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和惩罚强化类型共66页

合集下载

许多人误解了“负强化”“惩罚”这两个概念

许多人误解了“负强化”“惩罚”这两个概念

许多人误解了“负强化”“惩罚”这两个概念幼儿教育中的正强化与负强化一、正强化-负强化正强化是正面刺激(如食物),在行为之后呈现。

如,孩子表现好,给他一粒糖,这就是正强化。

负强化是负面刺激(电击、病痛、噪音等),在行为之后撤销。

如,一个学生原理因为犯错误被记大过处分,近期由于表现好,取消了处分,这就是负强化。

二、负强化-惩罚惩罚是在行为之后呈现或加强某种负面刺激,从而使这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减少。

比如,小明没有遵守“跑步时不能从后面推别人”——在大家跑步时,从后面推了晓勇,结果被老师请出队列,罚站1分钟。

这就是惩罚。

惩罚与负强化的相同点仅仅是刺激的性质都是负面的,但负强化是撤销或减弱负面刺激,惩罚是呈现或加强负面刺激,负强化的作用是建立某种行为(比如,取消逐渐变好的孩子原有的处分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惩罚的作用是消除某种行为(上述例子中,罚站1分钟,会让小明从后面推人的行为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美国临床心理医生吉尔和沃尔夫曾使用负强化法训练过一组重度智能不足儿童,以培养其形成解大小便的习惯。

实际训练时采用个别矫治法。

训练人员用一条约四五米长的布带,一端绑在患儿的腰部,另一端绑在厕所里。

训练初期,实验者仔细地观察这些孩子,耐心地等待孩子们出现想上厕所的意愿。

当他们一发现孩子有上厕所的意愿时,一方面立刻松散所绑腰带(即撤除厌恶刺激),一方面给以奖励,并说:“很好。

”第二阶段,要求儿童能自动走向厕所,方给他解开布带,并给予奖励。

第三阶段,要等儿童走进厕所,坐在马桶上,才松开布带并给以奖励。

最后,要儿童解好大便,并穿好裤子,才能把布带松开,并给以奖励。

以上程序采用了逐步训练法来提高训练的标准。

实验结果证明,此法对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如到厕所里大小便的习惯),有较好的效果。

增加的话就是强化。

在强化里面,如果是呈现一个喜爱刺激使得行为频数增加,就是正强化(阳性强化);撤除一个厌恶刺激使得频数增加就是负强化(阴性强化)。

激励——强化

激励——强化

激励——强化
强化的具体方式有四种:
1、正强化。

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进一步的加强、重复出现。

2、惩罚。

当员工出现一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时,采取惩罚的办法,可以约束这些行为少发生或不再发生。

惩罚是力图使所不希望的行为逐渐削弱,甚至完全消失。

3、负强化,负强化强调的是一种事前的规避。

俗语“杀鸡儆猴”形象说明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对出现了违规行为的“鸡”加以惩罚,意欲违规的“猴”会从中深刻地意识到组织规定的存在,从而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4、忽视,就是对已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冷处理”,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强化和惩罚强化类型

