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湿敷法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湿敷的正确操作方法

湿敷的正确操作方法

湿敷的正确操作方法
1. 准备好所需材料。

可以选择温水、盐水、冰水、草药水等液体进行湿敷,也可以选择棉纱、毛巾等材料,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和液体。

2. 清洁受湿敷部位。

用清水或洗面奶清洗干净受湿敷部位。

3. 热敷前可先进行按摩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然后用棉纱或毛巾蘸取温水并拧干,然后将棉纱或毛巾敷在受湿敷部位上。

4. 冷敷时,可将液体倒入冰袋或直接放入冰箱中冷藏,等到所需温度后用棉纱或毛巾蘸取液体并拧干,然后将棉纱或毛巾敷在受湿敷部位上。

5. 敷药膏时可先涂在受湿敷部位上,再用棉纱或毛巾覆盖,确保药膏不被空气氧化。

6. 注意湿敷时间,根据需要确定湿敷时间,一般不宜超过半小时。

7. 湿敷后应用清水或洗面奶清洗干净受湿敷部位,然后擦干或吹干。

8. 湿敷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导致湿敷效果不好。

注:如出现皮肤红肿、皮疹等不适应该及时停止湿敷。

如何通过正确使用湿敷和冷敷来缓解银屑病的症状

如何通过正确使用湿敷和冷敷来缓解银屑病的症状

如何通过正确使用湿敷和冷敷来缓解银屑病的症状湿敷和冷敷是缓解银屑病症状的常用方法。

湿敷可以保持皮肤水份,缓解瘙痒和干燥,而冷敷则可舒缓皮肤炎症和痛苦感。

正确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减轻病情,并提供一定的舒缓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正确使用湿敷和冷敷来缓解银屑病的症状。

一、湿敷的正确使用方法湿敷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帮助缓解银屑病引起的瘙痒和干燥。

以下是正确使用湿敷的步骤:1. 准备好所需物品:一条干净的毛巾和适量的温水。

2. 将毛巾浸泡于温水中,待其完全湿透。

3. 轻轻拧干毛巾,以使其不滴水。

4. 将湿毛巾轻轻敷在患处,并保持10-15分钟。

5. 重复上述过程2-3次,每天进行2-3次。

二、冷敷的正确使用方法冷敷可以减轻银屑病引起的炎症和疼痛。

以下是正确使用冷敷的步骤:1. 准备好所需物品:一条干净的毛巾和适量的冷水。

2. 将毛巾浸泡于冷水中,待其完全湿透。

3. 轻轻拧干毛巾,使其不滴水。

4. 将冷毛巾轻轻敷在患处,保持10-15分钟。

5. 重复上述过程2-3次,每天进行2-3次。

三、湿敷和冷敷的注意事项除了正确使用湿敷和冷敷的方法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温度控制:湿敷时应使用温水,不要使用过热的水,以免烫伤皮肤;冷敷则要避免使用过冷的水,以免导致皮肤冻伤。

2. 毛巾的清洁:使用之前要确保毛巾是干净的,以免引起感染。

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和晾干。

3. 适度湿敷和冷敷:湿敷和冷敷的时间不宜过长,通常10-15分钟即可。

过度湿敷和冷敷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

4. 不宜过度使用:湿敷和冷敷的频率一般为每天2-3次,不宜过度使用。

如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皮肤产生负面影响。

5. 个人适应性:每个人的皮肤对湿敷和冷敷的反应可能不同,有些人可能会对冷敷敏感,所以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四、其他缓解银屑病症状的方法除了湿敷和冷敷,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银屑病的症状:1.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适合的保湿霜或乳液,保持皮肤湿润可减轻瘙痒和干燥。

家庭中使用冷热敷法的要求

家庭中使用冷热敷法的要求

家庭中使用冷热敷法的要求(1)冷敷法: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对局部有止血、止痛的作用。

