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 、字、词语解释 、

合集下载

七下语文书中的古文

七下语文书中的古文

七下语文书中的古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古文因教材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版本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可能包含的古文: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讲述了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故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 《木兰诗》:一首古代民歌,描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英勇故事。

-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 《爱莲说》:周敦颐的散文,以莲花为比喻,抒发了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 《河中石兽》:出自《阅微草堂笔记》,通过寻找石兽的故事,说明了遇事要具体分析,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

- 《三峡》:郦道元的作品,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

-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的小品文,记录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所见所感。

这只是一些可能出现在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古文示例,具体内容还需参考你使用的教材版本。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10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10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练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狐?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计山越。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归以告蒙母,母肃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命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觉轻蒙,或说肃曰:“吕将罕功名日显,不可以做意待也,君宜顾①之。

”遂往谐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②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注)①顾:探望,拜访②造次:鲁莽,轻率。

③拊(fǔ):抚摩。

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3)见.往事耳()(4)肃意尚轻.蒙()(5)以备不虞()(6)肃于是越席就.之()2.请给下面句子断句(2处)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探虎穴,安得虎子?答:(2)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答:4.下列关于文言句中称谓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在这里指君对臣的爱称。

B.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卿”在这里指朋友之间的爱称。

C.陈康肃公善射。

——“公”表示对男子的尊称。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在这里是对别人的鄙视,不尊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理解文言词语(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理解文言词语(解析版)

13、《卖油翁》——群文阅读通晓文言文的金钥匙—理解文言词语阅读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关键文言词语的含义。

如《卖油翁》─课需要重点理解掌握的文言词语有“自矜”“圃”“释担”"睨”“颔”“安”“轻”等,只有理解了这些关键词语的含义,才能准确、流畅地疏通文意。

【考点解读】理解文言词语,不仅是阅读文言文的必要前提,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选择加点词解释正确(或有误)的一项。

【技法点拨】理解文言词语,平时要注意积累文言词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可以进行分类整理记忆。

特别要注意对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的词语的整理与积累。

具体解题时可运用以下方法:1、课文求义法: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文言词语可以联想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词语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

如,“但微颔之”中的“但”,我们可以联想已学过的《孙权劝学》中的“但当涉猎”中的“但”,解释为“只,只是”,用在“但微颔之”中合适。

2、语境辨义法:即利用上下文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如“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中,如果不考虑语境,“犬”有可能被解释为“狗”;只有结合语境,并联系实词的特殊用法,才能推断“犬”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文说文应法: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语,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文言词义。

如利用成语“不期而遇”中“期”为“约定”之意,来推断“陈太丘与友期”中“期”的含义。

4、代入检验法:对于选择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分别代入语句中进行检验﹐代入后句意准确而无滞碍者即为正确义项。

如“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中的“释”,常用义项有:①解说,说明;②消除,消散;3放下,放开。

分别把这三个义项代人句中,可以发现义项③最合适。

【真题演练】(一)刘弇遇东坡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

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古今异义词1.词语的古今义解释在七年级下的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古今异义词指的是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同一个词语的意义、用法或者词性有所不同。

例如,“学校”在古代指学府,而今义则指实施教育的机构;又如“国家”,在古代指帝王统治下的地域,而今义则指具有主权和领土的国家。

2.词语演变的原因分析古今异义词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词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二是社会发展导致词语所反映的事物发生了变化;三是语言交流的需要,使得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了新的意义。

3.如何在阅读中识别古今异义词阅读时,我们要学会识别古今异义词。

一方面要了解词语的古代意义,另一方面要根据上下文判断词语在文中的实际意义。

识别古今异义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

二、通假字1.通假字的定义及作用通假字是指在文言文中,用一个字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

通假字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避讳、美观或者音韵的需要。

例如,“孔子曰”中的“曰”通“日”,意为“说”。

2.通假字的识别方法识别通假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了解通假字的规律,如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形声字代替声旁字等;二是掌握一定的通假字表,以便在阅读中进行对照;三是通过语境和字义来判断字是否为通假字。

