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思考与练习答案_高教出版社_
《教育学教程》第五章思考与练习1

⼀、基本练习题(⼀)填空题1.⼴义的课程是指________。
2.狭义的课程是指________。
3.教学计划具体规定了学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教科书是根据________编写的,是教师________的基本依据。
(⼆)选择题1.________是国家指导教学实践,办好学校的重要⽂件,它规定各年级学习科⽬的项⽬和范围。
A.教学⼤纲B.教科书C.教学内容D.教学计划2.________是国家对⼀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要求和具体规格。
A.教科书B.教学计划C.教学⼤纲D.教学内容(三)判断题1.课程就是指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每门学科。
2.“教学计划”是教师每个学期制定的开展教学⼯作的安排计划。
3.教材就是指教科书。
4.教学计划是规定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度和结构的指导性⽂件。
5.课程的设置与安排是具体地体现在教学计划⾥的。
6.教学⼤纲是教学计划的进⼀步具体化,教科书⼜是教学⼤纲的具体化。
7.核⼼课程就是以学科为中⼼的课程。
(四)解释题1.教科书2.教学计划3.教学⼤纲4.活动课程5.学科课程(五)简答题1.教学计划、教学⼤纲和教科书各有什么意义?2.教学计划制定的原则有哪些?编写教学⼤纲和教科书有什么要求?(六)论述题试述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的主要趋势。
⼆、讨论题1.请结合所学专业谈谈本门学科教学⼤纲和教科书的特点。
2.你认为当前我国中⼩学的课程体系有何优点?还存在哪些问题?三、实践题到⼀所正在探索课程改⾰(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的学校进⾏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讨论题2 进⾏讨论。
第五章 三相电路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 三相电路[练习与思考]5-1-1 对称三相电源的三相绕组作星形联结时,设线电压u AB =380sin(ωt+30o )V ,试写出相电压u B 的三角函数式及相量式。
解:V t u B )120sin(220︒-=ω V U B ︒-∠=•12021105-1-2 三角形联结的对称三相电源,空载运行时三相电源会不会在三相绕组所构成的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如果一相电源电压极性接反,则闭合回路中是否有电流通过解:空载运行时,电源回路中无电流通过。
如果一相电源电压极性接反,则闭合回路中有电流通过。
5-2-1 为什么电灯开关一定要接在相线(火线)上解:因为电灯是单相负载,当开关断开时,电灯灯头不带电,以便于安全维修和更换。
如果开关接在零线上,当其断开时,电灯灯头依然带电(接在火线上),作业时会造成触电事故。
5-2-2 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中线阻抗为零。
若星形负载不对称,则负载相电压是否对称如果中线断开,负载电压是否对称)解: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若星形负载不对称,负载相电压仍然对称;如果中线断开,负载电压将不对称。
5-2-3 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电源线的中性线上规定不得加装保险丝,这是为什么解:如果电源线的中性线上加装保险丝,一旦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保险丝熔断,接成Y 型的各组单相负载上的各相相电压将不会对称,有的相电压可能会超过单相负载的额定电压,造成损坏;有的相电压可能会低于额定电压,使得负载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源线的中性线上规定不得加装保险丝。
5-3-1 三相负载对称是指下述三种情况下的哪一种:⑴|Z AB |=|Z BC |=|Z CA |;⑵φAB =φBC =φCA ;⑶Z AB =Z BC =Z CA 。
解:三相负载对称是指(3),阻抗模相等,阻抗角相等。
5-3-2 已知对称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中A 相负载线电流A 010∠=•A I ,试写出其余各相线电流与相电流。
解:A I B ︒-∠=•12010A I C ︒+∠=•12010A I AB ︒∠=•308.5 A I BC ︒-∠=•908.5【A I CA ︒∠=•1508.55-4-1 同一三相负载,采用三角形联结和星形联结接于线电压相同的三相电源上,试求这两种情况下负载的线电流、相电流及有功功率的比值。
【精品】XX大学《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想象与教学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五章思维、想象与教学一、名词解释1.思维:2.想象:3.创造性思维:二、选择题1.早晨起来,推开窗户,看见屋顶是湿的,地面也是湿的,于是便推想到“昨夜下雨了”。
这个过程属于()A记忆B思维C感知D想象2.地质工作者在珠穆朗玛峰地区40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以此推断“世界屋脊”在远古时代是一片汪洋大海。
这体现的是思维的()A批判性B敏捷性C间接性D概括性3.常言所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是指思维具有()A批判性B敏捷性C间接性D概括性4.两三岁的幼儿总喜欢用手触摸、摆弄事物来探究一切,这主要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5.小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各种教具和学具,说明小学生主要以()为主。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6.聋哑人依靠手势进行交流,这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7.画家画画以前,首先在脑海中浮现很多风景或者图片,然后开始构思创作,这属于()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8.警察根据犯罪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梳理案件发生的脉络,这主要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9.学生根据四则混合运算规则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这主要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10.某工程师在头脑中反复构思楼房的各种设计方案的过程,主要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11.