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美国南北战争说课教案

《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沙市江华学校孙红艳《美国南北战争》是新课标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8课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课标新教材)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历史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南北战争关于美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一课,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又一重要事件,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走上腾飞之路。
学生学好本课不仅能够对美国历史进一步深入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美国今天的发展也将有更深刻的认识。
也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台湾问题。
因此,学习这一课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能说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能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归纳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②分析内战原因、性质、意义,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
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③对统一作用进行引申,培养学生联系现实拓展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辩论分析美国内战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阅读教材、观看影片,概括归纳知识点,学会从影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③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北方战胜南方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残暴的制度,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②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根本原因,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正确评价林肯,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3、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他为废除黑人奴隶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直至献出了生命。
通过观看影片和查阅资料,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来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认识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说课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获得自由的奴隶对 林肯充满感激
北方军队中的黑人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对战争局势的影响
《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瓦解了叛乱各州的奴 隶制,解放了黑人奴隶,使黑人奴隶积极踊跃地 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源; 《宅地法》: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需求,刺激了 西部的大开发,为北方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多媒体教学法 讲述法
(二)学法
自主学习法 比较归纳法 小组讨论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3min)
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的“总统山”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旧的知识并提出新的问题,既能让 学生接受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说出这四位总统的名字以及 他们对美国最突出的贡献?
内容承接美国的独立战争,又为美国以后资本主义
的发展道路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 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引导学生着重掌握。
(二)说教学目标
1. 以任意形式表达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的起因,如:书面表达,画漫画; 2. 口头评价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 3. 认识国矛盾不可调和
时间——1861—1865 导火线——1861,林肯当选为总统
开始标志——1861,南方挑起战争
转折——1862,颁布《解放黑人奴隶法》《宅地法》 结果——北方胜利 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
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 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缺销售市场 缺工业原料 缺自由劳动力
北方
资本主义工商业
奴隶制的 存废问题
( 劳动力)
矛盾
南方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简阳通材实验学校胡庆一、教材解读(一)教材地位及作用《美国南北战争》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8课,本课是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的典型事件。
它在美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最终实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需求。
这次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美国的进一步发展,为美国成为下一世纪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南北战争的大致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培养学生阅读、归纳和自学的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材料分析,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知道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通过列举材料,创设情境,认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通过对比学习,认识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以收集材料、展示图片、朗诵诗歌等形式,丰富对林肯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林肯个人品质的分析和对林肯的评价,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面对困难,有理想、有目标的优秀品质。
让学生明白那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确立的依据: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并最终使北方得以获胜,为美国之后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对于这场战争和美国之后的历史发展来说,林肯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确立的依据:在独立战争时,美国南北方一起携手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但是南北战争时,双方却变成了敌人,这很容易让学生疑惑。
只有弄清了南北矛盾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才能正确认识战争的起因,也才能对战争的性质、结局和历史作用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美国南北战争》。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世界史上:南北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巩固与扩大的重大事件。
美国史上:它是继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美国历史上又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美国的进一步发展,为美国成为下一世纪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了解南北战争的过程(南北战争的导火线、爆发、初期失利、转折、胜利)能力:认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理解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正确评价林肯。
(2)过程与方法:①层层设疑,分组讨论。
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②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意识。
③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野蛮残暴的奴隶制度,感受林肯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3、重点、难点: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此课在《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是: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本课的重点是南北战争的主要活动,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本课难点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二、说学生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说教法1、教学方法:对于重难点采用讲述法和小组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1)讲述法。
结合多媒体向学生阐述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2)小组讨论法。
寻找知识线索,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一则可加深印象;二则可提高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美国南北战争》,下面我把本课的教学设想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教材简析:1.教材内容:本课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先是战争的爆发,概括了南北战争的起因和战争初期北方处于劣势的情况;后以北方的胜利为线索,着重叙述了林肯政府的作用,战争的结局、性质和作用。
2.教材作用:美国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这次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美国的进一步发展,为美国成为下一世纪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教学重点: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依据:因为战争的历史意义对美国、对世界资本主义、对现实中国都有重大影响。
4.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依据:因为学生难以理解南方各州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引起的独立倾向对美国整体联邦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作用,此点难以引导清晰。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基本史实,认识战争的历史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进步作用的认识的能力。
(2)通过分析南北战争中林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正确评价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3)引导学生对战争双方力量进行对比,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回答本课的基本历史知识:时间、人物、事件的基本经过、意义等。
(2)通过教材分析和书外材料,启发学生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和历史意义。
(3)提供适当资料,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林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北方战胜南方的史实,让学生感受到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最终要战胜旧的落后的野蛮的生产方式与制度,维护国家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和经济腾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属于本单的元典型事件之一。
