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煤炭的质量指标

煤炭的质量指标第一个指标:水分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
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
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个指标:灰分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
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
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个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煤的固定碳与挥发分一样,也是表征煤的变质程度的一个指标,随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增高。
所以一些国家以固定碳作为煤分类的一个指标。
固定碳是煤的发热量的重要来源,所以有的国家以固定碳作为煤发热量计算的主要参数。
固定碳也是合成氨用煤的一个重要指标。
固定碳计算公式:FCad=100-Mad-Aad-Vad(FC)ad——分析煤样的固定碳,%;Mad——分析煤样的水分,%;Aad——分析煤样的灰分,%;V ad——分析煤样的挥发分,%;第五个指标:全硫St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
煤质分析方法

煤质分析方法煤的工业分析1[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工业分析,又叫煤的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
在国家标准种,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
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
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是直接测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减法计算出来的。
广义上讲,煤的工业分析还包括煤的全硫分和发热量的测定,又叫煤的全工业分析。
1、煤的水分煤的水分,是煤炭计价中的一个辅助指标。
煤的水分直接影响煤的使用、运输和储存。
煤的水分增加,煤中有用成分相对减少,且水分在燃烧时变成蒸汽要吸热,因而降低了煤的发热量。
煤的水分增加,还增加了无效运输,并给卸车带来了困难。
特点是冬季寒冷地区,经常发生冻车,影响卸车,影响生产,影响车皮周转,加剧了运输的紧张。
煤的水分也容易引起煤炭粘仓而减小煤仓容量,甚至发生堵仓事故。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采掘机械化的发展和井下安全生产的加强,以及喷露洒水、煤层注水、综合防尘等措施的实施,原煤水分呈增加的趋势。
为此,煤矿除在开采设计上和开采过程中的采煤、掘进、通风和运输等各个环节上制定减少煤的水分的措施外,还应在煤的地面加工中采取措施减少煤的水分。
(1)煤中游离水和化合水煤中水分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分为两类,既游离水和化合水。
游离水是以物理状态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管中和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化合水也叫结晶水,是以化合的方式同煤中矿物质结合的水。
如硫酸钙(NaSO4.2H2O)和高龄土(AL2O3.2SiO2.2H2O)中的结晶水。
游离水在105~110C的温度下经过1~2小时可蒸发掉,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C以上才能分解析出。
煤的工业分析中只测试游离水,不测结晶水。
(2)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煤的游离水分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外在水分,是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
外在水分很容易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蒸发,蒸发到煤颗粒表面的水蒸气压与空气的湿度平衡时就不再蒸发了。
元素分析推算工业分析计算过程(不需水分)

已知煤中工业分析成分为水分(M)、灰分(A)、挥发份(V)、固定碳(FC)根据煤中测量得到的全元素分析数据C、H、O、N、S、Al、Ca、Fe、K、Mg、Na、Ti、Si1、计算灰分(A):因为灰分组成成分重要是Al2O3、CaO、Fe2O3、K2O、MgO、Na2O、TiO2、SiO2,一般这八种成分合占灰分的96%左右,根据测得的Al、Ca、Fe、K、Mg、Na、Ti、Si元素浓度,同时根据Al、Ca、Fe、K、Mg、Na、Ti、Si八种元素与O元素的原子量比值,可以配比出灰分中的O元素所占总重量,从而得到Al2O3、CaO、Fe2O3、K2O、MgO、Na2O、TiO2、SiO2八种成分的总重量,再除以系数0.96,得到灰分的重量。
以下为各种元素原子量:原子量:Mg 24.305Ca 40.08Na 22.98977Si 28.0855Al 26.98154Fe 55.847Ti 47.90K 39.0983C 12.011H 1.0079O 15.9994N 14.0067S 32.062、计算水分(M)和挥发分(V):电厂燃用煤种绝大多数为烟煤,少数为无烟煤和褐煤,将电厂燃用煤种以烟煤为准计算挥发分中的成分,《火电厂煤质检测技术》中总结出,已知烟煤中挥发分主要成分如下:总共有C、H、O三种元素,按其原子量计算3种元素质量比值如下:C 6.187484848484848484848484848483H 2.476712947658402203856749311294O 2.644528925619834710743801652891除去相应的H2O的配比之后得到剩余C:H比值:H2O占2.977719008264462809917355371901C 6.187484848484848484848484848483 H 2.1435228650137741046831955922864因为煤中O 主要存在于水分(M )、灰分(A )和挥发分(V )中,在计算灰分时候除去了灰分(V )中的O 含量,剩余的O 先假设为水分(M )中的H 2O 中所有,则将H:O 按2:1去掉,而煤中的H 主要存在于水分(M )和挥发分(V )中,将H:O 按2:1除去以后,剩余的就是挥发分中C:H 的比值,如下: C 6.187484848484848484848484848483 H 2.1435228650137741046831955922864则可根据H 、O 元素质量推算挥发分(V )的质量:得到挥发分(V )质量之后根据其中H 2O 所占2.977719008264462809917355371901,将事先假设的这部分H 2O 从水分中除去,于是得到挥发分(V )和水分(M )的质量含量。
固定碳计算公式

