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螺蛳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

螺蛳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一、螺蛳的简介螺蛳,学名Achatina fulica,又名蜗牛、螺丝、螺蛳粉等,是一种生活在陆地、水域及农田等多种环境中的软体动物。
其分布广泛,遍及全球各地,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螺蛳体型较小,一般长度在2-6厘米之间,体色多变,有黑、黄、灰、棕等多种颜色。
二、螺蛳的历史渊源1.食用历史:螺蛳在我国的食用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周礼》一书中就有关于食用螺蛳的记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食用螺蛳的方法不断创新,如红烧、清炖、爆炒等多种烹饪方式。
2.烹饪方法与菜肴:古代烹饪螺蛳的方法较多,如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就记载了“炒螺蛳”的做法。
现代烹饪螺蛳的菜肴更是丰富多样,如辣炒螺蛳、蒜蓉蒸螺蛳、酱爆螺蛳等。
3.地域性饮食文化影响:在不同地域,螺蛳的食用方式和文化有所不同。
如江南地区喜好红烧螺蛳,而华南地区则偏爱蒜蓉蒸螺蛳。
此外,广西地区的螺蛳粉更是独具特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三、螺蛳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1.营养成分:螺蛳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具有较好的补益作用。
2.药用价值:螺蛳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利尿消肿等药用价值。
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壳、肉和汁液。
3.食疗作用与食用禁忌:螺蛳味甘、性寒,具有食疗作用。
但食用时需注意,脾胃虚寒、腹泻者慎食。
四、如何挑选与食用螺蛳1.挑选技巧:挑选螺蛳时,要选择鲜活、无损伤、大小均匀的个体。
此外,要观察螺蛳的排泄物颜色,颜色越浅,说明水质越好,螺蛳品质越好。
2.烹饪方法与口味搭配:根据个人口味,可选择红烧、清炖、爆炒等烹饪方法。
搭配辣椒、大蒜、生姜等调料,使菜肴更具风味。
3.食用安全与卫生建议:食用螺蛳前,要彻底清洗,可用盐水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寄生虫和细菌。
食用时要注意避免过量,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五、螺蛳的文化意义1.民间传说与故事:在我国各地,有许多关于螺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如江苏扬州的《螺蛳姑娘》故事,讲述了螺蛳化为美女,与青年渔民相亲相爱的美好传说。
田螺的营养价值与禁忌搭配

田螺的营养价值与禁忌搭配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
田螺在中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而且在秋季的时候最好吃了,会有很多的营养价值。
以下是小编推荐田螺的营养价值知识,欢迎阅读!田螺的营养价值每100克田螺含有维生素A130个国际单位。
而维生素A可以调试眼睛适应外界光线的能力,以降低夜盲症和视力减退的发生。
维生素A同时有助于多种眼疾,如眼球干燥和结膜炎等的治疗。
如此说来,故老相传石螺明目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
提高免疫力。
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
田螺富含钙。
钙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身高;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
田螺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田螺富含铁,铁是造血的必要成分,适宜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100g田螺的脂肪含量只有0.2克。
在贝类食物中,田螺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堪称贝类中营养的翘楚。
田螺的禁忌搭配田螺+香瓜同食有损肠胃。
食物药性方面分析,田螺大寒,香瓜冷利,并有轻度导泻作用,二者皆属凉性,二者同食有损肠胃。
所以,食田螺后不宜马上吃香瓜,更不宜同食。
田螺+木耳不利于消化,另一种说法是会中毒。
木耳性味甘平,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钙、铁、磷)之外,还含有磷脂、植物胶质等营养成分。
这些类脂质及胶质,与田螺中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起不良反应,从食物药性上来说,寒性的田螺,遇到滑利的木耳,不利于消化。
田螺+冰制品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
冰制品能降低人的肠胃温度,削弱消化功能,田螺性寒,食用田螺后如饮冰水,或食用冰制品,都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
田螺+牛肉会不易消化,引起腹胀。
田螺+蚕豆同食会肠绞痛。
