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计划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计划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计划一、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的起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课程内容涵盖: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程序设计基础:主要学习编程语言(如C语言、Python)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为后续的高级编程课程奠定基础。

数据结构与算法:介绍基本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树等)和算法(如排序、查找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深入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主要领域,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结构,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数据库系统:涵盖数据库的设计、管理和应用,包括关系数据库、SQL语言、数据建模等内容。

计算机网络:讲解网络协议、网络架构、网络安全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机制。

软件工程:介绍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项目管理、需求分析、设计模式等,培养学生的工程化开发能力。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提供更多的专业方向选择,帮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进行深入学习。

常见选修课程包括:大数据技术:介绍大数据的概念、处理技术和应用场景,包括分布式计算、数据存储与分析等。

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加密技术、网络攻击防护、信息安全管理等。

移动应用开发:涵盖移动平台(如Android、iOS)的开发技术和工具,培养学生开发移动应用的能力。

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主要包括: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熟悉计算机系统、编程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

项目实践:学生将参与实际的项目开发,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全面体验软件开发过程。

实习课程:安排在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实际工作流程,并积累工作经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各门课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各门课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门课学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时,需要修读各门课程,每门课程都对应着一定的学分。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门课程的学分安排以及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1. 离散数学(5学分)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离散结构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学习离散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4学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课程,它主要讲解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与优化。

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

3. 计算机组成原理(4学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核心课程,它主要研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底层原理,并掌握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指令系统。

二、核心专业课程1. 操作系统(4学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核心专业课程,它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学习操作系统可以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具备操作系统的开发与管理能力。

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4学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它主要讲解数据库系统的原理、设计与应用。

学习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可以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技术,并具备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

3. 软件工程(3学分)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软件开发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软件工程可以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各个环节,并具备开发高质量软件的能力。

三、选修课程1. 人工智能(3学分)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热门选修课程,它主要研究模拟和实现智能行为的理论和方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修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修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修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目前世界上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也是未来发展最为广阔的专业之一。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自己的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修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修课程。

1.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修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多种编程语言,如C语言、Java语言、Python语言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方法,以及运用这些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算法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和应用,以及设计、实现和分析算法的能力。

3.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的各个方面,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系统等。

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以及设计、实现和调试计算机硬件的能力。

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协调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接口。

学生需要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设计、实现和调试操作系统的能力。

5. 数据库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之一。

数据库是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的软件系统,它是各种应用程序的基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一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一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一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的原理、方法、技术和应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与核心学科之一、在大一阶段,学生将学习一系列基础课程来帮助他们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基础的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一课程,它们可能会因学校和课程设置而有所不同:1.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相关技术和学科发展趋势。

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硬件、软件、计算机网络等。

2. 程序设计与算法:这门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

学生将学习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如C、C++、Java等,并学习如何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3.数据结构与算法: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实现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和设计适合特定问题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通过编程实现和应用。

4.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的运算原理、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等相关知识。

5.操作系统原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学生将学习操作系统的概念、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并通过实践了解操作系统的实现和应用。

6.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设计和管理等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技术。

7.离散数学: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集合论、图论、逻辑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打下基础。

8.网络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网络体系结构、协议、网络安全等知识,并通过实践了解网络技术的实现和应用。

在大一阶段,学生将通过这些课程建立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并培养计算思维、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陕西自考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陕西自考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自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陕西自考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公共基础课:这类课程主要涉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以及英语、政治等公共学科。

2.专业核心课: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为重要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专业方向课: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会有一些特定的课程。

例如,如果是网络方向,会有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课程;如果是软件工程方向,会有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课程。

4.实践环节:自考专业中,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体来说,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陕西自考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5.公共基础课:这类课程主要涉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以及英语、政治等公共学科。

6.专业核心课: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为重要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7.专业方向课: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会有一些特定的课程。

例如,如果是网络方向,会有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课程;如果是软件工程方向,会有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课程。

8.实践环节:自考专业中,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体来说,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呢?想学计算机这个专业的同学清楚吗。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拓展阅读:电子商务需要学什么电子商务专业需要学计算机网络原理、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信函写作、电子商务营销写作实务、营销策划等课程。

基本简介:电子商务专业(B2B)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

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方向:1、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包括硬件(研发、生产、销售、集成)、软件(研发、销售、实施)、咨询等。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普及,相关的硬件、软件开发和销售对专业人员的需求是确定的,不过这种需求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

显性情况下,用人单位会明确招聘懂得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隐形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面对市场客户的电子商务需求并不定明确知道招聘到电子商务专业背景的人才正好适用,而只能让计算机等相关学科背景的人勉强应付,或要求其补充学习电子商务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具有崇高理想及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技术教育方法的高等教育及工程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能够比较系统、准确地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应用和新技术。

3.具有熟练的程序设计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设计与系统开发能力。

4.掌握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和方法,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流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使用外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和授课。

6.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养。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5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与授予的学位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规定的152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47学分,专业基础课25学分,专业主干课24学分,专业系列课28学分,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10学分,其他为任意选修课学分。

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3.教师资格教育课参见“东北师范大学教师资格教育课程目录”。

4.任意选修课参见本专业专业系列课、学校通选课和其他学科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目录。

六、副修专业和第二学位课程说明1.副修专业课程说明副修专业是根据学校的要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性而提供的选择。

副修专业的课程为专业课程计划中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必须修满30学分,符合要求的学生,发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副修证书。

2.第二学位课程说明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第二学位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的大致框架:
1. 选题确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确定一个适合的课程设计选题。

可以是某个具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或者算法设计等。

2. 需求分析:对选定的课程设计项目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项目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等。

