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中图版 必修一 大气热力状况 ppt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2.3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共18张ppt)

当堂 训练 1.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B)
A.
B.
C.
D.
当堂 训练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低的是( D)
A.甲
2.画一画:按如下步骤,完成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
高压
低压
低压 热
海风
高压 冷
低压
高压
高压 冷
陆风
低压 热
【随堂练习二】
山谷风
山谷与其附近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2.绘制山顶与谷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并描述风向。
热
热
冷
白天,风从谷地吹向山顶,即谷风。
冷
冷
热
夜晚,风从山顶吹向谷地,即山风。
B.乙
C.丙
D.丁
2.用“ ”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活动一】
城市热岛环流
1.思考:为什么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高?
城市中城心市区中建心筑区密和集郊,区地之面间多的硬热化力,环吸流收被太称阳为辐“射城多市,热向岛大环气流传”输。热量也多; 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较多,人们生活、生产向大气释 放的废热较多。在静风或微风时,城市中心区气温一般比周围的郊区高, 因此把城市中心区称为“热岛”。
思考:关键时刻突降暴雨真是“天意”吗?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大气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
1. 通过不同地点下垫面受热状况等压面图,认识不同区域的热力环流。(区 域认知)
2. 利用等压面图综合分析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影响。(综合思维) 3. 利用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地理现象。(地理实践力) 4. 分析现实生活实例,从人地和谐的视角透析人类对热力环流的应用。(人
地理必修一中图版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共20张PPT)

直方向、水平方向)? 气压如何变化?等压面呢?
低
高D
(高空)
低
高
低
B
A
冷却
受热
高 C (地面) 冷却
一、热力环流
1.形成过程
地表 冷热 不均
大气的 垂直运 动
同一水平 面上气压 差异
大气的 水平运 动:风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32:09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82021/9/82021/9/8Sep-218-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82021/9/82021/9/8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8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8日星期三2021/9/82021/9/82021/9/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82021/9/8September 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82021/9/82021/9/82021/9/8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优质课件(共34张PPT)

(百帕) 1000
1005
1010
气压差 气压梯度=—距—离—— 比较下面三图的气压梯度的大小:
1008(hpa) 1004(hpa) 1004(hpa)
1010
A
1010
B
答案:C >B >A
1010
C
探讨:
大气运动需要有力的作用,请说出在 大气的运动过程中都受到哪些力的 影响?
(一)、大气运动所受到的作用力
大,反之 向左偏),
地转偏向力 则小低
不改变风速
判断下列AB两图分别位于南北哪个半球?
( 北 半 球 )
A图
( 南 半 球 )
B图
水平气压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探讨:
近地面的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 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外, 还会受到哪个力的作用?
3.摩擦力: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始终与风 与地面状况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 形成的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810
气
北
压 梯
半
度
球
力
风向
820
830
840
地转偏向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
850 风向 (百帕)
22
2.受到两个力作用的风(高空中的风)
当_水__平__气__压__梯__度__力_与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的大小 _相_等___,方向_相__反__,合力_为__零__的时候, 风向_平__行__于等压线,北__半__球___向右偏, _南__半__球__向左偏。
判断以下两地在南北哪个半球的高空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课件(共17张PPT)

低压
热
(海风)
(陆风)
(5)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白天在海边拍照时,要怎么站位才能拍出 更好的效果?
热力环流
知识准备
原理解析
实例探究
随堂演练
1.若下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近地面气温A>B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热力环流
知识准备
原理解析
实例探究
随堂演练
海陆风
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根据热力环 流的原理,完成如下任务。
低压
热
高压
冷
高压
冷
低压
热
(海风)
(陆风)
(3)在图a和图b上,画出白天和晚上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 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4)想想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中图版地理·第1册第二章第一节
热力环流
赣州市第三中学 陈 淼
白天在海边拍照时,要怎么站位才能拍出 更好的效果?
热力环流
知识准备
原理解析
实例探究
随堂演练
思考1:为什么孔明灯会升空?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热力环流
知识准备
原理解析
实例探究
随堂演练
思考2:登山队员为什么要用氧气瓶?
气压:单位面积上 空气柱的重量。单 位为百帕(hPa)。
热力环流
知识准备
原理解析
实例探究
随堂演练
2.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中的气 压状况是热力因素引起的.回答下列问题.
(完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教学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5.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无关的自然现象是
A.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
C.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
6、下列四幅图中的地点均为北半球同一纬度、同一季节,其
17日星期一白天
晴 高温 22℃ 神
夜间
多云 低温 11℃
舟 七
号
你认为月球上白天的气温比
地球高还是低?夜晚的气温
呢?为什么?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 与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源源不断的以
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
太
间放射能量,这种方式
阳
称为太阳辐射。
辐
射
太阳表面温度很高,发
出的电磁波能量主要集中
四地中温差最大是 ?
课后探究:一天当中,早晨的气温往往低 于正午,这是为什么呢?
高 云
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反射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散射
红灯停
散射
读图回答下列4题。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B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大气还大地
对流结层论大:气地的面直是接对热流源层是大太气阳的还直是接地热面源?为什么?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大气逆辐射作用
《齐民要术》中记载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 矣”,有什么科学道理?
大气逆辐射作用
反馈练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的热力作用》课件(共29张PPT)

