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职业道德规范
执业兽医全科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A1型题1)

1.动物防疫法的立法目的不包括A.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B.促进养殖业发展C.维护公共卫生安生D.保护人体健康E.爱护动物,宣传动物保健知识和动物福利答案:E2.必须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才可以从事相应活动的场所不包括A.动物饲养场B.养殖小区C.动物隔离场所D.动物产品贸易市场E.动物屠宰加工场所答案:D3.在饲养场或养殖小区,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不少于A.3mB.5mC.8mD.10mE.15m答案:B4.屠宰加工场所在动物装卸台应配备的照明设备照度不小于A.100lxB.200lxC.300lxD.400lxE.500lx答案:C5.屠宰加工场所需建立的管理制度不包括A.动物入场和动物产品出场登记制度B.检疫申报制度C.畜禽标识制度D.消毒、无害化处理制度E.疫情报告制度答案:C6.动物隔离场所需建立的管理制度不包括A.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出登记制度B.消毒、无害化处理制度C.疫情报告制度D.无害化处理后的动物和动物产品流向登记制度E.用药和免疫制度答案:D7.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符合卫生防疫条件,距离畜禽场1000m的是A.养殖小区B.种畜禽场C.屠宰加工场所D.专营动物贸易市场E.兼营动物贸易市场答案:A8.申请兴办养殖小区建设竣工后,需向所在地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提交的材料不包括A.动物疫苗免疫程序B.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申请表C.场所地理位置图及各功能区布局平面图D.设施设备清单E.人员情况及管理制度文本答案:A9.负责对动物饲养场和养殖小区实施监督检查的机构单位是A.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B.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C.省(市)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D.动物卫生监督机构E.动物诊疗机构答案:D10.动物养殖场变更单位名称或者其负责人的,应当A.提前30天持有效证明申请变更《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B.提前15天持有效证明申请变更《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C.在变更后15天内持有效证明申请变更《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D.在变更后30天内持有效证明申请变更《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E.提前20天持有效证明申请变更《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答案:C11.官方兽医在屠宰场宰前检验所回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应当至少保存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E.18个月答案:D12.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的立法目的不包括A.保护动物健康B.提高执业兽医职业道德水平C.保障执业兽医合法权益D.规范执业兽医职业行为E.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答案:E13.不符合报考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学科是A.动物医学专业B.动物科学专业C.畜牧兽医专业D.水产养殖专业E.中兽医学专业答案:B14.取得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后需向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注册或备案,在注册和备案过程中所提交的材料不包括A.申请注册表或者备案表B.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C.学历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D.身份证明原件及其复印件E.动物诊疗机构聘用证明及其复印件答案:C15.注册机关收到执业兽医师注册申请后需要在一定的时限(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审核,一般要求在A.5日B.10日C.15日D.20日E.30日答案:D16.收回、注销执业兽医资格证书的情形之一是中止兽医职业活动满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D.18个月E.24个月答案:E17.执业兽医师未经亲自诊断、治疗疾病,开具处方药、填写诊断书,拒不改正或者再次出现同类违法行为的,应处A.警告,通报批评B.1000元以下罚款C.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D.暂停执业兽医活动E.收回、注销兽医职业资格证书答案:B18.承担动物疫病监测、检测、诊断和其他预防控制技术工作的是A.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B.动物卫生监督机构C.兽医行政主管部门D.政府机构E.诊疗机构答案:A19.动物疫病防制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疫情报告B.疫情处理C.疫病监测D.检疫申报E.疫病预防与控制答案:D20.确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的机构是A.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B.动物卫生监督机构C.兽医行政主管部门D.政府机构E.诊疗机构答案:C21.国家将动物疫情划分为四级,不同的级别所使用的预警颜色不一样。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办法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办法是指为了保证兽医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兽医临床工作,提高兽医服务质量,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下面是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办法的详细阐述:一、考试内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兽医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药学等。
专业技能则包括临床诊疗、手术操作、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技能考核。
二、考试形式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
笔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实际操作则要求考生展示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考试时间和地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时间和地点由考试机构决定,并提前公布给报考人员。
一般来说,考试时间设定在工作日或周末,以方便考生参加。
四、报名与资格要求考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考试机构提交报名材料并缴纳相应的考试费用。
报名者必须具备以下资格要求:拥有相关专业的学历或资格证书、从事相关工作经验等。
五、考试评分标准考试评分标准包括笔试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两部分。
笔试成绩主要根据答题情况和得分情况进行评定,实际操作成绩则由专业评委根据考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定。
六、考试合格标准与证书颁发考试合格标准由考试机构制定,并根据考试评分标准进行核定。
合格考生将获得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并可正式从事相关工作。
七、考试违纪违规处理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有违纪违规行为,将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处理,严重者可能会被取消考试资格或受到其他相应的处罚。
