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doc
滴定分析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6.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mL(A) 10 (B) 20 (C) 30 (D) 40 7.0.2000 mol/L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A) 0.00049 (B) 0.0049 (C) 0.00098 (D)0.0098 8.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A) 0.84mL (B)8.4mL (C)1.2mL;(D)12mL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A)H2C2O4•2H2O(B) Na2C2O4 (C)HCl (D)H2SO4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A)偏高(B)偏低(C)不变(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滴定分析法包括()、()、()和()四大类。
2.欲配制0.10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应称取()固体。
【分析化学】滴定分析法概论习题

一、选择题1.滴定反应tT+bB=cC+dD达计量点时,T的物质的量与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A.1:1B.t:TC.b:tD.不确定2.某弱酸H2A的分布系数与()有关A.Ka1B.Ka2C.溶液的pHD.酸总浓度c3.c mol/L的NaSO3溶液的质量平衡式是A.[SO32-]=cB. [Na+]=cC. [Na+]=2cD. [SO32-]+[HSO3-]+[H2SO3]=c4.某二元酸H2A的Ka1=1.2,Ka2=4.2。
欲使HA-为主要存在形式,则需将溶液pH控制在A.小于1.2B.1.2~4.2C.大于1.2D.大于5.25.在滴定分析中,关于滴定突越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被滴定物的浓度越高,突越范围越大B.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越范围越大C.突越范围越大,滴定越准确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大,突越范围越大6.t mol的滴定剂T与t mol的被测物B完全反应的那点是A.化学计量点B.滴定终点C.nT/nB=t/bD.T与B的质量相等7.滴定误差TEA.与△pX有关B.是相对误差C.Kt越大,误差越小D.组分的浓度越大误差越大8.定量分析中的基准物质含意是A.纯物质B.标准物质C.组成恒定的物质D.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9.强酸滴定强碱时,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越范围将A. 不变B. 增大0.5个pH单位C. 增大1个pH单位D. 增大2个pH单位10. 在定量完成的滴定反应中,若以滴定反应中化学式为物质的基本单元,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各反应的物质的量(单位:mol)应成简单的整数比B. 各反应的物质的量应相等C. 各反应物质的量之比应等于相应的摩尔质量之比D. 各反应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相应的物质的量之比11. 用同一高锰酸钾溶液分别滴定容积相等的FeSO4和H2C2O4,消耗的容积相等,则说明两溶液的浓度c(单位:mol/L)的关系是A. c(FeSO4)=c(H2C2O4)B. c(FeSO4)=2c(H2C2O4)C. 2c(FeSO4)=c (H2C2O4)D. c(FeSO4)=4c(H2C2O4)12. 用同一NaOH溶液分别滴定容积相等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的容积相等。
第4章 滴定分析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思考题与习题1. 什么是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是经典的化学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溶液与被测组分按化学反应式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为止,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一类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主要的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及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2. 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具备什么条件?答:(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2)反应速度要快;(3)有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 什么是基准物质?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答: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应具有足够的纯度;(2)物质的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3)性质稳定;(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4. 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NaOH 、H 2SO 4、HCl 、KMnO 4、NaCO 3、AgNO 3、NaCl 、K 2Cr 2O 7。
答:直接法配制:NaCO 3、NaCl 、K 2Cr 2O 7;间接法配制:NaOH 、H 2SO 4、HCl 、KMnO 4、AgNO 3。
5. 以HCl 溶液为滴定剂测定样品中K 2CO 3的含量,若其中含有少量Na 2CO 3,测定结果将偏高还是偏低?答:偏高。
