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硕备考: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复习技巧

合集下载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题型盘点及冲刺阶段复习建议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题型盘点及冲刺阶段复习建议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题型盘点及冲刺阶段复习建议童鞋们,大家好。

今天针对汉语百科给大家一些冲刺阶段的复习建议。

在以前的帖子中,老师已经给大家介绍了这一科目的各种题型,相信大部分小同学已经对此了然于心,并且已经做了相当相当充分的准备。

然而,从10月10日到10月30日有一件大事,就是“考研正式报名”。

部分同学因为准备目标院校的某些科目感到力不从心,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在正式报名阶段换学校或者从学术硕士换到翻译硕士。

果真要这样吗?“翻译硕士”的初试方式和其他某些专业硕士的考研方式有些不同,采取“一个大纲,自主命题”的形式。

大纲规定了全国的翻译硕士都按照某个既定模式出卷子,但是不同的学校的侧重点不同。

不同学校的百科知识考察的题型不同,涵盖面虽然都比较广,但是具体到哪个方面谁也说不准。

另外,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组合形式,除了名词解释还有选择,或者以问答+选择的形式出现。

有的学校的名词解释开始采取N选M(M<N)的形式。

对于换学校的小朋友们,准备百科一定得摸清目标学校的题型,如果是单一形式,就按照单一形式的去复习。

如果目标学校是组合考察形式,尽量按照名词解释的题型做准备,这样做选择就更能得心应手。

也有的小同学因为复习学术硕士的科目复习不下去了,决定改换到专业硕士。

这些同学的时间就比较紧张了,词条的背诵很不容易。

同学应当尽快摸清词条的路数,看看各类词条的答题规律,比如人物类词条就简介该人的生卒年,身份,写过什么书,做过什么事,在历史上有什么地位等等。

选择题相对容易些,但是每一个小点都不要放过。

确定考翻译硕士的小朋友也要这么做,趁此时间查缺补漏。

后面两部分的应用文和大作文,现阶段大家都能达到70%~80%左右的分数,为了更稳妥地拿到复试的门票,同学们都希望这两科的分数考高一些。

现阶段除了练习的同时,建议大家多读读范文。

如果题目涉及到XX大学的名义写通知的,最好上自己学校或者目标学校的研究生官网好好浏览相关通知,学学措辞。

川大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川大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2017川大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众所周知川大的汉语写作与百科这一科难,准备起来最棘手。

以名词解释为例范围比天空还广,比海还深。

这也就算了,川大改卷还比较压分,撑死不过120+,而低分低至80+,老师真是心狠手辣,比起某些学校动辄上120,130来说,考川大的孩纸确实吃不少苦头。

名词解释25个,每个写80-120个字才保险,这样下来就是2000-3000字,应用文450字,大作文800字,总共加起来最少也有3200字。

正常考试是3个小时,你造吗?写的我手都发抖了,而且还是属于思维流畅状态,所以考前的准备尤其重要,因为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行文流畅!今年也是非常有幸考上川大,备考百科算是有点心得比较高效的,特发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试卷分为三大部分:名词解释,应用文写作,现代汉语写作。

名词解释2010-2013年4年共考名词解释91个,其中10年考21个,11年20个,12年25个,13年25个,据我14年的实战经验也是25个,所以按此推理15年应该也是25个。

把考过的所有名词解释可以分为6类。

分别是: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贸易法律常识,国内外时局热点,欧州历史文化宗教,美国历史文化,世界国家组织会议公约。

具体分类请看详单:1.中国历史文化:共20个2.政治经济贸易法律常识:共16个3.国内外时局热点:共12个4.欧州历史文化宗教科学:30个(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多次考到!!)5.美国人文地理:共6个6.世界国家组织会议公约:共7个从上可以看出川大出题的侧重点:即中国历史文化,政经贸法常识,和欧洲文史科三个方面,你知道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了吧。

名词解释答题技巧:1。

每个要写80-120个字,休想一句话就得两分,字要写好,别被扣卷面分。

2.名词解释重点在解释二字,就像是下定义,做概念。

.以人物为例,要说明这个人物是干什么的,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有什么重要作品,对人类社会有何突出贡献及影响,这样下来就八九不离十了。

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指导【圣才出品】

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指导【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指导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共有四门考试科目:《政治理论》,总分100分;《翻译硕士英语》,总分100分;《英语翻译基础》,总分150分;《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总分150分。

其中,《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现代汉语写作水平和百科知识掌握情况。

本章通过对《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的解读以及对《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试题的分析,引导考生了解宏观备考方向,并为考生提供具体可行的备考方法,帮助考生成功迈出《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备考之旅的第一步。

第1章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三、考试基本要求1.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对作为母语(A语言)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基本功。

