的战略计划。

目前,成都文化产业已经呈现出逐步繁荣的趋势:一方面,成都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全成都市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成都市文化产业全市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但是,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与杭州等国内特色品牌的城市相比,成都尚没有深入挖掘出自身的潜力。

首先,成都文化市场开放程度并不高,缺少有效的政策保障、扶植。

尤其针对新兴的文化产业行业,如网络文化服务等,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的管理与引导。

现今,成都网络游戏的发展令人瞩目,已是全国最有实力的数字娱乐城市之一。

2005年5月出台的《成都市数字娱乐产业发展规划文本(2005-2014)》明确提出,数字娱乐产业产值要占成都市GDP的15%以上。

因此,政策、法律法规的缺失无疑将阻碍成都文化产业形态的多样发展。

再次,成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管”“办”不分的现象普遍存在,缺少完善的行政机制来协调、管理,,常常使具有新价值的文化产业项目夭折。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造成文化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