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武则天 安乐公主
后宫故事-唐朝安乐公主简介 安乐公主人物结局

后宫故事-唐朝安乐公主简介安乐公主人物结局安乐公主是唐朝非常有名的一位公主,号称唐朝最漂亮的公主、出生时最苦的公主、最有野心和最受宠的公主。
一人独占四最,在其中最让人惊叹的就是她的野心。
她想效仿武则天成为唐朝第二位女皇,被自己的父皇拒绝之后,竟下毒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欲扶母亲上位,自己做皇太女。
安乐公主出生之时,正是唐中宗李显被废除帝位的时候。
在被遣送贬谪之地时,李显妻子韦氏生下了她。
因为是幼女,同时又是在这种特殊时期出生的,所以李显在八个女儿中,最宠爱她。
李显被贬到房州,安乐公主也跟着他在房州生活了十四年,过了一个惨淡艰辛的童年。
等到公元698年,李显重新被封为太子之后,安乐公主才回到京都,过上名副其实的公主生活。
回到京师之后,因为她生的漂亮而聪慧,所以被武则天封为安乐公主。
而李显对自己这个女儿,也更加宠爱。
像是长在寒冷路边的杂草,突然被栽入温暖的花房一样。
安乐公主突然进入金库银库,就变得放荡而奢侈起来。
穷凶极奢,远超当时公主。
安乐公主长成,渐渐到了成亲的年纪。
当时武则天的侄子武崇训,初入宫闱,常常在宫中偷香窃玉。
于是外面有传他和武则天有私,武则天听说之后,就想着给他赐一门婚事避嫌。
刚好安乐公主年纪合适,就给他们两个指了婚。
其实武崇训和安乐公主早就勾搭上了,嫁入武家不到六个月,就生了一个儿子。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
病重的武则天被迫禅位,将皇位归还给李唐。
李显重新继位之后,对安乐公主更加宠幸无度。
但凡是安乐公主的要求,就没有不满足的。
李显给安乐公主赐建宅邸,几乎掏空了整个国库。
安乐公主所用之物,无不精致富贵,尽显皇室尊贵。
而安乐公主在父亲的宠爱之下,也越来越放肆狂妄。
她不仅生活奢侈放荡,同时也有极强的权力欲望。
仗着李显的宠爱,干预朝政,将官位分为几等,按价拍卖。
不管是行夫走卒,还是豪绅富商,只要给够了价钱,安乐公主就立降墨敕授官。
安乐公主实现这些的过程很简单,自己写一份诏书,拿到皇宫中。
唐朝最得宠的公主李裹儿,为什么会跟母亲武则天公用一个男人?

唐朝最得宠的公主李裹儿,为什么会跟母亲武则天公用一个男人?本文导读:武则天在历史中占用了许多个“第一”,她的一生可谓极其坎坷而又辉煌,不过她后辈中女性大多都没有她这样的伟业,例如她的孙女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是李显和韦皇后的女儿,名叫李裹儿,据说是唐朝难得的极品美女,不过她出生的时候没有那么好运,当初李显下台,韦皇后跟着搬家,在过程中不小心动了胎气,安乐公主就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刚出生的时候被李显用衣服包裹起来,所以才叫李裹儿。
李裹儿从小被李显和韦皇后骄纵惯坏,虽然美丽动人,但是却很任性,什么事情都要别人让着她,从来不为别人着想,做事情也是任性妄为。
后来李裹儿嫁给了地位并不高的武崇训,当时两人决定结婚也并不是因为爱情,在结婚之前两人之间就暧昧不清,早已有了夫妻之实,结果一不小心怀了孩子,才不得不结婚,结婚不到半年,李裹儿就生下了一个男孩。
在李裹儿的奶奶武则天退位之后,李显又坐上了皇位,这下李裹儿地位高涨,韦皇后也恢复了皇后身份,韦皇后本身也不是贤良淑德的女子,甚至想干预李显的皇权。
而李裹儿则是靠着李显的宠爱,斥巨资修建了自己的府邸,而武崇训的兄弟武延秀则常常到公主府去见武崇训,这武延秀常年生活在突厥,精通当地的语言和舞蹈,跳起来甚是迷人,李裹儿经常和他俩在一起闲聊,世间长了以后越看这武延秀越顺眼,而且李裹儿本身长相极美,两人耐不住内心骚动,不久便勾搭在一起。
景龙元年,武崇训被武三思的事情牵连,最终被处死,这下李裹儿和武延秀更是没有顾忌,成天在府中欢乐,武延秀将李裹儿伺候的极为舒心,两人就像夫妻一般生活在一起。
这件事被李显知道之后,不但没有批评,还为他俩举办了婚礼,让两人成为了合法夫妻。
而李裹儿虽然生活糜烂,但其野心却不容小觑,她甚至看上了太子的位置,想当个“太女”,以后也像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掌握天下。
为了自己的野心,李裹儿首先想到的就是拉拢自己的母亲,于是便将武延秀偷偷送到韦皇后的床上,而年轻帅气的武延秀自然比李显更让人喜欢,韦皇后也不将李显放在眼里,从此之后,经常可以看到韦皇后去公主府找武延秀寻欢作乐。
历史趣谈:安乐公主百鸟裙怎么样 安乐公主到底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安乐公主百鸟裙怎么样安乐公主到底是怎么死的
导语:安乐公主从小出生帝王家里,生活条件自然不用说了,传说安乐公主有一条百鸟裙,传闻很奢侈,不过后来被唐玄宗给烧毁了。
