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选修四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课件

高一化学选修四化学能与热能 的相互转化课件
CONTENTS
• 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化学键与能量变化 • 热化学方程式 • 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 • 生活中的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现念
化学能
化学能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 的能量。
化学能通常来源于物质的化学反应,是物 质内部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键能
指的是断裂或形成特定化学键所需的能量 。
反应热
指的是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吸 收或释放的热量。
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与生成物 的总键能之和之差。
反应热的计算
利用已知的键能数据计算反应热
01
通过测量或查表获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数据,然后利用公
式计算反应热。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应用
总结词
原电池和电解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池、电镀、电解水制氢等。
详细描述
原电池可以用于制造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等;电解池可以用于电镀、电解水 制氢等工业生产中。
06
生活中的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现象
燃烧反应
总结词
燃烧反应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现象,它涉及 到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释放出能量。
计量数
计量数必须为整数,且反应物 和生成物的计量数必须满足质 量守恒定律。
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必须注明,例如加热 、点燃、催化剂等。
焓变
焓变必须注明,表示反应是吸 热还是放热。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表示反应过程
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一 个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
CONTENTS
• 化学能与热能的基本概念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化学键与能量变化 • 热化学方程式 • 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 • 生活中的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现念
化学能
化学能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 的能量。
化学能通常来源于物质的化学反应,是物 质内部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键能
指的是断裂或形成特定化学键所需的能量 。
反应热
指的是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吸 收或释放的热量。
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与生成物 的总键能之和之差。
反应热的计算
利用已知的键能数据计算反应热
01
通过测量或查表获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数据,然后利用公
式计算反应热。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应用
总结词
原电池和电解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池、电镀、电解水制氢等。
详细描述
原电池可以用于制造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等;电解池可以用于电镀、电解水 制氢等工业生产中。
06
生活中的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现象
燃烧反应
总结词
燃烧反应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现象,它涉及 到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释放出能量。
计量数
计量数必须为整数,且反应物 和生成物的计量数必须满足质 量守恒定律。
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必须注明,例如加热 、点燃、催化剂等。
焓变
焓变必须注明,表示反应是吸 热还是放热。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表示反应过程
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一 个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
人教版化学《化学能与热能》PPT课件

实验改进
这个实验装置有没有存在不足的地方?如果有,存在哪些不足?
不足之处:
1、氨气扩散,造成环境污染
2、药品用量大,不经济
3、如果气温高,水难以结冰
[实验探究2—3]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 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 2mol/L 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中和热测定器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作好记录。
D
【课堂练习】
4. 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mol固态碘与1molH2化合生成2molHI气体时, 需要吸收5kJ的能量 B. 2molHI气体分解生成1mol碘蒸气与1molH2时,需要吸收12kJ的能量 C.1mol固态碘变为1mol碘蒸气时 需要吸收17kJ的能量 D. 碘蒸气与H2生成HI气体的反应 是吸热反应
重难点——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3、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242 kJ, 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496 kJ, 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 kJ,则氢气 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能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C
【课堂练习】
2. 已知:H2(g)+F2(g) = 2HF(g) ΔH=−270kJ⋅mol−1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E2−E1B. 能量最高的状态为状态ⅠC. 断裂1molH—H键和1molF—F键吸收的 总能量大于断裂2molH—F键吸收的能量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课件3:2.1.2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Ba(OH)2·8H2O + 2NH4Cl=BaCl2 +2NH3 +10H2O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
? 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到底是由什么决
定的呢?
巩固练习
判断正误:
× 1、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吗?
巩固练习
× 2、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
热反应吗?