适用于需要全身降温和镇痛、止血的病人。

常用的方法有冰袋冷敷、冷湿敷和温水擦浴等。

①冷湿敷:是用小毛巾放人冰水或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敷于局部。

最好用两块小毛巾交替使用,每隔1~3分钟更换一次,连续15~20分钟为宜。

如发热病人用来降温时,除头部冷敷外,还可在腋窝、肘窝、腹股沟处同时使用。

②冰袋冷敷:是将冰块放入冰袋内至一半,再加适量冷水,充填冰块间隙,将冰袋放平,用手压出气体盖紧。

外面用布套或毛巾包裹好放入病人需要处。

如用来降温一般放在头部、腋下、腹股沟处等。

因老年病人反应迟钝,感觉不灵敏,要经常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有无改变,病人有无麻木感觉或不适,以防止冻伤。

③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是将温水(32℃~34℃)放入盆内(或25%~35%酒精溶液200毫升),用小毛巾浸温水或酒精,从病人颈部两侧、两上臂、背、两下肢依次擦,每个部位约3分钟,擦至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大血管附近时,要擦至皮肤发红,才能达到目的。

擦时要注意不能过多暴露病人,以防受凉;如病人突然寒战,面色苍白,要立即停止,并给热饮料喝。

病人应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等刺激敏感部位,以免引起不适。

擦后半小时再测体温,否则量得体温不正确。

(2)热敷法:热敷可使病人温暖舒适,肌肉松弛,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有消炎止肿的作用,并有减轻深部组织充血的功效。

脚踝部扭伤24小时后,可用此法。

①热湿敷:是将热水倒入盆中,用小毛巾浸热水拧干,敷于病人所需要部位。

需热敷的局部皮肤上要涂些润滑油,盖上一层薄布,这样热毛巾敷于上面,不易烫伤。

最上面加盖毛巾,以保持温度。

热度以病人不觉烫为原则,3~5分钟换1次,连续湿敷20~30分钟。

在做热湿敷时一定要观察病人反应和局部皮肤,以免烫伤。

②热水袋热敷:是将调节好的热水装入热水袋中至2/3满时,放平热水袋,排尽袋内空气,拧紧塞子,擦干,并倒提热水袋检查是否有漏水现象,而后放入布袋中或用毛巾包裹,放到病人所需部位。

中药冷湿敷操作方法

中药冷湿敷操作方法

中药冷湿敷操作方法
中药冷湿敷是一种运用中草药制成的药膏敷于患处进行治疗的方法。

以下是中药冷湿敷的操作方法:
1. 准备中药药材:选择适合治疗的中药药材,如石膏、薏苡仁、苍朮、白芷等。

根据需要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中药或混合使用。

2. 研磨药材:将中药药材研磨成细粉,使其更容易混合。

3. 加水制成药膏:将研磨好的中药粉与适量的清水混合,搅拌均匀,直至形成糊状药膏。

4. 冷藏药膏:将制成的药膏放入冰箱冷藏,待其冷却至适合敷用的温度,通常是在5-10摄氏度之间。

5. 敷用药膏:将冷却好的药膏涂抹于患处,可以用纱布或纱布包裹药膏,以增强敷贴效果。

敷药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6. 注意保暖:在敷药期间,患者要注意保暖,以免出现受凉的情况。

7. 清洗患处:敷药结束后,将患处用清水洗净,以防残留的中药粉引起皮肤不适。

中药冷湿敷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方法可以咨询中医师或中药师。

此外,敷药过程中如有任何异常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湿敷疗法操作方法

湿敷疗法操作方法

湿敷疗法操作方法
湿敷疗法是一种通过将湿润物质放在患处,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以下是湿敷疗法的一般操作步骤:
1. 准备湿敷材料:可以选择温水、冷水、温盐水、湿毛巾、湿纱布等湿润物质作为湿敷材料。

2. 温度调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温度的湿敷材料。

一般来说,如果是消炎镇痛的目的,可以选择冷敷;如果是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的目的,可以选择温敷。

