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粤冀渝湘)适用) 第1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粤冀渝湘)适用) 第1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1)不涉及时间,选择v2-v02=2ax;
(2)不涉及加速度,用平均速度公式,比如纸带问题中运用 v t= v =xt 求瞬
时速度;
2
(3)处理纸带问题时用Δx=x2-x1=aT2,xm-xn=(m-n)aT2求加速度. 3.逆向思维法: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采用逆向思维法,倒过
(2)平均速度公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等于这段时间内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 一半 ,还等于 中间时刻 的瞬
时速度. v0+v
vt
即: v = 2 = 2 .
(3)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相等. 即:x2-x1=x3-x2=…=xn-xn-1= aT2 .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比例式 (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 = 1∶2∶3∶…∶n . (2) 前 T 内 、 前 2T 内 、 前 3T 内 、 … 、 前 nT 内 的 位 移 之 比 为 x1∶x2∶ x3∶…∶xn= 1∶4∶9∶…∶n2 . (3) 第 1 个 T 内 、 第 2 个 T 内 、 第 3 个 T 内 、 … 、 第 n 个 T 内 的 位 移 之 比 为 xⅠ∶xⅡ∶xⅢ∶…∶xN= 1∶3∶5∶…∶(2n-1) .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 = 1∶( 2-1)∶( 3- 2)∶…∶( n- n-1) .
01
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基础回扣
1.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 加速度 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0+at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0t+12at2 .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常用推论 (1)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v2-v02=2ax .

第1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1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目标要求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并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2.会灵活应用运动学公式及推论解题.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________不变的运动.如图所示,v-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________.(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____________.由以上两式联立可得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式选用原则以上三个公式共涉及五个物理量,每个公式有四个物理量.选用原则如下:不涉及位移,选用v=v0+at不涉及末速度,选用x=v0t+12at2不涉及时间,选用v2-v02=2ax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变化量相同.() 1.基本思路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加以讨论2.正方向的选定无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通常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 0=0时,一般以加速度a 的方向为正方向.速度、加速度、位移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取正,相反时取负.考向1 基本公式和速度位移关系式的应用例1 (2022·全国甲卷·15)长为l 的高速列车在平直轨道上正常行驶,速率为v 0,要通过前方一长为L 的隧道,当列车的任一部分处于隧道内时,列车速率都不允许超过v (v <v 0).已知列车加速和减速时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和2a ,则列车从减速开始至回到正常行驶速率v 0所用时间至少为( ) A.v 0-v 2a +L +l vB.v 0-v a +L +2l vC.3(v 0-v )2a+L +l vD.3(v 0-v )a+L +2l v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对某汽车刹车性能测试时,当汽车以36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18 m 的距离被刹住;当汽车以54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34.5 m 的距离被刹住.假设两次测试中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驾驶员从看到障碍物到做出刹车动作的时间)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问: (1)这位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多少;(2)某雾天,该路段能见度为50 m ,则行车速率不能超过多少.考向2两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比较两种运动运动特点求解方法刹车类问题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实际运动时间双向可逆类问题如沿光滑固定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求解时可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例3(2023·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从开始刹车起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单位:m)与时间(单位:s)的关系式为x=30t -2.5t 2 (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刹车过程中最后1 s 内的位移大小是5 mB .刹车过程中在相邻1 s 内的位移差的绝对值为10 mC .从刹车开始计时,8 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80 mD .从刹车开始计时,第1 s 内和第2 s 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9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多选)在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5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7.5 m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1 sB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3 sC .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2+7) sD .