传说安乐公主的“
安乐公主从小出生帝王家里,生活条件自然不用说了,传说安乐公主有一条百鸟裙,传闻很奢侈,不过后来被唐玄宗给烧毁了。
传说安乐公主的“百鸟裙”是宫里边给安乐公主特制的,而这种衣服是用上百种的鸟雀的羽毛做成的,所以这种衣服看起来是五光十色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而且在光芒下看到的颜色也是不同的,在太阳下是一种,在黑暗中又是另一种颜色,而且想象一下,一百多种鸟雀的形象同时在裙上显示出来,那是一种多么绚丽的图画啊!
安乐公主在出嫁的时候。
当时民间献给她的是一条单丝的罗裙,是用金丝绣的,上面有着美妙的花儿和小鸟的图案,上面的鸟全身上下结构都是非常的全面。
只有眼睛很好的人才能看的清楚,安乐公主见了就很喜欢这个,后来安乐公主下令让下边的人就用鸟的羽毛来制作。
由于安乐公主的百鸟裙给人们所带来的美,所以当时的官员等有钱人都开始学着安乐公主的方法,采集羽毛当时竟然成了一种跟风,可是这样也是有害的,当时的小鸟可是遭了大罪。
一直到唐玄宗的时候。
姚崇当宰相的时候,他一直向唐玄宗多次进谏,请求唐玄宗改掉这一个不好的习惯,最终在唐玄宗的命令下,宫中所有的服饰都被拿了出来,在朝廷当众烧了,并且不允许所有人穿那种风扬的衣服,最终这一个情况才渐渐的平息。
大明宫词安乐公主和孟凡的姐妹情
孟凡善良敦厚、颇具慧根,在机缘下入宫当了宫女。
而安乐公主是生活常识分享。
武则天的历史资料

武则天的历史资料这是一个大气磅礴的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
她是怎么样从唐太宗的才人变成唐高宗的皇后的?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别名:武则天、武媚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广元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享年:82岁在位时间:690年―705年陵寝:乾陵生平简介: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朝的10位有名的女人

唐朝的10位有名的女人
大唐盛世尽管早已成为历史,但它的辉煌会一直成为人们心中的向往。
大唐时的繁荣场景自然少不了开明的君王、有才华的能人异士等,而大唐时也有一些有名的女人,在中国的历史上熠熠生辉。
这些女人不一定是做了什么英雄壮举,却在历史的舞台上曾经大放异彩,为人熟知。
我们简单列举10为唐朝时有名的女人。
1.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女皇帝。
2.太平公主武则天和李治最小的女儿。
3.杨贵妃杨玉环李隆基的妃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4.上官婉儿武则天时的女宰相,47岁时,死在了李隆基的刀下。
5.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嫁给了松赞干布。
6.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一代贤后。
7.高阳公主唐太宗的女儿,28岁被赐死。
8.鱼玄机鱼幼薇唐朝才女,26岁香消玉殒。
写有千古名诗“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
9.安乐公主李裹儿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唐朝第一美人。
10.薛涛唐朝的女诗人。
八九岁时的诗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
人活一世终究是过眼云烟,但若能获得精彩获得辉煌,便也不枉人世间走一遭。
我们是普通人,每每看到这些不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或许也能给我们一些激励,让我们尽力将自己的人生过得与众不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图文:笔荷
注:文中涉及的简笔画可以在各小视频平台关注“笔荷”观看步骤。
历史趣谈:号称大唐第一美女的安乐公主杨贵妃谁更漂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号称大唐第一美女的安乐公主杨贵妃谁更漂亮导语:安乐公主李裹儿,因当时唐中宗被武则天贬去庐陵,途中韦氏产下安乐公主,但因为当时出境窘迫,便扯下衣服将其裹住,所以得名李裹儿。
但长大安乐公主李裹儿,因当时唐中宗被武则天贬去庐陵,途中韦氏产下安乐公主,但因为当时出境窘迫,便扯下衣服将其裹住,所以得名李裹儿。
但长大的安乐公主出落得更加美丽动人。
更有甚者冠以唐朝第一美女的称号,足见其姿色不可方物。