3.通假字的阅读技巧阅读文言文时,遇到通假字不要慌张,要学会根据字义和语境来判断。

同时,积累通假字,形成自己的词汇库,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三、词类活用1.词类活用的种类及举例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司马迁迁”中的“迁”意为“贬谪”;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如“山高水长”中的“长”意为“生长”;动词活用作名词,如“夫子不鼓盗钟”中的“盗”意为“偷钟的人”。

2.词类活用的辨析方法辨析词类活用,首先要了解词语的原始词类,然后根据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来判断。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摘要:一、引言二、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1.螳螂捕蝉2.重点词语释义三、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1.伤仲永2.重点字词解释四、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重点字词1.冷漠2.偏爱3.遗憾4.辉煌5.辛辣6.威慑7.聪慧8.惨境正文:【引言】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是深入领会文章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解析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帮助您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1.螳螂捕蝉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故事讲述了一只螳螂捕捉蝉时,却不知背后有黄雀正准备捕食它。

这个成语用以比喻人们在前方追求利益时,却忽视了背后的危险。

2.重点词语释义螳螂:一种昆虫,具有强大的捕捉能力。

蝉:一种昆虫,夏天分泌甘露,被视为高雅的象征。

黄雀:一种鸟类,善于捕食昆虫。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1.伤仲永《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神童方仲永从小聪明过人,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继续深造,最终沦为平庸之辈。

这篇文章告诫我们要珍惜天赋,不断努力学习,否则便会浪费天赋,一事无成。

2.重点字词解释伤:伤感,悲伤仲永:原名方仲永,本文的主人公平庸:平凡,没有作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重点字词】1.冷漠含义:对人、对事冷淡,不关注。

2.偏爱含义:在几件事物中特别喜爱其中的一件。

3.遗憾含义:遗恨,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

4.辉煌含义:光辉灿烂的。

5.辛辣含义:味辣,比喻文章风格或人的性格厉害。

6.威慑含义:以声势或威力使之恐惧屈服。

7.聪慧含义:聪明而有智慧。

8.惨境含义:凄惨的境地。

通过掌握这些重点字词,您将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期末复习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 期末复习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1)射 ②吾射.不亦精乎 射箭的本领
①但手熟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2)尔 ②尔.安敢轻吾射 你
①以.我酌油知之 凭、靠 (3)以 ②以.钱覆其口 用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代词,他,指陈尧咨 (4)其 ②以钱பைடு நூலகம்其.口 代词,它,指葫芦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表承接 (5)而 ②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表转折
12【甲】文运用 托物言志 的表现手法,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 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与王逵争辩 ”分别表现 了周敦颐 富有才能 、 为官正直 的特点。
【乙译文】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因避讳 英宗名而改为敦颐。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 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 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 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 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一个残酷凶悍的官 吏,大家没有人敢同他争论,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 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 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 于一死。
(7)策.勋.十二转 记功 (8)赏赐百千强. 有余 (9)愿驰.千里足 赶马快跑 (10)出郭.相扶将 外城 (11)著.我旧时裳 穿 (12)雄兔脚扑.朔. 动弹 (13)雌兔眼迷.离. 眯着眼 (14)双兔傍.地走. 靠近、临近 跑
2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粘贴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 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9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第4课孙权劝学一、全文讲解篇◆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

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文言文基础字词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文言文基础字词

《木兰诗》文言文基础字词1.字音唧唧(jī)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è)鞍鞯(jiān)胡骑(jì)戎机(róng)朔气(shuò)金柝(tuò)红妆(zhuāng)2.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tiē贴,贴上。

火伴皆惊忙火:huǒ伙,伙伴。

3.文言字词旦辞爷娘去旦:早晨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市场木兰当户织当:对着关山度若飞度:过赏赐百千强强:有余4.古今异义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5.一词多义市:a.集市:东市买骏马;b.买:愿为市鞍马。