固定碳计算公式固定碳是燃料和煤质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于了解燃料的性质和能量价值有着关键作用。
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固定碳的计算公式。
先来说说啥是固定碳。
简单来讲,固定碳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一个数值,它是从燃料或者煤中去掉水分、灰分以及挥发分之后剩下的那部分“顽固分子”。
这部分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燃料燃烧时能释放出多少能量。
那固定碳咋算呢?一般来说,固定碳的计算公式是:固定碳(FC)= 100 - (水分(M)+ 灰分(A)+ 挥发分(V))。
这里面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都得通过专门的实验方法测出来。
就拿煤炭来说吧,咱得先把煤炭样品弄碎、磨细,然后放到特定的设备里,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温度加热。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先跑掉了,挥发分也跟着挥发出去,剩下的灰分和固定碳就留在了设备里。
通过测量跑掉的水分和挥发分的量,再加上测出来的灰分含量,就能根据上面的公式算出固定碳的含量啦。
我之前在实验室里就碰到过这么一档子事儿。
当时我们正在做煤炭的固定碳含量测定,有个新手同学把煤炭样品放多了,结果加热的时候温度不均匀,测出来的数据那叫一个乱七八糟。
大家都哭笑不得,老师只能重新演示一遍,还不停地叮嘱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来,可不能马虎。
再来说说这个公式的实际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比如发电厂、钢铁厂,他们要根据煤炭的固定碳含量来调整燃烧的条件,以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如果固定碳含量低,可能就得增加燃料的用量;要是固定碳含量高,那就可以适当减少用量,还能保证能量供应。
还有啊,在煤炭贸易中,固定碳含量也是决定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买家和卖家都得清楚这个数值,不然买卖可就容易出岔子。
总之,固定碳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背后涉及的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可都不简单。
咱们得认真对待,才能准确地了解燃料的性质,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好了,关于固定碳计算公式就跟您唠到这儿,希望您对这方面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81内容和意义工业分析也叫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包括煤中水分(M)、灰分(A)、和挥发分(V)的测定及固定碳(FC)的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是了解煤质特性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根据工业分析的各项测定结果可初步判断煤的性质、种类和各种煤的加工利用效果及其工业用途。
2 水分的测定2.1 水分测定方法煤的水分测定方法:A 通氮干燥法 B 空气干燥法 C 微波干燥法方法A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B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C适用于褐煤和烟煤水分的快速测定。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进行校正以及基的换算时,应用方法A测定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水分。
2.2 试验步骤本实验室采用空气干燥法称样——分析煤样(1±0.1)g;称准到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升温——干燥箱控温在(105~110)℃;鼓风——提前(3~5)min;(注: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干燥——打开称量瓶盖,置于干燥箱中:烟煤1h、无烟煤 1.5h;冷却——从烘箱中取出,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20min);称量检查性干燥:时间:30min温度:(105~110)℃终止条件:△m<0.0010或质量增加M ad<2.00%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计算结果质量减少时:以最后一次质量为计算依据质量增加时:以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2.3 结果的计算计算公式:M ad=m1/m×100M ad——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的质量分数,%m——称取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单位为克(g)2.4 水分测定的精密度水分(Mad)/%重复性限/%<5.00 5.00~10.00>10.000.20 0.30 0.403 灰分的测定3.1 灰分的定义和来源3.1.1定义:煤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得到的残留物质。
•不是煤中的固有物质•是矿物质完全燃烧后的衍生物3.1.2来源:•原生矿物质:成煤植物中所含的无机元素•次生矿物质:煤形成过程中混入或与煤伴生的矿物质•外来矿物质:煤炭开采和加工处理中混入的矿物质煤中存在的矿物质主要包括粘土或页岩,方解石(碳酸钙)黄铁矿或白铁矿以及其他微量成分,如无机硫酸盐、氯化物和氟化物等。
煤炭工业分析方法汇总