物体此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5 m/s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3 逆向思维法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例5 假设某次深海探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科考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匀减速运动并计时,经过时间t ,“蛟龙号”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 0(t 0<t )时刻距离海面的深度为( ) A .v t 0(1-t 02t )B.v (t -t 0)22tC.v t 2D.v t 022t逆向思维法: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考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v0+v2=2tv.此公式可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2)位移差公式: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相等.即:Δx=x2-x1=x3-x2=…=x n-x n-1=aT2.不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x m-x n=(m-n)aT2,此公式可以求加速度.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比例式(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 n=1∶2∶3∶…∶n.(2)前T内、前2T内、前3T内、…、前n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 n=1∶4∶9∶…∶n2.(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 N =1∶3∶5∶…∶(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 n=1∶(2-1)∶(3-2)∶…∶(n-n-1).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常见思想方法及选取技巧考向1平均速度公式例6如图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其中元洪航道桥的A、B、C三根桥墩间距分别为AB=132 m、BC=196 m.一列高速列车匀加速通过元洪航道桥,车头经过AB和BC的时间分别为3 s和4 s,则这列高速列车经过元洪航道桥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0.7 m/s2B.1.4 m/s2C.2.8 m/s2D.6.3 m/s2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2位移差公式例7(2023·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检测)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 s内与第2 s内的位移之差是8 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4 m/s2B.第2 s内的位移为6 mC.第2 s末的速度为2 m/sD.物体在0~5 s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式例8(多选)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三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A.v1∶v2∶v3=3∶2∶1B.v1∶v2∶v3=3∶2∶1C.t1∶t2∶t3=1∶2∶ 3D.t1∶t2∶t3=(3-2)∶(2-1)∶1听课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章-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1章-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运动学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 直线运动可以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况下, 我们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 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0=0时,一般以加 速度a的方向为正方向.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抓基础
研考向
满分练
上页
下页
研考向 考点探究
试题
解析
考点一 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基本规 律 考点二 两类特殊 的匀减速直线运 动 考点三 解决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常 用方法 考点四 自由落体 运动

2
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应该满足公式Δ x= x2- x1= aT2,任 意相邻的 1 s 内的位移差都是 2 m,C 错误;任意 1 s 内的速 度增量实质就是指加速度大小,D 正确.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抓基础
研考向
满分练
上页
下页
研考向 考点探究
试题
解析
考点一 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基本规 律 考点二 两类特殊 的匀减速直线运 动 考点三 解决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常 用方法 考点四 自由落体 运动
小题快练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v=v0+at . (1)速度公式:_________
1 2 (2)位移公式:x=v0t+ at . 2 2 2 v - v 0=2ax . (3)速度位移关系式:____________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抓基础
研考向
满分练
上页
下页
抓基础 双基夯实
知识梳理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抓基础
研考向
满分练
上页
下页
第 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013年广东物理一轮【第一章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013年广东物理一轮【第一章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解析]
x (1)滑行 s=450 m 内的平均速度 v = t
设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 v0,则经 10 s 速度减为 v=v0/2 v0+v v= 联立解得 v0=60 m/s. 2 (2)飞机着陆后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0.5v0-v0 a= =-3m/s2 t 0-v0 飞机停止运动所用时间为 t0= a =20 s<30 s
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解析:在加速阶段若一直加速,则 2 s 末的速度为 12 m/s, 8+12 2 s 内的位移为 x= ×2 m=20 m,则在绿灯熄灭前汽 2 车可能通过停车线.汽车一直减速在绿灯熄灭前通过的距 离小于 16 m,则不能通过停车线,如距离停车线 5 m 处减 速,汽车运动的最小距离为 6.4 m,不能停在停车线处.
m/s2,故B正确.
答案:B
3. 给滑块一初速度 v0, 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v0 g 加速度大小为 ,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 时,所用时间可 2 2 能是 v0 A. 2g 5v0 C. g v0 B. g 3v0 D. 2g ( )
v0 解析: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 时,其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 2 向相同, 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因此要考虑两种情况, -v0 v-v0 v0 v0 3v0 即 v= 或 v= , 代入公式 t= a 得, g 或 t= g , t= 2 2 故 B 选项正确.