螺蛳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螺蛳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螺蛳的作用有哪些?螺蛳作为传统的一味中药,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平时可以和一些其他药材相搭配,做成药膳,对于调理人体具有非常不
螺蛳的作用有哪些?螺蛳作为传统的一味中药,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平时可以和一些其他药材相搭配,做成药膳,对于调理人体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螺蛳。
【别名】蜗篱(《别录》),师螺(《本草拾遗》),蜗蠃(《纲目》)。
【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
【原形态】方形环棱螺,又名:方田螺。
【生境分布】生活于河沟、湖泊、池沼及水田内;多栖息于腐殖质较多的水底。
以藻类及其他植物的表皮为食。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甘,寒。
【归经】《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
"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明目。
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煎汤或捣汁饮。
外用:捣敷。
【注意】①《本草汇言》:"胃中有冷饮,腹中有久泄不实,并有冷瘕宿疝,或有久溃痈疮未敛,不宜食之。
"
【附方】①治黄疸、酒疸:小螺蛳养去泥土,日日煮食饮汁。
(《永类钤方》)
【各家论述】《本草汇言》:"螺蛳,解酒热,消黄疸,清火眼,利大小肠之药也。
顾汝琳曰: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因风因燥因火者,服用见效甚速。
惟堪煮热,挑出壳,以油酱椒韭凋和食之,不杂药料剂中。
"。
螺蛳的食用方法

螺蛳的食用方法螺蛳我们也叫做是方形环棱螺,螺蛳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螺蛳里面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还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螺蛳里面含有的钙是非常多的,所以我们想要补钙可以多吃螺蛳,螺蛳有非常好的养生功效和保健的作用,所以螺蛳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螺蛳的食用方法是有讲究的,如果我们不注意螺蛳的食用方法,那么我们可能无法得到螺蛳的营养甚至可能还会带来疾病呢。
【营养成分】螺有海螺和江河螺之分,本文说的主要是产自江河湖泊的螺蛳。
螺蛳价廉物美,营养丰富,其肉质中钙的含量是牛、羊、猪肉的10多倍,磷、铁和维生素的含最也比鸡、鸭、鹅要高。
【食疗作用】中医认为螺蛳其味甘、性寒,可以清热、明目,能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等症。
据报道,螺蛳中还有抗癌物质,因此螺蛳已成为理想的营养食物。
食用方法: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应。
若食用得法,真可称得有“一碟螺蛳千般趣,美味佳肴均不及”之感觉。
各地吃螺蛳的方法不同,据说湖南人吃螺蛳不会啜,只好用针将螺肉挑出,用油炒食。
沪杭一带人吃螺蛳自然是用啜的方法。
螺尾用剪刀剪去,经烧煮的汤汁浸透,吃起来格外香美。
两广人炒螺蛳时,喜欢用蒜头和鲜紫苏叶做作料,这不仅能使螺肉的味道更加鲜美,而且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沪上夜排档,炒螺蛳是看家菜,有趣的是,春后夜排档同螺蛳一同复苏,若没有一盆螺蛳衬底,可能海派风味也要逊色不少。
绍兴人则号称“炒螺蛳过老酒,强盗来了不肯走”,嗜食螺蛳,不言而喻。
苏北乡里人喜用“螺蛳炒韭菜”招待客人,其味美也能让人垂涎三尺。
苏东坡是美食家,可惜苏东坡先生不会吮螺蛳,相传苏东坡用尽内功,却无法吮出螺肉,原来此翁没有将螺尾剪去,只好用竹针挑着吃,不谙食螺之道,落得个“东坡食螺——慢慢挑”的笑柄。
哈尼族有酸笋煮螺蛳:螺蛳入盐锅炒至脱螺盖时下油,至熟装碗,酸笋入锅稍炒,下花椒、陈皮、开水略煮,下炒好的螺蛳,加点薄荷便成。
螺蛳的功效与作用

螺蛳的功效与作用
螺蛳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软体动物,被广泛食用并用于中药药材。
螺蛳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包括:
1. 清热解毒:螺蛳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能够帮助人体清热解毒。
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有助于净化血液和提高免疫力。
2. 润肠通便:螺蛳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缓解便秘问题。
常食用螺蛳还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消化吸收。
3. 补益肝肾:螺蛳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肝肾功能。
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有助于保护肝脏和肾脏的健康,预防和改善肝肾相关疾病。
4. 调节月经:螺蛳被认为具有调节月经的效果。
它含有丰富的钙、锌、铁等矿物质,对妇女的月经周期和经血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5. 强筋壮骨:螺蛳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对于骨骼发育和维持骨骼健康有益。