3. 清洁患处:在进行湿敷前,首先要确保患处清洁干净,以免感染。

4. 湿敷时间:将湿敷材料放在患处上,保持一定的时间。

一般来说,每次湿敷时间为10-20分钟,每日可进行2-3次。

具体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5. 注意温度:如果选择了热敷,要注意不要太热,以免烫伤皮肤。

6. 清洁和保湿:湿敷后,要注意及时清洁患处及周围皮肤,并用适当的保湿剂进行保湿,以防止皮肤干燥。

请注意,湿敷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具体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和操作。

中医院中医药敷技术操作(冷、热、湿)

中医院中医药敷技术操作(冷、热、湿)

中医院中医药敷技术操作(冷、热、湿)中医药敷疗法是将药物或其他物体炒热热熨、冷敷、湿敷患处,借助药性及温度等物理作用,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也是藏药特色疗法,可分为冷敷法、热熨法、湿敷法,本法通过药性和温度作用,使腠理开阖、气血通调,散热(或散寒)止痛,法风除湿,达到治疗效果。

冷敷法星水(星夜取的水)喷激或灌于牛羊胃中冷敷患处,治疗扩散伤热、波动热、热性刺痛等疾病。

星水浇淋,治瘟热、波动热热邪播散和陈旧热等。

目被利器创伤发肿,以星水灌入羊胃中冷敷。

肉类中毒引起喉闭发热,以白草乌研末,雪水调和,装入羊胃中冷敷,并挤出药汁滴入喉部。

痢疾,用白草乌、山矾叶研末,调以星水或雪水,灌入羊胃中冷敷腹部,血胆疾病、热性腹绞痛、木布急腹痛(胃溃疡)等,用水底冷石子敷患处。

热性刺痛、血胆症,用水底冷石和旧犁铁冷敷。

热性刺痛,用生长于雪山岩石边的紫堇研末,黄牛酪汁调拌,冷敷于患处。

鼻衄不止,用星水和水潭底的黑泥浆,在前额发际与脑后枕骨,处冷敷。

血热引起的齿痛,因风齿龈红肿,用水潭底黑泥浆冷敷。

痛风引起的足灼痛,用木藤寥与水调和进行冷敷,或用湿牛屎冷敷。

热熨法此法用于寒性疾病,但有时对热性疾病也有疗效。

用炒热的盐巴,布包裹热熨,治消化不良、宿食不化。

急腹痛等。

外伤炎肿与瘀血凝结者,用水中石子烤热后热敷,消肿止痛。

肝血瘀结,急痛者,用垣衣烘热与炒青稞交替热熨。

肾冷疼痛和尿清不利者,用于酒糟烘热,布包裹热熨。

产后小腹、肾腰及骶骨等疼痛者,用东向的旱獭洞口土,酒喷后烘热敷于患处。

木布病寒热相搏引起的急腹痛,用扁叶珊瑚盘、亚大黄叶、山矾叶加水浸泡煮热后,布包裹热敷,还可治各种中毒症、陈血、外伤出血落于胃中的疾病。

不消化引起的寒性痞瘤,用鸽粪烘热,布包裹热熨。

胃、肾、腰部的寒性疾病,用砖块或陶片置火中烧热熨敷。

虫病引起的急腹痛,用独活根叶、烘热后熨敷。

肛门蛲虫,用黑蒿烘热外敷。

因寒脱肛,用有油脂的布团烘热后热敷肛门。

会阴部冷、热敷法护理操作

会阴部冷、热敷法护理操作

会阴部冷、热敷法护理操作
(一)会阴部冷敷法:用于外阴较小血肿,收缩血管,达到止血作用,且使周围神经传导受阻,故有镇痛作用。

l.用物准备:冰袋或化学致冷袋、布套、小冰块、丁字袋、橡皮单、治疗巾。

2.操作方法:
病员排空膀胱,暴露外阴,擦净,将小冰袋(化学致冷袋)套上布套,敷于患处,以丁字带固定;用冰水湿冷敷,每2-3分钟更换一次棉垫,以保持足够的冷度。

3.注意事项:
(1)每次冷敷20分钟,经常检查,防冻伤。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3)保护病人,避免受凉。

