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医科大学2022年12月《药物代谢动力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2年12月《药物代谢动力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2年12月《药物代谢动力学》作业考核试题提示:本科目为中国医科大学课程考核辅导资料,仅作学习参考使用!!!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1.药物转运最常见的形式是:( )<A>.滤过<B.>简单扩散<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以上都不是【答案】:B2.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有:( )<A>.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局部器官的血流量<B.>各种细胞膜屏障<C>.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D>.体液pH和药物的解离度<E>.所有这些【答案】:E3.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 )<A>.葡糖醛酸转移酶<B.>单胺氧化酶<C>.肝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D>.辅酶Ⅱ<E>.水解酶【答案】:C4.SFDA推荐的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 )<A>.体外研究法<B.>体内研究法<C>.药动学评价方法<D>.药效学评价方法<E>.临床比较试验法【答案】:C5.某一弱酸性药物pKa=4.4,当尿液pH为5.4,血浆pH为7.4时,血中药物浓度是尿中药物浓度的:( )<A>.1000倍<B.>91倍<C>.10倍<D>.1/10倍<E>.1/100倍【答案】:B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t1/2:( )<A>.随给药剂量而变<B.>固定不变<C>.随给药次数而变<D>.口服比静脉注射长<E>.静脉注射比口服长【答案】:B7.多数药物在血中是以结合形式存在的,常与药物结合的物质是:( )<A>.白蛋白<B.>球蛋白<C>.血红蛋白<D>.游离脂肪酸<E>.高密度脂蛋白【答案】:A8.下列选项中,哪个是不用在特异性试验中进行考察的( )<A>.空白生物样品色谱<B.>空白样品加已知浓度对照物质色谱<C>.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D>.介质效应<E>.内源性物质与降解产物的痕量分析【答案】:E9.若口服给药,研究动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需要多少小时以上( )<A>.4<B.>6<C>.8<D>.12<E>.以上都不对【答案】:E10.零阶矩的数学表达式为:( )<A>.AUC0→n+λ<B.>AUC0→n+cn·λ<C>.AUC0→n+cnλ<D>.AUC0→n+cn<E>.AUC0→∞+cn【答案】:C11.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D>.排泄速度不变<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答案】:C12.恒量恒速分次给药,基本达稳态的时间是:( )<A>.1~2个t1/2<B.>2~3个t1/2<C>.3~4个t1/2<D>.4~5个t1/2<E>.2~4个t1/2【答案】:D13.pKa是指:( )<A>.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的药物剂量<C>.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解离时溶液的pH<D>.解离常数<E>.消除速率常数【答案】:C14.静脉滴注达稳态血药浓度,不由下面哪项所决定( )<A>.消除速率常数<B.>表观分布容积<C>.滴注速度<D>.滴注时间<E>.滴注剂量【答案】:D15.在进行口服给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时,不适合用的动物是哪种( )<A>.大鼠<B.>小鼠<C>.豚鼠<D>.家兔<E>.犬【答案】:D16.经口给药,不应选择下列哪种动物( )<A>.大鼠<B.>小鼠<C>.犬<D>.猴<E>.兔【答案】:E17.静脉注射2g某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0.05L<B.>2L<C>.5L<D>.20L<E>.200L【答案】:D18.细胞内液的pH约7.0,细胞外液的pH为7.4,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中:( )<A>.解离少,易进入细胞内<B.>解离多,易进入细胞内<C>.解离多,不易进入细胞内<D>.解离少,不易进入细胞内<E>.以上都不对【答案】:C19.标准曲线低浓度点的实测值与标示值之间的偏差一般规定在什么范围之内( )<A>.±20%以内<B.>±10%以内<C>.±15%以内<D>.±8%以内<E>.以上都不是【答案】:A20.房室模型的划分依据是:( )<A>.消除速率常数的不同<B.>器官组织的不同<C>.吸收速度的不同<D>.作用部位的不同<E>.以上都不对【答案】:A判断题21.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血浆中药物在单位时间内以恒定的量消除,与血浆药物浓度无关。