中宗和韦氏也对安乐公主宠爱有加,养成日后生活奢靡,性格骄横的坏习惯。
因此也有很多人好奇,号称大唐第一美女的安乐公主和日后宠冠后宫的杨贵妃谁更美艳动人呢?有传说称安乐公主比杨玉环还要美上三分,也有人奉她为大唐第一美女。
但关于安乐公主的美只有这样的虚词并无实际的描绘,然后杨贵妃的美貌却有许多诗句描写并流传下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白居易把杨贵妃的美写的传神,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生媚”,可见杨贵妃之美实在令人沉醉。
而人们将安乐公主的美与杨贵妃进行比较,还说比杨贵妃美上三分,足见安乐公主的美也是货真价实,令人神往。
但因为没有直接史料、诗文的记载,后人要想重见安乐公主之美看样子只能依靠想象力了。
其实安乐公主还有两件百鸟裙,取白鸟的羽毛精心缝制而成,色彩变化千万种,不知其真正的颜色。
试想,是一个怎样的美人才能衬得上这件绝彩的华服呢?这也用另一种凡是证明了安乐公主的美貌。
安乐公主和杨贵妃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又都生在同一年代,不免会被人拿来进行对比。
但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而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李隆基又是李显的侄子,然而安乐公主在李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安乐公主墓志首曝光 揭秘安乐公主跌宕起伏的一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安乐公主墓志首曝光揭秘安乐公主跌宕起伏的一
生
导语:西安现唐安乐公主墓志据报道,最近,唐朝安乐公主墓志首次亮相西安,描绘了安乐公主跌宕起伏的一生。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之女,她掌握军队
西安现唐安乐公主墓志据报道,最近,唐朝安乐公主墓志首次亮相西安,描绘了安乐公主跌宕起伏的一生。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之女,她掌握军队试图谋反威胁到太平公主等人而被杀
记者15日从当地文物部门获悉,一合唐朝安乐公主墓志亮相西安,300字左右的墓志志文,记述了安乐公主跌宕起伏的一生。
据介绍,安乐公主墓在西安市长安区被发现,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出土墓志一合,名为《大唐故勃逆宫人志文并序》。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
出生时正值李显被废流放途中,只能解下衣服做襁褓,故取名为裹儿,李显复位后对安乐公主宠爱有加。
墓志记载的“神龙初载,汤沐加荣,进为安乐公主”,也显示唐中宗对其的溺爱。
文献记载,安乐公主恃宠而骄,广建宅第,极尽奢侈豪华。
其墓志“秉性娇纵,立志矜奢。
倾国府之资财,为第宇之雕饰”也与史料相互佐证。
学者蒙曼曾说,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引领了当时女性为主导的时代,在她的影响下,孙女安乐公主欲自请为“皇太女”。
安乐公主墓志内容“其夫武延秀与韦温等,谋危宗社,潜结回邪,交构凶徒,排挤端善”也揭示了其政治上的野心。
安乐公主最初嫁给武三思儿子武崇训,景龙元年,太子李重俊因地位受到威胁发动政变,杀
生活常识分享。
【唐朝历史】唐朝安乐公主简介 中国历史上最不孝的公主

【唐朝历史】唐朝安乐公主简介中国历史上最不孝的公主【唐朝历史】唐朝安乐公主简介中国历史上最不孝的公主导读: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幼女。
684年,生于李显被武则天废掉帝位贬谪房州途中。
出生时,李显脱下自己的衣服包住小婴儿,故小名曰裹儿。
穷途末路的前任皇帝皇后,此时心酸地辨认出,他们连一张多余的被毡都打听没。
李显急得没办法,只好将身上穿着的衣服退了下来,将累得有些发青的女儿缠在里面。
这个大女婴,因此被他称作“缠儿”。
就是我们必须谈的故事主角:安乐公主。
生于困苦中的李裹儿,从此和父母兄姐一起,在房州生活了下来。
虽然没有记载,但是同样做为韦后的亲生孩子,这时仅有几岁的李重润与李仙蕙没有理由还能留在长安,应该是跟着父母,一起被流放了。
对于血统优雅的她来说,短在如此严酷的环境里,固然就是一种可悲,但是,她也因此享用至了绝大多数公主不可能将享用至的家庭生活。
对女儿心怀内疚的李显和韦氏,自然不必说道,就是对她百般爱护;而哥哥姐姐对这个小妹妹,更是和睦怜爱。
对于这个如此生不逢时的孩子,家人都给予了尽可能多的关心和爱护。
因此,尽管条件艰难,又时时面临死亡威胁,李裹儿还是顺利地长大了。