(二)会阴部热敷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减轻水肿及疼痛。

常用于外阴水肿、炎症、湿热敷比干热敷效果好。

1.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6层纱布垫2块、棉垫1块、敷料钳2把、治疗碗、纱布、橡皮单、丁字带、热源、热敷药液、凡士林。

2.操作方法:
病员排空膀胱,仰卧、暴露外阴,垫上橡皮单及治疗巾,擦净、擦干外阴,盖一块无菌纱布,将纱布垫浸在有热源的药液中,用敷料钳拧至半干,摊开敷于患处,盖上棉垫,用丁字带固定,每隔2-5分钟更换一次棉垫,以保持足够的热度。

3.注意事项:
(1)每次热敷15—2 0分钟,注意勿烫伤。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3)保护病人,避免受凉。

1。

冷热湿敷整改报告

冷热湿敷整改报告

冷热湿敷整改报告一、引言冷热湿敷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由于操作不规范和知识缺乏,导致冷热湿敷的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本文将针对冷热湿敷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进行整改,以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

二、冷敷整改1. 冷敷的原理与适应症冷敷是利用冷温度刺激,通过收缩血管、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等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

适应症包括急性创伤、扭伤、肿胀、炎症等。

2. 冷敷的操作规范(1)选择合适的冷敷物品,如冰袋或冷敷贴。

(2)将冷敷物品包裹在一层湿毛巾中,以防止直接接触皮肤。

(3)每次冷敷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20分钟,避免过长时间的冷刺激。

(4)冷敷后应给予相应的保暖措施,防止身体过度受凉。

三、热敷整改1. 热敷的原理与适应症热敷是利用热温度刺激,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等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

适应症包括慢性疼痛、肌肉紧张、关节炎等。

2. 热敷的操作规范(1)选择合适的热敷物品,如热水袋或热敷贴。

(2)将热敷物品包裹在一层湿毛巾中,以防止直接接触皮肤。

(3)每次热敷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30分钟,避免过度的热刺激。

(4)热敷后应给予适当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受凉。

四、湿敷整改1. 湿敷的原理与适应症湿敷是利用湿润的物质与皮肤接触,通过保持皮肤水分、软化角质层、促进药物渗透等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

适应症包括皮肤干燥、湿疹、烧伤等。

2. 湿敷的操作规范(1)选择合适的湿敷物品,如湿润的纱布或湿敷贴。

(2)将湿敷物品轻轻贴在患处,避免用力过猛或过度摩擦皮肤。

(3)每次湿敷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避免过长时间的湿润刺激。

(4)湿敷后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污染或感染。

五、整改效果评估通过对冷热湿敷的整改,可以有效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观察和患者反馈,发现冷热湿敷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患者的疼痛减轻、肿胀消退和皮肤状况好转等都得到了积极的评价。

六、结论冷热湿敷作为一种常见的物理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湿敷法技术操作规范
【目的】
降温、止血、止痛、消炎。

【用物准备】
1.面盆(内放冰块和冷水)、小毛巾2块、弯盘、血管钳2把。

2.小橡胶单及治疗巾各1块。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了解病情,备齐用物。

2.将用物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3.暴露患部,将治疗巾、橡胶单垫在患部下。

4.将敷布浸于冰水中,用血管钳夹住敷布的两端拧至不滴水为止,敷于患处。

高热病人敷于前额,每3~5min更换一次敷布,持续时间15~20min。

5.冷敷过程中,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病人的反应,观察有无敷布移动及脱落。

6.冷湿敷结束用纱布擦净局部,整理床单位。

7.记录冷敷部位、时间、效果及反皮。

8.处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冷敷前,局部应涂凡士林,保护皮肤。

2.冷敷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及病人的主诉,以免发生冻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