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仪表课后答案第1,2,3章部分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技术课后作业答案详解

过程控制技术课后作业答案详解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后作业详解第一章 P152-1. (1)简述图1-6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写明每一方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LTLC1Q 2Q A图1-6 控制系统流程图答:1)图为液位控制系统,由储水箱(被控过程)、液位检测器(测量变送器)、液位控制器、调节阀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为了达到对水箱液位进行控制的目的,对液位进行检测,经过液位控制器来控制调节阀,从而调节Q 1(流量)来实现液位控制的作用。

2)框图如图1-7所示:控控控LC控控控控控控控A控控控控LT_2()Q t ()1Q t ()r t ()e t ()u t h图1-7 控制系统框图3)控制器输入输出分别为:设定值与反馈值之差e (t )、控制量u (t );执行器输入输出分别为:控制量u (t )、操作变量Q 1 (t ) ;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为:操作变量Q 1 (t ) 、扰动量Q 2 (t ) ,被控量h ;所用仪表为:控制器(例如PID 控制器)、调节阀、液位测量变送器。

2-3某化学反应过程规定操作温度为800℃,最大超调量小于或等于5%,要求设计的定值控制系统,在设定值作最大阶跃干扰时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所示。

要求:1)计算该系统的稳态误差、衰减比、最大超调量和过渡过程时间; 2)说明该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答:1)稳态误差:e(∞)=810-800=10衰减比:n=B 1/B 2=(850-810)/(820-810)=4 最大超调量:σ=(850-810)/810=4.9%假设以系统输出稳定值的2%为标准,则810*2%=16.2,则 过渡过程时间:ts=17min2)由于规定操作温度为800︒C ,而系统稳态值为810︒C 所以不满足工艺要求。

第二章P711-3 某台测温仪表测量的上下限为500℃~1000℃,它的最大绝对误差为±2℃,试确定该仪表的精度等级;答:根据题意可知:最大绝对误差为±2℃则精度等级%4.0%1005002±=⨯±=δ 所以仪表精度等级为0.4级1-4某台测温仪表测量的上下限为100℃~1000℃,工艺要求该仪表指示值的误差不得超过±2℃,应选精度等级为多少的仪表才能满足工艺要求?答:由题可得:%22.0%10010010002±=⨯-±=δ仪表精度等级至少0.2以上。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方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如图1-1所示:f(t)r(t)e(t)u(t)q(t)y(t)_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z(t)检测变送装置图1-1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答: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方框图表示。

答: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的方框图如图1-3所示:烟气引风机热油入口ACAT热油出口火嘴PTTTTC PC燃油图1-2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干扰2干扰1给定值_TC_PC阀管道燃油压力加热炉热油出口温度PTTT图1-3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方框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答:1)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2)各自定义为: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n;超调量:第一个波峰值y与最终稳态值y(∞)之比的百分数:1σ=y1⨯100% y(∞)最大动态偏差A:在设定值阶跃响应中,系统过渡过程的第一个峰值超出稳态值的幅度;静差,也称残余偏差C: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所达到的新稳态值y(∞)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C称为残余偏差,简称残差;调节时间t:系统从受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进入新的稳态值的±5%(±2%)范围内所s需要的时间;振荡频率ω:过渡过程中相邻两同向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叫振荡周期或n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上升时间t:系统从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时间;p峰值时间t:过渡过程开始至被控参数到达第一个波峰所需要的时间。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第三章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3章习题(xítí)与思考题3-1 什么(shén me)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解答(jiědá):1)控制(kòngzhì)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shūchū)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3-2 双位控制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解答:1)双位控制的输出规律是根据输入偏差的正负,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

2)缺点:在位式控制模式下,被控变量持续地在设定值上下作等幅振荡,无法稳定在设定值上。

这是由于双位控制器只有两个特定的输出值,相应的控制阀也只有两个极限位置,总是过量调节所致。

3)优点:偏差在中间区内时,控制机构不动作,可以降低控制机构开关的频繁程度,延长控制器中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解答:产生余差的原因:比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y与输入偏差e之间成比例关系:为了克服扰动的影响,控制器必须要有控制作用,即其输出要有变化量,而对于比例控制来讲,只有在偏差不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才不为零,这说明比例控制会永远存在余差。