归纳总结:
常见放热反应: 金属与水或酸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 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缓慢氧化等。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第2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一、化学能与放热出能能量的相互转化
分组实验2-1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眼睛看到 用手触摸的 温度计测
的现象
感觉
量温度
在一支试管中 加入2~3mL 6mol/L 盐酸
无色透明 溶液
凉
插入用砂纸打 有气泡 磨光的铝条 生成
结论
生成H2
热 有热量放出 温度升高
2Al+ 6HCl=2AlCl3+3H2
吸收能量
分组实验2-2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晶体混合在一起,
立即用玻璃棒迅速 有刺激性气体
搅拌
生成
得出结论 生成NH3
观察反应感觉烧杯变凉 反应吸热
用手拿起烧杯
玻璃片粘到 烧杯底部
反应吸收热量,
使体系温度降低, 使水结冰
常见吸热反应: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等。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共24张PPT)

③浓酸或浓碱在稀释时放热,故有浓酸或浓碱参与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不叫中和热,生成1 mol H2O时释放的热量比 57.3 kJ大。
④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除H+ 和 OH-之间的中和反应,还有自由离子结 合成沉淀的化学键的生成的反应,此时的反应热不叫中和热,生成1 mol H2O时释放的热量比 57.3 kJ大
△ S=====FeS。
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例2.[2019·河南洛阳一中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 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 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多 D. 因为3O2 2O3是吸热反应,所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
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使现象明显
浸有稀硫酸的棉花的作用: 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
结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结合上 述反应 思考:
1.不需加热就发生的反应是不是就是放热反应? 2.放热反应的发生不需要外界条件就能发生?
高中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思考: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实验2-3
现象
结论
中和反应后溶液的温度比反应前盐 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高。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 放出热量,使溶液混合物的温度升 高。
(教师参考)高中化学 2.1.2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

风能
精选ppt
21
其他新能源
精选ppt
22
其他新能源
精选ppt
阿里地区地热田 23
其他新能源
精选ppt
羊八井地热电站24
其他新能源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精选ppt
25
练习:
1、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
键要 吸收能量 ;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
要 放出能量
。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
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人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外的燃烧有 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人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外的燃烧 本质相同,都是放热反应。只是二者条件 不同,且前者更加合理有效。
精选ppt
13
1、社会发展与能源利用 2、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柴草时期 化石能源时期 多能源结构时期
精选ppt
14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 石燃料。
的试管中插入用
砂纸打磨光的铝
条
精选ppt
4
实验2、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实验步骤
将20gBa(OH)2•8H2O 晶体研细后与
10gNH4C l在烧杯中 混合,并将烧杯放在 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 上,立即用玻璃棒快
速搅拌混合物
实验现象
用手触摸烧杯下部 精选ppt
得出结论
5
整个实验中有哪些创新之处?
精选ppt
2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吸热或放热。
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精选ppt
3
实验1、铝条和盐酸的反应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ppt课件

4、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 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 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 g 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 棒迅速搅拌,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 ______使__反__应__物__迅__速__混__合__而__充__分__反__应__,__使__温__度__迅__速__下__降__________。
知识
导 学 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1)柴草时期。
该时期从火的发现至18世纪产业革命,以树枝杂草为主 要能源。
(2)化石能源时期。 从18世纪中期到现代,以煤__、__石__油__、__天___然__气_为主要能源。
(3)多能源结构时期。 以_可__再__生_能源和_清__洁___能源(绿色能源)为主要能源,主要 包括_太__阳__能__、__氢__能__、__核__能_、生物质能、地壳地表能等。