(名词作动词。

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东市买骏马;b.雇,租: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愿为市鞍马;b希望:愿驰千里足。

6.词语活用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

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伤仲永(20分)
(一)、作者
作者,朝的、、家,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有、,宋朝的有、、、、、。

本文选自《》。

(二)、解释词语
1.世隶.耕:
2.尝:
3.书具:
4.异焉:
5.旁近:
6.自为其名:
7.收.族:
8.自是:
9.立就;
10.文理:
11.邑人:
12.稍稍;
13.宾客
..其父:
14.乞:
15.利其然:
16.扳:
17.环谒:
18.称:
19.泯然众人矣:
......
20.通悟:
21.受.之天:
22.不至:
23彼其:
24.得为众人而已耶:
二、木兰诗(40分)
(一)作者
本文选自, 代编的,这是< >时的一首诗。

(二)解释词语
1.唧唧:
2.当户织:
3.机杼.声:
4.惟:
5.何所思
6.忆;
7.军帖;
8.可汗
..大点兵;
9.军书十二卷:
10.爷;
11.愿为市鞍马
....:
12.鞯:
13.辔头;
14.旦:
15.溅溅:
16.胡.骑:
17.啾啾:
18.万里赴戎机
..;
19.关山度.若飞:
20.朔.气传金柝
..:
21.铁衣:
22.明堂:
23.策勋
..十二转.:
24.赏赐百千强.;
25.问所欲;
26.不用:
27.尚书郎; 28.愿辞千里马:
29.郭:
30.扶将:
31.红妆:
32.霍霍:
33.著:
34.云鬓:
35.帖花黄:
36.火伴:
37.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
3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三、口技(40分)
(一)作者
本文选自《》《》是代编选的,作者,字,顺治年间进士,
(二)解释词语
1.会:
2.厅事:
3.施:
4.屏障:
5.扶尺:
6.围坐:
7.少顷; 8.但.闻;
9.满坐.寂然;
10.欠伸;
11.呓语;
12.既而:
13.抚;
14.乳:
15.呜:
16.絮絮;
17.是;
18.一时;
19.众妙毕.备;
20.侧目;
21.默叹:
22.未几:
23.齁:
24.作作索索;
25.倾侧:
26.意少.舒:
27.中间;
28.力拉
..崩倒:
29.曳.屋许许
..声;
30.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31.虽;
32.不能指其一端
..;
33.名; 34.奋.袖出臂;
35.股;
36.战战:
37.几:
生字(175个)
第一单元生字
1攒.2拗.3确凿.4菜畦.5桑葚.6轻捷.7蟋蟀
..
8臃肿
..9脑髓.10相宜11书塾.12方正13博
学14蝉蜕
..15人迹罕.至16人声鼎沸17锡箔.
18盔.甲19倜傥
..20叵.21厥.22窦.23秕.谷24珊瑚25皂荚.树26油蛉.27斑蝥.28长吟.29
挪.窝30鸡毛掸.子31咻咻
..32玉簪.33花圃.
34骊.歌35肿胀
..36叮嘱.37恐惧38丑陋.39
讪.笑40嫉妒
..41来势汹汹
..42沮.丧43吐绶.鸡44飕.飕45瞬.息46幽寂47延.绵48荒草萋萋.第二单元生字
1巅.2澎湃
..3狂澜.4屏障5哺.育6九曲.连环7郝叟.8肃静9懊悔10磨损.11祈.祷12惨.白13逼狭.
14崎岖15阻.抑16回环曲.折17亦复如是18哽.咽19喧闹20炽.痛21嗥.鸣22谰.语23亘.古24镐.头
25污秽
..26斑斓
..27怪诞.28默契.29田垄.30蚱蜢
..31马革裹.尸32夐.33曛.34铤.而走险
第三单元生字
1宰.割2筹.划3彷徨
..4仰慕5可歌可泣6鲜.为人
