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

合集下载

常用的十大生态建筑项目案例

常用的十大生态建筑项目案例

常用的十大生态建筑项目案例1. Apple Park(美国)Apple Park(美国)-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办公大楼。

- 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能源来源,通过设有个太阳能板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力。

- 设有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收集雨水用于水景和冲洗卫生设施。

2. One Angel Square(英国)One Angel Square(英国)- 位于英国曼彻斯特,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驱动力的商业建筑。

- 设有自然通风系统和地热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通过光伏板生成电力,并采用雾化喷淋系统降低室内温度。

3. The Crystal(英国)The Crystal(英国)- 位于伦敦,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展示中心和会议场所。

- 采用太阳能和地热能源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 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和灌溉系统,用于植物保护和景观维护。

4. Agora Garden Tower(台湾)Agora Garden Tower(台湾)- 位于台北市,是一座以生态和可持续原则为设计理念的住宅建筑。

-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发电,实现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 设有垂直绿化系统,提供自然通风和降低热岛效应。

5. Bosco Verticale(意大利)Bosco Verticale(意大利)- 位于意大利米兰,是一对垂直森林住宅大楼。

- 大楼外墙设计有数千棵树木和植物,提供氧气和减少空气污染。

- 植物的生态系统能够调整温度,提高建筑能效。

6. The Edge(荷兰)The Edge(荷兰)-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座智能建筑。

- 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能源供电,并通过智能系统控制能源消耗和室内温度。

- 使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实现了高效的能源管理和资源利用。

7. Taipei 101(台湾)Taipei 101(台湾)- 位于台北市,是一座世界著名的超高层建筑。

- 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供电,并通过节能设计减少能源消耗。

生态建筑概论

生态建筑概论

(2)风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风力发电系统:
1. 了解所在区域的风力资源情况 2. 考虑设备噪声对周围社区的影响 3. 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
风力发电
建筑中复合式自然通风
(3)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然能源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 源,并通过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的系统。
生态建筑的定义

定义: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 态学、建筑学和其它科学技术建造的有 利于人们居住和健康的建筑。
资料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
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的选址与规划 体型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 自然采光技术 自然通风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建筑节水
建筑节能技术(一)
工业 35% 其它 3% 建筑 28% 其它 建筑 交通 工业
我国能源消耗分布比例
交通 34%
材料运输 2%
施工建造 1%
商业建筑 6%
材料生产 10% 住宅建筑 12%
我国建筑活动中产生co2比例
其它 69%
施工建造 材料运输 商业建筑 材料生产 住宅建筑 其它
生态建筑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保罗· 索勒—开创了 “Arcology” 。 1969年—伊恩· 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 然》,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 1985年—清华大学高亦兰先生—生态建 筑学


太阳光采光系统示意图
案例3、BEDZED
BEDZED(Beddington Zero (fossil) Energy Development)是英国政府在1999年建设的一个“零能耗”住宅项目。该项目位于伦敦南部的棕地, 包含了83户各种类型的住宅,外加3000平米的办公、零售和娱乐建筑。该项目研究并利用了多种生态技术,成为新千年生态建筑建设的

生态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23

生态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23

生态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23
生态建筑评价标准GB-T -202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制定的一项标准。

该标准旨在为建筑行业提供评价生态建筑的依据,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该标准将生态建筑定义为“充分利用自然和环境资源,尽可能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建筑
形式”。

标准GB-T -2023的评价体系包括6个方面,分别是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使用后环境和创新性。

在每个方
面中又设有多个评价指标,如资源利用中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材料资源利用等。

该标准的实施指导了中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推动了绿色建筑的
发展并且得到了迅速普及。

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继续推进生态建筑的建设和评价,为中国
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GB-T 50378-2023标准为中国的生态建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生态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趋势

生态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趋势

生态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趋势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意识到。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建筑,并寻求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趋势。

