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
常用的十大生态建筑项目案例

常用的十大生态建筑项目案例1. Apple Park(美国)Apple Park(美国)-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办公大楼。
- 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能源来源,通过设有个太阳能板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力。
- 设有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收集雨水用于水景和冲洗卫生设施。
2. One Angel Square(英国)One Angel Square(英国)- 位于英国曼彻斯特,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驱动力的商业建筑。
- 设有自然通风系统和地热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通过光伏板生成电力,并采用雾化喷淋系统降低室内温度。
3. The Crystal(英国)The Crystal(英国)- 位于伦敦,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展示中心和会议场所。
- 采用太阳能和地热能源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 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和灌溉系统,用于植物保护和景观维护。
4. Agora Garden Tower(台湾)Agora Garden Tower(台湾)- 位于台北市,是一座以生态和可持续原则为设计理念的住宅建筑。
-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发电,实现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 设有垂直绿化系统,提供自然通风和降低热岛效应。
5. Bosco Verticale(意大利)Bosco Verticale(意大利)- 位于意大利米兰,是一对垂直森林住宅大楼。
- 大楼外墙设计有数千棵树木和植物,提供氧气和减少空气污染。
- 植物的生态系统能够调整温度,提高建筑能效。
6. The Edge(荷兰)The Edge(荷兰)-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座智能建筑。
- 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能源供电,并通过智能系统控制能源消耗和室内温度。
- 使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实现了高效的能源管理和资源利用。
7. Taipei 101(台湾)Taipei 101(台湾)- 位于台北市,是一座世界著名的超高层建筑。
- 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供电,并通过节能设计减少能源消耗。
生态建筑

伦佐·皮阿诺 吉巴欧文化中心
• 根据当地传统棚屋“容器”建筑形式, 挖掘其与环境亲和的方式,结合当地的生 态环境和气候特点提取出“编织”的构筑模 式。运用木材与不锈钢组合的结构形式实 施了他的这种构筑模式,同时巧妙地将竹 篓式的造型与自然通风结合。
生态建筑实例
伦佐·皮阿诺 吉巴欧文化中心
了执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巴黎建设计划,曾对巴黎市区进行了大
规模的改建,它不仅要表示对帝国首都的赞美,而且要在城市结构功
能上进行改善,使城市交通、环境绿化、居住水平都达到一个新的境
界。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的巴黎改建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模拟了
人的生态系统而进行规划设计的。例如当时在巴黎东、西郊规划
仿生建筑(15张)建设的两座森林公园,东郊维星斯公园和西郊布伦公 园的巨大绿化面积,就象征着人的两肺,环形绿化带与赛纳河就象是 人的呼吸管道,这样就使新鲜空气可以输入城市的各个区域。市区内 环形和放射的各种主干与次要道路网就象是人的血管系统,使血流能
▪使用中间技术的运动也逐渐演化成在第三世界倡导的发 展利用当地的“适宜建筑技术”
▪后来的技术发展更使生态高科技技术运用成为普遍,发 展成高技术生态建筑。
技术决定论
▪ 主动式生态技术 1. 新材料运用(新热阻材料,太阳能光电材料等) 2. 雨水收集和水的循环利用 3. 太阳能供热和供电 4. 高技派的生态技术应用 ▪ 被动式生态技术 1. 传统的被动式节能技术 ,构造措施 2. 利用建筑的朝向,方位的布置,建筑内外形体和结果
主动式技术
换气通风系统
• •
主动式技术
生态降温系统: 地源热泵 雨水湖水利用
•
•
主动式技术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 电板)
生态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23

生态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23
生态建筑评价标准GB-T -202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制定的一项标准。
该标准旨在为建筑行业提供评价生态建筑的依据,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该标准将生态建筑定义为“充分利用自然和环境资源,尽可能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建筑
形式”。
标准GB-T -2023的评价体系包括6个方面,分别是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使用后环境和创新性。
在每个方
面中又设有多个评价指标,如资源利用中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材料资源利用等。
该标准的实施指导了中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推动了绿色建筑的
发展并且得到了迅速普及。
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继续推进生态建筑的建设和评价,为中国
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GB-T 50378-2023标准为中国的生态建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生态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趋势

