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评课稿讲解学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评课稿分一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评课稿分一分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评课稿分一分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作为三年级数学教师,我将根据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对该教材进行评估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数的认识、数的读法和书写,数的大小关系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和推理能力,为数学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通过使用教材中的丰富图片和举例,让学生感知数字,并灵活运用数字的认识。
如通过拇指、食指等手指,与数字相对应,达到数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2. 数的读法和书写通过游戏化教学引入,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数字的正确读法和书写。
从数字0到100,逐渐提高难度,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读写能力。
3. 数的大小关系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掌握数字大小关系,包括比较、排序等概念。
运用带有符号的大于、小于、等于等进行讨论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类能力。
4.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通过教材中的应用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1.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游戏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活动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方式1. 个人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水平等,评价学生的个人学习态度和能力。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名师课件

读作:五分之四
你能再想出一个分数,其中的份数 ) 4 (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试一试
下面涂色部分都是一张纸的
1 4
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答: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涂上了其中的1份, 所以都表示了这张纸的14 。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2 份、3份、4份分别涂上颜色,填一填,说一说。
(1)分别折出一张纸的
3 16
和
2 3
。
(2)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4 ······分子
······分数线
5 ······分母
(表示取其中的份数 ) (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读作:五分之四
1 8
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是
是
是
不是
是
不是
(教材P69 T4)
4.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把其中的1份、2份、 3份、4份、5份分别涂上颜色,填一填,说一说。
(
1 5
)
(
2 5
)
(
3 5
)
(
4 5
)
(
5 5
)
(教材P69 T5)
5.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 1 。 6
(教材P69 T6)
6.折一折,涂一涂。
✔
✘
这里的“一半”都对吗?
“一半”在数学上怎么表示?
分数
1 2
其中的1份 把苹果平均分成2份
读作:二分之一
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
1 2
。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在折纸时要平均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6.1 《分一分(一)》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6.1 《分一分(一)》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6.1《分一分(一)》的内容。
在此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本节课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我的教学策略和目标。
一、背景和意义《分一分(一)》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和小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比较和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将进一步拓展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策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互动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交流、讨论、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例示范:通过实例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之处,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比较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分数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新课学习:通过实例示范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交流、讨论、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3. 巩固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比较和计算方法,同时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一分一评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一分(一)》评课稿是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重点。
本节内容创设了分苹果的情境,因为学生都有分苹果的生活经验把1个苹果平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这个苹果的一半(半个苹果)。
教科书提出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分数。
第一个问题是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一半〃,认识表示〃一半〃的分数是二分之一;第二个问题是理解在方格纸上涂出图形的二分之一,就是涂出图形面积的而分之一;第三个问题是用折纸涂色的方法(或画图的方法)〃创造〃更多的分数,体会分数是表示一张纸的涂色部分与这张纸之间关系的一个数;第四个问题是认识分数的写法和读法,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或〃创造〃分数,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加深对分数意义的体验。
教科书鼓励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一半〃,并呈现了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画法。
观察能够表示〃一半〃的图形,可以发现它们都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①平均分;②分两份;③取一份。
所以,表示〃一半,,的数学符号也必须包含这三层意思。
人类选择表示〃一半〃的符号〃一〃就包含了这个意思。
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一方面学生可以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其实是很多的。
在这个基础上才引入〃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在多种方式对比中,体会用二分之一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二分之一这是第一个问题的逆向问题,在图形中去做出(涂出)二分之一,这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分数意义的活动。
在方格上的图形,容易涂出它的面积的一半,即图形的二分之一。
模仿表示分数二分之一的学习过程,用折纸、涂色或画图的方法〃创造〃其他的分数,进一步直观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是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与整个图形之间关系的一个数。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教科书通过学生作品的形式呈现了三个分数及其可能的画图表示方式,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表示如何得到分数,拓宽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说课稿课件

learn more, and close working relationship, with little working relationship, often need less to learn, what is urgent with what to learn, what to learn, with only material to find the basis, check the information. There is no system to learn some legal knowledge and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not high quality writing material work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theory degree is not enough, not to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rule of law leading quality connotation, for the use of the socialist law comprehensive concept to guide their work and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should also lack the necessary understanding.Two is the business foundation is not solid, the text level is not high. Their work in the army before, alth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but also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分一分(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分一分(一》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分一分(一)》。
接下来我将从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包括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教材方面,本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这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为学生今后进一步研究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很难直接掌握分数的含义,因此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和图形,着重让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帮助他们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学情分析方面,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整数知识,对于整数的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因为儿童生活中没有分数的经验,也没有相同的表达方式和读数方法。
但是他们能理解一半和一大半等概念,这就决定了学生只能模糊地表示某些量。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导学生想学、乐学的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方面,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以及熟悉的具体事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研究分数的必要性,并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需要通过探索、交流等丰富的数学研究活动,提高观察探究、动手实践、分析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需要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在研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重点难点方面,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难点则是让学生会用折纸、涂一涂的方式来表示分数。
教法学法方面,我遵循新课标的原则,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
教法方面,我会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
教学方法方面,我主要采用引导法、演示法和情境法。
最后,关于板书设计,我会在板书上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用图形和文字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这一课的说课稿。
本课将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们探索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的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基本图形,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课将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探索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3. 初步了解分数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四、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性质;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分数的理解;3. 练习巩固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2. 新课学习:通过讲解、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们探索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 巩固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本课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2. 练习反馈:检查学生们的练习情况,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们对分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课结束后,我将进行以下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们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 教学评价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们的学习情况?4. 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以上就是我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这一课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半?师:刚才我们将1个苹果平均分成了2块,每块是这个苹果的一半,你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教师巡视并指导)师:哪个小组上台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忽略“平均分”一词,这时老师提出,“如果我们没有把这个图形平均分,而是这样分的,那这样分到的1份是它的一半吗?”)师:一半可以用21表示,读作:二分之一。
21是分数。
(课件出示并板书:21读作:二分之一)活动二:课件出示: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21师: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涂的?这些生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并小组内交流。
生上台展示、发言生:我是将这个图形(其他物体、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一半。
生动手涂一涂,组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互补、互惠、互利。
再次提到“平均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分”数中“分”的含义。
首次感知分数形成的过程。
引出分数形式的写作、读作。
读作:四分之三吗?谁来说一说?师:看来同学们的记性还真好,通过这些分数的意义你能发现什么?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总份数,分子表示取的分数。
(板书) 例如: 43师:刚才我们认识的一些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三、巩固练习1.蓝色部分都是图形的21吗?说一说生1:21表示…… 生2:41表示…… 生3:83表示…… ……小组交流、探究。
然后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了 生2:我发现了 生1:我发现了概念、认识分数的组成。
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分母(总份数)分数线(平均分) 分子(取的份数)2.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 31.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对于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你的收获吧? 四、总结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得怎样?说说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学生自主解决 全班交流分享是一种美德,让学生懂得分享、乐于分享。
八、板书设计分一分(一) 21读作:二分之一21、41、83……43分母(总份数)分数线(平均分) 读作:四分之三分子(取的份数) 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评课稿
分一分(一)评课稿
东锹学校高鲜花
我上的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这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的: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
教学时,我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
我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
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 ”“ ”等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⒈田永军老师:本节课设计可谓是大胆、开放,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
第三环节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
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但是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高老师在此内容的传授中过急,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去体会和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重难点没有突破。
2.张莉老师:这节课课堂上充分表现出高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述的重视,整节课下来,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的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
但是高老师自己的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失误,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改正。
整体感觉本节课还是很不错的一节课,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