地
大气吸收
大
面
气
吸
辐
收
射
射向地面
大 气 增 温
大气
吸收
地面增温
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月球
地球
白天,温度可高达+127℃; 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 意义: 使地球温差不大,适宜生命 生存。
夜间,地面辐 射绝大部分热 白量天又,被大大气气削逆弱了 到辐达射地还面给的地太面阳,辐 射使,气气温温不不致会降太高 得过低
层
有选择性
对
二氧化碳、水汽、云
流 层
和浮尘吸收红外线, 该层削弱作用最强
地
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的成分: 云层和较大颗 粒的尘埃
特点: 无选择性,云 层越厚反射越 强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成分: 空气分子和尘 埃 特点:波长越 短越容易被散 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波长范围
射强,所以气温比晴天高。
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主要因素:太阳高度
大气上界 高纬 低纬 高纬
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 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
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 路程短 大气削弱少
等量太阳辐射照 射地面的面积小, 光热集中。所以 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热量越多。
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空气稀薄少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 小,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
射的吸收、反射、散
•射 阳大三辐气个射对环;太节阳削弱辐了射太 的削弱作用主要分 生•对在流哪层两和平层流?层;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一 大气热力状况 ppt课件

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2020/12/27
16
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2020/12/27
5
太阳辐射
(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太阳辐射能
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
(太阳温度高,辐射中最强部分为可见光部分,波长短)
2020/12/27
6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云层、较大尘埃
特点:无选择性
云是白色的原因?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3、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
因南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
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 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4、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
2020/12/27
18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1、大气的 选择吸特收性 (1)对 太阳辐射能吸力收很差,从而使大部 分太阳辐射能够 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辐 射
收
气
大气 增温
大
辐 射
气
逆
辐
射
地面增温
面
13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太阳辐射
(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太阳辐射能 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
(太阳温度高,辐射中最强可见光部分,波长短)
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御霜冻) 7,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 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 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今天;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今天;多云天气, 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 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 气温不会太低) 强,气温不会太低)
是(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
却吸收得很少
).
3,C1表示(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 , 表示 表示( ),C1>A2说明了 说明了 (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 4 ,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有霜的夜晚B1( 小 ). 称为( ),有霜的夜晚 ( 称为 有霜的夜晚
削 弱 后 的 大 气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 削弱 作用 地 面 辐 射 大气 增温
大 气 吸 收
大 气 逆 辐 射
大 气 辐 射
地面增温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大气的保温效应, 2,大气的保温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 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夜间,地面辐 夜间, 射绝大部分热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 白天, 量又被大气逆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辐射还给地面, 辐射还给地面, 气温不会太高 使气温不致降 得过低 月球
蓝色光最 易被散射
阅读教材中"大气的保温作用"内容, 阅读教材中"大气的保温作用"内容,思考 下列问题: 下列问题:
1,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波辐射? ,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波辐射? 是如何形成的 长波辐射
地球表面吸收热量的同时, 地球表面吸收热量的同时,也在向外面放射能量 物体辐射原理
大气热力状况
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太阳辐射 大 气 层
太 阳 辐
地 面
假如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 为百分之百, 为百分之百,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却只有百分之四 表现形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表现形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十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十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地面
地面的长波辐射在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水汽 地面的长波辐射在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水汽 二氧化碳(主要在对流层中)吸收, 和二氧化碳(主要在对流层中)吸收,从而使大气增温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大气上界
读左图,回答问题: 读左图,回答问题: A A2 A1 B B1 C1 C B2 C2
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 , , , 中表示短波辐射 是 ( A ) ,表示长波辐 射的是( , 射的是( B,C ) . 2,A1小于 的原因是 ( 小于A的原因是 大气对 , 小于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具体 ),具体 表现为( 表现为( 吸收),(反射), ( 散射 ), A2更小的原因 更小的原因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太阳辐射 地面 削弱作用 保温效应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宇 宙 大气
热
空 间
热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 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 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 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 温又比晴天高?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温又比晴天高?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3,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 因南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 因南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 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 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 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 4,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 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颗粒较大的尘埃
(无选择性) 为什么天空会呈蔚蓝色? 为什么天空会呈蔚蓝色? 交通灯为什么要用红色? 交通灯为什么要用红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思考:1,从臭氧, 思考: 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 吸收作用,可知大 气吸收具有什么特 (选择特性) 性? 选择特性) 2,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 能量是很少的?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 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收得很 可见光吸收得很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少,大部分 可见 二氧化碳, 红外线 光能够透过大气 面 到地面) 到地面)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1,大气的 选择吸收 特性 能力很差, (1)对 太阳辐射吸收 能力很差,从而使 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 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能力很强, (2)对 地面辐射吸收 能力很强,从而 使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 截留在 大气中. 大气中. 2, 大气逆辐射 :把热量还给地 面,这在一定程度上 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 的热量
大气 上界