老师上课提出一个问题“学而后知不足”,让同学们思考其中的道理,这主要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12.修摩托车的师傅一边拆卸,一边思考哪里出了问题,这是()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以上都不是13.在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中不包括A.功能固定性B. 动机强度C. 知觉情境D. 运气成分14.耶克斯-多德森研究发现,最佳动机水平与课题难度之间呈()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没有必然联系D以上都不是15.我们平时说的“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16.我们平时说的“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17.我们平时说的“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18.我们平时说的“思路鲜明、条理清晰、推理严密”等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19.老师上课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立即给与正确回答,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20.“知其表而不知其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说的是思维品质的()A深刻性和广泛性B独立性和批判性C敏捷性和灵活性D逻辑性三、填空题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或思维的凭借物不同,可将思维分为:、、2.根据思维探索的方向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和3.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将思维分为:和4.思维的形式有:、和四、判断()1.聚合思维所解决的问题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答案。
第5章 习题与思考题和答案

4.下段程序执行的输出结果是。
S=0:T=0:U=0
For i=1 To 3
For j=1 To i
For K=j To 3
S=S+1
Next K
T=T+1
Next j
U=U+1
Next i
Print S;T;U
A.3 6 14B.14 63C.14 3 6D.16 4 3
Next j
If j>Int (Sqr(n-m))ThenPrint n,m,n-m
EndIf
Next m
Next n
EndSub
六
(1)编程序计算:1!+3!+5!+….+11!
(2)输入两个正整数m和n,求其最大公约数a和最小公倍数b,计算最大公约数a的方法如下:先算出m/n余数r,若r等于0,则n为最大公约数;若r不为0,则把原来的n值作为新的m值,把原来的r值作为新的n值,继续运算。这样辗转相除,直到r为0,此时的n值为最大公约数a,最小公倍数则可用原始m与n值的积除以最大公约数求得。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k,a,b as integer
a=20
b=2
k=2
Do While k<=a
b=b*2
k=k+5
Loop
Print b
End Sub
5.写出以下程序在单击命令按钮后的输出结果。
Private Sub Form_click()
k=0
fori=1 to 5
If n <= 0 Or m <= 0 Then
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回顾与思考)

第五章位置的确定《回顾与思考》学习目标1、在平面内,确定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能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3理解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点回忆与练习:1.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式方法:在平面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2.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定给定点的坐标,以及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横坐标相同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做课本171页复习题知识技能1、2题4.已知某一图形,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做课本171页复习题知识技能3题想一想:若使其中一个顶点的坐标是(-4,-3)其它顶点的坐标是什么?5.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某些点,并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得到一个图形,当这些点的坐标发生变化时,图形应怎样变化?做课本171页复习题知识技能4题、二练习反馈1.点P (-2,3)在 象限,2.点(-4,0)在 轴上,距坐标原点 个单位长度。
3.点P 在y 轴上且距原点2个单位长度,则点P 的坐标是4.点A 、B 同在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则点A 与点B 的 坐标相等5.点M (-3,4)与点N (-3,-4)关于 对称6.点(5,4-)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7.点A (3,b )与点B (a ,-2)关于原点对称则a= ,b=8.已知点P (-3,2)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到y 轴的距离为 。
9.点A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的距离为2,则点A 的坐标为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5,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坐标( , );将点)5,2(--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到对应点( , );将点)5,2(+向上平移3单位长度可得对应点( , );将点)5,2(-向下平移3单位长度可得对应点( , )11.若点P (a ,-b )在第三象限,则M (ab ,-a )应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2.如果点P (m+3,2m+4)在y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为( )A 、(-2,0)B 、(0,-2)C 、(1,0)D 、(0,1)三 拓展提升课本174页12题 13题。