强化和惩罚强化类型

5、运动技能的学习
(四)根据学习方式的分类(D.P.Ausubel,1978)
有意义 弄清概念 听教师精心 学习 之间关系 设计的教学 科学研究
听演讲或 学校实验 常规的“研究” 看材料 室活动 或心智的“生成” 机械 学习 背乘法表 应用公式 尝试错误 解题 “迷宫”问题解决
接受学习
有指导的发现 学 习
(三)根据学习结果分类(R.M.Gagne)
1、言语信息的学习 掌握的是以言语传递的内容, 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2、智慧技能的学习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处 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 。 3、认知策略的学习 学习者用来“管理”他的学习 过程的方式。 4、态度的学习 通过学习获得的影响个人对人 、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的内 部状态。 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 肉动作构成的活动,是在不断 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五章 学习
科学家发现: 饿肚子学习记得更清楚
1
聪明的汉斯
20世纪初,一匹叫汉斯的马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汉斯的主人是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名叫威廉· 冯· 奥斯滕。 1901年,他买下汉斯,并开始给它上课。他想弄清楚,通过 系统的授课,一匹马的思维能力究竟能提高和发展到什么程度 。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主人的教导下,聪明的汉斯经过一 段时间的训练,掌握了4种基本的数学运算。当人们向它呈现 算术题目时,它会用蹄子令人惊奇地敲出准确答案。汉斯还学 会用敲击蹄子的方式认字:每个字母可以翻译成数字代码,汉 斯就可以用蹄子敲击次数来代表这个字母。
11
(五)根据学习的水平分类(R.M.Gagne)
水平
类型8 类型7 类型6
学习层次的名称及含义
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能通过思维将学到的 概念与规则灵活地加以运用以解决问题 规则学习——能理解由若干概念构成的规则 概念学习——能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辨别学习——能辨别多个大同小异的刺激,并做出 相应的不同反应 言语连锁学习——即根据言语刺激与反应行为的顺 序组合的反应。

河源教师招聘教综中那些傻傻分不清的“强化”和“惩罚”

河源教师招聘教综中那些傻傻分不清的“强化”和“惩罚”

河源教师招聘教综中那些傻傻分不清的“强化”和“惩罚”正强化、负强化、出现性赏罚、撤销性赏罚这几个常识点是心理学部分考试的要点,而且涵义极易混淆,所以也是考试的难点,接下来,华图教师为广大考生详细解析这四个概念的差异。

期望咱们可以很好的把握此重难点。

一、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是指随同行为出现的任何能添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

强化有正强化(施行奖赏)与负强化(撤销赏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沉强化。

首要咱们看正强化和负强化的界说,正强化通过出现某种影响,往往是愉快的影响增强反响发作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影响,往往是讨厌的影响,来增强反响发作的概率。

从界说中可以看出,强化都是为了进步某种行为发作的概率。

举例来说,妈妈想让小明快点写作业,对小明说:“假如你写完作业的话,那就允许你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

”这儿写作业这种方针行为是添加的,所以挑选强化,动画片是一个愉快影响,让他看一个小时的动画片,便是给他出现一个愉快影响,因此这儿运用的是正强化原理。

那么换一种思路,妈妈想让小明快点写作业,对小明说:“假如你写完作业的话,今日晚上你就不用刷碗了。

”这儿写作业的这种方针行为也是添加的,挑选强化,刷碗是一个讨厌影响,不让他刷碗便是撤销这个讨厌影响来添加小明写作业这种行为。

为了更好的区别正强化和负强化,咱们做几道例题稳固下:例1:爸爸告诉小安,只要他进入班级前三年名,就给他买土豪金。

爸爸运用的是( )。

A.正强化B.负强化C.赏罚D.衰退答案:A解析:做这道题之前先找方针行为,方针行为是考试成果进步,爸爸想让小安的成果进步,也便是方针行为添加,然后咱们再看外界的影响改变,“土豪金”对小明来说是愉快影响,给他买土豪金,便是给小明出现一个愉快影响,所以这道题挑选正强化。

例2:古时对“戴罪建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是( )。

衰退 B.赏罚 C.正强化 D.负强化答案:D解析:首要咱们找到方针行为便是“建功”,很显然,这儿的是想要“建功”的行为添加,接着咱们再看外界的影响改变,“从轻发落”意味着减轻赏罚,刑法对犯人而言是一种讨厌影响,减轻赏罚意味着消除这个讨厌影响来添加犯人的“建功”行为,因此,这道题挑选负强化。