八、考试结果公示和申诉考试机构将公示考试成绩并向考生发放成绩单,考生如对考试结果有异议,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向考试机构提出申诉。
考试机构将对申诉进行审查,并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九、相关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办法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以适应兽医行业的发展和需要。
相关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应当保证公平、公正,并充分听取行业专家和相关机构的意见建议。
畜牧兽医职业道德

畜牧兽医职业道德执业兽医是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为了提升执业兽医职业道德,规范执业兽医从业活动,提高执业兽医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维护兽医行业的良好形象,中国兽医协会倡导执业兽医遵守职业道德为荣,违反职业道德为耻的职业荣辱观,特制定本规范。
第一条执业兽医职业道德规范是执业兽医的从业行为职业道德标准和执业操守。
第二条执业兽医应当模范遵守有关动物诊疗、动物防疫、兽药管理等法律规范和技术规程的规定,依法从事兽医执业活动。
第三条执业兽医不对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患病动物擅自进行治疗;当发现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动物时,应当及时向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条执业兽医未经亲自诊断或治疗,不开具处方药、填写诊断书或出具有关证明文件。
第五条发现违法从事兽医执业行为或其他违法行为的,执业兽医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进行举报。
第六条执业兽医应当使用规范的处方笺、病历,并照章签名保存。
发现兽药有不良反应的,应当向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七条执业兽医应当热情接待动物主人和患病动物,耐心解答动物主人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动物主人的正当要求。
第八条执业兽医应当如实告知动物主人患病动物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遇有难以诊治的患病动物时,应当及时告知动物主人,并及时提出转诊意见。
第九条执业兽医应当如实表述自己的执业情况和技术水平,不做虚假广告,不在诊治活动中弄虚作假。
第十条执业兽医应当对动物诊疗的相关信息或资料保守秘密,未经动物主人同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第十一条执业兽医在从业过程中应当注重仪表,着装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
第十二条执业兽医应当为患病动物提供医疗服务,解除其病痛,同时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和恐惧。
第十三条执业兽医应当劝阻虐待动物的行为,宣传动物保健和动物福利知识。
第十四条执业兽医应当积极参加兽医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第十五条执业兽医应当积极参加有关兽医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培训、研讨和交流,更新知识结构。
第十六条执业兽医在从业活动中,应当明码标价,合理收费。
执业兽医考试划重点:兽医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1、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法是调整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以及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政府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动物防疫工作。
3、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动物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动物及饲养自用动物的防疫工作。
4、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验工作。
5、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设置的原则建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
动物防疫工作的行政管理(四个常考):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农业农村:主管防控动监所:检疫疫控:检测和监测6、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方针我国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
7、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实施①强制免疫的组织实施强制免疫的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②强制免疫的义务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履行强制免疫义务;8、动物疫情划为4个级别(1)特别重大用红色表示;(2)重大用橙色表示;(3)较大用黄色表示;(4)一般用蓝色表示。
真题小测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防疫不包括A.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B.动物疫病的诊疗C.动物的检疫D.动物疫病的净化E.官方兽医管理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能是A.动物防疫监督管理B.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C.动物疫病诊断D.动物疫病监测E.动物、动物产品检疫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动物疫病分为几类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E.五类4、国家《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规定,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用()表示A.红B.黄C.蓝D.橙E.白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下列关于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B.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确定强制免疫的病种、区域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有权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病种D.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E.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强制免疫的相关工作答案:1-5:EECDC解析:1、防疫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诊疗、净化、消灭和动物产品的检疫,以及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执业兽医全科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A1型题3)