中医大《药物代谢动力学》【答案】3

中医大《药物代谢动力学》【答案】3

科目:药物代谢动力学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1.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 )A.肠黏膜B.血液C.肾脏D.肝脏E.肌肉[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D2.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 )A.结合是牢固的B.结合后药效增强C.结合特异性高D.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E.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D3.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D.排泄速度不变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C4.pKa是指:()( )A.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的药物剂量C.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解离时溶液的pHD.解离常数E.消除速率常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C5.药物经肝脏代谢转化后均:()( )A.分子变小B.化学结构发性改变C.活性消失D.经胆汁排泄E.脂/水分布系数增大[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B6.某一弱酸性药物pKa=4.4,当尿液pH为5.4,血浆pH为7.4时,血中药物浓度是尿中药物浓度的:()( )A.1000倍B.91倍C.10倍D.1/10倍E.1/100倍[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B7.肝微粒体中,哪一种含铁细胞色素能与药物形成复合物并使药物氧化?()( )A.细胞色素aB.细胞色素bC.细胞色素cD.细胞色素c1E.细胞色素P450[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E8.普萘洛尔口服吸收良好,但经过肝脏后,只有30%的药物达到体循环,以致血药浓度较低,下列哪种说法较合适?()( )A.药物活性低B.药物效价强度低C.生物利用度低D.化疗指数低E.药物排泄快[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C9.关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 )A.生物转化是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唯一方式B.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C.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D.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合成E.肝药酶数量和活性的个体差异较大[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A10.临床上可用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疗效,是因为:()( )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D.延缓抗药性产生E.以上均不对[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B11.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t1/2:()( )A.随给药剂量而变B.固定不变C.随给药次数而变D.口服比静脉注射长E.静脉注射比口服长[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B12.地高辛t1/2为36h,每天给维持量,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约为:()( )A.2dB.3dC.5dD.7dE.4d[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D13.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被称为:()( )A.有效血浓度B.稳态血浓度C.致死血浓度D.中毒血浓度E.以上都不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B14.血药浓度时间下的总面积AUC0→∞被称为:()( )A.零阶矩B.三阶矩C.四阶矩D.一阶矩E.二阶矩[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A15.对于静脉注射后,具有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的t1/2等于哪一常数与MRTiv之积?()( )A.1.693B.2.693C.0.346D.1.346E.0.693[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E16.关于试验动物的选择,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 )A.首选动物尽可能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一致B.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试验C.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必须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D.创新性的药物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E.建议首选非啮齿类动物[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C17.关于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剂量选择,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高剂量最好接近最低中毒剂量B.中剂量根据动物有效剂量的上限范围选取C.低剂量根据动物有效剂量的下限范围选取D.应至少设计3个剂量组E.以上都不对[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A18.生物样品分析的方法中,哪种是首选方法?()( )A.色谱法B.放射免疫分析法C.酶联免疫分析法D.荧光免疫分析法E.微生物学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A19.下列选项中,哪个是不用在特异性试验中进行考察的?()( )A.空白生物样品色谱B.空白样品加已知浓度对照物质色谱C.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D.介质效应E.内源性物质与降解产物的痕量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E20.在进行口服给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时,不适合用的动物是哪种?()( )A.大鼠B.小鼠C.豚鼠D.家兔E.犬[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述题目]正确答案是:D判断题21.阿托品(生物碱)的pKa=9.65,若提高血液和尿液pH,则解离度增大,脂溶性变小,排泄增快。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课程考试《天然药物化学》考查课试题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课程考试《天然药物化学》考查课试题
8.浸渍法
答:浸渍法古称溻渍法,是把药物煎汤淋洗患部,使疮口洁净,祛除病邪,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9.苯丙素
答:是天然存在的一类苯环与三个直链碳连接(C6-C3基团)构成的化合物。一般具有苯酚结构,是酚性物质。
10.重结晶
答:是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
四、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
苷原子
2.季铵盐及其氢氧化物是一类乳化剂,可以与形成不溶性沉淀,用于多糖的分离和纯化。
酸性糖
酸性
3.甲型强心苷元为元环的不饱和内酯;乙型强心苷元为元环的不饱和内酯。