思修第五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思修第5xx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公共生活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xx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技术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当今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则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人们更多地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中与陌生人打交道。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
第五章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2O,H2C2O4,H2PO4-,HCO3-,C6H5OH,C6H5NH3+,HS-,Fe(H2O)63+,R-NH+CH2COOH.答: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2O,NO3-,HSO4-,S2-,C6H5O-,C u(H2O)2(OH)2,(CH2)6N4,R—NHCH2COO-,COO-C O O-。
答:3.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写出(1)(NH4)2CO3,(2)NH4HCO3溶液的PBE,浓度为c(mol·L-1)。
答:4.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MBE、CEB和PBE(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浓度为c (mol·L-1)。
(1)KHP (2)NaNH4HPO4(3)NH4H2PO4(4)NH4CN答:5. (1)讨论两种一元弱酸混合溶液的酸碱平衡问题,推导其H+浓度计算公式。
(2)0.10 mol·L-1NH4Cl和0.10 mol·L-1H3BO3混合液的pH值。
答:6.根据图5—3说明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适用的pH范围。
答:7.若要配制(1)pH=3.0,(2)pH=4.0 的缓冲溶液,现有下列物质,问应该选那种缓冲体系?有关常数见附录一之表1。
(1)COO-C O O-(2)HCOOH (3)CH2ClCOOH (4)NH3+CH2COOH(氨基乙酸盐)答:8.下列酸碱溶液浓度均为0.20 mol·L-1,能否采用等浓度的滴定剂直接准确进行滴定?(1)HF (2)KHP (3)NH3+CH2COONa (4)NaHS (5)NaHCO3 (6)(CH2)6N4 (7)(CH2)6N4·HCl (8)CH3NH2答:9.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c sp K a(K b)≥10-8就可以直接准确滴定。
如果用K t表示滴定反应的形成常数,那么该反应的c sp K t应为多少?解:因为c sp K a≥10-8,K a=K t•K w,故:c sp K t≥106(答案不正确,特此说明)10.为什么一般都用强酸(碱)溶液作酸(碱)标准溶液?为什么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不宜太浓或太稀?答:11.下列多元酸(碱)、混合酸(碱)溶液中每种酸(碱)的分析浓度均为0.10 mol·L-1(标明的除外),能否用等浓度的滴定剂准确进行分布滴定或分别滴定?如能直接滴定(包括滴总量),根据计算的pH sp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会计学原理第5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5章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 企业实际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应贷记( B )账户。
A.银行存款B.实收资本C.资本公积D.固定资产2. 企业购进原材料,款未付,应通过( C )账户。
A.应收账款B.应收票据C.应付账款D.应付票据3. 下列项目中属于制造费用账户的是( A )。
A.车间管理人员工资B.厂部管理人员工资C.车间产品生产工人工资D.厂部维修用材料4. 计提本月厂部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 C )账户。
A.制造费用B.累计折旧C.管理费用D.固定资产5. 下列项目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是( C )。
A.广告费B.专设销售机构的销售人员工资C.厂部管理人员工资D.包装费6. 以现金发放工资时,应借记( D )科目。
A.库存现金B.银行存款C.应付账款D.应付职工薪酬7. “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 B )。
A.完工产品成本B.期末在产品成本C.本月生产费用费用合计D.库存产品成本8. 计提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应借记( A )账户。
A.营业税金及附加B.主营业务成本C.应交税费D.其他应付款9. 不影响本期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D )。
A.其他业务收入B.主营业务收入C.财务费用D.所得税费用10. 企业年末结账后一定没有余额的账户有(C )。
A.原材料B.生产成本C.本年利润D.利润分配二、多项选择题1. 与实收资本账户贷方相对应的账户可能是( AB )。
A.银行存款B.固定资产C.预收账款D.应收账款2. 下列属于期间费用的有( ACD )。
A. 财务费用B.制造费用C. 销售费用D.管理费用3. ( AD )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A.累计折旧B.营业外收入C.应收账款D.应付账款4. 下列账户属于损益类的是( BCD )。
A.本年利润B.主营业务收入C.财务费用D.所得税费用5. “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企业按规定应交纳的(ABCD )。