1.执业兽医资格证书的发放部门是()A.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B.省级兽医主管部门C.市级兽医主管部门D.县级以上主管部门E.以上均可答案:A2.《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所称的动物诊疗活动不包括()A.动物人工授精B.动物绝育手术C.动物疾病的预防D.动物疾病的诊断E.动物疾病的治疗答案:A3.不符合动物医院法定条件的是()A.有手术台B.具有污水处理设备C.距离畜禽饲养场300mD.出入口设在居民住宅楼道内E.有完善的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答案:D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立法目的是()A.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B.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C.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D.维护公共卫生E.以上都是答案:E5.《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自()起施行A.2005年7月1日B.2006年7月1日C.2007年7月1日D.2008年7月1日E.2009年7月1日答案:B6.不符合动物诊疗规定的行为是()A.取得动物诊证后从事动物诊疗活动B.更变从业地点而未申请换发动物诊疗许可证C.做好隔离D.做好诊疗废弃物的处置E.做好动物福利答案:B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防治方针是()A.以治促防B.防治并重C.预防为主D.治重于防E.防检结合答案:C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法》中的动物疫病是指动物的A.细菌性疾病B.传染病C.寄生虫病D.病毒性疾病E.传染病、寄生虫病答案:E9.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A.直接管理B.间接管理C.省区管理D.区域化管理E.地方化管理答案:D10.人工捕获的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野生动物,应当报经捕获地()检疫合格后,方可饲养、经营和运输A.动物卫生监督机构B.野生动物保护部门C.林业部门D.兽医主管部门E.农业部答案:A11.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哪些控制和扑灭措施()A.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B.发布封锁令C.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D.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E.以上都是答案:E12.国家对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实行()制度A.长期聘任B.定期鉴定C.执业兽医资格考试D.临时评估E.租赁答案:C13.执业兽医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法定条件是()A.具有兽医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B.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C.具有动物诊疗机构的聘用合同D.经兽医主管部门注册E.具有一年以上临床诊疗实习经历答案:D14.对经强制免疫的动物未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的,进行处罚依照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B.《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C.《动物检疫管理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E.《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条例》答案:D15.兽药生产企业应该符合A.GMPB.GSPC.GLPD.GCPE.GAP答案:A16.申请兽医执业注册应当提交的材料不包括()A.医疗机构出具的六个月的健康体检证书B.动物诊疗机构聘用证明及其复印件C.兽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D.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E.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及其复印件答案:C17.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以上()以下罚款。
兽医执业法规兽医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兽医执业法规兽医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兽医执业是一项高度专业化和敏感性工作,它不仅要求兽医师具备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兽医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是保障兽医执业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也是维护兽医行业声誉和保护动物健康的保证。
一、兽医师的职业道德兽医师作为动物医疗领域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秉持以下原则:1. 尊重动物生命和福利:兽医师要认识到动物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保护和促进动物的健康和福利,绝不允许虐待和残害动物。
2. 尊重客户和公众利益:兽医师要对待每位客户和公众负责任,提供准确、全面、专业的动物医疗意见和服务,维护公众对兽医行业的信任和尊重。
3. 尊重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兽医师应当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确保提供的医疗服务符合最新的科学标准,做到真正的专业化。
4. 保守医疗机密:兽医师要严守医疗机密,对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等信息,严格保密,确保患者及其主人的隐私权和合法权益。
二、兽医师的法律责任兽医师在执业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法律责任,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以下职责:1. 遵守执业资格要求:兽医师要合法取得国家规定的兽医执业资格证书,才有资格从事兽医行业的工作。
2. 提供合法、安全的医疗服务:兽医师要按照法定程序和规范要求,提供合法、安全的动物医疗服务,严禁使用禁止使用的药物或器械,确保诊疗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3. 确保诊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兽医师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诊断过程、治疗方案和效果等信息,保证诊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日后的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4. 合法使用医疗设备和药物:兽医师在使用医疗设备和药物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设备和药物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并按照规定规范使用和管理,不得私自买卖、转让或滥用。
5. 防止不当用药和虚假宣传:兽医师要使用合法的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防止不当用药对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应避免虚假宣传,不得夸大治疗效果或误导消费者。
执业兽医第一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执业兽医第一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尊重法律法规,维护职业道德,是每位执业兽医所面临的基本要求和责任。
作为一名执业兽医,必须深入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牢记职业道德准则,以保证兽医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执业兽医的第一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展开论述。
一、第一兽医法第一兽医法是指执业兽医担任兽医工作时,必须以动物的生命和健康为第一优先考虑的法律法规。
它强调执业兽医在治疗动物湮没个人利益,保障动物权益方面的重要性。
作为执业兽医,遵守第一兽医法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保护和维护动物的生命和健康比个人的经济利益更重要。
这要求兽医在治疗过程中,做到精确诊断、合理用药、精心治疗,并且尽最大努力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同时,兽医还应当关注动物的疼痛和痛苦,并给予适当的控制和缓解。
在极端情况下,如不可治愈的疾病或伤病过重,执业兽医还应当考虑实行人道安乐死,以减轻动物的痛苦。
二、法律法规执业兽医必须熟悉并遵守与其职业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养殖业、兽药使用、动物保护等多个方面。