启加家庭教育科普:让人蒙圈的强化与惩罚

启加家庭教育科普:让人蒙圈的强化与惩罚

启加科普:让人“蒙圈”的强化与惩罚强化与惩罚一样,是行为主义的原理,也是用来进行行为矫正的技术方法。

不过强化是用来增强良性行为的发生概率,而惩罚是用来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

它们俩就像一对双胞胎,有着很多相像的地方,也有诸多不同。

区分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对于合理应用强化、惩罚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概念前面提到,强化是增强“好行为”发生概率的矫正技术,而惩罚则是降低“坏行为”发生的概率。

这是它们之间最突出、最本质的区别。

强化物和惩罚物强化物是指能够起到强化作用的事件或刺激,意即它的出现可以提高良好行为发生的概率。

比如这次小明物理考取了90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妈妈为了奖励他,给他做了最喜欢吃的红烧茄子。

妈妈给小明做红烧茄子就是强化物。

惩罚物,则是指其呈现可以降低反应发生概率的事件。

比如,小明这次英语考试得了75分,比平时正常发挥少了20分左右,妈妈狠狠地责骂了小明,并罚他抄写英语单词。

妈妈责骂小明并罚小明抄写单词就是惩罚物。

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增强行为的过程,也就是说,它们都会增加这种行为在今后发生的概率。

而其区别则是刺激的出现还是刺激的消除。

出现刺激就是正强化,刺激就被称为强化物,消除刺激就是负强化,刺激被称为惩罚物。

因此,正强化就是指通过给出刺激(强化物)来增加某一特定行为的出现概率;负强化就是指通过消除刺激(惩罚物)来增加某一特定行为的出现概率。

正惩罚与负惩罚正惩罚和负惩罚都是降低行为在今后发生的概率的过程。

正惩罚是惩罚物(刺激)的出现降低了事件发生的概率,负惩罚是强化物(刺激)的消除降低事件的发生概率。

所以区分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分两步。

第一步首先看结果或目的是事件发生的概率变化,发生概率变大属于强化,发生概率变小属于惩罚。

第二步看刺激的呈现或消除。

呈现刺激属于正强化或正惩罚,消除或减少刺激属于负强化、负惩罚。

需要注意,负强化过程中消除的刺激是惩罚物,负惩罚过程中消除的刺激是强化物。

如何区分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

如何区分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

如何区分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理论属于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在教招考试时着重考察对强化规律的区分,通常以单选、判断的方式出现。

因此,备考时要着重区分不用规律的内涵。

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

箱内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

只要小白鼠按压操纵杆,就可以吃到食丸。

他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小白鼠随着多次尝试,按压杠杆的频率逐渐增加。

通过实验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同时斯金纳还划分了两种行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而他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正强化指给予愉快刺激,行为频率增加;如学生上课举手发言,老师表扬了他,后来他举手发言的次数增加了,这个就是一种正强化。

负强化指撤销厌恶刺激,行为频率增加;如放学后小明主动写作业,妈妈就免除了他不喜欢的家务活,他以后放学也会主动写作业,这就是一种负强化。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如上课时学生有小动作,老师批评了他,以后上课他的小动作变少,这属于惩罚。

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需要注意的是,备考时需要区分负强化和惩罚,他们是不一样的方式。

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行为频率增加;而惩罚是呈现厌恶刺激,行为频率降低。

所以,本质上他们是不同的过程。

1. 老师告诉小东“如果明天早上上学还迟到,就请家长来学校”,这里运用的()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2. 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终止刺耳的噪音,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3. 二年级的小明上课总喜欢做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他,慢慢的,他做鬼脸的次数变少甚至消失了,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答案:1.C 2.B 3.D。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削弱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削弱

正强化:即奖赏,是指个体在某一情境下发生某种行为,如果得到奖励,下次遇到相同情况时,再次发生这种行为的机率就会提高。

这种令个体满意的奖物,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称为增强物。

正强化在学校行为中的正用强化物的正用《姐姐教书》永华来自一个环境很差的家庭背景,到过他家的人都知道,破旧的窗户、杂草丛生的院子、脏乱不整的房间……环境的确令人不敢领教,再加上不好的名誉,他的哥哥被送到少年辅育院管训中,使他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无法与同学打成一片,因此从来不参加班上的任何活动。