本文将探讨生态建筑的概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最小化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为目标的建筑形式。

生态建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绿色环保:生态建筑注重利用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例如,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能源来源,使用可降解的建筑材料等。

2. 节约能源:生态建筑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节能设备等方式,实现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并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3. 自然通风与采光:生态建筑设计中注重考虑自然通风与采光,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机械通风与照明设备的依赖。

4. 生态景观:生态建筑注重打造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景观,如绿化屋顶、垂直花园等,增加室内外空间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二、生态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势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生态建筑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生态建筑发展的几个未来趋势:1. 高效节能技术:未来,生态建筑将更加注重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如太阳能发电系统、节能建筑外墙等,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智能化系统:未来的生态建筑将更加智能化,通过智能化系统,对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控与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与自然环境融合:未来的生态建筑将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例如采用垂直绿化墙、生态湖泊等手段,创造更加舒适与健康的室内环境。

4. 环境教育与意识:未来的生态建筑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传递。

生态建筑将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人们养成环保意识,形成环境友好的习惯和行为。

5. 合作与共享:未来的生态建筑将更加注重合作与共享,不仅是建筑的共享,更是资源共享与合作的平台。

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什么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也被称为可持续性建筑,是一种满足当今人类的各种需求的建筑类型,同时维护环境的绿色建筑,也被认为是保护生态资源的生态建筑。

它是一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建筑是一种对环境最小破坏的建筑体系,它在设计、施工、运行和使用等各个方面都考虑到节能和降低环境污染的效果,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

其三大特色是:首先,尽可能减少破坏当地环境的材料使用,提高建筑的能量利用率;其次,尽可能地采取低能耗的节能技术,减少对外界的环境污染;最后,在使用过程中提高环境技术效率和信息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融合了现代建筑、新型材料、节能技术和环境功能,体现出环境友好、安全、经济、先进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特性。

它所用的建筑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自然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使用建筑物的质量,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以其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迅速获得推广,它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的鼓励和支持。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更多的节能技术和政策来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如政府补贴、减税等。

其中,奥地利的生态建筑技术已取得显著的成绩,许多国家也开始推行生态建筑市场,推出环境友好型新能源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它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此外,它还能提高用户的幸福感、改善空气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生态建筑能够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太阳能,有助于改善地球的能源结构,帮助人类遏制温室效应。

总之,绿色建筑实现了建筑物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今发展中国家最关注的重要问题。

其推展需要不仅国家级别的政策支持,更需要企业、社会等多方同心协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
一、什么是生态建筑

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 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 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 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 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 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2、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生态建筑,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

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 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 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 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 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 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 生态建筑不是仅靠几位 建筑师就可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 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 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 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 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

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 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 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 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 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 材料等学科的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这其中建筑师 起着统领作用,建筑师必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 念,从整体上进行构思。
二、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提供有益健康的建成环境,并为使 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的小环境。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

浅水湾129号
法兰克福商 业银行大楼
东安吉利亚大学散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
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
简介:
〃1994年由英国设计大师诺曼〃福斯 特担纲设计,于1997年竣工,1999年5 月使用。 〃这座53层、高298.74米的三角形高 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层生态建筑,也 是全球最高的生态建筑,同时还是目 前欧洲最高的一栋超高层办公楼
特 征 一
园空 中 花
:
独特的结构形式和人性空间 契合,通过空间的交错叠加 形成视觉的交错,来营造良 好的环境尤其是视觉环境。
视线的交流中庭空间和 办公空间的对话。
特 征 二 :
自 然 通 风 ,中 自为通 然内的 通向中 风办庭 。公与 室花 100
换三角形平面绿色景观,依次上升的四层高高架花园,使大厦又宛若三叶 花瓣夹着一支花径。“花瓣”是办公室区域,而“花径”则是一个巨大 的〃自然通风的中庭。多四层高的空中花园沿着中庭螺旋而上,不仅为办 公人员提供了舒适的同时塔内的每个办公室都设有可开启的窗以享受自然 的通风,从而避免全封闭式办公建筑的昂贵开支。
生态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 简介
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
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 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 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 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
诺曼〃福斯特思想
〃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 互相抵触。
生 态 建 筑
什么是生态建筑 ?
生态建筑即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建筑。
它是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建筑作为生态系统
中的自然组织、自调系统,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居住场所以及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