A.营业税B.消费税C.教育费附加D.城市维护建设税6. 下列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有(AB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算术平均数)、H(调和平均数)和G(几何平均数)的关系是:( D )A、A≤G≤H;B、G≤H≤A;C、H≤A≤G;D、H≤G≤A2.位置平均数包括( D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众数3.若标志总量是由各单位标志值直接总和得来的,则计算平均指标的形式是( A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4.平均数的含义是指( A )A、总体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一般水平;C、总体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D、总体某一单位某一标志值的一般水平5.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基本原则是( C )A、可比性;B、目的性;C、同质性;D、统一性6.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假定条件是( C )。
A.各组的次数相等 B.组中值取整数C.各组内变量值不同的总体单位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D.同一组内不同的总体单位的变量值相等7.已知3个水果店香蕉的单价和销售额,则计算3个水果店香蕉的平均价格应采用( C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8.如果统计资料经过分组,并形成了组距分配数列,则全距的计算方法是( D )A.全距=最大组中值—最小组中值B.全距=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C.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D.全距=最大组上限—最小组下限9.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 )。
A.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大 B.平均数小的,代表性大C.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小 D.以上都不对10.某企业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标准差为100元,2007年平均工资增长了2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
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A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二、多项选择题1.不受极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 BC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2.标志变动度( ABCDE )A、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程度的指标;B、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高低的依据;C、是反映社会生产的均衡性或协调性的指标;D、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或协调性的指标;E、可以用来反映产品质量的稳定程度。
3.调和平均数的特点( ABE)A、如果数列中有一个标志值等于零,则无法计算调和平均数;B、它受所有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它受极小值的影响要大于受极大值的影响;D、它受极大值的影响要大于受极小值的影响;E、它受极小值和极大值的影响要比算术平均数小4.平均数分数值平均数与位置平均数两类,其中数值平均数有(ABC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5.下列现象应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有( ACE )。
A.已知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求平均亩产B.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C.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已知某厂1999年-2003年的产值,求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E.已知不同级别工人的月工资和人数,求所有工人的月平均工资6.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40%。
则平均废品率为( B )。
A、1.5%B、1.45%C、4.5%D、0.94%7.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系数的关系是( BC )。
A.标志变异系数越大,平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志变异系数越大,平均数代表性越小C.标志变异系数越小,平均数代表性越大D.标志变异系数越小,平均数代表性越小E.标志变异系数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无关三、判断分析题1.平均指标将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了,所以平均指标数值大小与个别标志值大小无关系。
(错。
平均指标数值大小要受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2.所有分位数都属于数值平均数。
(错。
所有分位数都属于位置平均数)3.当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都不相同时,众数不存在。
(对)4.中位数和众数都属于平均数,因此它们数值的大小受到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错。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位置平均数,因此它们数值的大小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5.是非标志的标准差是总体中两个成数的几何平均数。
(对。
)四、简答题1.几何平均数有哪些特点?答:(1)如果数列中有标志值为0或负值,则无法计算几何平均数;(2)几何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小;(3)几何平均数适用于反映特定现象的平均水平,即现象的总标志值是各单位标志值的连乘积。
2.什么是平均指标?它的特点和作用。
答: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是指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其特点包括数量抽象性和集中趋势的代表性。
平均指标的作用是将一个同质总体各单位之间量的差异抽象化,用一个指标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一般水平,是对总体分布集中趋势或中心位置的度量。
