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梯护笼

合集下载

室外爬梯护笼标准尺寸

室外爬梯护笼标准尺寸

室外爬梯护笼标准尺寸
护笼高度
从踏步表面到护笼顶端:不低于900mm
从踏步表面到护笼中间横杆:不低于750mm
护笼间距
护笼垂直杆件之间的最大间距:不超过470mm
护笼水平横杆之间的最大间距:不超过470mm
从踏步表面到第一个水平横杆:不超过230mm
护笼材质和规格
护栏应由耐候性强的材料制成,如镀锌钢或铝合金。

护笼杆件的直径应不小于13mm。

护笼横杆的直径应不小于10mm。

护笼固定方式
护笼应牢固地固定在爬梯结构上,并能承受预期的载荷。

护笼杆件应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到支撑结构上。

护笼横杆应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到立柱上。

护笼末端处理
护笼末端应平滑且无毛刺。

垂直护笼杆件的末端应向上弯曲或封口,以防止割伤。

水平护栏杆件的末端应向内弯曲或封口,以防止绊倒和衣服钩挂。

护笼形状和尺寸
护笼应为矩形或圆形。

护笼的尺寸应符合上述标准,并满足所需的强度和安全性要求。

护笼开口部
护笼开口部的最大尺寸:900mm x 900mm
特殊要求
在有跌落高度超过6米的场所,护笼高度应不低于1150mm。

对于圆形爬梯,护笼的内径应不超过900mm。

护笼应能够抵抗指定的水平载荷和垂直载荷,而不会发生永久
变形或失效。

尺寸验证
护笼的尺寸和形状应通过现场测量或检查相关图纸来验证,以
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定期检查
护笼应定期检查是否有损坏或腐蚀迹象。

如有损坏或腐蚀,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钢直梯安全护笼标准

钢直梯安全护笼标准

钢直梯安全护笼标准一、护笼结构1.护笼应为封闭结构,由纵向主件、横向支撑件和护笼支撑组成。

2.护笼纵向主件应采用角钢、方管等钢材制造,其规格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护笼横向支撑件应采用钢板、角钢、方管等钢材制造,其规格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4.护笼支撑应采用可调节的支撑结构,以便于安装和调整。

二、护笼高度1.护笼高度应不小于梯段高度的1.05倍。

2.护笼顶部应设置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宽度应不小于梯段宽度的1.1倍。

三、护笼间距1.护笼间距应不大于梯段宽度的1.2倍。

2.在梯段高度超过3米时,应设置多层护笼,上下护笼之间的间距应不大于3米。

四、护笼材料1.护笼纵向主件和横向支撑件应采用钢材制造,其材料应为Q235、Q345等钢材。

2.护笼支撑可采用可调节的支撑结构,其材料应为不锈钢、碳素钢等高强度材料。

3.护笼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可采用喷漆、镀锌等处理方式。

五、护笼连接1.护笼纵向主件和横向支撑件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连接处应牢固可靠。

2.护笼支撑应采用可调节的螺栓连接,以便于安装和调整。

六、护笼支撑1.护笼支撑应设置在梯段和平台下方,支撑点应设置在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5米的位置。

2.护笼支撑应能承受不小于1500牛的垂直力,以保证护笼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七、护笼外观1.护笼表面应平整,无毛刺、锐边等可能造成伤害的凸起物。

2.护笼表面应涂装清晰、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以便于识别和提醒使用人员注意安全。

3.护笼的门扇应设有观察窗口或安全观察口,以便于使用人员观察梯段的情况。

4.护笼的颜色应为醒目的安全色,如黄色或红色等,以便于吸引使用人员的注意。

护栏、斜梯、直梯、护笼、平台_制作相关要求

护栏、斜梯、直梯、护笼、平台_制作相关要求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3 术语3.1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沿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敞开边缘固定安装的防护设施(见图)。

3.2 立柱:栏杆的垂直构件。

3.3 扶手:固定于立柱上端的水平方向设置的防护构件。

3.4 横杆:固定于立柱中部的连接杆件。

3.5 挡板:固定于立柱下部的防护板。

4 技术要求4.1 防护栏杆的高度宜为1050mm。

在离地高度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000mm,在离地高度等于或大于20m高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不得低于1200mm。