4.五碳吡喃型糖C4位羟基位于面上的称为型糖,六碳吡喃型糖C5-R位取代基团位于面上的称为型糖。
L
D
5.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分离黄酮苷化合物时,分离主要原理是,当用此凝胶分离黄酮苷元时,则主要是依靠作用,这种作用强度大小取决于。
分子筛作用
吸附作用
羟基的数目和位置
6.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类:、、。
溶剂法
离子交换树脂法
沉淀法
7.甾体成分在无水条件下,遇酸产生各种颜色反应,包括、和反应。
醋酐-浓硫酸
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
三氯醋酸
8.天然醌类化合物主要类型有、、、。
苯醌
萘醌
菲醌
蒽醌
D.氧化铜-氢氧化钠
正确答案:C
14.下列各组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水>丙酮>甲醇
B.乙醇>乙酸乙酯>乙醚
C.乙醇>甲醇>乙酸乙酯
D.丙酮>乙醇>甲醇
正确答案:B
15.用溶剂提取环烯醚萜苷时,常在植物材料粗粉中拌入碳酸钙或氢氧化钡,目的是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网课测试题答案_3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网课测试题答案_3

中国医科大学智慧树知到“药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t1/2()A、随给药剂量而变B、固定不变C、随给药次数而变D、口服比静脉注射长E、静脉注射比口服长2.若单位时间内用药总量不变,增加给药次数,可使波动幅度变小,减少给药次数,可使波动幅度变大。

()T、对F、错3.名词解释:非线性动力学4.如何给药才能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5.名词解释:被动转运6.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与静脉注射给药的转运过程不同点为()。

7.线性动力学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而非线性动力学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无关。

()T、对F、错8.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 A、结合是牢固的B、结合后药效增强C、结合特异性高D、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E、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9.某一弱酸性药物pKa=4.4,当尿液pH为5.4,血浆pH为7.4时,血中药物浓度是尿中药物浓度的:()A、1000倍B、91倍C、10倍D、1/10倍E、1/100倍10.肝微粒体中,哪一种含铁细胞色素能与药物形成复合物并使药物氧化?()A、细胞色素aB、细胞色素bC、细胞色素cD、细胞色素c1E、细胞色素P450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T3.参考答案:是研究非线性动力系统中各种运动状态的定量和定性规律,特别是运动模式演化行为的科学。

4.参考答案: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或分次恒量给药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经4~5个半衰期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

5.参考答案:是指外源化学物转运通过物质膜的方式有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

一般认为被动转运是体内生物转运的主要机制。

被动转运与特殊转运的区别在于细胞不参与转运,既不提供能量,也无载体参与。

被动转运只能顺浓度梯度以单纯扩散的方式或滤过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38535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38535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
单选题
1.关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
A.生物转化是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唯一方式
B.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C.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
D.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合成
E.肝药酶数量和活性的个体差异较大
答案:A
2.血药浓度时间下的总面积AUC0→∞被称为:()
A.零阶矩
B.三阶矩
C.四阶矩
D.一阶矩
E.二阶矩
答案:A
3.关于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剂量选择,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高剂量最好接近最低中毒剂量
B.中剂量根据动物有效剂量的上限范围选取
C.低剂量根据动物有效剂量的下限范围选取
D.应至少设计3个剂量组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4.生物样品分析的方法中,哪种是首选方法?()
A.色谱法
B.放射免疫分析法
C.酶联免疫分析法
D.荧光免疫分析法
E.微生物学方法
答案:A
5.药物经肝脏代谢转化后均:()
A.分子变小
B.化学结构发性改变
C.活性消失
D.经胆汁排泄
E.脂/水分布系数增大
答案:B
6.某一弱酸性药物pKa=4.4,当尿液pH为5.4,血浆pH为7.4时,血中药物浓度是尿中药物浓度的:()
A.1000倍
B.91倍
C.10倍
D.1/10倍。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药物代谢动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药物代谢动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药物代谢动力学复习题提示:试卷为随机组卷,请复制部分题目,在WORD中使用快捷方式Ctrl+F查找功能搜索参考答案。