3.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

总分150分。

I.百科知识1.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题型要求考生解释出现在不同主题的短文中涉及上述内容的25个名词。

每个名词2分,总分5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应用文写作1.考试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字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2020考研:如何高效复习MTI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

2020考研:如何高效复习MTI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

/2020考研:如何高效复习MTI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百科知识是考研考MTI必考的一个科目,很多同学对于这一科目感到非常的迷茫,不知道需要考什么。

并且,这一科目每个学校考察的内容不同。

很多同学在现阶段并没有确定好目标院校,今天主要跟各位考生谈谈如何在整体上复习百科知识。

一、百科中的名词解释与单项选择百科知识的名词解释和单项选择是百科中的第一题,主要需要各位考生买各个院校指定的参考书。

为什么说需要各大院校的参考书呢,是因为百科这门考试考察的内容比较泛,不是一两本参考书就能搞定的。

所以各位考生在复习要多看,可以购买比较中意的几所院校的参考书目。

这部分重点考察的就是考生平时所积累的常识,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

在复习的过程中,中外的文化百科知识都要了解,中国的不多说,外国的主要是专八知识和当今的社会热点。

另外,考生们可以搜集各大院校历年真题进行研究学习。

这一部分的考试不止需要考生们根据参考书复习,吃透参考书,平时还需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多看时事新闻。

二、百科中的大作文这部分考察的基本是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考察的是考生的汉语文学功底和写作能力。

大作文方面,除日常积累外,对翻译方面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百科上一些有关名词或是专题大家得多看看,因为好多学校大作文的题目会从中选题,百科上或是翻译教程上的每个名词,都可以拿来做作文题目,比如:“直译好还是意译好”,“说说通俗文化”,这都是有些学校的曾经出的作文题目。

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言之有物,措辞真诚。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而且一般划分只在5至15分之间,拉分差距很小。

所以,对于关于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如果能真的认认真真读完那些参考书,对于百科考察的名词解释和选择题会有很大帮助,对于应用文的写作套路也能掌握的更加熟练。

平常积累对于百科这门科目的考察有很大帮助,平常多看多想多练很重要,其实都是议论文,用高考的文笔就能搞定的。

很多考生在备考初期说对于考翻硕很茫然,不知该干什么。

2017翻译硕士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备考冲刺指导

2017翻译硕士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备考冲刺指导

2017翻译硕士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备考冲刺指导文都教育王长亮2017研究生考试考试在即,百科和写作复习进入了最后冲刺。

如何在最后阶段把握冲刺重点?如何科学分配答题时间?对于各种题型又该如何应对?结合以上问题,文物考研翻译专硕教研室的王长亮老师给2017的准研究生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处于紧张备考的小伙伴们有所助益。

一、百科知识:认真过滤真题,把握重点,尤其是高频考点和时政热点,强化针对性。

根据命题特点,尤其是近三年各个高校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以下简称汉百)的命题趋势,百科复习冲刺务必要强调针对性。

换而言之,最后这段时间的复习,就是学校考试什么题型,就按照什么题型准备,命题的重点方向是什么,就要紧紧根据出题方向梳理重点。

重点永远是重点。

每年的试题中,总会有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考题重复出现,甚至个别学校还重复考试同一作文。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在考试前,认真细致地把所有真题涉及到的直接考点和间接关联考点过一遍至关重要。

按照考试特点来说,百科知识命题一般分为传统知识考点和时事热点考点。

传统考点,也叫高频考点,就是中西文化必须知道的常见知识点。

中国文化方向,要突出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尤其是重大历史事件,突出中国文学的比重,尤其是古代文学和文化中的诗词、戏剧(尤其是京剧、昆曲、川剧以及代表著作)、小说、类书、哲学宗教思想(比如孔子、心学、理学、诸子百家等)和科技著作(尤其是中医代表作品和医学家)等。

西方文化,一般来说需要突出古希腊文化(哲学和戏剧是高频考点)、英美两国的历史、政治、地理(山川河流湖泊)、文化、文学(尤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美作家)等。

复习西方文化,要牢牢把握重大科技、文化典故、宗教思想(基督教)的代表人物和术语(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进化论、精神分析学说)。

时政热点部分,近一年的大政方针政策(如供给侧改革、全面二胎、一带一路),尤其是涉及到财经、政治、科技、文化、网络领域的重大事件、术语、热词要分外关注,近三年的命题说明,很多学校的命题越来越接地气,考察学生平时积累和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翻译硕士考研: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基础题盘点