朱比丽校园设计所采用的 通风策略可以称作:热回收低 压机械式自然通风,它是一种 混合系统,即在充分利用自然 通风的基础上辅以有效的机械 通风装置。
风斗
它可以在风速2~40m/s 之间顺利运作,由周围空气流动所产生的 真空效应,让室内空气可以自然的被吸拔出来,也因为尾部有一个类 似扰流板的构造让风杓永远随着不同的风向转动 除了是一个风向 似扰 流板的构造,让风杓永远随着不同的风向转动,除了是 个风向旗之外, 也让排气的一端永远处在下风处。
生态建筑
一、什么是生态建筑 二、国外案例分析 三、国内案例分析 四、案例赏析
对生态/节能建筑认识的一些误区
生态建筑可以大干快上,快速设计?
生态建筑是什么?
一、生态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的提出
1981~1999年 来NASA 所测得 的地球南极臭氧 层破洞日渐扩大 的情形
生态建筑的概念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 境与 发展大会” 与会者第 次明确提出了 发 展大会”,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 渐成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 研究体系,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 推广,成为当今 并在越来越多国家实 践推广,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重 要方向。
三个主题:
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 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
生态建筑概念的发展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政府
社会
政治、法律
各类组织推动可持续理念的落实
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GDP
可 持
技术
生态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
续发展来自科学规划生态规划生态景观


建筑外部生态景观
建筑
生态建筑单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建筑实例
伦佐·皮阿诺 吉巴欧文化中心
• 根据当地传统棚屋“容器”建筑形式, 挖掘其与环境亲和的方式,结合当地的生 态环境和气候特点提取出“编织”的构筑模 式。运用木材与不锈钢组合的结构形式实 施了他的这种构筑模式,同时巧妙地将竹 篓式的造型与自然通风结合。
生态建筑实例
伦佐·皮阿诺 吉巴欧文化中心
了执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巴黎建设计划,曾对巴黎市区进行了大
规模的改建,它不仅要表示对帝国首都的赞美,而且要在城市结构功
能上进行改善,使城市交通、环境绿化、居住水平都达到一个新的境
界。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的巴黎改建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模拟了
人的生态系统而进行规划设计的。例如当时在巴黎东、西郊规划
仿生建筑(15张)建设的两座森林公园,东郊维星斯公园和西郊布伦公 园的巨大绿化面积,就象征着人的两肺,环形绿化带与赛纳河就象是 人的呼吸管道,这样就使新鲜空气可以输入城市的各个区域。市区内 环形和放射的各种主干与次要道路网就象是人的血管系统,使血流能
▪使用中间技术的运动也逐渐演化成在第三世界倡导的发 展利用当地的“适宜建筑技术”
▪后来的技术发展更使生态高科技技术运用成为普遍,发 展成高技术生态建筑。
技术决定论
▪ 主动式生态技术 1. 新材料运用(新热阻材料,太阳能光电材料等) 2. 雨水收集和水的循环利用 3. 太阳能供热和供电 4. 高技派的生态技术应用 ▪ 被动式生态技术 1. 传统的被动式节能技术 ,构造措施 2. 利用建筑的朝向,方位的布置,建筑内外形体和结果
主动式技术
换气通风系统
• •
主动式技术
生态降温系统: 地源热泵 雨水湖水利用


主动式技术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 电板)