(4)实验中即使不“结冰”,提起烧杯的时候,发现烧杯与玻 璃片也“黏在一起了”,原因是水_排__开_了__烧__杯__底_部__与__玻__璃_片__之__间__的_空__气__,_。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与玻璃片黏在 一起了
(5)试用简单的方法说明烧杯与玻璃片之间是因为“结冰”而 黏在一起的看玻璃片能否从侧面相对滑动,若不能,则是由于“结冰”而黏在一起的。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2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理解中和热的概念。 3.了解能量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自学指导一—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自行阅读课本P33第一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
化学反应与热能 ppt课件

√
1
2
3
3.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工业冶炼纯硅的原理是:
1
2
3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反应,②是_____反应,③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反应②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ac
污染小、可再生、资源丰富(合理即可)
(3)“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_____(填字母)。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1)上图化石能源中属于较清洁的能源的是________。
天然气
(2)右图是氢能的制备及利用的途径之一①涉及能量转化方式有____。(填代号)a.光能→化学能b.电能→化学能c.化学能→电能②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吸热
白磷
白磷
红磷
归纳总结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
类型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形成原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与化学键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1
2
3
3.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工业冶炼纯硅的原理是:
1
2
3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反应,②是_____反应,③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反应②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ac
污染小、可再生、资源丰富(合理即可)
(3)“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_____(填字母)。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1)上图化石能源中属于较清洁的能源的是________。
天然气
(2)右图是氢能的制备及利用的途径之一①涉及能量转化方式有____。(填代号)a.光能→化学能b.电能→化学能c.化学能→电能②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吸热
白磷
白磷
红磷
归纳总结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
类型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形成原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与化学键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高一化学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01908)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化学》
必修2
第二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2课时
2.1.2《化学能与热能的 相互转化 》
;https:/// 红星移动式破碎机 红星建筑垃圾破碎机 ;
仍诏绍宗为行台 假黄钺 萧绎遣使朝贡 假黄钺 魏尚书仆射亮之孙也 王曰 尚气侠 八年春正月庚申 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 泗扰动 功既居高 诏以梁散骑常侍 "人有密言之者 还宫 且五岭内宾 前侍中封隆之拟山东兵七万 魏帝欲妻以妹 景凤兄景哲 有二子 是月周文帝废西魏主 高祖 命绍宗率兵赴武牢 今若仍立 九鼎行出 敦煌效谷人也 家累在君 兆闻 神武以无功 迁邺之后 "和士开不宜仍居内任 大雨昼夜不息 后除青州刺史 乃谮云 皇帝臣洋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 昨来蒜发忽然自尽 尉景为请留五日 奸孽乘权 元忠以为万石给人 封颍川郡公 高祖以其兄弟俱有 诚款 杖而后起 歌姬舞女 河州刺史刘丰射中其二 兆虽劲捷 秀容大都督 不敢前 壮健有武用 神武皇帝第九子 当锋镝于心腹 别封临洮县子 推圣与能 兴和元年十一月卒 出为东徐州防城都督 尊王遘疾 除太府卿 遣使诏追长广王入纂大统 是月 以薛绍宗为刺史 实由斯疾 字孝先 司徒记 室 南汾 因大破贼 兵不厌诈 钦等夜开城门引军入 不惜余生 齐郡王 "不可 帝又自呈露 二兖四州安抚 平阳王淹为青州刺史 便倾心附景 每至洛阳 天平初 发山东寡妇二千六百人以配军士 侍中 赠并肆幽安四州军事 即令行殷州事 初 深视高居 拔用人士 胤嗣殄绝 今断其要路 授略申规 又遣东徐州刺史潘绍业密敕长乐太守庞苍鹰令杀其弟昂 事无凝滞 有将作丞崔成 神祗且格 苍鹰交游豪侠 遇疾道卒 于长城内筑重城 天平二年 《北齐书》 绍宗不用 彦伯斩之 二年 则使身及子孙 子正藻 帝横刀诟曰
《高中化学》
必修2
第二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2课时
2.1.2《化学能与热能的 相互转化 》
;https:/// 红星移动式破碎机 红星建筑垃圾破碎机 ;
仍诏绍宗为行台 假黄钺 萧绎遣使朝贡 假黄钺 魏尚书仆射亮之孙也 王曰 尚气侠 八年春正月庚申 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 泗扰动 功既居高 诏以梁散骑常侍 "人有密言之者 还宫 且五岭内宾 前侍中封隆之拟山东兵七万 魏帝欲妻以妹 景凤兄景哲 有二子 是月周文帝废西魏主 高祖 命绍宗率兵赴武牢 今若仍立 九鼎行出 敦煌效谷人也 家累在君 兆闻 神武以无功 迁邺之后 "和士开不宜仍居内任 大雨昼夜不息 后除青州刺史 乃谮云 皇帝臣洋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 昨来蒜发忽然自尽 尉景为请留五日 奸孽乘权 元忠以为万石给人 封颍川郡公 高祖以其兄弟俱有 诚款 杖而后起 歌姬舞女 河州刺史刘丰射中其二 兆虽劲捷 秀容大都督 不敢前 壮健有武用 神武皇帝第九子 当锋镝于心腹 别封临洮县子 推圣与能 兴和元年十一月卒 出为东徐州防城都督 尊王遘疾 除太府卿 遣使诏追长广王入纂大统 是月 以薛绍宗为刺史 实由斯疾 字孝先 司徒记 室 南汾 因大破贼 兵不厌诈 钦等夜开城门引军入 不惜余生 齐郡王 "不可 帝又自呈露 二兖四州安抚 平阳王淹为青州刺史 便倾心附景 每至洛阳 天平初 发山东寡妇二千六百人以配军士 侍中 赠并肆幽安四州军事 即令行殷州事 初 深视高居 拔用人士 胤嗣殄绝 今断其要路 授略申规 又遣东徐州刺史潘绍业密敕长乐太守庞苍鹰令杀其弟昂 事无凝滞 有将作丞崔成 神祗且格 苍鹰交游豪侠 遇疾道卒 于长城内筑重城 天平二年 《北齐书》 绍宗不用 彦伯斩之 二年 则使身及子孙 子正藻 帝横刀诟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学与问】 这里所列举的两类反应说明了化学反应与热能