翻译硕士考研: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基础题盘点

很多同学以为这一科叫做“汉语百科与写作知识”,或者称作“写作百科与汉语知识”,甚至干脆叫做“百科”。

编编自己刚接触翻译硕士考研时,也经常把这一科成为“汉语百科”。

这么称倒是情有可原,作为一只合格的翻译(哎,编编你都强调八百遍了),我们也应该对汉语知识有所了解。

但是吧,“写作”就是“写作”,如何称为“写作知识”呢?所以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科是“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题型。

这一科最后两个大题是写作,应用文写作占40分,普通的大作文占60分。

这100分说能拉开差距吧,也拉不开,基本分得到,就看文笔好不好。

但大家要认真的话吧,得到的分数其实也差不多。

写作这一部分的备考,就得靠经常动笔了。

两个写作题之前考百科知识,共计50分。

怎么考呢?拢共分3个类型:名词解释、选择以及“快问快答”。

也有的学校考的是简答题。

还有的学校玩起了组合拳,暨南大学是“选择+名解”,北交是“名解+名解”(段落抽词+单个词语解释),首都师范大学是“选择+简答”。

基本的计分方式是25个题一个2分。

对外经贸人家题量翻一番,但是分数降了一半,不过是选择题。

从难度上分析,编编觉得选择题是难度最小的,因为四选一,答案的范围都给出来了。

会的直接选择,不会的要么扔橡皮,要么就直接写一样的,得分概率不得有25%啊?万一全对呢~咱们拿几个题说说哈:有的学校玩儿起了古诗古文填写。

考“出淤泥而不染”的下句,估计有点墨水的人都知道下一句是“濯清涟而不妖”。

问“黄鹤一去不复返”的下句,会的同学一下就能选出来。

如果有的同学不幸没听说过,可以采用排除法把完全离谱的答案排除。

另外一种题型是“快问快答”,就是问个问题写出正确答案那种的。

这有点儿像过去《开心辞典》那种类型。

会就是会,写两三个字就能得到分;不会的话就得不到这一题的分数。

比如有的学校是两个问题绑在一块问,问“画圣”和“医圣”指的都是谁。

考生可能知道画圣是吴道子,但是医圣如果写了“李时珍”,这一题依旧不得分。

2020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点总结

2020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点总结

2020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 考研真题及初试参考书2019年5月1日By 育明教育徐老师参考资料:1.《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2.《翻译硕士MTI词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一、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71.《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非文学翻译》,李长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汉英时文翻译高级教程》,贾文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5.《中国文化读本》,叶朗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笔译60人,口译30人;学制2年,学费每年13500元;018年复试分数线:笔译356分,口译351分复试形式为笔试(笔译)和口试(视译或交传)。

注:该专业统考科目不含第二外语,但复试过程中将有第二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考试形式为对话问答。

二外语测试的科目为二外日语、二外法语、二外德语、二外俄语和二外西班牙语,考生可任选一门参加考试,入学后考生按照选定的二外语科目参加二外语学习。

育明教育咨询师认为,北二外翻译硕士难度还是中等偏低的,尤其是百科知识方面,侧重考察中国文化、历史、哲学部分。

具体参考推荐书目和育明视频课程。

此外,北二外翻译部分每年考察的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具体的也可以根据育明视频课程进行复习二、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常考点总结宋元明清哲学宋明理学亦称“道学”。

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

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

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称为“理学三先生”。

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笔译考研经验汇总之汉语写作与百科经验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笔译考研经验汇总之汉语写作与百科经验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MTI口笔译考研经验汇总之汉语写作与百科经验前言:同学们在备考翻译硕士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百科摸不着门路、不知如何下手的情况,今天小编为大家搜集了“百科高分大神”的复习策略,赶快get 起来吧!兼听则明,多参考下其他人的学习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自身的特点,赶快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特色百科复习之路”吧!翻译是个“杂家”,翻译涉及的领域太多,所以这也是考百科的必要性所在。

百科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只能靠不断的积累。

另外,仔细研究真题,可能也会发现一些规律,有的学校可能会偏向于某一些领域。

汉语写作的话,虽然可以参照高考作文,但毕竟都是考研究生的人了,最起码要写有独到的或者更成熟的表达。

作文也是需要提前准备素材的,平时也应该多多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事,多读一些好的评论文章,提升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

很多同学“不敢”报MTI,就是因为担心百科知识涉及面太广,被铐起来不知该如何下手。

的确,根据MTI大纲的要求,百科知识涉及到中外文化、文学、政治、宗教、经济、法律、历史、哲学等多个方面,看上去琐碎又繁杂。

但是实际上,难度并不大。

大家不要一味地纠结于百科知识的“广”,而应该“有针对性地”复习。

中文写作包含一个大作文和一个小作文,同学们要做的就是抓住中文写作的规律,平时多练笔;尤其是小作文,即公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规律。

百科知识中的名词解释,重点测试的就是考生平时所积累的常识,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化等等各方面。