解析:如图所示,物质由A沿直
线运动到B,C点为AB的中点,速度为v1,若物体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A到B的中间时刻应在C点左侧,有v1>v2, 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到B的中间时刻应在C点右 侧,仍有v1>v2,故A、B正确,D错误;若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位置恰在中点C处,有v1=v2,C 正确. 答案: D

第一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第一章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A.甲车刹车后第 3 个 2 s 内的位移为 12 m B.甲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3 m/s2 C.甲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 21 m/s D.甲车可能与乙车相撞
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4页
解析:假设 8 s 内汽车一直匀减速运动,根据 x4-x1=3a0T2,代入数据解得 a0=-6294 m/s2, 根据 x1=vT+12a0T2,代入数据解得 v=20.875 m/s,则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t=0-a0v,代入数据 解得 t≈7.3 s<8 s,可知汽车在 8 s 前速度减为零.设汽车加速度为 a,根据 x1=v0T+12aT2,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t0=0-av0,采用逆向思维,第 4 个 2 秒内的位移为 x4=12×(- a)·-av0-6 s2=1.5 m,联立解得 a=-3 m/s2,v0=21 m/s(另一解不符合题意,舍去),选项 B、C 正确.根据 x3-x1=2aT2,甲车刹车后第 3 个 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x3=x1+2aT2,代入 数据解得 x3=12 m,选项 A 正确.汽车刹车到停止的距离 x0=0-2av20,代入数据解得 x0=73.5 m<75 m,所以甲车不会撞上乙车,选项 D 错误.故选 ABC.
第17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方法三 根据 v=gt, v =v0+2 v=xt =vt 2
v4= v 35=19.6-2×7.01.0×4 10-2 m/s=1.56 m/s g=vt44=10..5166 m/s2=9.75 m/s2. 答案:见解析
第18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19页
重难考点 全线突破
D.80 m/s2
解析:无人机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连续经过两段均为 x=120 m 的位移,第一段所 用的时间 t1=2 s,第二段所用的时间 t2=1 s,则第一段有:x=v0t1+12at21,连续两段有: 2x=v0(t1+t2)+12a(t1+t2)2,解得 a=40 m/s2,故选项 B 正确.

第1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

第1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

3.(2011•新课标)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 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 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 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 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 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解法二:(极值法)利用判别式求解,由解法一可知xA 1 1 2 2 =x+xB,即v0t+ ×(-2a)×t =x+ at 2 2 整理得3at2-2v0t+2x=0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程,当根的判别式Δ =(2v0)2-4×3a×2x<0时,t无实数解,即两车不相撞, 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 6ax
2
点评: 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有如 下几种: (1)一般公式法 一般公式法是指选用速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式,它们均是矢量式,使用时应注意方向性.一般 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余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 与正方向相反者取负.
2 平均速度法
x 定义式v ,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公式 t 1 v (v0 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 3中间时刻速度法 利用“在一段时间t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 t的平均速度”,即v t v.此公式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
【解析】在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s~6s向负 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sm=35m,A错; 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s1=35m,5s~6s的位移 s2=-5m,总路程为:40m,B对;由面积法求出 0~4s的位移s=30m,平均速度为:v=s/t=7.5m/s, C对;由图象知5s~6s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 同向,合力做正功,D错.

高三物理一轮 第一章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 第一章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
这几个推论光靠死记是不行的,要能够从基 本公式推导出来,否则,就不能灵活地加以 应用.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物体只在_重__力__作用下,从_静__止__ 开始下落. (2)特点:初速度v0=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 度g的_匀__变__速__直__线___运动.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解析: (1)设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初速度为 v0.由于质点停止运动前的最后 1 s 内位移为 2 m,则 x2=12at22,所以 a=2tx222=2×12 2 m/s2=4 m/s2. 质点在第 1 s 内位移为 6 m,x1=v0t1-12at21, 所以 v0=2x12+t1at21=2×62+×41×12 m/s=8 m/s.
(3)基本规律:速度公式 v=__g_t_. 位移公式 h=___12_g_t_2 _. 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1)特点:加速度为 g,上升阶段做匀__减__速__直__线__运 动,下降阶段做_自__由__落__体___运动. (2)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__v__0-__g_t___.
位移公式:h=__v_0_t-__12_g_t_2 _. v20
(2)双向可逆类的运动 例如:一个小球沿光滑斜面以一定初速度 v0 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就会以原加速度匀加 速下滑,整个过程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不变, 所以该运动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求解时 可对全过程列方程,但必须注意在不同阶段 v、 x、a 等矢量的正负号.