生态建筑应遵循的5R原则
“5R”是5个以R开头的英文词,既 Revalue、Renew、 Reuse、Rduce、Recycle。“5R”原则是建筑师在全球生 态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新 的建筑原则。 下面就分而论 之:
二.建筑功能的仿生
夏朗设计建造的柏林爱 乐音乐厅内部空间则是 仿自乐器内部空间共鸣 的效果而建造了这一复 杂奇特的形体。 爱乐音 乐厅的外形由内部的空 间形状决定。周围墙体 曲折多变,屋顶的形状 由内里的天幕似的天花 板确定。整个建筑物的 内外形体都极不规整, 难以形容。
三.建筑结构仿生
•长沙南站的树状柱
3.Reuse
Reuse有“再利用”、“重复使用”的含义。对于建筑师 而言,一般是指重复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构配件、 设备和家具等。“重复使用”的原则要求建筑师在创作中 树立新的选材思想。首先,应该考虑利用以往材料与设备 的可能性;其次,即使在选用新材料时,也应考虑这些选 用材料和设备以后被再利用的可能性。在考虑材料和设备 的价格时,也应该照顾到今后可能被再利用的因素。
3.智能型生态建筑
智能建筑是指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个基 本要素.以及通过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最优化组合 、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具有高效舒适安全方便的建筑 物。
4.绿化型生态建筑
绿色是生命的原色,也是生命的象征。植物正因为有 绿色才有可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传承 ,赋予生态建筑以绿色、意味着建筑才能与大自然融为一 体、才能实现“设计追随自然’的建筑理念。合理的立体 绿化(包括绿地、屋顶绿化、环境绿化等)有保护、稳定周 边地域生态效应的作用、立体绿化是绿化型生态建筑的的 重要标志、但不是惟一的标志。绿化的目的是利用植物的 光合作用改善周边的二氧化碳及氧气的转换,利用循环系 统并利用植物的截流粉尘、杀死细菌、降低噪音、改善气 候及美化环境,从而收到整体险的生态效益。
•被动式通风系统:不同风力情况下的通风情况
• 整个建筑由木材和金属建成。组成单元体维护结构的肋板 ,是由钢制核心外加经过层压的木材构成的
生态建筑实例
伦佐·皮阿诺 吉巴欧文化中心
• 文化中心的总体 规划也借鉴了村落的布 局,10个平面接近圆形 的单体顺着地势展开, 根据功能的不同,皮亚 诺将他们分做三组并以 低廊串连。
▪60年代以来的“绿色运动”更推向及至。是一种反西方主 流意识。主张拯救受人类社会工业与文明破坏的自然而 进行抗争。
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是新技术产生新的生活方式,是一 种达到持久而设计的方式。
▪1973年E.F.舒马赫《小的是美的》提出“中间技术”概念 ,它具有以下特点:“价格低廉,人人可以享用,适合于 小规模应用,适应人类的创造需要”。
的设计,以及材料的选择来达到生态要求。 3. 利用技术设计空气流通集散系统
被动式技术
• 1.传统的被动式节能技术 ,构造措施 • 2.利用建筑的朝向,方位的布置,建筑 • 内外形体和结果的设计,以及材料的 • 选择来达到生态要求。 • 3.利用技术设计空气流通集散系统
被动式技术
• 欧洲的节能大概有这么几个阶段: • 普通节能(200kWh/m2a) • 低能耗(70kWh/m2a,7升房) • 超低能耗(30kWh/m2a) • 被动房(Passivhaus,15kWh/m2a)
生态建筑
2020年5月26日星期二
生态建筑
定义: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 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 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 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 、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5.Recycle
Recycle是“循环使用”之意。循环使用主要是根据生态 系统中物质不断循环使用的原理,尽量节约利用稀有物资 和紧缺资源。这在废水的循环处理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
下面是案例分析
伦佐·皮阿诺
新卡里多尼亚 吉巴欧文化中心
1998年建成的吉巴欧文化中心,位于南太平洋中心 的一个美丽的小岛——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的南端首府努美 亚。它是按照比本土的棚屋形式大得多的尺度,选取原生 材料,用现代技术建造的,却极具当地土著文化的魅力。 建筑设计达到了“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境界。其设计者 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普利兹建 筑奖(Prizker Architecture Prize)。而且,有评论评述它为“ 展现的是一种高技术与本土文化、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结合 。” 皮亚诺的这一组建筑,巧妙地将建筑思路上的原始 情结与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并融入对生态学、实际操作 可能性和本土文化的考虑。
