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最终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是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领域。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涵盖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贸易政策、贸易障碍等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而国际贸易实
务则是以实际的贸易活动为基础,研究贸易的实际操作和
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要
素禀赋理论等。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应该专注于
生产自身具备相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互相补充。
绝对优势理论则认为,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拥有
绝对优势,应该专注于该商品的生产和出口。
要素禀赋理
论认为,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分配不均,贸易可以使资源
得以最优配置。
国际贸易实务涉及到贸易的各个环节和动态变化,包括市
场开拓、贸易协定、关税制度、汇率变动、物流、海关手
续和国际贸易融资等。
此外,还需要关注国际贸易的相关
政策、规范和争端解决机制等。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相互补充,理论为实务提供了理论指
导和分析框架,实务则为理论提供了实证数据和实践案例。
通过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国
际贸易中的问题,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整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整版一、导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贸易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旨在帮助您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实践中的知识、技能和策略。
二、国际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来提高各自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2、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即生产效率更高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来提高各自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也称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更多生产要素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来提高各自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4、克鲁格曼模型克鲁格曼模型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
该模型基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假设,解释了贸易如何取决于市场结构、产业组织和规模经济等因素。
三、国际贸易实务1、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概念。
不同的贸易术语意味着不同的交易条件和责任,对于买卖双方的风险和责任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2、国际贸易结算国际贸易结算涉及货款的收付以及结算工具的选择。
常用的结算工具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等。
3、国际贸易保险国际贸易保险旨在保护货物和交易的安全。
常见的保险类型包括海运保险、空运保险、陆运保险和邮政保险等。
4、国际贸易单证国际贸易单证是国际贸易交易的关键文件。
常见的单证包括发票、提单、保险单和原产地证书等。
四、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我们将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在实践中的应用。
这些案例将涵盖不同产品、市场和贸易方式,帮助您全面了解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
五、总结与建议在本课程的结尾,我们将回顾所学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一些建议,以帮助大家在未来的国际贸易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理论和实务。
我们将强调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个人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摘要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经济交流和贸易活动的过程。
本文涵盖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务,包括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的贸易理论模型和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
它旨在提供一个综合的概述,帮助读者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实际运作。
引言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经济交流和贸易活动的过程,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的在于探讨国际贸易的原因、影响和实际操作。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和相对成本等。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具有的相对于其他商品的较低机会成本。
绝对优势则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具有的绝对的生产成本优势。
相对成本则是指一个国家生产不同商品的机会成本之间的比较。
主要的贸易理论模型1.梅洛斯-普林斯模型2.海克斯-欧林模型3.赫克歇林格模型4.萨缪尔森张量分析5.同质贸易模型以上模型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主要的经济模型之一,它们在解释和研究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模型通过考虑不同国家的经济规模、生产成本和贸易壁垒等因素,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包括贸易政策、贸易协定和贸易壁垒等。
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有关贸易的法律、规则和措施。
贸易协定是指国际间达成的关于贸易规则的协议,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等,它们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运作产生着重要影响。
