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合集下载

2023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2023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7078张,卫生技术人员75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940人,注册护士3616人。 全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数6.00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06人,每千人口
注册护士数3.07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3.00人,区内就诊率达73%。
2.卫生资源利用
全区各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589.98万人次,其中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354.58万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数比 60.10%o平均病床使用率70.0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8.78天。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主线,以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转变公立医院发展方式,扶持引导社会办医有序发展,大力推动 健康
服务业发展,切实促进系统整合,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逐步建立符合我区城市地位与功能要 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协作密切、运行高效,与我区经济社会地位发展水平相适 应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对水平显著提升,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形成预防、治疗、康复、 护理协调发展的资源配置格局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 、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动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到8.00张,其中公立医院4.5张,按照15%的公立医院床位比例设置公立专科医院。到2025年,全区每千人口康 复编制床位0.42张、精神科编制床位0.5张、公立中医类医院编制床位0.85张,每万人口重症医学科编制床位0.6张 。优化床位结构,床位增量主要向传染、重症、肿瘤、精神、康复、护理等领域倾斜。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粤府函[2016]128号【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发布日期】2016.05.24【实施日期】2016.05.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粤府函〔2016〕128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卫生计生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6年5月24日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粤发〔2015〕15号)精神,进一步优化全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可及性和能力,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服务可及性持续提升,区域卫生发展不平衡逐步改善。

1.医疗卫生资源状况。

2015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4.8万个,其中医院13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501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877个。

卫生技术人员6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2.9万人、注册护士25.4万人。

医疗机构床位43.6万张,其中医院34.5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4万张、妇幼保健院及专科疾病防治院2.5万张。

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50万台。

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全省96.2%的家庭可以在20分钟内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

2.服务利用和需求状况。

全省2015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89亿人次,其中医院3.55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91亿人次、其它医疗机构0.43亿人次。

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方案(2020年)

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方案(2020年)

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方案(2020年)目录一、工作目标 (2)二、主要任务 (2)三、工作要求 (5)附件1 广东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 (8)附件2 广东省检查检验结果不进行互认的10种情形 (11)为做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质量控制,进一步推动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我委决定在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质量控制下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医疗行为和控制医疗费用为目标,按照科学、安全、有效、合理和必需的原则,完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发挥质量控制中心的作用,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基础上,不断提升可以实现互认的检查检验项目(见附件1,以下简称互认项目)的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效率和医疗资源的共享利用率,方便患者就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验,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二、主要任务(一)明确互认范围质量控制是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一致化和同质化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医联体内、同级医疗机构之间、与第三方独立检查检验机构之间结果互认的基础。

有条件的区域应积极探索在强化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推动区域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结果一致化,实现区域内互认。

(二)调整互认项目互认项目在原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粤卫办〔2010〕73号)明确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范围基础上进行调整,调整后的互认项目仍然包括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两大类别,并综合考虑了病种和当前的同质化水平因素,主要选取结果相对稳定、费用较高、对疾病诊断治疗短期影响不大的项目(见附件1)。

存在附件2情形的可不列入互认范围或不受互认限制。

探索增加多发病、常见病病理结果的互认项目。

(三)推动检查检验资源共享结合医联体建设工作,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内应根据合理设置、科学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影像检查、检验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共享平台,增强业务协作,探索建立共享、共建机制,提高检查检验设备利用效率;专科联盟内应加强专科内检查结果质量控制,在提高本专科检查结果同质化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互认。

中国统计年鉴2024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2024年

中国统计年鉴2024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2024年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以下是2024年全国各省市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的相关数据。

在医疗床位方面,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量为693.45万张,综合医院床位数为415.03万张,卫生院床位数为191.31万张,诊所床位数为87.11万张。

全国医疗机构床位利用率为75.3%,其中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为69.1%,卫生院床位利用率为75.7%,诊所床位利用率为83.3%。

从区域角度来看,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是综合医院数量最多的地方,分别为584家、584家、5008家、4118家;而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则是综合医院数量最少的地方,分别为41家、10家、117家、126家。

床位数量上,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江苏省是床位数量最多的地方,分别为37.87万张、37.73万张、35.64万张、35.13万张;而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则是床位数量最少的地方,分别为2416张、4394张、6236张、8158张。

除了综合医院,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和床位利用情况也非常重要。

根据数据,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在卫生院数量和床位数量上占据较大优势,分别为445家、1349家、8473家(卫生院),床位数量分别为43.62万张、30.05万张、56.76万张。