1.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A.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B.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C.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D.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E.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参考答案:A2.关于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B.顺浓度梯度转运C.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D.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达平衡E.不消耗能量而需要载体参考答案:E3.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A.结合是牢固的B.结合后药效增强C.结合特异性高D.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E.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参考答案:D4.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D.排泄速度不变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参考答案:C5.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A.阿司匹林B.苯妥英钠C.异烟肼D.氯丙嗪E.氯霉素参考答案:B6.关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A.生物转化是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唯一方式B.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C.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D.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合成E.肝药酶数量和活性的个体差异较大参考答案:A7.地高辛t1/2为36h,每天给维持量,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约为:()A.2dB.3dC.5dD.7dE.4d参考答案:D8.静脉注射2g某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05LB.2LC.5LD.20L。

完整版)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及答案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1.主要因素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是什么?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体内消除速度。

2.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什么?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的正确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多久?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4.为了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通过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来实现,首次剂量应该增加多少?首次剂量应该增加一倍。

5.如果某药的半衰期是7小时,按每次0.3g,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的时间是多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的时间是28-36小时。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什么?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给药次数。

7.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是什么?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是稳态血药浓度。

8.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什么?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

9.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错误的描述是“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与什么有关?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与血浆浓度有关。

1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的关系是什么?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的关系是0.693/k。

12.对血浆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哪个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理解是“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

A、药物的脂溶性B、药物的极性C、药物的分子量D、药物的代谢速率E、药物的剂量重写后:1.肾小管对极性大、水溶性大的药物重吸收少,易排泄;酸性药在碱性尿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脂溶性高的药物在肾小管重吸收多,排泄慢;解离度大的药物重吸收少,易排泄。