4.2 栏杆的全部构件采用性能不低于Q235-A·F的钢材制造。

4.3 栏杆的结构宜采用焊接,焊接要求应符合GBJ205的技术规定。

当不便焊接时,也可用螺栓连接,但必须保证第5章规定的结构强度。

4.4 扶手宜采用外径φ33.5~50mm的钢管,立柱宜采用不小于50×50×4角钢或φ33.5-50mm钢管,立柱间隙宜为1000mm。

4.5 横杆采用不小于25×4扁钢或φ16的圆钢。

横杆与上、下构件的净间距不得大于380mm。

4.6 挡板宜采用不小于100×2扁钢制造。

如果平台设有满足挡板功能及强度要求的其他结构边沿时,允许不另设挡板。

4.7 室外栏杆、挡板与平台间隙为10~20mm,室内不留间隙。

4.8 栏杆端部必须设置立柱或与建筑物牢固连接。

4.9 所有结构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安装后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缺陷。

4.10 栏杆表面必须认真除锈,并做防腐涂装。

5 强度要求栏杆的设计,必须保证其扶手所能承受水平方向垂直施加的载荷不小于500N/m。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式钢斜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中生产用固定式钢斜梯。

本标准不适用于交通及其他移动设备上用的钢斜梯。

2 引用标准GB4053.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J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3 术语3.1 固定式钢斜梯:固定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成30°~75°角的钢梯(见图)。

护栏、斜梯、直梯、护笼、平台_制作相关要求

护栏、斜梯、直梯、护笼、平台_制作相关要求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3 术语3.1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沿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敞开边缘固定安装的防护设施(见图)。

3.2 立柱:栏杆的垂直构件。

3.3 扶手:固定于立柱上端的水平方向设置的防护构件。

3.4 横杆:固定于立柱中部的连接杆件。

3.5 挡板:固定于立柱下部的防护板。

4 技术要求4.1 防护栏杆的高度宜为1050mm。

在离地高度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000mm,在离地高度等于或大于20m高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不得低于1200mm。

4.2 栏杆的全部构件采用性能不低于Q235-A·F的钢材制造。

4.3 栏杆的结构宜采用焊接,焊接要求应符合GBJ205的技术规定。

当不便焊接时,也可用螺栓连接,但必须保证第5章规定的结构强度。

4.4 扶手宜采用外径φ33.5~50mm的钢管,立柱宜采用不小于50×50×4角钢或φ33.5-50mm钢管,立柱间隙宜为1000mm。

4.5 横杆采用不小于25×4扁钢或φ16的圆钢。

横杆与上、下构件的净间距不得大于380mm。

4.6 挡板宜采用不小于100×2扁钢制造。

如果平台设有满足挡板功能及强度要求的其他结构边沿时,允许不另设挡板。

4.7 室外栏杆、挡板与平台间隙为10~20mm,室内不留间隙。

4.8 栏杆端部必须设置立柱或与建筑物牢固连接。

4.9 所有结构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安装后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缺陷。

4.10 栏杆表面必须认真除锈,并做防腐涂装。

5 强度要求栏杆的设计,必须保证其扶手所能承受水平方向垂直施加的载荷不小于500N/m。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式钢斜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中生产用固定式钢斜梯。

本标准不适用于交通及其他移动设备上用的钢斜梯。

2 引用标准GB4053.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J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3 术语3.1 固定式钢斜梯:固定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成30°~75°角的钢梯(见图)。

直爬梯护笼计算式

直爬梯护笼计算式

直爬梯护笼计算式
直爬梯护笼的计算式涉及到护笼的尺寸和结构设计,以确保其安全性能。

以下是一些关于直爬梯护笼的基本要求和计算公式:
1. 护笼直径:根据国标,护笼直径应为700mm。

2. 水平圈间距:水平圈应采用不小于40×4扁钢,间距为450-500mm。

3. 垂直条尺寸:在水平圈内侧均布焊接五根不小于25×4扁钢垂直条。

4. 护笼内侧深度:由踏棍中心线起应不小于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规定的尺寸。

5. 梯段高度与护笼设置:当梯段高度超过3m时应加设护笼,超过8m时必须设置梯间平台。

6. 安全距离:钢直梯每级踏棍的中心线与建筑物或设备外表面之间的净距离不得小于150mm。

在实际设计和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使用环境、负载要求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通常,这些计算会由专业的工程师或者设计人员进行,以确保直爬梯护笼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垂直爬梯护笼规范尺寸

垂直爬梯护笼规范尺寸

垂直爬梯护笼规范尺寸篇一:护栏、爬梯相关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1 钢直梯:1.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固定式钢直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内工作场所中使用的固定式钢直梯(另有标准规定的除外)。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 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3 术语和定义1.3.1 固定式钢直梯fixed steel ladder: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成75°~90°倾角主要构件为钢材制造的直梯(见图1)。