结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掌握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对于理解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通过介绍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的贸易理论模型和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理解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运作方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整理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2015年4月1.目前我国货物出口中,比重最大的是(B)B.机械与运输设备2.在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国际分工呈现的特点是(C)C.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日益为大宗商品所代替3.下列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B)B.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4.税额与商品价格的涨落成正比关系的关税征收方式是(D)D.从价税(15.4、16.4)5.下列关于国民待遇的说法正确的是(C)C.国民待遇只适用于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服务和知识产权6.拥有欧盟内部的最终控制权的机构是(D)D.部长理事会(15.4、17.4)7.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方式是(D)D.一致同意8.下列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由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是(D)D.协议分工理论9.全面规定两国间经济贸易关系的贸易条约是(A)A.通商航海条约(15.4、18.10)10.下列术语中买方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最小的是(B)B.DDP(15.4、18.10、19.10)11.由国际商会制定,目前在国际贸易中最流行的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是(A)A.《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5.4、16.10、17.10)12.适用于生丝、羊毛和棉花等经济价值较高、含水量又极不稳定的商品的计重方法是(C)C.公量(15.4、17.10、19.10)13.按照(2010通则》的解释,CFR术语和CIF术语的区别在于(C) C.负责办理保险的责任方不同14.在国际租船业务中,通常速遣费率是滞期费率的(A)A.0.5倍15.按照我国《海商法》的规定,船舶在合理时间内未从被获知最后消息的地点抵达目的地,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满两个月后仍没有获知其消息的,为船舶失踪。
船舶失踪视为(A)A.实际全损(15.4、18.10)16.根据“中国保险条款”的规定,我国海运货物保险中承保责任范围最大的基本险别是(C)C.一切险(15.4、16.10、18.10、19.4)17.按出票人不同,由企业、商号或个人签发的汇票是(D)D.商业汇票18.下列结算方式中,对出口方而言风险最小的是(A)A.即期信用证19.既是合同中的一项条款,也是一项法律免责原则的是(C)C.不可抗力(15.4、17.4)20.国际结算中使用的信用证一般都是(A)A.跟单信用证(15.4、17.10)21.既有自愿性,又有强制性的解决争议的方式是(C)C.仲裁(15.4、17.10)22.对于易腐烂变质或难以久存的商品,适用的拍卖方式是(B)B.减价拍卖(15.4、18.4)23.在进料加工业务中,加工企业与外商之间的关系是(D)D.买卖关系(15.4、19.4)24.下列不属于电子商务分类的是(B)B.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2015年10月1.按部门分类,下列商业性服务中.属于其他商业性服务的是(A)A.建筑服务2.下列关于二战后田际分工新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3.下列关于对外贸易乘数的说法.正确的是(C)C.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对外贸易乘数越大4.下列不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是(D)D.劳工标准5.下列出口补贴中不属于禁止使用补贴的是(B)B.农产品差价补贴6.2012年,我国的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29362.4亿元和519322亿元。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完整版)一、国际贸易理论概述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主要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的基本形式、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再到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形式国际贸易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有形的商品在国际间的买卖,如机械设备、农产品、纺织品等;服务贸易是指无形的劳务在国际间的买卖,如旅游、运输、金融、保险等;技术贸易是指技术的国际转移,如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
三、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自己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应该生产和出口自己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自己稀缺要素的产品;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是指各国政府为促进或限制国际贸易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包括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中性贸易政策等;国际贸易措施主要包括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出口鼓励措施、进口限制措施等。
五、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各国经济的增长,提高各国的经济水平;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各国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各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各国技术的传播和创新,提高各国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六、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具体实施的过程。
它包括贸易磋商、合同签订、货物装运、货款支付、保险、商检、报关、结汇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确保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应对八、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整版

2024/1/28