2.Renew
Renew有“更新”、“改造”之意。在这里,常常是指对 旧建筑的更新改造。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资 源和能量,同时亦会产生不少废弃物,这都不利于保护生 态环境。因此,如果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质量较好的建筑, 然后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以满足新的功能需要,这样就可 以大大减少资源的消耗和降低能耗, 同时亦能减少因大 拆大建而产生的建筑垃圾。
4.Rduce
Rduce的原意是“减少”。这里常常是指减少对自然 的破坏,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减少对自然的破坏,首先就表现为建筑物不应建造在 生态敏感地带。在设计中,建筑师应尽量减少建筑物 的占地,达到节约用地的目标。对于建筑物可能排放 出的废气、废水等也要有充分的估计,事先采取各种 措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其次,作为建筑师应该尽 量结合气候、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方法,减少 建筑物对能源的依赖。在自然通风、采光无法形成舒 适的内部物理环境,不得不采用人工照明和空调设施 时,则必须通过良好的建筑热供处理,以充分提高能 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标。
生态建筑的分类
1.仿生型生态建筑
定义:仿生建筑以生物界某些生物体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 规律为研究对象,探寻自然界中科学合理的建造规律,并 通过这些研究成果的运用来丰富和完善建筑的处理手法, 促进建筑形体结构以及建筑功能布局等的高效设计和合理 形成。
城市环境仿生
早在1853年时,巴黎塞纳区行政长官欧思曼(G.E.Haussmann)为
2.材料技术生态建筑
材料技术生态 生态建筑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低技
术、轻技术及高技术。低技术生态建筑通过精确的技术分 析,不用或用很少的现代技术手段来达到建筑生态化的目 的;而轻技术生态建筑则通过最新的建筑技术来使建筑物 更轻、更灵活,从而节省建筑材料和运输费用;高技术生 态建筑则积极地运用当代最新的“高技术”来提高建筑的 能源使用效率、营造舒适宜人的建筑环境,以更有效地保 护生态环境。本书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高技术”生态建 筑方面。高技术建筑利用自然条件的技术手段不同于传统 技术或普及性技术(低技术和轻技术)建筑,但这种不同 并不表现在技术本身。高技术建筑同样需要经常使用一些 传统技术手段来利用自然条件,所不同的是这种利用是建 立在科学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并以先进技术手段来表现 。
生态建筑的设计取向
(一)生态决定论:
•“生态决定论”的观点是所处的环境的生态系统决定一切 ,建筑空间的微生态系统依附于自然环境,号召回归自 然,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倾向。
(二)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是通过技术进步来建立建筑自有的 生态系统,并与自然生态达到和谐统一。
生态决定论
▪“生态决定论”的观点是是符合深层生态学理论,深层生 态学理论要求建筑至少满足三方面地要求: • 1. 不破坏周围环境 • 2.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作用 • 3.应该深入体现建筑和环境之间的整体感
节能的世博轴
1.Revalue
RevaIue在这里可以作“再思考”、“再认识”、“再评 价”解释。从全球生态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现察 建筑,可以发现任何建筑群都是消耗大量能源和材料的产 物,而且在其使用过程中还将继续不断地消耗能源与材料 。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亦是一个“耗能大户”。因此, 新时期的建筑师必须改变以往的观点,引入可持续发展的 观念来重新认识建筑,实现对建筑的“再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