学习本课,对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线索都将有新的认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南北战争的基本概况。
掌握林肯在战争中的活动和所起的作用。
认识战前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理解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表格,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③能够对林肯作出评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残暴野蛮的奴隶制终究会被推下历史舞台,自由、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历史绝对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物。
认识维护国家统一是最高的信念。
3、说教学重、难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对于这一重点我将通过出示表格、播放视频创设情境,以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归纳的方式进行突破。
南北战争的起因是这本课的难点。
为便于理解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将出示图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突破。
二、说学情九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广,求知欲较强。
通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对历史事件分析理解概括能力都有所提高,已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具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说教法根据教材内容、新课改要求和九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我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比较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四、说学法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情感体验、展示交流,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达标测试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内容分析1.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理解。
本课对应的课标是“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课程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所属单元是《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该单元的反映的是19世纪中期前后整个世界形势发展的两大特征,其一是无产阶级斗争兴起,其二是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和扩大。
本课内容主要是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的表现之一。
3.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来理解这场战争在美国史上的作用。
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教材中表述的林肯的主要活动,同时,相机补充林肯活动类的资料,通过这些林肯活动,从侧面让学生感受到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具体内容与影响,其中,在影响层面,除了引导学生分析该法律文献对南北战争战局转变发挥的作用之外,还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角度评价与分析该文献在美国乃至在整个资本主义统治世界范围内巩固的影响。
除完成上述教学之外,如果时间允许,还拟定以“废奴”为主题,引导学生将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西藏民主改革等近现代重大废除奴隶制残余的事件结合起来进行简单地归纳,进一步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人物活动即林肯活动、一个法律文献即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认识到残暴野蛮的奴隶制终究会被推下历史舞台,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林肯及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索):名平,字原。
~约前屈原(约前339278湖北丹阳人。
战国末期楚武王熊通的后代。
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屈原的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皆为不朽诗篇。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中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
.“楚辞”与《楚辞》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2、“楚辞”①诗体名。
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因为屈原作品中的《离骚》一篇最著名,因此又称“骚”体。
②总集名。
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对后世影响很大。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是以《离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①从教材设置上看本单元的主题是《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而本课《南北战争》正是为了突出单元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而设置的。
从内容上看,它上承第四单元《美国的诞生》一课,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下启本单元《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课,是资产阶级统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加强的重要体现。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单元乃至全册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②教材内容:本课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先是概括了南北战争的起因,之后介绍了战争过程,最后介绍了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简单过程和战争的结局;认识战前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理
解北方在南北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及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美国内战的起因,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概括归纳知识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讲述林肯在内战中的故事,对林肯作出评价,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残暴野蛮的奴隶制终究会被推下历史舞台,自由、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历史绝对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物。
3、重点:
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对林肯的活动及评价,我将通过出示资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归纳的方式进行处理。
依据: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
4、难点:
难点: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
为便于理解,利用图片、示意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依据:只要弄清了南北战争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战争的性质、结局、作用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美国诞生概况,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知道美国是当今的超级大国,但是它是怎样逐步强大起来登上霸主宝座的呢?学生对此有较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初三学生经历了两年历史课程的学习,应该说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评价能力,自主、探究、合作性也比较强。
但是对知识的链接和转移能力还不够强,因此需要老师对这些能力进行培养。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采取情景烘托、设置疑问、讨论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高质量的达到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评价说:林肯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精神
力量和伟大的人格”,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传奇人物,“ 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基督。
那究竟这个人物对历史有过怎样的贡献,能赢得如此的殊荣?这节课将会带领大家寻找到答案。
【二】:教学过程
授课过程分成四部分完成:1.南北战争的起因 2.战争的导火线 3.战争过程 4.战争的评价。
1.战争的起因
首先指导学生看课本并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南北两种不同经济的发展,然后归纳出两种经济制度矛盾的表现,出示资料,课件演示南北矛盾示意图,说明反对奴隶制是北方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心愿。
通过这些步骤,使学生理解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成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也认识到废除黑人奴隶制和南北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战争的导火线
首先出示林肯像和生平简介,学生朗读,使学生对林肯有初步的了解,特别强调他的优秀品质和他对奴隶制的看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战争的过程
①南方挑起内战:出示图片,交待内战时间。
然后设问。
学生回答后指出:南方在林肯当选为总统后,使自己将奴隶制推广到新增土地上的计划落空,不惜分裂国家,悍然发动战争。
这样设计,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真正原因和性质。
然后出示战争形势图和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了解双方的实力。
在此基础上指出战争初期,北方连连失利。
让学生思考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②转折: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出示图片,学生朗读法令内容。
让学生思考法令颁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战争结束:出示图片,交待结束的时间。
设问:南北战争对南北双方来说有什么教训?然后介绍林肯被刺情况,让学生分析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4、战争的评价:学生先读课文,然后出示思考题: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美国南北战争意义。
合作探究
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的异同。
用图表列出:根本原因、主要领导人、重要文件、影响。
这样使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美国的南北战争,认识了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林肯。
这场战争的硝烟已经过去,但世界仍不太平,21世纪已在局部的战火中走过了10多个年头,世界人民回首战争,经历战争,更期盼和平!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兄弟姐妹手足情深、人人相互友爱的世界。
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真正懂得爱,真正懂得“和平与发展”,真正抛弃武力,把我们这个蓝色星球真正当作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美丽家园!
板书设计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
爆发: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
转折:《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结局:北方取胜
意义:
板书设计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