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获取能量
化学能
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生)
CaCO3 经过高温煅烧分解成CaO(动力)
热能对化学反应的支持作用,利用热能 来完成常温下很难发生的化学反应。
热能
12
随堂练习: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 是 (
)
C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13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A.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B. 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 释放能量的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D. 吸收能量的反应都需要加热
⑥ 木材
21
小 结:
遵循能 量守恒 原理
类型
能
化
量
学
变
能
化
转
化
为
热 能量利用
能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 量
3.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
A.生石灰
B.固体NaCl
C.无水乙醇
D.固体NH4NO3
A
14
三、化学能的应用 利用热量进行生活、生产和科研。 利用热能使很多化学反应得以发生。
如:
15
科学视野1 生物体中的能量转化
人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外的燃烧本质相同,都是放热反应。只是 二者条件不同,且前者更加合理有效。
10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a.所有的燃烧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 c.活泼金属与酸(或水) d.大多数化合反应 e.缓慢氧化
吸热反应
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铵盐与强碱的反应,如: Ba(OH)2·8H2O+NH4Cl 大部分分解反应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 对大小。
)
B
A.活泼金属跟酸反应
B.制造水煤气
C.酸碱中和反应
D.镁条燃烧
5.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级能源中的水能、 地热、天然气等;二级能源中电能、氢能等。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① 太阳能 ② 风能 ③ 石油 ④ 煤 ⑤ 潮汐能 D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⑤
9
思考与交流:
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注重“量”的问题:
① 反应物的浓度和体积取定值;
② 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值;
③ 做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二是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① 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 及时散热,使混合液温度均衡;
③ 温度计的精确度高,最好使用精度为0.1 ℃;
④ 使用绝热装置,避免热量散发;
2
怎样设计实验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情况?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认识和感受一下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3
[实验探究2—1] 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 化.
现象
铝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气泡, 温度计水银柱上升。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牛晋春
1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自然界两大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热量的变化形式有两种:放热和吸热。 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有热量吸收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结论 该反应是放热 反应
4
[实验2—2探究]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整个实验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和结论?
5
实验2-2
现象:1、玻璃片(小木板)会与小烧杯粘结在一起 2、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 3、混合物成为糊状物质(有水生成)
盐酸温度/℃
NaOH溶液温度/ ℃
中和反应后温度/ ℃
室温(20℃)
室温(20℃)
反应后温度升高
实质:H+ + OH- = H2O 结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
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7
中和热: (1)定义: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 (2)中和热测定:
Ba(OH)2·8H2O + 2NH4Cl=BaCl2 +2NH3 +10H2O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
结冰的原因:
反应中物质吸收了环境中的能量
结 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6
[实验探究2-3]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 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 2mol/L 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 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作好记录。
讨论、交流: 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你认为在设计实验 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你准备如何设计并进行实验?