而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卫生院数量和床位数量上较少,分别为41家、126家、200家(卫生院),床位数量为5.28万张、7.26万张、2.42万张。

诊所在全国各省市区医疗卫生机构中数量最多,其中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诊所数量较大,分别为47.7万家、30.08万家、20.98万家、19.52万家;而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诊所数量较少,分别为1119家、862家、769家、97.03万家。

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普遍较低,其中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最低,分别为47.2%、48.9%、52.4%;而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5.2%、74.2%、72.5%。

广东省医院等级床位数

广东省医院等级床位数
市、区( 县) 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市级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白云区 花都区 花都区 花都区 花都区 花都区 花都区 花都区 花都区 花都区 花都区 花都区 花都区 花都区
82851087 82811312 82831004 82950158 82841393 82963900 82723011 82743861 61776692 82642738
86851526 86854663 84829362 34626089 34939271 39318107 84787253 84839183 39932003 84860779 34877766 84551681 84739610 34752638 34631063 84661016 34722600 84999018 84762933 34919876 34900772 84921635 84987613 84987613 84943403 84943403 84943770 84951881 84961245 84963861 84972475 87265803 87488366 82876214 82082503 82215574 82706007 82724281 82868568 82932283 82996288 82973391 82821193 82903923
南沙区 南沙区 南沙区 南沙区 南沙区 南沙区 萝岗区 萝岗区 萝岗区 萝岗区 萝岗区 增城市 增城市 增城市 增城市 增城市 增城市 增城市 增城市
广州市珠江管理区医院红岭分院 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人民医院 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人民医院新垦分院 广州市南沙区横沥医院 广州市南沙区横沥医院冯马三分院 广州市南沙区黄阁医院 广州市萝岗区黄陂医院 广州市萝岗区九佛医院 广州市萝岗区康宁医院 广州市萝岗区红会医院 广州开发区医院 增城市新塘医院 增城市荔城医院 增城市中新医院 增城市仙村医院 增城市石滩医院 增城市永和医院 增城市派潭医院 增城市三江黄加乐夫人医院

东莞医疗事业发展现状

东莞医疗事业发展现状

东莞医疗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东莞市积极推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医疗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目前,东莞医疗事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东莞市的医疗机构数量逐渐增加。

目前,东莞已建立了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同时,东莞还引进了一些国内外知名医院品牌,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吸引了更多患者前来就医。

其次,东莞市加大了医疗设施建设力度。

近年来,东莞相继建成了一批新的医疗设施,包括大型医疗中心、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此外,东莞还推行了电子病历系统、电子医疗支付等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东莞市也注重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了一大批医疗人才来到东莞工作。

目前,东莞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队伍,医生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然而,东莞医疗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较好,但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相对薄弱。

此外,医疗服务价格不断上涨,给一些困难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

同时,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亟待提高,一些医生缺乏职业道德意识,导致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综上所述,东莞医疗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东莞将进一步加大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全国及各省市区:2019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全国及各省市区:2019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241483 231208
10167 667
22050 22050
集体 441918 78423 44067 12945 1369 100 18191 1751 360212 60036 56403 3633 298968 4408 294560 1206 2 2715 2007 900 1107 682 598 84 26 568 568
323949 18280
1448219 66938 63181 3757
1377924 8010
1369914 3118 239
144604 18985 7053 11932
125296 116964
8252 323
6688 6688
3-1-2 201
按登记注
公立 6860763 4975633 3423661 808825 72241 37442 625302 8162 1581726 206706 192752 13954 1372737 11878 1360859 2281 2 280786 37928 19570 18358 242165 231806 10251 693 22618 22618
3-1-2 2019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按登记注册
类型分
按主办单位分
国有 6418845 4897210 3379594 795880 70872 37342 607111 6411 1221514 146670 136349 10321 1073769 7470 1066299 1075
278071 35921 18670 17251
机构分类
总计 医院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 民族医院 专科医院 护理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传染病监测预警必修和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