煤的工业分析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分析的总称。
全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分析步骤:1、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称准至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2h,无烟煤干燥3h。
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冷却约5min。
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增加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采取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依据。
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全水分的测定(微波干燥法):分析步骤:1、按微波干燥水分测定仪说明书进行准备和状态调节。
2、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称准至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3、打开称量瓶盖,放入测定仪的旋转盘的规定区内。
4、关上门,接通电源,仪器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工作,直到工作程序结束。
5、打开门,取出称量瓶,盖上盖,立即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如果仪器有自动称量装置,则不必取出称量。
分析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分析步骤:1、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
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5h。
(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采取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依据。
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煤的热强指数计算公式

煤的热强指数计算公式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用于发电、供热、工业生产等领域。
煤的热强指数是评价煤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煤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热量的能力。
煤的热强指数计算公式是评价煤的燃烧性能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煤的燃烧特性,指导煤的选择和利用。
煤的热强指数计算公式是根据煤的元素组成和热值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煤的热强指数与煤的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含量有关。
煤的热强指数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热强指数 = 固定碳 0.7 ×灰分。
其中,热强指数的单位为MJ/kg,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的含量以质量百分比表示。
热强指数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煤的元素组成和热值进行推导,是煤的燃烧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
煤的热强指数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基于煤的燃烧特性和热值的理论基础。
固定碳是煤中不易挥发的有机物质,它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较高;灰分是煤中的无机物质,其燃烧热量较低。
因此,固定碳和灰分的含量可以反映煤的燃烧性能。
挥发分是煤中易挥发的有机物质,其燃烧热量较高,但在煤的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烟气和灰渣,影响燃烧效率。
因此,挥发分的含量也会影响煤的燃烧性能。
煤的热强指数计算公式可以帮助人们评价煤的燃烧性能,指导煤的选择和利用。
一般来说,热强指数较高的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较大,燃烧效率较高,适合用于发电、供热等高能效领域;而热强指数较低的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较小,燃烧效率较低,适合用于工业生产等一般能效领域。
煤的热强指数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煤种,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煤的热强指数计算公式可以作为评价煤的燃烧性能的重要工具,指导煤的选择和利用,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煤的热强指数计算公式是评价煤的燃烧性能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煤的燃烧特性,指导煤的选择和利用。
煤的热强指数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质检测国标

0.0.0煤的工业分析: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分析的总称。
全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分析步骤:1、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称准至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2h,无烟煤干燥3h。
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冷却约5min。
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增加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采取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依据。
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5、.6、全水分的测定(微波干燥法):分析步骤:1、按微波干燥水分测定仪说明书进行准备和状态调节。
2、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称准至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3、打开称量瓶盖,放入测定仪的旋转盘的规定区内。
4、关上门,接通电源,仪器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工作,直到工作程序结束。
5、打开门,取出称量瓶,盖上盖,立即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分析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分析步骤:1、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
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5h。
(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采取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依据。
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