二、对推论 Δx=aT2 的拓展 1.公式的适用条件 (1)匀变速直线运动. (2)Δx 为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 差. 2.进一步的推论:xm-xn=(m-n)aT2 要注意此式的适用条件及 m、n、T 的含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第一章+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第一章+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考点一
题组突破
解法二 (相对运动法)选航空母舰为参照系,则起飞过程,相对 初速度为 0,相对末速度为 v-v2min,相对加速度仍为 a,相对 位移为 L,根据 2aL=(v-v2min)2 和 2as=v2,仍可得 v2min= 2as - 2aL. [答案] (1) 2as-L (2) 2as- 2aL
目录 CONTENTS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规律
1 抓基础·双基夯实 2 研考向·考点探究 3 随堂练·知能提升 4 课后练·知能提升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
(1)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1∶v2∶v3∶…∶vn= 1∶2∶3∶…∶n .
(2)1T 内、2T 内、3T 内、…、nT 内位移的比为 x1∶x2∶x3∶…∶xn= 12∶22∶32∶…∶n2 .
(3)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第 N 个 T 内位移的比为 xⅠ∶xⅡ∶xⅢ∶…∶xN= 1∶3∶5∶…∶(2N-1) .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1∶t2∶t3∶…∶tn= 1∶( 2-1)∶( 3- 2)∶…∶( n- n-1) .
考点一 题组突破
[反思总结] 知三求二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要把握以下四点: 1.要熟练掌握下列四个公式:v=v0+at,x=v0t+12at2,2ax=v2 -v02,x=v0+2 vt.这四个公式中,前两个是基本公式,后两个是前 两个的推论.也就是说在这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解题时 只要适当地选择其中两个即可. 2.要分清运动过程是加速运动过程还是减速运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 m,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的限速为60 km/h.则该车().A.超速B.不超速C.无法判断D.速度刚好是60 km/h解析如果以最大刹车加速度刹车,那么由v=2ax可求得刹车时的速度为30 m/s=108 km/h,所以该车超速行驶,A正确.答案 A2.(2013·苏北四市调研)如图1-2-5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 AB∶x BC等于().A.1∶1 B.1∶2 C.1∶3 D.1∶4解析由位移-速度公式可得v2B-v2A=2ax AB,v2C-v2B=2ax BC,将各瞬时速度代入可知选项C正确.答案 C3.(2012·无锡模拟)以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 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 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12.5 m B.2 m C.10 m D.0.5 m解析由v=at可得t=2.5 s,则第3 s内的位移,实质上就是2~2.5 s内的位移,x=12at′2=0.5 m.图1-2-5答案 D4.运动着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5 s 停止,则它在制动开始后的1 s 内、2 s 内、3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3∶5 B .1∶2∶3 C .3∶5∶6 D .1∶8∶16 解析 画示意图如图所示,把汽车从A →E 的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逆过来转换为从E →A 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等效处理,由于逆过来前后,加速度大小相同,故逆过来前后的运动位移、速度时间均具有对称性.所以知汽车在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之比为1∶3∶5∶…,把时间间隔分为0.5 s ,所以x DE ∶x CD ∶x BC ∶x AB =1∶8∶16∶24,所以x AB ∶x AC ∶x AD =3∶5∶6.选项C 正确.答案 C5.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 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 点和c 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经过c 点时的速度为3v .则ab 段与ac 段位移之比为 ( ).A .1∶3B .1∶5C .1∶8D .1∶9解析 经过b 点时的位移为h ab =v 22g ,经过c 点时的位移为h ac =(3v )22g ,所以h ab ∶h ac =1∶9,故选D.答案 D二、多项选择题6.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 ,刹车位移为x ,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求出( ).A .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B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C .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D .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解析 因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有x =12at 2=v -t ,可以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a 、平均速度v -,B 、C 正确;又v =at ,可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A 正确;因不知道汽车的质量,无法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D 错误.答案 ABC7.取一根长2 m 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 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 、60 cm 、84 cm ,如图1-2-6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 ). A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 .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D .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3-2)∶(2-3)解析 根据其运动规律h =12gt 2判断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B 项正确.