15
03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2024/1/28
16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01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 义
指一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 的外贸活动准则,是一国政府对 外贸易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02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 型
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 管理贸易政策。
0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 标
经济目标、政治目标、社会目标 。
13
要素禀赋理论
01
要素禀赋的概念
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如土地、劳动、资本等。
2024/1/28
02 03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决定了各国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地位和利益 。要素禀赋充裕的国家在生产和出口使用该要素密集的产品上具有优势 ,而要素禀赋稀缺的国家则相反。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 整版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8
• 国际贸易概述 • 国际贸易理论 •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 国际贸易实务 • 国际贸易风险与防范 •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展望
2
01
国际贸易概述
2024/1/28
3
国际贸易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 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不完全竞争市场
新贸易理论强调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国 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在不完全竞争市 场上,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广告、技 术创新等手段获得市场势力,从而在 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这种市场 势力可以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 超额利润,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
产品差异化
国贸理论与实务全篇课件

自由贸易政策
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贺易运动始于此世纪末。19世纪初 至19世纪70年代,是自由贸易占主导地位时期。在这一 时期,一些国家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历史上,英国曾 经是一个全面采取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18世纪60年代, 英国最早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次工业革命。进入19 世纪初期,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确立并得 到巩固,它不怕与外国商品进行竞争。此时,英国工业 资产阶级已感到实行的保护贸易政策已成为阻碍经济发 展和对外扩张的一大障碍。于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便 要求实行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无限制的自由竞争和自由 贸易政策。进入19世纪20年代,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展 了一场大规模的以反对谷物法为中心的自由贸易运动。 经过不断斗争,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终于战胜了地主阶级, 使自由贸易政策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国贸理论与实务全篇
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
是指国内是否具备有国际竞争力的供货行业 和相关产业。
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对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 所产生的效益可以波及到另一产业,从而帮
助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确定竞争地位。例如: 美国在半导体工业的领先地位为其在PC和其
他技术先进的电子产品方面的成功提供了基
础;瑞士在制药业方面的成功与其过去染料 工业的国际性成功密切相关
贸易区(全球第一个由最富裕的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来的一体化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国贸理论与实务全篇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促进内部贸易的增长 促进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的发展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和提高了贸易集团的地位和力量 对集团外的国家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成功产业一般
是由很多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产业群,如德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1. 简介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的经济活动。
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并推动全球化进程。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是研究国际贸易规律和实际操作的重要领域。
2. 国际贸易理论2.1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应该专门生产那些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来获取其他商品和服务。
例如,假设国家A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麦子,而国家B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棉花。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国家A应该专注生产麦子,国家B应该专注生产棉花,然后两国之间可以通过贸易交换相应的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2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里卡多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上都比其他国家具有绝对优势,贸易仍然可以带来利益。