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受肾小管的重吸收影响。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学习资料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学习资料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学习资料提示:本套试卷可能与您的试卷出题顺序不一致,请用快捷方式Crtl+F查找比对每一道题答案,并确保本科目是您需要的材料!!一、单选题1.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A项.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B项.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C项.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D项.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E项.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A2.关于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项.受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B项.顺浓度梯度转运C项.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D项.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达平衡E项.不消耗能量而需要载体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E3.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A项.结合是牢固的B项.结合后药效增强C项.结合特异性高D项.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E项.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D4.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项.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B项.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项.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D项.排泄速度不变E项.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C5.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A项.阿司匹林B项.苯妥英钠C项.异烟肼D项.氯丙嗪E项.氯霉素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B6.关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A项.生物转化是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唯一方式B项.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C项.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D项.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合成E项.肝药酶数量和活性的个体差异较大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A7.地高辛t1/2为36h,每天给维持量,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约为:()A项.2dB项.3dC项.5dD项.7dE项.4d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D8.静脉注射2g某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项.0.05LB项.2LC项.5LD项.20LE项.200L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D9.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A项.吸收与代谢平衡B项.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C项.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的药物D项.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E项.药物完全消除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临床上可用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疗效,是因为:()A. 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 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 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D. 延缓抗药性产生E. 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B2.生物样品分析的方法中,哪种是首选方法?()A. 色谱法B. 放射免疫分析法C. 酶联免疫分析法D. 荧光免疫分析法E. 微生物学方法正确答案:A3.被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后,可使:()A. 其原有效应减弱B. 其原有效应增强C. 产生新的效应D. 其原有效应不变E. 其原有效应被消除正确答案:A4.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非房室的分析方法,它一般适用于体内过程符合下列哪一项的药物?()A. 房室B. 线性C. 非房室D. 非线性E. 混合性正确答案:B5.药物的吸收与哪个因素无关?()A. 给药途径B. 溶解性C. 药物的剂量D. 肝肾功能E. 局部血液循环正确答案:C6.Ⅰ期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时,下列的哪条是错误的?()A. 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B. 受试者原则上男性和女性兼有C. 年龄在18~45岁为宜D. 要签署知情同意书E. 一般选择适应证患者进行正确答案:E7.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A. 结合是牢固的B. 结合后药效增强C. 结合特异性高D. 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E. 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正确答案:D8.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A. 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B. 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C. 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D. 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E. 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正确答案:A9.SFDA推荐的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A. 体外研究法B. 体内研究法C. 药动学评价方法D. 药效学评价方法E. 临床比较试验法正确答案:C10.药物代谢动力学对受试者例数的要求是每个剂量组:()A. 5~7例B. 6~10例C. 10~17例D. 8~12例E. 7~9例正确答案:D11.按t1/2恒量反复给药时,为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A. 首剂量加倍B. 首剂量增加3倍C. 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 增加每次给药量E. 增加给药量次数正确答案:A12.下列生物转化方式不是Ⅰ相反应的是()A. 芳香族的羟基化B. 醛的脱氢反应C. 水合氯醛的还原反应D. 葡糖醛酸结合E. 水解反应正确答案:D13.地高辛t1/2为36h,每天给维持量,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约为:()A. 2dB. 3dC. 5dD. 7dE. 4d正确答案:D14.药物经肝脏代谢转化后均:()A. 分子变小B. 化学结构发性改变C. 活性消失D. 经胆汁排泄E. 脂/水分布系数增大正确答案:B15.某弱碱性药在pH 5.0时,它的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的pKa接近哪个数值?()A. 2B. 3C. 4D. 5E. 6正确答案:C16.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下列采样点数目哪个是符合标准的?()A. 10B. 7C. 9D. 12E. 8正确答案:D17.关于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受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B. 顺浓度梯度转运C. 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D. 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达平衡E. 不消耗能量而需要载体正确答案:E18.对于静脉注射后,具有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的t1/2等于哪一常数与MRTiv之积?()A. 1.693B. 2.693C. 0.346D. 1.346E. 0.693正确答案:E19.零阶矩的数学表达式为:()A. AUC0→n+λB. AUC0→n+cn·λC. AUC0→n+cnλD. AUC0→n+cnE. AUC0→∞+cn正确答案:C20.通常不应用下列哪个参数来衡量吸收程度和速度?()A. 峰时间B. 峰浓度C. 药时曲线下面积D. 生物利用度E.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二、简答题(共4道试题,共40分。

)1.口服给药的特点有哪些?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参考答案:凡病人神志清楚,胃肠道功能健全,所用药物仅要求在胃肠道局部发生作用或可由胃肠道吸收的,都可采用口服给药。

1)优点:最常用、方便、比较安全,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达到局部和全身治疗的目的;2)缺点:吸收慢,不适用于急救,另外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也不宜用此法给药。

2.评价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参数有哪几个?参考答案:由血浆浓度——时间数据来评定生物利用度通常涉及三个参数:最大(峰)血浆药物浓度,达到最大血浆药物浓度的时间(达峰时间)和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血浆药物浓度随着吸收分量的增加而提高;在药物消除率与吸收率相等时就达到血浓度高峰。

单靠最大血浆浓度来确定生物利用度会使人产生误解,因为药物一进入血流,立即就产生药物的消除。

使用最广泛的吸收速率指标是达峰时间;吸收越慢,达峰时间越滞后。

然而,达峰时间通常也不是一个好的统计指标,因为接近高峰时血药浓度相对平坦,是一个离散的值,其值大小依赖于采血样的频率和测定的重现性。

AUC是评定生物利用度的最可靠的指标。

它直接与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量成正比。

为了精确测量AUC,必须多次采取血样一直观察到药物在体内实际上完全消除为止。

不同的药物制品,如其血浆浓度曲线基本上重叠就可认为它们在吸收分量和速率方面是生物等效的。

如果不同的药物制品具有相同的AUC值,而血浆浓度——时间曲线的形状不同,那就可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吸收分量和不同的吸收速率。