由v =2gh 知,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由t = 2h g 知,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3∶4∶…,C 项正确、D 项错误.答案 BC8.目前,配置较高的汽车都安装了ABS(或EBS)制动装置,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会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安装了这种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可获得比车轮抱死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汽车安装防抱死装置后刹车制动力恒为F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 ,汽车的质量为m ,刹车前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 ,则( ).A .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v /tB .汽车刹车时间t ′=m v FC .汽车的刹车距离为x =v t +m v 2FD .汽车的刹车距离为x =v t +m v 22F解析 由F =ma 可知,制动时间应为t ′=v a =m v F ,A错误、B 正确;刹车距离图1-2-6应为x =v t +v 22a =v t +m v 22F ,C 错误、D 正确.答案 BD9.(单选)(2012·焦作高三检测)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内与开始刹车后6 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1 B .1∶3 C .3∶4 D .4∶3解析 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用时t 刹=v 0a =205 s =4 s ,故刹车后2 s 和6 s 内汽车的位移分别为x 1=v 0t -12at 2=20×2 m -12×5×22 m =30 m ,x 2=v 0t 刹-12at 2刹=20×4 m -12×5×42 m =40 m ,x 1∶x 2=3∶4,C 选项正确.答案 C10.(多选)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 ,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 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 1∶a 2等于2∶1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 -1∶v -2等于1∶1C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x 1∶x 2等于2∶1D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 1∶a 2不等于1∶2解析 汽车由静止运动8 s ,又经4 s 停止,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与减速阶段的初速度相等,由v =at ,知a 1t 1=a 2t 2,a 1a 2=12,A 错、D 错,又由v 2=2ax 知a 1x 1=a 2x 2,x 1x 2=a 2a 1=21,C 对,由v -=v 2知,v -1∶v -2=1∶1,B 对. 答案 BC11.某公共汽车的运行非常规则,先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速度达到v 1=10m/s 时再做匀速运动,进站前开始匀减速制动,在到达车站时刚好停住.公共汽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均为Δt =25 s ,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运行至下一站.已知公共汽车在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时加速度大小都为a =1 m/s 2,而所有相邻车站间的行程都为s =600 m ,有一次当公共汽车刚刚抵达某一个车站时,一辆速度大小恒定为v 2=6 m/s 的电动车已经过该车站向前运动了t 0=60 s ,已知该电动车行进路线、方向与公共汽车完全相同,不考虑其他交通状况的影响,试求:(1)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的时间t 是多少?(2)若从下一站开始计数,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n 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n 为多少?解析 (1)设公共汽车启动时加速所用的时间为t 1,则t 1=v 1a =10 s ,加速行驶的路程为s 1,则s 1=12at 21=12×1×102 m =50 m ,上面所求的时间和路程同时也是制动减速所用的时间和路程,所以汽车每次匀速行驶所经过的路程为s 2,则s 2=s -2s 1=500 m ,匀速行驶所用时间为t 2,t 2=s 21=50 s , 所以公共汽车在每两站之间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为t =2t 1+t 2=70 s.(2)电动车到达第n 站所用的总时间为T ,则有T =n (t +Δt )+t 0,v 2T =ns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n =12.答案 (1)70 s (2)1212.(2012·杭州质检)温州机场大道某路口,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有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正以36 km/h 的速度朝该路口停车线匀速前行,在车头前端离停车线70 m 处司机看到前方绿灯刚好显示“5”.交通规则规定:绿灯结束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1)若不考虑该路段的限速,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 s ,司机想在剩余时间内使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通过停车线,则汽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2)若该路段限速60 km/h ,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 s ,司机反应过来后汽车先以2 m/s 2的加速度沿直线加速3 s ,为了防止超速,司机在加速结束时立即踩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直行,结果车头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 (1)司机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x 1=v 0t 1=10 m ,加速过程t 2=5-t 1,所以t 2=4 s ,x -x 1=v 0t 2+12a 1t 22,代入数据得:a 1=2.5 m/s 2.(2)汽车加速结束时通过的位移x 2=v 0t 1+v 0t 3+12a 2t 23=10 m +10×3 m +12×2×32 m =49 m.此时车头前端离停车线的距离为x 3=70-x 2,所以x 3=21 m ,此时速度为v =v 0+a 2t 3=(10+2×3) m/s =16 m/s ,匀减速过程中有2a 3x 3=v 2,代入数据解得:a 3=12821 m/s 2=6.1 m/s 2.答案 (1)2.5 m/s 2 (2)6.1 m/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