生态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趋势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意识到。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建筑,并寻求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趋势。
本文将探讨生态建筑的概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最小化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为目标的建筑形式。
生态建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绿色环保:生态建筑注重利用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例如,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能源来源,使用可降解的建筑材料等。
2. 节约能源:生态建筑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节能设备等方式,实现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并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3. 自然通风与采光:生态建筑设计中注重考虑自然通风与采光,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机械通风与照明设备的依赖。
4. 生态景观:生态建筑注重打造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景观,如绿化屋顶、垂直花园等,增加室内外空间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二、生态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势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生态建筑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生态建筑发展的几个未来趋势:1. 高效节能技术:未来,生态建筑将更加注重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如太阳能发电系统、节能建筑外墙等,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智能化系统:未来的生态建筑将更加智能化,通过智能化系统,对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控与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与自然环境融合:未来的生态建筑将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例如采用垂直绿化墙、生态湖泊等手段,创造更加舒适与健康的室内环境。
4. 环境教育与意识:未来的生态建筑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传递。
生态建筑将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人们养成环保意识,形成环境友好的习惯和行为。
5. 合作与共享:未来的生态建筑将更加注重合作与共享,不仅是建筑的共享,更是资源共享与合作的平台。
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什么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也被称为可持续性建筑,是一种满足当今人类的各种需求的建筑类型,同时维护环境的绿色建筑,也被认为是保护生态资源的生态建筑。
它是一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建筑是一种对环境最小破坏的建筑体系,它在设计、施工、运行和使用等各个方面都考虑到节能和降低环境污染的效果,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
其三大特色是:首先,尽可能减少破坏当地环境的材料使用,提高建筑的能量利用率;其次,尽可能地采取低能耗的节能技术,减少对外界的环境污染;最后,在使用过程中提高环境技术效率和信息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融合了现代建筑、新型材料、节能技术和环境功能,体现出环境友好、安全、经济、先进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特性。
它所用的建筑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自然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使用建筑物的质量,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以其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迅速获得推广,它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的鼓励和支持。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更多的节能技术和政策来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如政府补贴、减税等。
其中,奥地利的生态建筑技术已取得显著的成绩,许多国家也开始推行生态建筑市场,推出环境友好型新能源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它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此外,它还能提高用户的幸福感、改善空气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生态建筑能够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太阳能,有助于改善地球的能源结构,帮助人类遏制温室效应。
总之,绿色建筑实现了建筑物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今发展中国家最关注的重要问题。
其推展需要不仅国家级别的政策支持,更需要企业、社会等多方同心协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生态建筑-

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 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 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 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 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 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2、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生态建筑,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
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 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 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 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 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 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 生态建筑不是仅靠几位 建筑师就可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 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 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 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 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
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 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 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 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 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 材料等学科的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这其中建筑师 起着统领作用,建筑师必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 念,从整体上进行构思。
二、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提供有益健康的建成环境,并为使 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的小环境。
生态建筑案例

生态建筑案例生态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建筑。
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最佳利用。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生态建筑案例,以期启发更多的人关注并投身于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
首先,位于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是一个著名的生态建筑案例。
这座摩天大楼在进行翻新时,采用了大量的节能材料和技术,如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利用雨水冲厕等。
同时,大厦内部还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材料,如再生木材、再生玻璃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帝国大厦的翻新工程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建筑典范,为后来的生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其次,荷兰阿姆斯特丹的The Edge办公大楼也是一个杰出的生态建筑案例。
该建筑利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如智能照明系统、可再生能源等,使得建筑能够自给自足地提供所需的能源。
此外,建筑内部还设计了大量的绿色空间,如屋顶花园、室内植物等,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
The Edge办公大楼的成功建设,为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建筑树立了榜样。
最后,中国的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也是一个突出的生态建筑案例。
这座建筑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材料,如竹材、再生钢铁等,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同时,鸟巢还利用了大量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设计,减少了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鸟巢的建设不仅成为了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也为中国的生态建筑树立了榜样。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是当今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最佳利用。
帝国大厦、The Edge办公大楼和鸟巢等案例为我们展示了生态建筑的魅力和可行性,希望这些案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共同为地球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
生态建筑