这是因为比较优势取决于机会成本,而不是绝对成本。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应该专门生产那些相对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来获得其他商品和服务。
2.3 收益不均等理论由托尔斯坦·伦宁提出的收益不均等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受益,但收益的分配可能不均等。
较富裕的国家可能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而较贫穷的国家可能收益较少。
这一理论强调了国际贸易的正面影响,但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贸易不平等问题,并寻求促进贸易公平的措施。
3. 国际贸易实务3.1 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是各国为了实现国内经济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常见的贸易政策措施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
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国际贸易环境以及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等因素。
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3.2 贸易协定贸易协定是各国之间为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加强合作而达成的协议。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多边贸易协定体系,旨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规则化。
贸易协定旨在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并提供争端解决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专用语。
对等样品: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卖方如不愿意采用凭买方样品交易,卖方可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交买方确认,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称为“对等样品”或者“回样”也可以称之为确认样品。
滞期费:是指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租船人未完成装卸作业,给船方造成经济损失,租船人对超过的时间应该向船方支付一定的罚金。
速遣费:是指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租船人提前完成装卸作业,使船方节省了船舶在港的费用开支,船方应向租船人就可节省的时间支付一定的奖金。
海运提单:简称提单,是指由船长或船公司或其代理人签发的,证明已收到特定货物,允诺将货物运到特定的目的地并交付给收货人的凭证。
推定全损:是指货物发生保险事故之后,认为实际全损已经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发生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与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将超过保险价值的损失。
实际全损:是指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灭失,或者受到严重损坏完全失去原有形体、效用,或者不能再归被保险人所有。
出口外汇净收入:是指出口外汇总收入扣除劳务费用等非贸易外汇后的外汇收入。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付款交单:简称D/P,是指出口人的交单以进口人的付款为条件,即出口人发货后,取得装运单据,委托银行办理托收,并指示银行只有在进口人付清货款后,才能把商业单据交给进口人。
违约金:是指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依据约定或法律规定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的责任。
仲裁: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情况错综复杂,市场变化多端,因此,交易双方签订合同后,常常由于种种原因,合同没有履行,因而引起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一般这种情况下,用来解决合同争议所采取的方法叫做仲裁。
发盘:又称发价或报价在法律上成为要约。
凡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其内容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盘人有在其发盘一旦得到接受就受其约束的意思,即构成发盘。
还盘:又称还价,在法律上成为反要约,还盘是指受盘人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发盘提出的各项条件,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原发盘人考虑,即还盘是对发盘条件进行添加、限制或其他更改的答复。
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现行的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三种《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的。
《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是由美国几个商业团体制定的。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为了统一对各种贸易术语的解释而制定的。
CFR与FOB的异同点他们都是在装运港交货,风险划分均以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为界,都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都是由卖方负责办理出口手续,买方负责办理进口手续。
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办理从装运港至目的港的运输责任和费用的承担方不同。
FOB条件下,由买方订立运输合同并承担相关费用,而在CFR条件下,则由卖方订立运输合同并承担相关费用。
OCP条款必须满足的条件、1货物最终目的地必须属于OCP地区范围,这是签订OCP运输条款的前提。
2货物必须经由美国西海岸港口中转,因此在签订贸易合同时,有关货物目的地港应规定为美国西海岸港口,即为CFR或CIF美国西海岸港口条件。
3在提单备注栏内及货物唛头上应注明最终目的地OCP**城市。
为什么CIF是典型的象征性交货?从交货方式来看,CIF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性交货。
所谓象征性交货是针对实际交货而言。
前者指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供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需保证到货。
后者则是指卖方要再规定时间和地点,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提交给买方或指定人,而不能以交单代替交货。
可见,在象征性交货方式下,卖方是凭单交货,买方是凭单付款,只要卖方如期向买方提交了合同规定的全套合格单据,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或灭失,买方也必须履行付款义务。
反之,如果卖方提交的单据不符合要求,即使货物完好无损地云大目的地,买方任有权拒绝付款。