它也含有多种氨基酸,有助于提高肌肉弹性和修复软组织损伤。
总的来说,螺蛳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补益肝肾、调节月经和强筋壮骨的功效和作用。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螺蛳在食
用时要确保烹调完全熟透,避免食用生螺蛳或未充分煮熟的螺蛳,以防细菌感染和食物中毒。
螺蛳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好处

螺蛳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好处螺蛳一般人皆可食用,为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在食用螺类时一定要煮透这样味道最佳。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螺蛳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好处,希望对你有帮助。
螺蛳的营养价值螺蛳营养素成份较全面,其中每百克含蛋白质11.4克、脂肪3.8克、碳水化合物1.5克,另外,还含有无机盐、维生素A、硫黄素、尼克酸等,确实是水鲜品中的佼佼者。
螺蛳的药用价值亦不可低估。
中医认为:螺蛳肉味甘、性寒,可以清热、利水、明目,能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痔疮、肿毒等症。
《本草汇言》称:“螺蛳,解酒热、消黄疸、清火眼、利大小肠之药也”。
食用螺蛳的好处1、螺蛳清热、利水、明目。
2、螺蛳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疮、肿毒。
螺蛳的副作用1、千万要注意的是,死螺是不能食用的。
而在食用海螺的时候,要将海螺的头部去掉,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2、在食用田螺的时候,不能食用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食物。
也不能喝冰水,容易腹泻。
3、另外,在吃中药蛤蚧和西药土霉素的时候是不能食用田螺的。
螺蛳的做法炒螺蛳的做法材料:螺蛳2斤、辣椒2-3个、蒜头5瓣、紫苏少许(根据个人爱好)、糖、米酒、酱油、油、盐。
做法:1、买回来的螺蛳,应洗净,用清水养在盆中,待其吐尽泥沙方可食用。
2、把锅子烧热,倒进油,把辣椒和蒜头放进去爆香,紧接着倒入钳好的螺蛳不断翻炒。
3、倒进酱油、糖继续炒。
4、炒的差不多就放米酒和紫苏,适当放点清水。
差不多好的时候,适当放点盐。
5、前前后后大概煮个15至20分钟就好了,不然螺蛳会变老。
酱爆螺丝的做法材料:螺丝(螺蛳)、豆瓣酱。
干红辣椒、葱姜、香菜,料酒、啤酒、麻油、糖、味精。
做法:1、螺丝清洗干净缓出泥沙,去尾尖。
2、炒锅放油加热,放入干红辣椒、葱姜、豆瓣酱爆炒出香味,放入螺丝后翻炒。
3、加入少许白糖、料酒倒入啤酒盖上锅盖稍焖一下。
4、收汁,加入少许味精。
淋上少许麻油出锅,撒上香菜即可装盘。
田螺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功效

田螺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功效田螺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海鲜,现在田螺也是人们经常会食用的海鲜。
那么田螺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功效呢?田螺的作用与功效1.有利于生长发育田螺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
提高免疫力。
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
2.调节激素分泌钙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直接影响身高;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心律、降低心血管的通透性;控制炎症和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
3.清热田螺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
能治热结小便不利、黄疸、脚气、痔疮、便血。
4.利尿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
能治水肿、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5.解酒田螺能解乙醇毒性,并能解酒后迅速排泄。
拓展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
田螺在中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可在夏、秋季节捕取。
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等。
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
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具清热明目、解暑止渴、利尿通淋、醒酒等功效。
食用方法炒田螺用料主料:处理好的田螺500克,食盐4克,蒜15克,豆豉35克,紫苏3克,植物油25克。
做法:1.将田螺放在盆里用清水泡养三天,每天换水二、三次,最后把田螺刷洗净,剁去螺蒂;2.把豆豉、蒜头、紫苏叶一起捣成茸;3.旺火烧热炒锅,下油,加入豆豉、蒜、紫苏茸爆香,盛起;4.洗净炒锅,旺火烧热,下油,倒入田螺,然后将精盐用清水搅匀,淋入锅内炒匀,加盖约3 分钟,放豆豉、蒜、紫苏茸透炒一次,再加盖约3分钟,再炒,直至透熟。