1. 养殖业相关法规:包括《养殖场工作人员管理规定》、《屠宰场和食品加工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管理规定》等。
这些法规主要针对从事养殖场和屠宰场工作的兽医,规范了其在卫生管理、宰杀程序、出具检验证明等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2. 兽药使用相关法规:包括《兽药管理条例》、《禽畜兽药质量控制和规范食品安全操作实施办法》等。
这些法规主要涉及到执业兽医在使用兽药过程中的规定,包括兽药准备、用药方法、剂量控制等。
3. 动物保护相关法规:包括《动物防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这些法规旨在保护动物的生命和福利,限制人类对动物的滥用和虐待。
执业兽医在执行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动物的权益和福祉。
三、职业道德作为执业兽医,职业道德是一项基本的素养要求。
执业兽医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伦理,诚实守信,对动物负责,对人类负责。
1. 专业操守:执业兽医应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不得违背自己的专业道德准则,如随意滥用兽药、虐待动物等行为均是不可容忍的。
执业兽医管理办法

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执业兽医执业行为,提高执业兽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保障执业兽医合法权益,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活动的兽医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执业兽医,包括执业兽医师和执业助理兽医师。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执业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执业兽医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执业兽医的监督执法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对在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执业兽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条执业兽医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按照有关动物防疫、动物诊疗和兽药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依法执业。
执业兽医应当定期参加兽医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第七条执业兽医依法履行职责,其权益受法律保护。
鼓励成立兽医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章资格考试第八条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由农业部组织,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第九条具有兽医、畜牧兽医、中兽医(民族兽医)或者水产养殖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可以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第十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内容包括兽医综合知识和临床技能两部分。
第十一条农业部组织成立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
考试委员会负责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考试试题,对考试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确定合格标准。
第十二条农业部执业兽医管理办公室承担考试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拟订考试科目、编写考试大纲、建立考试题库、组织考试命题,并提出考试合格标准建议等。
第十三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符合执业兽医师标准的,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符合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标准的,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0一二年执业兽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执业兽医是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为了提升执业兽医职业道德,规范执业兽医从业活动,提高执业兽医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维护兽医行业的良好形象,中国兽医协会倡导执业兽医遵守职业道德为荣,违反职业道德为耻的职业荣辱观,特制定本规范。
第一条执业兽医职业道德规范是执业兽医的从业行为职业道德标准和执业操守。
第二条执业兽医应当模范遵守有关动物诊疗、动物防疫、兽药管理等法律规范和技术规程的规定,依法从事兽医执业活动。
第三条执业兽医不对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患病动物擅自进行治疗;当发现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动物时,当及时向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条执业兽医未经亲自诊断或治疗,开具处方药、填写诊断书或出具有关证明文件医学全在线。
第五条发现违法从事兽医执业行为或其他违法行为的,执业兽医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进行举报。
条六条执业兽医应当使用规范的处方笺、病历,并照章签名保存。
发现兽药有不良反应的,应当向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七执业兽医应当热情接待动物主人和患病动物,耐心解答动物主人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动物主人的正当要求。
第八条执业兽医应当如实告知动物主人患病动物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遇有难以诊治的患病动物时,应当及时告知动物主人,并及时提出转诊意见。
第九条执业兽医应当如实表述自己的执业情况和技术水平,不做虚假广告,不在诊治活动中弄虚作假。
第十条执业兽医应当对动物诊疗的相关信息或资料保守秘密,未经动物主人同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第十一条执业兽医在从业过程中应当注重仪表,着装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
第十二条执业兽医应当为患病动物提供医疗服务,解除其病痛,同时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和恐惧。
第十三条执业兽医应当劝阻虐待动物的行为,宣传动物保健和动物福利知识。
第十四条执业兽医应当积极参加兽医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第十五条执业兽医应当积极参加有关兽医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培训、研讨和交流,更新知识结构。
第十六条执业兽医在从业活动中,应当明码标价,合理收费。
第十七条执业兽医不得接受医疗设备、器械、药品等
生产、经营者的回扣、提成或其他不当得利。
第十八条执业兽医应当模范遵守兽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下列行为是不道德的:
(一) 随意贬低兽医职业和兽医行业的
(二) 故意贬低同行或通过诋毁他人等方式招揽业务的(三) 未取得专家称号,对外称“专家”谋取利益的
(四) 通过给其他兽医介绍患病动物,收取回扣或提成的
(五) 冒充其他执业兽医从业获利的
(六) 擅自篡改或删除处方、病历及相关诊疗数据,伪造诊断结果、违规出具证明文件或在诊疗活动中弄虚作假的;
(七) 未经动物主人同意,将动物诊疗的相关信息或资料用于商业用途的;
(八) 教唆、帮助或参与他人实施违法的兽医执业活动的;
(九) 随意夸大动物病情或夸大治疗效果的;
(十) 执业兽医在人才流动过程中损害原工作单位权益的。
第十九条本规范由中国兽医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规范自2012 年1 月1 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