传染病监测预警必修和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

传染病监测预警必修和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答案一、国内外传染病监测预警现状1.下列哪项不是单病例预警的病种参考答案:手足口病2.用于应对传染病聚集或暴发、食物中毒、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等的事件管理系统是参考答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3.传染病多渠道监测预警主要数据来源不包括参考答案:广告数据4.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五大症候群参考答案:发热伴咳嗽症候群5.不属于传染病预测预警新技术方法应用范畴有参考答案:纸质报告系统6.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现行传染病监测系统参考答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重点传染病强化监测系统;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7.传染病监测的主要用途参考答案:ABCDE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的特征有参考答案:对于当地已经发生并由疾控机构开展调查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报告;全国所有地区均需报告,包括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各类事件;每类事件均有报告标准9.建立智慧化传染病预警多点触发机制的要素参考答案:ABCDE10.改进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监测预警思路有参考答案:疾控体系的改革、重塑与能力建设;加强传染病实验室监测体系;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完善立法,明确法律要求和责任11.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仅用于新发传染病预警,不能用于法定传染病预警参考答案:错误12.建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是为了发现和识别新发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参考答案:正确13.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是最基本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参考答案:正确14.D MOSS是一个实时登革热预报系统参考答案:正确15.监测是预警的基础,预警即预测参考答案:错误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1.对于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内通过网络完成确认审核参考答案:24小时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参考答案:每日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自()年1月1日起执行参考答案:20164.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参考答案:2小时5.以下哪个组织机构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参考答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的职责单位包括参考答案:ABCDE7.当收到以下哪些传染病的报告信息,需要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参考答案: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8.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和()四类参考答案:病原携带者;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9.以下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参考答案:鼠疫;霍乱10.关于报告信息的订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已具备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自动抽取交换功能时,以唯一身份标识实现传染病个案报告与专病的数据动态管理;专病管理机构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应当在24小时内订正;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因该病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11.采供血机构按《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对最终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可不进行报告参考答案:错误12.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须对收到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或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中抽取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参考答案:正确1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参考答案:正确14.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参考答案:正确15.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不进行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报告参考答案:错误三、国内外传染病监测预警案例分析1.目前,美国CDC将流感活动强度分为()级参考答案:13级2.目前,欧洲CDC针对流感活动的预测指标有参考答案:ILI和ARI3.目前,美国CDC针对流感住院人数的预测采用哪种工作模式参考答案:CDC负责提供数据,与多个预测团队合作,每周CDC 公布一个集合预测结果4.目前,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采用的预警方法包括参考答案:以上均包括5.目前,欧洲CDC获得流感活动分级所采用的主要的模型是参考答案:MEM模型6.传染病发生的呈现类型包括参考答案:ABCD7.传染病苗头预警场景可包括参考答案:ABCDE8.下列关于美国CDC与欧盟CDC针对流感流行严重性预警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与美国CDC相比,欧盟CDC使用的模型灵活性更强;均首先通过历史数据拟合回归方程,再应用到目标时间段获得预值作为基线阈值9.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存在的不足包括参考答案:ABCD10.传染病多源数据预警平台建立和应用的意义包括参考答案:ABCD11.美国CDC在计算流感活动的基线阈值时,仅考虑了一个指标参考答案:错误12.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的预警信号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接收预警信号、预警信息分析与核实、现场调查、确认事件后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规定开展防控工作参考答案:正确13.以呼吸道疾病为例,与ILI流感病毒阳性率相比,社会数据(如百度症状指数,以及药店退热药物零售量等)往往能更及时地反映出疾病流行态势已经出现了异常参考答案:正确14.判断进入流行期的阈值与流行期结束的阈值可以不一样参考答案:正确15.Google流感趋势(Google Flu Trend,GFT)至今仍在使用参考答案:错误四、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总体设计与实施策略1.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主要用于哪个方面的监测参考答案:传染病疫情2.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应用的底线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逐级数据推送3.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通常结合哪些技术来进行工作参考答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4.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在疫情监测中,最重要的业务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智能疫情报告与风险提醒5.以下哪个功能是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的核心功能参考答案:疫情数据分析与预警6.影响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准确性的数据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EMR数据交互的及时性和完整性;EMR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医院外送病原检测结果数据的缺失;7.在疫情监测中,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提供哪些功能参考答案:实时数据监测;动态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提醒8.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与相关部门与人员提供信息交互参考答案:医院调用API接口实时推送;通过电子疾病档案(EDR)赋能提醒;移动应用程序工作协同9.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使用哪些数据来源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医疗机构电子病历(EMR)的数据;政府部门的人口统计数据;其它相关部门的协同共享数据10.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参考答案: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医防数据融合与工作协同11.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只针对特定的传染病进行监测参考答案:错误12.疫情预警报告可以通过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自动生成参考答案:正确13.