到她十三岁这年,事情忽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武家兄弟终于在皇位继承人的争斗中败下阵来,武则天最后还是同意将自己的儿子公为太子。
于是派遣人将李显一家送回了长安。
李裹儿被封为安趣郡主。
破衣败絮一下子变成了锦绣绸缎,蓬头垢面却原来是金枝玉叶。
李裹儿立即被如此金碧辉煌的生活强烈地吸引了。
为了与武氏家族保持关系,不想储位争夺战重演,老谋深算的韦氏将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的婚事也精心安排得滴水不漏:长女永泰郡主娶了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幼女安乐郡主则娶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
然而不久,就发生了李重润、武延基、永泰郡主死于非命的事件。
武承嗣与李显争位失败,又突然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和尚在胎中的孙儿,这个晴天霹雳震得他神魂俱失,不久就死去了。
李显一家人悲悲戚戚,更加小心谨慎地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则天——实现皇后梦公元636年,即唐太宗贞观十年,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逝,第二年,太宗听说武则天美貌出众,操行方正,于是将她召进宫中做了才人,这是级别很低的嫔妃,这时的武则天只有十四岁。
况且一旦入宫,就相当于生离死别了,而年纪不大的武则天却把这看成是一个晋身的大好机会,并且可以离开家庭的管束了。
因此,她很高兴的入了宫。
武则天为人聪慧,爱读史书,很通政事人情,性格刚毅果断。
进宫以后,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因此人们都叫她媚娘。
由于他性格倔强,不善于施展女人的温柔手段,所以不受太宗的宠爱。
这就使得武则天进宫长达十二年,但也没有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才人的称号自然也没有改变、提升。
太宗病重时,担心西汉吕稚专权的局面再有出现,便决定把武则天赐死。
一天,太子李治和武则天和起在床前服侍太宗,太宗对武则天说:“我自从得了病以来,医药无效,反而越来越重。
你多年服侍我,我不忍心把你扔下,我死之后,你打算怎么办呢?”武则天吓了一身冷汗,但她很快就镇静了下来。
对太宗说:“我本来是应该以死来报答皇上的,但你的身体未必不能好,所以我也不能马上就死,我情愿吃斋念佛为皇上祈祷,来报答。
”武则天的回答很是机智,她选的是一条最好的路,也是惟一的一条能活命的路。
太宗想了想就答应了她。
然而事情总是有所转变的,在太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便和李治产生了感情,贞观二十二年之时,也就是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了。
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他们都是皇帝的“东西”,就是皇帝死了,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动。
武则天虽然到感业寺出家了,却没有安心念佛,而是处心积虑地想出来。
到了第二年,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到感业寺里来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
她使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
这也就是封建帝王至高无上权力的一次极好的表现,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便祖先有过训令禁止,也照样能找个借口去做。
再次进入皇宫时,武则天已经是二十八岁的人了,依照一般的理论,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是徐娘半老,毕竟不比十几岁娇艳的女子了,但武则天的心计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再者,她的美貌也许的确非常出众,另外还有高宗对她的感情做基础,久别重逢,更加能抓住高宗的心。
武则天这次能再入宫和宫中的斗争也有关,当时的王皇后为了和萧淑妃争宠,鼓动高宗接武则天进宫,她还自己做主让武则天先蓄发,然后再入宫。
王皇后没有想到自己在引狼入室。
入宫后,武则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顾。