单次和多次给药可使用单次也可用多次给药法对生物利用度进行评定。

单次给药可比多次给药获得更多的关于吸收速率的信息。

而多次给药获得的血浆浓度常高于单次给药,易于作药物分析,能确切地反映出通常的临床状况。

以固定剂量固定间隔时间作多次给药,经过4~5个消除半衰期血药浓度接近稳态(即在固定的间隔时间内吸收的药量相当于消除的药量)水平。

通过测定一个给药间隔时间内的AUC即能测得吸收分量。

但测定AUC的时间跨度达到24小时可能更适宜,因为生理功能存在着昼夜节律的差异,也因为给药间隔以及吸收速率不可能在整整一天内都是一样的。

对于那些主要以原形经尿排出的药物,其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测量单次用药后尿药总量来评定。

收集尿液时间若能长达7~10个消除半衰期使所吸收的药物全部出现在尿中则较理想。

生物利用度也可在多次给药达到稳态的条件下通过测量24小时尿中出现的原型药来评定。

3.在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时,需考虑哪些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参考答案:主要包括药物方面、机体方面、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等。

因此,在制定药物的给药方案时,对各种因素的影响应全面考虑。

4.哪些药物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参考答案:(1)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狭窄。

(2)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物。

(3)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的药物(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过肝代谢消除(如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如氨基糖昔类抗生素等) 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

三、名词解释(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 血浆蛋白结合率答:药物进入血液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量占血液总药量的比例。

满分:4 分2.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答: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t=0—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除以间隔时间τ所得的商称为平均血药浓度。

满分:4 分3. 滞后时间答:口服制剂给药开始至血液中出现药物的那段时间称为滞后时间。

满分:4 分4. AUC答:代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AUC大表示吸收的多,生物利用度高。

满分:4 分5. 表观分布容积答:在药物充分均匀分布的假设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满分:4 分四、主观填空题(共3 道试题,共10 分。

)1.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计算ka的两种方法分别为和。

试题满分:2 分答:残数法W-N 法第1 空、满分:1 分第2 空、满分:1 分2. 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按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半衰期是,时量曲线在半对数坐标图上为。

试题满分:4 分答:百分率正比恒定值t1/2=0.693/ke第1 空、满分:1 分第2 空、满分:1 分第3 空、满分:1 分第4 空、满分:1 分3.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四大过程。

试题满分:4 分答: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第1 空、满分:1 分第2 空、满分:1 分第3 空、满分:1 分第4 空、满分:1 分五、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10 分。

)1.尿药浓度法中速度法回归曲线方程时,应用t进行回归,而不是tc。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若改变给药间隔而不改变每次剂量,达到稳态浓度时间不变,但波动幅度发生改变。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阿托品(生物碱)的pKa=9.65,若提高血液和尿液pH,则解离度增大,脂溶性变小,排泄增快。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4.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和速度。

若吸收量大,峰浓度高,若吸收速度快,峰浓度小,药物出现作用的时间快。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5.Wagner-Nelson法是依赖于房室模型,残数法是不依赖房室模型的计算方法。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6.静脉输注给药达稳态后药物浓度在cssmax和cssmin之间波动,输注速度与给药速度相同。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7.双室模型中消除相速率常数β大于分布相速率常数α。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8.一个药物中毒的患者,药物开始从机体消除是一级动力学消除,而体内药量减少到机体能饱和这种药物时,转为零级动力学消除。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9.吗啡(pKa=8)中毒时,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引起都应洗胃。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0.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血浆中药物在单位时间内以恒定的量消除,与血浆药物浓度无关。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