这些百科常识,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积累。

报纸、杂志、新闻、网络、手机报……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

考试并不是把你当成词典,一般没有考得特别变态的名词解释,就算是考专业术语也是很浅显易懂的,比如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等都是经济学常识,记这种比较浅显的很常识化的词条就可以。

要想把语言组织得好、看上去全面而且严谨,在百度百科或者维基百科、互动百科里搜索你搜集的词条,把第一句话复制粘贴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硕备考: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复习
技巧
关于翻译硕士汉语百科知识是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关注比较高的,为了方便MTI考生备考,本文将细细讲述翻译硕士(MTI)的汉语百科知识备考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名词解释(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
这部分重点测验的就是考生平时所积累的常识,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

这些东西在课本上是根本学不到的。

虽然我在图书馆偶然看到有本很神奇的书,解释一些新鲜的词汇什么的,但是我翻了几页就知道看这个纯粹是浪费时间,看着玩的。

书厚的都能砸死老鼠了,等你都记住了翻硕都不知道变成什么模样了。

建议是,这些百科常识,是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的。

途径太多了,报纸,杂志,新闻,网络,甚至手机报,我备考期间一直订chinadaily,有些东西挺有意思的。

我差不多每天都上网,主要是看新闻,也看校内,论坛,微博。

等你回过头来看,在这个过程中无意间搜集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比如潮词、热词、民生问题等。

“次贷危机,经济适用房”等词新闻中出现了多少遍,英文都应该记住了。

我也搜集了部分往年这门课的名词解释,很多看起来熟悉但一下真说不出来或者不会用官话说的词。

有的就顺手查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用那种“很官方”的语言来解释。

不过因为确定了学校,我没怎么记。

重点把往年仅有的回忆版真题仔细搜索了一番。

有的词很可能今年这个学校考了明年另一个学校再考。

2. 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考的是你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备考的重点应该放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这方面如果选定的学校没有参考书可以适当参考其他学校的参考书,因为这些书大致上是相同。

我在图书馆借了两本常用的,还借了几本参考。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真题回忆版,有的学校偏爱某一种应用文。

但是主流的几种都要掌握,非主流的至少要知道格式和大概内容,真的遇到了也知道该怎么写。

这部分只要练了肯定是提分的,所以还是要练一下的。

我在之前的经验贴里也说过了,字数明显不够要求的文体就不要练了。

3.大作文
细读大纲要求。

根据各校题目来看基本上是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形式是议论文或记叙文,测验的是你的汉语文学功底和写作能力。

可以去买书,高考满分作文之类的。

分话题的最好。

某个话题,或一类话题,你可以准备几个自己写的顺手的、理解透彻的例子。

可以练练排比句。

字词可以华丽但请不要搞的“明媚的忧伤”,有气势一点好吧?
文笔若是一般而且没时间练的同学考试的时候写的思路要清晰,把基本分数拿下。

若是你作文还不错平时可以不练,但是考前最好写几篇找找感觉。

不要以为你不会写错别字,在此尤其警告英语专业的同学们!!!姐专八翻译的时候写了一个错别字!伤心啊!是要扣分的!
总结:
首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不管以后读研,读博。

不能像古时候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否则,当你在与社会脱节的校园里面,用多年时间研究完,或者读完那些十年前的所谓名家名著的时候。

你已经和这个社会脱节了。

大学学到的东西和社会完全是两码事,至少现在国内的大学是这样。

我们要在学好专业基础的同时,积极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而这个并不是上BBS看看热帖看看春晚学会几个网络用语听几首“神曲”就可以达到的。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关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并思考其根源与联系。

否则当你从象牙塔里面出来之时,那种与社会的脱离感会使你感到恐惧。

其次,当你决定走上考研这条路,在投入到紧张的备考过程中之前。

千万不要盲从大家,别人说要报班,你就跟着去,别人说政治考前冲刺一下就行了,你就把政治丢在一边。

别人说要想考上研究生,每天至少十个小时学习时间,要关掉手机断掉网络闭关修炼,你就照做。

这样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达不到你最高的复习效率的,毕竟每个人情况不一样。

你要做的首先要从整体上大局上分析你所报考的专业,和你自身的特点。

这绝对不是浪费时间,而只会是你的效率大大提升。

分析考试几门课程的内容,弄清楚到底要考什么,测验你哪个方面的能力。

然后针对你个人情况,量身制定出你个人的复习计划,哪方面弱,你就把重点放在那上面,哪方面你已经接近要求了,那么就不用花太多时间在上面。

我想这些大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放到现实,很多同学都没有去做。

看看论坛上那么多的问题就明白。

甚至看到有同学说让大家帮忙给他制定计划,我想说这是别人帮不了你的,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最后,制定出计划以后,就去实施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