她对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周到,这使高宗也很高兴。
皇帝和皇后都高兴了,武则天的嫔妃地位也就很快升到了昭仪,这可是正二品的级别。
超过了其他的八个嫔妃,是九嫔之首,在她的上面,也就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自武则天进宫之后,基本上让高宗只宠爱她一人。
先后生了四男二女,而且高宗总共才有十二个子女。
后边的六个都是武则天生的,由此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就连主张让他进宫的王皇后恐怕也没有料到,结果让自己也吃了大亏。
武则天的性格注定了她不甘居人之下,她的最终目标是皇后。
等她的地位稳固之后,便开始有心计地活动了。
她在后宫里想方设法笼络太监、宫女,特别是和皇后、萧淑妃关系不好的人,她总要设法接近拉拢,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注意监视皇后和淑妃的行动。
首先,武则天联合王皇后打击萧淑妃,等高宗把萧淑妃废成庶人之后,武则天便又将矛头对准了皇后。
武则天生下的第二胎是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儿,王皇后也非常喜欢,经常去看望,等高宗快来的时候就又知趣地先走了。
武则天为了皇后之位,利用这种机会对亲生儿下了毒手。
武则天在皇后刚走,将女儿掐死,然后盖好被子,伪装好。
高宗来了,假装笑脸相迎。
等再看到女儿时,武则天痛苦失声。
不知道当时的她是不是会有些许后悔,虎毒尚且不食子,难道武则天竟会连野兽也不如?难道权势真的能让人丧失理智,以至于六亲不认。
武则天也正是利用这样一般的推理,来嫁祸皇后的,母亲或者父亲杀死婴儿,这只是在穷困或者走投无路时才有的事情,可爱的女儿,又是公主,谁也不会怀疑是武则天。
高宗也是这样考虑的,因此高宗听说刚才是王皇后来过时,不由的大怒,而且王皇后也一直没有生育,因此高宗便下决心要废掉她。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对于皇后的废与立都是国家大事,必须由大臣们共同商议。
这里面的阻力主要来自于重臣、国舅长孙无忌。
还包括宰相褚遂良等大臣也强烈反对。
朝廷的大臣们分成了两个派别,除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之外,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高宗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
高宗把长孙无忌等反对的人召到一起,商量皇后的废立问题。
武则天坐在帘子后面监听。
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为王皇后辩解,说她出身高贵,忠厚贤惠,没有什么大过失,不该废皇后之位。
但是武则天却是出身贫寒,而且曾经侍奉过先帝太宗,如果再立为皇后恐怕违背了礼制。
褚遂良也在一旁极力反对,而且还磕头磕得头破血流,一气之下提出辞官回家。
武则天见了,怒火顿生,大声喊道:“怎么不把这种臣僚乱棍打死!”其他人见状,赶忙替褚遂良求情,性命虽是保住了,但却被贬官,去了谭州也就是现在湖南长沙任都督。
最后,还是开国的功臣李勣给高宗出了一个主意,他说皇后的废立乃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
同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们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
终于,在公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六天后,即十九日,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也没有放过,之后将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而且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至死。
武则天做了皇后之后,首先,就是要清除仍存在威胁的长孙无忌。
她指使许敬宗等人,捏造罪名制造朋党案,然后将长孙无忌牵连进去,把他流放外地,后来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尽。
长孙无忌集团中的其他人也被除掉,或杀或流放。
武则天终于除去了最大的对手。
武则天对长孙无忌曾说她出身贫寒的话念念不忘,为了提高威望,为以后秉政做准备,他主持将《姓氏录》进行了修改,提高自己武姓的地位。
原来在唐太宗时期,曾经修订过《氏族志》,是太宗命高士廉按照官位高低来制订的。