烹饪技巧:1、嗜辣者可放辣椒少许,味更佳;2、可用海鲜酱、柱侯酱代替豆豉。
酱爆田螺用料主料:处理好的田螺500g,姜(丝)适量,蒜(末)适量,老抽适量,豆瓣酱半勺,泡红椒适量,植物油适量,白糖少许。
螺蛳壳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螺蛳壳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螺蛳壳丸是什么吗?关于螺蛳壳丸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
中药方剂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螺蛳壳丸是什么吗?关于螺蛳壳丸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螺蛳壳(墙上年久者,烧)2两,滑石(炒)2两,苍术2两,山栀2两,香附2两,南星2两,枳壳半两,青皮半两,木香半两,半夏半两,砂仁半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饮积,胃脘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保命歌括》引作“白螺蛳壳丸”。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直指附遗》卷六
上文是关于螺蛳壳丸的介绍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参考的价值。
另外一定要合理的用药,这才是保证生命健康的标准。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话说“清明螺蛳赛肥鹅”,清明前后的螺蛳肉质特别肥壮,因此这段时间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季。
螺蛳价廉物美,营养丰富,据分析,组成螺肉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谷氨酸、
肌苷酸、半胱氨酸等多种增鲜物质,其肉质中钙的含量要超过牛、羊、猪肉的10多倍,磷、铁和维生素的含量也比鸡、鸭、鹅要高,所以它的味道鲜美。
螺肉脂肪含量较低,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如钙、镁、磷、铁、硒等。
因此,人们认为它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天然保健品。
螺蛳肉质鲜嫩,调以姜末、小葱,加黄酒生炒,味道鲜美,可算得上是一道物美价廉的荤菜。
而杭州人特别喜食的青壳螺蛳,更以其壳青、薄、肉质细嫩,而为螺蛳之上品。
旧有“啜尾巴螺蛳下酒,强盗来了都不逃”之传说,可见螺蛳的味美之绝。
螺蛳味美,但食用螺蛳须得法。
螺蛳生活在河沟、池沼和水田内,壳内外沾满了淤泥等杂质,如清洗不洁就食用,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因此在烹调之前首先要将螺蛳放淡水内储养,使其消化道内污物吐出,每天换水一次,连换3次后,可放入适当食盐。
因螺体内常有寄生虫寄生,食盐可使寄生虫很快析出。
也可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将空气隔开,迫使螺蛳吐出污物和泥土。
然后用钳夹去螺尾,清洗干净后带壳一起烹调。
其次,螺蛳肉必须熟透,以免感染肝吸虫病,因为淡水螺是肝吸虫病第一中间宿主。
而螺肉性为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或酌加生姜为宜。
螺头肉较硬,不
易消化,因此,患有胃病和肠道疾病者,不宜食用。
传统医学记载,螺蛳味甘、
咸、无毒,有清热、利湿、退黄、消肿、养肝等作用,因此,螺蛳具有美食、药膳双重功能。
《本草汇言》
:螺蛳,解酒热,消黄疸,清火眼,利大小肠之药也。
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因风因燥因火者,服用见效甚速。
螺蛳的壳亦可供药用。
年久陈旧的螺壳,壳外的角质膜已消失,呈灰白色,故中药名叫白螺蛳壳。
其药性甘淡、寒,具有清热利水、明目之功效。
可用来治疗痰热咳嗽、反胃嗳气、胃痛吐酸、目赤翳障、脱肛痔潺等症。
煅研为末,用油调敷外用,有收湿敛疮之效。
可治臁疮湿毒或消疮湿烂、瘰疬破溃不敛等证。
生活新主张
《健康博览》杂志社
饼干是以小麦粉、糖类、油脂等为主要原料经机制焙烤而成的食品。
储存时间长,口感疏松,口味多样,老少咸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饼干选购注意事项:
●购买场所:首选正规或规模比较大的商场和超市。
●购买品牌:选择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和知名品牌,这些
企业的质量意识比较强,产品质量较好。
●看标签:应看产品名称、
生产厂名、厂址、电话、执行标准、配料表是否齐全,是否在保质期内,还应看清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同时标签上必须有QS标志。
●看包装:选购包装质量好的产品,好的产品包装可避
免流通过程中引起的二次污染。
●看感官:质量好的饼干应外形完整,无收缩、变形。
用手掰易折断,无杂质。
●气味和滋味鉴别:质量好的饼干应具有产品特有的
香味,甜味纯正,酥松香脆,无异味,不粘牙。
hr
螺蛳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饼干小常识
营养食品屋
hr
编辑/王艳
文/徐哨寅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1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