6. 已知浓硫酸的相对密度为1.84,其中含H 2SO 4约为96%,求其量浓度为多少?如欲配制1L 0.1mol/L 的H 2SO 4溶液,应取这种浓硫酸多少毫升?解:浓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42424H SO H SO H SO 1.8496%1000mol /L 18mol /L 98.01c M ρω⨯==⨯= 配制浓度为0.10mol/L 溶液1L 需要浓硫酸体积为ml 6.5mol/L18mol/L 10.0ml 100042SO H =⨯==浓稀c Vc V 7. 中和下列酸溶液,需要多少毫升0.2150mol/L NaOH 溶液?①22.53ml 0.1250mol/L 的H 2SO 4溶液;②20.52ml 0.2040mol/L 的HCl 溶液。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6章配位滴定法

一、单选题(共20小题)1.以EDTA为滴定剂,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能形成MHY络合物B.在碱度较高的溶液中,可能形成MOHY络合物C.不论形成MHY或MOHY均有利于滴定反应D.不论形成MHY或MOHY均不有利滴定反应2. 配位滴定中,关于EDTA的副反应系数αY(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αY(H)随酸度的减小而增大B. αY(H)随pH值增大而增大C. αY(H)随酸度增大而增大D. αY(H)与pH值的变化无关3. 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A. 与金属离子种类有关B. 降低C. 不变D. 升高4.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金属离子M,已经在滴定终点时∆pM'=±0.2,K'MY=109.0,若要求误差TE≤0.1%,则被测离子M的最低原始浓度是多少?A. 0.010 mol⋅L-1B. 0.020 mol⋅L-1C. 0.0010 mol⋅L-1D. 0.0020 mol⋅L-15. 当M与N离子共存时,欲以EDTA滴定其中的M离子,若C M=0.1C N,要准确滴定M(E≤0.1%,∆pM'=0.3)则要求△lgK(lgK MY-lgK NY)值至少大于()A. 6B. 5C. 7D. 46.当金属离子M、N共存时,欲以EDTA测定其中的M,若c M=10c N,E≤0.5%,∆pM'=±0.3,则要求∆lgK为多少:A. 5B. 6C. 4D. 77. 用EDTA滴定Bi3+时,可用于掩蔽Fe3+的掩蔽剂是()A. 三乙醇胺B. KCNC. 草酸D. 抗坏血酸8. 已知K CuY>K ZnY>K MgY。
EDTA的浓度采用锌作基准物标定。
若配制EDTA溶液中蒸馏水中含有少量Cu2+,并用该EDTA溶液在pH = 10的介质中滴定Mg2+,测定的结果将会()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不确定9.采用滴定法测定Al3+的含量时,欲在pH=5.5条件下以某一金属离子的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此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最好选用()A. Ca2+B. Zn2+C. Ag+D. Al3+10.Fe3+、Al3+、Mg2+和Ca2+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Mg2+、Ca2+的含量时,为了消除Fe3+和Al3+(含量较高)的干扰,一般采用()A. 沉淀分离法B. 控制酸度法C. 络合掩蔽法D. 溶剂萃取法11.在pH=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a2+、Ma2+总量时,Al3+、Fe3+等的存在会使得指示剂失效,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A. 僵化B. 封闭C. 变质D. 变性12.已知某金属指示剂(HR)的pKa=3.5,其共轭酸型体为紫红色,其共轭碱型体为亮黄色。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课后答案.doc

(2)Na2CO3⑶(NH4)2HPO4(4)(NHQ3PO4 NH4H2PO4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思考题1.从质子理论来看下面各物质对分别是什么?哪个是最强酸?哪个是最强碱?试按强弱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答:HAc (Ac) Ka=1.75X10-5;NH3 (NH4+)Ka=5.7XW10;HF (F) Ka=6.8X IO:HCO「(CO「)Ka2=5.61X10-11酸的强弱顺序:H3PO4(H2PO4-) Kai=7.52X10-3;HCN (CN「)Ka=6.2X W10(CH2) 6N ((CH2) 6NH+) Ka=1.4X10-9H3PO4 >HF> HAc> (CH2)6N4H+ > HCN > NH4+ > HCO3- 碱的强弱顺序:CO3- > NH3 >CN > (CH2) 6N4>A C >F > H2PO4-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答:(1 )NH4CN [HCN] + [H3O+] = [NH3] + [OH ]2[H2CO3] + [HCOj] + [H3O+] = [OH ]2 旧3PO4] + [H2PO4] + fH3O+] = [NH3] + [OH]+[PO431 3[H3PO4] + 2[H2PO4]+[HPO42]+[H3O+] = [NH3] + [OH] [H3PO4] + [H3O+] = [NH3] + [HPO42]+2[PO43]+[OH]3.欲配制pH为3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猊碱二氯乙酸(1.30)二氯乙酸(2.86)甲酸(3.74)乙酸(4.76)苯酚(9.95) 答:选二氯乙酸(缓冲溶液pHepKa=2.86)5.NaOH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当用于滴定(1)强酸;(2)弱酸时,对滴定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答:滴定强酸时:(1)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pH@4,消耗2mol强酸,即2molNaOH 与CO2反应生成1 molNaCO3仍消耗2mol强酸,基本无影响;(2) 若用酚猷作指示剂,终点pH^9,生成NaHCO3,即2molNaOH与CO2反应生成1 molNaCCh只消耗Imol 强酸,有显著影响。
大学实验化学 滴定分析法

大学实验化学 滴定分析法难题解析 [TOP]例12-1 称取1.6160 g 硫酸铵固体,用水溶解后,转入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