但受魏晋以来重视门第风气的影响,在里面也列了很多官职很低的人的姓氏,而且将武姓排除在外。
这让武则天一直耿耿于怀。
等把长孙无忌驱逐出京城之后,仅仅两个月,许敬宗便马上请示修订新的《姓氏录》。
修成之后的《姓氏录》将武姓列为第一等,至于其他的,则按照官职品位的高低顺序来进行排列。
高宗也因为不满意武则天的专断专行,便和宰相上官仪商量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上官仪答应起草诏书。
武则天的耳目得知后赶忙报告,武则天赶到后,软硬兼施,说得高宗变了主意,还把责任全推到了上官仪的身上。
武则天于是让许敬宗捏造上官仪和已经被废的太子李忠图谋反叛,将上官仪父子处死。
心狠手辣的作为,说是武则天一步步登上女皇宝座的一个主要原因。
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这其中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能够在实现她统治梦想的期间排除一切阻止她的困难,她排除这些困难的时候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从博弈的观点来看,她的这些做法也是可取的,像她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如果她不采取这种手段,那么她就没有机会当上皇后,然而在后宫的那种争斗场面,不能够做上皇后,那么她以后的命运也只能是在冷宫中度过,所以,在种种条件的考虑之下,她对自己的女儿下毒手也是实现她最大利益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其实翻天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这样的事情,在权力的争夺过程之中,他们骨肉相残,父子为仇……可以说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掌握最终的权力。
所以,武则天的这些所谓错误和过失,都不过是她政治生涯中的支流,也是实现她利益的手段。
安乐公主唐中宗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被流放到天寒地冻的房州,路上,韦后在车里生了个女孩儿,随便起个名字叫李裹儿,就是安乐公主。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复位,安乐公主渐渐地恃宠而骄,权侵天下。
由于中宗长期被废于房州,韦后和他共过患难,中宗在房州时曾对她说:"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所以中宗复位后对韦后很放纵。
韦氏效仿武则天,当中宗视朝时,也在御座左侧隔幔而坐。
桓彦范劝谏中宗说:"牝鸡司晨,有害无利,请皇后专居中宫,勿预外事。
"中宗却并不理睬。
安乐已嫁给了权倾一时的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后。
正如暴发户总是忍不住虎皮蟒衣、满地铺钱,小人得意也总是忍不住弄权享乐,飞扬跋扈。
武崇训死后,安乐公主求父亲封自己为皇太女,以继承皇位,又求父亲把驸马武崇训的墓尊为陵,这两件事都没有成功。
安乐又将空白敕书塞给父皇,撒娇卖痴要求父皇盖御印,然后拿回家随意填写内容,随意任命官员。
她的要求很低,一手交钱一手交官。
不多时,除了宰相和大将军以外,满朝都站满了阿猫阿狗,屠夫走贩。
安乐公主则希望韦后临朝后自己能做皇太女,所以母女联合起来,计议毒死中宗。
韦氏亲自制饼,把毒药放入馅中。
待饼已蒸熟,听说中宗在神龙殿查阅奏章,便令宫女携饼去给中宗。
中宗最爱食饼,伸手取了便吃,一连吃了八九枚,还说是饼味很佳,不料过了片刻,腹中大痛,坐立不安,倒在榻上乱滚。
内侍急报韦后,韦后徐徐入殿,假意惊问。
中宗已说不出话,用手指口,又延挨了数刻,身子不能动弹,两眼一翻,去了另一个世界。
韦后如愿以偿地临朝听政,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
宗楚客与武延秀及韦族诸人,共劝韦氏仿效武则天的故事,并除去相王李旦。
谁知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已先一步动手,带领羽林军夜入玄武门,肃清宫掖,尽杀韦姓诸人。
韦后和安乐公主也在此次被杀了。
安乐公主的行为简直是无人性的,她的贪婪无情和疯狂,正是因为她对自己利益方面的追求,在面对权力和利益的时候,要能够权衡各自之间的关系,要能够理性的分析,不可只靠一种豪赌的心理来行事,要分析清楚事情的利害和冲突,不可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的话,结局只能是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