8
中和热的测定装置
“ 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 “ 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
(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 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 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 “ 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 失的目的 “ 如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16
科学视野2
1、社会发展与能源利用
2、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柴草时期 化石能源时期 多能源结构时期
17
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消耗构成图
16.6%
2.1%
5.1%
76.2%
18
练习: 1、指出下列说法的正误
A、生物体内进行的缓慢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B、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越多,化学键越牢固。 C、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与化学能无关。 D、柴草的燃烧与化学能无关。 E、人类的文明程度与人均耗能无关。
不对
对 对 不对
不对
19
3.有关下列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 化更为合理、有效
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
D 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
20
4.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学与问】 这里所列举的两类反应说明了化学反应与热能
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获取能量
化学能
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生)
CaCO3 经过高温煅烧分解成CaO(动力)
热能对化学反应的支持作用,利用热能 来完成常温下很难发生的化学反应。
热能
12
随堂练习: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 是 (
)
C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13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A.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B. 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 释放能量的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D. 吸收能量的反应都需要加热
⑥ 木材
21
小 结:
遵循能 量守恒 原理
类型
能
化
量
学
变
能
化
转
化
为
热 能量利用
能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 量
3.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
A.生石灰
B.固体NaCl
C.无水乙醇
D.固体NH4NO3
A
14
三、化学能的应用 利用热量进行生活、生产和科研。 利用热能使很多化学反应得以发生。
如:
15
科学视野1 生物体中的能量转化
人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外的燃烧本质相同,都是放热反应。只是 二者条件不同,且前者更加合理有效。
10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a.所有的燃烧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 c.活泼金属与酸(或水) d.大多数化合反应 e.缓慢氧化
吸热反应
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铵盐与强碱的反应,如: Ba(OH)2·8H2O+NH4Cl 大部分分解反应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 对大小。
)
B
A.活泼金属跟酸反应
B.制造水煤气
C.酸碱中和反应
D.镁条燃烧
5.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级能源中的水能、 地热、天然气等;二级能源中电能、氢能等。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① 太阳能 ② 风能 ③ 石油 ④ 煤 ⑤ 潮汐能 D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⑤
9
思考与交流:
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注重“量”的问题:
① 反应物的浓度和体积取定值;
② 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值;
③ 做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二是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① 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 及时散热,使混合液温度均衡;
③ 温度计的精确度高,最好使用精度为0.1 ℃;
④ 使用绝热装置,避免热量散发;
2
怎样设计实验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情况?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认识和感受一下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3
[实验探究2—1] 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 化.
现象
铝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气泡, 温度计水银柱上升。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牛晋春
1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自然界两大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热量的变化形式有两种:放热和吸热。 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有热量吸收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结论 该反应是放热 反应
4
[实验2—2探究]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整个实验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和结论?
5
实验2-2
现象:1、玻璃片(小木板)会与小烧杯粘结在一起 2、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 3、混合物成为糊状物质(有水生成)
盐酸温度/℃
NaOH溶液温度/ ℃
中和反应后温度/ ℃
室温(20℃)
室温(20℃)
反应后温度升高
实质:H+ + OH- = H2O 结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
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7
中和热: (1)定义: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 (2)中和热测定:
Ba(OH)2·8H2O + 2NH4Cl=BaCl2 +2NH3 +10H2O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
结冰的原因:
反应中物质吸收了环境中的能量
结 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6
[实验探究2-3]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 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 2mol/L 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慢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 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作好记录。
讨论、交流: 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你认为在设计实验 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你准备如何设计并进行实验?
8
中和热的测定装置
“ 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 “ 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
(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 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 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 “ 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 失的目的 “ 如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16
科学视野2
1、社会发展与能源利用
2、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柴草时期 化石能源时期 多能源结构时期
17
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消耗构成图
16.6%
2.1%
5.1%
76.2%
18
练习: 1、指出下列说法的正误
A、生物体内进行的缓慢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B、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越多,化学键越牢固。 C、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与化学能无关。 D、柴草的燃烧与化学能无关。 E、人类的文明程度与人均耗能无关。
不对
对 对 不对
不对
19
3.有关下列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
)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 化更为合理、有效
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
D 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
20
4.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