浅水湾129号
法兰克福商 业银行大楼
东安吉利亚大学散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
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
简介:
〃1994年由英国设计大师诺曼〃福斯 特担纲设计,于1997年竣工,1999年5 月使用。 〃这座53层、高298.74米的三角形高 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层生态建筑,也 是全球最高的生态建筑,同时还是目 前欧洲最高的一栋超高层办公楼
特 征 一
园空 中 花
:
独特的结构形式和人性空间 契合,通过空间的交错叠加 形成视觉的交错,来营造良 好的环境尤其是视觉环境。
视线的交流中庭空间和 办公空间的对话。
特 征 二 :
自 然 通 风 ,中 自为通 然内的 通向中 风办庭 。公与 室花 100
换三角形平面绿色景观,依次上升的四层高高架花园,使大厦又宛若三叶 花瓣夹着一支花径。“花瓣”是办公室区域,而“花径”则是一个巨大 的〃自然通风的中庭。多四层高的空中花园沿着中庭螺旋而上,不仅为办 公人员提供了舒适的同时塔内的每个办公室都设有可开启的窗以享受自然 的通风,从而避免全封闭式办公建筑的昂贵开支。
生态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 简介
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
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 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 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 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
诺曼〃福斯特思想
〃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 互相抵触。
生 态 建 筑
什么是生态建筑 ?
生态建筑即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建筑。
它是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建筑作为生态系统
中的自然组织、自调系统,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居住场所以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比丽校园设计所采用的 通风策略可以称作:热回收低 压机械式自然通风,它是一种 混合系统,即在充分利用自然 通风的基础上辅以有效的机械 通风装置。
风斗
它可以在风速2~40m/s 之间顺利运作,由周围空气流动所产生的 真空效应,让室内空气可以自然的被吸拔出来,也因为尾部有一个类 似扰流板的构造让风杓永远随着不同的风向转动 除了是一个风向 似扰 流板的构造,让风杓永远随着不同的风向转动,除了是 个风向旗之外, 也让排气的一端永远处在下风处。
生态建筑
一、什么是生态建筑 二、国外案例分析 三、国内案例分析 四、案例赏析
对生态/节能建筑认识的一些误区
生态建筑可以大干快上,快速设计?
生态建筑是什么?
一、生态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的提出
1981~1999年 来NASA 所测得 的地球南极臭氧 层破洞日渐扩大 的情形
生态建筑的概念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 境与 发展大会” 与会者第 次明确提出了 发 展大会”,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 渐成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 研究体系,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 推广,成为当今 并在越来越多国家实 践推广,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重 要方向。
三个主题:
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 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
生态建筑概念的发展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政府
社会
政治、法律
各类组织推动可持续理念的落实
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GDP
可 持
技术
生态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
续发展来自科学规划生态规划生态景观
理
念
建筑外部生态景观
建筑
生态建筑单体
3、通过建立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度 规范管理和指 导 通过建立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度,规范管理和 指导,强化市场导向。
案例: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 建筑规模] :占地面积12万平米,建筑面积 41万平米 4. 1万平米。 [ 获奖情况]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杂志的年 度可持续性奖 [ 建筑功能] :信息中心、教学中心、服务中 心
生态室内
……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哲学思想的转变
与自然对立斗争 一味向自然索取 只顾自己的利益 只考虑眼前利益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珍惜自然、爱护环境
关心人类命运,关心人类利益 关心子孙后代,关心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发展模式的转变
采光策略
遮阳设计 : 该项目在东、西、南向立面设置了大量木制可动 式水平遮阳板,在不阻挡对视线的情况下,达到一定的遮阳效 果,将整年的室内温度在不借助空调之下控制在摄氏30℃下在 太阳日照最大的南向立面设 不借助空调之下,控制在摄氏 30℃下。在太阳日照最大的南向立面设置可电动调整的遮阳棚, 以避免太阳直射所造成的高温与眩光。
资源消耗型 损害环境型 技术落后型 管理粗放型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技术先进型 科学管理型
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
建筑节能、建筑污染防治、建筑资源再利用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二、对使用者的关心 三、对于沟通人类与自然环境创造条件 四、面向未来发展的足够弹性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 “可持续发展建筑”、 讨论这三种名称上的差异,其实并不重要,归纳确定它们的内涵,建立一
个能较为普遍接受的,并对这项事业有所推动的评估体系才是需要的。 发达国 家都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有关的体系和标准,目前大多都处于建议与试行阶段。
广义的生态建筑
也被称作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即把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组织 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 循环转换,获取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 建筑把可持续理念融入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从场地规划、设计、施工、 运行、维护、拆除和建筑废料处理的全过程。
水平木百叶,每 片上都被漆成白 色增强光线的反 射
被动式红外线移动探测器和照传 感器并由智能照明 日照传感器,并由 智能照明中央系统统一控制:当教室有 人使用时系统就会自动判断是否使用人 工照明,从而代替了人工开关;如果室 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线人工照 有足够的 自然光线,人工照明就会自动关闭,从 而节约能源
二、国外绿色生态建筑特点
1、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 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 成了整体性 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整体性、综合性 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2、都体现了“四节”和环境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 其贯穿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全寿命周 期的各个环节中。
基地策略
自行车工厂用地
朱比利分校
1.3万的线性人工湖将建 筑与郊区住宅连接起来, 成为一处新的“绿肺”
建筑边缘的水渠对 水进 行自然的回收利用,每 年可以收6000多立方米
通风设计
在面湖立面的地面层设计许多通风百叶, 沿着水面风起冷却的效应,整个气流穿过中 庭空间,最后流窜到背 面的八个楼梯间。 由所谓的“烟囱效应”让使用过的气流上升 穿过整个圆形,类似烟囱的楼梯间,最后经 由一个3.5公尺高的铝制风杓(windvane) 排放出去,完成整个低耗能,被动式的空气 循环动作。
中庭设计
所有的建筑物皆由具玻璃顶盖的中庭所串联,整个中庭可 以说是 所有的建筑物皆由具玻璃顶 的中庭所串联 个中庭可以 说是一个小型温室,可以在寒冷的冬天储存适当的太阳热能以 达到一定的舒适度,并减少暖气的使用。
中庭内种满中型植物,由植物保湿遮荫的特性,自动调节 室内温 中庭内种满中型植物,由植物保湿遮荫的特性,自动调 节室内温湿度,而且让由靠湖面进气口的冷风在进到室内时有 预暖的效果,减少寒冷带来的不适与能源浪费。
狭义的生态建筑
是尽可能利用建筑物所在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的自然因子(如水阳光 空气等), 尊重当地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 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 各种环境因素作用, 使之适宜人类居住; 同时, 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子循 环, 确保当地生态体系健全运作。
三类:(就建筑生态化的途径)
以无公害为原则的绿色建筑 使用纯天然资源建造的生物建筑 强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自治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