3.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

包括系统的架构设计、模块划分、数据结构设计等。

4. 编码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开始编码实现。

使用适当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按照设计要求逐步完成各个模块的编码。

5. 调试测试:在编码实现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工作。

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满足需求。

6. 文档撰写: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撰写相应的文档,包括需求分析报告、设计文档和用户手册等。

7. 系统演示与评审:完成课程设计后,进行系统的演示与评审。

学生需要展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并回答评审委员会的提问。

8. 总结与改进:根据评审结果和意见反馈,对课程设计进行总结与改进。

包括
对系统的功能完善、性能优化和用户体验改进等。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流程。

具体的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可能会因学校和教师而有所差异。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注重团队合作与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系列课: 计算机导论 2
网页设计技术 2
VB程序设计 2
数值分析 3
人语言程序设计 3
计算机图形学 2
共31分,修够26分即可
平面数字图像设计技术 2
软件工程 2
Oracle数据库系统 2
计算机网络技术 3
专业英语 2
综合课程设计 2
专业实习:6分
毕业论文:4分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5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与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规定 的15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47学分,专业基础课25学分,专业主干课 24学分,专业系列课28学分,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10学分,其他为任意 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 授予细则》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COM201 高等数学 5
预修课程编码
1
2
是否副修 开 专业或第 课 二学位课 时
程间
副 2学 修位
是春
COM202 线性代数 3
是秋
COM401 离散数学 4 COM202 COM201

专 业
COM402 模拟电子 3 普通物
技术

基 COM403 数据结构 4 COM401
COM214
专业实 COM500 专业实习 6
习与毕
业论文 (设
COM501
毕业论文 (设计)
4
计)
是春 是春 是春 是春
春 秋 春
3.教师资格教育课 参见“东北师范大学教师资格教育课程目录”。
4.任意选修课 参见本专业专业系列课、学校通选课和其他学科专业的专业教育课 目录。
六、副修专业和第二学位课程说明 1.副修专业课程说明 副修专业是根据学校的要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为学生拓宽知识
大学毕业共需修满155分,大家看看谁 的学分还不够这学期还需要修课的请在退 补选时选课!
专业基础课(共27分):高等数学 5
线性代数 3
离散数学 4
模拟电子技术 3
数据结构 4
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信息学竞赛选论 2
不允许有挂科
专业主干课(共30分):C程序设计 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4
数据库系统 4
操作系统 4
编译原理 4
计算机系统结构 4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3


列 课 COM215 三维动画 2
设计技术
是是春
COM216 专业英语 2 基础英 语
是春
COM217 多媒体计 2 算机技术
COM404
是春
COM218 基于Web 2 程序设计
COM214
是是秋
COM252 大型课程 2 设计
COM205 COM206

COM219 计算机安 2 全学
COM214 COM202
上面是咱们学院的课程规划,以下是
我自己整理的咱们修过的课程,大家看看
吧:
通识教育课:47分 即上面表格中的
教师资格教育课程(必修15分):学校教育心理学 2
青少年心理学 2
教师学与教学论 2
计算机教学设计与研究 2
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论 2
技术教育课程标准 1
教育研究方法 1
现代教育技术 1
计算机辅助教学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具有崇 高理想及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掌握科学 思维方法和技术教育方法的高等教育及工程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能够比较系统、准确地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 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应用和新技术。 3.具有熟练的程序设计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设计与系统开发 能力。 4.掌握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和方法,懂得教 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具 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流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使用外语 进行专业学术交流和授课。 6.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养。
础 COM203 数字电路 3

与数字逻
COM402

是春
是是秋 是秋
COM231 信息学竞 2 赛选论
COM204 概率论与 3 数理统计
COM201 COM202
是秋
COM205 C程序设 3 计
是是秋
COM404 面向对象 4 程序设计
COM205
是是春
COM405 计算机组 4 成与结构
COM203 COM402
COM405

COM411 计算机图 2 形学
COM202 COM205

COM211 平面数字 2 图像设计 技术
是是秋
COM212 软件工程 2 COM404 COM206
是秋

COM213 Oracle数 2 据库系统
COM206

业 系
COM214 计算机网 3 络技术
COM405 COM406 是

COM220 Linux操 2
是春
作系统
COM406
COM221 电子商务 2 技术
COM205 COM214
COM222 嵌入式计 2 算机系统
COM207 COM210
COM223 微型微机 2 接口技术
COM207 COM210
COM224 多媒体程 2 序设计
COM404
COM225 数据通信 2 技术
应用
是秋
COM208 VB程序设 2 计
COM205
是是春
COM409 数值分析 3 COM202 COM201
是秋
COM243 网页设计 2 技术
COM230 计算机导 2 论
COM410 人工智能 2 COM401
是春
COM209 Java程序 2 设计
COM404
是春
COM210 汇编语言 3 程序设计
面,增强适应性而提供的选择。副修专业的课程为专业课程计划中的专 业必修课,学生必须修满30学分,符合要求的学生,发给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专业副修证书。
2.第二学位课程说明 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 才,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第二学位课程。第二学位开设的课程为课程计划 中除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外的所有专业必修课和部分专 业系列课,学生必须修满50学分,符合要求,发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业第二学位证书。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1. 通识教育课 47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思想品德修养
学分 1
法律基础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
体育
4

国防教育
2
写作
2
第一外语
12
高等数学
6
自然科学(必选4学分普通物理学)
6
通选课
人文社会科学课
4
2.专业教育课

是春
业 主
COM206 数据库系 4 统
COM403
是是春
干 COM406 操作系统 4 COM405 COM403 是 是 秋

COM407 编译原理 4 COM205 COM401

COM408 计算机系 4 统结构
COM405 COM406
是春
COM207 微型计算 3
机原理与
COM405 COM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