1.3.2 梯梁(梯框)stile(rail):用来安装踏棍或其它横向承载件的梯子侧边构件。

1.3.3 踏棍rung:供使用者上下梯时脚踩踏的梯子构件。

1.3.4 护笼(安全护笼)cage(cage guard):安装在梯梁或固定结构上,封闭梯子周围攀登空间防止人员坠落的框架结构。

1.3.5 支撑support:用来将钢直梯固定在建筑物或设备上的构件。

1.3.6 (直梯)扶手handrail:钢直梯顶端供攀登者手握的构件。

1.3.7 内侧净宽度inside clear width :两梯梁内侧平行于踏棍测量的距离,简称梯宽。

1.3.8 梯段高度height of the ladder:梯子上端基准面至下端基准面间的垂直距离,简称梯高。

1.4 一般要求:1.4.1 材料:1.4.1.1 钢直梯采用钢材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Q235-B,并具有碳含量合格保证。

两米以上梯子加护笼的规范

两米以上梯子加护笼的规范

两米以上梯子加护笼的规范
1、攀登作业:
1)攀登的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

供人上下的踏板其使用荷载不应大于1100N。

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时,重量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加以验算。

2)移动式梯子,均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验收其质量。

3)梯脚底部方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

立体工作角度以75+5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以30cm为宜不得有缺档。

4)固定式直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梯宽不应大于50cm,支撑应采用不小于∠75_6的角钢,埋设与焊接均必须牢固,梯子顶端的踏棍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加设1~1.5m高的扶手。

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米为宜,超过2m时,宜加设护笼。

超过8m时,必须设置梯间平台。

5)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对梯子,不得手持器物。

直梯新标准——精选推荐

直梯新标准——精选推荐

直梯新标准1.护笼内测深度由踏棍中心线起应不小于650mm,不大于800mm,圆形护笼的直径应为650-800mm,其他形式的护笼内测宽度应不小于650mm,不大于800mm,护笼内测应无任何突出物。

2.水平笼箍垂直间距应不大于1500mm,立杆间距应不大于300mm,均匀分布,护笼各构件形成的最大空隙应不大于0.4㎡.3. 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应不小于2100m,不于3000m,护笼的底部成喇叭形斜梯新标准1.梯宽不大于1100mm,两侧封闭的斜梯,应至少一侧有扶手,宜设在下梯方向的右侧;2.梯宽不大于1100mm,一侧敞开的斜梯,应至少在敞开一侧有扶手;3.梯宽不大于1100mm,两侧敞开的斜梯,应在两有扶手;4.梯宽大于1100mm当不大于2200mm,无论是否封闭,均应在两侧安装扶手;5.梯宽大于2200mm,除在两侧安装扶手外;在梯子宽度的中线处应设置中间栏杆;6.梯子扶手中心线应与梯子的倾角线平行,梯子封闭边扶手的高度由踏板突缘上表面到扶手的上表面垂直距离应不小于860mm,不大于900mm。

接地:在室外安装的钢直梯、钢斜梯的防雷电保护,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合根本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要求)的要求护栏新标准1.护栏各结构的布置应保证中间(横杆)与上下构件之间的空隙间距不大于500mm;2.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距基准面高度小于2m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900mm;3.在距基准面高度大于2m小于20m,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050mm;4.在距基准面高度不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20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梯护笼
标准根据GB4053.1
护笼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包括一组水平笼箍和至少5根立杆其它等效结构也可采用:
1、水平笼箍采用不小于50mm×6mm的扁钢,立杆采用不小于40mm×5mm 的扁钢。

水平笼箍应固定到梯梁上,立杆应在水平笼箍内侧并间距相等,与其牢固连接。

2、护笼应能支撑梯子预定的活载荷和恒载荷。

3、护笼内侧深度由踏棍中心线起应不小于650mm,不大于800mm,圆形护笼的直径应为650mm-800mm,其它形式的护笼内侧宽度应不小于650mm,不大于800mm。

护笼内侧应无任何突出物。

4、水平笼箍垂直间距应不大于1500mm。

立杆间距应不大于300mm,均匀分布。

护笼各构件形成的最大空隙应不大于
0.4m²。

5、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应不小于2100mm,不大于3000mm。

护笼的底部宜呈喇叭形,此时其底部水平笼箍和上一级笼箍间在圆周上的距离不小于100mm。

6、护笼顶部在平台或梯子顶部进、出平面之上的高度应不小于GB 4053.3(1050mm)中规定的栏杆高度,并有进、出平台的措施或进出口。

7、未能固定到梯梁上的平台以上或进、出口以上的护笼部件应固定到护栏上或直接固定到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