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为什么积分控制能消除余差?解答:1)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y 是输入偏差e 的积分:2)当有偏差存在(c únz ài)时,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因而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到达无余差。

3-5 什么是积分(j īf ēn)时间?试述积分时间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解答(ji ěd á):1)⎰=edt T y 11 积分时间是控制器消除偏差的调整时间,只要有偏差存在,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只有(zh ǐy ǒu)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习题答案

第1章(P15)1、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Q:1)系统由被控过程与系列化生产的自动化仪表组成;2)被控过程复杂多样,通用控制系统难以设计;3)控制方案丰富多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4)控制过程大多属于慢变过程与参量控制;5)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Q:1)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它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控制通常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和物性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为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并使生产过程按最优化目标自动进行。

2)组成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Q: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框图表示。

Q:是串级控制系统。

方块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Q:1)最大偏差、超调量、衰减比、余差、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振荡周期和频率。

2)略(8)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Q:1)按结构不同,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设定值不同,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

2)略(10)只要是防爆仪表就可以用于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吗?为什么?Q:1)不是这样。

2)比如对安全火花型防爆仪表,还有安全等级方面的考虑等。

(11)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仪表都是安全火花型的吗?为什么?Q:1)是。

2)这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一个条件。

2、综合练习题(1)简述图1-11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框图并写明每一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2版)》课后答案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2版)》课后答案

V / cm3
P / ( Pa / cm2 )
54.3 61.2
61.8 49.5
72.4 37.6
88.7 28.4
118.6 19.2
194.0 10.1
试用最小二乘一次完成算法确定参数 α 和 β 。要求: (1) 写出系统得最小二乘格式。 P / ( Pa / cm 2 ) (2) 编写一次完成算法得 MATLAB 程序并仿真。 解: (1) 因为 PV
(2)该过程的框图如下:


Q1 (s )

1 C1S
H 1 (s )
1 R12
Q12 (s )

1 C2S
H 2 (s )
Q2 (s )
1 R2
Q3 (s )
1 R3
(3)过程传函: 在(1)中消去中间变量 ∆q2 、 ∆q3 、 ∆q12 有:
∆h1 ∆h1 ∆h2 d∆h1 ⎧ ⎪ ∆q1 − R − R + R = C1 dt (1) ⎪ 2 12 12 ⎨ ⎪ ∆h1 − ∆h2 − ∆h2 = C d∆h2 (2) 2 ⎪ R3 dt ⎩ R12 R12
H (s )
Q1 (s )

R1 q1 h
R2
q2
R3
q3
解:假设容器 1 和 2 中的高度分别为 h1 、 h2 , 根据动态平衡关系,可得如下方程组:
d ∆h1 ⎧ (1) ⎪∆q1 − ∆q2 = C dt ⎪ ⎪∆q − ∆q = C d ∆h2 ( 2 ) 3 ⎪ 2 dt ⎪ ∆h ⎪ ( 3) ⎨∆q2 = R2 ⎪ ⎪ ∆h (4) ⎪∆q3 = 2 R3 ⎪ ⎪∆h = ∆h − ∆h (5) 1 2 ⎪ ⎩

自动化仪表习题答案-复制

自动化仪表习题答案-复制

第1章(P15)1、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Q:1)系统由被控过程与系列化生产的自动化仪表组成;2)被控过程复杂多样,通用控制系统难以设计;3)控制方案丰富多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4)控制过程大多属于慢变过程与参量控制;5)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Q:1)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它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控制通常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和物性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为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并使生产过程按最优化目标自动进行。

2)组成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Q: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框图表示。

Q:是串级控制系统。

方块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Q:1)最大偏差、超调量、衰减比、余差、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振荡周期和频率。

2)略(8)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Q:1)按结构不同,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设定值不同,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

2)略(10)只要是防爆仪表就可以用于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吗为什么Q:1)不是这样。

2)比如对安全火花型防爆仪表,还有安全等级方面的考虑等。

(11)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仪表都是安全火花型的吗为什么Q:1)是。

2)这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一个条件。

2、综合练习题(1)简述图1-11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框图并写明每一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张勇(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张勇(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1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指工业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1-2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请举例说明。

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被控过程、检测元件和变送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如下图所示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加热炉1-3 与其他自动控制系统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过程控制系统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1)过程特性多样性。