白天,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 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 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 温度升得很高, 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 月面温度骤降, 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地球
1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的大气成分: 云层, 参与 的大气成分: 云层,较大尘埃 特点: 特点:无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参与的大气成分:
云是白色的原因?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特点: 部分具有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高 层 大 气
层
层
地
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
纬度低—太阳高度 纬度低 太阳高度 大—经过的大气路 经过的大气路 程短—大气削弱少 程短 大气削弱少 大 气 上 界 纬度高—太阳高度 纬度高 太阳高度 小—经过的大气路程 经过的大气路程 长—大气削弱多 大气削弱多
地 球
作用 参与作用的 形式 大气成分 吸收
�
水汽, 水汽,二氧化 对流层) 碳(对流层)
波长范围
紫外线 红外线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作用特点
有选择性, 有选择性,大部分 可见光可穿透
臭氧(平流层) 臭氧(平流层)
反射 散射
云层, 云层,尘埃 空气分子,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无选择性,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 有选择性, 有选择性,向 四面八方散射
太阳辐射
(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太阳辐射能 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
(太阳温度高,辐射中最强可见光部分,波长短)
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御霜冻) 7,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 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 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今天;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今天;多云天气, 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 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 气温不会太低) 强,气温不会太低)
是(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
却吸收得很少
).
3,C1表示(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 , 表示 表示( ),C1>A2说明了 说明了 (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 4 ,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有霜的夜晚B1( 小 ). 称为( ),有霜的夜晚 ( 称为 有霜的夜晚
削 弱 后 的 大 气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 削弱 作用 地 面 辐 射 大气 增温
大 气 吸 收
大 气 逆 辐 射
大 气 辐 射
地面增温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少了气温日较差 大气的保温效应, 2,大气的保温效应,形成了适宜生命的温度条件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 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夜间,地面辐 夜间, 射绝大部分热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 白天, 量又被大气逆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辐射还给地面, 辐射还给地面, 气温不会太高 使气温不致降 得过低 月球
蓝色光最 易被散射
阅读教材中"大气的保温作用"内容, 阅读教材中"大气的保温作用"内容,思考 下列问题: 下列问题:
1,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波辐射? ,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波辐射? 是如何形成的 长波辐射
地球表面吸收热量的同时, 地球表面吸收热量的同时,也在向外面放射能量 物体辐射原理
大气热力状况
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太阳辐射 大 气 层
太 阳 辐
地 面
假如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 为百分之百, 为百分之百,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却只有百分之四 表现形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表现形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十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十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为什么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地面
地面的长波辐射在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水汽 地面的长波辐射在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水汽 二氧化碳(主要在对流层中)吸收, 和二氧化碳(主要在对流层中)吸收,从而使大气增温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大气上界
读左图,回答问题: 读左图,回答问题: A A2 A1 B B1 C1 C B2 C2
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 , , , 中表示短波辐射 是 ( A ) ,表示长波辐 射的是( , 射的是( B,C ) . 2,A1小于 的原因是 ( 小于A的原因是 大气对 , 小于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具体 ),具体 表现为( 表现为( 吸收),(反射), ( 散射 ), A2更小的原因 更小的原因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太阳辐射 地面 削弱作用 保温效应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宇 宙 大气
热
空 间
热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 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 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 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 温又比晴天高?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温又比晴天高?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3,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 因南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 因南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 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 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 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 4,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 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颗粒较大的尘埃
(无选择性) 为什么天空会呈蔚蓝色? 为什么天空会呈蔚蓝色? 交通灯为什么要用红色? 交通灯为什么要用红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思考:1,从臭氧, 思考: 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 吸收作用,可知大 气吸收具有什么特 (选择特性) 性? 选择特性) 2,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 能量是很少的?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 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收得很 可见光吸收得很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少,大部分 可见 二氧化碳, 红外线 光能够透过大气 面 到地面) 到地面)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大气保温效应的成因:
1,大气的 选择吸收 特性 能力很差, (1)对 太阳辐射吸收 能力很差,从而使 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 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能力很强, (2)对 地面辐射吸收 能力很强,从而 使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 截留在 大气中. 大气中. 2, 大气逆辐射 :把热量还给地 面,这在一定程度上 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 的热量
大气 上界
白天,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 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 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 温度升得很高, 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 月面温度骤降, 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地球
1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大气的热力作用 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的大气成分: 云层, 参与 的大气成分: 云层,较大尘埃 特点: 特点:无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参与的大气成分:
云是白色的原因?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特点: 部分具有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高 层 大 气
层
层
地
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
纬度低—太阳高度 纬度低 太阳高度 大—经过的大气路 经过的大气路 程短—大气削弱少 程短 大气削弱少 大 气 上 界 纬度高—太阳高度 纬度高 太阳高度 小—经过的大气路程 经过的大气路程 长—大气削弱多 大气削弱多
地 球
作用 参与作用的 形式 大气成分 吸收
�
水汽, 水汽,二氧化 对流层) 碳(对流层)
波长范围
紫外线 红外线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作用特点
有选择性, 有选择性,大部分 可见光可穿透
臭氧(平流层) 臭氧(平流层)
反射 散射
云层, 云层,尘埃 空气分子,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无选择性,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 有选择性, 有选择性,向 四面八方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