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 15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注意事项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

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

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

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

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C.杜威 D.斯坦豪斯2.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3.结课的形式有多种,下列项目中有一种提法,一般是不会采用的,即( )。

A.归纳式 B.回味式C.拓展延伸式 D.故事启发式4.典型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指( )。

A.分组教学制 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 D.开放课堂5.“学习化课程”体现的是( )。

A.融合课程的理念和形式B.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形式C.隐性课程的理念和形式D.选修课程的理念和形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五个层次。

7.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一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一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8.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与评价目的、收集和 ______——和反省与评价。

9.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一素质。

10. CIPP模式中的成果评价,即要____、解释和____课程方案的成绩,并协助决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该终止、修正或继续。

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C)。

A、观察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练习法2、当代小学课程内容应体现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C)A、时代性B、基础性C、创造性D、综合性3、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古典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学者是( D)A、斯腾豪斯B、泰勒C、施瓦布D、利维4、根据博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就是( D)A、教学目标B、培养目标C、教学目的D、课程目标5、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

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

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 B)A、社会问题为中心B、经验为核心C、“文化要素”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6、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不包括( D)A、行为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D、习惯性目标7、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D)A、现场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8、“不陵节而施”就是强调要按(A )组织课程内容。

A、横向B、水平C、直线D、序列9、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提出者是( A)A、斯克里文B、泰勒C、布卢姆D、艾斯纳10、20 世纪,独立于教学论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形成,课程理论成了一门独立的教育学分支学科。

在这个时期,一批专门的课程研究著作出现,其中美国教育家波比特发表的著作是(B )A、《教育过程》B、《课程论》C、《儿童与课程》D、《教学与发展》1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D )A、现象·问题和规律B、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C、揭示课程论与教学论规律D、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12、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D)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康德D、赫尔巴特13、( B)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

杆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A 卷)一. 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部著作中?()A. 《大教学论》B. 《课程论》C.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2. 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是课程实施的( )oA. 忠实取向B. 相互适应取向C •上体取向D.课程创生取向3.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

A. 复习B •实践C. 方法D •拓展4. 下面哪一类不是布鲁姆提出的教学目标?( ) A. 认知tl 标B. 发展日标C •悄感日标D. 动作技能目标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专著是( )oA. 《大教学论》B. 《普通教育学》C. 《儿童与课程》D. 《雄辩术原理》6•某校推行教学改革,规定教师一节课讲授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这项规定侵犯了教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专 业: _____________ 考试类型: 班 级: 学 号: 考试命题 要 求师的()oA.教育教学权B.管理与指导学生权C.评价学生权D.参与学校管理权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oA.博比特B•特斯C.泰勒D•泰罗&“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黑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

”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属于()oA•行为目标B.普遍性13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9.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A.儿童中心课程B.社会中心课程C.学科中心课程D.经验中心课程10•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当儿童开始有了规则意识,并且认为规则制定属于年长者的专利,这时的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一阶段?()A.前道德阶段B.权威阶段C.自律或合作阶段D.公正道德阶段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关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国外的主要观点有()oA.两者相互独立B.两者相互包含C.两者相互交义D.两者循环联系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有()oA.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B•解释课程与教学规律C.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D.整理课程与教学经验3•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oA•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2017年秋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作为学科。

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3.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①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②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③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

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

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_______、学习活动、_______和其他要素。

2.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_______、学生、_______。

3.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_______、功能目标、实现条件、_______和评价。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_______模式.5.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性语言、论证性语言、_______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6.为了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_______。

参考答案:1.课程内容评价2.教师数学内容3.理论基础活动程序4.个别化教学5.叙述说明6.终结性评价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lo分。

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正”或“误’)1.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 )2.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

( )3.板书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要具有示范性。

( )4.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

( )5.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对教师的评价.( )参考答案:1.错2.对3.对4.对5.错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教学?2.简述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的内涵。

3:什么是螺旋式课程组织?4.简述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参考答案:1.教学:从广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

2.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

3.螺旋式课程组织:是指根据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1[单选题,0.6分]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 )A查特斯B.奥利沃C.博比特D.施瓦布参考答案:A2[单选题,0.6分]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 )A.拉特克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斯太克参考答案:A3[单选题,0.6分]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A.复习•B.呈现•C.拓展•D.方法参考答案:D4[单选题,0.6分]杜威在其1902年出版的著作中曾针对传统教学割裂儿童与学科而使儿童完整的经验被肢解的问题,提出在经验的基础上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

这本不朽名著是( )•A.《儿童与课程》•B.《民主主义与教育》•C.《我的教育信条》•D.《明日之学校》参考答案:A5[单选题,0.6分]现代课程之父泰勒在20世纪初所创立的课程开发模式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