辅导老师尝试如何改变此种偏差,并且也希望班上同学不要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他。

他想到一个法子,有一天上课时,老师借机会问永华:“你的姐姐在哪里教书?”许多同学注视他,他的脸上显出光彩的样子……从那天起,情况改变了,他开始积极参与班上活动,有时同学会跟他聊天。

这一年下来,表现日渐进步。

正强化在上课行为中的误用削弱:是指有意忽视某一不当行为,对之不作直接反应,任其自行消失。

一般在行为不太严重时使用。

削弱在课堂行为中的正用当老师让同学们按规定完成班级卫生工作时,黎莎仍然在做白日梦,盯着指甲发呆。

老师赞美同组同学说,“席梦,好极了!你很努力,很快就会完成工作!”黎莎仍然继续做白日梦。

老师继续夸奖其他的同学,“柯罗,做得很整洁,继续保持下去!”这时黎莎开始工作。

过一会儿,老师赞美她说:“好极了!黎莎!你做得不错!”后来所剩的时间内,老师花三四次的机会去赞美她。

结果,黎莎改变了。

削弱在学校行为中的误用还是调皮君彦是班上一个有小聪明的孩子,但是奇怪的是不把聪明放在课业上,上课时花样百出,下课生龙活虎,是老师头痛的一个孩子,为此想尽办法也无法改善。

但每次做壁报时却表现得很好,拿起笔宋,一画一勾,没有多久,生动的素描便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美丽的风景展现于壁报里,尤其是刻画如神的卡通人物更是令人叫绝……可是这些都无法抵消那些不良行为,所以老师对他的杰作也就没有反应了。

强化和惩罚在员工管理上的应用精品PPT课件

强化和惩罚在员工管理上的应用精品PPT课件
2.惩罚会产生情绪上的反应,进而可能导致冲 突、争执;也可能使员工做“面子活儿”。
结论:
由此可见,惩罚并不是长远利益的最好选择!!
惩罚的应用的注意点:
迅速而短暂 在反应出先后立即执行 在强度上要有限制 是对特定的令人讨厌的行为的反应,而决不能针
对个人特点 在反应发生的情境上要有限制
返回
❖ 领导者在考虑使用强化来管理员工的时候,应 该采用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的原则,正强 化可能让员工觉得更亲切、更有归属感,谁也 不愿意整天在训斥中工作。
❖ 对于到底应该用正强化还是负强化也应该因地 制宜,看具体情况。
惩罚理论
惩罚是指给一些预期不满的结果,使得 不被期望的行为减少甚至消失。
惩罚作用的辩证作用评论:
负强化
通过解除、减少或阻止反应之后出现的 讨厌刺激来增强行为反应的可能性
某学生作业速度非常慢,做作业非常的 拖拉。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这项缺点没有 办法。但孩子非常喜欢看电视。
家长现通过惩罚性措施,不让孩子看电 视,一段时间后孩子做作业速度上升。
这时家长撤销不让孩子看电视的决定, 这一决定即为负强化的移去性厌恶性刺激, 来是孩子保持做作业的速度
亨利对待员工的态度是批评为主,即厌恶 性刺激 呈现性惩罚(员工做的不好,给予训话) 负强化(员工表现好时,撤销批评也不表扬)
简对待员工的态度:
简对员工的态度以表扬为主,即喜好性刺 激 正强化(当员工表现好的时候,会予以表扬 、认可关注/员工做得不好,他会指出错误, 一旦员工改正后,他又会予以表扬。 )
从而使工作绩效得以提高。但同时惩罚带来的消极性作用打 击了员工的积极性,产生逆反心里,惟以在产品的质量上发 泄情绪。实在忍无可忍,干脆跳槽。
其次运用负强化 让员工有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的感觉,在此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