2)过程存在滞后:当控制量改变时,输出量经历一段时间才发生变化。

3)过程特性非线性:当负荷变化时,对象特性(K,T, )发生变化,或随时间发生变化。

4)控制系统比较复杂或无法得到传递函数。

1-4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动态: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的不平衡状态,也叫瞬态。

稳态:被控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叫静态。

研究控制系统的动态更为重要。

因为系统在过渡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干扰的频繁作用,系统自身通过控制装置不断地调整控制作用去克服干扰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在工艺生产所规定的技术指标上。

所以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

1-5 评价过程控制系统的常用性能指标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动态指标,哪些是静态指标?评价过程控制系统的常用性能指标有递减比(即衰减比)、动态偏差、调整时间、静态偏差。

其中递减比(即衰减比)、动态偏差、调整时间是动态指标,而静态偏差是静态指标。

1-6 试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可将过程控制系统分成哪几类?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按控制的参数分类、按控制系统任务分类、按控制器动作规律分类、按控制系统是否构成闭合回路分类、按处理信号不同分类、按是否采用计算机分类、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分类。

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分:1)定值控制系统:设定值不变;2)随动控制系统:设定值是无规律变化的;3)程序控制系统:设定值按生产工艺要求有规律变化。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7)简述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答: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
1。确定控制目标;
2.选择被控参数;
3。选择控制量;
4。确定控制方案;
5。选择控制策略;
6.选择执行器;
7.设计报警和联锁保护系统;
8.系统的工程设计;
9.系统投运、调试和整定调节器的参数。
(8)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答:
过程控制系统按结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
1。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的,最终达到或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过程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控制的,扰动是控制的依据.由于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由于是开环系统,无法检查控制效果,故不能单独应用.
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
(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
答:
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方框图表示。
答:
体积流量是以体积表示的瞬时流量.质量流量是以质量表示的瞬时流量。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可以用体积表示,也可以用重量或质量表示。
瞬时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工艺管道某截面积的流体数量.
累积流量:某一段时间内流过工艺管道某截面积的流体总量。
(12)某被测温度信号在40~80℃范围内变化,工艺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1%,现有两台测温仪表,精度等级均为0。5级,其中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为0~100℃,另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为0~200℃,试问:这两台仪表能否满足上述测量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模拟式控制器思考与练习题(1)工业上常用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有哪几种答:工程上常用的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有比例(P)、比例积分(PI)、比例微分(PD)以及比例积分微分(PID)四种,由此产生相应的四种常用控制器。

(2)在模拟控制器中,一般采用什方式实现各种控制规律答:可以用负反馈放大器来实现。

其原理组成如图所示。

放大器KR i图(a)负反馈放大电路图U f K―1—kR2U iU f由图可知:图(b)负反馈放大电路方框图U i U fU o KU f FU。

根据上述三个关系式可求得输出与输入的关系为:U o KU i 1 FK当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足够大时,FK>>1,则上式分母中的1可忽略不计,上式可近似表示为:这就是说,只要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足够大,那么在引入负反馈构成闭环后, 其闭环放大倍数K 就只与反馈系数F 有关。

而反馈系数就是前面分析的分压系 数,这样就实现了比例控制规律。

由于闭环放大倍数 K 与反馈系数F 成倒数关 系,即后者衰减,前者放大,或者是,后者为除的关系,则前者就是乘的关系。

换句话说,两者之间互成逆运算关系。

由此得到了启发,若要闭环放大器起积 分运算作用,它的反馈电路应是微分运算电路。

反之,要得到微分运算关系的 放大电路,其反馈电路应该用积分电路。

⑶ 试述DDZ —m 型控制器的功能。

答:DDZ —m 型控制器的作用是将变器送来的 1〜5VDC 测量信号与 给定信号进行比较得到偏差信号,然后再将其偏差信号进行PI D 运算, 20mADC 信号,最后通过执行器,实现对过程参数的自动控制。

一台DDZ-m 型工业控制器除能实现 PID 运算外,还具有如下功能,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需要。

① 获得偏差并显示其大小② 显示控制器的输出③ 提供内给定信号并能进行内外给定选择④ 进行正/反作用选择⑤ 进行手动操作,并具有良好的手动/自动双向切换性能⑷基型控制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基型控制器由控制单元和指示单元两大部分组成。