其课程开发模式被称为( )•A.目标模式•B.过程模式C.表现模式•D.普遍模式参考答案:A6[单选题,0.6分]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 )•A.目标原则•B.过程原则•C.评价原则•D.组织原则•参考答案:B7[单选题,0.6分]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参考答案:C8[单选题,0.6分]“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指的是奥苏贝尔所说的( )•A.好奇心•B.认知驱力•C.附属驱力•D.自我驱力参考答案:B9[单选题,0.6分]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假设理论是( )•A.潜在发展区•B.实际发展区•C.最近发展区•D.现有发展区参考答案:C10[单选题,0.6分]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高速度原则•B.高难度原则•C.小步子原则•D.逐渐分化原则•参考答案:D11[单选题,0.6分]“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一单选题(共100题,总分值100分)1. 从认识方面来看,教学过程是()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分)A. 教师B. 学生C. 教师和学生D. 社会2. 在常用的方法中,观察法和访谈法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的方法(1分)A. 定性B. 定量C. 主观D. 客观3. 我国新课程结构中从小学到高中新增加一门必修课程叫()(1分)A. 活动课程B. 综合实践活动C. 研究性学习D. 信息技术4. 《诗》就是《诗经》,是由()收集整理的(I分)A. 老子B. 孟了C. 孔子D. 无名氏5.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工作(1分)A. —般B. 重点C. 中心D. 次要6. 在英文文献中,“课程”一词的原意是()(1分)A.教材B. 跑马道C. 道路D. 教学7. ()侧重于课程的改进和不断完善(I分)A. 总结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发展性评价D. 教学评价8. 学科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1分)A. 说明部分B. 本文部分C. 教学进度D. 教学方法9. 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将原来的“教学大纲”称之为()(1分)A. 学校课程方案B. 教学计划C. 学科课程标准D. 教材10. 生物课属于•()(1分)A. 融合课程B. 学科课程C. 广域课程D. 活动课程11. 霍桑试验主要研究的是()的作用(1分)A. 群体气氛B. 安全感C. 生产率D. 课堂气氛12. 教学环境的特点除了规范性、可控性和教育性以外,还具有()(1分)A. 自发性B. 纯化性C. 群体性D. 潜在性13. 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除了演示法以外还有()(1分)A.参观法B. 实验法C. 练习法D. 作业法14.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提出了()(I分)A. 暗示教学法B. 发现法C. 程序教学D. 谈话法15. 6、学生掌握教材时必须以()认识为基础(1分)A. 感性B. 理性C. 形象D. 感觉16. 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1分)A. 个别教学B. 小组教学C. 复式教学D. 集体教学17. 课程计划的核心内容应该是()(1分)A. 课程设置B. 课程开设顺序C. 课时分配D. 编制18. 学科()计划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础层管理,是教学工作计划的“前沿阵地” (1分)A. 教学进度B. 教学过程C. 课时D. 单元19. 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1分)A. 《教育学》B. 《普通教育学》C. 《教学论新编》D. 《教学论》20.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出自于()(1分)A. 《学记》B. 《论语》C. 《孟子》D. 《大学》21. 教给学生()方法,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先决条件(1分)A. 学习B. 工作C. 生活D. 认知22. 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1分)A. 布鲁纳B. 杜威C. 博比特D. 泰勒23. ()在其1978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重点阐述了接受学习(1分)A. 加涅B. 奥苏贝尔C. 赫尔巴特D. 布卢姆24. 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为指导思想(1分)A. 完整观点B. 启发式C. 灵活性D. 综合性25. 教师最根本的职责是()(1分)A. 教好书B. 育好人C. 教书育人D. 带好班26. 1972年西方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出版了()一书(1分)A. 《教学方法》B. 《教学模式》C. 《教学管理》D. 《教学评价》27.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为主(I分)A.德育B. 智育C. 教学D. 管理28. 西方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是由()提出(I分)A. 泰勒B. 弗莱雷C. 博比特D. 泰勒29. 世界上最早将评价纳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是()。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练习题(一)1.第1题“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A.教师、学生、课程B.教师、学生、教材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D.教师、学生、环境答案:A2.第2题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B.古代、近代和现代C.原始、古代和现代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答案:A3.第3题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答案:B4.第4题在课程研制模式中大力倡导目标模式的美国学者是A.泰勒B.司腾浩斯C.沃克D.施瓦布答案:A5.第5题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施瓦布D.夸美纽斯答案:C6.第6题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是A.学科设计B.生活领域设计C.科目设计D.学习者中心设计答案:B7.第7题在某一教学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就是A.教学内容B.教学模式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答案:B8.第15题在学完某门课程或某个重要部分之后进行的旨在评价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概括水平较高的测试和成绩评定是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答案:A9.第16题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答案:D10.第17题17世纪,《大教学论》,这本被认为是历史上专门而系统研究和阐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问世,一般人将这本专著的发表看作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

这本著作的作者是A.昆体良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答案:B11.第18题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答案:C12.第19题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答案:C13.第27题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被称为A.课程决策B.课程开发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答案:A14.第28题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者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评价对象的评价类型是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他评价D.元评价答案:A15.第29题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答案:C16.第30题“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答案:A17.第8题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西方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二元循环联系模式等四种不同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1 1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

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

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

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

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
2.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3.结课的形式有多种,下列项目中有一种提法,一般是不会采用的,即( )。

A.归纳式 B.回味式
C.拓展延伸式 D.故事启发式
4.典型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指( )。

A.分组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开放课堂
5.“学习化课程”体现的是( )。

A.融合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B.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形式
C.隐性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D.选修课程的理念和形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五个层次。

7.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
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一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一交替的办法进行
教学的组织形式。

8.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与评价目的、收集和 ______——和反省与评价。

9.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一素质。

10. CIPP模式中的成果评价,即要____、解释和____课程方案的成绩,并协助决
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该终止、修正或继续。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1.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

12.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