吸取25.00 mL ,加过量NaOH 蒸馏,再用40.00 mL 0.051 00 mol·L -1的H 2SO 4溶液吸收产生的NH 3,剩余的H 2SO 4用17.00 mL 0.096 00 mol·L -1的NaOH 溶液中和(返滴定)。
计算试样中NH 3的质量分数。
反应式为2NH 3 + H 2SO 4 = (NH 4)2SO 4。
解 (NH 4)2SO 4与NaOH 的反应式为:(NH 4)2SO 4 + 2NaOH = 2NH 3 + Na 2SO 4 + 2H 2OH 2SO 4吸收NH 3的反应式为:2NH 3 + H 2SO 4 = (NH 4)2SO 4返滴定反应: H 2SO 4 + 2NaOH = Na 2SO 4 + 2H 2O由上述反应式可得出计算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式为:)(NaOH 21)SO (H )(NH 21423n n n -=mL25.00mL 250.00 )L mol 00 0.096L 1017.0021 Lmol 00 0.051L 10(40.002)(NH 1-3-133⨯⋅⨯⨯⨯-⋅⨯⨯⨯=--n 根据质量分数: )()(N H )(N H )NH ()NH(3333试样(试样)=m M n m m =ω0.25751.61617.002101017.00)00 0.0961/200 0.051(40.00)(NH 33=⨯⨯⨯⨯⨯⨯-⨯=-ω例12-2 精确吸取氯化钙(M r =111.0)注射液2.00 mL ,用水稀释并加过量草酸铵使之沉淀,所得草酸钙沉淀分离洗净后,加稀硫酸使沉淀完全溶解。
用c (KMnO 4) = 0.020 00 mol·L -1的溶液滴定所析出的草酸,用去KMnO 4溶液26.12 mL 。
滴定分析练习题

滴定分析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分析工作中要减小测定的偶然误差可采取方法()(A)空白试验(B)对照试验(C)校准仪器(D)多次平行试验2.系统误差()(A) 导致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增大(B) 导致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偏离直值(C)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平均值偏大(D)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标准偏差偏大3.分析数据的处理的步骤应按照()顺序。
(A) 可疑数据的取舍→F检验→t检验(B) F检验→Q检验→t检验(C) G检验→Q检验→t检验(D)可疑数据的取舍→t检验→ F检验4.欲测定试样中SO2含量。
今由5位同学分别进行测定,试样称取量皆为2.20 g,现获得5份报告,合理一份报告为()(A) 2.0852﹪(B) 2.085﹪(C) 2.08﹪(D) 2.1﹪5.当pH = 5.00时,0.20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中, H2A的浓度为( ) (设H2A的p K a1 = 5.00, p K a2 = 8.00)(A) 0.15 mol·L-1(B) 0.10 mol·L-1(C) 0.075 mol·L-1(D) 0.050 mol·L-16.今欲用Na3PO4与HCl来配制pH = 7.20的缓冲溶液,则Na3PO4与HCl物质的量之比n(Na3PO4)∶n(HCl)应当是( )(H3PO4的p K a1~p K a3分别是2.12,7.20,12.36)(A) 1:1 (B) 1:2 (C) 2:3 (D) 3:27.下列物质(0.1mol·L-1)中,哪个能用NaOH标准溶液目视法分步滴定( ) (草酸的p K a1 = 1.23, p K a2 = 4.19;酒石酸的p K a1 = 3.04 p K a2 = 4.37;硫酸的p K a2 =1.99;亚硫酸的p K a1 = 1.82, p K a2 =7.00)(A) 草酸(B)酒石酸(C) 硫酸(D) 亚硫酸8.在pH=5.0时, 用EDTA溶液滴定含有Al3+,Zn2+,Mg2+和大量F-等离子的溶液, 已知lg K(AlY)=16.3, lg K(ZnY)=16.5, lg K(MgY)=8.7, lgαY(H)=6.5, 则测得的是( )(A) Al,Zn,Mg总量(B) Zn和Mg的总量(C) Zn的含量(D) Mg的含量9.在配合滴定中, 用回滴法测定Al3+时, 若在pH=5~6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 金属离子标准溶液应选( )(A) Mg2+(B) Zn2+(C) Ag+(D) Bi3+10.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为-------------( ) (ϕ(Sn4+/Sn2+)= 0.15 V)ϕ(Fe3+/Fe2+)= 0.77 V,(A) (0.77-0.15)/0.059 (B) 2×(0.77-0.15)/0.059(C) 3×(0.77-0.15)/0.059 (D) 2×(0.15-0.77)/0.05911.用间接碘量法测定BaCl2的纯度时, 先将Ba2+沉淀为Ba(IO3)2, 洗涤后溶解并酸化, 加入过量的KI, 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BaCl2与Na2S2O3的计量关系[n(BaCl2):n(Na2S2O3)]为( )(A) 1:2 (B) 1:3 (C) 1:6 (D) 1:1212.0.05 mol·L-1 SnCl2溶液10 mL 与0.10 mol·L-1 FeCl3溶液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是( )[已知此条件时ϕ' (Sn4+/Sn2+)= 0.14 V]ϕ' (Fe3+/Fe2+)= 0.68 V,(A) 0.14 V (B) 0.32 V(C) 0.50 V (D) 0.68 V二、填空题1.准确度高低用_____________衡量,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滴定部分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d d d d d 321n++++=0.241=d 0.242=d12i -∑=n d s 0.281=s0.312=s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nx x ②0.00121)(2i =--∑=n x x s ③0.00038==ns s④0.0012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st ns tx u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滴定分析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
6.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mL