3.什么是众数和中位数?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确定的?答: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列后,处于正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
实际运用中对未分组资料求众数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分组资料需用公式近似计算;未分组资料求中位数要先排序再找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对分组资料也需要用公式近似计算。
4.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它有哪些作用?答: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的,即数列的离散趋势。
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主要可来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可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均衡程度;同时也是统计分析的一个基本指标。
5.什么是标准差系数?为什么要计算标准差系数?答: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是最常用的一个标志变异指标。
由于标准差是反映标志值离散程度的绝对指标,是带有计量单位的有名数。
因而对不同水平、不同性质或不同计量单位的总体进行比较时就会面临不可比的情况。
这就需要将标准差与对应的平均数进行对比,转化为相对数后,才能进行比较。
五、计算题(1)简单算术平均数;=(元)53456=++(2)加权算术平均数;=(4000*6+6000*5+10000*4)/20000=4.7元(3)加权调和平均数。
=94000/(24000/6+30000/5+40000/4)= 4.7元解:甲市场蔬菜平均价格=(元)3219.01605.514540754536.04032.07530.0==++⨯+⨯+⨯乙市场蔬菜平均价格=(元)3265.05.16205.5345805.374536.08032.05.3730.0==++⨯+⨯+⨯乙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一点。
试比较哪个地区平均价格高?为什么?解:甲地商品平均价格=(13+24+11)/(13/1.3+24/1.2+11/1.1)=1.2(元)乙地商品平均价格=(13+18+16.5)/(13/1.3+18/1.2+16.5/1.1)=1.1875(元) 甲地商品平均价格高一点。
4.以下资料是某大学管理系学生月均生活费开支。
要求:计算表中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解:平均数(月均生活费)65.500=x ;中位数5.5121001042182315002/1=⨯-+=⋅-+=-∑d f S f X M mm L e众数38.552100)84104()82104()82104(5002110=⨯-+--+=⋅∆+∆∆+=d X M L5.某地20个国有商店,2004年第四季度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地区20个商店平均完成销售计划指标。
解:20个商店平均完成销售计划程度=实际完成的销售额/计划应完成的销售额*100%=243/240.76*100%=100.93%6.已知,甲、乙两班学生在某次考试中各科目的成绩如下表所示甲、乙两班学生成绩表试计算(1)甲、乙两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系数;(2)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解:(1)8068595=++=∑=n x x 甲80675110=++=∑= n x x 乙 nx x 2)(-=∑δ 93.188.10=,=乙甲σσ (2)由于甲乙两个班的平均成绩相同,所以可以直接比较标准差,根据93.188.10==乙甲σσ<,说明甲班平均成绩的代表性高于乙班的。
同时,还可以计算标准差系数:由于%=%=乙甲66.235.13V V <,仍然说明甲班平均成绩的代表性高于乙班的。
7.两个不同品牌水稻分别在四块田上试种,其产量资料如下:100%=⨯V Xσ标准差系数计算公式为:假设生产条件相同,试分析哪个品牌的收获率的稳定性较高?解:根据公式计算得42.638=甲x 11.499=乙x ;3.255.312=,=乙甲σσ%=%,=乙甲07.595.48V V 。
由于%=%=乙甲07.595.48V V >所以,乙品种虽然平均亩产低于甲品种,但乙品种的稳定性比甲好,因此更具有推广价值。
要求:计算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根据公式 计算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的平均数=3900/50=78(件) 标准差=12.53(件)9. 某煤矿有甲、乙两个生产班组,每班组有8个工人,各班组每个工人的月产量(单位:吨)记录如下:要求:(1)计算甲、乙两组工人的人均日产量;(2)计算甲、乙两组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3)比较甲、乙两组人均日产量的代表性。
解:(1)甲、乙两组工人的人均日产量都为70(吨) (2)甲组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83.67(吨) 乙组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5.29(吨)∑∑-=f f X X 2)(σi i i f f x x ∑∑=100%=⨯V Xσ标准差系数计算公式为:∑∑-=f f X X 2)(σii i f f x x ∑∑=甲组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系数=1.195 乙组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系数=0.076 (3)乙组比甲组的人均日产量的代表性高。
解:全距=600-100=500(元);平均值=132000/400=330(元)平均差=84(元) 标准差=102.96(元)标准差系数=102.96/330=0.312(1)是非标志的平均数; (2)是非标志的标准差。
解:(1)是非标志的平均数=p=52%(2)是非标志的标准差=(0.52*0.48)^(1/2)=0.4996 (1)计算120家企业利润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 (2)计算分布的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解:(1)众数=1012(4230)400100433.33(4230)(4218)LM X d ∆-=+⋅=+⨯=∆+∆-+-(万元) 中位数=1/26049400100426.1942m e L mf S M X d f ---=+⋅=+⨯=∑(万元)均值=426.67(万元),标准差=116(万元)(2)分布的偏态系数SKp=0426.67433.330.0574116x M σ--==-峰度系数=4414441()425728680.4/ 2.3513116ni i ii XX fm fσσ==-===∑∑。