知7当之无愧.8锋芒毕.露9家喻户晓10妇孺.皆知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2衰.微 13赫.然 14迭.起
15高标16锲.而不舍 17兀兀
..穷年 18历尽心血19潜.心贯注 20心会神凝 21迥.乎不同22 一反既
往 23慷慨淋漓
.. 24气冲斗.牛25重荷. 26愁苦 27
深邃. 28踌躇
..29巴望30 锁闭 31磐.石 32惹.人注目 33杂.乱无章 34不见天日 35博学多识 36一
拍即合 37望乎所以 38义愤填膺
..39群蚁排衙.40警报迭.起41目不窥.园42捋.第四单元生字
1惮2 踱. 3棹. 4归省. 5行.辈 6蹿掇
.. 7凫.水8 狂舞 9闪射 10火烈 11飞溅. 12亢.奋13 晦.暗 14
蓦.然 15冗.杂 16搏击 17羁.绊 18奔突 19翻飞大彻.大悟 20撇. 21蘸. 22幽暗 23惬.意 24疏密
25包罗26 朱砂.27 口头禅. 28参差
..不齐 29清扬
30咿哑
.. 31静穆.32端凝 33颦蹙
..34 粲然
..35 嗔.视 36变幻多姿 37本色当行. 38离合悲欢 39低
回腕.转 40叱咤
..风云41 浑身解.数 42高视阔步
43尽态极妍 44息息相通 45船撸.46撮.47桕.树48船楫.49戛.然而止50水门汀.
解词(77个)
第一单元解词
1.确凿:
2.菜畦:
3.桑葚:
4.长吟:
5.何首乌:
6.臃肿:
7.攒:
8.机关:
9.敛:
10.人迹罕至:
11.秕谷:
12.系:
13.宿儒:
14.蝉蜕:
15.人生鼎沸;
16.拗:
17.咻咻;
18.骊歌:
第二单元解词
1.哽:
2.炽痛:
3.标直:
4.嗥鸣:
5.谰语:
6.亘古:
7.污秽:
第三单元解词
1.马革裹尸;
2. 铤:
3.燕然勒功
4.弥高;
5.锲而不舍;
6.望闻问切:
7.兀兀穷年:
8.沥:
9.群蚁排衙;
10.迥乎不同:
11.警报迭起:
12.气冲斗牛:
13.杂乱无章:
14.包胥: 15.踌躇:
16.磐石:
17.义愤填膺:
18.博学多识:
19.忘乎所以:
20.一拍即合: 第四单元解词:
1.社:
2.归省:
3.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4.行辈:
5.惮:
6.絮叨:
7.撺掇:
8.凫水:
9.依稀:
10.宛转,悠扬:
11.自失:12.弥散:
13.蕴藻:
14.飘渺:
15.旺相:
16.撮:
17.棹着:
18.亢奋:
19.晦暗:
20.羁绊:
21.蓦然:
22.冗杂:
23.叹为观止:
24.戛然而止:
25.本色当行 :
26.颦蹙;
27.粲然:
28.嗔视:
29.叱咤风云; 30.尽态极研:
31.珠缨旋转星宿摇,花鬘抖擞龙蛇动:
32.惊鸿;
作者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本文选自,原名,字,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作品有。

2.《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本文选自
,作品。

3.《丑小鸭》作者,选自,著名,作品有。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本文选自,作者,国著名的。

《未选择的路》本文选自,作者,国著名的。

5.《黄河颂》本文选自,作词,作曲国著名的。

6.《最后一刻》本文选自,作者,国著名的。

7.《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本文选自,作者,字,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中国公差党的。

8.邓稼先:
9.杨振宁:
10.闻一多:
11.臧克家:
12.贝多芬:
13.弗洛拜:
14.莫泊桑:
15.屠格涅夫:
16.歌德:
17.左拉:
18.<孙权劝学>选自是主持编撰的 ,记载了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 , 宋
19.冰心,原名 ,我国著名
作品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