控制单元包括输入电 路、比例微分(PD )电路与比例积分(PI )电路、软手动与硬手动操作电路和输 出电路等,指示电路包括测量信号指示电路和给定信号指示电路。

输入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测量信号与给定信号相减,获得偏差信号。

并将两 个以零伏为基准的输入电压转换成了以电平 V B =10V 为基准的偏差电压输出,从 而实现了信号的电平移动,使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进入其共模电压范围内。

比例微分运算电路的作用是接受由输入电路送来的以 10V 电平为基准的输出 信号对它进行比例微分运算,再经比例放大的后输出,送给比例积分电路。

比例积分运算电路主要是给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引入积分作用。

手动操作是由手动操作电路实现的。

输出电路其作用是将比例积分电路送来的以 10V 为基准的1〜5VDC 电压信号 转换成以0V 为基准的4〜20mADC 输出电流送给执行机构。

1 〜5VDC 输出4〜 以适应指示电路的作用是将以零伏为基准的4〜20mADC转换成以V B=10V为基准的1〜5mADC 的输出电流信号,用电流表加以指示(5)DDZ—m型控制器的输入电路为什么要采用差动输入方式为什么要进行电平移动答:采用差动输入方式,使引线电阻R CN上的压降V CM以共模电压形式加入输入电路,由于输入电路对共模电压信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VCM不致引起误差。

输出电压V01与引线电阻上的附加压降V CM1、V CM2无关,因而消除了它们对输出电压V01的影响。

在输入电路中进行电平移动,将偏差电平抬高到+10V的基准上,这样在同样条件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数值就在共模电压范围要求之内,输入电路就能正常工作了。

输入电路将两个以零伏为基准的输入电压转换成了以电平V B=10V为基准的偏差电压输出,从而实现了信号的电平移动,使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压进入其共模电压范围内。

(6)D DZ^m型控制器有哪几种工作状态什么是软手动状态和硬手动状态答:DDZ-m型控制器有自动(A)、软手动(M)和硬手动(H)三种工作状态,软手动操作又称速度式手操,是指控制器的输出电流随手动输入电压成积分关系而变化。

硬手动操作又称比例式手操,是指控制器的输出电流随手动输入电压成比例关系而变化。

(7)什么是控制器的无扰动切换DDZ-m型控制器如何实现“手动/自动” 无扰动切换为什么从软手动方式向硬手动方式切换需要事先平衡答:所谓无扰动切换是指在切换时控制器的输出不发生变化,对生产过程无扰动。

m型控制器由自动或硬手动向软手动的切换(A•H M)以及由软手动或硬手动向自动的切换(M - H A)均为无平衡无扰动的切换方式。

所谓无平衡切换,是指在自动、手动切换时,不需要事先调平衡,可以随时切换至所需要位置。

①当从任何一种操作状态切换到软手动操作时,运算放大器IC3的反向端为浮空状态,V 03都能保持切换前的值,所以,凡是向软手动(M方式)方向的切换,均为无平衡无扰动的切换。

②控制器处于软手动(M方式),或硬手动(H方式)时,电容0两端电压值等于V02,而且C的一端与V E相连,在从手动向自动切换的前后是等电位的,在切换瞬间,CI没有放电现象,V03不会突变,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也不会突变。

所以,凡是向自动(A 方式)的切换也均为无平衡无扰动的切换。

凡是向硬手动方向的切换,从自动到硬手动或从软手动到硬手动(A、M f H), 均为有平衡的无扰动切换。

即要做到无扰动切换,必须事先平衡。

因为硬手动操作拨盘的刻度(即V H值),不一定与控制器的输出电流相对应,因此在由其它方式向硬手操方式切换前,应拨动硬手动拨盘(即调WH电位器),使它的刻度与控制器的输出电流相对应,才能保证切换时不发生扰动。

第 2 章变送器思考与练习题1)变送器主要包括哪些仪表各有何用途答:变送器主要包括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流量变送器、液位变送器、温度变器、送器等;各自将被测工艺参数,如压力、差压、流量、液位、温度等物理量转换成相应的统一标准信号,并传送到指示记录仪、运算器和控制器,供显示、记录、运算、控制、报警等。

(2)变送器是基于什么原理构成的如何使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呈线性关系答:变送器都是基于负反馈的原理来工作的;保证放大器的放大系数和反馈系数为常数可使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呈线性关系。