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主要依靠手动输入数据来进行监测参考答案:错误14.该软件的可视化展示功能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疫情监测数据和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参考答案:正确15.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与应用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疑似传染病风险病例参考答案:正确五、污水监测与防控1.污水流行病学采集的污水样本通常是()的混合样品参考答案:24h2.离心超滤法富集浓缩污水中病毒的原理是参考答案:尺寸截留3.一般来讲,取样量()能够保证污水中常见物质分析参考答案:500mL4.下列哪项指标是污水特征中最能反映人类代谢的指标参考答案:氨氮5.PEG沉淀法富集浓缩污水中病毒的原理是参考答案:空间排阻6.铝盐沉淀法富集浓缩污水中病毒的原理是参考答案:絮凝沉淀7.通过监测污水中特定的暴露和效应标志物来监测覆盖范围内的人群健康和行为监测的优势是参考答案:ABCDE8.《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标准》(WS/T799-2022)中污水中病毒核酸富集浓缩方法有参考答案:超滤;铝盐沉淀;PEG9.污水流行病学涉及的学科包括参考答案:ABCD10.适宜的生物标志物需要有较大的水溶解度,具有较大的颗粒物水分配系数,不易被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吸附参考答案:错误11.我国新冠病毒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抗原检测、发热门诊监测、污水监测、哨点医院监测、病毒变异监测、疫苗接种监测、住院诊疗情况监测参考答案:正确12.污水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市政污水参考答案:正确13.美国环保署局Christian博士首次提出污水流行病学概念参考答案:正确14.污水流行病学起源于违禁药品的消费调查参考答案:正确15.美国于2020年9月启动国家污水监测系统(NWSS),监测污水中的病毒(新冠、猴痘和甲型流感病毒)和细菌参考答案:错误六、全球传染病智能化监测预警1.世卫组织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风险评估文件中指出,某一事件的风险水平取决于参考答案:可能(或已知)的危害;事件发生的背景;暴露于危害的可能性2.全球传染病监测事件信息来源可以包括参考答案:ABCDEF3.全球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系统性思维包括哪些方面参考答案:援外输出层;信息驱动层;国内服务层4.影响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参考答案:ABCDE5.哪些人工智能技术会在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发挥应用参考答案:ABCD6.风险矩阵法是风险描述的有效辅助工具,它包括哪些维度参考答案:后果严重性;发生可能性7.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将有助于我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参考答案:正确8.疾病防控理念和智慧的输出,不是我国公共卫生援外的目标参考答案:错误9.全球传染病监测不能采用开源信息,需要依靠各国卫生部门的上报数据参考答案:错误10.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需要依托多源数据融合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参考答案:正确11.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不仅仅在风险识别方面发挥作用,也将为科研和科普发挥巨大作用参考答案:正确12.世卫组织的EIOS监测系统包含来自Pro MED-mail、Health map、GPHIN等多个数据源参考答案:正确13.全球传染病智能化监测预警的核心与数据来源和质量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模型算法参考答案:正确14.智能化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基于指标的传染病监测和基于事件的传染病监测参考答案:正确15.大语言模型不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目前还无法用于全球传染病的监测参考答案: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前言
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医院数量,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医院床位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专题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指标分析 (3)
一、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三、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比重统计 (3)
四、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东莞市医院数量指标分析 (7)
一、东莞市医院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医院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东莞市医院数量占全省医院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东莞市医院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东莞市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医院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七、全省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
八、东莞市医院数量同全省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指标分析 (11)
一、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11)
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2)
五、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2)
六、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3)
七、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3)
八、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
析 (14)
第五节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指标分析 (15)
一、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15)
二、全省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 (15)
三、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占全省医院床位数量比重统计 (15)
四、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6)
五、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6)
六、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7)
七、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7)
八、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同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
图表目录
表1: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床位数量情况现状统计表 (1)
表2: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现状统计表 (3)
表4: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比重统计表 (3)
表5: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
表6: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
表8: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东莞市医院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医院数量现状统计表 (7)
表12:东莞市医院数量占全省医院数量比重统计表 (7)
表13:东莞市医院数量(2017-2019)统计表 (8)
表14:东莞市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省医院数量(2017-2019)统计表 (9)
表16:全省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东莞市医院数量同全省医院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比重统计表 (11)
表21: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2)
表22: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3)
表24: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东莞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同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表26: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15)
表27:全省医院床位数量现状统计表 (15)
表28: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占全省医院床位数量比重统计表 (15)
表29: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6)
表30: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
表31: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7)
表32: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
表33:东莞市医院床位数量同全省医院床位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