但是,鼻血之处,按CIF属于成交,卖方履行其交单义务,意识得到买方付款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他还必须履行交货义务。
如果卖方提交的货物不符合要求,买方即使已经付款,仍人可以根据合同的规定向卖方提出索赔。
定价方法:1固定定价法:固定定价是指交易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合同价格予以明确、具体的规定。
其优点是:既明确、具体和肯定,也便于核算和之星。
2非固定定价法:这类定价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待定价格a明确约定定价时间与定价方法b只规定作价时间。
(2)暂定价格,在合同中先约定一个初步价格作为开立信用证和初步付款的依据,待双方确定最后价格后,再进行最后清算,多退少补。
(3)部分固定价格,部分非固定价格。
发盘效力终止的条件①在发盘规定的有效期内未被接受,或虽未规定有效期,但在合理时间内未被接受,则发盘的效力即告终止。
②发盘被发盘人依法撤销③被受盘人拒绝或是还盘之后,即拒绝或还盘通知送达发盘人时,发盘的效力即告终止。
④发盘人发盘之后,发生了不可抗拒事件,如所在国政府对发盘中的商品或所需外汇发布禁令等。
在这种情况下,按出现不可抗拒力可免除责任的一般原则,发盘的效力即告终止。
⑤发盘人或受盘人在发盘被接受前丧失行为能力,则该发盘的效力终止。
构成有效接受的条件①接受必须由受盘人作出;发盘是向特定的人提出的,因此,只有特定的人才能对发盘作出接受②接受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根据公约规定,一项有效地接受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只接受发盘中的部分内容,或对发盘条件提出实质性的修改,或提出有条件的接受,均不能构成接受,而只能构成发盘③接受必须在发盘规定的实效内作出;当发盘规定了接受的时限时,受盘人必须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作出接受,方为有效。
④接受通知的传递方式应符合发盘的要求;发盘人发盘时,有的具体规定接受通知的传递方式,也有未作规定的。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接受通知在规定期限内到达发盘人,对于合同的成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非固定价格的好处:1有助于暂时解决双方在价格方面的分歧,先就其他条款达成协议,早日签约2有助于解除客户对价格风险的顾虑,使之甘于签订交货期长的合同。
数量、交货期的早日确定,不但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出口市场,也有利于生产,收购和出口计划的安排3对交易双方,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价格风险,但是对于卖方来说,可以不失时机的做成生意,对买方来讲,可以保证一定的转售利润。
托收的种类:1光票托收2跟单托收(分为付款交单(即期付款交单和远期付款交单DP)和承兑交单DA)信用证特点:1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2信用证是一项单据业务3信用证是独立于其他合同之外的一种自足的法律文件班轮运输的特点、1船舶按照固定的船期表,沿着固定的航线和港口来往运输,并按相对固定的运费收取运费,因此它具有“四固定”的基本特点。
2由船方负责配载装卸,装卸费包括在运费中,货方不再另付装卸费,船货双方也不计算滞期费和速遣费。
3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豁免,以船方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
构成发盘的要件(发盘生效的条件)、1标明货物的名称。
2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数量或规定数量的方法。
3明确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价格或规定确定价格的方法。
信用证条件下制单结汇的三种做法:①收妥结汇:又称收妥付款,是指信用证议付行收到出口企业的出口单据后,经审查无误,将单据寄交国外付款行索取货款的结汇做法。
②押汇:又称买单结汇,是指议付行在审单无误情况下,按信用证条款贴现受益人(出口公司)的汇票或者以一定的折扣买入信用证项下的货运单据,从票面金额中扣除从议付日到估计收到票款之日的利息,将余款按议付日外汇牌价折成人民币,拨给出口企业。
③定期结汇:是指议付行根据向国外付款行索偿所需时间,预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结汇期限,并与出口企业约定该期限到期后,无论是否已经收到国外付款行的贷款,都主动将票款金额折成人民币拨交出口企业。
处理单证不符情况的几种方法:①表提:又称表盖提出,即信用证受益人在提交单据时,如存在单证不符,向议付行主动书面提出单、证不符点。
②电提:又称电报提出,即在单、证不符的情况下,议付行先向国外开证行拍发电报或电传,列明单、证不符点、待开证行复电同意再将单据基础。
电提的情况一般是单证不符属实质性问题,金额较大。
③跟证托收:如出现单证不符,议付行不愿用表提或电提方式征询开证行的意见。
在此情况下,信用证就会失效。
出口企业只能采用托收方式,委托银行寄单代收货款。
保险险别:㈠海上风险:在现代海运保险业务中,凡与海运相连的,包括陆上、内河、驳船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也都包含在海上风险之内予以承保。
①自然灾害:海运保险承保的自然灾害是指运输过程中发生人力不可抗拒的诸如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和火山爆发等事件而导致的船货损失。
②意外事故:是指由于外来的、偶然的、意外的原因所致的事故,海运保险锁承保的意外事故有限定一定的承保范围。
包括船舶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等。
㈡外来风险:①一般外来风险:凡一般外来原因造成的风险,称为一般外来风险,包括偷窃、提货不着、短量、混杂、沾污、渗漏、碰损、破碎、串味、受潮受热、包装破裂、淡水雨淋、钩损、锈损等。
②特殊外来风险:是指除一般外来风险以外的其他外来原因导致的风险,主要有战争风险、罢工风险、进口国有关当局拒绝进口或没收货物的风险等。
我国海运货物保险的险别:㈠基本险:①平安险:在投保平安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主要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全部损失和对意外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失及部分损失予以赔偿。
②水渍险:投保水渍险后,保险公司除承担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还对被保险货物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负赔偿责任。
③一切险:投保一切险后,保险公司除承担水渍险的各项赔偿责任外,还对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一般外来风险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负责赔偿。
㈡附加险别:①一般附加险: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投保,而只能在投保平安险或水渍险的基础上,根据货物的特性和需要家宝一种或若干种一般附加险。
②特殊附加险:战争险、罢工险③其他附加险㈢其他专门险别:①海鲜运输冷藏货物保险险别②海运散装桐油险③卖方利益险###&***&&&&&&&对下面的甲乙双方的交易磋商的基本过程如下,要求进行分析后说明每一段术语交易磋商的哪一环节,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甲:5月1日……。
乙5月4日……。
甲5月5日……,乙5月10日……甲:5月21日……1)5月1日发盘,因为有商品、数量、价格和一个特定人2)5月4日算询盘,因为没有修改意见,不算还盘,是邀请发盘,第一轮谈判结束3)5月5日是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