3)何谓零点迁移为什么要进行零点迁移零点迁移有几种答: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下限值y min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X min相对应,即在X min 工0时,使丫=y min的调整,为零点迁移;零点迁移是为了保证变送器的在不同的输入范围时其输出仍是标准信号;零点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

4)何谓量程调整和零点调整答:量程调整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上限值y max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X max相对应。

零点调整是使变送器输出信号的下限值y min 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x min 相对应,即在x min =0 时,使Y=y min 。

(5)电容式、扩散硅式、电感式、振弦式差压变送器与矢量机构式差压变送器相比有什么优点答:与矢量机构式差压变送器相比,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是微位移式变送器,无杠杆系统,体积小,它以差动电容膜盒作为检测元件,并且采用全密封熔焊技术,因此整机的精度高、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抗振性强,其基本误差一般为±%或土%。

扩散硅式差压变送器也是微位移式两线制差压变送器。

它的检测元件采用硅杯压阻传感器,由于单晶硅材质纯、功耗小、滞后和蠕变极小、机械稳定性好、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和精度高。

采用微位移式电平衡工作原理,没有机械传动、转换部分;外形美观、结构小巧,重量轻;调整方便,零点、满量程、阻尼均在仪表外部调整,且零点和满量程调整时互不影响;具有独特的电感检测元件,敏感检测元件所在的测量头部分采用全焊接密封结构;计算机进行温度、压力补偿,不需要调整静压误差。

振弦式差压变送器通过振弦去改变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将差压的变化转换成振弦张力的变化,输出可以是频率或电流。

(6)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如何实现差压-位移转换差压-位移转换如何满足高精度的要求答:在电容式变送器中,电容膜盒中的测量膜片是平膜片,平膜片形状筒单,加工方便,但压力和位移是非线性的,只有在膜片的位移小于膜片的厚度的情况下是线性的,膜片在制作时,无论测量高差压、低差压或微差压都采用周围夹紧并固定在环形基体中的金属平膜片做感压膜片,以得到相应的差压-位移转换。

由于膜片的工作位移小于0.1mm,当测量较低差压时,则采用具有初始预紧应力的平膜片;在自由状态下被绷紧的平膜片;具有初始张力。

这不仅提高线性,还减少了滞后。

对厚度很薄,初始张力很大的膜片,其中心位移与差压之间也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7)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如何保证位移-电容转换关系是线性的答:中心感压膜片位移^ S与差动电容的电容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设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弧形电极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

图差动电容变化示意图当被测差压△ Pi = 0时,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弧形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设其间距为S D ,则®=a ;在有差压输入,即被测差压△ P R 0时,中心感压膜 片在△Pi 作用下将产生位移△ S , 则有S = &+△ S 和9 = S 0 — A S 。

若不考虑边缘电场影响,中心感压膜片与两边弧形电极构成的电容 C l 和C 2 , 可近似地看成是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量可分别表示为可见,两电容量的差值与中心感压膜片的位移△ S 成非线性关系。

显然不能 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但若取两电容量之差与两电容量和的比值,则有C i2 C i1 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C i2 C i1 与^ S 成线性关系,要使输出与被测差压成 线性关系,就需要对该值进行处理。

(8)对于不同测量范围的1151电容式差压变送器,为什么整机尺寸无太大 差别 答:由于膜片的工作位移小于0.1m m ,当测量较低差压时,则采用具有初始 预紧应力的平膜片;在自由状态下被绷紧的平膜片;具有初始张力。

这不仅提 高线性,还减少了滞后。

对厚度很薄,初始张力很大的膜片,其中心位移与差 压之间也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当测量较高差压时,膜片较厚,很容易满足膜片的位移小于膜片的厚度的条 件,所以这时位移与差压成线性关系。

可见,在1151变送器中,通过改变膜片厚度可得到变送器不同的测量范围, 即测量较高差压时,用厚膜片;而测量较低差压时,用张紧的薄膜片;两种情 况均有良好的线性,且测量范围改变后,其整机尺寸无多大变化。

C ii ASTC i 2 S 2C i21 1 C i1 A(「C i2 C ii C i2 C ii 1 1A( ------- -------- ) S o S S o sA( ----- ---------- ) S S K 2S S S o(9)简述扩散硅式、电感式、振弦式差压变送器力-电转换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