(A) 10 (B) 20 (C) 30 (D) 40
7.0.2000 mol/L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A) 0.00049 (B) 0.0049 (C) 0.00098 (D)0.0098 8.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A) 0.84mL (B)8.4mL (C)1.2mL;(D)12mL
9.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A)H2C2O4•2H2O(B) Na2C2O4 (C)HCl (D)H2SO4
10.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A)偏高(B)偏低(C)不变(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滴定分析法包括()、()、()和()四大类。
2.欲配制0.10 mol•L的NaOH溶液500 mL,应称取()固体。
3.称取纯金属锌0.3250 g,溶于HCl后,稀释定容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则Zn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称取0.3280g H2C2O4•2H2O来标定NaOH溶液,消耗2
5.78mL,则cNaOH=()。
5.TNaOH/HCl=0.003000g/mL表示每()相当于0.003000()。
6.进行滴定分析计算时,如果选取分子、离子或这些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作为反应物的基本单元,这时滴定分析结果计算的依据为:()。
三、判断题
1.()所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2.()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3.()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小于0.1%,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应控制在10~15mL。
4.()凡是优级纯的物质都可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5.()溶解基准物质时用移液管移取20~30mL水加入。
6.()测量的准确度要求较高时,容量瓶在使用前应进行体积校正。
7.()1L溶液中含有98.08gH2SO4,则c( 2H2SO4)= 2 mol/L。
8.()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计算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四、问答题
1.适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为什么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
3.滴定分析法的特点是什么?
4.滴定方式有几种?各举一例。
5.基准物质应符合哪些要求?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M = 204.23 g•mol-1)和二水合草酸(H2C2O4•2H2O,M = 12
6.07 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6.简述配制标准溶液的两种方法。
下列物质中哪些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 NaOH,H2SO4,HCl,KMnO4,K2Cr2O7,AgNO3,NaCl,Na2S2O3。
7.什么是滴定度?滴定度和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
第三章滴定分析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C
5、B
6、B
7、D
8、B
9、A 10、A
二、填空题
1、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2、2.0 g
3、0.01988 mol/L
4、0.2018 mol/L
5、1mL HCl标准溶液 g NaoH固体
6、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被测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问答题
1、(1)反应定量完成(进行程度>99.9%),无副反应发生;
(2)反应速率快;
(3)能用简便方法确定其滴定终点。
2、因为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就可得到标准溶液和被测物质之间的关系,
从而计算被测物含量;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成为化学计量点;指示剂突然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点为滴定终点。
3、(1)加入标准溶液物质的量与被测物质的物质量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
(2)简便、快速、适用于常量分析;
(3)用途广泛,可以测定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准确度高。
4、酸碱滴定:强酸与强碱之间的滴定;
沉淀滴定:硝酸银与氯化钠之间的滴定;
配位滴定:金属离子(如Zn2+)与EDTA之间的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Fe2+与KMnO4之间的滴定。
5、(1)物质必须具有足够纯度(纯度≥99.9%);
(2)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3)性质稳定;
(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它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可以减小称量误差,提高称量的准确度。
6、K2Cr2O7,AgNO3优级纯,NaCl优级纯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KMnO4,NaOH,HCl,Na2S2O3,H2SO4采用间接法配制。
7、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即TA/B=mA/VB。
滴定度和物质的量浓度换算公式:Ta/b=a×CB×MA÷b÷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